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

《绪论篇》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对外汉语教学的不足:只突出了主要的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一—第二语言教学。
而且对象也不只外国人,还包括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
“对外”二字也无法对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所使用。
P4教学与教育P8第二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P9 (任务=研究什么,目的是什么)对外汉语教学系统的内部因素: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一一学习者和教师;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一一所教的目的语;学习与教学活动本身一一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
P9学科体系P15重要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它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分支学科。
P21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言对比为基础;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
(共6点)P21—P22二、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对外汉语教育史一门专门的学科,是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应用的学科。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三个争论:“小儿科”论(学科否定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论“应用语言学学科”论:首先,第二语言教学所“应用”的理论不仅是语言学,还有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单单应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不了语言教学的所有问题。
第二,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决不仅仅是“应用”,而是“应用和启示”的关系;第三,“应用语言学”这一名称非常笼统,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本学科的内容。
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育学学科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第一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对外汉语教学真正发展成为一项事业、成为一门学科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
第三章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一)

施来赫(谢/希)尔(A. Schleicher)
最早提倡用自然 科学方法来研究 语言,并把语言 的发展比之于一 株植物的生长, 从而提出了语言 的“谱系树”模 式。
奥古斯特· 施莱赫尔A. Schleicher
是自然主义语言学派的创立者,他重视语言的规律 性和客观性,但把语言看成是一个有机体,认为语 言也和有机体一样有生长、成熟和衰老期,认为生 物学的术语都可以用于语言研究上,如:基因、属、 种等。把语言学看成是自然科学,以生物学原则研 究语言的发展和分类。他宣称在还没有读过达尔文 的名著“物种起源”以前,自己就已经发现了语言 的遗传和自然竞争现象。他发明了一种按照植物分 类法则对语言的谱系分类方式,并按照生物进化树 的方式排列各种语言。他是第一位提出“语言进化” 观念的人。他以这种方法推搠古印欧语对历史比较 语言学有一定的贡献。
一 、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P67) A(本质特征) B符号 是用来代替客观事物的,有( )和( )两个方面。 语言的物质形式是( ),语言符号是( )和( )的结合 体。 符号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语言中的音和义的关系也 是(约定俗成)的,由社会习惯所定,有强制性。 C系统 语言系统又是分层次的结构,音位——语素——词、句子等 分支系统: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文字等子系统 以语义系统为核心,各分支系统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赖,紧 密联系。 语言系统依照(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关系来组织和运作。
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交际 语言 口头 语言 书面 语言 说 听
表达 (输出)
理解 (输入)
写
读
启示
(1)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习 者掌握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语言课要充分体现工具、技能课的特点。 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并形成交际能力。
刘珣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

根据新大纲可能考教育学和心里学的需要,建议刘珣的书的重点看以下几章: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二)汉语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第二、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语言与跨文化交际那节尤其重要)第五章:语言习得理论
第六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七章: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与发展趋向
个人认为最重点的还是五六七三章。
其实这本书是都要看的,重点也就是这些了。
对外汉语引论3

5.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 思维的过程必须通过语言来实现,思维的 结果则必须通过语言来固定、完善并保存、 传播。
• 不同民族的思维能力一样,但思维方式既 有共同的方面,也有差异的地方。
启示:
• 要学好目的语,必须了解目的与民族独特 的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用目的语进行思维的能力,课堂 重要尽量用汉语进行教学,要求学习者用 汉语来理解和表达,尽可能不借助于母语 或媒介语。
(4)功能大纲
语言是民族的,是有个性的,功能却是 全人类的普遍性,因此,不同语言的教学可 以有相同的功能大纲。功能是有系统的,功 能大纲就是对功能系统调查、研究成果的体 现。 范·埃克和亚历山大细化了哈里迪的功 能分类,得到了近70个不同的功能项目。
• 以下是常出现在语言教科书里的功能项目:
• • • • • • • • • • • • • • • 问候、告辞、邀请、接待 祝贺、赞扬、劝诱、讨好、夸张 打扰 、插话 请求 撒谎、闪烁其辞、改换话题 批评、责备、嘲笑、侮辱、威胁、警告 埋怨、指控、拒绝 诅咒、否认 同意、不同意、争论 劝说、坚持、建议、提醒、主张、断言 报告、评价、评论 命令、要求 询问、探究 同情、安慰 致谢、致歉、请求原谅
• • • • • • • • • • •
请帮我把黑板擦一下。 明天我们去旅行。 今天下课后,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月薪超过1600元须交纳个人所得税。 今天风很大,不是很热。 我想请你和我一起去开会。 别理我,烦着呢,郁闷! 你要对你说的话负责任。 今天运气真好,可以去买彩票了。 叔叔编扎的风筝不卖钱,谁上门去要就给谁。 我觉得她可能生你气了,你想想,她为什么生你 的气呢?
• • • • •
• • • •
汤姆在树下来回走着,这时: 张梅:嗨,汤姆,你在做什么? 汤姆:嗨,小妞。我徘徊着等你。 张梅:等我?徘徊?有什么事? 汤姆:我想亲吻你,你……你……你……(张开 双臂) 女生:我喜欢喝茶,不喜欢喝咖啡。(很尴尬) 汤姆:我也喜欢喝茶。不过我想亲吻你…… 张梅:再见!(转身飞奔离开) 汤姆:为什么?什么时候可以给我补习汉语呢?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

《绪论篇》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对外汉语教学的不足:只突出了主要的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
而且对象也不只外国人,还包括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
“对外”二字也无法对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所使用。
P4教学与教育P8第二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P9(任务=研究什么,目的是什么)对外汉语教学系统的内部因素: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和教师;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所教的目的语;学习与教学活动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
P9学科体系P15 重要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它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分支学科。
P21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言对比为基础;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
(共6点)P21—P22二、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对外汉语教育史一门专门的学科,是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应用的学科。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三个争论:“小儿科”论(学科否定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论“应用语言学学科”论:首先,第二语言教学所“应用”的理论不仅是语言学,还有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单单应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不了语言教学的所有问题。
第二,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决不仅仅是“应用”,而是“应用和启示”的关系;第三,“应用语言学”这一名称非常笼统,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本学科的内容。
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育学学科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第一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对外汉语教学真正发展成为一项事业、成为一门学科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内容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论一、教学要求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特点、任务和内容等;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史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便将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知识要点:对外汉语教学从学科隶属上属于应用语言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更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和内容知识要点:对外汉语教学主要研究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规律,教学活动的主体,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和认知规律以及研究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等内容。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和结构知识要点: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体系可由基础理论、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三个部分组成。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史知识要点:历史上的对外汉语教学和建国后的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情况。
第五节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和趋势知识要点:国家对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领导和管理。
三、本章学时数:6学时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论一、教学要求了解第一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及异同,以及主要的第二汉语教学流派。
掌握具有代表性的对外汉语教学法以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作为今后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法的参照。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第一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知识要点:第一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异同。
第二节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知识要点:四种有代表性的对外汉语教学法。
第三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特点知识要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知识要点:对外汉语教学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及文化学的关系。
三、本章学时数:8学时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论一、教学要求了解总体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教材的评估和选用原则,课堂教学的内容、结构等,测试的类别、内容和对外汉语师资的培养和评估;掌握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程序和技巧以及如何设计试卷。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知识要点:什么是总体设计,总体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1

1.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刘珣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0
2.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赵金铭 主编 商务印书馆 2004
3.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讲义) 吕必松 (内部资料) 1996
4.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刘珣 田善继 冯惟钢 北京语言大学 1997
5. 语言教学原理
盛炎
重庆出版社 1990
2. 母语mother tongue与外语foreign language:
3.本族语native language与非本族语nonnative language:
4. 目的语target language:
第四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与学科体系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任务
怎么教
教什么
怎么学
二.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
Jack C.Richards Theodore S. Rodgers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11.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Vivian Cook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课程主要内容
一. 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国内/国外,学 科任务与性质。
(1) 语言是可以学会的。 (2) 学习者的心理与生理因素影响着语言学习。
二.语言学与第二语言教学 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功能等语言现象的科学(语言是什么)。 第二语言教学研究----教授和学习语言规律的科学(怎么教和怎么学)。
语言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1. 历史比较语言学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用历史比较的方法,通过语音和词形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发现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建立了语言的谱系分析。 2. 结构主义语言学 Structural Linguistics 20世纪前半叶,以索绪尔的学说为基础,欧洲语言学出现了结构主义 思潮。三个学派:布拉格功能语言学派、哥本哈根符号学派、美国描写 语言学派。 3.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以乔姆斯基为首,创建了转换生成语法学 派,把语言学研究的触角伸向人类认知领域,探讨语言的心理过程。 4.功能主义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 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英国的韩礼德(M.Z.K.Halliday)继承与 发展了弗斯的理论,探讨语言的意义与功能,语言的使用,语言与社会 的关系等问题,创建了功能主义语言学派。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笔记学生复习用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绪论篇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区分第一语言: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2、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母语: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指外国的语言。
3、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本族语: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与“母语”可以通用;非本族语: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4、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5、西方学者们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两个概念作了分工:“第二语言”: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称为第二语言;“外语”: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称为外语。
6、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狭义的“第二语言”:①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②指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二、学科名称的讨论1、对外汉语教学优点:①基本体现了这个学科的特点和内涵,在国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②简洁上口、符合汉语习惯。
局限:①只突出了主要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
②只适用于中国人2、汉语教学定义清楚,在国际场合运用较多,为各国学者和教师所接受。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优点:从学术上较能精确地指称这一学科的内涵和性质,不仅能涵盖第一语言以外的所有汉语教学,还能体现出它与其上位学科----整个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关系。
缺点:名称太长,不上口。
4、应用语言学这是使用的最早、最普遍的名称。
早在19C 由波兰语言学家博杜恩·德·库尔特内提出。
广义的应用语言学:与理论语言学相对,指把理论语言学的理论、规律、原则和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从而产生的新的边缘学科,如神经语言学、病理语言学、数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词典编纂学、机器翻译学,乃至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绪论篇第⼀章对外汉语教育是⼀门专门的学科第⼀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语⾔教学中有关语⾔的⼏个基本概念1、按⼈们获得语⾔的先后顺序区分第⼀语⾔:⼈出⽣以后⾸先接触并获得的语⾔;第⼆语⾔:⼈们在获得第⼀语⾔以后再学习和使⽤的另⼀种语⾔。
2、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母语:指本国、本民族的语⾔;外语:指外国的语⾔。
3、按⾔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本族语:本民族的语⾔,这⼀术语与“母语”可以通⽤;⾮本族语:指本民族以外的语⾔,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
4、⽬的语:指⼈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
5、西⽅学者们从有⽆语⾔学习环境的⾓度,对“第⼆语⾔”和“外语”两个概念作了分⼯:“第⼆语⾔”:凡是在该语⾔使⽤的环境中学习的⽬的语称为第⼆语⾔;“外语”:不在其使⽤环境中学习的⽬的语称为外语。
6、⼴义的“第⼆语⾔”:是指任何⼀种在第⼀语⾔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的语⾔,包括外语;狭义的“第⼆语⾔”:①第⼀语⾔以外的本国通⽤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不包括外语;②指在该语⾔使⽤的环境中学习的⽬的语,包括⼀部分外语。
⼆、学科名称的讨论1、对外汉语教学优点:①基本体现了这个学科的特点和内涵,在国外也产⽣了⼴泛的影响;②简洁上⼝、符合汉语习惯。
局限:①只突出了主要教学对象,未能全⾯、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语⾔教学。
②只适⽤于中国⼈2、汉语教学定义清楚,在国际场合运⽤较多,为各国学者和教师所接受。
3、汉语作为第⼆语⾔的教学优点:从学术上较能精确地指称这⼀学科的内涵和性质,不仅能涵盖第⼀语⾔以外的所有汉语教学,还能体现出它与其上位学科----整个第⼆语⾔教学学科的关系。
缺点:名称太长,不上⼝。
4、应⽤语⾔学这是使⽤的最早、最普遍的名称。
早在19C由波兰语⾔学家博杜恩·德·库尔特内提出。
⼴义的应⽤语⾔学:与理论语⾔学相对,指把理论语⾔学的理论、规律、原则和⽅法应⽤到其他学科领域,从⽽产⽣的新的边缘学科,如神经语⾔学、病理语⾔学、数理语⾔学、计算语⾔学、词典编纂学、机器翻译学,乃⾄社会语⾔学、⼼理语⾔学等。
第二讲: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

6,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 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 体现该社团的文化
给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对外汉语教学不能脱离汉语所体现的中国 文化,与汉语紧密相关的文化因素的教学 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不可或缺的内容. 你去哪儿?你在干什么?
7,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只有人类才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 具备学习和运用语言的 特殊生理基础
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是其最本质的社 会功能.语言不是唯一的交际工具,但语 言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交际工具.交际的 方式有口头和书面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给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让学习者掌 握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也是检查学 习效果的主要标准. 为了掌握语言这一交际工具,语言课就要充 分体现工具课,技能课的特点.不能仅仅教 授或学习语言知识,而是要加强技能训练, 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并形成能力.
2,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根据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 区分,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和概括;言语 是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 如:人——张三,李四 如:人——张三,李四
2,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给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对外汉语教学必须以言语为对象,从言语入 手,只有通过言语交际才能学会语言.教学 中首先要抓住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训 练以培养交际能力. 从言语中接触到的大量语言事实,应当归纳 成一定的语言规则,让学习者自觉把握.系 统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教学也是十分 必要的.
语言只有人类才有,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 重要标志. 人类语言的学习和运用,除了交际的实际 需要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生理基础:发 达的大脑和完善的发音器官.只有人类才 具有先天学习语言的能力.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Ø“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
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
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
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Ø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及详解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及详解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来源:才聪学习网/考研教材内容简介作为刘珣主编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的配套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整理教材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每章复习笔记以该教材为主,同时还参考了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以及大量其他相关参考资料,对本章的重难点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精选考研真题,强化应试能力。
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题,这些高校大部分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书目。
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各个章节的考点,并特别注重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点。
3.归纳典型试题,巩固重点知识。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对各章知识要点的掌握,特依据该教材的知识体系选编了相应的典型常考题,并一一提供解答,有些解答对教材知识做了相应的延伸,以达到高效备考的目的。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目录第一部分绪论篇第1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1.1 复习笔记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2.1 复习笔记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部分基础篇第3章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3.1 复习笔记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4.1 复习笔记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部分习得篇第5章语言习得理论5.1 复习笔记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6.1 复习笔记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部分教学篇第7章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向7.1 复习笔记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上)8.1 复习笔记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9章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下)9.1 复习笔记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部分结语篇第10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10.1 复习笔记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复习笔记及详解第一部分绪论篇第1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1.1 复习笔记一、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区分:(1)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ppt(1)解析

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研究:教学法---精讲多练、实践性原则,“语文并进”,听 说读写全面要求。
3. 恢复阶段(1972 – 1977)
教学:实践性原则,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深入工厂、农村)相 结合。 二. 对外汉语教学的确立期(1978年 ---) : 1. 创建学科理论架构阶段 (80年代) (1) 学科意识,科研风气 (2) 探讨学科理论架构 (3) 科研成果明显 (4) “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以及“交际性原则”的提出 2. 深化学科理论研究阶段(90年代) (1) 开始探讨学习规律——语言习得研究 (2) 借鉴相关学科研究理论成果 (3) 标准化研究
第二节 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 一.历史 日本、朝鲜、越南 西欧、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 北美、北欧、东欧、澳洲、非洲、拉丁 美洲 二.现状与特点: (1)学习汉语人数 (2) 对对汉语教学的认识 (3) 教学的层次
第三节 有关对外汉语 教学学科的名称 一. 基本概念 1. 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与第二语言 second language: 2. 母语mother tongue与外语foreign language: 3.本族语native language与非本族语nonnative language: 4. 目的语target language:
第四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与学科体系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任务 怎么教
教什么 怎么学 二.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 学科的结构系统----要体现学科的内容与性质特 征,核心部分是学科的理论体系。
第五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
1. 语言教学。
2. 第二语言教学。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二.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1.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2.以技能训练为中心。 3. 以基础阶段为重点。 4. 以语言对比为基础。 5. 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 6. 集中、强化的特点。 三.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性质: 1. 专门学科。 2. 综合学科。 3. 应用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言学学科)区别开来。在所有这些方面,其他理论
都无法代替。因此,只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
教学理论才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本体理
论。整理课件Fra bibliotek*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本体理论的 发展
1、 20世纪50年代的本体理论研究——基础 的建立
整理课件
周祖谟《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1953 邓懿《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遇到的困难问题》1955 王学作、柯炳生《试论对留学生讲授汉语的几个基本问
整理课件
C 关于分听说和读写两种课型进行教学的试验。 1975年,分听说和读写两种课型进行的教学试验:
头两周利用汉语拼音教发音和简单的日常生活会话,基 本上不教汉字。然后分听说和读写两种课型,每天上四 节课,头两节教听说,后两节教读写。读写课教汉字认 读、书写、朗读和阅读,后期教写作。增加构字法和构 词法的教学以及阅读速度的训练。听说课结合语音、词 汇、语法教学进行听说训练,突出听力训练。前期不出 现新汉字,只出现读写课中学过的汉字,读写课没有学 过的汉字用汉语拼音代替。两三个月后逐步过渡到听说 课本也全部用汉字。
整理课件
经过多年的试验和修改,最后形成了下列课程和 教材
体系:
课型名称 周课时
教材
精读
10
初级汉语课本(1988,共3册)
听力理解
4
汉字读写(第一 5 学期) 阅读理解(第二 5 学期)
初级汉语课本.听力练习(1986,共3 册) 初级汉语课本.汉字读写练习(19861987,共2册) 初级汉语课本.阅读理解(1989,1册)
1984年在北京语言学院成立了语言教学研究所, 出版了《汉语词汇的统计与分析》(1985)和《现 代汉语频率词典》(1986)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复习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要点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法总论1.涵义: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育基本原则的方法。
2.理论支柱:(一)语言学原理:语言学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法的主要理论支柱。
(二)心理学原理(三)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主要是对教育的心理学方面进行科学研究,为教育提供心理基础。
,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法流派(一)语法翻译法:以语法为基础,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
也称为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
主要通过翻译手段,最终主要培养了第二语言的读写能力。
1.代表人物:奥伦多夫2.理论基础:机械主义语言学3.教学原则和特点:(1)以语法教学为中心,强调系统语法的学习。
(2)语言材料的内容以能否突出某种语法形式为准。
(3)运用学习者母语进行课堂教学。
《(4)以阅读和书面翻译为主。
(二)直接法:1.定义:是以目的语为教学语言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法。
2.理论基础:语言学观点:语言是习惯,语言的运用是靠感觉和记忆而不是思维。
心理学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方式和动物一样,是刺激与反应直接连结,否认意识在其中的作用。
3.基本原则:(1)直接联系:目的语与它所代表的事物直接联系,排斥母语和翻译;(2)以口语为基础:先听说,后读写(3)模仿为主,重复练习¥(4)句本位原则:以句子为基本的教学单位,整句学、整句用,而不是从单音、单词开始。
(5)用归纳法教语法:先感知,再以模仿、操练、记忆为主主动形成习惯。
(6)以当代通用语言为教材:学习生动的、活的语言(三)听说法:1.含义: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用耳听,后用口说。
反复进行口头操练,最终能自动化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的一种外语教学法。
2.代表人物:拉多、弗里斯。
3.理论基础(1)语言学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2)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4.基本原则:(1)听说领先。
(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
(3)以句型为中心。
(4)排斥或限制母语。
(5)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研究中的争论
观点一:观察目标是言语本身, 观点一:观察目标是言语本身,反对研究抽 象的语言系统 观点二:研究深层的规则系统, 观点二:研究深层的规则系统,认为言语行 为不规则,不一致,带有很多错误。 为不规则,不一致,带有很多错误。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1.必须以言语为对象,从言语入手,才能 学会语言。 2.从言语中接触到大量的语言事实,应总 结归纳成一定的语言规则,让学习者自觉 掌握。
20世纪60年代之后,出现了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 百家争鸣。(语言理论的多元化) 近30年来语言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语言研究的重点从语言的形式和结构转向语言的 功能和使用,着重研究语言的功能、语言的运用、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新兴的边缘学科: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话语语 言学
四、功能主义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
思考:
1 一些作家宣称要打破语言常规,踢翻语言 规律,你对这种观点是怎么认识的?根据语言与言语 关系的论述,谈谈你的看法。 2 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校园流行语,如 “蛋白质”理解成了“混蛋、白痴、神经质” , “神童”理解成了“神经病儿童”等,怎样理解这些 语言现象,请用相关的语言学知识加以评说。
短语结构规则、转换规则、 短语结构规则、转换规则、语素音位规则 流程图式如下: 流程图式如下:
语法→转换部分→表层结构→语音部分→句子的语音表现 ↓ 基础部分→深层结构(指向转换部分)→语义部分→句子的语义表现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启示和局限
启示:语言结构教学如果不和语义关联起 来,就无助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掌握目的语, 最终导致语言教学的失败。 局限
2)语言交际能力
定义: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戴尔﹒海姆斯 内容
能否判断一个语言形式的语法是否正确。 能否判断一个语言形式在心理上是否可以被人接受 (长定语句) 能否判断一个语言形式在具体的情境中是否得体。 能否判断一个语言形式的使用频率,是否常用。
语法能力 美国学者卡纳尔 (M · Canale) 社会语言能力 话语能力 策略能力
交际: 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
表达(输出) 理解(输入) 口头语言 书面语言 说 写 听 读
言语的正确性 言语表达 言语的得体性
语言是一种完整的系统
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运作。 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运作。 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系统和语用规则的教 语音、词汇、语法、 学都很重要,不能偏废, 学都很重要,不能偏废,只能在某些阶段中有 所侧重。 所侧重。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一、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核心性的基 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核心性的基 —— 础理论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本质、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功能等语 言现象本身的科学。 言现象本身的科学。 第二语言教学既要研究语言是什么, 第二语言教学既要研究语言是什么,又要研 究语言怎么教和怎么学。 究语言怎么教和怎么学。 语言学对第二语言教学的指导是多方面的、 语言学对第二语言教学的指导是多方面的、 深刻的, 深刻的,也是根本性的。
定义
如:您贵姓? 我姓王。 *您认识张先生吗? 我爷爷常常出去散步,今天的电视很糟糕。
结构主义语言观
语言是一个体系,也就是一种结构。 语言是一个体系,也就是一种结构。 共时性的语言研究与历时性语言研究区别开来, 共时性的语言研究与历时性语言研究区别开来, 强调共时性研究的重要性 区分语言和言语 词语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影响
重视语言结构的教学,忽视对意义的理解。 重视语言结构的教学,忽视对意义的理解。
语言是音义的结合体
语言在本质上是口头的, 语言在本质上是口头的,教学首先要着眼于 口语。 口语。 以声音表示意义,教学要音义结合。 以声音表示意义,教学要音义结合。 学习语音要密切结合语义, 学习语音要密切结合语义,没有语义的声音 在语言学上毫无意义。 在语言学上毫无意义。
有个老太太,初次跟外国话有点接触,就希奇得 了不得:“他们说话真怪,明明是五个,法国人偏 偏要叫‘三个’[cing]; 明明脚上穿的鞋,日 本人偏偏叫‘裤子’[クッ];这儿明明是水, 英国人偏偏叫‘窝头’[water];法国人偏偏 叫‘滴漏’[’ de l’eau];只有咱中国人好好 儿把它叫水,咱们不但管它叫水,这明明儿是 水.”
只关注语言的交际功能而忽略语言的结构的趋势。 只关注语言的交际功能而忽略语言的结构的趋势。 明早儿起床叫我一声,行吗? A 明早儿起床叫我一声,行吗? B 明天早上你能叫我起床吗? 明天早上你能叫我起床吗?
被救助的孩子都感激救助人。 C 被救助的孩子都感激救助人。 被救助的孩子没有一个不感激救助人的。 D 被救助的孩子没有一个不感激救助人的。 小叶跟着熟人去天津找活儿干。 E 小叶跟着熟人去天津找活儿干。 小叶跟熟人去天津找活儿干。 F 小叶跟熟人去天津找活儿干。 G:甲: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一幅这 么出色的画,你真了不起。 么出色的画,你真了不起。 你毕竟是离远了看 毕竟谁也不愿意买 哪里哪里,我毕竟还需要练习, 乙:哪里哪里,我毕竟还需要练习,这 幅画画得实在不太好。 幅画画得实在不太好。
功能主义语言学
功能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英国韩礼德、法国的马丁内 着重探讨语言的意义和功能,研究语言如 何使用,分析语言和社会的关系,以及语 言功能与语言系统的关系。
历史比较语言学时期:(知识)语法翻译法 历史比较语言学时期 结构主义时期: 结构主义时期: (工具)听说法、视听法 转换生成语法时期:(能力)认知法 转换生成语法时期 功能主义语言学: 功能主义语言学:(社会现象)交际法
语言的组织方式是形式结构和语义结后的语音形式。
词的语音形式 句调 逻辑重音
语义结构:语义关系的构成,反映概念和 概念的关系。
考物理 考大学 考研究生 考老师 因为交通不方便,所以我们不常常见面。 交通不方便,我们不经常见面。
一一对应 一对多
语言用于交际的方式是通过言语进行表 达和理解
生活中,我们更多地是关注语言的意义,而 生活中,我们更多地是关注语言的意义, 不是语言的结构。 不是语言的结构。 如:孩子说:“妈妈,要糖”。父母不会纠 正这个句子缺少主语。 孩子对着狗说:“猫、猫”时,父母马上 就会纠正。
转换生成语法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 代表人物:形式语法学家乔姆斯基 要探索隐藏在语法行为背后的人类普遍的“语法 能力” 这种语言能力通过一套“深层结构”向“表层结 构”的转换规则,从而把意义和形式结合起来, 把静态描写提高到动态描写。
比较研究方法对诸多学科的影响
比较神话学、比较文学、比较解剖学、 比较神话学、比较文学、比较解剖学、比较 植物学等 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影响 对世界语言分类 产生的理论: 产生的理论:对比分析理论 教学中进行具体的对比
结构主义语言学
盛行于20世纪30年代-60年代 盛行于20世纪30年代-60年代 20世纪30年代 代表人物:费迪南· 代表人物:费迪南·德·索绪尔(1857-1913), 索绪尔(1857(1857 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瑞士语言学家。 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瑞士语言学家。 生平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 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 把有关各种语言放在一起加以共时比较或把同一 种语言的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进行历时比较, 种语言的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进行历时比较, 以找出它们之间在语音、词汇、 以找出它们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对应关 系和异同的一门学科。 系和异同的一门学科。
语言具有创造性(生成性) 语言具有创造性(生成性)
可以用有限的语言要素和规则生成无限的表达意 义的语言形式。 义的语言形式。 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 力。 艳照门 楼主 奶粉门 亲们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以言语形式进行 表达和理解的一种音义结合系统。 表达和理解的一种音义结合系统。
定义
言语是个人说话的行为和结果. 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被社会所公 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 言语的两种形式 外部言语 内部言语 外部言语是指说(写)出来的可使别人感知 的话。内部言语是指没有说出来的内心的话, 是个人深思默想时才使用的工具。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
思考: 1 未见其人,只闻其声,就能知道说话者是谁.或 只读其作品就能知道作者是谁.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道 理? 2《祝福》中的祥林嫂、《孔乙己》中的孔乙 己、《阿Q正传》中的阿Q,在言语使用上都有鲜明 的语言特点。但他们的话语又能被人们所理解,这种 情况又说明什么?
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 话语分析和会话分析 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
2.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1)语言能力——掌握语言知识的能力 语言能力——掌握语言知识的能力 ——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首先提出了 “语言能力”的概念。其含义是,人类先天具有 的、受遗传因素决定的掌握语言规则的能力。 语言要素: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汉字)。 语用规则:语言使用的规则。
上述情况说明: 1 每个人的言语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他们的语 言是在基本遵守语言社会的总规则,即语音、 词汇、语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 2 语言和言语虽有密切关系,但是不同.
语言和言语的联系是什么,二者的区别何在?
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1 语言存在于言语当中,言语是语言的 存在形式. 没有言语就无所谓语言,所以研究 语言必须从观察言语现象入手,必须注意言语 中表现出的大量的语言事实. 2 语言是抽象的规则,言语是其具体的运 用. 索绪尔“1+1+1+1+1……=1”的公式就是 对言语和语言关系的精确概括.
语言的表现形式是言语
语言和言语(索绪尔) 语言和言语(索绪尔) 日常生活中语言言语是同义的,不加区分: “言语必须接近民众。” “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 作为语言学术语,二者含义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