最新一年级科学《 第6课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植物》这一课时,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六课时。
在这一课时中,学生将通过观察和探究校园里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以及植物的生长环境。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如何对植物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分类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好奇心,他们对身边的植物并不陌生。
但是,对于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以及如何对植物进行分类,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分类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校园里常见植物的名称,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以及植物的生长环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探究,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分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热爱大自然,保护校园里的植物。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说出校园里常见植物的名称,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以及植物的生长环境。
难点:学生能够对植物进行分类,并了解分类的依据。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探究法、分类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分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校园里的植物图片或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
2.教师准备植物分类的资料,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学习。
3.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观察和分类的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校园里的植物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植物的名称,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并解释植物的生长环境。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植物进行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的特征,将其归类到相应的类别中。
1.6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科学一年级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教科版·2024秋)
植物I:根系较短,适合在石头缝等空间有限的环境中生长。
例题五:
A.植物J:不耐寒,生长周期短。
B.植物K:耐寒,冬季仍保持绿色。
解答:
植物K:耐寒植物,在校园冬季仍能保持绿色,正常生长。
板书设计
①重点知识点:
-植物特征:叶子、花朵、果实、种子
-植物分类: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
-植物适应性:干旱环境、湿润环境、光照、耐寒
1.6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科学一年级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教科版·2024秋)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科学一年级上册《校园里的植物》,对应教科版·2024秋教材的1.6章节。内容涵盖了认识常见的校园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等。
7.总结与讲解(10分钟)
(1)植物的特征:叶子、花朵、果实、种子等;
(2)植物分类:根据植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3)植物适应性:植物通过不同的特征来适应环境。
8.作业布置(5分钟)
课后,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作业:
(1)画一画你最喜欢的校园植物,并标注出它的特征;
(2)思考一下,除了我们校园里的植物,还有哪些植物适应了其他环境?它们是如何适应的?
例题三:
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将以下植物分为喜光植物和耐阴植物:
植物F:在校园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叶子较大。
植物G:在校园树荫下生长,叶子较小。
解答:
植物F:喜光植物,叶子较大以便充分吸收阳光。
植物G:耐阴植物,叶子较小以适应光照不足的环境。
例题四:
A.植物H:根系发达,生长迅速。
B.植物I:根系较短,生长缓慢。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1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1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植物》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们了解到校园里的植物的种类、特点以及生长环境。
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但对植物的知识了解有限。
他们在课堂上需要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以及亲身体验来加深对植物的认识。
此外,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也需要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校园里常见的植物种类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植物的意识。
3.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校园里常见的植物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校园里的植物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演示法:展示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形态特点。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校园里的植物图片、实物等教具。
2.准备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的工具。
3.准备学生分组活动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校园里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校园里的植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在校园里见过哪些植物?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校园里的植物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形态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分析植物的生长需求。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校园里观察、分析植物的生长环境,记录下不同植物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特点和生长环境,让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
《校园里的植物》教案(精选3篇)
《校园里的植物》教案(精选3篇)《校园里的植物》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1、教师在校园内选择一个观察地点,供学生观察。
2、观察记录纸。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在上节课了解了有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展开研究。
本课的编排始终围绕植物的形态进行。
通过对植物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获取有关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外部形状等方面的信息,渗透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利用“说说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的活动,让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植物”上,同时也为认识植物的多样性寻找一个“增长点”。
本课的主体活动是对植物进行观察。
在观察的基础上概括出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教学过程:一、从整体认识植物1、了解学生事先观察到的校园植物:说说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
(可说名称,也可描述外形。
)师生交流。
2、指导如何观察,提出观察要求:下面我们要到校园里去观察这些植物。
出示表格,讲解要求。
我认识的校园生长环境里的植物名称……(可以写也可以画)(按由矮到高顺序排出)生长特点高矮排队3、学生实地观察,教师随时指导。
4、汇报交流。
5、小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二、从局部认识植物1、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皮、树叶和花。
2、讲解如何观察树皮:先摸,有什么感觉?再拓树皮,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3、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一个节上看叶子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来。
4、讲解如何观察花:比较两种花形状的不同,也把它画下来。
5、师生观察后交流。
6、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我们观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点?(集中在都有根、茎、叶、花、种子等结构特点上,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生命需求上,都能长大,都要呼吸……)三、认识植物多样性,给植物分类1、看教科书第17页,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还认识哪些植物?2、谈话:我们来给它们分类,说说你想怎样分类。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1. 拓展资源:
(1) 植物分类图鉴:提供一份详细的植物分类图鉴,包括常见的树木、草本植物等,以及它们的特征和生长环境。
(2) 校园植物保护案例:提供一些校园植物保护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校园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3) 植物生长过程动画:提供一些植物生长过程的动画或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组织校园实地观察,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和特点。
(3)创设讨论、小组合作等环节,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4)通过案例分析、互动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植物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4)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撰写一篇关于保护植物的短文,不少于200字,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5) 家庭或社区内进行一次植物保护实践活动,如浇水、修剪枯枝、清理杂草等,记录实践过程和感受。
2. 作业补充说明:
(1) 观察作业: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植物,记录详细的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观察的习惯。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 巩固练习(5分钟)
-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实地观察的结果进行回答,巩固对植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植物信息,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5. 课堂提问(5分钟)
-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植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 学生进行回答,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
-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保护校园植物的重要性。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植物》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植物,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学生对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以生动有趣的图片和浅显易懂的文字,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植物,培养他们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校园中常见的植物,知道它们的名称、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
2.描述法: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植物。
3.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的生长环境与形态特征之间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了解校园中的植物,收集相关图片和资料。
2.学生准备:观察校园中的植物,记录下自己喜欢的植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校园中他们所熟悉的植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校园中的各种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植物的名称。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每种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让学生上台展示并描述它们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校园中的植物?学生自由发言,提出建议。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校园里的植物》
精心整理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对各种各样的植物进行观察比较。
(2)能描述一些常见植物的不同特征.
(3)能找出不同植物的相似处。
知识与技能:
(1(2(3(1(2教学过程123二、描述植物。
1、谈话:你家养花吗?或种有什么植物吗?
2、谈话:你能用图画或语言来描述你家的植物是什么样的吗?
3、学生在小组中讲述。
4、集体交流:常见植物的特征。
三、比较各种植物的不同与相同。
1、出示:桃树与向日葵。
精心整理
2、提问:你能找出它们的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吗?
3、小组讨论并记录(写下或者画下)
4、交流:
(1)不同的地方:叶子形状不一样、果实不一样……
(2)相同的地方: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种在土里、都需要阳光和水……
5、讲述: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任意选两中植物,比较它们的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发给学生植物卡)
6、学生分组讨论。
78、。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活动意图说明:唤起学生对校园植物的记忆,打开学生的思维。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21.讨论交流,我们应该怎样观察和描述植物?到校园里去观察和认识植物有什么注意事项呢?学生活动3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察、记录活动教师活动21.教师板书学生交流结果。
①活动时,小组一起行动;②不到有危险的地方去;③听到老师的集合声要及时回来;④注意不拔起、采摘或伤害植物。
2.教师提醒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不能边走边画, 安全保管铅笔。
教师活动31.教师带领学生排队前往室外,首先把他们带领到事先确定的一棵植物前,组织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观察。
2.在学生观察过程中,教师注意学生的安全。
3.注意倾听学生的交流,及时记录有意义的信息。
4.观察学生的记录情况,可以适当的进行指点。
活动意图说明:走出教室,学生将运用在前几课中学习的观察和记录方法,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植物的特征、名称、生长地点,发现室内观察之外的新信息。
环节三:研讨(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41.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我观察的植物叫……,它生活在……,它的特征是……2.还有什么新发现或新问题?教师活动41.展示学生的记录结果。
2.还有什么新发现或新问题?3.小结:校园中不同的地点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名称,植物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植物。
第一单元第6课《校园里的植物》导学案学习内容校园里的植物学习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完整、清晰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获得良好的记录习惯和主动交流、汇报观察到的现象的能力。
2.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能独立思考,解答一些问题,进一步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保护。
学习资源铅笔、橡皮、放大镜、学生活动手册。
随堂记录学习过程学生活动12.说一说校园里都有哪些植物他们的特征是什么?学生活动21.讨论交流1.我们应该怎样观察和描述植物?到校园里去观察和认识植物有什么注意事项呢?学生活动31.在学生手册上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科版(2024)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6.校园里的植物》精品教案
鼓励学生交流汇报所观察到的植物,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植物的特征及生长的地点,全面深化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理解。
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继续观察更多的植物,激发探索的兴趣。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校园中生长着很多的植物,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名称,植物需要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植物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植物。
课题
校园里的植物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教学
目标
1.科学观念:认识校园里常见植物的名称和特征,初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归纳能力。
3.探究实践:学会用简单的方法观察植物,如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并能记录观察结果。
4.态度责任: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热爱之情,养成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提问: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同学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吗?有什么新的问题吗?
4.小结:校园中不同的地点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名称。
四、拓展
课外延伸:和家人一起到菜市场或田野里,认识常规的蔬菜、水果。
学生认真听讲,跟随教师的讲解思路,和同学交流观察方法、记录方法及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观察植物,用自己的话描述植物的特征及生长的地点。
1.出示图片:校园中一种植物的图片。提问:你认识这种植物吗?你在哪些地方见过?
2.学生发言。
3.多角度图片展示植物的特征,提问:这棵植物是什么样子的?仔细观察,你发现这棵植物有哪些特点?
4.学生观察描述。
5.聚焦课题:除了这种植物外,校园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植物。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走进校园观察更多的植物。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校园里的植物》|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校园里的植物》|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本章节内容紧密联系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中“我们身边的植物”单元。具体内容包括:
1.认识校园内的常见植物,如花草、树木等;
2.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如根、茎、叶、花和果实;
3.学习观察植物的方法,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征;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观察和探究过程中,学会与同学分享发现和观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知识重点:掌握校园内常见植物的名称、基本结构和生长特点。
-例如:能够识别并描述柳树、樱花、玫瑰等植物的形态特征,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季节变化。
-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学会使用简单的科学方法进行探究。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校园植物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保护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植物生长环境和结构特征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和保护校园植物。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都非常投入。我发现他们在小组合作中能够互相学习、互补不足,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不过,我也观察到部分学生在讨论时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鼓励学生更多地进行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努力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成果来看,他们在保护校园植物方面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建议。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容易偏离主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讨论效果。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始终围绕主题进行。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6.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6.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校园里的植物》是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节课以校园里的植物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观察、认识校园里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
教材通过图片展示了校园里的各种植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教材还安排了观察、比较、描述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校园里的植物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对校园里植物的观察和研究,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认识校园里常见的植物,了解它们的名称、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2)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需要水、阳光和空气等条件才能生长。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并用语言描述植物的特征。
(2)能够比较不同植物的特征,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校园里的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1)对校园里的植物感兴趣,愿意观察和研究植物。
(2)在观察和研究植物的过程中,能够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并如实记录观察结果。
(3)能够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观察和研究任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重要作用,知道要爱护植物,保护环境。
(2)认识到科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保护自然。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校园里常见的植物,了解它们的名称、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并用语言描述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1)能够比较不同植物的特征,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校园里的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的校园里有很多美丽的植物,你们有没有注意过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校园里的植物吧!展示图片教师展示校园里各种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自己认识哪些植物。
1-6《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一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1-6《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一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来源于一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标题为《校园里的植物》。
该章节旨在让学生认识校园里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种类、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1. 植物的定义:植物是一种具有细胞壁、能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在土壤中的生物。
2. 校园里的植物:介绍校园里常见的植物种类,如树木、花草、蔬菜等。
3. 植物的特征: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等结构,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4.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植物为人类提供食物、药材、氧气等,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来源。
5. 植物的生长条件:植物需要阳光、水分、土壤等条件才能生长。
6. 植物的保护:我们应该爱护植物,保护生态环境。
二、核心素养目标1. 科学素养:通过观察和了解校园里的植物,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2. 环境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环保意识。
3. 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观察和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植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
5.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处于基础教育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正在逐步形成。
从知识层面来看,他们对植物的了解还处于初步阶段,对植物的分类、特征和生长条件等知识点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能力方面,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正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提高。
此外,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和形象为主,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有一定的困难。
在素质方面,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他们乐于参与课堂活动,愿意与同学互动。
然而,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专注力和自制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在行为习惯方面,一年级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纪律性,以便更好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
对于本节课《校园里的植物》的学习,一年级学生可能会对校园里的植物种类产生浓厚兴趣,但由于知识储备有限,可能对植物的特征和生长条件等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
新教科版2021秋一年级科学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新教科版2021秋一年级科学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植物》是新教科版2021秋一年级科学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观察和探究,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植物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但对于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可能还不够了解。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各种植物,但对植物的分类和特点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观察、操作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植物的基本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点,能够进行简单的植物分类。
3.情感目标:学生对植物产生兴趣,培养爱护植物和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进行植物的分类,并理解植物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植物的特点。
2.操作法:通过实地操作,让学生亲自触摸和观察植物的器官,加深对植物结构的认识。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对校园里的植物进行观察和了解,准备相关的植物标本或图片。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观察植物的工具,如望远镜、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校园里见到过哪些植物?这些植物有什么特点?引起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校园里的不同种类的植物,如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等,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植物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触摸和观察植物的器官,如叶子、花朵、果实等,并记录下来。
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及反思
6《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在实地观察中,发现不同地点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特征和名称。
2.再一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3.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1.学会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
2.产生认识植物的兴趣,养成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人类和植物共同生存在地球上,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植物可以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二、教学重点认识校园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三、教学难点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四、教学准备学生:画板、记录单、编号贴纸教师:植物名称的卡片、板书五、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桂花树图片,谈话:在我们的校园里,种植着许许多多的植物,这是其中一棵,大家见过吗?2.提问:你在哪里见过它?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3.过渡:这棵高大的桂花树刚种到西崔小学的时候,它们的摸样并不是这样的。
4.出示对比图片,谈话:2013年的12月,这棵桂花树是长这样的,2017年的今天,它的摸样是这样的。
看了这两幅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5.小结:是的,桂花树有生命,会长高、长大。
(板书“有生命的”)6.过渡:除了这棵桂花树,同学们想不想去校园里认识更多的植物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到校园里去观察和认识植物。
揭示课题。
(二)观察校园的植物1.提问:在观察植物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预设:不伤害植物(是的,因为植物是有生命的)。
注意安全。
2.提问:你打算用哪些方法观察植物呢?预设:学生说观察方法,师黏贴图形:用眼睛看——形状、颜色(师:用眼睛可以观察什么?)用手摸——茎、叶是否光滑,软硬用鼻子闻——气味3.小结:同学们的观察方法可真多。
出发前,老师还有3个小要求。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校园的植物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在实地观察中,发现不同地点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她们有各自的特征和名称。
再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
【科学探究】通过实地观察,认识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和特征。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新发现和研讨遇到的新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
产生认识植物的兴趣,养成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人类与植物共同生存在地球上,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植物可以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二、教学重点:运用这单元的观察方法对校园其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
三、教学难点:四、交流观察新发现和研讨遇到的新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场地选择: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师视野之内、教师踩点、认识植物;教具:香樟树挂图;眼、耳、鼻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铅笔、双面胶.五、教学过程:活动前指导:集体观察、记录方法:学生上台示范,其余学生纠错或补充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植物宝宝并且学会了如何做记录。
这节课老师将带小朋友们一起到校园里认识更多的植物朋友,大家想不想?不过老师要先考考小朋友是不是已经学会了怎么观察一棵植物并学会记录了。
PPT呈现一张大的香樟树图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在哪里见过它?教师介绍:这是校园里的一棵香樟树,这是树干,这是树枝,这是大树的叶,还有埋在土壤里的根。
哪位小朋友来示范一下你会怎么观察这棵大树?可以边说变动作示范。
其他小朋友认真听前一个小朋友说完,可以纠错或上台示范补充。
预设:可以先远远地站着观察,然后把高度和形状画下来,再走近观察树干和树叶。
追问:怎么把这棵树的这些部分画下来呢?学生说明,老师适时出示PPT示范板画。
追问:怎么观察树干和树叶?预设:摸摸树干、比划树干大小;再看叶子的形状、摸摸叶子。
一年级科学上册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教科版)
程
学
习
二、探索
活动一:观察、认识校园里的植物。
1.课件出示学生观察校园植物的图片。提问:到校园中观察植物,我们要准备哪些工具帮助我们观察和记录呢?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后出示放大镜、笔和记录纸的图片。
2.提问:如果要观察这株植物,你打算怎么观察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梳理:先远远地看,描述整株植物的轮廓,简单地画下来,再走近看一看,观察植物的结构,比如叶子形状、是否有果实或者是否开花。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校园中生长着很多的植物,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名称,植物需要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植物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植物。
板书设计
1.6校园里的植物
植物的名称 发现的地点 植物的特点
教学反思
在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会运用看、摸、闻等方法观察植物,知道了植物有的生长在泥土里、有的生在水里、有的是无土栽培,通过种植植物等活动知道了植物会生长变化,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和阳光。这节课是学生第次到室外开展科学活动,一年级学生会很兴奋,难以自我约束。因此,教师在活动前需要分好小组,明确任务,着重强调在限定区域内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教师须及时答疑、指导记录,帮助学生有序地、有效地开展活动。
教科版(2024年)科学一年级上册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
课题
1.6 校园里的植物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认识到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知道常见植物的名称和主要外部特征。
科学思维
1.用比较的方法,能区别和描述常见植物的不同外部特征。
探究实践
1.在实地观察中,能用简单的示意图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会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校园中生长着很多的植物,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名称,植物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植物。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6课《校园里的植物》教案范文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6课《校园里的植物》教案范文学校科学一班级上册第6课《学校里的植物》教案范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实地观测中,发觉不同地点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特征和名称。
2再一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地观测,认识四周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在老师指导下,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3在老师指导下,能从对植物的观测中提出感爱好的问题。
情感、立场与价值观:1学会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加沟通和争论,尊敬他人。
2产生认识植物的爱好,养成珍爱生命、爱惜植物的意识。
3植物可以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点:认识四周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同学预备:同学活动手册、笔。
老师预备:一些植物的、资料或者实物和课件。
课时: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老师出示一幅学校中的植物的照片,问同学,"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 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在哪里见过它?"老师适时介绍植物名称,帮助同学梳理植物各个部分的特征。
2.老师再出示一张同学种植的植物的照片或植物实物,请同学观测和描述。
这时老师初步形成班级记录表。
记录内容可包括同学说到的叶、开花、有果实等,他们知道的植物生长的地点,例如墙角、墙上、池塘里等,以及生长需要阳光和水等。
二、观测学校里的植物1.引导同学争论应做的预备和考前须知。
在同学沟通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同学达成共识:留意安全,不能边走边画,安全保管铅笔。
老师要对同学进行分组,并提出要求:①活动时,小组一起行动;②不到有危急的地方去;③听到老师的集合声要实时回来;④留意不拔起、采摘或损害植物。
2.首先把他们带领到事先确定的一棵植物前,组织同学围在一起进行观测,再次明确观测和记录方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测、记录活动。
老师要随时留意同学的安全,并巡回指导,答疑解惑。
《6.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目
(1)通过实地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标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热爱之情。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懂得爱护植物。
教
1. 教学重点:
(1)认识校园里常见的植物。 学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重
2. 教学难点: 难
(1)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的关系。 点
(2)让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植物的特征。
1. 观察法: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特征和生长环境。 教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植物和感受,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 学
法
作意识。3. 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植物图片、标本等,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的植物。4. 实践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 教师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认识了校园里常见的植物,了解了不同植 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通过实地观察和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意
识。 3.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校园里的植物,爱护植物,保护环境。
6. 校园里的植物 一、常见植物 板 桂花树、银杏树、月季花等 书 二、植物特征 设 形态、颜色、大小等 计 三、生长环境 土壤、阳光、水分等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校园里的植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实
教
地观察和小组讨论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
程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植物?你们在校园里还见过哪些植物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校园里的植物
【教学目标】
在实地观察中,发现不同地点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特征和名称。
再一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
通过实地观察,认识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在教师指导下,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学会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
产生认识植物的兴趣,养成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意识
人类与植物共同生存在地球上,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植物可以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教学方法】
观察、探究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笔。
教师准备:一些植物的图片、资料或者实物和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聚焦:到校园里去观察和认识植物教师可以出示一幅校园中的植物的照片,问学生, “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 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在哪里见过它?”教师适时介绍植物名称,帮助学生梳理植物各个部分的特征。
这样做实际上也在启发学生,去室外时应该观察什么、描述什么,给出可供模仿的范本。
教师可以再出示一张学生种植的植物的照片或植物实物,请学
生观察和描述。
这时教师可以初步形成班级记录表。
记录内容可包括学生说到的叶、开花、有果实等,他们知道的植物生长的地点, 例如墙角、墙上、池塘里等,以及生长需要阳光和水等。
(二)探索: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到校园里去观察和认识植物,教师
要引导学生讨论应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在学生交流的
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达成共识:注意安全,不能边走边画, 安全保管铅笔。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提出要求:①活动时,小组一起
行动;②不到有危险的地方去;③听到老师的集合声要及时回来;④注意不拔起、采摘或伤害植物。
教师要带领学生排队前往室外,首先把他们带领到事先确
定的一棵植物前,组织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观察,再次明确观察
和记录方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察、记录活动。
教
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安全,并巡回指导,答疑解惑。
3. 研讨:
交流我们观察的植物观察、记录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有序回到教室。
在学生分享观察和记录结果时,邀请学生上台展示,描述自己画下来的植物的特征,说一说这棵植物的名称以及在哪里找到的植物,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可能会在语言表达上有所不足,教师需要不断追问、引导:“这棵植物长在哪里? 这棵植物长了些什么? 叶有什么特征? 这棵植物开花了,以后会怎样变化呢?”教师要及时记录学生的回答,并补充在班级记录表中。
(三)最后教师设疑:在观察和记录的过程中你们还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 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