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与交换基础(CCNA)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路由与交换技术教学大纲

路由与交换技术教学大纲

路由与交换技术教学大纲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教学目标2. 路由技术概述- 路由定义-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 路由算法简介- 路由表与转发表3. 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的概念和原理- 静态路由配置和管理- 静态默认路由- 静态路由的优缺点4. 动态路由- 动态路由的概念和原理- 路由协议简介(如RIP、OSPF、EIGRP等) - 动态路由协议的分类和特点- 动态路由配置和管理- 动态路由的优缺点5. 路由与交换技术的实践应用- VLAN(虚拟局域网)的概念和应用- 路由器在VLAN中的作用- 交换机的端口划分和配置-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互联配置6.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故障排除和性能优化- 故障排除的基本原则- 常见路由故障的排查方法- 性能优化的方法和工具- 规划和设计可靠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网络7. 路由器和交换机管理-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远程管理-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安全管理-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性能监控和配置备份8. 路由与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有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影响- 云计算和虚拟化对路由与交换技术的挑战9. 总结- 路由与交换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学习路由与交换技术的价值和意义- 学习路由与交换技术的建议和资源推荐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习和了解路由与交换技术的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但结构清晰的指导。

通过该大纲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原理、配置和管理技巧,了解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实践应用,并学会故障排除和性能优化的方法。

此外,学生还将介绍路由器和交换机的管理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提供参考。

教学大纲的实施可以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室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以促进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之,掌握路由与交换技术是现代网络工程师的基本能力,也是保证网络通信稳定和安全的关键。

通过遵循本教学大纲进行系统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理解和应用路由与交换技术,为今后的网络工程领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路由与交换技术教学大纲

路由与交换技术教学大纲

路由与交换技术教学大纲
一、引言
A. 背景知识和目标:介绍路由与交换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以及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

B. 教学方式和资源:介绍教学方法和使用的教学资源,如案例分析、实验室实践等。

二、基础知识概述
A. 网络基础知识:TCP/IP协议、子网划分、IP地址和子网掩码等基础概念。

B. 路由和交换的概念:介绍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定义、功能和工作原理。

C. 路由和交换技术的分类:静态路由、动态路由、VLAN、二层交换等技术分类。

三、局域网技术
A. 以太网技术:介绍以太网标准、速率和介质类型,以及以太网的帧格式。

B. 交换机技术: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以及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

C. VLAN技术:虚拟局域网的概念、功能和配置方法。

D. STP和RSTP技术:介绍生成树协议和快速生成树协议,以避免网络环路。

四、广域网技术
A. WAN的概念和应用:介绍广域网的定义、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

B. 公共网和专线:介绍Internet和专线连接的特点、优缺点和选择方法。

C. 路由器的配置:配置和管理路由器,实现WAN连接和局域网互联。

D. VPN技术:虚拟专用网络的概念、隧道协议和实现方式。

《路由与交换》教学大纲

《路由与交换》教学大纲

《路由与交换》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路由与交换(Routing and Switching)课程代码:学分/总学时:4/80(48+32)开课单位: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面向专业:网络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网络工程的专业核心必修课之一,涉及计算机网络领域的两项核心技术--路由与交换。

路由部分包括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协议、路由器配置和基本故障排除的知识和技能,交换部分包括交换机工作原理和基本配置、局域网交换技术、虚拟局域网的设计与配置。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1)掌握路由与交换的基本知识与原理;2)具有利用路由与交换技术进行网络互连的基本能力,并达到网络从业人员中的工程师水平;3)得到学习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4)得到团队合作与沟通表达能力的培养;5)得到利用英语进行本专业技术资料阅读能力的培养;6)为后续计算机网络安全、无线与移动网技术、IP统一通信技术、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等专业课程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

二、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计算机网络三、学时分配*开放实践项目是课外、学生自主完成的实践项目,项目内容是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些延伸与扩展,采用不做强制要求的可选方式。

四、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1、理论教学2、实验教学五、教学方法1、采用双语教学,即英文教材、英文课件、英文在线测试与期末考试、中文课堂讲解。

要积极引导与鼓励学生克服心理与语言上的困难,以快速适应双语教学。

2.采用多媒体方式,辅以黑板板书。

多媒体课件制作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特别是图形(像)与文字的有机结合、动画演示等技巧突出重点,辅助难点教学;黑板板书要注重与多媒体的有机对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按照理论教学目标与内容,结合实践教学,设计相应的问题链与案例拓扑,以关键问题为主线,结合案例规划与配置,实施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对于一些重点与难点问题,借助实物、场景或仿真软件来辅助教学。

《网络基础CCNA》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基础CCNA》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基础CCNA》课程教学大纲学分:14学时:252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高技)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学习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必备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课程任务:1、通过教学能够使学生成为CCNA的管理员。

2、通过实训能让学生使用神州数码设备进行中小型网络搭建。

3、初步了解TCP/IP协议簇。

二、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除了学习分组交换网络中配置网络设备如交换设备和路由设备的概念、命令、配置以及一些经验技巧。

全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为核心组织教学。

其中包括:1、非常熟悉一些中小型网络的解决方案、实施流程。

2、对整个网络产品结构、特点、接口、协议、配置等有较专业的了解。

3、网络拓扑图的绘制与设备连接调试。

4、除了职业岗位技能之外,课程中还注意培训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5、培训网络管理职业岗位必须的质量意识、守时意识和规范意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条件1、为保证理论与实际操作密切结合,本课程要求一个教师和一个实验室。

实验室中学生每八人一组,每组共用一套网络设备。

基本仪器包括:2个二层交换机4600、2个三层交换机6200、4个路由器2655。

2、学生在第一堂课前必须自备的工具和学具包括:网线钳、随手小工具(剪刀、螺丝刀、小刀等)、测线仪、实训手册、笔记本、二个作业本。

3、每班由一位主讲教师上课。

教师能在操作和理论两方面对学生进行辅导。

教师除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外,还要具备良好的知识表达能力和对学生的引导能力。

注:选讲内容在课程内容后面标注“*”号。

六、考核方法1.期末笔试重点考核知识、理论和部分专业能力(画图、识图、定性定量分析)占总成绩的50%。

2.每个人单独通过的操作考核占总成绩的40%。

3.出勤、作业与课堂答问占总成绩的10%。

七、教学说明主要特点:1.增加专业课课堂教学的内容承载。

不但有知识的传授,还有操作技能的训练;不但有专业内容的教学,还有基本素质(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训练。

网络交换与路由技术教学大纲

网络交换与路由技术教学大纲

《网络交换与路由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 课程说明1.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网络交换与路由技术英文名称:Network Switching & Routing Technology课程编号:2413241开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课学期:第6学期学分/周学时:4/4课程类型:专业方向任选课2.课程性质(本课程在该专业的地位作用)《网络交换与路由技术》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方向任选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网络工程设计方面打下良好基础。

3.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以网络互联为主线,重点阐述网络互联设备,网络规划与设计,系统介绍IP地址的分配与聚合、园区网中的广播流量控制、交换网络中的冗余链路管理、IP子网间的路由技术,还介绍了网络实例的安全设计以及局域网与Internet的互联。

本课程重视实践,注重网络管理和设计以及对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从事网络管理和设计、网络安装维护以及取得网络工程师认证打下良好的基础。

4.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教材体系特点及具体要求由于这门课程的内容应用性比较强,故要求让学生先修《计算机网章(专题)主要内容学时安排第一部分交换机和路由器概述6第二部分交换机和路由器基本配置30第三部分交换机和路由器高级配置36合计学时72络与通信》、《操作系统》等课程之后再开设本课程。

5.教学时数及课时分配二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袁宗福等编.路由与交换技术(第三版).南京工程学院,20092. 黎连业等编.路由器及其应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黎连业等编.交换机及其应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三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说明本课程是一门实验性强的课程,所以采用实验驱动教学的方法来完成相应教学任务。

四 成绩考核办法严格按教务处规定来进行成绩考核。

五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 交换机和路由器概述(理论4学时,实验2学时)一、教学目的了解交换机和路由器的组成及其功能。

路由及交换技术教学大纲

路由及交换技术教学大纲

《路由及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课程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网络安防专业体系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包括路由交换技术的相关内容。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此书,使得学生对常见的路由交换技术有大致的了解和认识,可以熟练的组建局域网并且可以把局域网连接到Internet。

此外可以对网络进行简单的优化。

教学内容中体现的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侧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

按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提出学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标准。

三个层次的涵义如下:“了解”能正确表述有关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这是最低层次要求。

“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全面地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相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这是中层次要求。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是高层次要求。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点第一章传统以太网和交换以太网本章回顾了常见的以太网标准,对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千兆以太网进行了更为细致的介绍,这部分内容应该做到熟知和记忆。

对于CSMA/CD工作原理应该做到理解和掌握,能够叙述CSMA/CD机制的工作过程。

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重点掌握交换机的三个基本功能地址学习、转发过滤和环路避免。

理解交换机三种交换方式。

应该掌握帧结构的组成和各字段的作用。

能够熟练使用snifer软件抓取以太网幀并进行分析。

能够熟练使用登录交换机的各种方法。

掌握交换机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的区别和使用。

掌握交换机CLI下各种配置模式的特征和进入命令,了解不同配置模式的作用。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和理解配置命令的语法结构。

掌握常用的命令行下命令编辑的快捷键。

1.了解常见的以太网技术标准2.了解千兆以太网3.掌握CSMA/CD工作原理4.掌握交换以太网的基本工作原理5.了解交换机的结构掌握基本功能6.掌握交换机的交换方式7.掌握交换机配置基础第二章二层交换与多层交换技术1.了解802.1Q数据包的格式2.掌握VLAN的定义,常见的划分VLAN的方法以及实现多台交换机上相同VLAN中PC的通信。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6602003课程名称:路由与交换技术英文名称:Routing & Switching Technology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总 学 时:64 讲课学时:40 实验学时:24学 分:4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技术方向)本科生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以网络互联为主线,重点阐述网络互联设备,网络规划与设计,系统介绍IP地址的分配与聚合、园区网中的广播流量控制、交换网络中的冗余链路管理、IP子网间的路由技术,还介绍了园区网的安全设计以及局域网与Internet的互联。

本课程重视实践,注重网络管理和设计以及对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从事网络管理和设计、网络安装维护以及取得网络工程师认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功能2.了解网络互联设备3.熟悉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4.熟悉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使用方法5.掌握Port VLAN和Tag VLAN的配置方法6.掌握冗余链路的解决方法及配置7.掌握路由协议及配置方法8.掌握局域网与互联网的连接及配置方法9.掌握网络安全设计及配置方法10.熟悉网络故障分析和解决办法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交换机和路由器概述① 网络标准化概述②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组成及其功能③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性能指标2.网络互联设备① 网络传输介质互联设备② 物理层互联设备③ 数据链路层互联设备④ 网络层互联设备⑤ 应用层互联设备3.交换机和路由器操作系统及基本配置① 操作系统② 配置方法4.IP地址的分配与聚合① 网际协议IP② IP地址与子网划分③ VLSM可变长的子网掩码5.广播流量的控制① VLAN概述② VLAN的种类③ VLAN的种类6.交换网络中的冗余链路管理① 概述② 生成树协议③ 以太网链路聚合7.IP子网间的路由技术① 概述② 路由算法③ 设计目标④ 路由协议⑤ 静态路由⑥ 默认路由⑦ 动态路由⑧ 路由信息协议RIP8.园区网安全设计① 园区网安全隐患② 交换机端口安全③ 路由器中的ACL控制④ 防火墙基础9.局域网与Internet网互联① NAT概述② NAT技术的应用③ NAPT网络地址端口转换④ 常规NAT操作⑤ NAT配置10.网络故障分析及处理①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软件升级② 排错四、实践环节实验安排在课程内,开设10个实验:1.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2学时2.利用TFTP管理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 2学时3.点到点协议PPP 2学时4.RIP Version 1路由协议 2学时5.网络地址转换 2学时6.虚拟局域网VLAN 2学时7.生成树配置 2学时8.IP访问列表(设计型) 2学时9.交换机安全 2学时10.交换机和路由器综合实验(综合型) 6学时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为达到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应布置适量课外习题。

《网络路由与交换》教学大纲

《网络路由与交换》教学大纲

《网络路由与交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网络路由与交换【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时】 64【学分】 4【针对专业】【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一、知识目标:网络交换与路由课程是系统网络专业方向的一门主要技术专业课。

本课程以思科交换机、路由器两种设备为研究对象,以基本工作原理及配置为重点。

二、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结构,掌握路由器,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以及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理论教学内容要点】第一章网络基础知识一、学习目的要求理解网络结构知道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基本概念掌握ISO OSI参考模型的基本结构二、主要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重点: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基本概念难点:OSI参考模型第二章TCP-IP原理和子网规划一、学习目的要求描述TCP/IP协议与OSI参考模型描述TCP/IP协议栈各层次功能和原理了解IPv4的不足和IPv6的基本特点描述IP地址分类和应用进行子网地址划分二、主要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重点:TCP/IP协议难点:子网地址划分第三章常见网络接口与线缆一、学习目的要求了解一般的网络结构常见局域网接口类型和基本特性常见广域网接口类型和基本特性常见的光接口类型和基本特性二、主要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重点:常见接口难点:广域网接口类型和基本特性第四章路由器基础及配置一、学习目的要求掌握路由器基本原理如何登录路由器利用上下文帮助功能完成一个命令的书写能够利用一些常用命令配置路由器检查路由器状态使用setup 模式对路由器进行一些基本配置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对路由器进行配置配置路由器的端口备份和恢复路由器的IOS二、主要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重点:配置路由器的端口难点:使用命令配置路由器第五章路由协议原理及配置一、学习目的要求描述路由表的作用配置静态路由描述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原理配置RIP路由协议了解OSPF路由协议原理和配置二、主要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重点:路由表静态路由难点:OSPF路由协议第六章访问控制列表与地址转换一、学习目的要求理解访问控制列表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和高级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方法掌握地址转换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二、主要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重点:访问控制列表难点:地址转换第七章无线网络基础及组建一、学习目的要求了解无线技术了解无线LAN的不同组件和结构了解无线安全问题和防范措施配置无线接入点和无线客户端二、主要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重点:无线安全难点:无线安全第八章以太网交换机基础及配置一、学习目的要求掌握CSMA/CD 和以太网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交换技术掌握思科交换机的相关技术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命令VLAN 基本原理和配置STP 的基本原理二、主要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重点:交换机的基本配置难点:STP第九章广域网协议原理及配置一、学习目的要求广域网协议概述HDLC协议原理及配置PPP协议原理、配置及维护帧中继协议原理、配置及维护二、主要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重点:PPP协议帧中继协议难点:帧中继协议1、实验目的要求掌握路由器基本配置维护2、实验主要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登录路由器配置路由器的端口备份和恢复路由器的IOS重点:路由器的配置难点:路由器的模式3、实验仪器设备模拟器真路由(实验2)1、实验目的要求掌握路由协议的配置2、实验主要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配置静态路由配置RIP路由协议配置EIGRP路由协议配置OSPF路由协议重点:路由表难点:配置OSPF路由协议3、实验仪器设备模拟器真路由(实验3)1、实验目的要求掌握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2、实验主要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基本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高级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重点:扩展ACL的配置难点:扩展ACL的配置3、实验仪器设备模拟器真路由(实验4)1、实验目的要求掌握网络地址转换的配置2、实验主要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动态地址转换静态地址转换重点:动态地址转换难点:动态地址转换3、实验仪器设备模拟器真路由(实验5)1、实验目的要求掌握交换机配置2、实验主要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交换机的基本配置VLAN 基本配置重点:VLAN 基本配置难点:VLAN 基本配置3、实验仪器设备模拟器交换机(实验6)1、实验目的要求掌握广域网协议的配置2、实验主要内容(含重点、难点内容安排)PPP协议配置帧中继协议配置重点:帧中继协议配置难点:帧中继协议配置3、实验仪器设备模拟器真路由【成绩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占总成绩30%2、期末考核评定采取闭卷考试形式【教材、参考书目】《CCNA 学习指南640-802》美国TODD LAMMLE 著袁国忠徐宏译Computer Network -- James F. Kurose -- Andrew S. Tannenbaum - 4rd Edition 《思科网络认证-CCNA学习》【有关说明(教学建议)】1 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为目的2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为宗旨3 提升学生团队精神执笔人:审定人:系(部)主任:。

路由与交换技术教学大纲

路由与交换技术教学大纲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制订教学大纲的依据本课程教学大纲依据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制定,符合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需求及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适用范围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信息工程系网络技术专业及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学生。

三、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交换机和路由器是构建大中型网络最核心、最重要的网络设备,这些设备必须根据网络应用的需求,进行合理正确的配置才能使用。

在组建网络时,除综合布线外,最重要的是对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配置,在日常的使用和管理维护过程中,也经常需要对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进行调整。

这就要求网络管理人员必须充分熟悉和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和管理技术,以及将三层交换机或路由器当作防火墙或代理服务器的配置技术。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信息安全专业必修的专业课。

旨在让学生了解常用网络设备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工作方式、技术指标和参数,所遵循的网络标准,在网络层中所使用的协议。

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已有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基础上,对当前计算机网络设备的主要种类和常用的网络协议有较清晰的概念,掌握如何使用配置网卡、网线、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

学会计算机网络操作和日常管理和维护的最基本方法。

尽快熟悉并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技术。

四、课程的背景知识1.前导课程及主要知识:《计算机调试技术》、《计算机网络》、《专业英语》等。

2.后续课程及主要知识:《网络工程》、《网络安全》及相关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1.熟练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初步设计和解答与网络应用相关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

2.掌握: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

3.了解: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了解的所学内容。

第二部分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建设本课程文字教材作为学习的主要媒体,着重反映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形式上要便于学生自学。

CCNA学习大纲

CCNA学习大纲

CCNA学习大纲CCNA学习大纲一、前言CCNA是Cisco公司推出的入门级网络认证中的新手村(入门级认证),是Cisco认证体系中最广泛接受的认证之一。

本文旨在为初学者提供学习CCNA所需的大纲和指导。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CCNA也在逐步升级优化,本文基于最新的CCNA 200-301考试大纲制定。

二、CCNA认证指南1. CCNA认证介绍CCNA即Cisco Certified Network Associate,是Cisco 路由交换和数据通信知识的基本测试,是证明个人在Cisco路由器和交换机网络设计和安装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技能和运营经验。

2. CCNA认证类型CCNA认证已逐渐适应网络和IT行业的变化,并出现了不同的认证类型。

前后换了几代,下面是目前主流的CCNA认证类型。

(1) CCNA Routing and Switching:考生需要通过底层设备、网络标准、协议以及技术如何集成到业务网络中等方面的测试。

(2) CCNA Cloud:考生需要通过基于云平台的IT安全管理、设计、支持和解决故障方面的测试。

(3) CCNA Collaboration:考生需要通过实现CiscoCollaboration和Unified Communications应用方面的测试。

(4) CCNA Cyber Ops:考生需要通过基于网络安全操作的受攻击、威胁情报、事件分析等方面的测试,为网络安全分析员做好准备。

(5) CCNA Data Center:考生需要通过设计、配置和维护数据中心网络的测试。

(6) CCNA Industrial:考生需要了解和理解机器人控制、PLC和其他自动化控件以及工业网络。

(7) CCNA Security:考生需要通过为网络安全实现Core Security Technologies和下一代的网络技术提供适当的手段方面的测试。

(8) CCNA Service Provider:要求考生了解路由和Switch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网络中的技术。

《CCNA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大纲

《CCNA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大纲

《CCNA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性质:必修总学时:102 理论学时:68 实验学时:34开课对象:网络技术及相关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思科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的一门课程,为网络技术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了解数据通信的原理,熟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体系结构、TCP/IP模型,掌握局域网工作原理和一种流行局域网的应用,了解计算机网络管理和结构化布线的基本概念,并培养学生具备简单的组网与网管能力,从而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设计与开发打下基础。

二、先修课程及预备知识《计算机组成原理》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1、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学时)[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4]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应用[5]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6]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基本要求:①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应用。

②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6学时)[1]网络体系结构概述[2] ISO/OSI网络参考模型[3] TCP/IP模型[4] OSI 和 TCP/IP模型的区别基本要求:①了解 OSI 和 TCP/IP模型的区别。

②理解网络分层的作用和含义。

③掌握服务、接口和协议的概念,熟练掌握OSI 的层次结构, 各层的PDU单元及主要功能,TCP/IP 的层次结构,各层的主要功能。

3、应用层(10学时)[1] 应用层概述[2] TCP/IP的应用层基本要求:①理解应用层的功能与作用②掌握TCP/IP的应用层的主要应用及工作原理(包括DNS服务、 HTTP服务、 FTP 服务和-mail服务)4、OSI传输层 (10学时)[1] 传输层功能概述[2] TCP/IP的传输层[3] TCP协议[4] UDP基本要求:①了解TCP协议的功能与特点,TCP的主要实现机制,套接字和端口概念。

CCNA课程大纲

CCNA课程大纲
第二十五节课:VLAN干道协议(VTP)
第二十六节课:VTP的基本配置与调试
第二十七节课:动态干道协议(DTP)
第二十八节课:DTP的基本配置与调试
第二十九节课:配置VLAN间路由
第三十节课:冗余拓扑概述
第三十一节课:生成树协议(STP)
第三十二节课: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
CCNA第四学期
第四节课:OSI模型的物理层(网络介质与接头)
第五节课: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以太网)
第六节课:OSI模型的网络层(IP地址)
第七节课:OSI模型的网络层(IP编址)
第八节课:OSI模型的网络层(路由选择协议)
第九节课:OSI模型的传输层(TCP/UDP)
第十节课:TCP/IP的应用层
第十一节课:ISDN的PRI
第十二节课:帧中继(Frame Relay)
第十三节课:帧中继点到点
第十四节课:帧中继点到多点
第十五节课:在帧中继环境中配置EIGRP
第十六节课:在帧中继环境中配置OSPF
CCNA附加课程
综合布线:八课时
第一节课:网络地址转换(NAT)
第二节课:静态NAT,动态NAT与超载NAT
第三节课: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第四节课:广域网基础
第五节课:广域网封装格式
第六节课:点到点协议
第七节课:点到点协议的LCP
第八节课:点到点协议的NCP
第九节课: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第十节课:ISDN的BRI
课程大纲:
CCNA的课程分为四个学期,在编的课程为90个课时,每课时45分钟。上机实验操作、认证考试指导、就业服务、拓展课程等在编课程之外的内容免费赠送。完全面授,并保教授的最新版的教材,承诺实验设备供学员无限时使用。

CCNA课程大纲

CCNA课程大纲

CCNA课程大纲:CCNA由四门课程组成:“网络基础知识”、“路由协议和概念”、“LAN 交换和无线”以及“接入W AN”目标认证完成所有四门CCNA 课程后,学生便可凭借所学知识参加Cisco CCNA 认证考试。

课程描述:本课程从基础知识到高级应用和服务,全面介绍网络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的重点是设计网络所必备的概念和技能,同时还通过传授网络安装、操作和维护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获得实际运用和操作经验的宝贵机会。

CCNA的主要特点包括:●采用更加全面、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方法传授技能。

●全面介绍网络主题,涵盖了从基础知识到高级应用和服务的所有内容。

●包含高度复杂并具有挑战性的实验操作。

●授课形式更加灵活。

●帮助学生为继续进修和ICT 职业生涯做好周全准备。

课程目的和目标:本课程向学生传授完成网络相关学位课程所必备的技能,帮助他们为CCNA 认证做好充分准备。

此外,还能帮助学生培养履行网络技术人员、网络管理员和网络工程师的工作职责所需的技能。

本课程通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来认识网络和Internet。

每章课程明细:网络基础知识本课程介绍Internet 和其它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物理结构、功能、组件和模型。

它使用OSI 和TCP 两种分层模型来剖析应用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中不同协议与服务的特性和作用。

本课程作为整个课程的基础,介绍了IP 编址的原理和结构以及有关以太网概念、介质和工作原理的基础知识。

实验使用了“Internet 模型”,可供学生在不影响生产网络的情况下分析真实数据。

Packet Tracer (PT) 练习有助于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分析协议和网络运行状态并搭建小型网络。

到本课程结束时,学生要运用布线的基本原理、执行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并实施IP 编址方案,从而创建简单的LAN 拓扑结构。

第1 章:生活在以网络为中心的世界1.0 本章简介1.1 在以网络为中心的世界相互通信1.2 通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3 网络平台1.4 Internet 的体系结构1.5 网络趋势1.6 章节实验1.7 本章总结第2 章:网络通信2.0 本章简介2.1 通信平台2.2 LAN、W AN 和网际网络2.3 协议2.4 使用分层模型2.5 网络寻址2.6 章节实验2.7 本章总结2.8 章节测验第3 章:应用层功能及协议3.0 本章简介3.1 应用程序—网络间的接口3.2 准备应用程序和服务3.3 应用层协议及服务实例3.4 章节实验3.5 本章总结3.6 章节测验第4 章:OSI 传输层4.0 本章简介4.1 传输层的作用4.2 TCP 协议—可靠通信4.3 管理TCP 会话4.4 UDP 协议—低开销通信4.5 章节实验4.6 本章总结4.7 章节测验第5 章:OSI 网络层5.0 本章简介5.1 IPv45.2 网络—将设备划分为组5.3 路由—数据包的处理方式5.4 路由过程:了解路由的途径5.5 章节实验5.6 本章总结5.7 章节测验第6 章:网络编址—IPv46.0 本章简介6.1 IPv4 地址6.2 不同用途的地址6.3 分配地址6.4 它在我的网络中吗?6.5 计算地址6.6 测试网络层6.7 章节实验6.8 本章总结6.9 章节测验第7 章:数据链路层7.0 本章简介7.1 数据链路层—访问介质7.2 介质访问控制技术7.3 介质访问控制编址和对数据成帧7.4 汇总归纳7.5 章节实验7.6 本章总结7.7 章节测验第8 章:OSI 物理层8.0 本章简介8.1 物理层—通信信号8.2 物理信号和编码:表示方式8.3 物理层—连接通信8.4 章节实验8.5 本章总结8.6 章节测验第9 章:以太网9.0 本章简介9.1 以太网概述9.2 以太网—通过LAN 的通信9.3 以太网帧9.4 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9.5 以太网物理层9.6 集线器和交换机9.7 地址解析协议(ARP)9.8 章节实验9.9 本章总结9.10 章节测验第10 章:网络规划和布线10.0 本章简介10.1 LAN —建立物理连接10.2 设备互连10.3 制定编址方案10.4 计算子网10.5 设备互连10.6 章节实验10.7 本章总结10.8 章节测验第11 章:配置和测试网络11.0 本章简介11.1 配置Cisco 设备—IOS 基础知识11.2 使用Cisco IOS 应用基本配置11.3 验证连通性11.4 监控和记录网络11.5 章节实验11.6 本章总结11.7 章节测验路由协议和概念本课程介绍路由器的体系结构、组件和工作原理,讲解路由和路由协议的原理。

路由与交换技术 教学大纲

路由与交换技术    教学大纲

路由与交换技术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制定教学大纲的依据本课程教学大纲依据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制定,负荷社会idui人才知识、能力、素质需求及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使用范围本大纲适用于信息工程学院网络技术专业及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学生。

三.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交换机和路由器是构建大中型网络最核心、最重要的网络设备,这些设备必须根据网络应用的需求,进行合理正确的配置才能使用,在组建网络时,除综合布线外,最重要的是对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配置,在日常的使用和管理维护过程中,也经常对交换机、路由器进行调整。

这就要求网络管理人员必须充分熟悉和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和管理技术,以及将三层交换机或路由器当做防火墙或代理服务器的配置技术。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信息安全专业必修的专业课。

旨在让学生了解常用网络设备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工作方式、技术指标和参数,所遵循的网络标准,在网络层中所使用的协议。

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已有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基础上,对当前计算机网络设备的主要种类和常用的网络协议有清晰的概念,掌握如何使用配置网卡、网线、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

学会计算机网络操作和日常管理和维护的最基本方法。

尽快熟悉并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技术。

四.课程的背景知识1.前导课程及主要知识:《计算机调试技术》《计算机网络》《专业英语》2.后续课程及主要知识:《网络工程》《网络安全》及相关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1.熟练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初步设计和解答与网络应用相关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

2.掌握:要求学生能够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

3.了解:要求学生能够一般的了解所学内容。

第二部分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建设本课程文字教材作为学习的主要媒体,着重反映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形式上要使便于学生自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由与交换基础》教学大纲
文件状态:[]草稿[]正式[]修改[√]草稿文件[]正式文件[]修改正式文件文件标识:
审核:当前版本:1.0
批准:编制:南湖教务标一阶段编号:完成日期:2004年9月
课时:72课时
授课方式:理论课(36)+实践课(36)
课程名称:路由与交换基础
目录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3)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3)
二、课程的目的 (3)
三、学员对象及要求 (3)
五、学习资料 (3)
第二部分教学进度 (3)
一、学时分配 (3)
二、分班、授课场地及设备建议 (4)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 (5)
第四部分考核与实践 (8)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思科公司的职业认证体系的第一步(CCNA、CCNP、CCIE),它对网络的各个方面提供了详尽的阐述与讨论,其内容主要包括网际互联的原理,路由器、交换机的组成与运作,各类网络协议的讨论,交换技术和虚拟局域网的应用、安全信息的设置以及广域网的各类技术等。

二、课程的目的
本课程主要针对欲从事网络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学完本课程后,学员应能够独立完成网络管理员的日常工作(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分析、排除网络常见故障的能力)。

三、学员对象及要求。

双N标准一学期的学员及短期CCNA的学员。

五、学习资料
《C C N A学习指南(中文版)(640-801)》及相关学员手册等
第二部分教学进度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需36个学时。

课时分配如下表:
学时章节理论课所需设备
1-3 1 ×
4-6 1-2 ×
7-9 2 ×
10-12 3 ×
13-15 4 ×路由器
16-18 5 ×路由器
19-21 6 ×路由器
22-24 7 ×交换机
25-27 8 ×交换机和路由
器(2611型) 28-30 9 ×路由器
31-33 10 ×路由器
34-36 11 ×
二、分班、授课场地及设备建议
1、每班学员人数应以30人为标准。

2、理论课教室应配备计算机、投影仪、思科公司的路由器(2500、2600)、交换机(1900、
2950、3500)。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
(注:了解*掌握**重点***难点****)第一章网络互联
网络互联的基本知识
网络模型(优点、O S I七层模型、数据封装)
以太网(以太网工作的O S I七层模型的位置、以太网线的类型)
思科的三层网络模型
无线网络
第二章I P协议
T C P/I P协议及D o D模型
十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
I P分址
广播地址
N A T的介绍
第三章I P子网划分与可变长度子网掩码
子网的基本概念
C类地址的子网划分
可变长度子网掩码
I P分址的故障排除
第四章思科I O S的介绍
思科路由器的用户界面
命令行界面的使用
第五章I P路由
路由的基本概念
配置路由
路由协议的基本概念
R I P协议
I G R P协议
第六章E I G R P协议和O S P F协议E I G R P协议的特点和操作
用E I G R P协议支持大型网络
配置E I G R P协议
检查E I G R P协议的配置
O S P F协议的基本概念
配置O S P F协议
检查O S P F协议
O S P F和回环接口
第七章第二层交换
交换设备
S T P协议
L A N交换类型
配置1900和2950交换机
第八章虚拟局(V L A N)域网V L A N基本概念
V L A N的类别
标识V L A N
V T P协议
V L A N间路由
配置V L A N
配置V T P
第九章管理思科互联网络
思科路由器的内部结构
路由器的启动顺序
备份和恢复思科I O S
备份和恢复思科路由器的配置
使用C D P
使用t e l n e t
检查网络连接
第十章使用访问列表
访问列表的介绍
标准访问列表
扩展访问列表
命名访问列表
监视访问列表
第十一章 广域网协议
广域网介绍 广域网连接 H D L C 协议 P P P 协议
帧中继(F r a m e R e l a y ) I S D N D D R
第四部分 考核与实践
教 学 内 容
章节 作业 章节 实验 单科 考试 课程 设计 备 注
第一课《网际互联》 Y N Y N Y :要求 N :不作要求 第二课《因特网协议》 Y N Y N 第三课《IP 子网划分和VLSM 》 Y N Y N 第四课《Cisco IOS 简介》 Y Y Y N 第五课《IP 路由》 Y Y Y N 第六课《EIGRP 和OSPF 》 Y Y Y N 第七课《第2层交换》 Y Y Y N 第八课《VLAN 》
Y Y Y N 第九课《管理Cisco 互联网络》 Y N Y N 第十课《使用访问列表管理流量》 Y N Y N 第十一课《广域网协议》 Y
N
Y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