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起来,让数学课堂更高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动起来,让数学课堂更高效
翻开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给人最显著的感觉就是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色彩艳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的这些特点为我们更好地实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切实可行的
教学方法。动手和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水平的有效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定教”、“以动促学”的现代教育观,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问题,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为了更好的用好数学新教材,让学生在课堂真正动起来,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课堂更高效,促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数学就在身边。《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例如教学“确定位置”时,我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座位卡,说:“今天老师要给你们重新排座位,好吗?”学生一听,很兴奋。我话锋一转:“不过这个座位要你自己根据老师发的座位卡来找,你们有信心吗?”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异口同声地回答:“有信心!”我笑着说:“老师相信你们,不过,在找座位前,你有什么问题吗?”细心的小朋友一看手中的卡片,其中有的小朋友就说:“怎么有第 5 组、
第 6 组、第 7 组、第 8 组呢?(我们以前只分四大组)老师这组到底是怎么分的?”我趁机说:“是啊,谁知道老师这组到底是怎么分的?”学生们稍作思考,就有答案了。原来老师是把每一大组又分成了两个小组,所以现在一共有8个小组。明白了这个点,学生们纷纷开始找座位,当然有的找得快,有的找得慢,有的还要请别人帮忙。等学生坐定后,我让找得快的同学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很快找到座位的。同学们纷纷说:先看一看自己是第几组,然后再看一看是这个组的第几个。我趁机又问:“想一想,你们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现在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同桌相互说一说。”然后我让大家一起看,班长坐在哪里?体育委员坐在哪里?你的好朋友坐在哪里?……并
板书:第()组第()个。通过这样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学生对“确定位置”已经有了一定的体会,下面的教学活动展开起来也不难了。数学只有与儿童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我把本来不容易掌握的“确定位置”用排座位引入,使这个内容生活化,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内容动起来。
充分使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在音画动感中学习数学,数学新课程强调交互性,强调学习情景的营造,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充分展示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形象直观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若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抽象的教学便能具
体化,清晰化,不但有助于相关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也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优化学习的过程。如:在教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为了让学生探究得出“任意二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结论,我就从网上下载了一个课件,为学生播放了在给定长度的线段剪成三条线段然后拼成多个三角形的动画,引导学生意识到只要二边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三边就不能围成一个三形,结果使困难迎刃而解。良好的情绪有利于思维活性,而环境能激起学生高涨的热情。使用多媒体技术,制造了形状和颜色丰富多彩的变化,引入多种元素的刺激,能够创设愉悦氛围,让学生产生高质量的思维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实行数学学习活动,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如:在教学图形的旋转时,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旋转方向学生不易理解,老师难以分析,但在教学时能够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生活中的电风扇、车轮等生活表象,协助学生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既让学生感受了知识的学习过程,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面动起来。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在很大水准上是一种兴趣活动,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个点。教材中很多地方(特别是主题图、习题插图)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素材和活动情景,但是它们毕竟是静止的,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例如:教学“连加、连减”时,我创设这样一种情景:老师与学生做“开汽车”游戏,教师做开汽车动作,后面跟4个学生,学生进入情景,画面动起来。汽车启动,教师问:“现在汽车上有几个同学”?(4个);教师
模仿汽车到站,又上来3个学生,教师问:“上来了几个同学?现在车上一共有几个同学?”又到一站,下去2个同学,教师问现在车上有几个同学。游戏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刚才游戏的过程,最后抽象出算式4+3-2=5,这样比教师干巴巴地讲,更生动、学生更容易接受。除了用游戏这种方式外,还能够用童话、故事、多媒体课件、引入生活情景、帮小朋友解决问题等方式让课本静止的画面更形象,更生动,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来。
四、多感官参与,使学生的口、手、脑都动起来。多感官参与,使学生的口、脑都动起来。4小学生的特点是爱说、好动。他们的智力发展一般要经历“动作把握”“语言把握”和“符号把握”三个阶段。新教材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为学生安排很多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这些内容,让学生手、脑、口都动起来,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手、口、脑是不分家的。例如:学习2-10 各数的组成时,都是按:“动手操作学具--看具体形象说一说--逐步抽象概括”的顺序来安排的。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时可把这些摆、看、说、听、记的内容全部放给学生,并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在摆、说、听、想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涨,思维特别活跃,真正动了起来。这样不但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知识,而且通过锻炼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手、脑、口并用,共同提升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学习的效率。
五、合作交流,让学生活起来。合作交流,让学生活起来。数学课程改革提倡小组学习,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学生在小组中学习没有心理负担,不会感到紧张和无所适从,这种“开放型”、“交往型”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景,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有机会发言,人人有机会操作学具,人人有机会参与竞赛,人人做学习的主人。新教材为学生小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讨论、交流。例如:在教学214×23≈()时,教师就能够放给学生,让小组内的学生自己去探求算法。探究中有的学生会只把214 采用四舍五入法估成200,然后去23相乘,求出估算结果是4600;也有的喜欢把 23估算成20,然后与214相乘,得到估算结果是4280;还有的同学既对214实行估算,也对23实行估算,得到估算结果是4000……讨论、交流过程中,学生能经历多种算法,并逐步了解各种算法的特点,不但对每种算理都有所体会和收获,还促使他们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算法,体现了个性化学习的特点,这样对知识的掌握就更加牢固。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活动,小组学习、个体探究、合作研讨等等。当然,在我们这种学生数学整体水平较低的农村小学,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某种恐惧和焦虑,对自己没有信心。所以,设计的活动先要贴近他们的实际,让他们少受打击,逐步树立信心。另外,老师要注意从学习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等方面实行引导和疏通,充分展示实际问题的产生背景,让学生容易接受。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不管是何种形式的互动,都应该考虑让每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