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理论的奠基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对母亲的爱和关照的回应,婴儿直接而自 然地产生了爱和感激之情.爱的能量—它是保 护生命的力量的表象—存在于婴儿的心中,破 坏性的冲动也是如此.在与母亲乳房的依附 (关系)中,爱的能量发现了它的第一次重要 的表达,并发展成对母亲整个人的爱.我的精 神分析工作向我证明,当婴儿心中爱与恨的冲 突升起的时候,丧失所爱的人的恐惧就被激活 了,成长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就完成了.这些内 疚和痛苦的情感此时便作为一种新的元素,加 入到了爱的情感之中.它们变成了爱的与生俱 来的一部分,并且深深地影响着爱的数量和质 量.
内心世界的形成8
在完成个体化的同时,儿童还必须经历与母亲 在精神上的分化,脱离并保持适度距离的心理 发展过程,这便是所谓分离.一个稳定的,正 性的客体(母亲)表象是顺利完成分离过程的 基本保证.随着个体化与分离的进行,儿童逐 渐用言语交流代替其它交流方式,超我及自我 的各种功能开始发展,现实原则逐渐替代快乐 原则,现实检验能力逐步建立.
客体关系理论相信:人的精神发展是在 很早,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人格的发 展与形成是客体关系,尤其是婴儿与母 亲关系不断内化的结果,起决定作用的 主要是婴儿与客体的关系,而非性驱力.
客体关系理论较少强调生物本能的驱力 而较注重于人际关系模式的一致性. 而较注重于人际关系模式的一致性
什么是客体
客体关系理论的出现,完全地受到了克莱因的工作的深刻影响. 克莱因致力于通过她对儿童的观察和临床工作,阐释和扩展弗洛 伊德的最初的理论,的确,克莱因的工作作为整体是弗洛伊德的 工作的延伸,但通过她的独一无二的解释的观点使其成为了弗洛 伊德最初的观点的变革性产物.克莱因也深深地受到了她的分析 师弗伦茨的影响.确实,相对于弗洛伊德的著作,克莱因的观点 的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许多正统的弗洛伊德主义者排斥她的 理论—这一冲突极好地反映在克莱因的"伦敦学派"和维也纳学 派的分裂上,后者极其紧密地与安娜 弗洛伊德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克莱因和安娜 弗洛伊德最初的派别的划分,导致了这一深刻而持 久的"分裂",这包括在对儿童的治疗上的观点的分歧.克莱因 使用游戏治疗,并且使用非常接近于对成人使用的解释技术.安 娜 弗洛伊德,从另一方面,坚持认为儿童的自我还没有发展到足 够做经典(精神)分析的程度,取而代之的是,她提倡针对儿童 工作的分析师应该更多地扮演教育者的角色.激烈的辩论发生在 二战中的英国—英国精神分析协会内—这在精神分析团体中导致 了目前仍然很明显的影响深远的分裂.事实上到现在为止,大部 分美国的精神分析师更接近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轻视克莱因 和其后的客体关系理论,与此相对,克莱因学派的传统一般地也 妖魔化自我心理学运动.值得庆幸的是,现在这种分裂已经开始 被修复.
内心世界的形成4
母亲也以照顾婴儿为其首要任务,甚至 将婴儿视为自已的一部分. 此时,婴儿 通过母亲(乳房)对他的抚养来理解外 部世界,并由此形成婴儿最初的自我表 象与客体表象(Fairbairn称之为内精神 状态Endo-psychic Situation).
内心世界的形成5
在婴儿看来,把他喂养得很舒服的乳房(母亲) 是好,并且是一切好东西的代表.此时,他觉 得自己也是好的.这样婴儿就形成了一个"好 的"自我表象和客体表象. 相反,如果婴儿经常被饿着或者没有得到适时 的照顾,婴儿就会觉得这个乳房是坏的,他自 己也是坏的,这样就形成了"坏的"客体表象 和自我表象.
客体(Object): 是与主体(Subject) 相对应的概念.弗洛伊德最先在讨论本 能驱力和早期母子关系时引用了这个概 念,他认为客体是本能需要满足的对象, 这个客体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在 客体关系理论框架里,客体是个体愿望 或行为所指向的人,而不是非人化的物.
什么是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 客体关 系是指人际关系以及塑造个体当前人际 互动特征的既往人际关系在其内心世界 的残迹. 客体关系理论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 研究人际关系以及内在的精神结构是如 何从过去的人际关系中成长起来的一种 理论(Kernberg)".
内心世界的形成6
一个稳定而良好的客体关系不仅能根据 婴儿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提供适时的,足 够的照顾,同时还可以让婴儿在与客体 交往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其自我表象与客 体表象.
内心世界的形成7
个体化与分离:出生四,五个月以后, 儿童开始爬并慢慢直立行走,这使他有 了关于自身存在的最早感受,这种对自 我存在的觉醒称之为个体化,这是一种 内在精神自主化的过程.此时,如果母 亲能及时地满足婴儿的这一需要并与孩 子保持适当的距离,孩子就可以较好地 从与母亲的共生圈中走出来,顺利开始 他的个体化与分离进程.
资料来源:正常或患儿童发展过程观察. 防御机制:投射,内射,分离,投射 性认同等. 治疗重点:Oedipus期前婴儿与母亲的 "二元关系". 治疗策略:治疗师的宽容,忍耐,节制, 使患者在退行中重建早年的客体关系, 使内化的坏客体得以外化,修正.
其他重要客体关系理论家
Margaret Mahler 内科医师,儿童精神 分析师.由于她对儿童早期发展的深入 研究,被誉为发展心理学家. Otto Kernberg 美国最有影响的客体关 系理论家,现任国际精神分析联盟主席. 他的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对边缘性人格的 治疗与研究.
内心百度文库界的形成1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个体最初的精神发 展是在非常早,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婴儿从与母亲完全共生 的状态,经过自我表象与客体表象从熔 合到分化,最终完成精神上的个体化与 分离过程,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内在精 神世界.
内心世界的形成2
自闭状态:从初生到出生一个月.婴儿 的绝大多数时间用于睡眠,处于一种原 始的,虚幻的无指向状态.这是一种原 始的自恋状态,基本上没有客体指向. 如果个体在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受阻,不 曾和母亲或其它人形成共生圈,从而导 致病理性的自闭,这就是临床上所见到 的孤独症患者.
婴儿早期和他们所偏爱的客体建立的关系导致 婴儿早期和他们 偏爱的客体建立的关系导致 婴儿早期和他 的客 的关系 了不切实际的,幻想的内在世界的发展,并影 切实际的 幻想的内在世界的发 响到他后来的人际关系. 来的人际关系 响到他后来的人际关系. 理论的焦点 --- 将精神分析理论中以器官为 将精神分析理论中以器官 理论中以器官为 发展阶段转移到强调个体在 移到强调个体 基础的发展阶段转移到强调个体在人际关系发 展中早期幻想角色的重要性 早期幻想角色的重要性. 展中早期幻想角色的重要性.
婴儿的防御机制1
投射: 婴儿把自己的某种感受"强加"或"转 嫁"给客体. 如:吃得很舒服的婴儿把他的 好感转嫁到乳房上,于是他认为这个乳房是好 的.相反,饥饿的婴儿也会因其不舒服而认为 这个乳房也是坏的. 内射: 婴儿把从外部世界感受到的事情带回到 自己身上. 在内射机制作用下,令其受挫折的 乳房被内 化成了内在的迫害者.Fairbairn坏客 体内化,然后压抑.
内心世界的形成3
共生状态:大约从出生后二个月开始, 自闭的壳打破,逐渐形成一个积极的, 新的保护层,这就是婴儿与母亲的共生 圈.共生阶段的基本特征就是婴儿与母 亲(客体)表象的幻想性熔合.在这个 阶段婴儿以为他与母亲是一个完整的整 体,这种在精神上,情感上对母亲照顾 的高度依赖以至于婴儿都意识不到这种 照顾的存在.
克莱因强调生命早期的4到6个月的 克莱因强调生命早期的4 克莱因强调生命早期的 重要性.她认为, 重要性.她认为,婴儿生命的开始 并不是空白的, 并不是空白的,而是带有减轻焦虑 的遗传倾向, 的遗传倾向,而婴儿的这些焦虑则 来自经验到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两 股力量的冲突. 股力量的冲突.
客体关系理论的奠基者 ----M.Klein ----M.Klein
武汉中德心理医院---武汉中德心理医院----曾奇峰 ----曾奇峰
"...feelings of love and gratitude arise directly and spontaneously in the baby in response to the love and care of his mother. The power of love - which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forces which tend to preserve life - is there in the baby as well as the destructive impulses, and finds its first fundamental expression in the baby's attachment to his mother's breast, which develops into love for her as a person. My psycho-analytic work has convinced me that when in the baby's mind the conflicts between love and hate arise, and the fears of losing the loved one become active, a very important step is made in development. These feelings of guilt and distress now enter as a new element into the emotion of love. They become an inherent part of love, and influence it profoundly both in quality and quantity." (from Love, Hate, and Reparation)
Donald Winnicott 儿科医生与儿童精神分析 师,主攻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提出的"足够好 的母亲","支撑性环境"是客体关系理论的 "经典"概念. Edith Jacobson 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家. 她的重要贡献在于将自我,本我,超我,本能 及客体关系等概念进行了有机的综合,形成所 谓"整合模式".
二,客体关系理论要点 客体关系理论学者主张人类 行为的动力来自"对客体的 寻找"(object seeking", " 亦即人际关系的发展,而非 弗洛伊德所说的"对快乐的 寻求".
像其他重要的精神分析术语一样,"客 像其他重要的精神分析术语一样, 像其他重要的精神分析术语一样 这个词汇也来自弗洛伊德. 体"这个词汇也来自弗洛伊德.他可以 被称为客体关系理论之父. 被称为客体关系理论之父. 弗洛伊德是从本能的观点来阐述客体的 弗洛伊德是从本能的观点来阐述客体的 定义与特性的: 定义与特性的:客体是个体力比多投注 的对象,包括任何人或者物. 的对象,包括任何人或者物. 本能/驱力的四个要素:冲动能量,来源, 本能/ 本能 驱力的四个要素:冲动能量,来源, 目标和客体. 目标和客体.
婴儿的防御机制2
投射性认同:为了缓解内在的焦虑与危险,婴 儿将他的感觉外化并经外部世界修正后,再重 新内化,这就叫投射性认同. 例如:饥饿的婴 儿将其难受感外化到乳房(客体),然后,这 个令他丧气的乳房再重新被内射到婴儿的内心 世界. 分离: 是指婴儿将有关自我和客体的复杂经验 分成几个可以控制的部分,以便选择性地保留 某部分以避免焦虑的过程.
一,生 平(1882-1960) )
出生于维也纳 结婚并生了三个孩子以后开始儿童精神分析 与安娜 弗洛伊德齐名 1910 1910年移居布达佩斯 1912年接受S.Ferenczi 的精神分析训练 1921年迁居柏林,从事精神分析工作 1924年至1925年K.Abraham 成为其分析师 1926年移居伦敦,直至1960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