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实习报告

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本次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实习旨在让我们更好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习要求我们设计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电子系统,要求系统具有稳定性、可靠性、易于操作等特点。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选题与方案确定:在实习开始阶段,我们首先进行了选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我们选择了设计一个数字频率计作为实习项目。
接下来,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分析了数字频率计的工作原理,并确定了设计方案。
2. 电路设计与仿真:根据设计方案,我们开始了电路设计。
首先,我们设计了数字频率计的原理图,包括时钟电路、计数电路、显示电路等。
然后,利用Multisim软件对电路进行了仿真,验证了电路的功能和稳定性。
3. 器件选型与采购:在电路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所需的电子元件进行选型。
在教师的建议下,我们选择了性能稳定、成本合理的元件。
随后,我们进行了元件的采购。
4. 电路调试与优化:在元件采购回来后,我们开始了电路的搭建和调试。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信号干扰、计数误差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电路的优化,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5. 系统测试与总结:在电路调试完成后,我们对数字频率计进行了系统测试,验证了其功能和性能指标。
最后,我们对整个实习过程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收获和不足之处。
三、实习成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数字频率计,该频率计具有以下特点:1. 功能完善:数字频率计能够准确测量输入信号的频率,并显示频率值。
2. 稳定性高:通过电路的优化,我们降低了信号干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3. 易于操作:数字频率计的操作界面简单直观,便于用户使用。
4. 性能指标满足要求:数字频率计的测量精度、计数范围等性能指标均满足实习要求。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指尖陀螺实验报告

《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指尖陀螺实验报告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__-2021 学年第二学期《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指尖陀螺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21 年 6 月 19 日实验一三叶指尖陀螺一.实验器材单极性霍尔元件、贴片场效应管、贴片三极管、三极管、拨动开关、电解电容、瓷片电容、电阻、二极管、导线、底座、螺丝、外壳、正负极片、轴承。
二.电路原理图三.电路原理旋陀螺是由一个双向或多向的对称体作为主体,在主体中间嵌入一个轴承的设计组合,整体构成一个可平面转动的装置,也可以在双向或多向的对称体镶嵌上相同重量的配置。
根据离心力的原理当物体在做非直线运动时(非牛顿环境,例如圆周运动),因物体一定有本身的质量存在,质量造成的惯性会强迫物体继续朝着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原来那一瞬间前进的直线方向)前进,使得指旋陀螺在配置的离心力做用下,带动中间轴承高速旋转。
四.电路说明可以拿在手指上旋转的陀螺,旋转起来可以显示文字,可以显示图片。
采用三片 CR1220 纽扣电池串联在一起后供电,经过稳压芯片稳压到 5V 电压后提供给单片机,带有电管理电路。
由单片机控制 24 个贴片 LED 根据字模数据高速闪烁发光,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在 24 个 LED 的旋转范围内呈现出文字或图片的效果。
指尖陀螺采用霍尔元件检查起点和测量指尖陀螺转速,由于在指尖陀螺转动的期间,转速变化较大。
在指尖陀螺显示过程中还加入了显示适配程序,自动根据转速调节显示字体或者图片的宽度。
避免由于转速的变化产生的失真现象。
此套件显示稳定,清晰,功耗低,装配简单,带有程序下载接口。
带有上位机改字软件,对暂时还不熟悉单片机程序的同学可以直接用上位机改字,若已经熟悉单片机使用则可以通过资料中的范例程序编写自己想要显示的内容。
五.操作步骤1.手工贴片 2.焊接电路 3.拷入程序 4.放入电池 5.检查实物是否焊接完好六.实物图七.总结通过这次电子作品的制作使我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一、引言电力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涉及到将电能转换为不同形式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课程设计报告,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该设计的步骤和思考过程。
二、设计目标我们的设计目标是实现一个具有高效能转换和可靠性的电力电子系统。
该系统能够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并能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提供稳定的电力输出。
三、系统设计1. 选取合适的电力电子器件为了实现电能的转换,我们需要选取合适的电力电子器件。
在这个设计中,我们选择使用开关管作为主要的电力电子器件。
开关管具有快速开关和可控的特性,适合用于电能转换。
2. 设计电力电子控制电路为了控制开关管的工作,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电力电子控制电路。
这个电路主要由控制芯片、传感器和驱动电路组成。
控制芯片用于生成控制信号,传感器用于监测电流和电压等参数,驱动电路用于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
3. 进行系统建模和仿真在进行实际电路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
这可以帮助我们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并且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我们可以使用电路仿真软件来进行系统建模和仿真。
4. PCB设计和元器件选型在完成系统建模和仿真后,我们需要进行PCB设计和元器件选型。
PCB设计是将电路设计转化为实际电路板的过程。
在PCB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电路的布局和走线,以及选择适当的元器件。
5. 制作和调试电路板在完成PCB设计后,我们可以开始制作电路板。
制作电路板可以通过将电路设计转移到电路板上,并使用电路板制作设备进行制作。
制作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电路板的调试,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6. 测试和优化系统性能在完成电路板的制作和调试后,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
测试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系统的性能,并发现潜在的问题。
根据测试结果,我们可以进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四、总结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课程设计报告的步骤和思考过程。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数字电子钟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数字电子钟设计一、背景介绍数字电子钟是一个实时的计时器,它可以按照设定的时刻精确地表示时间。
它使用微处理器和时钟芯片来处理时间。
因此,它可以被视为一个微处理器系统,系统中含有存储器、计数器、报警功能等。
最新的电子时钟如石英钟使用特制石英晶片来制定时钟。
由于石英可以产生完美的电振动,因此可以更准确地检测时钟改变。
二、数字电子钟的设计原理1、时钟驱动电子时钟的操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度,主要是依靠特殊的驱动器来实现的。
驱动器有石英、硅、力学和光学等多种。
其中石英芯片是电子时钟的核心部件并且最常用。
可以让电子时钟每秒产生32千分之一秒的精度。
2、晶振电路晶体振荡器电路是将电能转换成振荡信号和时钟信号的基础电路。
在电子时钟中,晶振电路可以将3.3V的DC电源转换成正弦波信号。
3、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是接收电子时钟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可读取的数字信号的电路。
它通过检测当前的时钟值与它预设的标准值,来决定是否需要重新设定。
4、显示电路为了使时间显示准确,显示电路需要有一定的能力,它可以将控制电路经过变换后的数字转化为可视的数字或符号信号,比如LED。
我们首先使用PIC16F628A微控制器来控制数字电子钟,PIC16F628A是一款常用的单片机,在实现数字电子钟的最基本功能时天然的具有很多优势,即具有丰富的I/O口及高性能的CPU。
而在驱动这个数字电子时钟时,我们选择了普通的石英晶振,其工作电压为3.3V,频率为32.768kHz。
它的作用是将电源电压转换成正弦波信号,然后此信号可以被PIC单片机读取,从而实现全电子时钟功能。
在处理每秒钟走过的时间时,我们使用计数器根据晶振输入的时钟信号逐渐计数,而当计数器计数到一定值时,PIC单片机就知道一秒的时间已经过去,然后继续进行计算.最后,我们选用一个4位共阳极数码管来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显示数字的动作,它从数据地址上读取数据,然后一次送到一位,就可以实时显示电子时钟的实时时间。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智力竞赛抢答器

亀子信息耄控制工龄一、课程设计名称智力竞赛抢答器、内容摘要用74LS系列常用集成电路设计的智力竞赛抢答器,并详细分析电路工作原理。
抢答器作为一种电子产品,早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智力和知识竞赛场合,但目前所使用的抢答器存在分立元件使用较多,造成每路的成本偏高,而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要求电子电路朝数字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因此设计出数字化全集成电路的多路抢答器是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要求。
按照这一要求,并根据74LS373八路锁存器的功能特点,用74LS373和其它几块常用的74LS系列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出了一数码显示八路抢答器电路,该电路具有成本低、元器件容易得到、路数多、数码直观显示、性能稳定等诸多优点。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A、设计内容:设计一个8路智力竞赛抢答器。
我初步将系统分为3大功能模块:抢答电路即主电路、倒计时电路、报警电路。
可将倒计时电路分为一个十进制(实现十个数以内的倒计时)计数、译码、数码管显示电路;抢答电路(获得优先抢答选手的编号)分为8路抢答开关、数据锁存器、优先编码器、4511译码器、数码管显示电路;整个电路分为锁存控制、倒记时控制、报警控制。
数字抢答器总体方框图如图3-1所示为总体方框图。
其工作原理为:接通电源后,主持人将开关置“开始”状态,抢答器工作,定时器倒计时。
选手在定时时间内抢答时,抢答器完成:优先判断、编号锁存、编号显示、扬声器提示。
当一轮抢答之后,定时器停止、禁止二次抢答、定时器显示剩余时间。
如果再次抢答必须由主持人再次操作“清除”和“开始”状态开关。
图3-1抢答器的原理框图B、要求:1、给节目支持人设置一个控制开关,用来控制系统清零及抢答的开始。
2、抢答开始后当有某一选手首先按下抢答按钮时,选手编号立即被锁存,编号数码管显示选手编号并发出报警声响,此时抢答器不再接收其他的输入信号,优先抢答选手的编号一直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零为止。
3、抢答器具有定时抢答的功能,且一次抢答时间由节目主持人设定。
应用电子设计课程报告

应用电子设计课程报告院系:光电技术学院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班级:光电子07级1班姓名:孙少鹏(2007031013)梅威(2007031029)指导教师:王建波目录一、课题名称.................................................... - 1 -二、内容摘要.................................................... - 1 -三、系统设计.................................................... - 1 -1. 设计要求................................................. - 1 -2. 设计方案................................................ - 1 -(1)整体设计思路与理论分析.............................. - 1 - (2)单元硬件电路设计................................... - 2 - (3)系统工作原理概述.................................... - 7 -四、系统组装调试................................................ - 7 -五、PCB设计与实际PCB图........................................ - 8 -六、方案优缺点及与其他方案比较.................................. - 9 -七、实验心得体会................................................ - 9 -八、实验元器件列表............................................. - 10 -九、参考文献................................................... - 10 -应用电子课程设计报告一、课题名称循环彩灯控制器设计时间:2011.6.10使用芯片:CD4017 NE555二、内容摘要循环彩灯是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常用的装饰手段。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小功率调幅AM发射机设计(理论设计仿真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与仿真1.设计内容及要求1.1设计内容1.经过方案比较,确定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指标对既定方案进行理论设计及分析,并给出各单元电路的理论设计方法2.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设计电路进行仿真和分析,依据设计指标对电路参数进行调整直至满足设计要求1.2设计要求载波频率MHz 10=cf输出功率mW 2000 ≥P负载电阻Ω =50AR输出信号带宽kHz 9=BW残波辐射dB 40≤单音调幅系数8 .0=am ;平均调幅系数 3 .0≥am发射效率% 50≥η2.设计方案及论证2.设计方案及论证2.1系统框图说明:调幅发射机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载波振荡器、音频放大器、振幅调制器和功率放大器四部分。
总体思路为:10MHz的载波信号与1KHz的音频信号经过缓冲器以及电压放大后输入到振幅调制器进行调幅得到调幅波,然后经过高频功率放大后输出。
2.2各单元电路设计方案论证2.2.1 主振器电路载波振荡电路是调幅发射机的核心部分,作用是产生高频载波信号用以调制信号。
载波的频率稳定度和波形的稳定度直接影响到已调信号的质量。
因此,载波振荡电路产生的载波信号必须有较高的频率稳定度和较小的波形失真度。
载波振荡电路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案,方案一:LC三点式正弦波振荡电路方案二:克拉泼振荡器电路方案三:石英晶体振荡器克拉泼振荡器(Clapp oscillator)又称为电容反馈改进型振荡器,它是一种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改进型线路。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当需要改变频率而调节振荡回路的电容参数时,也会影响电路的起振,为此,把一个电容C3串入振荡回路的电感支路中,这样改变电容C就可以调节振荡频率,而不影响电路的起振。
这种振荡器频率相比LC振荡器来说更加稳定2.2.2 音频放大器音频放大器是在产生声音的输出元件上重建输入的音频信号的设备,其重建的信号音量和功率级都要理想——如实、有效且失真低。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报告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单片机技术的应用,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时钟。
通过这一设计,学生将能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设计原理。
本电子时钟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通过晶振产生的时钟信号来实现时间的计时和显示。
利用数码管来显示小时和分钟,通过按键来调整时间。
同时,通过蜂鸣器发出报时信号,实现基本的闹钟功能。
三、设计方案。
1. 硬件设计。
(1)单片机选择,本设计选用常见的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具有成本低、易于编程的特点。
(2)时钟电路,采用晶振作为时钟信号源,通过单片机的定时器来实现时间的计时。
(3)显示模块,采用数码管来显示小时和分钟,通过数码管的扫描显示来实现时间的动态显示。
(4)按键输入,设计按键来调整时间,包括调整小时和分钟。
(5)报时功能,通过蜂鸣器来实现基本的报时功能,可以设置闹钟时间。
2. 软件设计。
(1)时钟控制,通过单片机的定时器来实现时间的计时和更新。
(2)显示控制,设计数码管的扫描显示程序,实现时间的动态显示。
(3)按键处理,设计按键扫描程序,实现对时间的调整。
(4)报时功能,设计蜂鸣器的报时程序,实现基本的闹钟功能。
四、设计实现。
1. 硬件实现。
根据上述设计方案,完成了电子时钟的硬件连接和布线,保证各个模块之间的正常通讯和工作。
2. 软件实现。
编写了单片机的程序,实现了时钟的计时、显示和控制功能,保证了电子时钟的正常运行。
五、实验结果。
经过调试,电子时钟能够准确显示当前的时间,并能够通过按键调整时间和设置闹钟功能,报时功能也能够正常工作。
六、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应用单片机技术,设计和制作更加复杂的电子产品。
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科研和创新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数字显示计时报警器班级:姓名:指导老师:组号:第六组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 二、设计要求———————————————————————1 三、方案设计与论证-------------------------------------------------------- 1四、设计原理与原理框图4.1设计原理————————————————————---24.2原理框图—————————————————————-2 五、数字显示计时报警器结构5.1外部10s脉冲CP电路----------------------------- 25.2D触发器构成的10秒显示灯------------------------ 35.3计时电路数码管显示——————————————-——45.4改变报警时间电路———————————————-——5 六、电路板焊接————————————————————-—-5 七、实验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5 八、设计结果——————————————————————--6 九、最后总结——————————————————————--6 十、主要参考资料——————————————————-——-6 十一、附录11.1电路仿真图——————————————————--- 611.2电路 AD—SCHDoc 画图----------------------------- 711.3电路PCBDoc画图---------------------------------- 811.4实物图—————————————————— ------ 9十二、操作步骤------------------------------------------ 10十三、元件清单------------------------------------------ 11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掌握数字计时显示的原理。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测速表、测量放大器)

北京工业大学电子课程设计报告学号:姓名:学院:电控学院专业:自动化指导教师:数电课设自行车速度表第一章设计要求设计任务根据车轮周长、辐条数和车轮转数等参考设计、调试完成一个进行车用速度表,要求具有根据不同的车型随时进行调整的功能,以保证速度表显示的正确。
1.显示数字为三位,精度为0.1公里,即(00.0-99.9公里)。
2.数码管要有小数点显示,即个位于十分位之间的小数点要亮起来。
3.标明你所设计的条件,(轮周长、辐条数等)。
给出根据不同车型进行调整的依据。
4.结构简单、所用器件尽量少、便于调整、成本低。
5.所用芯片、元件等在参考元器件范围内选择(实验室没有的需自行解决)。
一、设计参考方案通过测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红外光电传感器的轮辐数,折算出车轮走过的距离,即每秒通过多少根辐条等于1公里每小时的速度。
时速值按十进制由多位数码管显示。
假定车速为1公里/小时,那么车轮每秒走过的距离为100000厘米/3600秒≈27.8厘米/秒。
因测得的是每秒通过光电传感器的辐条数,故须将27.8厘米/秒化作多少根辐条/秒,两根辐条间的车周长=轮周长/辐条数。
对于每小时一公里的速度,相当于每秒通过的辐条数为27.8厘米/辐条间轮周长(即门控脉冲的频率),此数的倒数即为每通过一条辐条所需要的时间(秒)。
如果在此时间内通过1根辐条即表示速度为1公里/小时,数码管显示01.0,若通过20根辐条,则车速为20公里/小时,速度表(数码管)就显示20.0。
第二章设计与说明设计方案的选择根据分析,我们将测速仪分为四个模块:信号输入模块,锁存和复位模块,计数器驱动模块,显示模块。
信号输入模块由红外线传感器和施密特组成,红外线传感器用于产生信号,施密特用于波形整形。
此模块没有可选性。
计数器驱动模块用计数器CD4553和译码器CD4543或CD4511组成。
两者从功能上并无本质区别。
CD4553用于对输入信号基数,译码器用于驱动三位数码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的过程、方法和结果。
通过课程设计实验,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电子技术的相关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实现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本实验报告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引言、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以及实验总结。
1. 引言电子技术是现代通讯、电力等领域的基础,通过开展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培养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的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个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通过实验过程和结果来验证和分析设计的合理性。
2. 实验设计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设计任务:设计一个LED流水灯电路。
该电路由多个LED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亮起和熄灭,形成流水灯效果。
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我们将使用以下组件和元件:Arduino开发板、蜂鸣器、电阻、电容、开关等。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首先,我们需要准备所需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包括Arduino开发板、LED灯、蜂鸣器等电子元件,以及杜邦线、面包板等实验工具。
3.2 电路连接将所需的元件根据电路图连接在面包板上。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3.3 编程使用Arduino开发板的编程软件,编写相应的代码,控制LED灯的亮灭顺序,实现流水灯效果。
3.4 调试将编写好的代码上传到Arduino开发板上,并通过调试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常,灯的亮灭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4.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功能完备的LED流水灯电路。
该电路可以使多个LED灯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亮起和熄灭,形成流水灯效果。
通过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电路的亮灭顺序与我们预期的设计一致,符合设计要求。
5. 实验总结本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使我们对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通过实践巩固了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并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密码锁_图文【完整版】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电子密码锁_图文【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电子密码锁电子密码锁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贵重物品也越来越多,而传统的机械平安锁由于其构造的简单,被撬被盗事件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使我们的财产以及人身平安存在很大的平安隐患,这致使我们寻求更好的平安措施。
电子锁由于其保密性高,使用灵活性好,平安系数高,受到了广阔用户的喜爱。
而且密码锁的形式多样,有声控密码锁,电子密码锁等,社会上大多使用电子按键密码锁。
本文的电子密码锁利用数字逻辑电路,实现对门的电子控制,并且有各种附加电路保证电路能够平安工作,具有较高的平安系数。
要求电子器件设计制作密码锁的控制电路,使之在规定的时间内输入正确的密码时,输出信号以开启密码锁,否那么报警电路报警。
本设计用红、绿LED指示关锁、开锁状态和报警状态。
二、设计任务1、密码锁控制器中存储一个4位代码,当锁按钮开关设置8位〔其中只有4位有效〕的输入代码等于存储代码时启动开锁控制电路,并且用绿灯亮表示开锁状态。
2、从第一个按钮触动后的15秒内假设未能将锁翻开,那么报警电路发报警信号,同时用绿灯灭表示关锁状态。
3、要求性能可靠、操作简便。
4、密码锁控制器中存储的4位密码可以修改。
5、分析部件见工作原理,绘制电路图,进行仿真制作实物并撰写设计报告。
三、设计方案方案一:用开关控制可控硅整端口的电压变化即导通,按依次按下四个开关,其功能相当于给可控硅一个高电平触发,四个可控硅整流器依次导通,整条回路导通,发光二极管亮,而发光二极管亮即表示输入的密码为正确密码,电路到达密码锁开锁功能。
设计8位按键只有4位是正确的,如果按下4位伪码的其中一位即按下的其中一个或几个,控制报警电路可控硅导通。
此时开锁局部悬空,报警报警方案二;采用STC89C52单片机为芯片主体,采用AT24C08为掉电存储器的芯片,用单片机的P1口作为接4 ×4 键盘按键的检测按键,P0口实现数码管的按键显示,以及错误信息,单片可以进行位操作,P2口组成报警电路,密码修改电路和AT24C08的掉电保护等其他相关功能。
课程设计报告(最新6篇)

课程设计报告(最新6篇)课程设计报告篇一一、实习内容:(1)学习识别简单的电子元件与电子线路;(2)学习并掌握收音机的工作原理;(3)按照图纸焊接元件,组装一台收音机,并掌握其调试方法。
二、实习器材介绍:(1)电烙铁:由于焊接的元件多,所以使用的是外热式电烙铁,功率为30 w,烙铁头是铜制。
(2)螺丝刀、镊子等必备工具。
(3)松香和锡,由于锡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步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4)两节5号电池。
三、实习目的:电子技术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同金工实习的意义是一样的,金工实习要求我们都日常的机械车床,劳动工具能够熟练使用,能够自己动手做出一个像样的东西来。
而电子技术实习就要我们对电子元器件识别,相应工具的操作,相关仪器的使用,电子设备制作、装调的全过程,掌握查找及排除电子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有个更加详实的体验,不能在面对这样的东西时还像以前那样一筹莫展。
有助于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我们学习专业知识。
使我们对电子元件及收音机的装机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基础。
同时实习使我获得了收音机的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独立工作的能力。
同时也培养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具体目的1、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
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熟悉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熟悉手工制作印制电板的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印制电路板。
4、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5、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
6、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四、原理(1)调幅收音机用来接收调幅制广播节目。
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子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电路图的绘制方法,了解电子电路的仿真与实验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电子电路设计中的问题,具备电子电路组装、调试和测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元件的基本原理、电子电路图的绘制、电子电路的仿真与实验。
具体安排如下:1.电子元件:介绍半导体器件、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电子电路图:教授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包括元件符号、线路连接、信号 flowchart 等。
3.电子电路仿真:学习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对电子电路进行仿真分析,观察电路性能。
4.实验操作:进行电子电路的组装、调试和测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电子元件的基本原理、电子电路图的绘制方法等基础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电路设计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电子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4.实验法:学生动手进行电子电路的组装、调试和测试,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教学视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进行实验。
五、教学评估为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数字电子钟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电子钟课程设计报告数字电子钟课程设计报告一、选题背景数字电子钟是一种普及程度很高的电子产品,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学习数字电路的过程中,数字电子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1. 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电子钟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2. 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并构建数字电子钟电路3. 学生能够理解数字电子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能够从中感受到数字电路技术的魅力三、课程设计内容1. 理论学习本课程将首先讲解数字电子钟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包括时钟芯片的选用、时钟电路的设计、数字显示电路的设计等方面。
通过理论学习,学生可以对数字电子钟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实验设计接下来,本课程将进行实验设计,学生将分小组独立完成数字电子钟的设计和构建。
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针对不同的实验条件和实验要求,自行设计和调整电路结构,并通过实验验证电路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3. 总结与展示在实验完成后,学生将汇报课程设计成果,并且进行总结和反思。
学生需要重点总结电路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从实践中收获到的重要体验。
通过总结和反思,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路设计和数字电路技术的重要性,并且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数字电路技术。
四、课程设计要点在本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要点:1. 实验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考虑电路的实用性和稳定性,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2. 实验完成后,学生需将电路仿真结果量化分析和实验结果验收结合进行总结,分析总结即造福于以后自己的项目和竞赛等;3. 在课程过程中,老师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鼓励,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4.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具体的要求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
五、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设计分为三个阶段:理论学习阶段、实验设计阶段和总结与展示阶段。
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背景电工电子综合课程是电气工程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课程设计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在实践中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实现,提高课程设计的现实意义和实用性,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电子电路的设计能力和电力系统的操作技能。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如下:1.使学生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电路设计方法;2.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操作技能,让学生能够熟练进行电力系统设计和电子电路测试;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团队合作设计出具有实用价值的电子电路;4.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体验,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不断探索、研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课程设计具体内容1.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本次课程设计将深入讲解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如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让学生从基础知识入手,深入了解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应用,为后续的课程设计做好铺垫。
2.电路设计与实现在学习了基础知识之后,接下来就是进行电路设计和实现。
本次课程设计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单元电路的设计和实现,包括各种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比较电路等;然后是单元电路的组合,设计出整个系统的电路。
学生们需要团队合作,进行设计和实验,利用已学习的电路知识,自行完成电子电路的设计,体验电子设计的乐趣和成就感。
3.电力系统维护和调试在电子电路设计阶段结束后,接下来是电力系统的维护和调试。
学生将学习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如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逆变器原理、控制电路原理等,然后进行电力系统的调试和维护,实际操作学习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如何发现电力系统运行异常,如何进行维护调试等,为日后的电力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南邮电工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南邮电工电子课程设计报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年第 1 学期课程设计II 实验报告模块名称八只数码管动态显示单个数字专业通信工程(嵌入式系统开发)学生班级 1000学生学号 1000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报告内容摘要功能简介:1内容:利用动态扫描让八位数码管稳定的显示1、2、3、4、5、6、7、82目标:(1)掌握单片机控制八位数码管的动态扫描技术,包括程序设计和电路设计,本任务的效果是让八位数码管稳定的显示12345678。
(2)用PROTEUS进行电路设计和实时仿真3知识点链接(1)数码管动态扫描(动态扫描的定义以及与静态显示的区别)动态显示的特点是将所有位数码管的段选线s一位数码管有效。
选亮数码管采用动态扫描显示。
所谓动态扫描显示即轮流向各位数码管送出字形码和相应的位选,利用发光管的余辉和人眼视觉暂留作用,使人的感觉仿佛各位数码管同时都在显示。
(2)总线的应用元器件与总线的连线P0口的接线采用总线方式,详细如图------所示。
①选择总线按钮②绘制总线:与普通电线的绘制方法一样,选择合适的起点、终点单击。
如果终点在空白处,左键双击结束连线。
画总线的时候为了和一般的导线区分,我们一般喜欢画斜线来表示分支线。
此时我们需要自己决定走线路径,只需在想要拐点处单击鼠标左键即可。
在画斜线时,需要关闭线路自动路径功能才好绘制。
Proteus的线路自动路径功能简称WAR,当选中两个连接点后,WAR将选择一个合适的路径连线。
WAR可经过使用标准工具栏里的“WAR”命令按钮来关闭或打开,也能够在菜单栏的“Tools”下找到这个图标。
③给与总线连接的导线贴标签PART LABELS与P0口相连的线标签名依次为P00—P06,本电路中的P0口的上拉电阻经过总线与P0口相连,数码管也是经过总线与P0口相连,这些都需要标注,以表明正确的电气连接。
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导线标签按钮,使之处于选中状态。
将鼠标置于图形编辑窗口的欲标标签的导线上,跟着鼠标的指针就会出现一个“×”号,表明找到了能够标注的导线,单击鼠标左键,弹出编辑导线标签窗口,如图---所示。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电子秒表的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电子秒表的设计一、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设计一款电子秒表,实现具备暂停和复位功能的计时功能。
通过设计本次课程,我将学习到如何运用单片机实现计时功能,同时也将提高自己的电子设计能力。
二、设计原理本次设计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通过单片机控制数码管的显示,完成对时间的计时和显示功能。
下面详细介绍如何实现设计的计时功能。
1、初始化:将计时器寄存器清零,并设置定时器为8位计时模式,同时设置时钟源为频率为12MHz的晶振。
2、启动计时:将定时器计数器初始值设置为0,同时启动计时器。
3、计时:定时器开始工作后,每过1ms,计时器的值就会加1,当计时器的值达到255时,定时器会自动清零,并触发定时溢出中断。
4、显示:将计时器的值传入程序中,经过处理后,将时间转化为时、分、秒、毫秒等信息,并通过数码管的显示完成时间的显示。
5、暂停功能:通过按下暂停键,可以停止计时器的工作,并记录下当前的计时时间。
6、复位功能:通过按下复位键,可以将计时器的值清零,并停止计时器的工作。
三、硬件设计1、主控芯片AT89S52单片机: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具有一定的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能在实现计时功的同时,还实现一些其他的控制功能。
2、显示模块数码管:本设计采用了4位共阴数码管,能够完成对时间的显示。
3、按键模块本设计采用了两个按键,一个用于暂停功能,一个用于复位功能。
4、电源模块本设计采用了12V电源转接头,将12V电源转化为单片机和数码管所需要的5V电压。
5、其他零件晶振:采用12MHz的晶振作为单片机的时钟源。
电容:采用22pF电容和晶振配对使用,稳定时钟信号。
四、软件设计本设计采用Keil C51软件进行开发。
软件编写的主要思路如下:1、GPIO配置:定义IO口及初始化相关设置,如数码管的引脚及输出方向。
2、时钟初始化:配置外部晶振的时钟源,并初始化相应的寄存器。
3、定时器初始化:设定中断周期,选择定时器的计数模式,启动定时器,并设置中断优先级。
最新《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指尖陀螺实验报告

最新《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指尖陀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掌握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学习使用电子元器件搭建实际电路。
3. 理解指尖陀螺的工作原理及其稳定性。
实验原理:指尖陀螺是一种利用角动量守恒原理保持稳定的小型玩具。
当指尖陀螺在手指上旋转时,其内部的飞轮产生足够的角动量,使得陀螺保持稳定。
本实验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来驱动指尖陀螺的电机,并通过调节电路参数来优化陀螺的稳定性和旋转时间。
实验设备:1. 微控制器开发板(如Arduino)2. 直流电机3. 锂电池及充电模块4. 指尖陀螺外壳和轴承5. 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6. 焊接工具和导线7. 电源适配器实验步骤:1. 设计电子电路:根据指尖陀螺的工作原理,设计一个能够提供稳定电压和电流的电源电路,以及一个用于控制电机转速的驱动电路。
2. 搭建电路:按照设计图,使用焊接工具和导线将电子元器件焊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电路。
3. 调试电机转速:通过调节微控制器的PWM输出,控制电机的转速,直至找到使指尖陀螺最稳定的转速。
4. 组装指尖陀螺:将电机安装在指尖陀螺的外壳中,并确保轴承的顺畅旋转。
5. 测试稳定性:在手指上测试指尖陀螺的稳定性,观察其旋转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并搭建了一个指尖陀螺的电子电路。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发现电机的转速对指尖陀螺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经过多次调整,我们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转速范围,使得指尖陀螺能够在手指上稳定旋转较长时间。
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电路和指尖陀螺结构能够有效地保持旋转稳定。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对电子电路的设计、搭建和调试,加深了对电子课程设计基础知识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指尖陀螺的成功制作和稳定旋转验证了实验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电路图的构成和功能。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元器件设计简单电路的能力,了解常见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应用。
3.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如等效电路、节点电压法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正确使用电子仪器、设备和工具进行电路搭建和调试。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需求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科学、规范的操作习惯。
3. 引导学生关注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子课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器件认知:介绍常用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的结构、原理、符号及参数,使学生了解各元器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电路原理及分析方法:讲解电路基本原理,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引导学生掌握等效电路、节点电压法等电路分析方法。
3. 电子电路设计: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指导学生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如放大器、滤波器等,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4. 电路搭建与调试: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电子仪器、设备和工具进行电路搭建,学会调试和排故,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电子技术应用:分析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 自动换挡数字频率计专业班级:___11级通信工程2班_____ _姓名:_______ ____ ________同组员:学号:_____ 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目录一、设计目的 (1)二、设计目标 (1)1、整体功能要求2、系统结构要求3、电气指标三、方案比较 (2)四、理论分析 (3)1、基本原理2、整体框图五、单元电路设计和整体电路图 (5)1、时基电路设计2、闸门电路设计3、分频器的设计4、控制信号产生电路5、计数、锁存、显示电路设计6、换挡电路设计7、量程显示电路设计8、整体电路图六、电路仿真结果记录及分析 (10)七、元器件列表 (11)八、心得体会 (11)自动换挡型数字频率计一、 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配合《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理论课程而设置的一门实践性课程,起到巩固所学知识,加强综合能力,培养电路设计能力,提高实验技术,启发创新思想的效果。
二、 设计目标1、整体功能要求频率计主要用于测量正弦波、矩形波等周期信号的频率值。
2、系统结构要求数字频率计的整体结构要求如图所示。
图中被测信号为外部信号,送入测量电路进行处理、测量,自动换挡指的是超量程自动换高档,低量程自动图1 系统结构图3、电气指标(1)被测信号波形:正弦波、矩形波。
(2)被测信号的频率范围:1Hz 999KHz ,共分为4个档位: 1Hz 档位: 1Hz~999HZ10Hz 档位: 10Hz~9.99KHZ 100Hz 档位: 100Hz~99.9KHZ 1000Hz 档位:1KHz~999KHZ(3)测量精度:用3位数码管显示测量数据,1位数码管显示档位。
测量误差小于1%。
(4)具有自检功能,即用仪器内部的标准脉冲校准测量精度。
(5)具有自动换挡功能,即超量程能换高档,欠量程换低档。
三、方案比较方案一:1、采用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产生1000HZ的脉冲信号,然后在通过三个十进制分频器产生100HZ、10HZ、1HZ的脉冲信号,用74LS151选择器选择闸门信号。
2、利用二输入端四与非施密特触发器74LS132作为控制电路产生清零、锁存、计数信号来控制电路分别输入到计数器和锁存器的对应端口。
3、采用4518十进制计数器计数,送到译码器4511BD,4511BD不仅可以把十进制译成对应的二进制,还具有锁存的功能,当计数器计数的时候数码管就不会一直闪,等计数完成锁存的是最终结果。
4、显示器使用三个数码管,当测量的频率从999HZ升到1000HZ以后,个位数就被四舍五入了,即产生了误差,而且量程越大误差也越大。
5、自动换挡选用74160N作为自动换挡的核心,A,B,C,D四个信号输入端全部接地信号输入数字频率计后,从最低档开始计数,换挡信号由计数部分的最高位所用的4518芯片最高位进位输出信号作为换挡部分的CLK信号。
方案二:1、采用晶体振荡器产生8Mhz的脉冲信号。
2、用三个JK触发器74HC73使闸门信号发生不同的延时再加上几个非门分别产生清零、计数、锁存信号。
3、把锁存和译码分开,用HEF404BT做锁存器、4511BT做译码器。
4、自动换挡部分使用几个与非门进行组合,鉴别信号,自动换挡方案三: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频率计设计——这种方案最大的好处就是硬件电路设计简单,容易制作PCB板,但是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由于单片机本身晶振的问题,在测量高频时单片机难以胜任,在造价方面单片机也会相对高一些。
方案选择:根据给出的所有元器件,最终选择了方案二。
此方便较易于理解,而且译码器4511自带有锁存功能,减少了对三个计数器输出进行锁存时的成本。
方案选择:因此,我们选用方案二。
四、理论分析1、基本原理数字频率计用于测量正弦信号、矩形信号等周期信号波形的频率,其概念是单位时间里的脉冲个数,如果用一个定时时间T 控制一个闸门电路,时间T 内闸门打开,让被测信号通过而进入计数译码,可得到被测信号的频率f x =TN,若T=1秒,则f x =N 。
(1)控制电路原理:控制电路里面要产生计数清零信号和锁存控制信号,清零开始锁存开始,清零结束计数开始,计数结束锁存结束,控制电路还要包括自动换挡。
(2)计数显示电路原理:在闸门电路导通的情况下,开始计数被测信号中有多少个上升沿。
在计数的时候数码管不显示数字。
当计数完成后,此时要使数码管显示计数完成后的数字。
(4)自动换挡原理考虑到控制信号(超量程、欠量程、不超不欠)有3种状态,所以要用2位输入信号表示,假设x=10、11(超量程),x=00(欠量程),x=01(不超不欠);状态S0~S3分别表示1秒~0.001秒挡位,用2位输出表示y=00,y=01,y=10,y=11。
得到以下状态图。
之后我们可以根据状态图列出真值表,然后用卡诺图化简后得到电路图。
X=01 X=00 x=01x=00状态变换图表Q1*=Q1(Q0+B+A)+Q1’Q0AJ1=((Q0A)’)’K1=(((Q0’A’)’)’A’)’Q0*=Q0(B+Q1A)+Q0’(A+Q1A+Q1B’)J0=(A’(Q1B’)’)’K0=((B’(Q1A)’)’)’2、整体框图五、单元电路设计和整体电路图1、时钟电路时钟电路方案的选择是保证测量精度的关键,因此考虑使用石英晶振电路。
正数字频率计原理框图2、闸门闸门可以用逻辑门4011来实现。
3、分频电路分频器采用12位二进制串行计数器HEF4040与六个十进制计数器计数器4518组成。
分频器就是把高频时钟信号降低,变成原频率1/N的器件,N是分频系数(为正整数)。
以用计数器加与门(或与非门)搭成。
如果是简单的2分频、4分频、8分频、16分频......等分频系数为2的n次方的情况,可以不需要与门,只用二进制计数器就能完成分频。
4052选择器的真值表:A B X0 0 X00 1 X11 0 X21 1 X34040十二位分频器:10端输入:输出端的7号引脚4分频输出端的6号引脚8分频输出端的5号引脚16分频输出端的3号引脚32分频输出端的2号引脚64分频输出端的4号引脚128分频输出端的13号引脚256分频输出端的12号引脚512分频信号从10号引脚输入,7号脚为4分频输出,6号脚为8分频输出,5号脚为16分频输出,3号脚为32分频输出,2号脚为64分频输出,4号脚为128分频输出,13号脚为256分频输出,12号脚为512分频输出。
分频器电路图4、控制信号产生电路把闸门信号输到4040的CLK端,把4040的输出端A、B输到4518的输入端,其输出就能产生计数、锁存、换挡、清零控制信号。
同时在七段数码显示管显示当前档位。
控制信号产生电路附:JK触发器的真值表:J K Q Q’0 0 0 00 0 1 10 1 0 00 1 1 01 0 0 11 0 1 11 1 0 11 1 1 05、计数、锁存、显示电路如图4所示,由于题目所要求的数码管数量和档位设置计数部分我们采用了三个十进制计数器4518锁存部分用了三个4511,显示部分用了三个7段数码管。
三个4518的ENP和ENT端均同时接计数器CP信号,LOAD端均接高电平,CLR均接清零信号,第一个4518的CLK端接的是通过闸门的被测信号,而第一个4518的进位输出RCO端接到第二个的CLK端,第二个的RCO端则接到第三个的CLK端。
当被测信号进入闸门接到第一个4518的CLK端且CP为高电平时计数器开始计数,锁存部分的4511BD兼有锁存和译码的功能,LE端均接锁存信号,BI、LT端均接高电平,4511BD的输入端为4个二进制数通过译码后输出高低不同的电平接至数码管控制LED灯的亮与暗而使数码管显示不同的十进制数。
计数、锁存、显示电路其元件的真值表如下:CD4511真值表6、自动换挡电路考虑到控制信号(超量程、欠量程、不超不欠)有3种状态,所以要用2位输入信号表示,假设x=10、11(超量程),x=00(欠量程),x=01(不超不欠);状态S0~S3分别表示1秒~0.001秒挡位,用2位输出表示y=00,y=01,y=10,y=11。
得到以下状态图。
之后我们可以根据状态图列出真值表,然后用卡诺图化简后得到电路图。
X=01 X=00 x=01x=00设计流程:第一步:首先根据4518的输出,我们发现在次高档和高档频率的计数器要进位时其输出Q3会由1至0出现下降沿脉冲,将其作为自动换挡模块的触发脉冲来对数据选择器选档。
第二步:假设高档和次高档的进位设为C1C0,C1C0=11时,表明信号频率超量第三步:根据上面主要思想的状态转换图,我们可以画出AB和Q1Q0之间关系的卡诺图。
见下表:状态变换图表卡诺图化简:Q1*=Q1(Q0+B+A)+Q1’Q0AJ1=((Q0A)’)’K1=(((Q0’A’)’)’A’)’Q0*=Q0(B+Q1A)+Q0’(A+Q1A+Q1B’)J0=(A’(Q1B’)’)’K0=((B’(Q1A)’)’)’根据以上的各逻辑式与JK触发器的特性方程对照,则得出各触发器的驱动方程:J1=((Q0A)’)’J0=(A’(Q1B’)’)’K1=(((Q0’A’)’)’A’)’K0=((B’(Q1A)’)’)’由上三步骤的分析画出自动换挡控制电路的逻辑图如图以下:自动换挡电路7、量程显示电路8、将数据选择器的AB挡作为量程显示的输入端8、总电路图六、电路仿真结果记录及分析仿真结果如下图:输入信号186HZ输入信号186kHZ七、元器件列表74HC73 双JK触发器CD4011 与非门CD4069 六反相器HEF4040BT 三态RS锁存器HEF4511BT BCD制7段锁存器HEF4518B BCD计数器4052 4选1数据选择器八、心得体会经过不断的努力研究,我们小组终于顺利设计出了数字频率计。
这个过程当中,每一次的小小突破,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喜悦,真可谓皇天不负苦心人,一个星期来的汗水没有白流。
这次课程设计给了我们一次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动手和思考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不仅收获了做电路设计和仿真上的经验,同时也收获到享受成功时的那份心情,从苦到甜。
三个星期中,我们为自己的作品废寝忘食,但乐在其中、无怨无悔。
从老师布置题目的第一天起,我们不是在不停地收集和翻阅资料就是在宿舍搞仿真,工作量之大前所未有,以往的实验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可这次实验主要靠的就是自己的能力,查阅资料,访问互联网,跑图书馆,咨询老师和同学,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系统地利用了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知识,将三门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我们的理论知识,因为在课堂上我们只是学习单一的一门学科,没有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虽然各自的学科学习掌握的情况还不错,但是一旦遇到需要综合应用各个学科的知识时,我们通常会表现的手足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