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气营血

合集下载

叶天士卫气营血理论的临床运用【最新】

叶天士卫气营血理论的临床运用【最新】

叶天士卫气营血理论的临床运用(杨进教授)一、《温热论》有关卫气营血理论的论述《温热论》中提出的卫气营血理论奠定了温病学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叶氏按卫气营血划分温病病变阶段,以揭示病变浅深、轻重层次,以此作为对温病辨证之纲。

同时,按卫气营血确立了温病各阶段的治疗原则,这一原则至今仍在指导着临床。

全篇论及卫气营血的有 17 条,约占全文 46% ,可见叶氏对该理论的重视。

卫气营血理论的建立,使温病的辨证论治自成体系,与伤寒的六经辨证有明显的不同。

而且这一理论能提纲挚领、执简驭繁,与临床实际较为贴近,因而在实际运用中价值较大。

【原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以上阐述了肺心与卫气营血的关系:叶氏提出“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由于肺与心同居上焦,肺主一身之气,与卫气相通,卫行脉外,有卫外功能;心主一身之血,营行脉中,营气通于心。

肺与心同处于上焦,与卫气营血的生成、运行有密切的关系。

这是从生理上分析肺心与卫气营血的关系。

思考:卫气营血与心肺关系的理解:不可认为卫、气的病变只与肺有关,而营、血的病变只与心有关。

例如,脾胃为人身的生化之源,与气的形成、输布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脾胃气分的病变也很常见;又如脾胃主肌肉,亦与卫气相通,如陈平伯说:“人身之中,肺主卫,又胃为卫之本。

”薛生白在《湿热病篇》中也提出湿热病起于脾胃,初起也可见“湿遏卫阳之表证”,并认为:“所云表者,乃太阴阳明之表”,可见并非只有肺经才有卫分。

我们习惯上常把肺卫并称,所以容易误解为只有肺才与卫分有关。

同样,营血分的病变与肝、肾等脏也有密切的生理与病理上的关系,也不能误解为营血分病变仅与心有关。

【原文】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中医卫气营血理论临床应用

中医卫气营血理论临床应用

中医卫气营血理论临床应用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卫气营血理论作为中医经典理论之一,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从卫气营血的概念和相互关系出发,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卫气营血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卫气、营血是中医理论中关于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概念。

卫气包括卫外和气血,主要功能是保护机体免受外邪侵袭,维护正气。

卫外运行于体表,起到了保护机体免受外感邪气侵袭的作用;气血运行于经络内外,调节气机和营养经络。

卫气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着人体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对维护机体健康至关重要。

营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主要负责输送营养和生化物质,为各脏腑组织提供营养。

血液的流动不畅会导致气血不畅,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卫气与营血密切相关,相互交融互为表里,卫气充沛则能保护气血,气血充足才能滋养卫气。

卫气、营血之间的协调运行是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二、卫气营血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1. 调节免疫功能卫气充足,能够有效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使机体产生一定的抗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调整卫气的运行状况,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法刺激穴位,以达到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的目的,帮助患者增强抵抗力。

2. 滋养气血营血是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营血充盛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各脏腑组织的生长、发育和正常功能。

通过调节营血的运行状况,通过中药调理和膳食调养,以达到益血生气的作用,帮助患者恢复体内气血的平衡,从而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3. 改善气机气机是中医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机体的气血流通畅顺,各脏腑功能正常的状态。

气机调畅,可以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

通过推拿、拔罐、刮痧等手法,帮助患者调节气机,促进气血的运行,达到身心平衡的作用。

4. 预防疾病中医卫气营血理论强调的是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通过平衡卫气、调理营血,可以有效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中医学-卫气营血辨证

中医学-卫气营血辨证
寒、胃热肠寒的证候 [证候] 口渴饮水不止,气上冲心,胸中热 痛,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四肢厥冷,下 利呕吐
(二)厥热胜复证 [含义]为厥阴病发展过程中阴阳消长的外在表现 [证候]四肢厥冷与全身发热交替而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复习思考题
1、何谓六经辨证?其适应范围是什么? 2、六经各病证的治法是什么?
卫气营血辨证
一、卫分证
[病理]邪郁卫表,肺失宣降;正气抗邪,邪正相争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 舌尖边红,苔薄白或微 黄,脉浮数。常伴有头 痛,咳嗽,口微渴,无 汗或有少许汗,咽喉肿 痛 [辨证要点]发热、微恶风 寒、口微渴
二、气分证
[病理]邪正剧争,里热蒸津,热炽津伤 [证候]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渴喜冷 饮、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 [辨证要点]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发 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一)少阴寒化证 [含义] 是指病邪从阴化寒,阴盛阳衰所表现出 的证候 [证候] 畏寒蜷卧,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舌淡 苔白,脉沉微
(二)少阴热化证 [含义] 是指病邪从阳化热,阴虚而阳亢所表现 出的证候 [证候] 心烦不寐,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 细数
六、厥阴病证
(一)寒热错杂证 [含义] 由正邪交争,阴阳失调,形成上热下
[证候] 身热,日晡潮热,汗出连绵,大便 秘结,腹满硬痛,拒按,烦躁,甚则神昏谵 语,舌苔黄燥或焦黄起芒刺,脉沉实有力
三、少阳病证
[含义]少阳病是病邪已离太阳之表,尚未进入 阳明之里的阶段,病邪客于半表半里之间
足少阳经属胆,胆居六腑之首,与肝脏相 表里,其主半表半里。因其为介于表里之间的 证候,故中医临床中称“半表半里证” [证候]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 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脉弦

中医诊断学第七章第三节卫气营血辨证

中医诊断学第七章第三节卫气营血辨证

心烦躁扰
由于热扰心神,患者常表现出心烦躁 扰、甚或时有谵语等症状。
斑疹隐隐
营分热盛,可迫血妄行,导致皮肤出 现斑疹隐隐,或见出血点。
舌质红绛
舌质红绛是营分热盛的典型舌象,表 示热邪深入营血,耗伤营阴。
营分证候辨证要点
辨识热型
观察神志变化
营分证候以身热夜甚为特点,与气分证候 的热型有所不同。
由于热扰心神,营分证候常伴见神志异常 表现,如烦躁不安、谵语等。
中医诊断学第七章第三节卫气营血 辨证
目 录
• 卫气营血辨证基本概念 • 卫分证候特点及辨证方法 • 气分证候特点及辨证方法 • 营分证候特点及辨证方法 • 血分证候特点及辨证方法 • 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及临床应用
01 卫气营血辨证基本概念
卫气营血定义及作用
卫气
指防卫免疫体系及消除外来的机体内生的各种异物的功能,包括护卫肌表、抗御外邪、调 控腠理等。
若营分证候未能及时得到控制,热邪可进一 步深入血分,导致病情恶化。
营血共同辨证
在临床上,营分证候和血分证候常相互交织、 共同存在,需要综合辨证施治。
05 血分证候特点及辨证方法
血分证候临床表现
斑疹隐隐
血分证候患者皮肤可能出现斑疹,这是热 邪灼伤血络,迫血妄行所致。斑疹的出现
往往预示着病情较重。
A 发热夜甚
审查斑疹
辨别舌质舌苔
斑疹的出现及其形态、色泽等变化,对于 判断营分证候的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舌质红绛、无苔或少苔是营分证候的典型舌 象表现。
营分证候与血分关系
营血同源
营分和血分均属于阴分范畴,二者在生理上 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营分先受邪
在温病的发展过程中,热邪往往先犯营分, 再深入血分。

中医诊断学: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

中医诊断学: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

中医诊断学: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1、卫气营血辨证的概念:对温热性病邪侵袭人体,损伤卫、气、营、血所产生的病理过程的辨证方法,叫卫气营血辨证。

2、卫气营血辨证的意义:完善了对外感病的辩证方法,从而形成了对温病辨证的纲领。

通过卫气营血辨证可以确定温病的病程、病位和传变的规律。

3、卫气营血辨证的证候: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和血分证。

一、卫气营血病证(一) 卫分病证[临床表现] 卫分证同温热病早期,病位在皮毛与肺,故为表证阶段。

主症:微恶风寒,发热,舌边尖红,脉数。

以其症状不同,有邪在皮毛和邪在肺两种类型:邪在皮毛:发热,微恶风寒,脉浮数或有咳嗽,咽痛,口渴等。

邪在肺:咳嗽少痰,或咯痰不爽,咽痛,微恶风寒,微发热。

[证侯分析] 卫分证是外感温热邪气的表证阶段。

温热为阳邪,故卫分证以伤津液为主,重点症状见有微恶风寒,发热,舌边尖红,脉数。

邪在皮毛病机,温热致病,故以发热为主。

邪在皮毛,卫气受损,故见微恶风寒。

邪在表故脉浮数。

肺合皮毛,故同时见有咳嗽,咽痛等肺系症状。

津伤则口褐。

邪在肺病机,温热伤肺,肺失清肃,故咳嗽咽痛明显。

津伤,故少痰不爽。

邪已重在肺,故发热恶风寒,表证不显。

(二) 气分病证[临床表现]气分证是温热病里证阶段。

主症:不恶寒,但发热,舌红苔黄,脉数。

由于里热病位不同,可分以下五种类型:温热在肺:兼见咳喘,胸病,咯吐黄稠痰。

热郁胸膈:兼见心烦懊憹,坐卧不安。

热入于胃: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心烦,舌苔黄燥。

热郁肝胆:干呕,口苦而渴,心烦少寐,胁痛,苔黄,脉弦数。

热追大肠:兼见胸痞,烦渴,下利,谵语。

[证候分析]气分证是邪已内入脏腑,正盛邪实,正邪剧争,阳热亢盛,故见一派里实热证表现。

但发热而不恶寒,舌红苔黄,脉洪。

(三) 营分病证[临床表现]营分证是温热病邪内陷的深重阶段,以营阴受损和心神被扰病变为特点。

主症:舌质红绛,身热夜甚。

临床分以下两种类型:热伤营阴:舌质红绛,身热夜甚,心烦不寐,口渴不甚,甚者斑疹隐隐,脉细数。

卫气营血辩证

卫气营血辩证

第三节、卫气营血辩证总论一、温热病:是温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发热病的总称。

简称“温病”。

特点:发病急速,病情多变,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以发热为主,易化燥伤阴,甚则耗血动血。

病情发展规律:多起于卫分,渐次转入气分、营分、血分。

二、卫气营血辩证:是将外感温热病在其病程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为卫、气、营、血四个不同阶段的证候类型,用以说明其病位深浅、病情轻重,以及各阶段的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卫分证:是温病的初期阶段,为温热病邪侵袭肌表,卫气功能失调所表现出的证候。

主要特点:发热、微恶风寒、脉浮数。

属八纲证候中的表热证。

2、气分证:是指温热病邪内入脏腑,为正盛邪实,正邪剧争,阳热炽盛里证。

特点:其病变范围广泛,凡温热病邪不在卫分,又未入营血,皆属于气分范围。

以热盛阳明多见。

证候特点――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传入途径有二:一是从卫分传入;二是温热病邪直入气分。

(一)、气分大热定义:是指邪热入胃,胃热炽盛所表现出的候。

证候:大热,大汗,大渴,喜冷饮,面赤,心烦,舌红苔黄燥,脉洪大。

分析:1、胃热炽盛,耗损津液,故大热,大渴,喜冷饮。

2、邪热蒸腾,迫津外出,故大汗。

3、热拢心神则心烦。

4、里热炽盛,气盛血涌,故面赤。

5、苔黄燥,脉洪大,为实热之象。

治法:清热生津代表方:白虎汤(二)、热结肠道定义:热结肠道证是指邪热入腑与糟粕互结,耗伤津液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日晡潮热,大便燥结,腹满硬痛,拒按,舌苔黄燥,脉沉实。

分析:1、肠道属阳明经,而阳明经气旺于日晡。

2、热入气分,邪热亢盛,正邪相争,故日晡潮热。

3、热结肠道,耗伤津液,肠道津亏,使肠内不润,故大便燥结。

4、燥屎内结,腑气不通,故腹满硬痛,拒按。

5、苔黄燥,脉沉实,为里实热之象。

治法:峻下热结代表方:大承气汤3、营分证:是指温热之邪,内陷心营,以实质性损害为主要病机变化。

是以营热伤阴,心神被扰的病变为主,其病位在心和心包。

中医卫气营血、三焦病证临证备要

中医卫气营血、三焦病证临证备要

中医卫气营血三焦病证临证备要
一、卫气营血病证
卫气营血辨证由清·叶天士所创立,揭示了温热病发生发展的病机演变规律,按病变深浅轻重而划分卫、气、营、血四个阶段。

二、三焦病证
三焦辨证由清·吴鞠通提出,将外感温热病,尤其是湿温病的病理变化归纳为上、中、下三焦病证。

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旨在阐明温病之病变先后、病位深浅、邪正盛衰及传变规律,同时强调了温病的动态发展过程。

三、临证备要
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虽为温病而设,但就其具体内容,均不离气血津液、脏腑阴阳。

叶天士、吴鞠通两位大家,虽以温病辨证论治闻名,但究其学术思想全貌,对于内伤杂病的辨治亦成绩斐然。

卫气营血,细分为四,粗分即二,叶天士《温热论》指出:“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他把卫、气作为一个层次,与肺脏关联;把营、血作为一个层次,与心脏关联。

这说明叶氏对温病的辨治,非常重视脏腑气血。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络病的辨治。

吴鞠通发扬叶氏之学,对于血分络病的治疗亦颇有见地。

中医诊断学第七章第三节卫气营血辨证

中医诊断学第七章第三节卫气营血辨证
卫分不经气分而径传心营 ( 血 ) ,出现重险证 候。
(5)卫分证的治疗原则:
卫分证由于病在肺卫肌表,治疗是以宣泄肺
卫为法,辛凉透表为治。
叶天士说:“在卫汗之可也”,即是此意。


卫分证的治疗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应辨清卫分证的临床类型,区分病邪性质, 采用不同的解表法。 慎用发散风寒之辛温解表剂。
② ③

(1)卫气营血辨证的创立

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之前,已有关于卫气营 血的论述。 《黄帝内经》最早认为营卫气血是水谷化生的精 微物质:
如《素问·痹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 《灵枢· 营卫生会》:“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灵枢· 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 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 是谓血。”
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意义

确定病邪的浅深:“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 血”。卫、气属阳,较浅;营、血属阴,较深。
确定病变的轻重:层次越深,病情越重。 确立发病类型:病初以卫分证为主者,属新感温 病。病初以里热证为主者,属伏气温病。 确定治疗原则:“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 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 须凉血散血。”


《难经· 三十二难》:“心者血,肺者气。
血为荣,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荣卫。”
《伤寒论》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
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 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
元· 罗天益《卫生宝鉴》:“气分热,柴胡
饮子、白虎汤;血分热,桃仁承气汤、清 凉四顺饮子。”
明末· 吴有性:
袭;营血的作用主要是营养机体。
(3)卫气营血的病理与证候

辩证-卫气营血辩证、六经辨证

辩证-卫气营血辩证、六经辨证

厥阴病
1 2
症状
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 蛔、下之利不止等。
治法
清上温下,代表方剂为乌梅丸。
3
病机
阴阳气不相顺接,厥逆乱于中,上热下寒,寒热 错杂。
03 卫气营血与六经辨证的联 系与区别
联系
两者都是中医辩证的 方法,用于分析疾病 的原因、性质和病位。
两者都强调个体差异 和病情变化,注重整 体观念和辨证施治。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在临床中常用于辨识外感风寒所致的疾病。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机 特点,将其归属于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或厥阴经,有助于 确定疾病的病位和病性,从而选择适当的治法方药。
案例分析
• 案例一:卫气营血辩证应用:某患者因高热、咳嗽就诊,医生通过卫气营血辩 证,判断其疾病初期属卫分证,治以辛凉解表;随病情发展至气分证,表现为 高热持续、口渴等症状,治以清热解毒;后至营分证,出现神昏谵语等严重症 状,治以清营解毒、透热养阴;最终至血分证,表现为出血等症状,治以凉血 散瘀。通过辨识不同阶段的证候,医生能够准确判断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 治疗措施。
治法
清泻阳明,代表方剂为白虎汤。
病机
邪热内盛,胃肠燥热,津伤液耗。
太阴病
症状
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缓等。
治法
温中健脾,代表方剂为理中丸。
病机
脾胃虚寒,运化失司,寒湿内生。
少阴病
症状
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舌淡苔白等。
治法
温补肾阳,代表方剂为四逆汤。
病机
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气血运行无力。
辩证-卫气营血辩证、六经辨证
目 录
• 卫气营血辩证 • 六经辨证 • 卫气营血与六经辨证的联系与区别 • 辩证的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卫气营血辩证的理解

卫气营血辩证的理解

卫气营血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医辩证思维的核心之一。

它描述了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和平衡,以及疾病的发展变化。

1.卫:指人体表层的防御系统,包括皮肤、毛发、脉络等。

卫气是由脾胃消化吸收得来的
营养物质经过气机运行产生的防御能量,主要在体表部位活动,保护身体不受外邪侵袭。

2.气:指人体内的生理活动力量,也称为气机。

气的运行和调节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
础,包括呼吸、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等。

气的畅通和充足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3.营:指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包括水分、精微物质等。

营养物质通过脾胃消化吸收,并在
气的推动下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提供能量和滋养,维持生命活动。

4.血:指人体内的血液,是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重要介质。

血液还
包含了免疫、凝固等功能成分,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卫气营血辩证是中医理论中将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疾病发展过程以及治疗方法归纳总结出的一种思维模式。

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通过观察和分析卫气营血的运行状态和相互关系,判断疾病的本质、病机和脏腑功能的变化,并采取调节卫气营血的方法来实现治疗目的。

例如,在中医治疗中,如果判断疾病是由于卫气失调导致的外邪入侵,则可以通过调整卫气的活动来抵御外邪;如果疾病是由于营血不足导致的,则需通过调节营血的生成和循环来滋养身体。

总之,卫气营血辩证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思维方式,帮助医生了解人体的生理变化和疾病机制,从而指导治疗和保健。

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

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
、细胞免疫等。
营血
是指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 的功能,包含了血液循环 及生成、调节血液成分的
功能。
作用
卫气营血共同维持人体正 常的生理功能,抵御外邪 入侵,保持机体内环境的
稳定。
温病学说中地位与价值
地位
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病学说的核心理论 之一,是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温热病 的重要依据。
价值
通过对卫气营血的变化和相互关系进 行辨析,可以准确判断温热病的病势 深浅、病情轻重和预后转归,为制定 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03
气分证治及临床表现
气分证概念与特点
气分证是温热病邪在气分阶段,以中焦阳明胃、肠,下焦少 阳胆、三焦和膀胱的病变为主,或因逆传心包所致,临床表 现以发热不恶寒,但恶热、口渴欲饮、苔黄等热盛特征为主 要表现。
气分证以中焦阳明为病变重心,阳明为十二经脉之海、多气 多血之经,抗邪力强,邪入阳明,正邪斗争剧烈,故见热盛 的证候。
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
治疗方法
清气泄热是气分证的治疗原则。但气分病变涉及脏腑较多,病情变化亦较复杂,故在治疗时应针对具体病位、病 情、病势制订相应的治法,如宣肺止咳平喘法,清心开窍法,清胃泻火法,清胆利湿法,通腑泄热法等。
注意事项
气分证多属实证热证,治疗以清泄为主,但亦应注意到,热邪最易伤津耗液,因此,在清泄热邪的同时,必须顾 护津液。此外,气分证热象虽盛,但亦有虚实夹杂者,如热结胃肠而津液大伤者,即属邪实正虚,此时在治疗上 又应泻热与生津并施,不可专事攻伐。
04
营分证治及临床表现
营分证概念与特点
营分证是温病邪热内陷,营阴受损,心神 被扰所表现的证候。
营分证是温热病发展过程中较为深重的阶 段,其病变部位在营分。
营分证的特点为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斑 疹隐隐,舌绛无苔,脉细数等。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卫气营血辨证施护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卫气营血辨证施护

02
气分证辨证施护
气分证辨证施护
(-)辨证 气分证是指温热病邪内入脏腑,正盛邪实,正邪剧争,阳热亢盛的里 热证。多由于卫分证 不解,邪热内传于里,或温热之邪直入气分而形 成。以发热不恶寒、舌红苔黄、脉数为特征。 由于邪入气分所犯脏腑 部位不同,故临床所反映的证候类型亦很多。常见的有热壅于肺、热 扰 胸膈、热盛阳明、热郁于胆和热迫大肠等5种证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血分证辨证施护
(二)施护 1.病情观察 (1)注意观察患者神志、斑疹、面色、肢体、舌脉等情况。必要时,记录液体出入量,填 写危重症 护理记录单。 (2)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心电图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如出现面色苍白、 大汗淋漓、 血压下降,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3)观察出血的部位、色、量、质及出血的诱因和时间。 (4)观察患者咯血情况,如患者自觉有血液阻塞喉部时,应鼓励患者轻轻咳出,防止窒息。 2.生活起居护理 (1)室内温湿度适宜,环境安静,空气清新,避免噪音和烟尘的刺激,减少陪客和探视者。 (2)注意口腔清洁,晨起、饭后、睡前用生理盐水漱口,或遵医嘱给予中药液漱口。 (3)大出血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咯血或吐血患者应取头低脚高位,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 道通畅;便血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做好肛周护理。 (4)神昏躁动者,床边应设护栏,以防坠床。 3.饮食护理
血分证辨证施护
4.用药护理 汤液宜偏凉服,以防助热动血。吐血患者给药要耐心,可少量多次喂服。 5.情志护理 (1)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保持平静心态,配合治疗。 (2)避免情志刺激,以防加重病情。 6.对症护理 (1)鼻抽 协助患者取坐位,头部仰起,额部及鼻部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或遵医嘱用干 棉球蘸云南 白药或明胶海绵或三七粉纱条等填塞出血鼻腔,压迫止血。 (2)咯血 大量咯血,突然中断,自觉胸闷,呼吸急促,唇甲青紫,为窒息现象,应立即 将患者置头 低脚高位,叩击后背,使血块咳出,必要时用吸痰器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吐血 对于吐血患者,应将其头偏向一侧,取头低脚高位,防止血液流入呼吸道引起 窒息,吐后 给予淡盐水漱口。 (4)热厥 神昏热厥患者,遵医嘱鼻饲灌注醒脑急救中药或予以针刺治疗。 (5)抽搐 惊厥抽搐患者,上下臼齿之间需塞入以纱布包裹的压舌板,以防舌体被咬伤。

血分气分--卫气营血辩证

血分气分--卫气营血辩证

卫气营血辨证,就是清代医学家叶天士首创得一种论治外感温热病得辨证方法。

四时温热邪气侵袭人体,会造成卫气营血生理功能得失常,破坏了人体得动态平衡,从而导致温热病得发生。

此种辨证方法就是在伤寒六经辨证得基础上发展起来得,又弥补了六经辨证得不足,从而丰富了外感病辨证学得内容。

卫、气、营、血,即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这四类不同证候。

当温热病邪侵入人体,一般先起于卫分,邪在卫分郁而不解则传变而入气分,气分病邪不解,以致正气虚弱,津液亏耗,病邪乘虚而入营血,营分有热,动血耗阴势必累及血分。

一、卫气营血证候分类温热病按照卫气管血得方法来辨证,可分为卫分证候、气分证候、营分证候与血分证候四大类。

四类征候标志着温热病邪侵袭人体后由表入里得四个层次。

卫分主皮毛,就是最浅表得一层,也就是温热病得初起。

气分主肌肉,较皮毛深入一层。

营血主里,营主里之浅,血主里之深。

(-)卫分证候卫分证候,就是指温热病邪侵犯人体肌表,致使肺卫功能失常所表现得证候。

其病变主要累及肺卫。

【临床表现】本证得基本临床特征就是:发热与恶寒并见,发热较重,恶风(寒)较轻。

风温之邪犯表,卫气被郁,奋而抗邪,故发热、微恶风寒。

风温伤肺,故咳嗽,咽喉肿痛。

风热上扰,则舌边尖红。

风邪在表,故脉浮,苔薄,兼热邪则脉数。

(二)气分证候气分证候,就是指温热病邪内入脏腑,正盛邪实,正邪剧争,阳热亢盛得里热证候。

为温热邪气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得极盛时期、由于邪入气分及所在脏腑、部位得不同,所反映得证候有多种类型,常见得有热壅于肺、热扰胸膈、热在肺胃、热迫大肠等。

【临床表现】发热不恶寒反恶热,舌红苔黄,脉数;常伴有心烦、口渴、面赤等症。

若兼咳喘、胸痛、咯吐黄稠痰者,为热壅于肺;若兼心烦懊恼坐卧不安者,为热扰胸膈;若兼自汗,喘急、烦闷、渴甚,脉数而苔黄燥者为热在肺胃;若兼胸痞、烦渴、下利、谵语者,为热迫大肠。

【证候分析】温热病邪,入于气分,正邪剧争,阳热亢盛,故发热而不恶寒,尿赤、舌红、苔黄、脉数,邪不在表,故不恶寒而反恶热;热甚津伤故口渴;热扰心神故心烦。

卫气营血的辩证要点

卫气营血的辩证要点

卫气营血的辩证要点
卫气营血的辩证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卫分证:指温热病邪侵犯肺卫,致使卫外功能失调,肺失宣降所表现的证候。

常见于外感温热病的初起阶段。

证候表现包括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干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伴有咳嗽、咽喉肿痛等症。

2. 营分证:以营阴受损,心神被扰为特点。

营热阴伤者,症见身热夜甚、口干而不甚渴饮、心烦不寐,甚则神昏谵语,或见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象细数。

热闭心包者,症见身热灼手、时时昏谵,或昏愦不语,舌蹇肢厥,舌红绛,脉细数。

3. 血分证:为邪热深入血分而引起耗血动血的证候,是卫气营血病变的最后阶段,也是温热病发展演变过程中最为深重的阶段。

累及脏腑,以心、肝、肾为主。

其临床特点是身热、躁扰不安、或神昏谵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脉细数。

在临床上,卫气营血的辩证要点可以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全面准确的信息,建议查阅中医书籍或咨询专业中医医师。

卫气营血学说以及功能和作用

卫气营血学说以及功能和作用

卫气营血学说以及功能和作用卫气营血学说是一种中医理论,主要阐述人体内部的气和血循环运行的过程和作用。

它对于理解人体生理功能、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卫气营血学说卫气营血学说是一种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内的气和血在卫、营、气、血四个阶段中循环运行,各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其中,卫气阶段主要负责保护人体外部的防御机制,营血阶段则负责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分布。

具体来说,卫气是人体外部的防御机制,具有抵抗外邪、保护身体的作用。

营血则是人体内部的营养物质,具有滋养身体、维持生理功能的作用。

在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中,营血阶段是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分布阶段,卫气阶段则是保护人体外部的防御机制阶段。

此外,卫气营血学说还认为,人体内部的气和血循环运行需要依赖于脏腑的功能活动。

例如,心脏负责血液的循环运行,肺脏则负责呼吸和氧气的供应。

因此,保持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转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卫气的主要功能和作用1.护卫体表,防御外邪:卫气能够达于体表,起到保卫体表、防御外邪的作用。

卫气充足则人体的腠理致密,抗病能力就强,常见的外感风寒证就是卫气不足造成的。

2.温养脏腑、肌肉皮毛:卫气能够温养脏腑、肌肉皮毛,对内温养五脏六腑,对外滋养肌肉皮毛。

3.开阖汗孔,调节汗液的排泄:卫气能够控制汗孔的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以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4.维持水液代谢平衡:卫气还有助于维持水液代谢平衡,通过调节汗液的排泄来维持体内的水平衡。

5.增强免疫力:卫气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外邪入侵。

总之,卫气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防御和调节作用,能够护卫体表、温养脏腑肌肉皮毛、调节汗液排泄和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等。

同时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外邪入侵。

三、营血的主要功能和作用1.营养周身:营血富含营养物质,能够为全身组织和器官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2.补益脏腑:营血能够滋养脏腑,特别是对心、肝、脾、肺、肾等五脏有补益作用,可以增强脏腑功能,促进气血生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 卫气营血
气血的关系 营卫气血论 卫气营血的六纲归属
一、气血的关系
气血的阴阳属性---气为阳,血为阴 气行血,血养气 气化津液=气中之血=卫 血生血气=血中之气=营 气血是营卫的根本,营卫是气血的运用

二、营卫气血论
阴阳者,一身之气血也。营卫者,气血之阴阳也。盖血藏于肝而行于心, 气根于肾而发于肺。血行脉中,其气者,营也。气行脉外,其血者,卫也。 卫者,津液也。营者,荣气也。气血,营卫之本;营卫,气血之用。津气 营血互化,营卫相随,阴阳之道也。营赖中焦水谷而资化取汁,入上焦化 赤为血,合天地气而成气血,化合营卫之用,乃成精气也。故卫出上焦也。 卫气者,出入表里,卫正而伐邪。巡行内外,营气必随之,邪无所遁也。 此生身之必倚。故首重其气,次重其血也。
上治下,下奉上 ---上治中、化中,中治下,下奉中、化中,中奉上。
五、胃气
三、卫气营血的六纲归属
太阳---卫 少阴---营
营卫主外
阳明---气 太阴---血
气血主内
少阳---卫气之间 厥阴---营血之间
四、三焦
上焦---心、肺 中焦---脾、胃、肝、胆 下焦---肾、膀胱、肠道
脾者土也,生育万物,回助四旁,善者不见,死则归之,四季 运转,周而复始。---《千金要方》孙思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