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追问中求本质安全
对本质安全的理解
对本质安全的理解本质安全是指在工程实践中从根本上保证安全的措施和手段,它依赖于系统设计者在设计和构建过程中采取的自然和物理原理,而不是依赖于人类因素。
这种安全设计理念主要是针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工艺系统、设备和产品的设计,它主张将事故隐患设计时从根源上消除。
本质安全可以有效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大幅度提升工业生产安全性和质量,保护员工和公众的人身安全。
在本质安全的理解中,关键在于从危险源头去除隐患,而不是依赖于事后的应急处理措施。
本质安全设计首先需要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造成事故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危险源头的特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和技术手段来预防事故发生。
这些安全措施包括改进设备、改变原材料、调整设计标准等,其目的都是针对危险源头进行有效措施遏制,从而填补“人为因素”的漏洞,从技术上实现真正的安全保障。
本质安全的理念是源于国外石化企业在20世纪60年代致力于尝试对装置的本质安全性进行提升,以避免毁灭性事故的再次发生。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简单粗暴的事后安全管理措施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
在这个背景下,本质安全逐渐成为我国工业领域重要的安全理念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从仪器控制到机械结构等多方面都有本质安全的应用,比如说进行高温、高压反应时,选择更稳定、更可靠的反应材料与反应条件,以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同时在操作期间更加安全。
而对于设计师而言,本质安全不仅仅是实践安全要求的对策,更是对工程家们责任与良知的追求。
总之,本质安全是将“事故隐患”从技术上去除,从设计角度入手,摒弃“事后管理”思想,其实质是保证生产生活中工业安全的有效手段。
在这个社会责任和人类安全至上的时代,本质安全迎来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广,只有以本质安全为指导思想的设计理念才能为人类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安全的未来。
系统追问:矿井本质安全型文化的核心理念(通用版)
系统追问:矿井本质安全型文化的核心理念(通用版) The core of safety culture is people-oriented, which requi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afetyresponsibilities in the specific work of all employees.( 安全文化)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系统追问:矿井本质安全型文化的核心理念(通用版)摘要系统追问,是矿井本质安全型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
本文认为系统追问是对现行煤矿安全文化进行本质反思的结果,是矿井本质安全型文化建设的引导器、助推器、加速器,同时它科学地提出了有效的安全事件的分析方法和精力分配办法。
系统追问,立足于系统,形成于追问。
这一理念突出本质安全型文化的特色,认识、理解、把握、应用它,就能达到“纲举目张”之效,使矿井安全管理快速上升到一个持续改进和发展的新水平。
所谓本质安全矿井,指的是通过追求人、物、系统、制度的安全和谐统一,实现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零缺陷,安全无事故的矿井恒久性安全目标。
推进和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是对传统矿井安全管理思维模式的一次革命,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符合煤矿企业特点的重新定位的安全价值观,以及与之相连的理念、制度和行为习惯,构成了矿井的本质安全文化。
这种文化的核心理念,就是系统追问。
即系统思考、本质追问。
这不仅是步入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入门钥匙,也是营造本质安全文化的引领工具。
本文将结合徐矿集团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实践来详细论述这一问题。
一、系统追问是对现行煤矿安全文化进行本质反思的结果系统追问,立足于系统,强调以联系的、整体的、细节的思想路线去认识解决煤矿安全问题。
是对现行安全文化进行反思和评估的结果。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知识(二篇)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知识一、名词解释:1.事故: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设备损坏或其它损失的意外情况。
2.危险源(危害因素):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危险源辨识: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后果的过程。
4.不安全行为: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
5.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6.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的全过程。
7.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8.可接受的风险:根据组织上法律义务和本质安全管理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的程度的风险。
9.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采取的措施。
10.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1.预防措施:对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潜在不期望情况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2.持续改进:为改进本质安全管理总体绩效,根据本质安全管理方针,组织强化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
二、简答:1.什么是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答: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已知规律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现煤矿人—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和社会可能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过程。
2.本质安全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本质安全强调从根源上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消除或减少。
概括起来,本质安全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下面四个:1)最小化原理(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系统中的危险因素)。
2)替代原理(在系统中使用相对更安全的物质替代危险的物质)。
3)稀释原理(必须使用含危险性事物时,采用危险、有害物的最小危害形态或造成最小危险的环境、工艺等条件)。
4)简化原理(保证系统中的工艺、设备、管理程序、制度等保持最简洁、科学、合理)。
3.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是促进我国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增强煤矿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是落实安全发展观,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煤矿安全工作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本质安全系统简介
本质平安系统简介一、系统本质平安化的概念;本质平安的由来本质平安的概念产生于本世纪60年代,当时是指一项新设计的不打火花、不会引起瓦斯爆炸的电气开关,称之为煤矿用本质平安电器开关.之后,很快地传播开来,并作为设计各种产品的一种指标,也成为各种运作程序和治理系统的一项重要指标.通俗一点讲,本质平安化就是一种产品、物质,一个运作程序或治理系统具有最正确的平安品质,决不会因自身的原因而造成事故.这就是本质安全化的根本概念.二、本质平安系统〔人一机一环系统〕针对近年来我国严峻的平安生产形式靠单纯地突击式检查难以解决平安生产中存在的错综复杂的问题.要使平安生产形势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除了仍要强调进一步提升平安生产治理水平,提升劳动者平安生产意识外;更要强调依靠利用本质平安技术,来改变现有平安生产现状.在我国许多重大事故从发生之初到事故蔓延、扩展,几乎没有有效的抑制手段,而最终酿成严重的后果,这与平安生产产业的落后和薄弱有直接的关系.1 9 9 8年西安的一起事故从液化石油气的开始泄漏到遇明火爆炸,时间长达两个半小时,但是没有任何专业有效的堵漏技术设施和对抢险人员的防护手段,直到爆炸发生,造成13人死亡,30余人受伤.1 9 9 8年发生在石家庄和安徽蚌埠的另外两起类似事故,原因与西安事故根本相似.平安生产技术产业严重滞后于平安治理工作的现状,给了人们惨痛的教训.针对这一现状,专家提出了“本质平安技术〞这一概念.那么何谓本质平安:本质平安一般是针对某一系统(或设施)而言,是说明该系统的平安技术与平安治理水平已经到达了本部门当代的根本要求,系统可以较为平安可靠的运行;(但并不说明该系统绝对不会发生事故.其原由于:(1)本质平安化的程度是相对的,不同的经济技术条件有不同的本质平安化水平,当代本质平安花并不是绝对的本质平安化.由于技术经济条件的原因,系统的许多方面尚未平安化,事故隐患仍然存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未彻底消除, 只是将事故损失限制在被接受程度上的可能性.(2)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许多情况难以预料.人的作业还会因健康或者心里原因引起某种失误机具及设备也会因日常检查时未能发现的缺陷产生临时性故障,环境条件也会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而发生变化,因此,人机环系统日常随即的一般性事故损失并不能彻底消除.)在兴旺国家对一些可能发生事故的工况和产品上,普遍采用本质平安的设计,即不会因人为的误操作,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如:在氢气和氧气的充装过程中,是严格禁止混装的,我国目前设计的这两种气瓶阀门的螺纹方向为相同方向,在充装过程中,因人为原因将氢、氧两种气体混装,极易造成爆炸事故.而在国外该两种气瓶阀门的螺纹方向,采用左旋和右旋的本质平安型设计,从根本上杜绝了两种气体混装的可能.类似的情况在很多领域都有涉及,而我国在本质平安技术的应用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三、根本概念平安、风险、事故、可靠性、平安度平安:无危那么安,无损那么全.平安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证条件.必要性、普遍性、随机性、潜隐性.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忽然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久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三层意思:事故背景、事故是随机事件、事故后果.可靠,性可靠性是指机器或其零部件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和规定期限内执行规定的功能而不出现故障的水平.平安度:系统平安度是衡量系统危险限制水平的尺度.平安度高者,发生事故概率小. 根据平安限制论的理论,平安度定义为:S = Glnm〔 l〕式中,m为系统职工人数,n为系统平均无事故时间.系统平安度随系统平安状态的变化呈动态变化.四、事故致因理论〔人机环分析〕为过失伤害物的不平安状态海因里西的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一次发生的结果.多米诺骨牌理论确立了正确分析事故致因的事件链至一重要概念,形象直观的显示了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指出了分析事故应该从事故现象逐步分析,深入到各层次中的道理.根据这一理论,为预防事故,只要抽取五块牌中任何一块,事件链就被破坏,就可以预防事故发生.系统理论把人机环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研究人机环之间的互相作用、反响和调整,把从中发现事故的致因,揭示出预防事故的途径.五、实现本质平安的几个要素:〔从人、机、环三方面分析〕5.1人的本质平安化〔行为原理,人的失误〕要实现人的本质平安主要依靠平安教育手段来实现,人的平安意识、平安思想、平安行为一旦养成了习惯,也是很难改变的.正因如此,对员工的平安教育尤为重要.强化平安教育是实现人的本质平安化的需要,而平安工作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正是人的问题.平安教育系统与其他教育的区别在于平安教育是专门对人教授平安思想、平安技术和平安知识、平安文化的,其目的是使人在对平安知、识、会、态四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知,即知道,知道各方面知识、平安行为的重要性、各项平安法规制度等;识,即识别,对哪些是事故隐患、危险源、不安全因素都了解熟悉;会,即会用,用自己学习掌握的平安知识把各类事故隐患、危险源、不平安因素采取举措处理、解决,把各种平安操作技能熟练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态,即心态,就是具备良好的平安意识和平安心理.为了到达这一目的,平安教育系统就要使自身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都更贴近和适应所有被教育者的接受水平,成为使受教育者提升平安知识和意识的有力手段,恰到好处地运用各种方法来到达所期望的目标,在整个系统的运用过程中不发生无效的环节、程序和受教育者.这样人才能到达本质平安化.5.2机器的本质平安化〔根本概念中的两项,平安性和可靠性〕5.2.1机械危险的主要伤害形式和机理机械危险的伤害实质,是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非正常做功、流动或转化, 导致对人员的接触性伤害.机械危险的主要伤害形式有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戳扎或刺伤、摩擦或磨损、飞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碰撞和跌落等.无论机械危险以什么形式存在,总是与质量、位置、不同运动形式、速度和力等物理量有关.1.机器零件〔或l件〕产生机械危险的条件〔1〕形状和外表性能:切割要素、锐边、利角局部,粗糙或过于光滑.〔2〕相对位置:相向运动、运动与静止物的相对距离小.〔3〕质量和稳定性:在重力的影响下可能运动的零部件的位能.〔4〕质量和速度〔加速度〕:可控或不可控运动中的零部件的动能.〔5〕机械强度不够:零件、构件的断裂或垮塌.〔6〕弹性元件〔弹簧〕的位能,在压力或真空下的液体或气体的位能.2.机械伤害的根本类型〔1〕卷统和绞缠.引起这类伤害的是作回转运动的机械部件〔如轴类零件〕, 包括联轴节、主轴、丝杠等;回转件上的凸出物和开口,例如轴上的凸出键、调整螺栓或销、圆轮形状零件〔链轮、齿轮、皮带轮〕的轮辐、手轮上的手柄等, 在运动情况下,将人的头发、饰物〔如项链〕、肥大衣袖或下摆卷缠引起的伤害.〔2〕卷入和碾压.引起这类伤害的主要危险是相互配合的运动副,例如,相互啮合的齿轮之间以及齿轮与齿条之间,皮带与皮带轮、链与链轮进入啮合部位的夹紧点,两个作相对回转运动的辊子之间的夹口引发的卷入;滚动的旋转件引发的碾压,例如,轮子与轨道、车轮与路面等.〔3〕挤压、剪切和冲撞.引起这类伤害的是作往复直线运动的零部件,诸如相对运动的两部件之间,运动部件与静止局部之间由于平安距离不够产生的夹挤, 作直线运动部件的冲撞等.直线运动有横向运动〔例如,大型机床的移开工作台、牛头刨床的滑枕、运转中的带链等部件的运动〕和垂直运动〔例如,剪切机的压料装置和刀片、压力机的滑块、大型机床的升降台等部件的运动〕.〔4〕飞出物打击.由于发生断裂、松动、脱落或弹性位能等机械能释放,使失控的物件飞甩或反弹出去,对人造成伤害.例如:轴的破坏引起装配在其上的皮带轮、飞轮、齿轮或其他运动零部件坠落或飞出;螺栓的松动或脱落引起被它紧固的运动零部件脱落或飞出;高速运动的零件破裂碎块甩出;切削废屑的崩甩等.另外,弹性元件的位能引起的弹射.例如:弹簧、皮带等的断裂;在压力、真空下的液体或气体位能引起的高压流体喷射等.〔5〕物体坠落打击.处于高位置的物体具有势能,当它们意外坠落时,势能转化为动能,造成伤害.例如,高处掉下的零件、工具或其他物体〔哪怕是很小的〕;悬挂物体的吊挂零件破坏或夹具夹持不牢引起物体坠落;由于质量分布不均衡, 重心不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倾翻、滚落;运动部件运行超行程脱轨导致的伤害等.〔6〕切割和擦伤.切削刀具的锋刃,零件外表的毛刺,工件或废屑的锋利飞边, 机械设备的尖棱、利角和锐边;粗糙的外表〔如砂轮、毛坯〕等,无论物体的状态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这些由于形状产生的危险都会构成伤害.〔7〕碰撞和刮蹭.机械结构上的凸出、悬挂局部〔例如起重机的支腿、吊杆, 机床的手柄等〕,长、大加工件伸出机床的局部等.这些物件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可能产生危险.〔8〕跌倒、坠落.由于地面堆物无序或地面凸凹不平导致的磕绊跌伤,接触面摩擦力过小〔光滑、油污、冰雪等〕造成打滑、跌倒.假设由于跌倒引起二次伤害,那么后果将会更严重.人从高处失足坠落,误踏入坑井坠落;电梯悬挂装置破坏,轿厢超速下行, 撞击坑底对人员造成的伤害.机械危险大量表现为人员与可运动物件的接触伤害,各种形式的机械危险、机械危险与其他非机械危险往往交织在一起.在进行危险识别时,应该从机械系统的整体出发,考虑机器的不同状态、同一危险的不同表现方式、不同危险因素之间的联系和作用,以及显现或潜在的不同形态等.5.2.2对机械设备平安根本要求机械设备在规定的整个使用期内,不得发生由于机械设备自身缺陷所引起的、目前已为人们熟悉的各类危及人身平安的事故和对健康造成损害的职业病, 预防给操作者带来不必要的体力消耗、精神紧张和疲劳.无论是机器预定功能的设计还是平安防护的设计,都应该遵循以下两个根本途径:选用适当的设计结构,尽可能预防危险或减小风险;通过减少对操作者涉入危险区的需要,限制人们面临危险.1.足够的抗破坏水平、良好的可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1)合理的机械结构型式.机械设备的结构型式一定要与其执行的预定功能相适宜,不能因结构设计不合理而造成机械正常运行时的障碍、卡塞或松脱;不能因元件或软件的暇疵而引起微机数据的丧失或死机不能发生任何能够预计到的与机械设备的设计不合理的有关事件.(2)足够的抗破坏水平.机械的各组成受力零部件及其连接,应满足完成预定最大载荷的足够强度、刚度和构件稳定性,在正常作业期间不应发生由于应力或工作循环次数产生断裂破碎或疲劳破坏、过度变形或垮塌;还必须考虑在此前提下机械设备的整体抗倾覆或防风抗滑的稳定性特别是那些由于有预期载荷作用或自身质量分布不均的机械及那些可在轨道或路面行驶的机械,应保证在运输、运行、振动或有外力作用下不致发生倾覆,预防由于运行失控而产生不应有的位移.〔3〕对使用环境具有足够的适应水平.机械设备必须对其使用环境〔如温度、湿度、气压、风载、雨雪、振动、负载、静电、磁场和电场、辐射、粉尘、微生物、动物、腐蚀介质等〕具有足够的适应水平,特别是抗腐蚀或空蚀,耐老化磨损,抗干扰的水平,不致由于电气元件产生绝缘破坏,使限制系统零部件临时或永久失效,或由于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的影响而造成事故.〔4〕提升机械的可靠性.可靠性是指机器或其零部件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和规定期限内,执行规定功能而不出现故障的水平.传统机械设计只按产品的性能指标进行设计,而可靠性设计除要保证性能指标外,还要保证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即产品的无故障性、耐久性、维修性、可用性和经济性等,可靠性是表达产品耐用和可靠程度的一种性能,与平安有直接关系.2.不得产生超过标准规定的有害物质〔1〕有毒有害物质.应采用对人无害的材料和物质〔包括机械自身的各种材料、加工原材料、中间或最终产品、添加物、润滑剂、清洗剂,以及与工作介质或环境介质反响的生成物及废弃物〕.对不可预防的毒害物〔例如粉尘、有毒物、辐射、放射性、腐蚀等〕,应在设计时考虑采取密闭、排放〔或吸收〕、隔离、净化等举措.在人员合理暴露的场所,其成分、浓度应低于产品平安卫生标准的规定,不得构成对人体健康的有害作用,也不得对环境造成污染.〔2〕预防物理性危害.机械产生的噪声、振动、过热和过低温度等指标,都必须限制在低于产品平安标准中规定的允许指标,预防对人的心理及生理危害.〔3〕防火防爆.有可燃气体、液体、蒸气、粉尘或其他易燃易爆或发火性物质的机械生产设备,应在设计时考虑预防跑、冒、滴、漏,根据具体情况配置监测报警、防爆泄压装置及消防平安设施,预防或消除摩擦撞击、电火花和静电积聚等,预防由此造成的火灾或爆炸危险.3.可靠有效的平安防护任何机械都有这样那样的危险,当机械设备投入使用时,生产对象〔各种物料〕、环境条件以及操作人员处于动态结合情况下的危险性就更大.只要存在危险,即使操作者受过良好的技术培训和平安教育,有完善的规程,也不能完全避免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的风险.因此,必须建立可靠的物质屏障,即在机械上配置一种或多种专门用于保护人的平安的防护装置、平安装置或采取其他平安举措. 当设备或操作的某些环节出现问题时,靠机械自身的各种平安技术举措预防事故的发生,保证人员和设备平安.危险性大或事故率高的生产设备,必须在出厂时配备好平安防护装置.4.履行平安人机学的要求人机界面是指在机器上人、机进行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界面.显示装置、控制〔操纵〕装置、人的作业空间和位置以及作业环境,是人机要求集中表达之处, 应满足人体测量参数、人体的结构特性和机能特性、生理和心理条件,符合卫生要求.其目的是保证人能平安、准确、高效、舒适地工作,减少过失,预防危险. 5.维修的平安性〔1〕机械的可维修性.机器出现故障后,在规定的条件下,按规定程序或手段实施维修,可以保持或恢复其执行预定功能状态,这就是机器的可维修性.设备的故障会造成机器预定功能丧失,给工作带来损失,而危险故障还会引发事故.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了危险故障,恢复平安功能,就等于消除了平安隐患.〔2〕维修作业的平安.在按规定程序实施维修时,应能保证人员的平安.由于维修作业是不同于正常操作的特殊作业,往往采用一些超常规的做法,如移开防护装置,或是使平安装置不起作用.为了预防或减少维修伤害事故,应在限制系统设置维修操作模式;从检查和维修角度,在结构设计上考虑内部零件的可接近性;必要时,应随设备提供专用检查、维修工具或装置;在较笨重的零部件上, 还应考虑方便吊装的设计.某动力厂对所属高压柜采取一项“本质平安〞举措, 理应给我们一些启示.说起这件事,其实极为简单.以往,动力厂在检修电力线路时,先要切断电源,挂上明示牌.照理说这样做,完全符合现行的“平安规程〞.但他们站在“万一〞的高起点上,对高压柜统一装上了闭锁装置,只要是在检修的情况下,高压柜就会永远静止在断电状态.5.2.3实现机械平安的举措机械设备平安应考虑其〃寿命〃的各阶段,包括设计、制造、安装、调整、使用〔设定、示教、编程或过程转换、运转、清理〕、查找故障和维修、拆卸及处理;还应考虑机器的各种状态,包括正常作业状态、非正常状态和其他一切可能的状态.决定机械产品平安性的关键是设计〔机械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设计〕阶段采用平安举措,还要通过使用阶段采用平安举措来最大限度地减小风险.不同阶段的平安举措可用图2-1表示.图2 —1实现机械平安的阶段和平安举措1.由设计者采取的平安举措由设计者采取的平安举措〔1〕本质平安技术.这是指在机械的功能设计中采用的、不需要额外的平安防护装置而直接把平安问题解决的举措,因此也称为直接平安技术举措.本质平安技术是机械设计优先考虑的举措.〔2〕平安防护.直接平安技术举措不能或不完全能实现平安时,必须在生产设备总体设计阶段设计出一种或多种专门用来保证人员平安的装置也称为间接安全技术举措. 〔3〕使用信息.本质平安技术和平安防护都无效或不完全有效的那些风险,可通过使用文字、标记、信号、符号或图表等信息,向人们作出说明,提出警告, 并将遗留风险通知用户,局称指示性〔说明性〕平安技术举措.〔4〕附加预防举措:①着眼紧急状态的预防举措如急停装置>陷入危险时的躲避和援救保护举措;②附加举措,如机器的可维修性、断开动力源和能量泄放举措;机器及其重型零部件容易而平安的搬运举措、平安进入机器的举措、机器及其零部件稳定性措施等.2,由用户采取的平安举措〔1〕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在机器的使用过程中的人身平安与健康所必备的一种防御性装备在意外事故发生时对预防伤害或减轻伤害程度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按防护部位不同,劳动防护用品可分为九大类:平安帽、呼吸护具、眼防护具、听力护具、防护鞋、防护手套、防护服、防坠落护具和护肤用品.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时应注意:①根据接触危险能量的作业类别和可能出现的伤害,按规定正确选配.该用的一定要坚持佩戴,不该用的果断不用,否那么不但没有保护作用,还可能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如操作台钻过程中不允许佩戴手套.②防护用品一定要到达保护功能的要求并符合使用条件的技术指标.使用中应注意有效使用期,及时检查报废,否那么起不到应有的防御作用.③个人防护用品是不可取代平安防护装置的,它不具有预防或减少面临危险的功能,只是当危险来临时起一定的防御作用,必要时,可与平安防护装置配合使用.〔2〕作业场地与工作环境的平安性.作业场地是指利用机械进行作业活动的地点、周围区域及通道.作业场地与工作环境的平安要求如下:①机器布局应方便操作,机器之间、机器与固定建筑物之间应保持平安距离;通道宽敞无阻充分考虑人和物的合理流向,满足物料输送的需要并有利于平安.②作业场地不得过于狭小,工、卡、量具应按规定摆放,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应堆放整洁、平稳,预防坍塌或滑落.③地面平整,无坑凹,无油垢水污,废屑应及时清理;室外作业场地应有必要的防雨雪遮盖;有障碍物或悬挂突出物,以及机械可移动的范围内应设防护或加醒目标志.④保证足够的作业照明度,满足通风、温度、湿度要求,严格限制尘、毒、噪声、振动、辐射等有害物,使其不得超过规定的卫生标准.〔3〕平安治理举措.它包括对人员的平安教育和培训;建立平安规章制度;对设备〔特别是重大、危险设备〕的平安监察等.由用户采取的平安举措对减小设计的遗留风险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些举措与技术举措相比,可靠性相对较低,它们都不能用来代替在设计阶段可用来消除危险、减小风险的举措.5.2.4减少或限制操作者涉入危险区的需要1.采用本质平安技术本质平安技术,是指利用该技术进行机器预定功能的设计和制造,不需要采用其他平安防护举措就可以在预定条件下执行机器的预定功能时满足机器自身平安的要求.(1)预防锐边、尖角和凸出局部.在不影响预定使用功能前提下,机械设备及其零部件应尽量预防设计成会引起损伤的锐边、尖角、粗糙的、凸凹不平的外表和较突出的局部.金属薄片的棱边应倒钝、折边或修圆.可能引起刮伤的开口端应包覆.(2)平安距离的原那么.利用平安距离预防人体触及危险部位或进入危险区,是减小或消除机械风险的一种方法.在规定平安距离时,必须考虑使用机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状态、有关人体的测量数据、技术和应用等因素.机械的平安距离包括两类距离要求:①预防可及危险部位的最小平安距离.它是指作为机械组成局部的有形障碍物与危险区的最小距离,用来限制人体或人体的某部位的运动范围.当人体某部位可能越过障碍物或通过机械的开口去触及危险区时,平安距离足够长,限制其不可能触碰到机械的危险部位,从而预防了危险.②预防受挤压或剪切危险的平安距离.当两移动件相向运动或移动件向着固定件运动时,人体或人体的某部位在其中可能受到挤压或剪切.这时,可以通过增大运动件间最小距离,使人的身体可以平安地进入或通过;也可以减小运动件间的最小距离,使人的身体部位伸不进去,从而预防了危险.〔3〕限制有关因素的物理量.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情况下,根据各类机械的不同特点,限制某些可能引起危险的物理量值来减小危险.例如,将操纵力限制到最低值,使操作件不会因破坏而产生机械危险;限制运动件的质量或速度,以减小运动件的动能;限制噪声和振动等.〔4〕使用本质平安工艺过程和动力源.对预定在爆炸气氛中使用的机器,应采用全气动或全液压限制系统和操纵机构,或'本质平安〃电气装置,也可采用电压低于〃功能特低电压〃的电源,以及在机器的液压装置中使用阻燃和无毒液体.2.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
安全文化塑造本质型安全人(二篇)
安全文化塑造本质型安全人煤矿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我们围绕如何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探索,初步形成了“培育煤矿安全文化,塑造本质型安全人”的研究成果。
为什么提出“塑造本质型安全人”的课题我们之所以提出“培育煤矿安全文化,塑造本质型安全人”的课题,原因有三点:第一、从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看,管理思想面临着一个新的突破。
近年来,开滦集团公司努力构建适合本企业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是,用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眼光审视我们的安全工作,差距依然十分明显。
百万吨死亡率始终在0.3-0.5左右徘徊,仿佛遇到了一个难以跨越的障碍。
分析现状我们深深感到,煤矿安全现状之所以不能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关键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人”的问题。
各级领导虽然重视安全,但在安全决策导向上,是重结果、重指标,而缺乏对过程的精细控制,从决策上谋求为员工创造“想不安全都不容易”的指导思想还有欠缺;开滦历史上形成的安全制度很多、很复杂,但这些制度,更多强调的是约束、控制和事后的处罚与整治,缺乏注重对人的自觉性的培养与启发。
近年来,我们的生产技术装备虽然有了大幅的改进,生产力水平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但我们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却依然沿用着传统的经验管理方式,人—机—物—法—环整个系统的本质安全仍难以实现良性运转。
说到底,现实的安全管理并没有跳出“以事为中心”“以物为中心”的旧有模式,“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尚未普遍树立起来。
由此,我们感到,要真正实现企业的长治久安,必须在管理思想上有一个新的突破:在加大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同时,着手培育个人和群体的安全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使每一名员工从精神素质和行为规范上实现本质型安全。
第二、从煤矿的特殊环境和案例分析上看,对“人”的塑造迫在眉睫。
首先,煤矿具有艰苦性、高危性。
这种特性一方面铸就了矿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受累、特别能战斗的行业性格;另一方面,对人的意识、生理、心理又是一种极大的压抑。
(本质安全) 3
•
四、环境本质安全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空间环境、时 间环境、物理化学环境、自然环境和作业现场环境。环境 要符合各种规章制度和标准。实现空间环境的本质安全, 应保证企业的生产空间、平面布置和各种安全卫生设施、 道路等都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实现时间环境的本质 安全,必须做到按照设备使用说明和设备定期试验报告, 来决定设备的修理和更新。同时必须遵守劳动法,使人员 在体力能承受的法定工作时间内从事工作;实现物理化学 环境本质安全,就要以国家标准作为管理依据,对采光、 通风、温湿度、噪声、粉尘及有毒有害物质采取有效措施, 加以控制,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实现自然环境本 质安全,就是要提高装置的抗灾防灾能力,搞好事故灾害 的应急预防对策的组织落实。
•
本质安全是珍爱生命的实现形式,本质安全 致力于系统追问,本质改进。强调以系统为平台, 透过繁复的现象,去把握影响安全目标实现的本 质因素,找准可牵动全身的那“一发”所在,纲 举目张,通过思想无懈怠、管理无空档、设备无 隐患、系统无阻塞,实现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 故。
人的本质安全相对于物、系统、制度等三方 面的本质安全而言,具有先决性、引导性、基础 性地位。 • 人的本质安全包括两方面基础性含义。一是 人在本质上有着对安全的需要。二是人通过教育 引导和制度约束,可以实现系统及个人岗位的安 全生产无事故。 • 人的本质安全是一个可以不断趋近的目标, 同时又是有具体小目标组成的过程。人的本质安 全既是过程中的目标,也是诸多目标构成的过程。 •
•
企业的各类仪器、仪表和报警系统既是员工视 觉等感觉器官的延伸,也是必不可少的监视耳目。 所以,确保仪器、设备、流程的可靠性,确保它 们的本质安全化,是提高事故预防能力、保证安 全生产的根本出路。从建厂选址、设计制造到调 试运行、维护和人员培训等各种相关生产活动中 都始终贯穿安全思想的先进经验,利用现有的经 济实力和技术手段,从设计、建造时就严把质量 关、安全关,使设备和流程从本质上实现安全, 不达标决不投产,通过不断地宣贯和培训,在员 工中牢固树立“将事故隐患从根源消除”的“本 质安全化”思想,是追求事故为零的必由之路
本质安全化的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质安全化的目的和基本思路本质安全化是指在信息系统设计和运维过程中,通过系统性的安全策略和措施,降低系统遭受外部攻击和内部破坏的风险,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信性。
本质安全化的目的是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系统被恶意攻击或滥用,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在信息安全威胁日益复杂和严峻的环境中,保证系统能够应对和抵御各种安全风险。
本质安全化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需求分析:在系统设计之初,要进行全面的安全需求分析,明确系统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和风险,确定系统的安全目标和安全需求。
通过对用户需求、系统功能和业务流程的分析,评估系统的可信性和安全性,明确安全策略和措施。
2. 多层次防御:建立多层次的防御体系,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保护。
包括物理层面的安全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层面的安全措施,如网络安全协议、加密技术等;应用层面的安全措施,如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等。
3. 安全审计和监控:建立完善的安全审计和监控机制,对系统的操作和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日志记录,及时发现和响应安全事件。
通过对系统日志和安全事件的分析,及时发现系统漏洞和异常行为,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4. 安全培训和意识提高:加强用户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其安全防护能力。
建立相应的安全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演练,提高用户对安全威胁的认识和应对能力,确保用户正确使用系统。
5. 安全漏洞修补和漏洞管理:定期对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和修补系统中的安全漏洞。
建立漏洞管理机制,对于已知的漏洞和安全威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确保系统能够及时阻止和抵御安全攻击。
6. 合规管理和法律法规遵循: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系统进行合规管理和监管。
确保系统的设计和运维过程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和个人隐私。
本质安全
浅析本质安全一、正确理解“本质安全”不论对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还是对工程项目管理从业人员来说,“本质安全”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目前尚没有形成一个准确的定义。
笔者通过利用网络资源,结合自身的理解,对“本质安全”释义如下: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的功能。
其来源是从《煤矿安全规程》对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解释演绎扩展而来。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煤矿企业属于高危险行业,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
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处处按照标准、规程作业,把事故降低到最低甚至实现零事故,实现煤矿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必然的,这就是“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就是通过追求企业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目标。
“本质安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
不论在何种作业环境和条件下,都能按规程操作,杜绝“三违”,实现个体安全;二是物的安全可靠性。
不论在动态过程中,还是静态过程中,物始终处在能够安全运行的状态;三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在日常安全生产中,不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况而发生重大事故,形成“人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系统;四是制度规范、管理科学。
杜绝管理失误,施工作业中实现零缺陷、零事故,从而基本形成无灾可救、无险可抢,无事故发生的局面。
二、如何实现“本质安全”?(一)创新安全理念,促进人的本质安全如江苏徐州矿业集团早在2001年初率先在国内提出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力求通过“人、物、系统、制度”四大要素的高度和谐统一,实现“四无两零”,即:思想无懈怠、管理无空档、设备无隐患、系统无死角,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
这一理念体现了徐州矿业集团对安全管理规律新的认知和探求,体现了职工共同的价值取向。
为实现既定目标,徐矿集团一是实行系统追问。
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
由于安全的相对性原理,所以,安全的投入与安全(目标)在一定经济、技术水平条件下有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安全系统的“优化”同样受制于经济。但是,由于安全经济的特殊性(安全性投入与生产性投入的渗透性、安全投入的超前性与安全效益的滞后性、安全效益评价指标的多目标性、安全经济投入与效用的有效性等)就要求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在考虑系统目标时,要有超前的意识和方法,要有指标(目标)的多元化的表示方法和测算方法。
二、本质安全方法
这是安全技术追求的目标,也是安全系统工程方法中的核心。由于安全系统把安全问题中的人-机(物)-环境统一为一个“系统”来考虑,因此不管是从研究内容来考虑还是从系统目标来考虑,核心问题就是本质安全化,就是研究实现系统本质安全的方法和途径。
三、人机匹配法
在影响系统安全的各种因素中,至关重要的是人-机匹配。在产业部门研究与安全有关的人机匹配称为安全人机工程,在人类生存领域研究与安全有关的人机匹配称为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问题。显然,从安全的目标出发,考虑人-机匹配,以及采用人-机匹配的理论和方法是安全系统工程方法的重要支撑点。
五、系统安全管理方法
安全系统工程从学科的角度讲是技术与管理相交叉的横断学科;从系统科学原理的角度讲它是解决安全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所以,安全系统工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技术基础,系统安全管理方法则贯穿到安全的规划、设计、检查与控制的全过程。所以,系统安全管理方法是安全系统工程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
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是依据安全学理论,在总结过去经验型安全方法的基础上日渐丰富和成熟的。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须从系统的整体性观点出发,从系统的整体考虑解决安全问题的方法、过程和要达到的目标。例如,对每个子系统安全性的要求,要与实现整个系统的安全功能和其他功能的要求相符合。在系统研究过程中,子系统和系统之间的矛盾以及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矛盾都要采用系统优化方法寻求各方面均可接受的满意解;同时要把安全系统工程的优化思路贯穿到系统的规划、设计、研制和使用等各个阶段中。
什么是“本质安全”?
什么是“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一词的提出源于20世纪50年代世界宇航技术的发展,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安全理论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步被广泛接受。
狭义的本质安全是指机器、设备本身所具有的安全性能。
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机器、设备能够自动防止操作失误或引发事故;即使由于人为操作失误,设备系统也能够自动排除、切换或安全地停止运转,从而保障人身、设备和财产的安全。
广义的本质安全指“人-机-环境-管理”这一系统表现出的安全性能。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其完整性,使整个系统安全可靠。
本质安全理念认为,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
不论在何种作业环境和条件下,都能按规程操作,杜绝“三违”,实现个体安全。
二是物的安全可靠性。
不论在动态过程中,还是静态过程中,物始终处在能够安全运行的状态。
三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在日常安全生产中,不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况而发生重大事故,形成“人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系统。
四是管理规范和持续改进。
通过规范制度、科学管理,杜绝管理上的失误,在生产中实现零缺陷、零事故。
从安全管理学角度,本质安全是安全管理理念的转变,表现为对事故由被动接受到积极事先预防,以实现从源头杜绝事故,保护人类自身安全。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高危险行业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
浅谈怎样做好本质安全系统人(3)
浅谈怎样做好本质安全人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塑造本质安全型企业是职工最大的福利、企业最大的效益。
因此我厂开展了“塑造本质安全人、打造本质安全岗、构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活动。
所谓本质安全,就是运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使企业部的人、机(物)、系统、管理达到安全和谐统一,最终实现思想无懈怠、管理无空档、设备无隐患、系统无死角、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
本质安全有四大要素。
一是人的本质安全,即生产环境中的每个人,都能遵章守纪,按章办事,杜绝“三违”,实现个体到群体的本质安全。
二是机(物)的本质安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设备都能以良好的状态运转,不带故障;任何保护设施都齐全、可靠;任何原材料都符合规定和使用要求。
三是系统的本质安全,各生产系统及其子系统,没有隐患或缺陷,不会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机(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发生事故。
四是管理体系的本质安全,建立健全科学的规章制度、管理体系,并规运作,实现安全管理闭环运行。
这四大要素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人是本质安全的核心,机(物)是本质安全的基础,系统是本质安全的保证,管理是本质安全的支撑,四者互为条件,互为补充。
这里我简单谈一下“人”的本质安全;何为本质安全人,本质安全人是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人。
想安全就是职工具有强烈的自主安全意识;会安全就是职工具有本专业岗位知识和熟练的安全技能;能安全就是职工能自觉遵守安全制度,能正确熟练地操作设备和工具,能以创造的安全环境有效地保障安全。
本质安全人包括两类人:一是本质安全决策者和管理者,二是本质安全操作者。
“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所以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企业各项目标的实现要依靠全体人员的干劲和智慧等等,这些是一个管理者应从思想上重视起来的。
首先,要抓好人的思想,这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主要容,对于各个变电站来说,多数地处偏远,生活条件差,职工基本上没有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还有许多职工是单身,他们的思想波动大,所以关心职工利益,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我们班组长首先应想到和做到的,用真心帮助职工,用真爱温暖职工,用真情感化职工,提高变电站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积极开展争当和谐个人,争创和谐班组和和谐家庭活动,营造和谐变电站。
什么是本质安全
什么是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一词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电气设备防爆构造,由于有了这种构造,电气设备在正常状态下或发生事故时,所产生的为火花、电弧及高热等不至于引燃爆炸性气体。
扩展之后的本质安全,是指操作者在误操作或判断失误的情况下,即使有不安全行为,设备、系统仍能自动地保证安全;当设备、系统发生故障时,它能自动排除,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本质安全理论以“剃须刀”定义分析法、系统可靠性、系统追问、青蛙现象和事故法则等一系列理论为支撑,以杜绝各类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的发生为核心,不断寻找和控制可能引发事故的“毫发”,从而确保“全身”的安全。
系统追问中求本质安全范本
系统追问中求本质安全范本本质安全范本是指在设计和运营过程中考虑和实施的安全原则和最佳实践。
本质安全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结构和设计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风险,防止潜在威胁对系统的影响和损害。
下面将详细介绍本质安全的概念、原则和实施的最佳实践。
一、本质安全的概念本质安全是一种泛指,用于描述通过系统设计和操作来实现持续安全的安全管理方法。
本质安全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根源防御:本质安全的主要目标是预防事故和损害的发生,而不仅仅是依靠事后应急措施或修复措施。
通过在系统设计之初考虑安全因素,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威胁和风险。
2. 多层防御:本质安全不仅仅依赖于单一控制措施,而是通过多个层次的控制措施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这些层次包括物理层、技术层和组织层,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的责任和控制措施。
3. 持续改进:本质安全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评估和更新系统的安全性。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威胁的演变,本质安全需要不断地适应和改进。
二、本质安全的原则在实现本质安全的过程中,有一些基本原则可以指导系统的设计和操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本质安全原则:1. 综合风险评估:系统设计之初应进行综合风险评估,包括对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威胁的评估。
这样可以确定系统所需的各种控制措施和安全建议。
2. 风险最小化:通过采用最佳实践和技术,以及应用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受攻击的风险。
在系统设计中应尽量避免使用不安全的组件和方法。
3. 安全设计: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安全性并纳入到系统的各个方面。
这包括对系统的物理和逻辑结构的设计、访问控制、认证和授权机制、数据的保护和备份等。
4. 安全培训与意识:系统的安全性不仅仅依赖于技术措施,还需要个人的意识和培训。
通过培训和教育,可以增强人员对安全的意识和行为准则,减少由于个人疏忽而导致的安全风险。
5. 安全监控与响应: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控和响应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中的安全事件。
系统追问中求本质安全范文
系统追问中求本质安全范文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和构建系统时将安全性考虑为系统的核心属性,并在系统架构、组件和功能中融入安全保护机制。
本文将从本质安全的概念、意义和原则入手,探讨本质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本质安全的实施与效果。
最后,本文将提出进一步加强本质安全的建议和措施。
第一章:本质安全的概念和意义本节将介绍本质安全的概念和意义。
首先,本质安全指的是将安全考虑作为系统设计和构建的核心属性。
它强调通过在系统的每个层次都融入安全保护机制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同时,本质安全强调预防性,即通过在设计和构建阶段预测和解决安全问题,从而减少事故和攻击的风险。
本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减少系统受到攻击和事故的概率。
通过在设计和构建阶段就考虑安全性,可以避免后期修补漏洞的复杂和成本高昂的问题。
其次,本质安全提高了系统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系统的本质安全性能使得用户更加信任,并且能够在系统受到攻击或者发生事故时自动进行应对和恢复。
最后,本质安全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
通过减少事故和攻击带来的损失,可以节省维护和修复的成本,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可持续性。
第二章:本质安全的原则和方法本章将介绍本质安全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本质安全的原则之一是层次与多样性。
系统应该根据不同的安全需求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应该有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其次,本质安全要求系统的安全措施具有多样性。
不同的安全措施可以避免单一漏洞造成的问题,并提高系统对复杂攻击的抵御能力。
本质安全的方法包括风险评估和安全需求分析。
风险评估是识别系统可能面临的威胁和风险,并评估其对系统的影响和概率。
安全需求分析是基于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系统应具备的安全性能和功能。
此外,本质安全还包括设计安全保护机制和实施安全测试的过程。
设计安全保护机制是根据安全需求和系统特点,选择和设计适合的安全措施。
实施安全测试是验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弱点,以确保系统满足安全要求。
追求本质安全 创造安全效益
追求本质安全创造安全效益无危则安,无损则全。
经济发展是主题,安全生产是保证,安全生产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乎整个社会的稳定。
当“物的不安全状态”存在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时就引爆了难以挽回的事故,安全生产才是最大化的效益。
本质安全是生产管理过程中所追求高级的安全理念,同时也是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一种保障。
本质安全,就是通过追求企业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目标。
本质安全是珍爱生命的实现形式,本质安全致力于系统追问,本质改进。
强调以系统为平台,透过繁复的现象,去把握影响安全目标实现的本质因素,找准可牵动全身的那“一发”所在,纲举目张,通过思想无懈怠、管理无空档、设备无隐患、系统无阻塞,实现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
人的本质安全相对于物、系统、制度等三方面的本质安全而言,具有先决性、引导性、基础性地位。
人的本质安全包括两方面基础性含义。
一是人在本质上有着对安全的需要。
二是人通过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可以实现系统及个人岗位的安全生产无事故。
人的本质安全是一个可以不断趋近的目标,同时又是有具体小目标组成的过程。
人的本质安全既是过程中的目标,也是诸多目标构成的过程。
在安全研究反面有许多著名的研究案例。
例如海因里希的事故法则,大家都比较熟悉,就是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海因里希的工业安全理论是该时期的代表性理论。
海因里希的研究说明大多数的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或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因果过程是遗传因素及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的性格上的缺点的原因,人的缺点是产生不安全行为和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就引起事故和伤害。
本质安全化的目的和基本思路范文(二篇)
本质安全化的目的和基本思路范文在现代社会中,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不论是个人生活安全,还是国家安全,都离不开安全的保障。
在安全领域,本质安全化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概念和目标,它的核心思想是以预防为主,通过加强系统的本身结构与性能来实现安全的保障。
本文将从目的和基本思路两方面来阐述本质安全化的含义和实施方式。
一、本质安全化的目的本质安全化的目的在于从系统本身出发,通过优化和改进系统的结构和性能,从而实现安全风险的最小化。
其核心思想是在系统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从头开始考虑安全,而不是事后对已经存在的系统进行修补和补救。
本质安全化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质安全化的目的是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工业领域和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着各种风险和潜在危险,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往往处于受威胁的状态。
通过本质安全化的措施和策略,可以在系统设计和实施阶段就考虑到人员的安全需求,从而有效地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其次,本质安全化的目的是保护环境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环境安全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质安全化的目的是通过改进和优化系统的结构和性能,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确保环境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另外,本质安全化的目的是保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在现代社会中,安全问题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
通过本质安全化的措施和策略,可以有效地防范和遏制恐怖主义、犯罪和其他非法行为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威胁,保障国家和社会的安全。
总之,本质安全化的目的在于通过优化和改进系统的结构和性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护环境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保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本质安全化的基本思路本质安全化是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实施本质安全化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下面将从系统性、综合性、先见性和持续性四个方面来阐述本质安全化的基本思路。
本质安全
由务虚走向务实,由应付侥幸走向全面践行----浅谈本质安全近期来,通过各类媒体和亲身感受,痛心的感到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了生命、财产的损失,而且对受害者本人及其家属造成了精神和心灵的创伤,同时也伤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特别是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还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为此,党和政府以及各级行政机关痛定思痛,在交通、铁路、医药、食品卫生等关系民生的领域,加大了安全监管的力度,严惩相关责任人。
作为一名从事工程施工与监理16年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对安全的认识也是不断地提高。
特别在经历2009年4月,由本人担任总监的某市政工程,一名工人因水泥罐倒塌先受重伤,9d 后死亡的事件,令我对安全生产的安全管理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该事件发生后,安监局立即介入,通过调查、取证、笔录,了解施工和监理单位对水泥罐合格证、基础及安装质量的验收情况以及使用等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调查。
虽然监理单位不承担主要责任,但也暴露了安全监理工作的盲点和薄弱环节,尽管散装水泥罐由水泥厂提供和负责安装的,但使用单位也应对其安全可靠性进行检查,同时也要安全规范使用水泥罐,不能违章作业。
该事件调查表明,水泥罐本身没有合格证,水泥厂在安装前也前未进行基础和支腿设计,安装后未进行检查和验收,施工单位使用前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有违章作业现象。
这个事件表明,典型安全事故的发生均属于责任事故,主要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如何实现安全生产,必须由以前的务虚走向务实,由应付侥幸走向全面践行。
推行本质安全是一个重要抓手。
本质安全,就是通过追求企业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目标。
本质安全致力于系统追问,本质改进。
强调以系统为平台,透过繁复的现象,去把握影响安全目标实现的本质因素,找准可牵动全身的那“一发”所在,纲举目张,通过思想无懈怠、管理无空档、设备无隐患、系统无阻塞,实现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
关于对“系统防范、本质安全”安全理念的思考
关于对“系统防范、本质安全”安全理念的思考一、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含义、特征及创建途径:1.本质安全型企业是指全面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规定,以追求人、机、环境、管理等要素优化匹配,实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的奋斗目标,使安全隐患减少、风险事故得到有效控制,达到行为规范、装备先进、环境可靠、管理精细、安全领先的现代化企业。
2.本质安全型企业的主要特征:一是员工安全素质良好,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相应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臵能力,基本杜绝人为失误;二是安全可靠性高,设施、设备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高,具有故障检测、安全保护和防护功能;三是风险危害程度低,生产系统和环节得到优化,生产作业现场、周边环境有安全保障,防范生产安全事故能力强;四是安全管理采用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管理创新、持续改进管理模式为基础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
二、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途径:1.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推进员工行为本质安全化。
倡导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理念,规范员工的行为模式,全面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加强企业人文环境和生产现场的本质安全文化建设,搭建企业安全文化平台,营造浓厚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做到人人都是安全员,“三违”现象大幅减少,在生产过程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辨证关系。
2.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准入标准。
严格执行对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其他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工作经历、接受培训等准入条件的规定,从源头上严把从业人员准入关,实现从业人员的安全准入。
3.强化安全培训力度。
不断改进培训方法,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培训。
通过培训特别是对基层员工的系统培训,使员工具有较高的安全技能和专业岗位知识,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4.加大安全投入,提升系统装备本质安全程度。
根据防范风险和安全生产需要,不断增加安全投入,提高防范系统装备安全水平。
煤矿推行本质安全宣教“四问法的实施意见
煤矿推行本质安全宣教“四问法的实施意见基层各党支部、机关部室:本质安全“四问法”是职工进行自我安全教育的有效形式,也是集团公司重点考核、我矿重点推行实施的安全教育方法。
为进一步规范“四问法”操作,营造浓厚的“四问”氛围,现就推行本质安全“四问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目的意义推行本质安全“四问法”,通过开展“四问法”教育,改善职工思维模式,培养良好的系统追问习惯,在培育出本质安全型个人的同时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
二、本质安全“四问法”主要内容1、我在安全生产中扮演哪些角色?2、每个角色要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3、哪些角色扮演成功?哪些还不行?为什么?4、我怎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和义务?三、应把握的原则1、自问为主,自问与他问相结合的原则;2、自省为主,个人自省与集体帮助相结合的原则;3、事前分析、事中处理完善、事后反思提高的原则;4、实情实说,不抓辫子的原则;5、突出承诺,重在落实的原则。
四、实施方法(一)时间:每天的班前会及每周五的安全活动时间(二)地点:各单位会议室及生产场所(三)主持人:当班班长、单位党政主管(四)参加人员:所有上班出勤职工(五)活动形式:分两条线进行,班前提问会和事故追问会1、班前提问会班前提问会一般由当班班长主持。
班长先介绍上个班次的生产情况,总结安全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同时提醒本班施工现场应当注意的事项。
然后由班长点名,引导职工结合自己的工种特点本着“按工种讲安全”的原则进行发言,这些问题讲清之后再由班长分工,职工进入施工现场进行作业。
2、事故追问会事故追问会在周五职工安全活动时进行。
这里所指的事故指煤矿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机电等事故,既可以是本单位发生的,也可以是其它单位发生的;既包括一般“三违”,也包括严重“三违”。
基层单位根据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选取有典型的事故案例进行系统追问。
主持人介绍事故的简单经过,然后由职工开始发言。
若是本单位发生的事故,首先由事故的当事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发言;若非本单位发生的事故,可由与事故发生的单位相类似岗位的职工发言,谈对该起事故的认识,分析事故的原因,谈自己在安全生产中应当扮演什么角色?这些角色需要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哪些角色是否尽心尽职?哪些还不行?应当吸取的教训是什么?接着由当班的其它职工和主持人进行追问,仍由当事人回答,其他人员作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追问中求本质安全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系统追问中求本质安全2007年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简称神宝公司)生产原煤735.27万吨,土方剥离3322万立方米,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为零,公司安全生产实现655天无重伤及以上各类级别事故,安全质量标准化迈上新台阶。
神宝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琚兆山局长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从神宝公司发展的历史脉络出发,讲述了神宝公司如何向着本质安全型企业迈进。
痛定思痛改变旧有工艺
过去神宝公司既有井工矿,又有露天矿。
其中,井工矿主要有宝一矿和宝雁煤矿。
这两所井工矿均采用斜井开拓、长壁式开采,回采工艺为炮采,并分别安装有KJ95监控系统和瓦斯抽放监控系统。
与井工开采相比,露天开采能彻底杜绝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煤矿生产灾害,具有安全系数高、事故率低的明显优势,且还具有产量大、劳动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资源回收率高、作业空间不受限制、电力消耗少、建设速度快等综合生产优势。
但由于露天开采设备购置费用较高、初期投资较大,故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能全面在适合露天开采的神宝公司所属矿区内得到推广。
但随着矿井的不断延伸,井工矿落后的生产工艺和严重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制约着神宝公司的发展,对此,神宝公司展开了反思讨论,经过两个月的反思讨论,公司上下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公司相继投资800
万元完善了矿井工业监控系统和瓦斯检测、排放系统,并建立健全了安
全生产责任制,但是落后的采煤生产工艺仍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因素。
大家认为,只有从采煤生产工艺上下手,抛弃落后不安全的采煤生产工艺,再配合“一人自保、两人互保、三人联保、家庭担保”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从根本上掐灭事故苗头,杜绝事故的发生。
但思路的开拓,需要探索,更需要否定过去的勇气。
神宝公司针对井工矿生产,也努力开展了多渠道、全方位寻找安全可靠采煤方法的探索和试验。
然而,《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井下不允许“挑顶、崩大块”的爆破作业问题,却成了横亘在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
经多次反复研究,职代会讨论通过,各级主管部门和全体股东同意,神宝公司最终做出了一个根本性的决断:井工矿在未找到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采煤方法之前进行停产整顿!从此,露天矿单一生产的格局渐渐形成,完成了由落后的井工生产工艺向露天生产方式的产业结构调整。
目光放远加大企业投入
实现本质安全,是神宝公司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
为此,他们致力于系统追问,本质改进。
在他们看来,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使企业基本达到无灾可救、无险可抢、无事故发生的局面。
思路理清了,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加快露天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