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测试题第四章
农业气象学试题汇总 含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汇总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e5fcbabb4cf7ec4bfed050.png)
《农业气象学》模拟试题(一)二.填空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某一瞬间大气的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称天气;2.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_性,即既表现为波动性,又表现为粒子性;3.在地面辐射差额 R = (S'+ D)(1 - α) - r 公式中, α 为反射率 , r 为地面有效辐射 ;4.土壤温度日较差主要决定于土壤之间的导热率和土壤温度, 同时还受地面和大气间乱流热量交换等因素的影响;5.在农历廿四个节气中,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作为四季的开始;6.大陆性气候的地区,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节,降水变率比其它地区为大;7.青藏高原把西风环流分为南和北两支,使其范围扩大;8.大陆度与气温年较差成正比,与地理纬度成反比;9.农业气候三要素是光、热、水;10.农田中的外活动面位于植物高度2/3处;三.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夜间地面温度低于空气温度时,辐射热通量方向由 ____ 指向 ____ ;AA.地面;空气B.空气;地面C.一侧空气;另一侧空气D.地面一侧;地面另一侧2.农业气象学中通常把大气辐射称为 _____ ;CA.短波辐射B.中波辐射C.长波辐射D.超长波辐射3.在北半球 0 - 66.5° N 纬度间,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是 ____ 日;B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4.某年或某月的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值称为降水 ____ ;AA.距平B.平均变率C.极差D.相对变率5.地面覆盖后,除阴雨天外,各深度的日平均土温比未覆盖的 ___ ,增降温效应表层比下层 ____ ;AA.高;小B.低;小C.高;大D.低,大6.疏透结构林带其背风侧的最小风速,大致出现在林高 ____ 倍的地方;BA. 1B. 3C. 4D. 67.摩擦层中的风压定律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 ____ ,低压在 ____ ;CA.右前方;左前方B.右前方;左后方C.右后方;左前方D.右后方;左后方8.夏季高温与少雨相结合,冬季寒冷与潮湿相结合,这种气候型属于 ____ 气候型;BA.草原B.地中海C.季风D.高山9.凹陷地形气温日较差比凸地为 ___ ,干燥土壤气温日较差比湿土为 ____ AA.大;大B.小;大C.大;小D.小;小10.下述的几种风哪一种不是地方性风 ____ ;CA.海陆风B.山谷风C.季风D.焚风四.判断题: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标"对",不对的标"错")1.地球大气,按其物理性质的垂直分布,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散逸层.(错)2.白天地面辐射差额为正值, 地面吸收了辐射能转化为热能地面温度高于贴地气层和下层土壤.(对)3.由于水汽压和绝对湿度其数值和单位都基本相同, 所以气象上常用水汽压来代替绝对湿度.(错)4.中国气候的形成因素共有:季风性明显,大陆性很强,温度差异大,降水复杂化四个方面.( 对 )5.土壤经耕翻后,其热容量和导热率会增大,而镇压后的土地, 其导热率和热容量会减小.( 错 )简答题:1. 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1)农业生物和生产过程对农业气象条件的要求与反应;(2分)(2)农业生产对象和农业技术措施对农业气象条件的反馈作用。
农业气象学复习题
![农业气象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8d2264df7ec4afe04a1df1d.png)
一、名词解释题:1.干洁大气2.下垫面3.气象要素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1.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和。
2.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3.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辐射。
4.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夏天比冬天。
5.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根据大气中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和。
7.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8.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9.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千米。
三、判断题:(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7.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四、问答题1.臭氧在大气中有什么作用?它与平流层温度的铅直分布有什么关系?2.二氧化碳的日年化、年变化和长期变化的特点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3.为何气象学中将大气中含量并不太大的水汽看作是一种重要的成分?4.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层的依据是什么?5.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可分为哪几层?其中最低的一层有什么特点?一、名词解释题:1.辐射2.太阳高度角3.太阳方位角4.可照时间5.光照时间6.光合有效辐射7.大气逆辐射 12 .地面有效辐射 8.光周期现象 9.长日照植物 10.短日照植物 11.温室效应二、填空题:1.常用的辐射通量密度的单位是。
农业气象学习题1-5
![农业气象学习题1-5](https://img.taocdn.com/s3/m/585f0f0eb9d528ea81c7799a.png)
农业气象学习题1-5农业气象学习题绪论一、名词解释题:1 、农业气象学: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气象学:研究大气中各种现象成因和演变规律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
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1、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
3、农业气象学是(农业)科学与(气象)科学交叉、渗透形成的学科。
4、农业气象研究过程中通常要进行农业生物或设施状况和环境气象要素二者的(平行)观测。
三、单项选择题:1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中所发生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科学,更概括地说研究大气的科学应称为( D )。
A、大气物理学 B、地球物理学C、物理气象学D、大气科学2 农业气象学研究所遵循的平行观测原则是( B )。
A、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观测B、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观测和气象观测C、同时同地进行的气象观测D、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气象要素和气象灾害观测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要素是农业气象要素的有( A、B、C)。
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水分条件D、土壤肥2 下列气象要素中,属于农业气象要素的有( A、B、D)。
A、温度B、空气湿度C、能见度D、降水量五、问答题:1 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1)农业生物和生产过程对农业气象条件的要求与反应;(2分)(2)农业生产对象和农业技术措施对农业气象条件的反馈作用。
(3分)2 农业气象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答:(1)农业气象探测、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1分)(2)农业小气候利用与调节;(1分)(3)农业气象减灾与生态环境建设;(1分)(4)农业气象信息服务;(1分)(5)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
农业气象学 习题
![农业气象学 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0a9453df111f18583d05a1f.png)
目录绪论 (1)第一章辐射 (2)第二章温度 (7)第三章水分 (12)第四章空气运动 (20)第五章天气学基本知识 (27)第六章农业灾害天气 (30)第七章气候通论 (34)第八章黑龙江气候 (40)第九章小气候 (42)一、名词解释大气,气象学,农业气象学,农业气象要素。
二、填空题1.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对气候有作用。
2.臭氧层分布在,它对地球生物有作用。
3.大气上界有公里高,它是根据来确定的。
4.大气物理上界有公里高,它是根据来确定的。
大气最低层是层,此层在中纬度地区有公里高。
5.对流层的特点是:、、。
三、简答题1.大气共分几层?对流层的高度是多少?2.臭氧层分布在哪里?距地面有多高?为何当今世界科学家们关注臭氧层的变化?第一章辐射一、名词解释太阳常数,辐射通量密度,光照强度,大气透明系数,太阳直接辐射,天空散射辐度,太阳总辐射,太阳辐射总量,生理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地面有效辐射,地面净辐射,太阳高度角,太阳方位角,可照时,日照时,日照率,曙暮光光照时间,光能利用率,长日性植物,短日性植物,中性植物。
二、填空题1.同纬度地方随海拔高度增高,则太阳直接辐射越,天空散射辐射越。
2.大气吸收太阳短波辐射的能力。
但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却是。
3.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后被削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能的、和作用而引起的。
4.太阳辐射光谱总能量主要是由、和组成。
5.大气中的水汽含量越多,则地面上的有效辐射越,天空云越少,则地面有效辐射越。
6.在夏至这一天,地球上从南极到北极,越往北可照射越;冬至这一天,从南极到北极越往北,可照时越;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可照时。
7.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例外),地理纬度每增高1度,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就减小度。
8.植物对昼夜长短的反应,统称为现象。
长日照作物要求太阳光的可照时数长于小时。
9.绿色植物对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
对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作用的辐射波长范围大致在0.30~0.75微米之间、称为。
农业气象学练习题
![农业气象学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f9d1e7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e.png)
农业气象学练习题《农业气象学》复习题绪论、大气1、名词解释:天气、气候、干洁大气。
2、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层的依据是什么?分为哪几层?其中最低的一层有什么特点?第二章辐射1、名词解释:辐射、太阳高度角、光合有效辐射。
2、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3、根据可照时间计算公式分析可照时间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4、对长日照作物和短日照植物进行南北引种,哪一种更易成功?引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5、为何晴天天空常呈尉蓝色?而日出、日落时太阳光盘又呈红色?高山上的植株为什么相对矮小?6、不同光谱成分的太阳辐射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何影响?7、何谓地面有效辐射?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8、影响光能利用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提高光能利用率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第三章温度1、名词解释:活动积温、有效积温、干绝热直减率、湿绝热直减率。
2、分析土壤热特性对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试比较沙土和粘土、干松土壤和紧实土壤温度变化的特点。
3、地温、气温极植出现在什么时间?纬度对地温、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有什么影响?4、土壤温度的变化特征是什么?5、试分析晴天条件下大气稳定度的日变化情况,由分析结果解释夏天雷阵雨常出现在午后的原因。
6、何谓逆温?在什么条件下可出现逆温?逆温在农业上有什么意义?7、某种植物从出苗到开花所需的有效积温是一定的,它在日均温恒为20℃的条件下从出苗到开花时间为100天,而在18℃时为125天。
如果让这种植物在25℃条件下生长50天,然后转移至20℃的条件下栽培,问该植物从出苗到开花共需多少天?其生物学零度为多少?8、育种过程中,对作物进行杂交,要求两亲本花期相遇,已知杂交品种由播种到开花,母本不育系和父本恢复系各要求大于10℃的有效积温分别为765℃和1350℃,试问父本播种后,母本何时播种为宜?已知父本播种后,天气预报日平均温度为25℃。
9、某作物从出苗到开花需一定有效积温,其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0℃,它在日均气温为25℃的条件下,从出苗到开花需要50天。
农业气象学测试题第四章
![农业气象学测试题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33483c2ae2bd960590c677ae.png)
第四章水分名词解释大气湿度绝对湿度水汽压饱和水汽压相对湿度饱和差露点温度植物蒸腾农田蒸散可能蒸散降水量降水强度水分临界期水分关键期水分利用率填空1、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有:()、()、()、()。
2、水汽压的日变化的两种类型分别是:()和()。
3、一天中相对湿度的最高值出现在()时,最低值出现在()时5、相对湿度的年变化一般情况下()季节最小,()季节最大,但是我国大部地区则相反。
6、水汽凝结的条件为:()、()7、云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空气中()、(),还必须有()。
8、云滴增大主要是通过()、()两种过程完成的。
9、按云底距地面的高度可将云分为()、()、()三族。
10、降水量的单位是(),降水强度的单位是()。
三、多选题:(下列选项中至少要选择两项)1、下列各途径中,能够使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的有()()()()A、增加大气中水汽含量;B、降温;C、减少水汽含量;D、撒干冰;2、大气的冷却方式主要有()()()()等。
a、绝热冷却;b、辐射冷却;c、平流冷却;d、混合冷却。
3、有利于辐射雾形成的条件是()()()()。
A、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B、天气晴朗;C、微风(1~3米/秒);D、大气层结稳定;4、下列有关雾的说法正确的有()()()()。
A、城市雾较农村多;B、混合雾是由冷暖湿空气混合而形成的;C、雾的形成不需要凝结核;D、有雾形成,相对湿度大于100%;6、产生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物有()()()()。
A、露;B、云;C、霜;D、雾;10、连阴雨过多的地区()()()()。
A、作物易倒伏;B、水果含糖量低;C、可引起落粒落果;D、植物多病;8、冰雹形成在下列云层中()()()()。
A、浓积云;B、层积云;C、积雨云;D、雨层云;四、改错题(请将下列错误改正确)1、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称为相对湿度。
2、未饱和状态下,水汽压小于0,相对湿度大于100%。
4、水汽压一定时,气温愈高,饱和差愈小,反之愈大;6、温度愈高,空气的饱和水汽压就越大;7、水汽压单峰型日变化常发生于夏季的内陆;8、饱和差越大,水面蒸发越快;9、大风天有利于露和霜的形成;无风天有利于雾的形成;10、高云族包括卷云、卷层云、高积云等;1、水汽压单锋型日变化最小值出现在:()A、傍晚;B、深夜;C、清晨;D、午后;四、判断题:(正确√,错误×)3、空气中水汽含量和气压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温度可能有露水的出现;()5、一般情况下,干球温度小于湿球温度;()3、随着温度的升高,饱和水汽压减小。
农业气象学试题汇总(含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汇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2dec11bed5b9f3f90f1c4d.png)
《农业气象学》模拟试题(一)二.填空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某一瞬间大气的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称天气;2.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_性,即既表现为波动性,又表现为粒子性;3.在地面辐射差额 R = (S'+ D)(1 - α) - r 公式中, α 为反射率 , r 为地面有效辐射 ;4.土壤温度日较差主要决定于土壤之间的导热率和土壤温度, 同时还受地面和大气间乱流热量交换等因素的影响;5.在农历廿四个节气中,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作为四季的开始;6.大陆性气候的地区,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节,降水变率比其它地区为大;7.青藏高原把西风环流分为南和北两支,使其范围扩大;8.大陆度与气温年较差成正比,与地理纬度成反比;9.农业气候三要素是光、热、水;10.农田中的外活动面位于植物高度2/3处;三.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夜间地面温度低于空气温度时,辐射热通量方向由 ____ 指向 ____ ;AA.地面;空气B.空气;地面C.一侧空气;另一侧空气D.地面一侧;地面另一侧2.农业气象学中通常把大气辐射称为 _____ ;CA.短波辐射B.中波辐射C.长波辐射D.超长波辐射3.在北半球 0 - 66.5° N 纬度间,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是 ____ 日;B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4.某年或某月的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值称为降水 ____ ;AA.距平B.平均变率C.极差D.相对变率5.地面覆盖后,除阴雨天外,各深度的日平均土温比未覆盖的 ___ ,增降温效应表层比下层 ____ ;AA.高;小B.低;小C.高;大D.低,大6.疏透结构林带其背风侧的最小风速,大致出现在林高 ____ 倍的地方;BA. 1B. 3C. 4D. 67.摩擦层中的风压定律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 ____ ,低压在 ____ ;CA.右前方;左前方B.右前方;左后方C.右后方;左前方D.右后方;左后方8.夏季高温与少雨相结合,冬季寒冷与潮湿相结合,这种气候型属于 ____ 气候型;BA.草原B.地中海C.季风D.高山9.凹陷地形气温日较差比凸地为 ___ ,干燥土壤气温日较差比湿土为 ____ AA.大;大B.小;大C.大;小D.小;小10.下述的几种风哪一种不是地方性风 ____ ;CA.海陆风B.山谷风C.季风D.焚风四.判断题: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标"对",不对的标"错")1.地球大气,按其物理性质的垂直分布,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散逸层.(错)2.白天地面辐射差额为正值, 地面吸收了辐射能转化为热能地面温度高于贴地气层和下层土壤.(对)3.由于水汽压和绝对湿度其数值和单位都基本相同, 所以气象上常用水汽压来代替绝对湿度.(错)4.中国气候的形成因素共有:季风性明显,大陆性很强,温度差异大,降水复杂化四个方面.( 对 )5.土壤经耕翻后,其热容量和导热率会增大,而镇压后的土地, 其导热率和热容量会减小.( 错 )简答题:1. 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1)农业生物和生产过程对农业气象条件的要求与反应;(2分)(2)农业生产对象和农业技术措施对农业气象条件的反馈作用。
农业气象学试题汇总(含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汇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337f1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f.png)
农业气象学试题汇总(含答案)《农业气象学》模拟试题(一)二、填空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某一瞬间大气得状态与大气现象得综合称天气;2、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_性,即既表现为波动性,又表现为粒子性;3、在地面辐射差额 R = (S'+ D)(1 - α) - r 公式中, α 为反射率 , r 为地面有效辐射 ;4、土壤温度日较差主要决定于土壤之间得导热率与土壤温度, 同时还受地面与大气间乱流热量交换等因素得影响;5、在农历廿四个节气中,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作为四季得开始;6、大陆性气候得地区,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节,降水变率比其它地区为大;7、青藏高原把西风环流分为南与北两支,使其范围扩大;8、大陆度与气温年较差成正比,与地理纬度成反比;9、农业气候三要素就是光、热、水;10、农田中得外活动面位于植物高度2/3处;三、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夜间地面温度低于空气温度时,辐射热通量方向由____ 指向____ ;AA、地面;空气B、空气;地面C、一侧空气;另一侧空气D、地面一侧;地面另一侧2、农业气象学中通常把大气辐射称为 _____ ;CA、短波辐射B、中波辐射C、长波辐射D、超长波辐射3、在北半球0 - 66、5° N 纬度间,一年中白天最长得一天就是____ 日;B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4、某年或某月得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得差值称为降水____ ;AA、距平B、平均变率C、极差D、相对变率5、地面覆盖后,除阴雨天外,各深度得日平均土温比未覆盖得___ ,增降温效应表层比下层 ____ ;AA、高;小B、低;小C、高;大D、低,大6、疏透结构林带其背风侧得最小风速,大致出现在林高____ 倍得地方;BA、 1B、 3C、 4D、 67、摩擦层中得风压定律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____ ,低压在 ____ ;CA、右前方;左前方B、右前方;左后方C、右后方;左前方D、右后方;左后方8、夏季高温与少雨相结合,冬季寒冷与潮湿相结合,这种气候型属于 ____ 气候型;BA、草原B、地中海C、季风D、高山9、凹陷地形气温日较差比凸地为 ___ ,干燥土壤气温日较差比湿土为 ____ AA、大;大B、小;大C、大;小D、小;小10、下述得几种风哪一种不就是地方性风 ____ ;CA、海陆风B、山谷风C、季风D、焚风四、判断题: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您认为对得,在题后括号内标"对",不对得标"错")1、地球大气,按其物理性质得垂直分布,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散逸层、(错)2、白天地面辐射差额为正值, 地面吸收了辐射能转化为热能地面温度高于贴地气层与下层土壤、(对)3、由于水汽压与绝对湿度其数值与单位都基本相同, 所以气象上常用水汽压来代替绝对湿度、(错)4、中国气候得形成因素共有:季风性明显,大陆性很强,温度差异大,降水复杂化四个方面、( 对 )5、土壤经耕翻后,其热容量与导热率会增大,而镇压后得土地, 其导热率与热容量会减小、( 错 )简答题:1、农业气象学得研究对象有哪些?答:农业气象学得研究对象包括:(1)农业生物与生产过程对农业气象条件得要求与反应;(2分)(2)农业生产对象与农业技术措施对农业气象条件得反馈作用。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827975e53a580217fcfe91.png)
农业气象学试题(有答案)第一章大气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洁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外表,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
如地外表、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外表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
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二、填空题:(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1)、(2)、氩和(3)。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4)。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5)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6),夏天比冬天(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13) 千米。
答案:(1)氮(2)氧(3)二氧化碳(4)紫外线(5)长波(6)低(7)低(8)水汽(9)温度(10)降低(11)平流(12)升高(13)1200三、判断题:(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农业气象试题库 含答案
![农业气象试题库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6c827479563c1ec4da7150.png)
《农业气象学》模拟试题(一)二.填空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某一瞬间大气的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称天气;2.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_性,即既表现为波动性,又表现为粒子性;3.在地面辐射差额 R = (S'+ D)(1 - r) - F公式中, r 为反射率 , F 为地面有效辐射 ;4.土壤温度日较差主要决定于土壤之间的导热率和土壤温度, 同时还受地面和大气间乱流热量交换等因素的影响;5.在农历廿四个节气中,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作为四季的开始;6.大陆性气候的地区,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节,降水变率比其它地区为大;7.青藏高原把西风环流分为南和北两支,使其范围扩大;8.大陆度与气温年较差成正比,与地理纬度成反比;9.农业气候三要素是光、热、水;10.农田中的外活动面位于植物高度2/3处;三.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夜间地面温度低于空气温度时,辐射热通量方向由 ____ 指向 ____ ;AA.地面;空气B.空气;地面C.一侧空气;另一侧空气D.地面一侧;地面另一侧2.农业气象学中通常把大气辐射称为 _____ ;CA.短波辐射B.中波辐射C.长波辐射D.超长波辐射3.在北半球 0 - 66.5° N 纬度间,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是 ____ 日;B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4.某年或某月的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值称为降水 ____ ;AA.距平B.平均变率C.极差D.相对变率5.地面覆盖后,除阴雨天外,各深度的日平均土温比未覆盖的 ___ ,增降温效应表层比下层 ____ ;AA.高;小B.低;小C.高;大D.低,大6.疏透结构林带其背风侧的最小风速,大致出现在林高 ____ 倍的地方;BA. 1B. 3C. 4D. 67.摩擦层中的风压定律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 ____ ,低压在 ____ ;CA.右前方;左前方B.右前方;左后方C.右后方;左前方D.右后方;左后方8.夏季高温与少雨相结合,冬季寒冷与潮湿相结合,这种气候型属于 ____ 气候型;BA.草原B.地中海C.季风D.高山9.凹陷地形气温日较差比凸地为 ___ ,干燥土壤气温日较差比湿土为 ____ AA.大;大B.小;大C.大;小D.小;小10.下述的几种风哪一种不是地方性风 ____ ;CA.海陆风B.山谷风C.季风D.焚风四.判断题: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标"对",不对的标"错")1.地球大气,按其物理性质的垂直分布,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散逸层.(错)2.白天地面辐射差额为正值, 地面吸收了辐射能转化为热能地面温度高于贴地气层和下层土壤.(对)3.由于水汽压和绝对湿度其数值和单位都基本相同, 所以气象上常用水汽压来代替绝对湿度.(错)4.中国气候的形成因素共有:季风性明显,大陆性很强,温度差异大,降水复杂化四个方面.( 对 )5.土壤经耕翻后,其热容量和导热率会增大,而镇压后的土地, 其导热率和热容量会减小.( 错 )《农业气象学》模拟试题(二)二.填空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导温率与物质的导热率成正比,与物质的热容量成反比;2.气温的垂直分布用气温垂直梯度来表示递减率;3.农业气象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平行观测 ;4.桂林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带地区;南宁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带地区;5.某一地水分资源可以用年降水量和干燥度来表示;6.农田总蒸发量包括植物蒸腾和株间土壤蒸发两方面;7.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称为暖流;8.中国气候的地理环境,包括地形、纬度、季风三方面;9.中国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型;10.太阳常数的数值约为1.98 cal/(cm2·min);三.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青藏高原是我国雹日最 ___ ,范围最_ B__ 的地区;A.多;小B.多;大C.少;小D.少;大2.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黄道面始终保持___;C__ 的夹角A. 0°B. 23.5°C. 66.5°D. 90°3.与大陆气候特点完全相反的气候型是AA.海洋气候B.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气候4.当某地气温年较差为20℃,地理纬度为30°N 时,其大陆度为 _B___ ; k=(1.7⊿t/sinΦ)-20.4A. 1.7B. 47.6C.19.6D.20.45.近地层空气相对湿度最高值一般出现在AA.清晨B.正午C.傍晚D.对流旺盛时6.以 ___ 为周期,随 ___ 改变风向的风称为季风;CA.年;年B.季节;季节C.年;季节D.季节;年7.活动面的 ____ 交换是小气候形成的动力基础;BA.辐射B.热量C.水汽D.乱流8.在作用于空气运动的力当中, 只改变空气运动方向而不能改变空气运动速度的力是___ ;BA.水平气压梯度力B.水平地转偏向力C.惯性离心力D.摩擦力9.大气在 __D__ 条件下,农田中风速廓线呈对数变化A.逆温 B.稳定 C.不稳定 D.中性10. 农田中通常把气层与土层的交界面称为 ____ , 把气层与作物层的交界面称为____ ;DA.活动面;活动层B.活动层;活动面C.外活动面;内活动面D.内活动面;外活动面四.判断题: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标"对",不对的标"错")1.自由大气中的风压定律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错 )2.水稻田上空,不论昼夜,绝对湿度都是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对 )3.雨区一般出现在冷锋的锋后和暖锋的锋前.(对 )4.槽后脊前为多为阴雨天气,槽前脊后多为睛好天气. 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高空槽脊自西向东移动,槽前脊后盛行西南气流,引导暖湿空气北上。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08928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0.png)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农业气象学主要研究以下哪方面的内容?A. 植物生长B. 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C. 土壤肥力D. 农业机械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气象学中常用的气象要素?A. 温度B. 降水C. 光照D. 风力答案:D3. 农业气象学中,下列哪个因素对作物生长影响最大?A. 土壤湿度B. 光照时间C. 温度变化D. 空气湿度答案:B二、填空题1. 农业气象学中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______来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答案:叶绿素2. 农业气象学中,作物的“生长周期”通常包括______、开花、结果和成熟四个阶段。
答案:发芽3. 农业气象学中,作物的“抗旱性”是指作物在干旱条件下的______能力。
答案:生存三、简答题1. 简述农业气象学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答案:农业气象学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气象条件的研究,可以预测和评估不同气候条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从而为作物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农业气象学可以帮助农民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比如播种、施肥、灌溉等,以适应气候变化。
再次,通过研究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损失。
最后,农业气象学还能为农业规划和资源配置提供决策支持。
2. 描述什么是“农业干旱”,并说明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农业干旱是指由于降水量不足或不均匀分布,导致土壤水分严重不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的现象。
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降低产量;二是增加灌溉需求,增加农业生产成本;三是可能导致土壤退化,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四是可能引发病虫害的发生,增加农作物的病害风险。
四、论述题1. 论述如何利用农业气象学知识进行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
答案:利用农业气象学知识进行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通过监测气象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可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趋势,从而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农业气象学 第四章 温度
![农业气象学 第四章 温度](https://img.taocdn.com/s3/m/d80eb36527d3240c8447ef79.png)
近地层气温的垂直分布
• 日射型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以12 时为代表。 • 辐射型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以0 时为代表。 • 上午转变型 下部为日射型,上部为辐 射型, 以6时为代表。 • 傍晚转变型 下层为辐射型,上层为日 射型, 以18时为代表。
近地层气温的空间分布
等温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温 相同各点的连结。任意一条等温线 上的各点温度都相等。 表示同一时间等温线水平分布 状况的地图,叫做等温线图。
土 壤 温 度 的 垂 直 分 布
放热型:
受热型:
清晨转变型:
傍晚转变型:
以01时为代表,土 温随深度增加而升 高,热量由下向上输 送 以13时为代表,土 以19时为代表,此 温随深度增加而降 时上层是放热型,下 低,热量由上向下输 层是受热型 送 以09时为代表,此 时5厘米以上是受热 型,以下是放热型
流体流动
交换方式
辐射热交换 是地面与近 地气层之间 热量交换的 主要方式。
交换方式
分子传导是土 壤中热交换的 主要方式,贴 地气层与地面 之间热量传递 的重要方式。
交换方式
流体在垂直方向上的升降运动 下垫面的增热不均引起 大气不稳定的情况下,对流特别旺盛
流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 冷暖转换季节出现的温度改变 冷平流、暖平流
最低温度出现在 北半球高纬度大陆
等温线较疏,北半 比南半球疏,说明 夏季各纬度温差减小
北半球大陆 等温线向北 凸出,说明 陆地比海洋 热,南半球 相反
北半球等温 线沿大陆西岸 向南凸出,反 映了寒流对气 温的影响
最高温度出现在 北半球低纬度大陆
大气中的逆温
辐射逆温
• 在晴朗的夜间,近地气层易出现。 • 中、高纬度地区,秋冬两季易出现。 • 山谷和盆地易出现。 (1)冬季晾晒农副产品应置于距地面较高处。 (2)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应选择清晨最佳。 (3)山区综合开发时,应注意“爬坡”种植。 (4)冬季熏烟防霜时,应防止对流发生。
农业气象学习题4(5章)-
![农业气象学习题4(5章)-](https://img.taocdn.com/s3/m/e93f4d74700abb68a982fbc3.png)
农业气象学习题4(5章)-第4章大气中的湿度1,空气湿度参数(简单)标称说明标题:相对湿度:相同温度下空气中实际水蒸气压力与饱和水蒸气压力的百分比选择题:露点温度是()A,湿地面温度b,空气湿度C,饱和湿空气温度d,当空气中的水分含量达到饱和时,不饱和湿空气温度C()A,露点温度等于干球温度b,相对湿度较高c,绝对湿度等于水蒸气压力d,实际水蒸气压力较高A湿度参数指示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饱和度之间的距离为()A,绝对湿度b,水蒸气压力C,相对湿度d,露点温度C湿度参数指示空气中实际水蒸气含量为()A,温度露点差b,饱和亏c,相对湿度D,露点温度D当空气处于不饱和状态时,空气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关系为()A,t tdd,C的相对湿度随温度增加()A,减少b,增加c,常数d,先减少,然后增加A饱和水汽压()A,空气湿度等级b,空气中水蒸气产生的分压C,空气中水蒸气的最大极限d,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C选择题:表示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湿度参数为()绝对湿度B,相对湿度C,水汽压D,露点温度E,饱和赤字F,温度露点差B,E,F代表两类空气湿度的物理量()A,一个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如饱和水蒸气压力,最大水蒸气压力b,一个是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量,如绝对湿度,水蒸气压力c,一个是空气温度,如露点温度,温度露点差D,一个是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饱和度,如相对湿度,饱和亏e,一个是降水的可变性,如相对可变性、绝对可变性b,而D是代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物理量()A,绝对湿度b,水蒸气压力c,露点温度d,相对湿度e,饱和赤字a,b,c饱和水蒸气压力()A,高温时随温度上升和下降的变化量大于低温时的变化量b,它随着大气中水蒸气的增加而迅速增加c,随着温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D,它可以指示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从饱和的程度e,它可以指示空气中水蒸气含量A,C充水问题:饱和水压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随温度升高增加(增加)当水汽压不变时,相对湿度将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减少(减少)问题:为什么相对湿度和温度的日变化趋势与相反?答:相对湿度f =(e/E)×100%(1)当温度升高时,虽然地面蒸发加速,水汽压增大,但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反而降低了相对湿度。
(农业气象学原理)第四章水分条件与农业生产
![(农业气象学原理)第四章水分条件与农业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073837280242a8956bece4e2.png)
2021/1/12
● 毛管力 毛管壁与水分子之间的吸持力和毛管水面凹曲 产生的表面张力。 ● 渗透压力 土壤中矿物质溶解于水形成溶液而产生的力。
水分在土壤中主要受到这五种力的作用,使其 能够保持在土壤中。
(6)毛管蓄水量(最大毛管水量) 土壤毛管孔隙都充满水分时的含水量。 包括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上升水。 毛管蓄水量比田间持水量高1/4~1/3左右。
(7)全蓄水量(全持水量、土壤饱和含水量) 土壤所有孔隙全部充满水分时的含水量。 全蓄水量的数值主要取决于土壤孔隙度。
2021/1/12
3、土壤水分常数及其有效性 不同类型土壤的水分常数不同,主要决定于土 壤质地及结构。
会被植物吸收利用。对旱作物来讲,多则不利。
2021/1/12
五、土壤水分常数 1、定义 土壤中水分从受一种力的作用转到受另一种力 的作用时的土壤水分含量。 2、常用的土壤水分常数 (1)吸湿系数(最大吸湿量) 土壤吸湿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的土壤含水量。 吸湿系数以下的土壤水被土粒牢固吸持,不能 被植物吸收利用。
三水分通过水量的时间分配对农作物的生三水分通过水量的时间分配对农作物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命活动产生影响不同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对水分条件的要求不同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如水分的季节性分配正好满足作物的需要就促进其生长发育获得高产
(农业气象学原理)第四章水分条件与 农业生产
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 土壤水分常数、土壤水势、作物需水量
b.可以定量处理和解决土壤水分运动的问题, 且与其它学科采用共同的单位。
2021/1/12
2、土壤水势的组成 组成土壤水势的分水势有:基模势、渗透势、 压力势、重力势和温度势。 (1)基模势(Ψm) 是由于土壤基粒的吸附力和毛管力作用于水 所引起的水势。 基模势使自由能减少,有降低水势的作用, 为负值。 基模势是土壤水势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在植 物中很小,干旱时植物组织中的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水分
名词解释
大气湿度绝对湿度水汽压饱和水汽压相对湿度饱和差露点温度植物蒸腾农田蒸散可能蒸散降水量降水强度水分临界期水分关键期水分利用率
填空
1、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有:()、()、()、()。
2、水汽压的日变化的两种类型分别是:()和()。
3、一天中相对湿度的最高值出现在()时,最低值出现在()时
5、相对湿度的年变化一般情况下()季节最小,()季节最大,但是我国大部地区则相反。
6、水汽凝结的条件为:()、()
7、云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空气中()、(),还必须有()。
8、云滴增大主要是通过()、()两种过程完成的。
9、按云底距地面的高度可将云分为()、()、()三族。
10、降水量的单位是(),降水强度的单位是()。
三、多选题:(下列选项中至少要选择两项)
1、下列各途径中,能够使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的有()()()()
A、增加大气中水汽含量;
B、降温;
C、减少水汽含量;
D、撒干冰;
2、大气的冷却方式主要有()()()()等。
a、绝热冷却;
b、辐射冷却;
c、平流冷却;
d、混合冷却。
3、有利于辐射雾形成的条件是()()()()。
A、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
B、天气晴朗;
C、微风(1~3米/秒);
D、大气层结稳定;
4、下列有关雾的说法正确的有()()()()。
A、城市雾较农村多;
B、混合雾是由冷暖湿空气混合而形成的;
C、雾的形成不需要凝结核;
D、有雾形成,相对湿度大于100%;
6、产生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物有()()()()。
A、露;
B、云;
C、霜;
D、雾;
10、连阴雨过多的地区()()()()。
A、作物易倒伏;
B、水果含糖量低;
C、可引起落粒落果;
D、植物多病;
8、冰雹形成在下列云层中()()()()。
A、浓积云;
B、层积云;
C、积雨云;
D、雨层云;
四、改错题(请将下列错误改正确)
1、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称为相对湿度。
2、未饱和状态下,水汽压小于0,相对湿度大于100%。
4、水汽压一定时,气温愈高,饱和差愈小,反之愈大;
6、温度愈高,空气的饱和水汽压就越大;
7、水汽压单峰型日变化常发生于夏季的内陆;
8、饱和差越大,水面蒸发越快;
9、大风天有利于露和霜的形成;无风天有利于雾的形成;
10、高云族包括卷云、卷层云、高积云等;
1、水汽压单锋型日变化最小值出现在:()
A、傍晚;
B、深夜;
C、清晨;
D、午后;
四、判断题:(正确√,错误×)
3、空气中水汽含量和气压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温度可能有露水的出现;()5、一般情况下,干球温度小于湿球温度;()
3、随着温度的升高,饱和水汽压减小。
()
4、温度的升高,饱和水汽压不变。
2、从理论上讲、一年中相对湿度最大值出现在冬季()2、从理论上讲、一年中相对湿度最大值出现在夏季()2、从理论上讲、一年中相对湿度年最大值出现在春季
2、从理论上讲、一年中相对湿度最大值出现在秋季
3、随着温度的升高,饱和水汽压增大。
()
五、计算题
六、简答题
1、什么是蒸发通量密度(或蒸发速率)?影响水面蒸发的因子有哪些?如何作用?
2、双峰型水汽压日变化发生在何地何季?出现原因是什么?
3、自然界中有哪些途径和方式使空气中的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
5、什么是降水?降水是如何形成的?
7、露和霜是如何形成的的,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七、
问答题:
1、什么是水分利用率?如何提高水分利用率?
7、在气象观测中,是如何获得空气湿度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