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
国内糖尿病足的护理进展

国内糖尿病足的护理进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西式饮食的普及,糖尿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多。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和健康的重要问题。
为了做好糖尿病足的护理工作,国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首先,国内加强了糖尿病足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工作。
糖尿病患者往往对于自己足部的状况关注度不高,为了提高患者的足部自我保健意识,国内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鼓励患者定期检查足部,提前发现问题。
同时,国内还加强了医疗机构对糖尿病足的诊断和治疗的培训,提高了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其次,国内不断完善了糖尿病足的护理指南和规范。
糖尿病足的护理涉及到多个学科,包括内分泌学、康复医学、外科等,为了保证患者得到全面、个体化的护理,国内制定了一系列的护理指南和规范。
这些指南和规范包括了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和评估、伤口处理和预防感染、鞋垫和外骨骼的使用等内容,为患者提供了具体的护理方法和措施。
再次,国内推广了糖尿病足的综合管理模式。
根据糖尿病足的特点和治疗需求,国内建立了糖尿病足的综合管理模式,将医生、护士、营养师、物理治疗师等多学科团队组成,进行全方位的护理。
这种模式通过定期的随访、教育指导、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手段,全面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此外,国内还致力于糖尿病足的创新治疗方法研究。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国内在糖尿病足的治疗方面也做出了一些重要的突破。
比如,采用生物修复和组织工程技术进行伤口愈合,利用干细胞治疗促进组织再生等。
这些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使患者的愈后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国内在糖尿病足的护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加强早期筛查和诊断、完善护理指南和规范、推广综合管理模式、研究创新治疗方法等手段,有效提高了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理念的不断更新,相信国内的糖尿病足护理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糖尿病足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中医护理研究进展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
15%的糖尿病患者在其一生中会发展成足溃疡,85%的糖尿病截肢是由足溃疡引发的[2]。
与没有糖尿病的人相比,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风险高达46倍[3]。
糖尿病足发病率高,医疗成本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5]。
在实践中发现,中医护理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6]。
依据中医的辨证分型,辨证施护可进一步提高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而全面、有效地治疗糖尿病足,达到控制病情、减轻痛苦、促进康复的效果。
本文就目前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糖尿病足病因病机中医认为:糖尿病足的核心病因是气虚阳衰寒凝,阳衰不能温煦,气虚不能帅血,寒凝则血液瘀滞不行,久之则肢端坏死而成脱疽[7]。
糖尿病足病机多认为病性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阳虚、气阴两虚为主,标实责之气滞、血瘀、热(火)毒、寒凝、湿热、痰浊等[8]。
2.糖尿病足的辨证分型糖尿病足属于中医“脱疽”的范畴[9]。
最早见于《灵枢?痈疽》:“发于足指,名日脱疽。
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
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中医对糖尿病足的辨证分型至今缺乏统一标准。
李晓军[10]等参照《中医外科学(第七版)》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脱疽》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案将糖尿病足分为气阴两虚淤阻型、气血两虚淤阻型、脉络热毒型。
张兰蓉[11]等将糖尿病足分为:肝肾亏虚型、气虚血瘀型、阴虚血瘀、痰瘀阻络型四型。
陈琳婷[12]等将糖尿病足分为:血脉痹阻证、寒湿阻络证、湿热毒盛证三型。
3.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方法3.1.情志护理除了药物治疗和物理干预,心理治疗已被证明是一种有价值的工具,可以在多学科方法中用于促进疼痛强度的减少[13]。
心理护理即为中医的情志护理。
中医认为情志失调,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以致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14]。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研究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研究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患病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足是较为严重的一种。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等原因,足部容易出现感染、溃疡、坏疽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截肢。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足部护理至关重要。
一、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对身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造成损害。
在足部,高血糖会导致神经病变,使足部的感觉减退或消失,患者可能无法及时感知到足部的创伤、烫伤、磨损等。
同时,高血糖还会损伤血管,导致足部血液循环不良,营养供应不足,伤口愈合能力下降。
此外,免疫功能的降低也使得足部容易发生感染,一旦感染,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和神经损伤,感染往往难以控制,容易扩散和加重。
二、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的重要性良好的足部护理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
通过定期检查足部、保持足部清洁、选择合适的鞋袜等措施,可以及时发现足部的问题并进行处理,避免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
对于已经出现糖尿病足的患者,精心的护理可以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截肢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三、糖尿病患者足部日常护理方法1、足部检查糖尿病患者应每天检查足部,包括脚趾之间、脚底、脚背等部位。
检查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伤口、水泡、红肿、鸡眼、老茧等异常情况。
如果自己无法看清足部,可以借助镜子或请家人帮忙。
同时,要注意感受足部的温度和触觉,若感觉异常应及时就医。
2、足部清洁每天用温水洗脚,水温不宜超过 40℃,以免烫伤。
洗脚时使用温和的肥皂,洗净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特别要擦干脚趾之间的水分。
避免用力揉搓足部,以免损伤皮肤。
3、皮肤护理保持足部皮肤的湿润,但避免在脚趾之间涂抹乳液或霜剂,以免滋生细菌。
如果足部皮肤干燥,可以在脚背和小腿涂抹适量的保湿霜。
修剪脚趾甲时要小心,避免剪破皮肤。
如果有鸡眼或老茧,不要自行处理,应寻求医生的帮助。
4、选择合适的鞋袜选择透气、宽松、舒适的鞋袜。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doc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任冬梅 201800[摘要]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足部保护、清创换药、血糖控制、中医药应用,以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及截肢率,节省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论:有效的护理是防止发生严重足部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发病主要与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细菌感染三大因素有关。
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溃疡和肢端坏疽等症状。
据统计,有5%-1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溃疡,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1]。
在我国糖尿病足患病率为0.9%-14.5%[2]。
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足而截肢带来严重的损害并影响其生活质量,给身心造成极大痛苦。
做好糖尿病足的护理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的有效方法。
在糖尿病足的预防、控制继发感染和促进溃疡愈合,护理均是重要的一个环节,缺少良好护理的糖尿病足不可能取得满意疗效。
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到足部保护、清创换药、血糖控制,护理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近中医药在糖尿病足的应用越来越多,也为我们护理工作提供了新的课题。
1.健康教育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良好的依从性及掌握相关的自我保健知识能够使截肢的发生率减少45%-85%[3]。
普及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是治愈糖尿病足的基础,因此,需做好糖尿病足患者的健康教育:1.1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观念,了解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要学会自我管理,不能当作一种负担。
1.2让患者了解糖尿病足是如何引起的及其危害程度,发放糖尿病宣传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的自觉性,让患者了解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及诱发因素,增强足部的防护意识。
1.3加强检查,由于足部感觉迟钝或障碍,患者对疼痛、冷热、压迫感等不能清楚感知。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养成每天检查足部的习惯,注意有无水疱和皮肤擦损,定期到医院进行足部全面检查。
糖尿病足护理进展

糖尿病足的护理进展【摘要】糖尿病足(dinbetic foot,df)一词首先由oakley于1956年提出,现在who将其明确定义为”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下)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1]”,其致残率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是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足护理据统计,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0.9-14.5%[2],美国糖尿病患者每年因足及相关问题入院者高达20%,因糖尿病而截肢者占所有非外伤性截肢的50%,6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截肢率高达10%。
关于糖尿病足的治疗目前尚无公认的特效方法,各种治疗方法均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因此早期预防、早发现,有效护理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1糖尿病足的发生机制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足的发生是内因和外因反复作用的结果 [3],其中外周血管病变致局部缺血,感觉、运动神经病变致感觉障碍和足部变形及合并感染是形成糖尿病足部溃疡最重要的原因。
1.1神经病变神经病变致感觉障碍是引起糖尿病足的基础。
肢体血管的植物神经病变使血管运动减弱,局部组织抵抗力降低,微小创伤即可引起感染,同时周围神经病变常引起肢端感觉异常或丧失,致使患足不能感知外来伤痛并作出正确的保护性反应而容易受伤。
神经病变还可引起小肌肉萎缩,使足形成爪状趾等畸形,局部骨负重增加成为足底负重的支撑点,由于肢端感觉减退或消失,无法及时调整步态,极易发生感染及穿透性溃疡。
加上糖尿病易于合并眼病发生视力障碍,使有些患者在足部遭受外伤后形成溃疡时尚不知晓。
1.2血管病变糖尿病容易并发血管病变,如微血管病变、大血管闭塞性疾病和动脉硬化性周围血管疾病,这些病变可使下肢血管狭窄或阻塞,下肢灌流量减少,肢端血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氧和营养成分供给不足,出现下肢疼痛、感觉异常和间歇性跛行,严重供血不足者可致肢体坏疽。
1.3感染感染是引起糖尿病足的导火索。
糖尿病足的防治及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防治及护理研究进展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在我国高龄人群发病率迅速提高,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也呈现高速上升的趋势,极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影响着我国人民的身心健康,降低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并带来经济负担,严重阻碍幸福指数的提高。
治疗糖尿病足,关注研究糖尿病足的预防护理进展,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本文介绍糖尿病足的病因,讲述防治糖尿病足对人们生活的积极意义;如何防治糖尿病足;了解糖尿病足的治疗进展;如何通过护理提高对糖尿病足的治疗率;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效果等几个方面来综述糖尿病足的防治及其护理研究进展。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防治;治疗【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6-0013-03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糖尿病足出现概率高并且后果严重,治疗时间较长、痊愈十分困难,15%左右的患者会在患病期间出现足部溃烂或坏疽,易丧失行动能力造成致残甚至死亡,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上升了4倍,我国糖尿病足患者占医院糖尿病患者总量的15%,糖尿病足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和生活,由此可见,糖尿病足的防治、治疗、护理等研究进展对患者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也是我国医护人员的工作重点和难点。
本文通过笔者自身的体会、查阅近年来临床治疗护理的资料,为了能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提高各地治疗糖尿病足的痊愈率、降低患者截肢失去生活能力的可能性,进展如下。
1.定义及病因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为: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其各种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或深部组织破坏[1]。
在我院众多工作者的经验来看,糖尿病足的主要发病原因是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
2.糖尿病足的防治根据2013年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其中提到糖尿病足防治的关键是对糖尿病患者可能患糖尿病足的各项因素进行检查,同时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周围人员,如家人、相关医护人员对患者做好对足的保护措施,并使其护理工作有预见性,以免引起足部损伤导致患糖尿病足的危险性升高,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及其循环障碍,引发感染,溃疡[2]。
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进展

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进展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截肢率、高病死率等特点。
临床上以肢端麻木、感觉异常、疼痛、溃疡或坏疽为特征,属于中医“脱疽”、“血痹”之范畴。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有增加趋势[1]。
中医护理通过运用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方法,在护理与预防糖尿病足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现综述如下:1. 中医常规护理1.1 调饮食:过食肥甘厚味,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致脾胃积热,灼伤肺肾之阴,而发为糖尿病[2]。
因此,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忌食肥甘厚味和醇酒辛辣刺激之品,禁食含糖较高之物。
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辨证施食。
故可通过食疗方来控制患者血糖,预防糖尿病足病的加重。
1.2 畅情志: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久治不愈,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加以热毒或湿热邪毒侵袭导致血瘀阻络,易使患者产生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等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传统中医认为,心静则神安,神安则气血和。
因而,要耐心向患者说明该病的病因病机、相关因素、病理过程以及防治方法等。
鼓励其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及护理的安排,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3]。
1.3慎起居:《素问?举痛论》曰“劳则气耗”,起居操劳的不适度,容易患病或使病情加重。
对于糖尿病早期并发症要既病防变,需根据脏腑标本病传规律,进行饮食起居调节[4]。
2. 辩证施护中医认为糖尿病足是由于消渴久病至气阴两虚,燥热内结,脉络瘀阻、湿浊内生、热毒痰湿瘀血相互作用而化腐成脓。
因此,在临床治疗上,要紧紧围绕湿毒和血瘀的病机,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方法,护理上充分利用中医内外调理理论,注重患者足部的局部护理。
张春玲等[5]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对糖尿病足的不同情况分型辨证施护,使其护理更完善,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罗炬兰[6]则认为,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早期应用中医护理疗效显著,既安全有效,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

---------------------------------------------------------------最新资料推荐------------------------------------------------------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文献综述综述题目:综述题目: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学生姓名:学生姓名:王贺班级:2019 级专升本 3 班学号:201926040325 完成日期:2019 年 11 月 5 号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王贺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也呈迅速上升趋势,且以其极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成为了重要的社会问题。
合理而恰当的护理是降低糖尿病足截肢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Abstract]In recent years,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unceasing enhancement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incidence rapidly diabetic foot as one of the serious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its incidence is rapidly rising trend,and for its high incidence,morbidity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social problems. Reasonableand appropriate nursing is reduce pain in patients1 / 10with diabetic foot amputation rat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 [Key words] Prevent;Nursing;Researchprogress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DM)四大血管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足、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之一,是神经及血管病变引起足部感觉异常或缺血、合并感染失去活动能力所致,临床表现为足局部缺血,神经营养障碍,经久不愈且合并感染,致残率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是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早发现、早预防和有效护理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

2017年第30卷第10期动态研究进展糖原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丁玉芬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摘要]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就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分级方法、预防及护理措进行概括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护理干预。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预防;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852 (2017) 10-0139-03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Care for Diabetic FootDING Yufen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anzhou 730050, China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literature in the recent years, the etiology, classification method, the prevention and nursing methods of diabetic foot were summarized in order to guide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Keywords diabetic foot; the care; prevention; health education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并且呈 现年轻化及上升趋势,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在相 应增多,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引 起下肢异常的总称,因合并感染引起肢端坏疽称 为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是糖尿病足发展的一个严重 阶段[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 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足部溃疡与坏疽,是糖尿病 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 严重威胁。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每30秒就有 1人由于糖尿病足失去下肢[2-5]。
糖尿病足的护理现状及进展

糖尿病足的护理现状及进展摘要: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做好糖尿病足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但当前我国糖尿病足患者普遍存在对足部护理知识的了解欠缺、不重视护理等问题,导致总体护理效果不理想。
与此同时,又因为糖尿病足病程漫长,恢复慢,仅靠单一的护理方法很难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所以需要探索新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手段。
当前我国学者们针对糖尿病足护理工作开展了大量研究,不同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入手,取得了不同的研究结果,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出了糖尿病足护理的一些方案措施,希望能够对患者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糖尿病足;现状;护理手段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是在糖尿病外围血管和神经病变过程中,因为深层组织被破坏、足外伤、溃疡或者感染等而出现的下肢病变现象。
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糖尿病足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在总体糖尿病患者中,该并发症的发病率高达4%-10%。
尤其是当前随着人们生活环境、习惯以及饮食结构等的不断改变,糖尿病足患者的发病例数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1]报告显示糖尿病在我国已从少见病变成流行病,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高达8.1%。
据估计,全球每20秒钟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年死亡率高达11%,而截肢患者死亡率更高达22%。
柯运研究中报道仅2/3的糖尿病足患者经医治后创面能够完全愈合,据估计,20%~30%的患者最终进行了截肢。
[2]而且糖尿病足患者知识缺乏、血糖控制不佳,难以按照医嘱继续用药,未重视饮食等是导致其无法快速康复的重要原因[3]。
目前我国接受正规临床护理和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比例数仍较低,而就诊延迟时间超过一周的患者就有百分之七十,甚至还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在出现足部症状后进行了自我处理,增高了感染风险,加快病情恶化,甚至带来了截肢的危险,延误了疾病最佳临床治疗时间。
糖尿病足的临床预防护理研究进展

的预 防护理 干 预措 施 能够 显著 减 少 发病 率 , 轻发 病 程 减 度 …。因此 , 对糖 尿病 足患 者来 说 , 疗疾 病最 根本 在 于 治
预 防并配合有 效 的护 理。本 文从 分析 糖尿 病 足病 的发 病 机制人手 , 提出 临床预 防护 理 的有效 干 预措 施 , 而降低 从 疾病 的发病率 , 保障患者 的生命健康 , 现综述如下 。 1 糖 尿 病 足 的 发病 机 制 有文献报道 , 糖尿病患者 由于疾 病本身 造成 的代谢紊 乱并不会直接影响糖尿病 足的发 生及发 展 , 基本 发病机 其 制是 由于糖尿病患者神经病 变后 导致足 部感觉 障碍 、 管 血 病变后供血不足导致下肢缺 血而失 去活 力 、 者在 此基础 或 上足部发生损伤而不易愈合 或病情 反复 导致感染 、 溃疡及 截肢 j 。通常 , 临床上根据疾病 病变 因素 的来 源及 可控性 将糖 尿病足的危险 因素分为 内部 因素和外 部 因素 , 内部危 险因素主要包括 糖尿 病病 程 长 、 患者 年龄 大 、 有合 并 肾脏
第2 卷 第6 3 期
・
航 空 航 天 医 学 杂 志
22 月 0 年6 1
77 3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糖尿病足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损伤。
全球约15%糖尿病患者在其生活的某一时间发生过足溃疡或坏疽,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1]。
糖尿病足部病变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是临床护理工作研究的重点,现将近几年糖尿病足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饮食护理糖尿病患者长期坚持合理控制饮食,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2]。
教育病人长期坚持主动配合饮食治疗,适度摄入热量。
计算总热量时,以维持或略低于标准体重为原则,肥胖者严格限制总热量,消瘦者可适度放宽[3]。
饮食结构要合理,少食多餐,严格限制单、双糖胆固醇的摄入。
食品品种多样化,多吃绿色、深色蔬菜, 注意粗细搭配,控制食盐摄入量。
病人能否进食水果,要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进食水果时应在空腹和两餐之间,少量开始,最多不超过100g,从主食中减去相应的主食量。
糖尿病足病人的饮食护理应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渗透到病人的治疗计划中,合理制定食谱,严格控制饮食,长期控制血糖, 改善微循环,对病人全面有效的控制糖尿病,防治糖尿病足具有重要意义[4]。
运动护理糖尿病患者为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应该适当进行运动和按摩,改善并提高神经功能。
每天睡前或早起时,平卧床上,抬高双腿呈45-60°交替反复做2-3 次,每次10-20 min 为宜,每天甩腿、座椅运动、提脚跟、提脚尖等,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5]。
3.药物护理药物是糖尿病足治疗的重要手段,合理应用药物使足部动脉血液供应改善、感染有效控制和血糖达标, 是治疗的关键所在[6]。
临床护理工作中,关键要教会应用胰岛素的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皮下注射时,根据患者用餐时间个性化选择注射时间,尽早发现低血糖反应,指导患者注射胰岛素时严格消毒,准确抽吸胰岛素,针眼之间距离>1cm[7]。
4.健康教育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自身的管理和控制, 基本的糖尿病足知识是糖尿病足患者有效的自身管理和控制的基础,糖尿病足的教育已经越来越受重视[8]。
糖尿病高危足足部护理行为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高危足足部护理行为的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高危足(Diabetic foot)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是由于下肢神经、血管发生病变,导致双足感染。
糖尿病足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休息痛、肢端溃疡坏疽[1]。
糖尿病足治疗费用高昂,且复发率、致残率偏高。
有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糖尿病足发病率达到近90%,且没有下降的趋势,为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2]。
一项国外的研究显示,对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实施适当的足部护理可显著降低发病的概率,提高其生活质量[3]。
因此,对于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实施足部护理十分必要可行。
本文主要目前糖尿病高危足足部护理行为的研究进展做综述。
关键词:糖尿高危病足;足部护理;研究进展前言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属于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且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当中。
伴随着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成为了影响我国国民身体健康的一项慢性疾病。
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下肢神经、血管发生病变,导致双足感染。
现有研究证明,改善患者认知不足、缺乏个体化健康教育的现状,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足部护理习惯,能够有效的避免糖尿病高危足的发生[4]。
1高危足足部护理行为现状对于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而言,其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十分重视血糖的控制,却忽略了日常的足部护理,缺乏足部护理或者未采取适当护理方式,导致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我国现有研究表明,糖尿病足溃疡近3/4是物理因素导致的,包括烫伤、不正确的修剪趾甲、不舒适的鞋袜等原因[5]。
以上诱发机制通过简单的足部护理就可以使足部疾病得到有效改善。
在李静等人关于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足部护理行为现状的研究中,以300名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行为水平低下,未采取恰当的足部护理方式。
同时,李明子关于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足部护理情况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关于足部护理的相关知识匮乏,行为习惯不利于足部健康。
糖尿病足护理的研究进展.doc

糖尿病足护理的研究进展
任冬梅,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XXXX糖尿病足护理效果比较。
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11,17(5),552-554[9],张丽萍,马凡。
[.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2010,5(5).216-216[10]韩秀荣。
[2][.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护理及健康教育进展.河北中医杂志,2008,30 (2),212-213 11]邢,陈.[2]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糖尿病足的影响[[]。
[1]实用中医内科学杂志,2006,20(3),333-334[12]付开兰,谢兴华,何毅等.外用丝瓜络炭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7),1676-1677 13]郭,高树鸿,兰.[10]付荣通脉胶囊治疗糖尿病足58例辨证施护[。
光明中医,2010,25 (5)。
886-887[14]李莉。
[2]不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护理效果的比较[[]。
现代护理,2010,29 (23),146-146 (15)朱柏宁。
[.糖尿病足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护理。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 (10),1979-1980 [16],马岚。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现状。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7),51-52。
糖尿病足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糖尿病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病症。
随着病情逐步发展,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足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
本文通过以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为中心,从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等几个角度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关键词:糖尿病足康复护理研究进展前言:糖尿病患者在全球约占15%会在生活的某一阶段发生足溃疡或坏疽,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并非是糖尿病患者1十五倍之多。
根据相关的调查可知,科学合理的足部护理方式,能有效的降低截肢的概率和致残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为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通过采取积极预防治疗糖尿病的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WHO将糖尿病足定义为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足部溃疡与坏疽,是糖尿病病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1糖尿病足的病理生理学糖尿病足部损伤一般是由两种或者以上的原因所导致的,多数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会出现病变,载体足部损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概有50%的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且有足病的危险。
根据相关的研究可知:此类患者出现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糖尿病肾病、年龄等因素所导致了糖尿病足坏疽的高危因素。
2糖尿病足的分级根据此类病症可以知道糖尿病足溃疡坏疽分为神经性、缺血性和混合性三类,分级常用为0到5级的分法,对于处于零级的患者:经常表现为肢端供血不足,皮肤无开放性病灶,皮肤颜色呈紫褐色,有刺痛灼烧感,皮肤整体发凉,甚至感觉到迟钝:I级:患者肢端皮肤会出现开放性病灶,具体表现为冻伤、血泡、水泡或者其他皮肤损伤,但病变尚未累及到深层部位;II级:患者出现感染病灶,甚至已经侵犯深部的肌肉组织,常常伴发窦道形成,多发性脓灶,但是肌肉韧带组织没有被破坏;III级:患者的肌腱以及韧带组织会被破坏,会出现脓性分泌物,或者是皮肤组织坏死,但是骨质尚未破坏;IV级:患者出现骨质缺损,甚至会出现部分趾以及足坏疽; V级:此类患者会的足部大部或全部坏疽,已经累及踝关节及小腿。
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措施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措施研究进展研究主题: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措施研究进展研究问题及背景: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及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足部损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截肢。
由于糖尿病的高发率,糖尿病足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目前,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预防措施的有效性、护理措施的操作性以及患者依从性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措施的最新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方案方法:1. 文献综述:首先进行文献综述,查阅相关文献,收集并整理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各种预防措施的优缺点,明确目前存在的问题。
2.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并开展调查,了解糖尿病患者对于预防与护理措施的认知程度、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频数分析、比率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以了解糖尿病患者预防与护理措施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4. 结果呈现:- 对文献综述的结果进行描述和总结,梳理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
- 展示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结果,揭示糖尿病患者对于预防与护理措施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结论与讨论:基于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提出以下结论:1. 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包括神经病变的监测与干预、血管病变的管理、感染的控制等方面。
2.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预防措施的操作性不足、患者依从性不高等。
3. 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预防与护理措施的宣传与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4. 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改善措施的操作性,并加强多学科合作,共同推进糖尿病足的防治工作。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系统的综述了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病人对于这些措施的认知情况和实际操作效果,为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提供了全面而具体的参考依据。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研究进展余雨晴,钟志蘩,尧剑财,龙霜联勤保障部队三亚康复疗养中心疗养四科,海南三亚572000[摘要]糖尿病是常见、多发的一种慢性疾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急剧攀升。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最为多见的并发症之一,越来越影响到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现状。
很多糖尿病的患者常伴有足部溃疡,对日常生活造成一些影响,如果糖尿病足患者的疾病情况不能得到更好的控制,很大程度会有截肢的风险,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糖尿病足的定义、发病机制、预防和护理措施。
旨在提高疾病普及程度,加强疾病预防工作,优化疾病分诊治疗。
[关键词] 糖尿病足;预防;护理;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12(a)-0190-05 Research Progress on Prevention and Nursing of Diabetic FootYU Yuqing, ZHONG Zhifan, YAO Jiancai, LONG Shuang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IV, Sanya Rehabilitation Center of Joint Logistic Support Force, Sanya, Hainan Province, 572000 China[Abstract] Diabetes is a common and frequent chronic disease. At present, the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diabetes are rising sharply in the world. A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diabetic foot increasingly affects the health status of diabetic patients. Man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re often accompanied by foot ulcers, which cause some impact on daily life. If the disease condition of diabetic foot patients is not better controlled, there is a large de‐gree of risk of amputation, which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patients.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definition, pathogenesis, prevention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diabetic foot. The aim was to im‐prove the prevalence of diseases, strengthe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optimize disease triage treatment.[Key words] Diabetic foot; Prevention; Nursing; Research progress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这已然成为了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公共问题。
糖尿病患者足护理研究新进展

糖尿病患者足护理研究新进展摘要: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分级、预防及护理的新进展为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新进展;综述糖尿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数据表明[1],我国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达 9.7% 。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 DF)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2],并且这种并发症是引起糖尿病患者出现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因素[3]。
就目前来说,临床对这种并发症进行治疗时,主要选择多学科协作和护理配合方案进行治疗,其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的末梢神经功能,避免患者出现截肢或死亡等严重不良结局[4]。
该文中对近年来糖尿病足的治疗和护理进展进行分析,旨在为糖尿病足的防治工作提供相应的策略和帮助。
1. 糖尿病足的临床分级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分级方法为 Wagner 分级法[5]。
可将糖尿病足分为 0~5 级。
0 级 :有发生溃疡危险因素的足,尚没有溃疡形成。
1 级:足表面溃疡,无感染。
2 级:有较深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质感染。
3 级:深部溃疡常影响到骨组织,并有深部脓肿和骨髓炎。
4 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
5 级:坏疽累及到整个足部。
2.糖尿病足的预防国际上公认的临床共识强调:糖尿病足(DF)的临床护理重在预防。
尽管DF 治疗困难,但对其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能阻止或减缓 DF 的发生。
国内有研究表明,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使一半的病人不发生足溃烂和截肢[6]。
2.1 定期筛查危险因素我们要定期进行足部筛查,这已成为早发现糖尿病足的关键,我们应当把患者足病及危险因素筛查来作为糖尿病足预防的第一步[7]。
医生要早期识别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并要加强糖尿病足的教育及对高危因素的处理,这对预防及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坚持每半年进行1次检查,检查内容为神经病变检查,包括温度觉、位置觉、触觉、痛觉等;血管状态评估;足部皮肤检查;足部感觉测试等[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综述题目: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学生姓名:**班级:2016级专升本3班学号:************完成日期:2016年11月5号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王贺[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也呈迅速上升趋势,且以其极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成为了重要的社会问题。
合理而恰当的护理是降低糖尿病足截肢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Abstract]In recent years,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unceasing enhancement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incidence rapidly diabetic foot as one of the serious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its incidence is rapidly rising trend,and for its high incidence,morbidity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social problems. Reasonableand appropriate nursing is reduce pai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amputation rat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Key words] Prevent;Nursing;Researchprogress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DM)四大血管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足、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之一,是神经及血管病变引起足部感觉异常或缺血、合并感染失去活动能力所致,临床表现为足局部缺血,神经营养障碍,经久不愈且合并感染,致残率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是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早发现、早预防和有效护理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1糖尿病足的定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糖尿病足定义为: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破坏[1]。
目前认为,糖尿病足的发病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是引起糖尿病足发病最主要的原因[2-3]。
2糖尿病足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戴建英等[4],通过度57例糖尿病足患者职业、糖尿病病程、入院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表明,约85%的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前有足部溃疡,而且存在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溃疡的发生和发展导致坏疽和截肢。
而糖尿病足患者对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重视不够,包括不注意足部卫生,穿鞋不合适,热水、炉火对足部的烫伤、灼伤以及修足导致足部破损等,均易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
3糖尿病足护理的历史发展1956年由Oaklay提出本病,1972年Callerall再次明确其定义。
根据报道,全世界约15%的糖尿病人发生过足部溃疡;我国住院糖尿病足的患病率为1.6%~6.4%,1994年在日本神户召开的世界糖尿病大会就强调要加强糖尿病教育,认为糖尿病足从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人们缺乏对该疾病认识而致的“无知的代价”。
如何护理好糖尿病足、预防其发生、保护患者肢体功能、降低截肢率、防止病情恶化,是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
4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及分级4.1发病机制糖尿病足主要是神经、血管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5]。
神经和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发生的内在因素,在此基础上,足部受到外伤,如果伤口有感染存在就很容易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
周璇[6],提出根据糖尿病足的生理和病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及护理。
4.2分级糖尿病足目前最常用的分级方法是 Wagner分级法[7],包括 6 级。
0 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Ⅰ级: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Ⅱ级: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组织感染;Ⅲ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Ⅳ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足背);Ⅴ级:全足坏疽。
5糖尿病足患者早期临床症状的发现米春梅[8],对收治的15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提出早期发现病情变化是糖尿病足预防的关键,教会患者及家属学会观察密切注意足部有无如下改变:(1)皮肤温度很低,但是感觉不到腿脚发凉或自觉腿脚发凉。
(2)用手摸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患肢的血管或超声及造影等客观检查可以发现病变血管管腔有不同程度的斑块或狭窄等。
(3)肢体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肢体的触觉、痛觉、温度觉减弱或消失。
(4)皮肤色泽异常,当稍微抬高下肢时足部皮肤苍白,下肢下垂时又呈紫红色。
(5)出现皮肤干燥角化,变脆,常易裂口,变薄且发亮,弹性差,这些都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
6糖尿病足的预防蒋琪霞等[9],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干预尤其是高危者可使足溃疡发生率由干预前38.89%降低至6.88%欧洲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贯彻St.Vincent宣言[10],部分地区已经将糖尿病病人截肢率降了50%以上。
预防措施:积极控制糖尿病,严格控制高血糖;合理分配饮食,严格控制高血脂;积极预防动脉硬化、肢端缺血、神经病变、感染及诱发因素;改善肢端循环,适当运动,禁止吸烟,可服用改善微循环、活血化淤药物;保持足部卫生,鞋袜要合脚、清洁、通气良好、穿软底布鞋、棉织袜,禁止赤脚行走;对鸡眼、胼胝、脚癣及时治疗,防止感染化脓;注意保温,洗脚水不宜超过体表温度,禁用热水袋,电毯、理疗、火炉取暖,以防烫;不宜剧烈运动,避免双足过度负重,预防外伤;经常检查足部有无危险因素并妥善处理[11]。
7糖尿病足的综合护理7.1积极控制糖尿病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
根据患者的体质量、年龄及活动量计算每日饮食量,以达到热量摄入、能量消耗间的平衡。
糖尿病足部坏死的患者因感染消耗大,应适当增加热量10%~20%[12]。
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的剂量,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疾病好转有利于局部病变的恢复。
7.2加强足部护理每年1次全面的足检,了解有无神经病变,病变等。
注意询问患者有无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糖控制情况及之前有无足部疾患、胼胝或溃疡形成等[13]。
如有危险因素存在,至少每半年检查。
如有并发症,则应每季度检查1次,并积极治疗并发症[14]。
7.3溃疡创面的局部处理7.3.1局部清创清创是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的关键,既有利于控制创面感染,又能加速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愈合。
但每次清创面积不宜过大,可采用“蚕食法”分期、分次地清除坏死组织,特别是对于有出血倾向、免疫系统疾病、组织灌注不足或长期服用抗凝剂者更应谨慎[15]。
7.3.2局部换药陈小芬等研究认为,清创后可选用银离子抗菌辅料覆盖、包扎,以通过氧化银或银离子的作用使细菌蛋白变性,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达到控制感染的目的[16]。
徐荣祥教授创立的MEB0-DFU再生疗法指出,MEB0(湿润烧伤膏)能够无损伤地液化排除创面坏死组织,将创面置于生理性湿润环境中,促进创面血管的形成和成熟,恢复患处神经功能,最终实现创面的生理性再生复原[17]。
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率,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实现糖尿病足溃瘍愈合的有效疗法[18-19]。
7.4饮食护理糖尿病以降低血糖纠正代谢紊乱为目的,对饮食进行严格控制是重要的治疗措施。
饮食和血糖的变化有密切相关性,给予清淡低胆固醇饮食,禁食动物内脏、蛋黄、胆、脂肪或糖含量较高的食物,多食绿叶蔬菜。
7.5运动护理运动可促进葡萄糖利用,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低抗情况进行改善,特别是对肥胖患者更有益处。
强调循渐进、因人而异、制定时,依据患者的体力、病情、年龄及有无并发症的情况对体育锻炼进行安排,并给予指导,在运动时需做好足部检查防止低血糖,以对糖尿病足进行预防,指导患者做下肢功能锻炼。
7.6心理护理糖尿病足患者因长期生病,并面对致残率、截肢的危险和经济负担,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
对血糖、食欲和睡眠均造成影,需依据患者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积极主动和患者沟通。
就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情况向患者告知。
我们通过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每天换药都给患者看或讲解患者的创面进展顺利情况,让患者看到希望,从而消除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20]。
8健康教育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缺乏保护足的知识教育,截肢的危险性增加3.2%[21]。
已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存在,良好的足部护理能使80%的患者不发生足部溃疡。
教育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足的危害性,加强预防、保护意识,重视日常足部护理,对预防糖尿病足至关重要。
小结糖尿病足患者的病程长,控制和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使其能够正确进行足部护理,消除足部隐患,防止足部各种损伤,有效预防足溃疡,从而减少糖尿病足的截肢致残!致死率,减轻糖尿病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能享受健康人生。
参考文献:[1]Pate M,McCormick K. Managing Diabetes in People with Foot Complications [M].Management of Diabetic Foot Complications: Springer,2015,22(8):39-49.[2]AM Gilligan,CRWaycaster.Epidemiologyof advanced Therapies for the treatment Diabeticfoot ulcers in outpatient care settings[J].Valuein health,2015,18(3):39-8.[3]AM Gilligan,CRWaycaster.Pharmacoepidemiology of Clostridialcolla-genase oint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Ulcers InOutpatiebt Care Settings [J].Value in Health,2015,18(3):231-45.[4] 戴建英.糖尿病足相关危险因素探讨[J].上海预防医学,2012,24(6):301-45.[5] 刘继前.糖尿病足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J].疑难病杂志,2007,6(6):375-377.[6] 周璇.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预防及转归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120-21.[7] LiX,XiaoT,WangY,etal.Incidence,riskfactors foramputationwith diabetic foot ulcerin aChinese tertiary hospital[J].DiabetesResClin Pract,2011,93(1):26-30.[8] 米春梅.糖尿病足的防治[J].青岛医药卫生,2012,44(3):234-31.[9] 蒋琪霞,耿广莉.188例糖尿病患者足溃疡的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85-87.[10] 许樟荣.于世界糖尿病日重谈糖尿病足的诊治与预防[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6):491-493.[11] 陈巧妃,褚玉珍.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107-108.[12] 俞匀.糖尿病足溃疡研究进展.中国校医[J].2005,19(6):665-666.[13] 安美叶,张庆兵,王晓燕,等.糖尿病足60例临床护理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08,37(8):767-768.[14] 鲁萍.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5):769-771.[15] 周忠志,黄新灵,向聪莲,等.糖尿病足的治疗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2):81-85.[16] 陈小芬,林白浪,符小玲,等.慢性伤口感染病原菌分布与银离子抗菌敷料应用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2016,26(5):1086-1088.[17] 徐荣祥.MEBO-DFU再生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规范化流程[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5,27(1):1-16.[18] 王雁.MEBO-DFU再生疗法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5,27(2):94-107.[19]Xiao Mo,Zhang Xiang-dong,WangJing,et al. Analysis of Mechanism of In-situ Regenerative and Restoration Technology in Treating Diabetic Skin Ulcer[J]. Chinese Journal of Bums,Wounds and Surface Ulcer,2012,24(2):81-96.[20] 潘君.糖尿病足常见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海南医学,2008,19(11):98-99.[21] 王爱红,李家兰,许樟荣,等.2型糖尿病患者的足底压力研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6):500-501.Welcome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