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实验教案实验
模电实验教案
附页:三种仪器的使用1.XDD22型信号发生器的使用(1)信号频率的调节方法:拨动面板左下方“频率范围”波段开关,配合调节三个“频率调节”旋钮,可以输出1Hz ~1MHz的正弦信号。
根据“频率范围”旋钮指示的波段和“频率调节”旋钮指示的刻度,就可以直接读出频率的数值。
(2)信号输出幅度的调节方法:面板左上方没有表头指示,其满刻度为6.3V ,面板右上方有两个旋钮,是用于调节输出幅度的。
一般调节其中的“输出细调”旋钮,使表头指示在某一数值,同时调节用分贝数表示刻度的“输出衰减”旋钮,这样就可以直接读出输出信号的幅度。
如信号发生器不带表头指示,则其输出的大小应用毫伏表测量。
2. 使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电压(1)将XD22型信号发生器频率调至1KHz,并调节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到最大(顺时针到底),用DA16型晶体管毫伏表直接测量信号发生器在不同“输出衰减”位置时的输出电压植记入表1。
保持输出不变在测量过程中,为了避免接入被测电压后,使表头过载,应先将电压表“量程”旋钮置于大量程档位,接入被测量信号电压后,在逐次向小量程档位拨动,一般应使表头指针指示在刻度的三分之一以上,以使读数精确。
(2)将信号发生器“输出衰减”旋钮置于0dB档,并调节输出幅度旋钮到最大,改变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用电压表测量相应的电压表值。
3.示波器的使用:A.观察信号波形接通电源,在加入被测信号之前,首先应调节“辉度”,“聚焦”和“辅助聚焦”个旋钮,使屏幕上显示细而清晰的扫描基线;调节X 轴“位移”和Y轴“位移”旋钮,使基线位于屏幕中央。
X轴触发选择开关置于“内”同步,然后将被测信号从Y1输出端加入(显示方式开关置于”Y1”).调节Y1灵敏度选择开关“V/cm”,控制显示正弦波形的高度。
调节扫描率选择开关“t/cm”及其“微调”旋钮。
改变扫描周期Tc。
当扫描电压Tc为正弦信号周期Ts的整数倍时,屏幕上就能显示稳定的正弦波形。
改变Tc和Ts的倍数关系,就能控制显示正弦波形的个数。
模电实验(新电路电子学实验安排)
实验五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及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一﹑实验目的1、熟悉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中常用电子仪器的功能,面板标识,及各旋扭,换档开关的用途。
2、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正弦波信号波形和测量波形参数的方法,学会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正确使用仪器。
3、初步认识本学期实验用的全部器件,学习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用万用表检测和判断它们的好坏与管脚,并测量其值。
二、实验仪器双踪示波器,多功能信号发生器,数字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1) 多功能信号发生器:将信号发生器调至频率f = 1000Hz 电压V = 100mv的正弦波电压输出。
(2) 数字交流毫伏表:用数字毫伏表测量信号发生器是否为100mv(有效值)(3)双踪示波器:用示波器通道1经测量探头输入,测量信号发生输出是否为正弦电压,其峰___峰值Vpp = 2×√2 ×100 = 282mv。
频率f=1000Hz(即周期T = 1/f = 100ms)。
(4) 数字万用表:用万用表检测和判断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的好坏与管脚。
(5)改变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波频率与电压大小,重新观察,测量。
注意:a.使用时,将所有仪器接地端联接在一起,即“共地”,否则可能引起外界干扰,导致测量误差增大。
b.调节示波器旋扭,使图形亮度适中,线条清晰。
c.调节示波器同步旋扭,使图形大小适中,稳定。
2.各种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1)了解元器件数值的标注方法(直标法﹑文字符号法﹑色标法),电路中元件数值的标注方法及元件的标注﹑符号﹑单位和换算。
(2)电阻的测量用实际元件为例,进行色环电阻单位换算并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和电位器的阻值。
作下记录。
(3)电容的测量电容元件的分类﹑特点﹑主要参数与选用。
以实际元件为例。
进行电容单位换算练习用万用表测量电解电容,分清极性,判明质量好坏。
(4)二极管﹑三极管﹑稳压管的测量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的极性与质量估测。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案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
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
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1、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参数的测量。
现着重指出下列几点:1)、寻找扫描光迹将示波器Y轴显示方式置“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置“GND”,开机预热后,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基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①适当调节亮度旋钮。
②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
③适当调节垂直()、水平()“位移”旋钮,使扫描光迹位于屏幕中央。
(若示波器设有“寻迹”按键,可按下“寻迹”按键,判断光迹偏移基线的方向。
)2)、双踪示波器一般有五种显示方式,即“Y1”、“Y2”、“Y1+Y2”三种单踪显示方式和“交替”“断续”二种双踪显示方式。
“交替”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高时使用。
“断续”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底时使用。
3)、为了显示稳定的被测信号波形,“触发源选择”开关一般选为“内”触发,使扫描触发信号取自示波器内部的Y通道。
4)、触发方式开关通常先置于“自动”调出波形后,若被显示的波形不稳定,可置触发方式开关于“常态”,通过调节“触发电平”旋钮找到合适的触发电压,使被测试的波形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屏幕上。
全版模电实验教案实验
全版模电实验教案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实验目的(1) 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熟悉常用模拟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3) 掌握基本模拟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2. 实验要求(1) 学生应提前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原理和步骤。
(2) 实验过程中,学生应严格遵循实验规程,注意安全。
二、实验原理与内容1. 实验原理(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2) 滤波电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3) 振荡电路的原理和调试方法。
(4) 稳压电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2. 实验内容(1) 验证放大电路的原理,测量放大倍数。
(2) 设计并搭建滤波电路,测试滤波效果。
(3) 搭建振荡电路,观察振荡频率和波形。
(4) 设计并调试稳压电路,实现输出电压的稳定。
三、实验器材与步骤1. 实验器材(1) 模拟电子实验板。
(2) 各种模拟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晶体管等)。
(3) 测试仪器(示波器、万用表等)。
2. 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电路图。
(2) 按照电路图,搭建实验电路。
(3) 调试电路,使各参数达到预期值。
(4) 利用测试仪器,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
(5)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实验原理。
四、实验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注意安全。
2. 正确使用测试仪器,避免损坏。
3. 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及时请教教师。
4. 实验结束后,及时整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
五、实验报告要求1. 报告内容(1) 实验目的、原理和内容概述。
(2) 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和图表。
(3) 实验结果分析,包括实验现象和原理的验证。
(4)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报告格式(1) 文字表述清晰,条理分明。
(2) 数据准确,图表规范。
(3) 页面整洁,格式规范。
3. 报告提交时间(1) 实验结束后一周内提交。
六、实验评价与考核1. 实验评价(1) 实验操作的正确性。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案
页眉内容实验一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研究1. 实验目的(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2. 实验设备与器材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元件选取3. 实验电路与说明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安装电路时,要注意电解电容极性、直流电源正负极和信号源的极性。
图4.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实际元件参数根据自己选择的元件参数为准)4. 实验内容与步骤(1)电路安装①安装之前先检查各元器件的参数是否正确,区分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并测量其β值。
②按图1.1所示电路,在面包板或实验台上搭接电路。
安装完毕后,应认真检查连线是否正确、牢固。
(2)测试静态工作点①电路安装完毕经检查无误后,首先将直流稳压电源调到12V,接通直流电源前,先将R W调至最大,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旋至零,再接通直流电源,调节R P,使I C=2.0mA(即U e=2.0V)。
②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静态电压U CC、U BQ、U EQ、U BEQ、U CEQ,并记录在表1.2中。
(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①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调到频率为1kHz 、幅度为10 mV 左右的正弦波,接到放大电路输入端,然后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保证输出信号不产生失真。
如输出信号产生失真,可适当减小输入信号的幅度。
② 用电子毫伏表测量测量下述二种情况下的U O 值,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 O 和u i 的相位关系,记入表2-2;用公式o u i U A U =和s ous UA U =,计算出不接负载时对输入电压Ui的电压放大倍数和对信号源U s 的电压放大倍数,记录在表1.3中。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一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1、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的设置与调整方法,了解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2)掌握放大器基本性能指标参数的测试方法。
2、实验设备(1)模拟电子线路实验箱 1台 (2)双踪示波器 1台 (3)函数信号发生器 1台(4)直流稳压电源 1台 (5)数字万用表 1台3、实验原理图1.1 所示是一个阻容耦合共发射极放大器。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 和R b2 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 (Re =Re1+Re2),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输入信号u i 后,在输出端就可以得到一个与u i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 o ,从而实现了放大。
(1)静态工作点U BQ = U CC R b2 /(R b1 + R b2)I CQ ≈I EQ =(U BQ -U BE )/ R e = U EQ / R eU CEQ ≈ U CC -I CQ (R C +R e )为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一般应满足: 硅管: U BE ≈ 0.7V U CC >U CEQ >1V (2)电压放大倍数图1.1共发射极放大器CCA u = -βR L ′/r be (注:R L ′=RL ∥RC )(3)输入、输出电阻R i = R b1∥R b2∥r be r be = r bb ′+(1+β)26mV / I EQ mA R o = r o ∥R C ≈ R C4、实验内容与步骤(1)线路连接按图1.1 连接电路,把基极偏置电阻R P 调到最大值,避免工作电流过大。
(2)静态工作点设置接通+12V 直流电源,调节基极偏置电阻R P ,使I EQ =1mA ,也即是使U EQ = 1.9V 。
然后测试各工作点电压,填入表1-1中。
(3)电压放大倍数测量调节信号源,使之输出一个频率为1kHz ,峰峰值为30mV 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测量)。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案
页眉内容实验一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研究1. 实验目的(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2. 实验设备与器材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元件选取3. 实验电路与说明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安装电路时,要注意电解电容极性、直流电源正负极和信号源的极性。
图4.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实际元件参数根据自己选择的元件参数为准)4. 实验内容与步骤(1)电路安装①安装之前先检查各元器件的参数是否正确,区分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并测量其β值。
②按图1.1所示电路,在面包板或实验台上搭接电路。
安装完毕后,应认真检查连线是否正确、牢固。
(2)测试静态工作点①电路安装完毕经检查无误后,首先将直流稳压电源调到12V,接通直流电源前,先将R W调至最大,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旋至零,再接通直流电源,调节R P,使I C=2.0mA(即U e=2.0V)。
②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静态电压U CC、U BQ、U EQ、U BEQ、U CEQ,并记录在表1.2中。
(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①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调到频率为1kHz 、幅度为10 mV 左右的正弦波,接到放大电路输入端,然后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保证输出信号不产生失真。
如输出信号产生失真,可适当减小输入信号的幅度。
② 用电子毫伏表测量测量下述二种情况下的U O 值,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 O 和u i 的相位关系,记入表2-2;用公式o u i U A U =和s ous UA U =,计算出不接负载时对输入电压Ui的电压放大倍数和对信号源U s 的电压放大倍数,记录在表1.3中。
大学模拟电路实验课教案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模拟电路的实验操作技能。
3. 能够根据实验要求,独立完成实验任务。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模拟电路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1. 模拟电路的实验操作技能。
2.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1. 实验设备: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实验板等。
2. 实验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3. 实验报告模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复习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提出本节课的实验任务。
二、实验内容1. 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实验原理: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放大电路,具有放大信号的作用。
(3)实验步骤:① 调整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
②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接入实验板,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
③ 通过调节实验板上的电位器,观察放大电路的输出波形。
④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放大电路的性能。
2. 模拟信号发生器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模拟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实验原理:模拟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各种模拟信号的仪器。
(3)实验步骤:① 连接实验板,接入电源。
② 调节模拟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
③ 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调整模拟信号发生器,观察波形变化。
④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模拟信号发生器的性能。
三、实验报告1. 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填写实验报告模板。
2. 教师对实验报告进行批改,指导学生修改。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实验内容1. 复习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和模拟信号发生器实验。
二、实验内容1. 模拟电路设计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模拟电路的设计方法。
(2)实验原理:模拟电路设计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满足特定功能的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信号源
R
被测
放大电路 uL RL
示波器
图 2 输出阻抗的测量
* 测试中,必须保持 RL接入前后信号的大小不变。
2.输出电阻 Ro 测量
测量电路如图 2 所示,在放大器正常工作状态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输出端不接电阻
9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ÿ
RL时的输出电压 Uo 和接入负载的电压 UOL,根据: uL=[RL/(RL+Ro)] uo
3.测量并观察示波器内部标准信号
(1).将示波器的 CH1 测试笔与示波器的显示屏右下角的 CAL 端子相接;
(2).将垂直放大器输入耦合方式切换开关(AC-GND-DC)置于 AC;
(3).适当调整触发电平调整旋钮(LEVEL),同时调整 CH1 通道相应的垂直轴电压
灵敏度开关(VOLTS/DIV),和扫描速度切换开关(TIME/DIV)使显示屏上出现两个周期
示波器 CH1 C CH2
t o
φ1 φ2 图 3 电压与电流相位差的计算
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五、总结
1.使用电子仪器时为什么要“共地”,不“共地”是否影响观测到的信号波形? 2.调节示波器的灵敏度旋钮和调节信号发生器的幅度旋钮时,示波器荧光屏上的 波形的幅度都发生变化,问有何不同?
灵敏度 ——Y 轴上每格(cm)所代表的电压值
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ÿ
w ——在 X 轴上波形一个周期所占的格数 扫描速度——X 轴上每格(cm)所代表的时间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材(模电实验)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字示波器各按键的作用,掌握波形的测量方法。
2. 了解交流毫伏表的功能,掌握交流小信号的测量方法。
3.了解万用表各档位的作用,掌握电压和电阻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示波器的使用本实验采用的是固纬公司生产的GDS-1104B数字示波器。
探针钩接信号源,夹子接地。
常用的按键有:Autoset:自动捕捉波形,并以最合适的形状(幅值、频率)显示在屏幕上。
Measure:自动读取波形的峰峰值、平均值、频率、占空比、上升时间等参数,并显示在屏幕右边。
Run/Stop:按此键,可使读数固定,便于记录;再按此键,读数又开始跳动。
注意:示波器使用前要先调零,否则会测不准。
方法是:将探针钩上的开关打到“ 1”,然后接示波器上的2V基准方波信号。
因为探针夹子与示波器电源共地,所以夹子不需要接地。
按Autoset键,再按Measure键,观察是否幅值为2V,频率为1KHz,若是则说明示波器已经调好了。
在箱子的“信号源与逻辑笔模块”中,先将频率档位打到100KHz档,再将示波器的探针钩接正弦波,探针夹子接“电源接口”的GND。
箱子通电,将频率调节旋钮调到MIN,幅度调节旋钮调到MAX,记下示波器显示的峰-峰值、最大值和频率最小值,填入表1-1。
再把频率调到MAX,记下此时的频率最大值,填入表1-1。
之后,再把频率档位分别切换到10KHz、1KHz和100Hz档,进行类似的测量,并完成表1-1。
表1-1 波形测量结果档位峰-峰值(V) 最大值(V) 频率最小值(Hz) 频率最大值(Hz) 100KHz10KHz1KHz100Hz2. 万用表的使用本实验采用的是VICTOR CV890D型数字式万用表。
红表笔接正极,黑表笔接负极。
首先,将挡位调到直流电压20V,然后将红表笔接实验箱“电源接口”模块的+5V,黑表笔接电源地,将读数填入表1-3中。
同样,测量+12V和-12V,将测量值填入表1-2中。
模电实验教案实验
课程教案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任课教师:***所属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学班级:自动化1301-02 教学时间:2014 —2015学年第二学期湖南工学院课程基本信息1 实验一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研究一、本次实验主要内容按要求连接实验电路,调试静态工作点,测量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分析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掌握放大器各性能指标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1、静态工作点调试;2、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操作、讨论;五、作业与习题布置完成实验报告2 实验一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研究(验证性)1. 实验目的(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2. 实验设备与器材实验所用设备与器材见表1.1。
表1.1 实验1的设备与器材3. 实验电路与说明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安装电路时,要注意电解电容极性、直流电源正负极和信号源的极性。
3图1.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以实验的实际电路参数为准)4. 实验内容与步骤(1)电路安装①安装之前先检查各元器件的参数是否正确,区分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并记录其β值。
②根据图1.1连接电路。
电路连接完毕后,应认真检查连线是否正确、牢固。
(2)测试静态工作点①电路安装完毕经检查无误后,首先将直流稳压电源调到12V,接通直流电源前,先将R P调至最大,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旋至零,再接通直流电源, 调节R P,使I C=2.0mA(即V E=2.0V)。
模电实验教案
模拟电路实验教案指导教师:张学斌2012年9月目录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1)实验四负反馈放大器 (8)实验五射极跟随器 (13)实验六差动放大器 (18)实验十六低频功率放大器(Ⅰ) (23)实验十八直流稳压电源(I) (28)实验二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 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 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在图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B1和R B2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基极电流I B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CC B2B1B1B U R R R U +≈U CE =U CC -I C (R C +R E ) 电压放大倍数beL C Vr R R βA // -=输入电阻 R i =R B1 // R B2 // r be 输出电阻 R O ≈R C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
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
一个优质放大器,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除了学习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CEBE B E I R U U I ≈-≈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和调试技术。
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模电电路实验
模电电路实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和调试模电电路,加深对模拟电路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模拟电路的测量方法和调试技巧。
实验器材和材料•功能发生器•双踪示波器•直流电源•可变电阻•电容和电感元件•万用表•连接线等实验内容实验一:直流偏置电源实验目的通过搭建直流偏置电源电路,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掌握直流电源的调整和测量方法。
实验步骤1.将直流电源连接到功能发生器的输出端。
2.将功能发生器与示波器相连,观察输出波形,调整幅度和频率。
3.将可变电阻与电容和电感元件连接,调整阻值和测量电压,观察电路输出。
4.依次改变电容和电感元件的数值,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实验目的通过搭建放大电路,了解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放大电路的测量技巧和放大倍数的调整方法。
实验步骤1.将功能发生器与放大电路相连,调整输出波形的幅度和频率。
2.使用万用表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电压,计算放大倍数。
3.改变电阻的数值,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调整放大倍数。
4.将频率调整到共振频率附近,观察输出波形是否失真。
实验目的通过搭建滤波电路,了解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滤波电路的计算和测量方法。
实验步骤1.将功能发生器与滤波电路相连,调整输出波形的幅度和频率。
2.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并测量输出电压。
3.根据测量值计算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和增益。
4.改变电容和电感元件的数值,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调整截止频率和增益。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一、实验二和实验三的实验,我们可以对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实验一主要了解了直流偏置电源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实验二主要了解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实验三主要了解了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还可以了解到电容和电感元件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并且掌握了测量和调试模拟电路的技巧。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模拟电路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调试方法。
我们掌握了直流偏置电源、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并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加深了理论的理解。
全版模电实验教案实验
全版模电实验教案实验1.1 实验背景1.1.1 模电实验是电子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加深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1.1.2 本次实验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1.1.3 实验内容涵盖模拟电路分析、电路设计与调试等多个方面。
二、知识点讲解2.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2.1.1 放大电路的作用:放大微弱信号,提高信号的有效距离。
2.1.2 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输入电阻、放大环节、输出电阻。
2.1.3 分析方法:运用叠加原理、反馈原理等分析电路的性能。
2.2 滤波电路的设计与应用2.2.1 滤波电路的分类: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
2.2.2 设计原则:根据所需的截止频率、通带宽度等参数进行设计。
2.2.3 应用场景:信号处理、通信系统、音频处理等。
2.3 振荡电路的原理与实践2.3.1 振荡电路的分类:LC振荡器、RC振荡器、晶体振荡器。
2.3.2 振荡原理:依靠正反馈环节实现自激振荡。
2.3.3 实践应用:时钟信号发生器、信号调制等。
三、教学内容3.1 实验设备与材料3.1.1 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常规电子实验设备。
3.1.2 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等基本电子元件。
3.1.3 实验指导书、原理图、实验报告模板等。
3.2 实验项目与步骤3.2.1 实验项目:放大电路实验、滤波电路实验、振荡电路实验。
3.2.2 实验步骤:搭建电路、调试电路、测试性能、分析结果。
3.2.3 注意事项:遵循实验规程,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完好。
3.3 实验技能与要求3.3.1 熟练使用电子实验设备,了解各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3.3.2 能够根据实验要求,正确选用电子元件,搭建实验电路。
3.3.3 具备数据分析能力,能够从实验结果中总结规律,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目标4.1.1 掌握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
模电实验教案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技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数字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数字示波器观察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3、使用万用表检测晶体二极管、三极管的质量好坏及管脚判断。
二、实验设备与器件1、函数信号发生器2、双踪数字示波器3、万用表4、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三、实验原理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数字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模电试验箱、万用表和电路板等。
它们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简捷连线,顺手调节,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公共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信号源和万用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探头,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1、数字示波器数字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示信号的波形,又能对信号直接进行各种参数的测量。
1)、寻找扫描光迹开机预热后,显示屏上应出现扫描基线,如没有则可按下列操作去显示扫描线:①适当调节基线亮度。
②适当调节垂直()、水平()“位移”旋钮,使扫描光迹位于屏幕中央。
③按下autoset自动设置按钮。
2)、双踪数字示波器一般有三种显示基波,即“CH1”、“CH2、“CH1+CH2”3)、为了显示稳定好看的被测信号波形,显示刻度纵轴幅度和横轴周期应适当调节。
根据被测波形在屏幕坐标刻度上纵轴幅度所占的格数与纵轴每格指示值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幅值的实测值。
也可以直接通过数字示波器自己读数显示。
根据被测信号波形一个周期在屏幕横轴周期坐标刻度水平方向所占的格数与横轴周期每格时间指示值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周期的实测值。
也可以直接通过数字示波器自己读数显示。
2、函数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按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
全版模电实验教案实验
全版模电实验教案实验一、实验目的1. 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熟悉常用模拟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3. 掌握基本模拟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技巧。
二、实验原理1. 放大电路: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晶体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分析方法。
2. 滤波电路:理解滤波电路的作用和类型,熟悉常用滤波电路的设计方法。
3. 振荡电路:掌握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了解常用振荡电路的组成和特点。
4. 调制与解调电路:了解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熟悉常用调制与解调电路的结构和作用。
5. 信号处理电路:掌握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方法,了解信号处理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三、实验设备与器材1. 实验台:全版模电实验台一套。
2. 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二极管、三极管、operational amplifier 等。
3. 测试仪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一:放大电路的设计与测试(1)搭建晶体管放大电路。
(2)调整静态工作点。
(3)测量输入输出特性。
(4)分析放大电路的性能参数。
2. 实验二:滤波电路的设计与测试(1)设计低通滤波电路。
(2)搭建滤波电路。
(3)测量滤波电路的频率响应。
(4)分析滤波电路的性能。
3. 实验三:振荡电路的设计与测试(1)搭建LC振荡电路。
(2)调整振荡电路参数。
(3)观察振荡信号。
(4)分析振荡电路的稳定性。
4. 实验四:调制与解调电路的设计与测试(1)搭建调幅调制电路。
(2)搭建解调电路。
(3)测量调制信号和解调信号。
(4)分析调制与解调电路的性能。
5. 实验五: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与测试(1)设计积分电路。
(2)搭建信号处理电路。
(3)测量输入输出信号。
(4)分析信号处理电路的功能和性能。
五、实验报告要求1. 实验目的:简述本次实验的目的。
2. 实验原理:概述本次实验涉及的原理。
3. 实验设备与器材:列举实验中使用的设备和器材。
4. 实验内容与步骤:详细描述实验过程,包括电路设计、参数调整、测试数据等。
实验报告模板模电(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 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测试方法;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理解模拟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此处简要介绍实验原理,包括相关公式、电路图等。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数字万用表4. 模拟电子实验箱5. 连接线四、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原理图连接实验电路;2.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相关元器件的参数,如电阻、电容等;3.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幅值的信号;4.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输出波形,分析电路性能;5. 根据实验要求,调整电路参数,观察波形变化;6.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7. 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此处列出实验数据,包括测量结果、波形图等。
)1. 电路参数测量结果:(列出电阻、电容等元器件的测量值)2. 电路输出波形分析:(分析电路输出波形,如幅度、频率、相位等)3. 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对比:(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分析误差原因)六、实验结论1. 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 总结实验结果,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3. 对实验电路进行改进,提高电路性能;4. 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提高实验技能。
七、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2. 实验原理;3. 实验仪器与设备;4. 实验步骤;5. 实验数据与分析;6. 实验结论;7. 参考文献。
八、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2. 操作实验仪器时,轻拿轻放,避免损坏;3. 严谨实验态度,认真记录实验数据;4.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场地,归还实验器材。
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实验内容和要求请根据实际课程安排进行调整。
第2篇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模电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模拟电子技术(以下简称模电)是电子技术领域的重要基础课程,主要研究模拟信号的传输、处理、转换和放大等基本原理。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模电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电子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模电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二、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1. 实践教学内容模电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模拟电路基本元件及参数测量(2)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设计(3)反馈电路的分析与设计(4)振荡电路的分析与设计(5)滤波电路的分析与设计(6)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设计(7)模拟集成电路的应用2. 实践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
(2)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设计法:鼓励学生进行模拟电路的设计,提高其创新能力。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模拟电路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践教学模式1. 分阶段实践教学模式(1)基础实验阶段:主要完成模拟电路基本元件及参数测量实验,使学生熟悉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
(2)综合实验阶段:完成放大电路、反馈电路、振荡电路、滤波电路等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设计创新阶段: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电路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1)课堂理论教学:系统讲解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等。
(2)实验操作教学: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3)设计创新教学:鼓励学生进行模拟电路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实践效果评价1. 学生实践能力评价通过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考核、设计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通过学生评教、同行评议等方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3. 课程体系评价通过课程考核、毕业设计等环节,评价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实施效果。
模电实验(附答案)
实验一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式方法和测量方法。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方法及放大器参数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图2—1 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偏置电阻R B1、R B2组成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 R 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三、实验设备1、信号发生器2、双踪示波器3、交流毫伏表4、模拟电路实验箱5、万用表四、实验内容1.测量静态工作点实验电路如图 1 所示,它的静态工作点估算方法为:U B≈RB1UCC RB1RB 2图 1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I E=UB U BE≈IcR EU CE = U CC-I C(R C+R E)实验中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为零的情况下进行。
1)没通电前,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接好电源线(注意12V 电源位置)。
2)检查接线无误后,接通电源。
3)用万用表的直流10V 挡测量 U E = 2V 左右,如果偏差太大可调节静态工作点(电位器 RP)。
然后测量 U B、U C,记入表 1 中。
表 1测量值计算值U B( V ) U E( V ) U C(V ) R B2( K Ω) U BE( V) U CE( V ) I C( mA)2.627.2600.6 5.224)关掉电源,断开开关S,用万用表的欧姆挡(1×1K )测量 R B2。
将所有测量结果记入表2—1 中。
5)根据实验结果可用: I C≈I E=UE或 I C=UCC UC R E R CU BE=U B-U EU CE=U C-U E计算出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各仪器与放大器之间的连接图关掉电源,各电子仪器可按上图连接,为防止干扰,各仪器的公共端必须连在一起后接在公共接地端上。
全版模电实验教案实验
全版模电实验教案实验一、实验目的1. 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熟悉常见模拟电子电路的组成和功能。
3. 掌握基本模拟电子电路的实验操作方法。
4. 提高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 放大电路: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掌握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包括静态工作点、动态范围等。
2. 滤波电路:理解滤波电路的作用和分类,掌握滤波电路的设计方法,分析滤波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
3. 振荡电路:了解振荡电路的原理和分类,掌握振荡电路的稳定性和频率控制方法。
4. 调制解调电路:理解调制解调电路的原理和功能,掌握调制解调电路的组成和操作方法。
5. 非线性电路:了解非线性电路的特点和应用,掌握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万用表4. 电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5. 实验板6. 导线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一:放大电路(1)搭建一个基本放大电路,包括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反馈电阻等。
(2)调整静态工作点,使放大电路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3)测量并记录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包括放大倍数、频率响应等。
2. 实验二:滤波电路(1)设计并搭建一个低通滤波电路,滤除高频噪声。
(2)调整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3)使用示波器观察滤波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
3. 实验三:振荡电路(1)搭建一个LC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信号。
(2)调整LC振荡电路的频率,观察振荡信号的稳定性。
(3)分析并测量振荡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
4. 实验四:调制解调电路(1)搭建一个调幅调制电路,实现模拟信号的调幅。
(2)搭建一个解调电路,恢复调幅信号。
(3)调整调制解调电路的参数,分析信号的调制解调效果。
5. 实验五:非线性电路(1)搭建一个非线性电路,如二极管限幅电路。
(2)观察并测量非线性电路的输出特性。
(3)分析非线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五、实验要求与评分标准1. 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内容完整,包括实验目的、原理、设备、内容、步骤、结果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案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任课教师:何淑珍所属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学班级:自动化1301-02教学时间:2014 —2015学年第二学期湖南工学院课程基本信息实验一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研究一、本次实验主要内容按要求连接实验电路,调试静态工作点,测量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分析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掌握放大器各性能指标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1、静态工作点调试;2、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操作、讨论;五、作业与习题布置完成实验报告实验一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研究(验证性)1. 实验目的(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2. 实验设备与器材实验所用设备与器材见表。
表实验1的设备与器材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实验台1台2双踪示波器1台3交流毫伏表1只4万用表1只5晶体管1只6电阻若干7电容若干3. 实验电路与说明实验电路如图所示,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安装电路时,要注意电解电容极性、直流电源正负极和信号源的极性。
图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以实验的实际电路参数为准)4. 实验内容与步骤(1)电路安装①安装之前先检查各元器件的参数是否正确,区分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并记录其β值。
②根据图连接电路。
电路连接完毕后,应认真检查连线是否正确、牢固。
(2)测试静态工作点①电路安装完毕经检查无误后,首先将直流稳压电源调到12V,接通直流电源前,先将R P调至最大,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旋至零,再接通直流电源, 调节R P,使I C=(即V E=)。
②测试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中。
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R b2=(3)测量电路动态性能指标①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调到频率为1kHz、峰峰值为30 mV左右的正弦波,接到放大电路输入端,然后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保证输出信号不产生失真。
如输出信号产生失真,可适当减小输入信号的幅度。
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 O和u i的相位关系,用示波器测量下述二种情况下的U O值,并记录在表中。
表电路动态性能指标的测量(4)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置R c=2kΩ,R L=Ω,u i=0,调节R P使I c=,测出U ce值,再逐步加大输入信号,使输出电压u0足够大但不失真。
然后保持输入信号不变,分别增大和减小R W,使波形出现失真,绘出u0的波形,并测出失真情况下的I c和U ce值,记入表中。
每次测I和U CE值时都要将信号源的输出旋钮旋至零。
C表静态工作点对波形影响观测5. 实验总结与分析(1)用理论分析方法计算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填入表中,再与测量值进行比较,并分析误差的原因。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接负载时对输入电压U i的电压放大倍数和对信号源U s 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3)回答以下问题:①放大电路所接负载电阻发生变化时,对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有何影响②怎样用测量信号电压的方法来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教学后记:实验二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仿真(验证性)一、本次实验主要内容对无反馈基本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指标和负反馈放大器的动态性能指标进行仿真测试。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加深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掌握负反馈放大器性能的测试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1、由负反馈放大电路如何获得对应的基本放大电路;2、放大电路各项动态性能指标的测试。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操作、讨论;五、作业与习题布置完成实验报告实验二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仿真(验证性)1. 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2)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3)掌握负反馈放大器性能的测试方法。
2. 实验设备与器材电脑一台(仿真软件或multisim)3. 实验电路与说明由于晶体管的参数会随着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不仅放大器的工作点、放大倍数不稳定,还存在失真、干扰等问题。
为改善放大器的这些性能,常常在放大器中加入负反馈环节。
负反馈在电子电路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虽然它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降低,但能在多方面改善放大器的动态指标,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输出电阻,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展宽通频带等。
根据输出端取样方式和输入端连接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负反馈放大器分成四种基本组态: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
图为带有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在电路中通过Rf把输出电压uo引回到输入端,加在晶体管T1的发射极上,在发射极电阻Rf1上形成反馈电压uf。
根据反馈的判断法可知,它属于电压串联负反馈。
图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参数以实验电路为准)主要性能指标如下:(1)闭环电压放大倍数(闭环增益)v v vvf F A A A +=1其中:io v U U A /=,基本放大器(无反馈)的电压增益,即开环增益。
vv F A +1,反馈深度,其大小决定了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改善的程度。
(2)反馈系数11f f f o fv R R R U U F +==(3)输入电阻iv v if R F A R )1(+=式中:i R为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4)输出电阻)1/(v vo o of F A R R +=式中:o R 为基本放大器的输出电阻,voA 为基本放大器空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本实验需要测量基本放大器的动态参数,怎样实现无反馈而得到基本放大器呢不能简单地断开反馈支路,而是要去掉反馈信号作用,但又要把反馈网络的影响(即负载效应)考虑到基本放大器中去。
为此:(1)在绘制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时,因为是电压负反馈,所以可将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交流短路,即令0=o u ,此时Rf 相当于并联在Rf1上。
(2)在绘制基本放大器的输出回路时,由于输入端是串联负反馈,因此需要将反馈送至放大器的连接处(T1的射极)开路,此时)(1f f R R +相当于并接在输出端。
根据上述规律,就可以得到所要求的如图所示的基本放大器。
4. 实验内容与步骤(1)启动EWB ,绘制并保存图所示电路。
(2)测试静态工作点电路经检查无误后,用直流电压(流)表分别测量第一级、第二级的静态工作点,记入 表中。
表 静态工作点测量数据第一级第二级(3)测试负反馈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①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调到频率为1kHz、幅度为2mV左右的正弦波,接到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端,然后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保证输出信号不产生失真。
如输出信号产生失真,可适当减小输入信号的幅度。
② 在u O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U S、U i、U o,记入表中。
保持U s不变,断开负载电阻RL,测量空载(∞=LR)时的输出电压U’o,记入表中。
(4)测试基本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①将实验电路改接为图的基本放大电路。
适当减少US(约5mV),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测量负反馈放大器的Auf、Rif和ROf,记入表。
保持US不变,断开负载电阻RL(注意,Rf不要断开),测量空载(∞=LR)时的输出电压U’o,记入表中。
表放大器各项指标测量数据基本放大器US/mV Ui/mVUo/V(带负载)U'’o/V(空载)Au Ri/kΩRO/kΩ负反馈放大器US/mV Ui/mVUo/V(带负载)U’o/V(空载)AufRif/kΩROf/kΩ5. 实验总结与分析(1)将基本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动态性能指标的测量值与理论估算值进行比较。
(2)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回答以下问题:① 怎样把负反馈放大器改接成基本放大器为什么要把Rf并接在输入和输出端② 如输入信号存在失真,能否用负反馈来改善(4)心得体会与其他。
图基本放大器(考虑反馈支路的负载效应)教学后记:实验三基本运算放大电路的设计与测试(设计性)一、本次实验主要内容用实验室提供的运算放大器等元件构成比例运算电路、加法减法运算电路,微积分运算电路,并测试设计电路性能。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各种基本运算电路的功能,并学会测试和分析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1、基本运算放大电路的设计;2、线路中直流电源的连接。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操作、讨论;五、作业与习题布置完成实验报告实验三基本运算电路的设计与测试(设计性)1. 实验目的(1) 研究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法、减法和积分等基本运算电路的功能;(2) 学会上述电路的测试和分析方法。
2. 实验设备与器材实验所用设备与器材见表示。
表实验三的设备与器材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实验台1台2双踪示波器1台3交流毫伏表1只4万用表1只5集成运算放大器μA7411片6电阻若干7电容若干8连接导线若干3. 实验电路与说明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具有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
当外部接入不同的线性或非线性元器件组成输入和负反馈电路时,可以灵活地实现各种特定的函数关系。
在线性应用方面,可组成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对数等模拟运算电路。
基本运算电路(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电路如图所示。
对于理想运放,该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f1iRU UR=-为了减小输入级偏置电流引起的运算误差,在同相输入端应接入平衡电阻R2=R1Cidt+u(0)tu+=-⎰O11u(t)R Cu tR C R C=-=⎰tO o111E(t)Edt-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前要看清运放组件各管脚的位置;切忌正、负电源极性接反和输出端短路,否则将会损坏集成块。
(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① 按图连接实验电路,接通±12V电源,输入端对地短路,进行调零和消振。
=的正弦交流信号,测量相应的Uo,并用示波器观察② 输入f=100Hz,UiP-Puo(t)和ui(t)的相位关系,记入表中。
表Ui P-P=,f=100Hz(2)积分运算放大电路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幅值1-2V,观察输输出信号波形,并测取输入信号为方波信号,频率为1KHZ量输出信号周期及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