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至今历年外贸进出口数据汇总表(收集整理)
7. 中国历年进出口数据(1990-2019)

-8.85 -2.23 -9.69 -11.06 -13.87 10.76 -10.88 4.08 -0.49 8.39 11.31 3.98 6.81 6.37 3.00 0.78 -9.05 -4.94 10.27 6.18 9.23 6.39 3.14 7.16 7.71 -2.25 0.33 15.39 11.98 1.27 27.10 10.20 1.46 7.22 6.28 0.19 2.75 8.96
2,254 3.90 2,170 1.18 2,144 -0.56 2,156 1.89 2,116 6.36 1,990 14.40 1,739 1.93 1,706 -14.47 1,995 -13.93 2,318 6.63 2,174 15.03 1,890 -4.66 1,982 -0.15 1,985 3.21 1,923 -1.65 1,956 3.19 1,895 6.35 1,782 -0.59 1,793 50.48 1,191 -34.31 1,814 -13.35 2,093 8.10 1,936 9.33 1,771 -3.55 1,836 -2.70 1,887 4.44 1,807 2.30 1,766 0.52 1,757 5.45 1,666 7.42 1,551 27.44 1,217 -28.16 1,694 -24.26 2,237 13.70 1,967 2.22 1.56
2019年6月
2019年5月 3,860 3.45 -3.44
2019年4月 3,731 2.31 0.41
2019年3月 3,647 36.94 3.15
2019年2月 2,663 -32.74 -13.81
2019年1月 3,960 2.73 4.05
1981-2015中国对外贸易数据

注释:“2”“3”“4”“5”“8”“9”单位为“百万美元”,“6”“7”“9”“10”单位为“%”。
说明:
1、对外贸易系数(X +M )/GDP
(X +M )/GDP常常被称为外贸依存度,名为“依存度”,又用百分比来表示,这具有误导性,似乎在说,进出口额在GDP中所占的份额。
实际上,进出口额与GDP并不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也就谈不上占了GDP的百分之几。
分子(X +M )是一国的出口额加上进口额,这是一个绝对量,表示一国对外贸易量的大小,由于各国经济规模不同,直接进行比较很难说明问题,因此有必要使用一个相对量,于是产生了外贸依存度这个比值。
这样的处理消除了大小不同规模的经济体在外贸总额的差异,可以理解为单位经济规模(GDP)的不同国家的对外贸易量。
因此,将(X +M )/GDP叫做“对外贸易系数”更为贴切。
2、净出口占GDP的比重(X - M )/GDP
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GDP= C + I+ G+ ( X- M )中,消费( C ) 是指居民的消费支出;投资( I) 是指资本形成;政府购买( G) 是指政府在商品和服务上的支出;净出口(X - M ) 是指出口( X ) 与进口(M )的差额。
如把居民消费C和政府购买G (政府消费) 统称为消费,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三驾马车”,即拉动或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
从国民收入的恒等式可以得出,作为一种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净出口的增长必然能够带动GDP的增加。
3、注意统计数据的单位,是美元还是人民币;是亿美元还是百万美元;是否为百分比。
进出口总额年度数据

数据库:年度数据时间:1978-2015进口总额(人民币)(亿元)进出口差额(人民币)(亿元)出口总额(人民币)(亿元)时间进出口总额(人民币)(亿元)2015年245502.93141166.83104336.136830.73 2014年264241.77143883.75120358.0323525.72 2013年258168.9137131.4121037.516093.98 2012年244160.2129359.311480114558.29 2011年236401.95123240.56113161.3910079.2 2010年201722.15107022.8494699.312323.54 2009年150648.0682029.6968618.3713411.32 2008年179921.47100394.9479526.5320868.41 2007年166863.793563.673300.120330.2 2006年14097477597.263376.8614220.3 2005年116921.862648.154273.78374.4 2004年95539.149103.346435.82667.5 2003年70483.536287.934195.62092.3 2002年51378.226947.924430.32517.6 2001年42183.622024.420159.21865.2 2000年39273.220634.418638.81995.6 1999年29896.316159.813736.52423.4 1998年26849.715223.611626.13597.5 1997年26967.215160.711806.53354.2 1996年24133.812576.411557.41019 1995年23499.912451.811048.11403.7 1994年20381.910421.89960.1461.7 1993年112715284.85986.2-701.4 1992年9119.64676.34443.3233 1991年7225.83827.13398.7428.4 1990年5560.12985.82574.3411.5 1989年4155.919562199.9-243.8 1988年3821.81766.72055.1-288.4 1987年3084.214701614.2-144.2 1986年2580.41082.11498.3-416.21985年2066.7808.91257.8-448.9 1984年1201580.5620.5-40 1983年860.1438.3421.816.5 1982年771.3413.8357.556.3 1981年735.3367.6367.7-0.1 1980年570271.2298.8-27.6 1979年454.6211.7242.9-31.2 1978年355167.6187.4-19.8注:1.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中国贸易出口数据分析

我国出口产品现状分析1.1 出口额和贸易差额绝对量自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后到2011年,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一直呈上升趋势:从2001年的22024.4亿元,到2008年首次突破100000亿元(当年是100394.9亿元),再到2011年的123240.6亿元,这期间出口额也形成了快速的增长。
但是2006年和2009年,中国的出口产品贸易较前一年出现了下降,2009年,产品出口可能是由于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金额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
贸易差额也是呈现增长趋势,但是从2009年开始就出现负增长。
2010年和2011年,出口额较上一年都是增长的,但是贸易差额却出现了下降,这表明我国进出口条件受到限制,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在下降,贸易对象国对我国产品出口实施了壁垒限制,阻碍了贸易额的净增长。
1.2 中国产品出口额增长率2001到2011年,中国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较大,全国的货物贸易出口额增长率基本都在20%以上。
从每个年份单独的增长率来看,除2006和2009年的负增长,2001年、2008年和2011年增长低于20%,其余年份都超过了20%。
自2001年以来2008年和2009年的总体出口增长有所减缓,2008年仅为7.43%,而2009年出现了负增长。
虽然2010年有所改变,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在2011年却又增长缓慢。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发展形势仍然很严峻。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部分计算得出。
1.3 中国产品出口在世界各大洲的分布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和计算得出。
从2009年和2010年的数据看,亚洲一直是中国主要的产品出口市场,约占出口总额的50%左右;欧洲是第二大市场,约占出口总额的22%左右;北美洲是第三大市场,约占市场份额的20%左右,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大都是技术质量标准先进的国家。
1.4 中国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国表3 中国产品出口主要的贸易伙伴国从表3可以看出,首先,中国产品出口的集中程度较高。
中国各个阶段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

中国各个阶段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
该指标可以观察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总规模。
我国规定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统计,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统计。
以下是中国各个阶段对外贸易总额数据:建党前56年(1865年):进出口总额1.1亿海关两白银,其中,出口0.54亿海关两,进口0.56亿海关两,入超200万海关两。
建党前50年(1871年):进出口总额1.37亿海关两,其中,出口6700万海关两,进口7000万海关两,入超300万海关两。
建党前40年(1881年):进出口总额1.63亿海关两,其中,出口7100万海关两,进口9200万海关两,入超2100万海关两。
建党前30年(1891年):进出口总额2.35亿海关两,其中,出口1.01亿海关两,进口1.34亿海关两,入超3300万海关两。
建党前20年(1901年):进出口总额4.38亿海关两,其中,出口1.70亿海关两,进口2.68亿海关两,入超9800万海关两。
建党前10年(1911年):进出口总额8.49亿海关两,其中,出口3.77亿海关两,进口4.72亿海关两,入超1.01亿海关两。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掠夺了中国大量的白银,造成中国白银大量流失。
建党元年(1921年):进出口总额23.49亿元法币,其中,出口9.37亿元法币,进口14.12亿元法币,入超4.75亿元法币。
建党10周年(1931年):进出口总额38.29亿元法币,其中,出口14.17亿元法币,进口24.12亿元法币,入超9.95亿元法币。
建党20周年(1941年):由于正处于抗日战争中,大量国土沦陷,对外贸易通道基本被日本切断,因而无对外贸易数据。
不过自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以来,中国的进出口总额数据开始逐年下降。
1931年,出口14.17亿法币,进口24.12亿法币,入超9.95亿法币;1932年,出口7.68亿法币,进口17.99亿法币,入超10.31亿法币;1933年,出口6.12亿法币,进口14.81亿法币,入超8亿法币;1934年,出口5.35亿法币,进口11.35亿法币,入超6亿法币;1935年,出口5.76亿法币,进口10.92亿法币,入超5.16亿法币;1936年,出口7.05亿法币,进口10.36亿法币,入超3.31亿法币。
中国历年对外贸易分析

中国历年对外贸易分析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位成员,为此中国付出了15年的努力。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利益至上,在经济上面,中国为入世贸付出的15年说到底是为了追求更大更好的利益,为了能够同世界更好的进行贸易往来,在世界经济的大蛋糕中分上一羹,它值得中国这么做。
有利益就会有风险,就得看中国如何看待和应对了。
纵观这些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利大于弊,但是弊端也是越来明显。
入世带来的经济成果是巨大,中国作为世贸成员后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自然会少了许多约束条件,多了许多待遇,虽然这是建立在中国也必须要降低关税、更加开放市场等等的条件下,但是对于迫切需要更大发展空间的中国来说,这是可以预料和接受的。
数据通常是能最直观的表明结果的,来看看下面的一组数据:表1 入世前后商品进出口总额及增长情况(注:以上数据来自世贸人才网:国际贸易商务人才门户《中国入世5周年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贸易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2001~200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4.56万亿美元,这一数值比我国入世前的1981~2000年20年的进出口总值3.67万亿美元还高出了24.25%。
其中,2001~2005年出口2.39万亿美元,比入世前的1981年~2000年的1.84万亿美元增长28.26%;2001年~2005年进口2.17万亿美元比入世前的1981年~2000年的1.41万亿美元增长53.90%。
此等惊人的经济成果,何不让人惊讶?入世后的中国发展速度之快,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就一直在快速的发展,但着重于计划经济的中国始终对经济发展存在着太大的阻碍,入世后,为了符合世贸组织的要求,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大大减小,这就让许多资源配置和发展因素有了充分的自我发挥和调控空间,在市场经济无形的手的调控下,中国的经济体会向着更大的利润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