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理论的奠基者
克莱因与客体关系学派的创立与发展_王国芳
( 中国政法大学 社会学院 , 北京 100088) 摘 要 : 精神分析学家大多关注婴儿与其抚养者之间的关系 , 并力图通过对这种早期客体关系
的探讨 , 分析婴儿心理病理现象的根本原因 。 精神分析学家们对客体关系理论的关注正在成为一 个新的研究热点 , 并且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产生着重要的学术影响 。 除了对于精神分析的革命 性意义 , 以及对于精神病学和心理咨询 、 心理治疗领域的巨大的冲击之外 , 克莱因及其客体关系理 论还在儿童心理学 、 社会学 、 人类学和文艺批评等诸多学科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反响 。
“对象 ”) 的理解 , 前后是有差异的 。 在弗洛伊德的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中 , “客体 ”是指力必多驱力的目 标 , 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 可以是一件衣服或一件 艺术品 — — —只要拥有释放能量的潜力
[ 2] 4
。 而在客
体关系理论中的 “客体 ”则指人类 , 指人 、人的部分 或人的象征 , 它与人们所熟悉的作为 “物 ”的意义上 的对象是不同的 。 用克恩伯 格 ( O . K e r n b e r g ) 的话 说 , 即 “在客体关系理论中 , `客体 ' 这一术语更为恰 当地应该是指 `人类客体 ' , 因为它反映的是此术语 的传统用法 . . . 即与他人的关系 。” 上是集中在与其他人的互动上 。 因此 , 客体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007 年 9 月 第 5期
南京师大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N a n j i n g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S e p . , 2007 N o .5
精神分析中客体关系评估
精神分析中客体关系评估(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客体关系量表;临床评估1 前言客体关系理论作为新精神分析的一种理论在当今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领域应用相当普遍。
在西方,客体关系早已应用于精神病理的解释,精神疾病心理问题的评估和分类以及疗效的预测;而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本文主要综述了西方客体关系的基本理论、客体关系的评估方法以及客体关系评估在临床中的应用,希望能对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有所帮助。
2 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概述客体关系理论是西方精神分析的最新发展之一,主要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模式,以及塑造这种模式的留有“过去印迹”的早期生活关系[1]。
自Freud创立精神分析以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精神分析理论经发展演变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主流的精神分析理论经历了从经典的Freud精神分析向自我心理学发展,形成了客体关系及自体心理学理论,它们与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同:(1)关注的重点从本能内驱力转变到关系;(2)对心理结构的性质和形成有不同的看法;(3)从不同角度看待发展阶段;(4)对心理冲突和治疗结果存在不同的观点[1,2]。
Freud人格理论的基本要素是将本能内驱力作为基本的人类动机,内驱力先于客体,客体是用来满足内驱力欲望的,基本上决定着客体关系的质量。
客体关系理论家梅兰妮·克莱茵是第一个修改了Freud的内驱力模型,对人际关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仍保留了对本能的强调,她认为本能与客体具有内在联系。
费尔贝恩进一步发展了克莱茵的思想,立足于“纯粹的”客体关系立场,认为主要的内驱力都是对关系的驱动,而不是生物本能的满足,因此他是从人际互动而非生物本能方面考察人格和动机。
其他的客体关系理论家如伊迪斯·雅各布森及奥托·康伯格试图将内驱力模式与纯客体关系模式进行整合,发展新的模式。
客体关系学派的三个重要的理论家(1)
客体关系学派的三个重要的理论家李小龙编译当科胡特(Kohut)开始构建自体心理学大厦时,英国的客体关系理论家们也已经或开始关注一些同样的问题。
回顾两者对精神分析的贡献颇有意味。
科胡特在他的著作中对英国客体关系理论的参照很少,他对其中一些与他的概念相近的内容并不十分了解。
另一方面,英国的客体关系理论家却没有能够将他们的一些发现像科胡特那样系统化,其中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英国理论家在看待自恋这个问题上,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摆脱主流的道德观念的态度。
对比两者或许会加深我们对一些重要的观点和结论的理解。
伊恩·萨蒂(IAN SUTTIE)考察客体关系理论,从伊恩·萨蒂(Ian Suttie)开始无疑是最为合适的。
萨蒂是早期塔维斯托克(Tavistock)小组的核心成员,他的工作令人注目地预示了费尔贝恩(Fairbairn)、冈特瑞普(Guntrip)、巴林特(Balintt)和温尼可特(Winnicott)的工作,并和梅兰妮·克莱茵(Melanie Klein)遥相呼应,后者对客体关系理论做出了更为全面的贡献。
不过,萨蒂的观点代表的是与他那个年代的传统精神分析理论的决裂,而梅兰妮·克莱茵的意义主要在于她是一个过渡期的人物,在为维护客体关系理论的一致性所做的努力中,她并没有明确地超越内驱力防御心理学(drive defence psychology)。
1923年,萨蒂给国际精神分析杂志寄去一篇文章,欧内斯特·琼斯(Ernest Jones)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拒绝发表该文,与此同时,琼斯也见识了萨蒂富有才华的独创性。
正如琼斯的传记(布罗姆,1982)里所说:“批评性的材料是一回事,而富于创新意义的论断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现在,萨蒂被视为首批客体关系理论家中的一个,这是一种迟来的认可。
根据布罗姆的看法,萨蒂的基本观点是:“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人,这个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他寻求客体的行为从出生时就显露出来了。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生下来就和环境格格不入。
弗洛伊德和他同时代的人认为,人和动物一样,注定要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简单的幸福。
但是,根据带有霍布斯色彩的弗洛伊德对人类社会的看法,个人的自私欲望的追求会危及其他个人,所以人类群体需要控制每个个体的享乐目标。
儿童时代的任务是社会化,即把具有动物冲动的儿童转变为具有复杂心理装置的成人。
成人心理装置中有复杂的检查和障碍系统,可以将动物的冲动和目标引导到社会可接受的文明生活中。
与弗洛伊德相比,当代所有重要的精神分析学派都倾向于认为,人类婴儿出生后是符合并适应他们所面对的世界的,而不是那么格格不入。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不同意父亲对“本我”的过分强调,认为应该给予“自我”足够的重视。
1936年,她出版了著名的《自我与防御机制》,确立了自我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
1939年,Heinz Hartmann出版了《自我心理学及其适应》一书,提出了“无冲突的自我场域”,为自我划定了一个独立的研究范围。
哈特曼提出自我和本我都是遗传的,都是由先天的“未分化母体”产生的。
它们是同时存在的心理功能,具有自己独立的能量。
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自主问题和自我适应的基本功能。
适应是自我在心理机制上试图维持人与环境平衡的结果。
顺应这一概念为弗洛伊德向当代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的转变提供了核心的概念媒介。
在哈特曼之后,许多自我心理学家,如斯皮兹、雅各布森和马勒,都致力于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试图深入描述婴儿自我的发生和发展。
当自我心理学在美国兴盛时,英国的一大批精神分析学家开始改变古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不再强调生物学因素,而是强调早期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形成了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并不是指无生命的客体,而是指具有爱、恨、欲等情感的人性客体。
“客体”的概念最早是由弗洛伊德在讨论本能驱动和早期母婴关系的语境中使用的。
然而,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对客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关注远远超过对本能欲望的关注。
客体关系理论简介
客体关系理论简介。
弗洛伊德认为人生来就与他的环境格格不入。
弗洛伊德和他的同代人相信,人类就像动物一样,注定要拼命追求简单的幸福。
然而,根据弗洛伊德的霍布斯人类社会观,追求个人满足会危及其他个人,因此人类群体需要控制每个人的快乐目标。
童年的任务是社会化,即把具有动物性冲动的儿童转变为拥有复杂心理装置的成年人。
成年人的精神装置有复杂的检查和障碍系统,可以将动物性冲动和目标引导成社会可以接受的文明生活形式。
与弗洛伊德相比,当代所有重要的精神分析学派都倾向于认为人类婴儿符合并适应他出生后面临的世界,而不是格格不入。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loyd)不同意父亲过分强调本我的观点,认为她应该对自己给予足够的关注。
1936年,她出版了著名的“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确立了自我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
1939年,海因茨·哈特曼出版了“自我心理学及其适应”一书,并提出了“无冲突的自我领域”,从而为自我界定了一个独立的研究范围。
哈特曼指出,自我和本我一样,都是从先天未分化的矩阵中继承和产生的。
它是一种同时具有独立能量的心理功能。
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自我自治和自我的基本功能--适应问题,这是自我试图在心理机制内维持人与环境平衡的结果。
适应概念为弗洛伊德向当代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的转化提供了核心概念中介。
在哈特曼之后,斯皮茨、雅各布森、穆勒等许多自我心理学家都致力于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试图描述婴儿自我发展的过程。
当自我心理学在美国蓬勃发展时,一大批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开始改变古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不再强调先天生物因素,而是强调早期母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形成了客体关系理论。
物体不是指无生命的物体,而是具有爱、恨、渴望等情感的人的物体。
“客体”的概念最早是由弗洛伊德在讨论本能驱动力和早期母婴关系的背景下提出的。
在客体关系理论家中,他们关注客体与客体的关系,而不是本能的欲望,重视和强调客体与客体的关系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08:客体关系(温尼科特)--李鸣老师精神分析微课》听课笔记
《08:客体关系(温尼科特)--李鸣老师精神分析微课》听课笔记客体关系是现代精分的一个很重要的理论。
经典弗洛伊德、新弗洛伊德(荣格、阿德靳等)、后弗洛伊德(依恋、客体关系、自体)弗洛伊德把力比多投射的对象称为客体,这个客体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体,可以是抽象的物体。
客体关系理论学派:泛指人与人建立关系的对象。
认为人都有基本的动力寻找与人建立的关系。
人都具有基本的动力,去寻求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
人总是习惯沿袭早年形成的客体关系观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符合这种观念的人和事,以此来建立人际联系的。
举的例子:苹果。
主要是因为内部有苹果的呈相。
重要的客体对象帮助你造成的,内化和内部呈象是上一次课的主要内容。
识别自己与他人、识别物与物不同的区别。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童年期造成的。
内部呈相在生活中不断的演习,是在无意识中的。
会深深地影响我们现在的生活态度。
遇到事情时自然出现的第一想法或念头或反应。
一个人在生活中实际面对的是两个:一个是客观真实的存在,一个是大脑的内部呈相。
老师举例子:一个心理老师,如果你去听课,这个现实中的心理老师和你想象中的一样,你就会觉得这个心理老师真好;否则你就会觉得不好,失望。
我们的实际态度与想象中会有差距。
你的童年期对某人的印象会不知不觉转化到现实中来。
对一个人的评价,应该是客观的,但实际上往往会受到个人的经验影响。
心理学效应:墨菲定理,如果事情有可能出错,它就一定会了错,只是早晚问题。
(老师还用英语念了一遍),逻辑上不通的,心理上能行通的。
事情举例:1、总觉得自己会考试考不会,即使考的好,也不会认为自己是有能力考好的,也会否定自己。
2、灰姑娘的故事。
倾向于不好的事情。
以上内容是上节课讲的。
下面是新内容:大脑内部有多少呈相,你也不会知道。
比如:我说苹果、桌子、勇敢、仁慈等,每个人的理解都会不一样。
人都是按照自己的内部观去理解这个世界的。
婴儿的感觉是如何归因的,最初形成对自己的看法,是双亲对孩子的态度决定的。
心理辅导理论——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一、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一)梅兰妮·克莱因1、生活简介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 1882.3.30-1960.9.22)女,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
她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创解,开拓了理解最早期的心理历程的途径,被誉为继弗洛伊德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
她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因癌症逝于英国伦敦。
梅兰妮的父亲原来是一名犹太法典的学者,37岁时,他脱离了自己的正统背景并接受教育,最终获得了内科医生的资质。
梅兰妮十分钦佩她父亲的独立精神和科学态度,但她和父亲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亲密,这可能部分是因为当梅兰妮出生时,她父亲已经50多岁了。
梅兰妮觉得与母亲更亲近,她对母亲怀有很深的感情,梅兰妮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
二姐西多涅9岁去世,当时梅兰妮5岁。
西多涅去世前有一年的时间卧病在床,这期间,她花了大量的时间努力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克莱因,姊妹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
长大以后,梅兰妮与一个叫伊曼纽尔的男孩建立了类似的令她感到鼓舞的关系。
伊曼纽尔比她大5岁,很有天赋,在伊曼纽尔的影响下,梅兰妮对文学和音乐倾注了自己的热情。
克莱因14岁时决定学医,在她哥哥的辅导下,她通过了入学考试,进了维也纳预备高中, 17岁那年,克莱因考上了大学,几乎与此同时,她订婚了。
她的婚姻改变了她的计划,她放弃了从医的打算,在维也纳大学改修艺术和历史。
但她始终保持着对医学的兴趣,并对自己没有学医感到遗憾。
她在治疗方面的极大兴趣和天赋在她的精神分析工作中得到了展示,对她来讲,治疗永远是最重要的。
梅兰妮·克莱因是与弗洛伊德同一时代的儿童心理治疗师,她在刚刚从事临床工作的时候便对精神分析产生了兴趣。
为了对这一新学科有更多的认识,她接受了弗洛伊德最出色的弟子之一桑多尔·费伦兹对自己进行心理分析。
在分析进行到某一阶段时,费伦兹建议她考虑将精神分析技术应用到对儿童的心理治疗工作中去。
客体关系理论的奠基者共49页文档
客体关系理论的奠基者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克莱因的观点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克莱因的观点客体关系理论是德国心理分析学家克莱因(Melanie Klein)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在心理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治疗中。
客体关系理论主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克莱因认为人类内心世界包含了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冲突和欲望。
她认为个体在与客体(外部世界中的对象)的互动中建立了早期的内心客体关系。
这些内心客体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克莱因的观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克莱因认为个体在早期的心理发展中会通过投射(projection)的方式将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投射到外部的客体上。
这种投射形成了个体对外部客体的认知和情感反应。
例如,儿童对母亲的爱或恐惧可能是对自身内心体验的投射。
第二,克莱因认为个体对客体的情感反应是通过内心的分裂(splitting)来实现的。
分裂是指个体将客体分为“好”和“坏”两个部分,并对这些部分有不同的情感反应。
例如,儿童对母亲可能既有爱又有恨的情感,分别投射到母亲的“好”和“坏”部分上。
第三,克莱因关注个体对客体的内部化过程。
她认为个体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会内化外部的客体,并在内心中建立起这些客体的形象。
这些内部化的客体形象对个体的心理结构和内心世界的组织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儿童可能会内化父母的形象,形成内部的“父母”对象,并在与这些内部对象的互动中塑造自己的个性。
第四,克莱因认为个体经历了内心的“恩赐与惩罚”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会通过自身的内部化客体对自己进行评判、惩罚和安慰。
这个阶段对个体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的发展非常重要。
客体关系理论的贡献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理解个体心理发展和关系形成的框架。
它强调个体与外部客体的互动和内化过程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客体关系理论不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也对成人的心理治疗和个体心理的理解有着深远的影响。
1、客体关系理论
自体
自体是我们对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的基本经 验。
自体可以被了解为包括自我在内的所有心 理机能,是一个更高级别整合的一较宽广 的组织。
自我是作为心理功能的一个组织者而成其 概念的,它可以在下列诸如思考、判断、 整合等等功能的呈现中来加以观察。
精 神 分 析 发 展 详 树
客 体 关 系 内 化 图 示
客体关系学派: 克莱因、费尔贝恩、比昂、温尼科 特、包尔比、康伯格
客体关系学派是一群理论,包括经典客体关系学 派、中间学派、整体学派(或称TEP)、依恋理 论等。
客体关系,即“自体—客体关系”。假设这一关 系的形成来自婴儿和养育者之间的互动,良好关 系或不良互动被婴儿经验内射为人生固定关系经 验。这一经验成为今后人格相对稳定的基本。在 成人后,这一关系结构将投射在关系具有者的生 活人际关系中。
经典VS客体
不同的
是背离的,本能论推翻。
共同的---发展的。总的框架:即因果决定 论。另外,治疗方法都是精神分析的方法。
经典---症状后的心理状态的原因(理解\解释过 程)---WHY?
经典---本能论,精神活动是内驱力推动。
弗洛伊德最初观察客体关系是从本能需要以及满足这些 需要的人或事方面为出发点。
分裂
早期的分裂指的是不够成熟以致无能力把 不兼容的经验合成为一整体。
是某一部分客体的再现,该客体只能具备 一特别属性,诸如“令人挫败”
婴儿早期和他们所偏爱的客体建立的关系导致 了不切实际的、幻想的内在世界的发展,并影 响到他后来的人际关系。
用语与概念
客体(Object):是与主体(Subject)相对 应的概念。弗洛伊德最先在讨论本能驱力 和早期母子关系时引用了这个概念,他认 为客体是本能需要满足的对象,这个客体 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弗洛伊德,客体,流派]从弗洛伊德的经典理论到客体关系流派
从弗洛伊德的经典理论到客体关系流派摘要弗洛伊德创立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在心理学史上影响深远。
客体关系是精神分析的新发展,是精神分析由传统的驱力模式向现代的客体关系模式转变。
两者都属于精神分析领域,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对移情与反移情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弗洛伊德的经典理论和客体关系中的移情和反移情给出一个简明的分析,并简要探讨两者在治疗中的运用。
From Freud's Classical Theory to Object Relations Genre――Empathy and CountertransferenceLU Shuqin, FANG Shuanghu(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Abstract The classic psychoanalytic theory,created by Freud ,have the profound influence in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Object relation is a new development of psychoanalysis, is psychoanalysis from the traditional drive mode to modern mode of subject-object relationship transformation. They both belong to the field of psychoanalysis,the bigges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the focus of transference and counter transference. This paper aimed to give a concise analysis between classical theory and object relations about Freud's transference and counter transference, and briefly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in treatment.Key words Freud; object relation; transference; counter transference1 从弗洛伊德的经典理论到客体关系流派1.1 弗洛伊德生平简介弗洛伊德出生于摩拉维亚的弗莱堡的一个犹太毛织品商人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他幼时非凡的天资和平时的努力自修,他九岁的时候就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中学入学考试,这比标准的中学入学年龄提前了一年。
梅兰妮克莱恩的理论概述
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
梅兰妮19岁时定婚,因而打断了学医的计划。只用了两年
时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人文科学。21岁结婚,育有两子一 女。但她对于自己的婚姻和生活并不满意。1910年梅兰妮
全家定居布达佩斯,她的生活也由此发生了重大改变。在
那里她不仅找到了向往已久的学术友谊,而且更为重要的 是,在那里她第一次读到弗洛伊德的著作《释 梦》,并 由此激发了她对于精神分析长达一生的兴趣和追求。
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
《论某些分裂机制》(1946) 她把分裂机制与偏 执状态联系了起来,提出偏执一分裂样状态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概念。同时在认同、投 射和内投等观点的基础上,克莱恩形成了 “投 射性认同”概念。
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
从1947一1960年这13年的时间,是克莱恩对其理论的思考、 深化和整合时期。在这一时期,克莱恩试图从心理玄学的 高度来阐明挫折和满足的内部决定论,这些观点集中在 《嫉妒与感恩》一书中(1957)。
第一口欲期是吮吸阶段,它是前矛盾性的:婴儿的目标是 吮吸,既没有爱也没有恨。 第二口欲期,儿童与乳房的关系处于一种矛盾的方式,儿 童希望咬住它并吞没它
亚伯拉罕对克莱恩的影响
第一肛欲期是逐出性的和施虐欲的:第二口欲期的施虐欲 紧随其后,而被吞没的客体变成粪便被排出。
第二肛欲期是保持性和控制性的。在这一阶段开始关注客 体的出现,尽管客体—大便仍被施虐性地控制着,但还有 保存它的愿望。
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
克莱因还区分了“好客体”(god object)与“坏客体”(b ad object),部分客体(part object)和整体客体(whole object)。 以部分客体“母亲的乳房”为例,如果它能满足婴儿的需 要,自我投射给它的是力比多冲动,它就是好客体,如果 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自我向它投射破坏性冲动,它就是 坏客体。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
可编辑ppt
西方心理学史
(二)心理发展观——偏执--分裂样心态和抑郁样心态
1.偏执-分裂样心态
含义:把人看成全好或全坏的心态,这一心态大约存 在于从出生到3、4个月左右。
来自母亲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母亲的乳房就被分 裂为“好”与“坏”两种客体。
自我也被分裂为“好我”与“坏我”。 分裂是这一时期重要的防御机制。 特点:婴儿还没有“人”的意识,他的客体关系是与
1914年,第一次接触弗洛伊德的著作,便 对精神分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1917年,开始接受费伦茨的分析治疗。 1922年,加入柏林精神分析学会。 1925年,赴伦敦讲学,并移居伦敦,在英
国精神分析学会一直工作到1960年去世。 主要著作《儿童精神分析》于1932年出版
,其他著作还有:《精神分析的进展》( 1952)、《精神分析的新方向》(1955) 、《感恩与嫉妒》(1957)、《儿童分析 记事》(1961)等。
可编辑ppt
西方心理学史
三、整合性客体关系理论(克恩伯格)
(一)客体关系及其发展 客体:个体内部关于一个人(通常是个体生命早
一、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克莱因) (一)客体和客体关系
客体:不仅是本能驱力的客体,而且还是相对于婴儿自 身的客体,是婴儿心灵中具有可依赖性、爱、贪婪、仇 恨和嫉妒等心理特征的人格。
客体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或者说每 一个“我”与外在于他的“非我”之间的联系。 部分客体关系 整体客体关系
可编辑ppt
西方心理学史
(二)由驱力模式向关系模式的转变
费伦茨(Ferenczi S, 1873~1933)
第一个强调了分析师的人格和行为极大地影响病人 与分析师的关系,并进而影响治疗
费尔贝恩人格客体关系理论
人格动力:他向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发起 挑战,指出人格的动力是客体关系,而非 性欲。 人格结构:他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核心,并 提出一套新的内心结构理论。 人格发展:他用客体关系和依赖的术语来 阐述人格的发展,指出人格发展的实质是 自我客体关系的成熟,母婴关系是人格发 展的首要因素。
生平
二、费尔贝恩的学说
1、人格的动力——客体关系 费尔贝恩认为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不仅是满足身 体的愉悦,还包括要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建立关系的欲望是动机性的力量。 力比多并非源于寻求快乐的需要,而是源于寻求 客体的需要。受虐儿童的研究。 ★★ 费尔贝恩彻底抛弃了弗洛伊德的本能和欲望 冲动理论,真正地进入了人际关系理论。
坏的客体
拒绝性客体:内化为坏客体中被分裂、 压抑、受挫、迫害的部分。如:与带 有敌意的、退缩的母性或父性人物中 的互动中产生的内在客体。
人格的核心—自我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 组成。本我有能量无结构,自我超我有结 构无能量。 费尔贝恩认为自我不是一种功能组织,而 是真实的自体,即人格的核心或动力中心。 不是从本我中派生出来的,而是先天就具 有的人格成分。
三部分六成分 完美客体 拒绝性客体 兴奋性客体 中心自我 反力比多自我 力比多自我
中心自我
完 美 客 体
压抑 反力比多 自我
力比多 自我 兴奋性客体
攻击性压抑
拒绝性客体
内心世界是一个动力系统
分裂:好的,坏的,为了处理这一矛盾带 来的冲突,将坏客体内化。坏客体又分裂 为兴奋性客体和拒绝性客体。 压抑:只有中心自我有助于在真实世界与 真实人物建立关系。为解决这一难题,力 比多自我和反力比多自己被压抑。同时被 压抑的部分又反压抑。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麦克.克莱尔(Michael St. Clair)着陈登义医师译第一章客体关系理论与自体心理学本章提供往后旅程上的一张“地图”;它指点出读者于本书中将踫到的各种景像之精华以及一些特殊且值得观赏的地方。
本章所要介绍的有下列几个主题: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相关的名词与概念、一些主要理论间的核心议题与重大差异以及阐释这些议题所需的活生生个案例证。
一、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Object Relations and the Psychology of the Self)客体关系即人际关系。
“客体”(object)这个词,最初是由弗洛依德所引用的一个技术性字眼,单纯指的是可以去满足某种需求(的东西)。
比较广义的讲,则是指作为另一个人其感受或驱力的客体(对象)或标的物之重要关系人或事物。
弗洛依德在讨论本能驱力及有关早期母子(女)关系的背景脉络时首次使用客体一词。
在和“关系”(relations)连在一起使用时,客体指的是人际关系并且认为过去关系(所留下)的内在残余(inner residues)会形塑个人在目前和其它人们之间的互动情形。
精神分析总是在探究个人的过去到底是如何在影响目前的行为与关系。
例如,精神分析寻求的是去探究治疗中所发生的转移关系;也就是说,个案到底是如何把他或她的过去关系转移到目前和治疗师之间的关系里。
精神分析也在传统上要去研究关系议题,诸如在伊底帕斯期儿童和父母的关系。
然而,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某些学者也曾以很特别的方式去关注这个「关系」以及「过去关系」究竟是如何结构及形塑其人格。
这些作者对关系以及人格的结构与发展所采取的途径是和古典的弗洛依德人格模式不相同。
粗略地讲,那些远离古典弗洛依德模式的人--这里我并不是在讲那些弗氏在世时和他分裂开来的人们,诸如卡尔荣格、艾德勒、朗克以及其它人--我们可以把他们划分为客体关系理论家以及自体心理学理论家。
这两类理论家自认为是在精神分析的主流中,但他们却相当大幅度地改变了主流。
客体关系是什么?
客体关系是什么?客体关系最初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在英国体系的一个发展。
它不只是视人类为生物驱力的一种体系,客体关系把“关系”置于人性发展的最中心地位。
“客体”一词并非意指一个无生命事物,而是弗洛伊德所说本能的“标的”或“客体”(或对象)所过渡而来的观念。
依照客体关系的说法,客体指的是哲学意义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区分。
我们对“他人”的需求即是指:某个体验中的“我”对另一个与之接触的体验中的“我的需求。
“部分客体”指的是一个人的某部分或某面向。
我们可能是在和某一身体部分而不是整个人建立关系:婴儿对母亲的乳房、色情作家对生殖器;或把人当作一个功能体而不是完整的一个人,比如牙医师、侍者或税务员;或对人的某个面向,比如只是把他们视为聪明的或易怒的人,或是可能会借我钱的人。
“客体”也可能包括一个非人的东西或事物或观念,但是透过人际关联使得它在人的主观上是重要的,比如家、艺术、政治等,虽然它是属于续发性的。
客体关系认为“自我”(self)是在“关系”脉络中所发展及存在的某个个人领域,本身即是由该人各不同面向之间的内在关系所构成。
客体关系的理论是根植于下列信念,即人类基本上是社会性的:我们想和他人接触的需求是最根本的,是不能用其他需求或化约到更基本的某些事物来加以说明的。
客体关系的架构是把人类置于外在与内在关系的二元世界中。
其中任一世界均影响著另一世界。
我们的内在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力过程,其型态有些是比较固著不变的,有些则是比较变动不居的,而两者可以既是意识(自觉)的又是无意识的。
这些动力变化影响我们如何体验外在现实,而这些动力变化本身也受我们对外在现实的体验所影响。
因此我们是十分稳定的存在者(beings) ,带着执著不变的结构和人格特质;但这些可以透过我们对生命的体验,特别是我们在关系中所体验到的加以修正或改变。
客体关系并不具有显著的超个人或灵性的要素,这反映出它是从弗洛伊德学派而来,而不是发自容格学派的根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客体关系理论要点 客体关系理论学者主张人类 行为的动力来自"对客体的 寻找"(object seeking", " 亦即人际关系的发展,而非 弗洛伊德所说的"对快乐的 寻求".
像其他重要的精神分析术语一样,"客 像其他重要的精神分析术语一样, 像其他重要的精神分析术语一样 这个词汇也来自弗洛伊德. 体"这个词汇也来自弗洛伊德.他可以 被称为客体关系理论之父. 被称为客体关系理论之父. 弗洛伊德是从本能的观点来阐述客体的 弗洛伊德是从本能的观点来阐述客体的 定义与特性的: 定义与特性的:客体是个体力比多投注 的对象,包括任何人或者物. 的对象,包括任何人或者物. 本能/驱力的四个要素:冲动能量,来源, 本能/ 本能 驱力的四个要素:冲动能量,来源, 目标和客体. 目标和客体.
客体关系理论相信:人的精神发展是在 很早,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人格的发 展与形成是客体关系,尤其是婴儿与母 亲关系不断内化的结果,起决定作用的 主要是婴儿与客体的关系,而非性驱力.
客体关系理论较少强调生物本能的驱力 而较注重于人际关系模式的一致性. 而较注重于人际关系模式的一致性
什么是客体
一,生 平(1882-1960) )
出生于维也纳 结婚并生了三个孩子以后开始儿童精神分析 与安娜 弗洛伊德齐名 1910 1910年移居布达佩斯 1912年接受S.Ferenczi 的精神分析训练 1921年迁居柏林,从事精神分析工作 1924年至1925年K.Abraham 成为其分析师 1926年移居伦敦,直至1960年去世
内心世界的形成1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个体最初的精神发 展是在非常早,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婴儿从与母亲完全共生 的状态,经过自我表象与客体表象从熔 合到分化,最终完成精神上的个体化与 分离过程,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内在精 神世界.
内心世界的形成2
自闭状态:从初生到出生一个月.婴儿 的绝大多数时间用于睡眠,处于一种原 始的,虚幻的无指向状态.这是一种原 始的自恋状态,基本上没有客体指向. 如果个体在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受阻,不 曾和母亲或其它人形成共生圈,从而导 致病理性的自闭,这就是临床上所见到 的孤独症患者.
作为对母亲的爱和关照的回应,婴儿直接而自 然地产生了爱和感激之情.爱的能量—它是保 护生命的力量的表象—存在于婴儿的心中,破 坏性的冲动也是如此.在与母亲乳房的依附 (关系)中,爱的能量发现了它的第一次重要 的表达,并发展成对母亲整个人的爱.我的精 神分析工作向我证明,当婴儿心中爱与恨的冲 突升起的时候,丧失所爱的人的恐惧就被激活 了,成长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就完成了.这些内 疚和痛苦的情感此时便作为一种新的元素,加 入到了爱的情感之中.它们变成了爱的与生俱 来的一部分,并且深深地影响着爱的数量和质 量.
内心世界的形成4
母亲也以照顾婴儿为其首要任务,甚至 将婴儿视为自已的一部分. 此时,婴儿 通过母亲(乳房)对他的抚养来理解外 部世界,并由此形成婴儿最初的自我表 象与客体表象(Fairbairn称之为内精神 状态Endo-psychic Situation).
内心世界的形成5
在婴儿看来,把他喂养得很舒服的乳房(母亲) 是好,并且是一切好东西的代表.此时,他觉 得自己也是好的.这样婴儿就形成了一个"好 的"自我表象和客体表象. 相反,如果婴儿经常被饿着或者没有得到适时 的照顾,婴儿就会觉得这个乳房是坏的,他自 己也是坏的,这样就形成了"坏的"客体表象 和自我表象.
资料来源:正常或患儿童发展过程观察. 防御机制:投射,内射,分离,投射 性认同等. 治疗重点:Oedipus期前婴儿与母亲的 "二元关系". 治疗策略:治疗师的宽容,忍耐,节制, 使患者在退行中重建早年的客体关系, 使内化的坏客体得以外化,修正.
其他重要客体关系理论家
Margaret Mahler 内科医师,儿童精神 分析师.由于她对儿童早期发展的深入 研究,被誉为发展心理学家. Otto Kernberg 美国最有影响的客体关 系理论家,现任国际精神分析联盟主席. 他的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对边缘性人格的 治疗与研究.
客体关系理论的奠基者 ----M.Klein ----M.Klein
武汉中德心理医院---武汉中德心理医院----曾奇峰 ----曾奇峰
"...feelings of love and gratitude arise directly and spontaneously in the baby in response to the love and care of his mother. The power of love - which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forces which tend to preserve life - is there in the baby as well as the destructive impulses, and finds its first fundamental expression in the baby's attachment to his mother's breast, which develops into love for her as a person. My psycho-analytic work has convinced me that when in the baby's mind the conflicts between love and hate arise, and the fears of losing the loved one become active, a very important step is made in development. These feelings of guilt and distress now enter as a new element into the emotion of love. They become an inherent part of love, and influence it profoundly both in quality and quantity." (from Love, Hate, and Reparation)
内心世界的形成8
在完成个体化的同时,儿童还必须经历与母亲 在精神上的分化,脱离并保持适度距离的心理 发展过程,这便是所谓分离.一个稳定的,正 性的客体(母亲)表象是顺利完成分离过程的 基本保证.随着个体化与分离的进行,儿童逐 渐用言语交流代替其它交流方式,超我及自我 的各种功能开始发展,现实原则逐渐替代快乐 原则,现实检验能力逐步建立.
客体(Object): 是与主体(Subject) 相对应的概念.弗洛伊德最先在讨论本 能驱力和早期母子关系时引用了这个概 念,他认为客体是本能需要满足的对象, 这个客体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在 客体关系理论框架里,客体是个体愿望 或行为所指向的人,而不是非人化的物.
什么是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 客体关 系是指人际关系以及塑造个体当前人际 互动特征的既往人际关系在其内心世界 的残迹. 客体关系理论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 研究人际关系以及内在的精神结构是如 何从过去的人际关系中成长起来的一种 理论(Kernberg)".
内心世界的形成3
共生状态:大约从出生后二个月开始, 自闭的壳打破,逐渐形成一个积极的, 新的保护层,这就是婴儿与母亲的共生 圈.共生阶段的基本特征就是婴儿与母 亲(客体)表象的幻想性熔合.在这个 阶段婴儿以为他与母亲是一个完整的整 体,这种在精神上,情感上对母亲照顾 的高度依赖以至于婴儿都意识不到这种 照顾的存在.
克莱因强调生命早期的4到6个月的 克莱因强调生命早期的4 克莱因强调生命早期的 重要性.她认为, 重要性.她认为,婴儿生命的开始 并不是空白的, 并不是空白的,而是带有减轻焦虑 的遗传倾向, 的遗传倾向,而婴儿的这些焦虑则 来自经验到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两 股力量的冲突. 股力量的冲突.
婴儿的防御机制1
投射: 婴儿把自己的某种感受"强加"或"转 嫁"给客体. 如:吃得很舒服的婴儿把他的 好感转嫁到乳房上,于是他认为这个乳房是好 的.相反,饥饿的婴儿也会因其不舒服而认为 这个乳房也是坏的. 内射: 婴儿把从外部世界感受到的事情带回到 自己身上. 在内射机制作用下,令其受挫折的 乳房被内 化成了内在的迫害者.Fairbairn坏客 体内化,然后压抑.
Donald Winni提出的"足够好 的母亲","支撑性环境"是客体关系理论的 "经典"概念. Edith Jacobson 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家. 她的重要贡献在于将自我,本我,超我,本能 及客体关系等概念进行了有机的综合,形成所 谓"整合模式".
婴儿早期和他们所偏爱的客体建立的关系导致 婴儿早期和他们 偏爱的客体建立的关系导致 婴儿早期和他 的客 的关系 了不切实际的,幻想的内在世界的发展,并影 切实际的 幻想的内在世界的发 响到他后来的人际关系. 来的人际关系 响到他后来的人际关系. 理论的焦点 --- 将精神分析理论中以器官为 将精神分析理论中以器官 理论中以器官为 发展阶段转移到强调个体在 移到强调个体 基础的发展阶段转移到强调个体在人际关系发 展中早期幻想角色的重要性 早期幻想角色的重要性. 展中早期幻想角色的重要性.
内心世界的形成6
一个稳定而良好的客体关系不仅能根据 婴儿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提供适时的,足 够的照顾,同时还可以让婴儿在与客体 交往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其自我表象与客 体表象.
内心世界的形成7
个体化与分离:出生四,五个月以后, 儿童开始爬并慢慢直立行走,这使他有 了关于自身存在的最早感受,这种对自 我存在的觉醒称之为个体化,这是一种 内在精神自主化的过程.此时,如果母 亲能及时地满足婴儿的这一需要并与孩 子保持适当的距离,孩子就可以较好地 从与母亲的共生圈中走出来,顺利开始 他的个体化与分离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