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原材料计算表

合集下载

水稳配比

水稳配比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2、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3、JTJ 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二、设计要求1、等外公路路面基层;2、水泥剂量5%;3、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压实度≥98%。

三、原材料说明1、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2、碎石:经筛分确定按:碎石∶石屑=65%∶35%;掺配后级配满足设计要求,压碎值指标为%;3、水:日常生活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步骤1、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依据设计要求,水泥剂量为5%。

2、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将5%水泥剂量的混合料,按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T0804-1994)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其结果如下表(详细见后附表)5%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击实试验结果3、测定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计算各材料的用量按规定制做150mm×150mm试件9个,预定压实度K为98%,计算制备单个试件的标准质量m0:m0=ρd V(1+ωopt)K=××(1+%)×98%= g考虑到试件成型过程中的质量损耗,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个试件质量增加1%,即m0'=m0×(1+1%)=×(1+1%)=每个试件的干料总质量:m1=m0'/(1+ωopt)= (1+%)= g 每个试件中水泥质量:m2=m1×α/(1+α)=×5%/(1+5%)= g 每个试件中干土质量:m3=m1-m2= g 每个试件中的加水量:mw=(m2+m3)×ωopt=+×%= g 故配制单个5%水泥剂量的试件各材料的用量为:水泥:m2= g水:mw= g碎石:G=×65%=石屑:G屑=×35%= g2)制备试件按上述材料用量制做试件,进行标准养生。

水稳目标配比设计说明

水稳目标配比设计说明

水泥稳定碎石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一、概述:根据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 设计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4.0MPa。

我部试验室选用山东莱阳产20-25mm、10-20mm、5-10mm 碎石及0-5mm石屑作骨料﹔选用淄博鲁中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重山牌”P·S·A32.5级缓凝水泥作胶结材料对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进行设计。

二、检测依据:1、JTG/T 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2、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3、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4、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5、GB∕T 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6、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7、招标文件及图纸要求三、原材料:1、水泥:淄博鲁中水泥有限公司产“重山牌”P·S·A32.5级缓凝水泥,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2、集料:山东青州产20-25mm、10-20mm、5-10mm碎石和0-5mm 石屑,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3、水﹕当地饮用水。

四、矿料级配:首先采用水洗法对集料进行筛分试验,依据级配范围要求,经反复调整,确定集料比例为:20-25mm碎石:10-20mm碎石:5-10mm碎石:0-5mm石屑=20:21:24:35级配结果如下﹕五、击实试验:依据配合比设计要求,采用水泥剂量为 4.5%、5.0%、5.5%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做击实试验,击实采用五点法。

其结果如下表﹕六、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依据击实结果﹐用静压法成型试件,经过6天保湿养生,浸水24小时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其结果如下﹕七、结论:根据强度结果、设计及经济性要求,我部拟定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为:矿料级配为:20-25mm碎石:10-20mm碎石:5-10mm碎石:0-5mm石屑=20:21:24:35水泥:集料=4.5:100.0最大干密度为2.366g/cm3,最佳含水率为5.0﹪。

原材料密度、级配碎石、水稳层、混凝土和沥青砼配合比(大全)

原材料密度、级配碎石、水稳层、混凝土和沥青砼配合比(大全)

原资料密度、级配碎石、水稳碎石、混凝土及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大全一、原资料积聚密度1、砂: 1300~1600Kg/m3 (中粗砂 1550Kg/m3,细砂 1400Kg/m3)2、碎石: 1500~1800Kg/m3(一般取值 1500Kg/m3)3、砂石: 1550Kg/m34、砼: 2400Kg/m35、沥青砼: 2500Kg/m3二、级配碎石配合比19~碎石 :9.5 ~19mm碎石: 4.75 ~碎石:石屑 =19:27:22:32最大干密度:最正确含水量: 5.0%压实度: 96%三、水泥牢固碎石配合比(一)、集料比率:19~碎石 :9.5 ~19mm碎石: 4.75 ~碎石:石屑 =25:25:10:401、4%水泥牢固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4:100最大干密度:最正确含水量: 5.1% 2、5%水泥牢固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5:100最大干密度:最正确含水量: 4.9% 3、6%水泥牢固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6:100最大干密度:最正确含水量: 4.8%(二)、集料比率:19~碎石 :9.5 ~19mm碎石: 4.75 ~碎石:石屑 =20:22:28:301、4.5%水泥牢固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4.5:100最大干密度:最正确含水量: 5.5% 2、5%水泥牢固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5:100最大干密度:最正确含水量: 5.4%3、5.5%水泥牢固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5.5:100最大干密度:最正确含水量: 5.8%(三)、集料比率:9.5 ~碎石 :4.75 ~碎石:石屑 =30:38:321、 4.5% 水泥牢固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4.5:100 ):水泥:~碎石 :4.75 ~碎石:石屑:水最大干密度:最正确含水量: 4.9%2、 5%水泥牢固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 =5:100 ):水泥:~碎石 :4.75 ~碎石:石屑:水最大干密度:最正确含水量: 5.1%3、 5.5% 水泥牢固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5.5:100 ):水泥:~碎石 :4.75 ~碎石:石屑:水最大干密度:最正确含水量: 5.2%四、砼配合比。

5%水稳配比

5%水稳配比

精心整理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2、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为四、配合比设计步骤1、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依据设计要求,水泥剂量为5%。

2、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将5%水泥剂量的混合料,按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T0804-1994)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其结果如下表(详细见后附表)5%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击实试验结果每个试件中的加水量:mw=(m2+m3)×ωopt=(288.6+5772.1)×5.4%=327.3 g 故配制单个5%水泥剂量的试件各材料的用量为:水泥:m2= 288.6 g水:mw=327.3 g碎石:G=5772.1×65%=3751.9g石屑:G屑=5772.1×35%= 2020.2 g2)制备试件按上述材料用量制做试件,进行标准养生。

3)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按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中无机结合料稳定,故每立方米水泥质量为2310×5%÷(1+5%)=110kg,每立方米干土质量为 2310-110=2200kg每立方米大碎石质量为2200×65%=1430kg每立方米石屑质量为2200×35%=770kg每立方米水质量为2310×5.4%=124.7kg故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碎石∶石屑∶水=110∶1430∶770∶793∶124.7。

5%水稳配合比设计

5%水稳配合比设计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一、设计依据1、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2、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3、JTJ 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二、设计要求1、等外公路路面基层;2、水泥剂量5%;3、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3.0MPa,压实度≥95%。

三、原材料说明1、水泥: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2、碎石:经筛分确定按:碎石(4.75mm -31.5mm)∶石屑(0-4.75mm)=65%:35%;掺配后级配满足设计要求。

3、水:日常生活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步骤1、根据水泥稳定碎石标准土工击石报告2、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依据设计要求,水泥剂量为5%。

3、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将5%水泥剂量的混合料,按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T0804-1994)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其结果如下表(详细见后附表)5%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击实试验检测结果五、确定试验室配合比由击实得最大干密度为2310kg/m3,每立方米材料的干料质量为2310kg,故每立方米水泥质量为 2310×5%÷(1+5%)=110kg,每立方米干土质量为 2310-110=2200kg每立方米碎石质量为 2200×65%=1430kg每立方米石屑质量为 2200×35%=770kg每立方米水质量为 2310×5.4%=124.7kg故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碎石∶石屑∶水=110∶1430∶770∶124.7。

备注:实际用水量根据现场碎石、石屑的含水率大小相应调整。

5%水稳配合比

5%水稳配合比

加黑公路卧都河至黑河段工程建设项目5%水泥稳定砂砾
配合比组成设计
加黑公路三期A4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1年6月8日
5%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设计
一、组成材料规格
1、5.0%水泥稳定砂砾采用100%砂砾:5%水泥,基层厚18cm。

2、其中砂砾筛分符合要求,水泥采用关鸟河P.C32.5的复合水泥。

二、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做5%水泥剂量混合料的标准击实平行试验,确定出水泥稳定砂砾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标准击实试验结果
三、测定7天抗压强度 1、 计算混合料质量
此砂砾经筛分后,确定该砂砾属粗粒土,因此无侧限试验采用的试模为直径Φ150㎜×150㎜的试模。

m 1=P d V(1+ω)K=2.232×2650(1+6.23%)×95%=5969(g) 2、混合料中各原材料的质量:
3、测定
7天抗压强度(记录见附表)
一组试件经6天标准养生、1天浸水养生,按规定方法测得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如下表。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汇总表
注:Za采用1.282。

4、每立方米混合料用量为:
2.232×103×(1+6.23%)=2371㎏
每立方米砂砾用量为:
2232÷(1+5%)=2126㎏
每立方米水泥用量为:
2232-2126=106㎏
每立方米用水量为:
2371-2232=139㎏
确定该水泥稳定砂砾的配合比为:
水泥:砂砾:水=106:2126:139
加黑公路A4标段工地试验室
2011年6月8日。

5%水稳设计配合比

5%水稳设计配合比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2、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3、JTJ 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二、设计要求1、等外公路路面基层;2、水泥剂量5%;3、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3.0MPa,压实度≥98%。

三、原材料说明1、水泥: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2、碎石:经筛分确定按:碎石∶石屑=65%∶35%;掺配后级配满足设计要求,压碎值指标为13.7%;3、水:日常生活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步骤1、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依据设计要求,水泥剂量为5%。

2、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将5%水泥剂量的混合料,按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T0804-1994)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其结果如下表(详细见后附表)5%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击实试验结果3、测定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计算各材料的用量按规定制做150mm×150mm试件9个,预定压实度K为98%,计算制备单个试件的标准质量m0:m0=ρd V(1+ωopt)K=2.31×2650.7×(1+5.4%)×98%=6324.7 g考虑到试件成型过程中的质量损耗,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个试件质量增加1%,即m0'=m0×(1+1%)=6324.7×(1+1%)=6387.9g每个试件的干料总质量:m1=m0'/(1+ωopt)= 6387.9/(1+5.4%)=6060.7 g每个试件中水泥质量:m2=m1×α/(1+α)=6069.7×5%/(1+5%)=288.6 g每个试件中干土质量:m3=m1-m2=6060.7-288.6=5772.1 g每个试件中的加水量:mw=(m2+m3)×ωopt=(288.6+5772.1)×5.4%=327.3 g 故配制单个5%水泥剂量的试件各材料的用量为:水泥:m2= 288.6 g水:mw=327.3 g碎石:G=5772.1×65%=3751.9g石屑:G屑=5772.1×35%= 2020.2 g2)制备试件按上述材料用量制做试件,进行标准养生。

水稳料【范本模板】

水稳料【范本模板】

水稳料前言1 水泥稳定碎石(以下简称水稳)作为半刚性材料,其作为路面基层和底基层(以下简称基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整体性、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耐久性和抗冻性、承载力高及与面层结合好的技术特点,且料源广泛,可就地取材,便于原材料和混合料的加工,易于机械摊铺操作,在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中被广泛应用。

2 水稳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水稳路面基层技术是针对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已建设的主要公路进行咨询调查,在全面总结沥青路面使用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的基础上,对轴载换算、不同荷载模式下的路面应力状态进行了分析、基层及面层混合料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比分析了常用的不同类型混合料的性能特点,通过综合经济比较,提出的改进的混合料类型。

2.1 强度形成原理在水稳中,由于水泥用量很少,水泥的水化完全是在混合料中进行的,凝结速度比在水泥混凝土中进行得缓慢。

水泥与集料掺水拌和后,水泥矿物与水分发生强烈的水解和水化反应,同时从溶液中分解出Ca(OH)2并形成其它水化物。

当水泥的各种水化物生成后,有的自身继续硬化形成水泥石骨架,有的则同有活性的细集料、矿粉进行反应。

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形式:2.1.1 离子交换及团粒化作用在水泥水化后的胶体中,Ca(OH)2和Ca2+、共存,而构成集料的矿物是以CaCO3、SiO2为骨架合成的板状、针状、块状的结晶,通常其表面会有Na+和K+等离子进行当量吸附交换,结果使大量的细集料、矿粉颗粒形成较大的颗粒。

由于水泥水化生成物Ca(OH)2具有强烈的吸附活性,使这些较大的颗粒进一步与粗集料结合起来,形成水泥碎石的链条状结构,形成坚固的联结,这是水稳具有一定强度的主要原因.2。

1.2 硬凝反应随着水泥水化反应的深入,溶液中析出大量Ca2+,当Ca2+的数量超过上述离子交换的需要量后,则在碱性的环境中使组成矿物的SiO2和Al2O3的一部分同Ca2+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稳定的结晶矿物,从而增大了混合料的强度。

抗裂水稳

抗裂水稳

水稳基层施工方案1.施工机械必须配备齐全的施工机械和配件,做好开工前的保养、试机工作,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一般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应采用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分层施工。

各施工单位应配备足够的拌和、运输、摊铺、压实机械。

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20cm。

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按单幅分两层梯队摊铺作业,必须配备以下主要机械。

(1)拌和机应配置产量大于400T/H的拌和机,要保证其实际出料(生产量的80%)能力超过实际摊铺能力的10-15%。

拌和机必须采用定型产品,至少要有五个进料斗,料斗上口必须安装钢筋网盖,筛除超出粒径规格的集料及杂物。

为使混合料拌和均匀,拌缸要满足一定长度。

拌和机的用水应配有大容量的储水箱。

料斗、水箱、罐仓都要求装配高精度电子动态计量器,电子动态计量器应经有资质的计量部门进行计量标定后方可使用。

(2)摊铺机应根据路面摊铺层的宽度、厚度,选用合适的摊铺机械。

基层施工应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

要求两台摊铺机功能一致,最好为同一机型,以保证路面基层厚度一致,接缝平顺,平整度好。

(3)压路机至少应配备20T以上单钢轮振动压路机3台或12T左右双钢轮振动压路机3~4台,同时配备25T以上胶轮压路机3-4台。

压路机的吨位和台数必须与拌和机及摊铺机生产能力相匹配,使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时间不超过水泥初凝时间,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4)自卸汽车数量应与拌和设备、摊铺设备、压路机相匹配,不少于15辆。

(5)装载机,不少于2台。

(6)洒水车,不少于2台。

(7)水泥钢制罐仓由拌和机生产能力决定其容量,罐仓内应配有水泥破拱器,以免水泥起拱停流。

以上机械数量至少应满足每个工点、每日连续正常生产及工期要求。

2.质量检测仪器(1)水泥胶砂强度、水泥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仪器(2)水泥剂量测定设备(3)振动压实成型设备(备选)(4)重型击实仪(5)水泥稳定碎石抗压试件制备与抗压强度测定设备(6)标准养护室(7)基层密度测定设备(8)标准筛(方孔)(9)土壤液、塑限联合测定仪(10)压碎值仪(11)针片状测定仪器(12)取芯机3.底基层的检查与验收(1)底基层外形检查底基层外形检查内容有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

5%水稳配比

5%水稳配比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2、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3、JTJ 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二、设计要求1、等外公路路面基层;2、水泥剂量5%;3、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3.0MPa,压实度≥98%。

三、原材料说明1、水泥: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2、碎石:经筛分确定按:碎石∶石屑=65%∶35%;掺配后级配满足设计要求,压碎值指标为13.7%;3、水:日常生活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步骤1、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依据设计要求,水泥剂量为5%。

2、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将5%水泥剂量的混合料,按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T0804-1994)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其结果如下表(详细见后附表)5%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击实试验结果3、测定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计算各材料的用量按规定制做150mm×150mm试件9个,预定压实度K为98%,计算制备单个试件的标准质量m0:m0=ρd V(1+ωopt)K=2.31×2650.7×(1+5.4%)×98%=6324.7 g考虑到试件成型过程中的质量损耗,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个试件质量增加1%,即m0'=m0×(1+1%)=6324.7×(1+1%)=6387.9g每个试件的干料总质量:m1=m0'/(1+ωopt)= 6387.9/(1+5.4%)=6060.7 g 每个试件中水泥质量:m2=m1×α/(1+α)=6069.7×5%/(1+5%)=288.6 g 每个试件中干土质量:m3=m1-m2=6060.7-288.6=5772.1 g每个试件中的加水量:mw=(m2+m3)×ωopt=(288.6+5772.1)×5.4%=327.3 g 故配制单个5%水泥剂量的试件各材料的用量为:水泥:m2= 288.6 g水:mw=327.3 g碎石:G=5772.1×65%=3751.9g石屑:G屑=5772.1×35%= 2020.2 g2)制备试件按上述材料用量制做试件,进行标准养生。

水稳吨和立方米换算标准

水稳吨和立方米换算标准

水稳吨和立方米换算标准【摘要】水稳吨和立方米是道路建设中常用的两个计量单位,其换算标准对于准确计算和管理材料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水稳吨和立方米的换算关系及计算方法,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同时对国家和地方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水稳吨和立方米的换算标准不仅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成本,而且对于标准化工作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最后指出了水稳吨和立方米换算标准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需要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水稳吨和立方米的换算标准将在工程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水稳吨、立方米、换算标准、重要性、关系、计算方法、实际应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标准化工作、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什么是水稳吨和立方米水稳吨和立方米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两个计量单位,用来衡量混凝土、水泥、砂石等材料的数量和重量。

水稳吨是指一种重量单位,等于1000千克;立方米是指一种体积单位,用于表示物体的三维空间大小,相当于1米长、1米宽、1米高的立方体的体积。

水稳吨和立方米的换算关系是通过密度来确定的,因为密度等于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在土木工程中,通常会使用水稳吨来表示混凝土、水泥等材料的重量,而使用立方米来表示这些材料的体积。

通过密度的换算,可以将水稳吨和立方米进行互相转换。

换算标准的重要性在于确保工程计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精确地知道材料的数量和重量,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对于水稳吨和立方米的换算标准必须有统一的规定,以避免误差和混乱。

在土木工程中,水稳吨和立方米的换算标准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的采购、储运和施工过程中。

国家和地方标准对于水稳吨和立方米的换算关系有明确的规定,以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合理计量。

水稳吨和立方米换算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标准化工作的意义在于提高工程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工程施工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对于未来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相关的标准,以适应工程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

水稳6%含量的配合比

水稳6%含量的配合比

水稳6%含量的配合比
【原创版】
目录
1.水稳 6% 含量的配合比的概念
2.水稳 6% 含量的配合比的计算方法
3.水稳 6% 含量的配合比的应用
正文
水稳 6% 含量的配合比是指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水泥含量占总重量的 6% 的一种配合比。

这种配合比在我国的道路建设中应用广泛,因为它具有成本低、施工简便、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

计算水稳 6% 含量的配合比,首先需要知道水泥、碎石、砂、水等原材料的比重。

一般来说,水泥比重约为 3.15,碎石比重约为 2.6,砂比重约为 1.5,水的比重约为 1。

然后,根据配合比公式:水泥重量=总重量*水泥含量%,碎石重量=总重量*碎石含量%,砂重量=总重量*砂含量%,水重量=总重量*水含量%,就可以计算出水稳 6% 含量的配合比。

水稳 6% 含量的配合比在道路建设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建设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时,可以使用这种配合比。

这种基层具有很好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可以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

同时,这种配合比也可以用于施工难度较大的道路,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

总的来说,水稳 6% 含量的配合比是一种应用广泛、经济实用的道路建设材料。

第1页共1页。

水稳配比

水稳配比

精心整理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2、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四、配合比设计步骤
1、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
依据设计要求,水泥剂量为5%。

2、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将5%水泥剂量的混合料,按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T0804-1994)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其结果如下表(详细见后附表)
5%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击实试验结果
水泥:m2= 288.6 g
水:mw=327.3 g
碎石:G=5772.1×65%=3751.9g
石屑:G屑=5772.1×35%= 2020.2 g
2)制备试件
按上述材料用量制做试件,进行标准养生。

3)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按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中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T0805-1994)测定无侧限抗压强度,其结果如下表

每立方米水质量为2310×5.4%=124.7kg
故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碎石∶石屑∶水=110∶1430∶770∶793∶124.7。

水泥稳定碎石原材料组成

水泥稳定碎石原材料组成

水泥稳定碎石原材料组成
水泥稳定碎石是一种常用的路基和路面材料,其原材料主要由水泥、石子、砂子、水和添加剂组成。

其中石子是水泥稳定碎石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其粒径范围一般在5-25mm之间,可以采用天然石子或人工碎石。

砂子的粒径范围为0.075-4.75mm,用于填补石子之间的空隙,提高材料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水是水泥稳定碎石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调节混合料的稠度和流动性。

添加剂包括促凝剂、增塑剂和防水剂等,可提高混合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水泥作为水泥稳定碎石的胶凝材料,是保证混合料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上这些原材料根据不同的配比和工艺可以制成各种不同型号和规格的水泥稳定碎石,用于不同的道路建设和维护工程。

- 1 -。

5%水稳配比

5%水稳配比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2、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3、JTJ 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二、设计要求1、等外公路路面基层;2、水泥剂量5%;3、71、水泥:P.O 42.5四、配合比设计步骤1、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依据设计要求,水泥剂量为5%。

2、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将5%水泥剂量的混合料,按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T0804-1994)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其结果如下表(详细见后附表)5%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击实试验结果3、测定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计算各材料的用量按规定制做150mm×150mm试件9备单个试件的标准质量m0:m0=ρd V(1+ω加1%,即)=6069.7×5%/(1+5%)=288.6 g 每个试件中干土每个试件中的加水量:mw=(m2+m3)×ωopt=(288.6+5772.1)×5.4%=327.3 g 故配制单个5%水泥剂量的试件各材料的用量为:水泥:m2= 288.6 g水:mw=327.3 g碎石:G=5772.1×65%=3751.9g石屑:G屑=5772.1×35%= 2020.2 g2)制备试件按上述材料用量制做试件,进行标准养生。

3)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按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中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T0805-1994)测定无侧限抗压强度,其结果如下表(详细见后附表)。

拟用于等外公路路面基层,故Za参照二级公路1.282。

算每立方米各材料用量。

由击实得最大干密度为2310kg/m3,每立方米材料的干料质量为2310kg,故每立方米水泥质量为2310×5%÷(1+5%)=110kg,每立方米干土质量为 2310-110=2200kg每立方米大碎石质量为2200×65%=1430kg每立方米石屑质量为2200×35%=770kg每立方米水质量为2310×5.4%=124.7kg 故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碎石∶石屑∶水=110∶1430∶770∶793∶124.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