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语言学分析解析

合集下载

对比语言学语言研究之要

对比语言学语言研究之要

对比语言学语言研究之要一、本文概述《对比语言学语言研究之要》是一篇深入探讨对比语言学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的文章。

对比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致力于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语言学习、翻译、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影响。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视角,来阐述对比语言学的重要性、研究方法、主要理论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

文章将首先概述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主要研究领域。

随后,将详细介绍对比语言学的几种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对比分析、错误分析、中介语理论等,并解释这些方法如何帮助研究者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本质。

文章还将探讨对比语言学在语言教学、机器翻译、跨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以及它如何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对比语言学语言研究之要》旨在提供一个深入而全面的视角,来展示对比语言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也为语言学研究者、语言教师、翻译工作者等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对比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理论基础主要源自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多个学科。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对比语言学借鉴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功能主义语言学以及形式主义语言学等流派的理论和方法。

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对语言内部结构的分析,对比语言学则通过对比不同语言的结构特点,揭示语言的共性和差异。

功能主义语言学则关注语言在社会交流中的功能,对比语言学通过对比不同语言的功能实现方式,深入理解语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也为对比语言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心理学中的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心理学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语言的习得和使用受到认知能力和心理过程的影响。

对比语言学通过对比不同语言学习者的心理过程和认知策略,揭示语言习得的普遍规律和个体差异。

认知科学中的认知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也为对比语言学提供了研究语言处理机制和语言能力的新视角。

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是多元化的,它结合了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对比语言学分析解析

对比语言学分析解析

Words formed by VC-type: 辩白 辩明 阐明 说破 告白 说穿 说服说开 说破 坦白 表白 表明 Germination words:叨叨 喋喋 嚷嚷 Combining words: 结巴 牢骚 喧哗 喧嚣 喧嚷 叨 唠 叨咕 嘀咕 嘟哝 叮咛 嘟囔 哼卿 叽咕 吭哧 唠叨 咆哮 叱诧 吞吐 吐露 嘱咐 咕哝
The Percentage of Simple Words and Complex Words
From the table we can see that the derivative occupy the least number, there are three words: foretell, overstate and retell in English, and there isn't any derivative word in Chinese. English is an inflectional language, and one feature of the inflectional language is that it is rich in affixes (Xu, 2002). But in "say" type verbs semantic field, there are not many affixes used to form “say” type verbs. There are some reasons that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following section. The majority of the “say” type verbs are simple words, occupying 97.7% of the total, and the majority in Chinese “say” type verbs semantic field is compounds, occupying 85.6% of the total number.

对比语言学分析运用分析探讨技巧论文(共7篇)

对比语言学分析运用分析探讨技巧论文(共7篇)

第1篇: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分析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是学者在对语言进行对比或研究语言学理论时,使用的一种解释工具的表属性或概念性语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过程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并且这种分析有助于促进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一、对比语言学学科的发展阶段这里提到的对比语言学学科的发展阶段是谭慧敏和潘文国先生划分出来的。

1.西方对比语言学学科的发展阶段就西方的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而言,谭慧敏和潘文国先生将洪堡特看作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奠基人,他们将西方对比语言学分成三个不同的时期:第一期是对比哲学思想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经历了120年的时间,它从18世纪20年代跨越至上个世纪的40年代;第二期是寻求立足点的开拓时期,这一时期经历了三十年,直至上个世纪70年代停止;与其他两个时期相比,第三期更加注重理论的构建。

2.我国对比语言学学科的发展阶段谭慧敏和潘文国先生将我国的对比语言学发展分为五个不同的时期,这五个时期分别是对比语言学的初始时期、研究时期、衰退期、服务于二语教学的对比研究时期和瞄准普通语言学的汉外对比研究时期。

二、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阶段:(一)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构建初期1.西方的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在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构建初期,对比语言学学科刚刚建立。

就西方的对比语言学而言,奠基人洪堡特在1820年作了《论比较语言研究及其与语言发展不同阶段的关系》的报告,该报告被学者定义为对比语言学的诞生标志。

洪堡特的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以语言学的普遍性、民族性和功能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到了20世纪,西方的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则以叶斯柏森和沃尔夫为主。

在叶斯柏森的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中,他将对比语言学定义为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促进人们对人类思维和人类语言最内在的本质的深入了解。

在叶斯柏森的元语言系统中,包含语言的民族性、交际模式、意念范畴、语音、句法等部分。

语言文化差异问题分析及对策

语言文化差异问题分析及对策

语言文化差异问题分析及对策口河北大学大学外语教研部杨艳刘丽一、对比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对比分析。

即对比语言学.分为理论对比分析和应用对比分析。

前者重在寻求比较的理论模式,以便对语言进行系统的比较,后者重在把对比的成果应用于教学、翻译、词典编写等。

当对比分析运用于教学的时候.它不再是纯语言学的。

而是把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篇章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语用学、语言哲学、思维与文化等理论运用于对比研究,成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

这一方法认为,外语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外语学习中产生错误的原因.才能有效地防止和纠正这些错误。

而学生的错误.至少是那些可以清楚地找到根源的错误。

除了粗心和一时疏忽之外,大部分是由于母语的干扰。

因此,外语教师只有认真地把学生的母语和他们所学的外语进行具体比较。

才能了解学生究竟错在哪里。

错误分析则是建立在刨造性建构的外语习得理论基础之上的。

以往对这两种研究方法的运用主要是用来研究词汇、语法现象和句式结构等,研究的成果主要应用于字典、语法书籍的编撰。

而忽视了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

二、英汉文化差异问题研究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2.文化习俗方面。

东西方国家在称呼、打招呼、谦虚、赞扬、表示关心及谈话题材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称呼方面.由于中国有着两三千年的封建统治的历史。

封建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人们非常重视血缘关系。

强调等级差异、提倡长幼尊卑有序。

而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在称谓上就简单多了.无论是爷爷还是外公都叫“G r andpa”,叔叔、舅舅都称“uncl e”。

在语体的使用上也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在汉语中,特别是在正式交际场合中,汉语常用“请+祈使式”结构。

而英语族人在正式交际场合中邀请对方时则常采用问旬的形式.给对方接受和拒绝的选择。

如“C om e a nd have di nne r w i t h us”(来吃晚饭吧。

)显然,与“请光i临寒舍”相对应的英语语体表达应是”W oM d yo u obl i ge m e w i t II a vi s i t?”如果在这里把汉语正式语体表达方式迁移到英语中.发出”Pl ea se obl i ge m e w i t h a vi si t.”这样的邀请,是必造成对方的误解。

对比语言学名词解释

对比语言学名词解释

对比语言学名词解释
对比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事物或概念进行比较的方法。

在语言学中,对比指的是通过分析和比较语言中的不同元素、结构、规则等来揭示其差异和共同点。

在语言学中,对比有以下几个常见的应用和解释:
1. 音系学中的对比:指的是比较和分析语言中的音素和音位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通过对比可以确定一个语言中的不同声音,并总结出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变体和规律。

2. 词汇对比:指的是比较和分析不同语言中的词汇,揭示它们之间的异同和联系。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不同语言中相似的词汇,判断它们之间的历史渊源和联系。

3. 语法对比:指的是比较和分析不同语言中的语法结构和规则。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语言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推测出语言系统中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

4. 文化对比:指的是比较和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和共同点。

通过对比可以了解不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并推测出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语言学研究中,对比方法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研究手段。

通过对比不同语言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可以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似之处,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语言发展、语言变化和
语言联系等问题。

同时,对比方法也为语言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

第一,对比语言学

第一,对比语言学

• • •
Is CA generalist or particularist? Is it concerned with immanence or comparison? Is it diachronic or synchronic?
第一章 对比语言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Carl James 给对比研究下了这样的定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象限II 代表了同一语言内部的历时比较。这类比 较是对某一语言在其历史演变的不同阶段的语音、 语法和词汇等系统加以比较,从而使我们了解这 一语言的发展历史,找出其基本发展演变规律。 例如,通过对英语的历时比较, 语言学家一般认 为,英语的演变经历了古英语、中古英语、早期 现代英语和现代英语等四个阶段,其语法演变的 总趋势表现为从一个综合型的语言逐步向一个分 析型的语言发展,即词的曲折变化逐渐减少,语 法意义的表达越来越多地依赖语序以及介词等语 法功能词的应用。这类比较是对某一语言的语言 史及其分科如词源学、古今对比语法学等研究的 主要方法。
Diachronic versus synchronic view
Diachronic versus synchronic view
• Diachrony
Diachronic linguistics view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a language. Thus, on the diachronic axis we can go back and forth in time, watching the language with all its features change. Synchrony Synchronic linguistics views a particular state of a language at some given point in time. This could mean Modern English of the present day, or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system of Shakespeare's English.

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的理解

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的理解

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的理解摘要:本文通过对语言研究当中的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概念的定义及发展过程的了解,进一步探索两者的异同和在语言学习中的运用。

在对错误语言的分类进行认识和分析后,探究成因,获得启示。

关键词: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对比分析,也叫对比语言学,主要是对语言变体进行共时的比较研究,发现他们的共性和差异。

对比语言学在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中期在美国得到了蓬勃发展。

六十年代后期,应用语言学和语言教学受认知心理语言学的影响,逐渐转向对语言习得过程的研究,因此七十年代以后,错误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对比分析。

然而,这一时期对比语言学在欧洲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许多美国应用语言学家也认识到、在外语教学中错误分析与对比分析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吕叔湘先生指出,“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和特殊之点”(1942/1982:上卷初版例言)。

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意义正是通过对比,使我们加深对所对比语言的认识,同时也促进整个语言学研究的深入。

在应用方面,对比语言学对于外语教学、翻译、双语辞典的编纂等都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当对比分析运用于教学的时候,它不再是纯语言学的,而是吸收和运用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等学科的理论,成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

错误分析研究学习者语言错误的类型和原因,它与对比分析的关系不是相互取代和排斥,而是共存和互补。

一、对比分析对比分析的概念是由上个世纪,著名语言学家benjamin whorf (1941提出的,他通过对两中或者更多的语言进行共时比较发现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

对普通语言学的理论进行修正或者补充,或者提出更新。

对比分析的初衷是试图以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为理论支撑,来解决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中的问题。

对比分析假设目标是通过两种语言系统(l1和l2)的对比,发现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试图预测两种语言的相同点会导致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正迁移;而两种语言之间的不同点则会导致外语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换言之,“两种语言系统中的差异越大,即各自的语言形式和程式跟对方的差异在质和量上均互不相容,则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也就越大,形成潜在干扰”(wein reich,1953)。

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
1、定义:对比语言学是一门比较两个或者多个语言系统之间的差异和共性,通过
系统比较方法,揭示语言演变规律及其产生机制的学科。

2、目的:对比语言学的最大目的是为了了解某一种语言的系统发展史,特别
是探索系统演变的规律及其产生机制。

3、历史渊源:从古到今,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开始进行了,
当时将希腊语、拉丁语和意大利语进行比较研究。

到改革时期,约瑟夫·勃罗瓦(1549年~1590年)首先把语言学研究从古典研究上拓宽到比较重点,并由此发展出了语源学,成为对比语言学研究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4、方法:对比语言学研究侧重于系统比较,主要采用“系统比较法”作为比较
语言要素的主要方法,即比较语言要素是按照系统性、鉴别性等原则来进行比较
研究,结合实证研究以及现代计算机技术对词汇、形式等要素的模糊性进行深入量化的研究。

5、应用范围:对比语言学研究不仅可以有效地比较相近的语言或者不同类型
的语言,而且可以用于研究某一特定语言的历史演变,从而发现语言的演变规律。

6、典型案例:一个典型案例是牛津大学蒙特利尔对比语言学研究中心(CCLA)开展的《欧洲文化语源学研究》。

该研究团队致力于比较从蒙古语系充
满活力的分支,从而找到一般概念的以及推断研究的结论.
7、使用价值:对比语言学把语言系统的历史演变作为比较对象,可以更加明
确地发现并揭示不同语言系统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从而推知语言发展的规律,因此对比语言学可以为语言学研究等领域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不同语言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对比

不同语言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对比

不同语言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对比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涵盖了语音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细微的差异,因此语言学研究方法的选择也会受到语言本身的特点和研究目的的影响。

本文将对不同语言的语言学研究方法进行对比,并探讨它们的优劣势。

一、音系分析音系分析是语音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主要研究不同语言中的音素、音位和音变规律等。

在中文语言学研究中,音系分析常常关注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特点和变化。

而在英语语言学研究中,音系分析则注重元音和辅音的发音规则以及音变现象。

此外,不同语言之间对音节结构的处理也存在差异,比如英语中的辅音集结和汉语中音节结构的层级化,这些差异也需要在音系分析中予以考虑。

二、形态分析形态分析是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构词规则的方法,它对比了不同语言中的形态变化和词缀的用法。

例如,在日语语言学研究中,形态分析涉及到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屈折变化和派生构词规则的研究。

而在法语语言学研究中,形态分析则需要考虑单复数、性、时态等词形变化。

不同语言对于形态分析的重视程度和形态变化的复杂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三、句法分析句法分析是研究句子结构、短语结构和语法规则的方法,它在语言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日语语言学研究中,句法分析需要考虑主谓结构、助动词的使用和句子的语序等。

相比之下,在英语语言学研究中,句法分析则注重主谓宾结构、从句和疑问句等语法现象的研究。

在句法分析中,还需要考虑不同语言中的语法范畴和语序规则的差异。

四、语义分析语义分析是研究词义和句义的方法,它关注词汇和句子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汉语语言学研究中,语义分析需要考虑词语的义项、义理和义域等,同时还要研究多义词和歧义句的语义解读。

而在英语语言学研究中,语义分析则注重词义的语用功能和句子的语义关系。

不同语言的语义系统和语义规则也会对语义分析产生影响。

五、语用分析语用分析是研究语言使用和交际行为的方法,它与社会语言学和交际学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在语言学领域中,对比语言学是一种研究语言之间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方法。

通过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1.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对比语言学是一种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学科。

通过比较不同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语用等方面的特点,可以揭示语言之间的关系,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语言的结构和功能。

2. 对比语言学的重要性对比语言学在语言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对比不同语言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的本质,促进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此外,对比语言学也有助于语言教学和翻译工作的进行,提升语言学习和翻译的效率和质量。

3. 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对比语言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语音对比:比较不同语言的音位系统、语音规律等,揭示不同语言的语音特点。

•语法对比:比较不同语言的句法结构、语序规律等,揭示不同语言的语法特点。

•词汇对比:比较不同语言的词汇表、构词法等,揭示不同语言的词汇特点。

•语用对比:比较不同语言的语用规则、交际策略等,揭示不同语言的交际特点。

4. 对比语言学的应用对比语言学在语言学研究、语言教学、翻译工作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语言学研究中,对比语言学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全面地了解不同语言的结构和功能,推动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在语言教学中,对比语言学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目标语言的特点,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

在翻译工作中,对比语言学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准确地把握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5. 对比语言学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越来越频繁。

这就对比语言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对比语言学将更加关注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致力于推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发展,为人类的和谐共处提供更多可能性。

在语言学研究中,对比语言学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不同语言。

对比语言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对比语言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三:对比研究的量与质
对语言现象做对比分析、下结论,要反 映其本质上的异同。
量,指应有足够数量的语言材料作基础 才能得出比较的结论。无论总结共同之 处还是概括不同之处都不能忽视现象的 量性特点。
质,指准确地抓住研究对象类型上的区 别性特征,并且对语言材料进行分类整 理。
原则四:采用适当的对比方法
语言变体与可比性
与场合有关的语言变体/ occasion-related varieties :由于语言使用时的交际背景不 同而产生的。 与某一类使用场合相联系 的一系列语言特征,便构成一个特定的 语域(register)。语域可以从语言实际 使用的交际领域(field)、交际方式 (mode)和交际关系(tenor)这三个方面 来确定, 即语域是由语言在实际使用中 的这三个方面的特征共同决定的。
原则三:所用的标准必须一致
在比较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标准的一贯性原则。 在整个对比分析中,不管在任何平面上,对任 何模式进行对比分析,都必须坚持下述三条标 准:①意义;②功能;③情景(或叫语境,上下文)。 至于对不同平面可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对比;如 在句法平面,转换分析可能是有效的方法;而在 语义平面,分布分析可能有效。各个分析平面 所使用的方法不同,不能和对比的标准混同起 来。
原则二:个体比较先于 系统比较
没有个体的比较,就不可能进行系统的比较。人们有 时在具体的研究中一开始就企图对两种语言的语法系 统、或语音系统进行全面比较。但如果不使用他人对 个体模式的研究成果,想做出有效的比较成果来是值 得怀疑的。即使将来有了某几种语言的比较语法,也 是在对个体模式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最后形成系统的比 较。所以,个体比较先于系统比较是对比研究中的一 条很重要原则。
2. 两种语言在某一对比 层面上的对应性, 是指两种语言在某一方面具有相同和可 以类比的地方,而不是完全等同。

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分析

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分析

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分析作者:李一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3期摘 ;要:语言学中其实只有Comparative Linguistics(对比语言学)和Contrastive Linguistics(比较语言学)不同的两种学科,尽管研究双语、多语间不同点的比较多。

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差别很大,他们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关键词:对比语言学;比较语言学;比较;分析作者简介:李一(1980.10-),女,内蒙古赤峰人,满族,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对比语言学、英语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3--01语言学中的对比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这两个重要分支都集中在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它们在研究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理解语言学两个学科之间的明显区别,是认清未来研究的具体方向和运用外语教学指导是语言学习者必不可少的。

这些年来,研究对比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获得的收获很大。

1、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的异同对比语言学原名“比较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简称CA),这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的任务是共时性的比较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用来描述他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特别是它们之间的差异,把这样的研究结果应用到其他相关领域。

对比语言学在结构主义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探究语言结构的相对重要性,但是没有注意到文化的载体是语言,语言与思维割裂的关系。

科罗拉多尽管是“文化对比”概念的创始人,但实际上这方面已经陷入语言结构的对比,说明一个静态的形式。

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语言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得到了迅猛发展。

其中所说的多维度的对比研究导向更深层次的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它认为,跨文化的比较应该包括三个不同的,但相互关联的三面,也就是对比文化心理、思维意识以及语言结构。

比较语言学,也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它是通过各种语言相关的历时性对比研究,采用比较科学的方法,以便在它们之间进行识别发音,词汇和语法的对应关系和异同的研究。

探讨对比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分析

探讨对比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分析

语言研究探讨对比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分析李奉玲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摘 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逐渐提升,英语也成为我们日常交际中的主要语言之一。

但是在交际过程中,由于语言不通阻碍交流,因此翻译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

但是翻译作为一种交流的环节,由于它是一门跨语言的艺术,所以需要涉及到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的重组。

同时翻译过程作为一种语言传播的过程,需要对源语言和目的语言各自的语言学要素进行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这样才能够在沟通的过程中实现信息的交流。

在实际的硬汉翻译过程中,语言学知识贯穿着翻译过程的各个部分。

因此接下来本文将对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运用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语言学;英汉翻译;运用分析;探讨研究[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171-01引言:中英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一种文化之间的转换,包含着众多的语言学知识。

在翻译的过程中,讲求信、达、雅,不仅仅要将源语言转换成目的语言,同时翻译过来的语言要能够和目的语言表达方式相一致。

我们可以将翻译的过程看成是编码解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翻译人员担任着中介者的作用,翻译信息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交流的整个工程。

因此在翻译中需要对源语言和目的语言的语言学要能够精通了解。

一、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分析(1)外延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语言的外延意义就是指语言的概念知识,是一个词语最为基本的含义,也是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核心概念。

我们在平时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个词语最先掌握的就是其外延意义,也是其最为基本的含义。

我们在平时学习英语查字典的过程中,相对应的英语词汇的相关汉语解释就是其外延意义。

外延意义通常来讲具有稳定性,只和这个词语有关。

外延意义并不会因为说话者本身所处的国家、说话者身份或者是所处的环境而有所改变。

例如,翻译人员在对dragon、dog、book这些词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他们的基本含义就是龙、狗以及书本,不会出现在澳大利亚是这个意思,而在中国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概念。

对比语言学和对照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和对照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和对照语言学好吧,今天咱们来聊聊“对比语言学”和“对照语言学”这俩看似差不多,实则大有不同的概念。

说实话,这两者常常让人搞混,尤其是当你第一次接触它们时,简直让人头大。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拿着一本外文书试图翻译成中文,然后在翻译的过程中,你发现这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结构差得天差地别。

这个时候你就得对比和对照,看看它们到底是怎么回事。

哎,差不多是这种感觉,明白吧?先说说“对比语言学”,顾名思义,就是把两种或更多的语言放到一起,看看它们在语法、词汇、句型这些方面到底有什么异同。

你看,语言就像一堆不同的拼图块,每个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拼图块,而对比语言学的任务呢,就是找出这些拼图块之间的关系,看看哪些块是一样的,哪些块又是完全不搭界的。

比如说,英语中的“have”在中文里就没有一个直接的对应词。

这时候,你就得拿出对比语言学的眼光来,看看这个“have”到底是怎么在英语里发挥作用的,而中文却完全是另一个玩法。

这就是“对比语言学”要干的活儿,弄清楚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至于“对照语言学”嘛,那可就稍微有点不同了。

其实它是对比语言学的一个“进阶版”。

不过它的重点不完全是在找异同,而是更注重翻译和语言的实际使用。

举个例子,如果你要把英语翻译成中文,光是对比一下俩语言的差异,还不够啊,你得对照着来,看看一个意思怎么在两种语言里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

比如说,中文里的“下次见”在英语中可以翻译成“See you next time”,但如果你是用法语来翻译的话,那可能就得说“Àla prochaine”之类的。

你看,“对照语言学”就是在搞这种细致的“语境适配”,它更多考虑的是实际语言使用中的精准对应。

这两者,虽然名字听起来差不多,但它们可并不是一回事。

简单来说,‘对比语言学’更侧重于分析不同语言的结构、成分差异,想要搞明白语言是怎么不同的;而‘对照语言学’则是从应用角度出发,侧重如何在翻译、跨文化交流中,巧妙地把意思转换过去。

语料中语言现象对比分析

语料中语言现象对比分析

语料中语言现象对比分析语料中语言现象对比分析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它不仅可以用来表达思想,还可以用来表达情感。

语言现象是指语言中的一些特定现象,它们可以反映出语言的特点,也可以反映出语言的发展趋势。

语料中语言现象对比分析是指通过对比不同语料中的语言现象,来分析语言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语料中语言现象对比分析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进行,比如可以从语言的形式、语言的内容、语言的用法等方面来进行对比分析。

从语言的形式上来看,不同语料中的语言现象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一些古老的语料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古老的语言形式,而现代语料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现代的语言形式。

从语言的内容上来看,不同语料中的语言现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一些古老的语料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古老的语言内容,而现代语料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现代的语言内容。

从语言的用法上来看,不同语料中的语言现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一些古老的语料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古老的语言用法,而现代语料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现代的语言用法。

通过对比不同语料中的语言现象,可以更好地了解语言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比如,通过对比古老语料和现代语料中的语言现象,可以发现语言的发展趋势,比如语言的形式、内容和用法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此外,通过对比不同语料中的语言现象,还可以发现语言的特点,比如某种语言可能更加注重表达情感,而另一种语言可能更加注重表达思想。

总之,语料中语言现象对比分析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通过对比不同语料中的语言现象,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从而更好地掌握语言,更好地运用语言。

语言对比法

语言对比法

语言对比法
语言对比法是一种常用的语言分析方法,它通过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来深入了解各种语言的语言结构、语法规则、语音系统、词汇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和联系。

语言对比法的核心在于比较,通过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可以更好地探究语言的本质和本质规律。

语言对比法不仅可以用于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还可以用于研究同一语言不同时期之间的差异。

比较同一语言不同时期的语言形态、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变化,可以从中发现该语言的发展轨迹和历史演变。

此外,语言对比法还可以用于比较不同地区或不同社会群体使用同一语言的差异。

比如,比较不同地区或不同社会群体使用英语的差异,可以了解到英语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社会群体中的语言特点和使用习惯。

在语言学研究中,语言对比法是一种经典的研究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促进我们对不同语言的学习和掌握。

- 1 -。

浅析索绪尔的比较语言学

浅析索绪尔的比较语言学

浅析索绪尔的比较语言学
索绪尔是20世纪最重要的比较语言学家之一,他在比较语言学领域做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贡献。

他的比较语言学思想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语言结构比较、语言意义比较和
语言意义的本质比较。

1. 语言结构比较
索绪尔认为,不同人类语言的语音、形态、句法结构存在着许多相似性和差异性。


提出了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将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不同语
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他认为,通过比较语言结构可以揭示出普遍的语言规律和原则。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非常丰富的符号系统,它包含着人类的全部思维和文化表达。

他提出了“意义形式”假说,即语言的意义和形式是紧密联系的,互为补充、互相作用的。

因此,比较语言意义是理解人类语言运作的重要途径。

他在对所比较的语言进行分析时,
既关注其形式结构,也关注其文化内涵和语用规则。

3. 语言意义的本质比较
除了比较语言结构和语言意义之外,索绪尔还提出了语言意义的本质比较。

他认为,
不同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不同,这是由于语言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习惯用法和认知
方式等差异导致的。

他主张跨文化交际研究语言意义的本质差异,探究不同语言之间的深
层文化内涵和人类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

总之,索绪尔的比较语言学思想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为后来的语言学研
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他的思想更加深刻地揭示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让人们更加
了解人类思维与文化的本质,有助于推动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发展。

第四章语言对比分析

第四章语言对比分析

Thursday, October 19, 2017
对比分析的原则
• 对比分析的目的是为语言教学服务,所以 它的目标是找出学生在学习目的语中的难 点和重点。 • 对比分析的方式是双向的,但是对比分析 的目标是单向的、一元的。
教汉语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汉语,那么找出学生的母语 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学生的学习难点和重点,预计学生 可能产生的困难和问题 外国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母语,没有必要给他们讲母 语知识。

作用:
1. 准备教材,针对对比分析出的重点难点,编 制特殊练习 2. 教学中,有的放矢地纠错,补充练习 3. 积极主动采取措施排除干扰 4. 依靠对比分析选择测试项目,为不同语言背 景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考题是可行的 5. 在教学中,通过对比、观察、发现特殊问题, 为语言研究提供课题
Thursday, October 19, 2017
• 对比分析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 拉多(R. Lado)《跨文化的语言学》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 1957) • 对比分析历史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母语“回牵现象”pull – 前经典理论时期(?-1957) of mother language
– 经典理论时期(1957-1965) 1965《对比结构系列集》 – 改进与发展时期(1965- )
零级——正迁移 一级——合并 二级——差异不足 三级——再解释 四级——超差异 五级——分裂
Thursday, October 19, 2017
零级——正迁移
• 两种语言没有区别,学习无困难
Thursday, October 19, 2017
一级——合并
• 母语中两项到目的语中合为一项,学习可 以忽略原来的差别,习惯新的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Lexicaliz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Say” Type Verbs
英汉“说”类动词的词汇化对比研究
王均艳
英汉语中都有丰富的“说” 类动词。“说” 类动词是指人们用不同的说话方式表达思想的 一类动词,或指在不同的情景下人们表达思想 的动词。 “说”类动词具有同一语义特征:开口说话或开 口发出声音。
Word-formation Compounding and derivation are the major ways of word-formation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Indeed, word-form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of vocabulary enlarg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s.
Comparison of lexicalizations of "say" tye lexicalization is discussed from two perspectives: lexicalization degree and lexicalization pattern. As to lexicalization degree, it can be extended into two aspects, morphological features that explain the inner structures of simple words, and wordformation which can show how compound words are coming into being. It also put forward the lexicalization patterns of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say' type verbs, which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previous researchers.
The Percentage of Simple Words and Complex Words
From the table we can see that the derivative occupy the least number, there are three words: foretell, overstate and retell in English, and there isn't any derivative word in Chinese. English is an inflectional language, and one feature of the inflectional language is that it is rich in affixes (Xu, 2002). But in "say" type verbs semantic field, there are not many affixes used to form “say” type verbs. There are some reasons that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following section. The majority of the “say” type verbs are simple words, occupying 97.7% of the total, and the majority in Chinese “say” type verbs semantic field is compounds, occupying 85.6% of the total number.
simple words and compounds
All the "say" type verb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simple words and complex words which include compounds and derivatives.
There are fifteen types of compounding in details. They are as follows: (1) Prep+Prep type: throughout, within; (2) Adj+N type: deadline, blueprint; (3) V+N type: crybaby, tell-tale; (4) Adv+N type: outbreak, downfall; (5) Adj +Adj type: dark-blue, bitter-sweet; (6) V+V type: drop-kick, dive-bomb; (7) Adv+V type: downfall, outbreak; (8) N +Adj type: life-long, thread-bare; (9) V+Adj type: drop-dead; (10) Adj+V type: quick-change; (11) Adv+Adj type: deep-dark; (12) V+Adv type: sit-in, feedback; (13) N+N type: girlfriend, homework; (14) N+V type: sunset, man-made; (15) Prep+N type: off-camera, on-scene.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 中包含“说”这一核心语义的“说”类动词,其中 英语一共220个,汉语334个。通过对比分析,从统 计的数量上看,汉语“说”类动词比英语“说”类 动词丰富,多出114个。 从词化程度上看,英语“说”类动词的97.7%是单 纯词,而汉语只有14.4%,另外85.6%是合成词,因 此英语“说”类动词的词化程度高; 同时我们从形 态、构词和文化方面探讨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从词化模式看,英汉语“说”类动词的词化模式 均为: 动作+方式/原因+Xo
Morphological features
English
Indo-European language derivational and inflectional language
Chinese
Sino-Tibetan language insular language
simple words, compounds and derivativ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