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垂直分层知识点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平流运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垂直分布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垂直分布距离2011年高考还有不到2个月的时间了,这个时候文科的同学要有一个清楚的头脑,总结各科的知识重点并记住。
下边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了高中地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对流层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因此,离地面越高的大气,受热越少,气温越低,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
2、对流运动显著。
在对流层中,由于空气上冷下暖,使得热的地方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容易产生空气的上升运动,冷的地方因有空气流向热的地方,从而产生下沉运动,这样就形成了大气的对流运动,所以,对流层是以对流运动为主。
对流层的高度因时因地而异。
不同的纬度对流层的高度不一样(见表格)。
低纬地区,地面受热多,对流活动旺盛,因此,对流层的高度高,可达17~18千米;而高纬地区,地面受热较少,对流活动较弱,所以,对流层的高度低,一般只有8~9千米;中纬地区则适中。
不同的季节对流层的高度有不一样,夏季对流旺盛。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由于对流层大气最靠近地面,几乎集中了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在大气对流过程中,容易形成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因此,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二)平流层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平流层大气中,由于含有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使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2、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平流层上热下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以水平运动为主。
3、与人类关系:平流层以水平运动为主,且水汽和杂质极少,故云、雨现象近于绝迹,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
(三)高层大气1、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高空2、电离层:地球外80――500千米的大气层,有若干电离层。
电离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它们就像一面反射无线电波的镜子,使电波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多次反射,从而实现了远距离无线电通信上。
简述大气层的垂直分层及特征
简述大气层的垂直分层及特征大气层是地球表面上空的一层气体包围物,它保护并维持地球上的生命。
大气层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和性质进行垂直分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大气层的垂直分层及其特征。
1. 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层中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它从地面开始,向上延伸约10-15公里。
这一层是人类活动和大部分天气现象发生的区域。
对流层中有丰富的水汽和空气运动,形成了云、风、降水等现象。
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均每升高1公里温度下降约6.5摄氏度。
2. 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延伸至约50公里高度。
在平流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保持稳定或略微上升。
这是因为平流层中存在着臭氧(O3)浓度最高的臭氧层(臭氧圈),它吸收了紫外线辐射并使温度升高。
平流层也是飞机和气球等航空器的主要活动区域。
3. 中间层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延伸至约80公里高度。
在这一层中,气温开始逐渐下降。
中间层的特征之一是稳定的大气压力和较低的空气密度。
由于大气压力较低,这一层对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4. 热层热层位于中间层之上,延伸至约500公里高度。
在这一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上升。
这是因为热层受到太阳辐射的直接影响,吸收了大量的太阳能量并使温度升高。
热层也是人造卫星轨道所在的区域。
5. 顶部大气顶部被认为是大约1000公里以上的高空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大气变得非常稀薄,并且几乎没有可测量的空气运动。
除了垂直分层外,大气还具有以下特征:1. 水汽含量:大气中含有不同程度的水汽,这决定了云、降水和湿度等天气现象。
2. 气压:大气压力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在海平面上,平均气压约为1013.25毫巴。
3. 温度变化:大气温度随着高度的变化而不同。
通常情况下,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下降,但在平流层和热层中可能会出现升高的情况。
4. 大气成分:大气主要由氮气(约78%)和氧气(约21%)组成,还包括稀有气体、水蒸汽、二氧化碳等微量成分。
大气的成分及垂直分层知识点
大气的成分及垂直分层知识点大气,作为地球的外部环境,是维持地球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大气的成分和垂直分层对于我们理解气候变化、气象现象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大气的成分以及其垂直分层的知识点。
一、大气的成分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稀有气体组成,其中氮气占大气总体积的78%,氧气占21%,其余的1%是稀有气体和水蒸气等。
1. 氮气(N2):氮气是大气中含量最丰富的成分,具有稳定性和不参与化学反应的特点。
它是构成蛋白质和DNA等生命物质的重要元素。
2. 氧气(O2):氧气是维持动植物生命所必需的气体,是呼吸作用和燃烧反应的重要参与者。
3. 稀有气体:大气中的稀有气体包括氩(Ar)、氦(He)、氖(Ne)、氪(Kr)、氙(Xe)和气态氡(Rn)等。
它们主要以原子的形式存在,并且具有稳定性。
4. 水蒸气(H2O):水蒸气是大气中存在量较大的成分之一,它在地球的水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蒸气的含量受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是引起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5. 氧化氮(NOx):氧化氮是大气中的一类重要污染物,主要由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等产生。
氧化氮与其他气体和颗粒物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臭氧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垂直分层按照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1. 对流层:对流层是离地球表面最近的一层,它的厚度约为10-15千米。
在对流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递减,平均每升高1千米温度下降约6.5℃,这被称为标准大气递减率。
对流层是大部分天气现象发生的区域,包括云的形成、降雨和风等。
温度递减的原因是地表受到太阳辐射加热后,通过对流将热量传递至对流层顶部。
2. 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其特点是气流较为平稳,高度范围在10-50千米之间。
在平流层中,温度基本保持恒定或适度增加,顶部呈逆温区,即温度逐渐升高。
平流层的风向和速度决定了大气中飞行器的运动轨迹。
高中地理气象与气候知识点
高中地理气象与气候知识点知识是人们前进的最大动力,因为有知识,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也知道我们将要到哪里去。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气象与气候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气象与气候知识点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大气的热状况1.大气的垂直分层(1)分层依据: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2)对流层特点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对流现象显著,天气复杂多变。
②地面是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③逆温现象A.对流层气温随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出现逆温现象。
B.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无逆温→逆温生长→逆温层最厚→逆温减弱→逆温消失C.逆温现象,风力小,使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污染更加严重。
④雾形成条件:空气中水汽充足;水汽遇冷凝结成水滴;凝结核充足;逆温现象,风力小。
(3)平流层特点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
②大气平稳,天气晴朗,能见度高,适合飞机飞行。
③分布有臭氧层,强烈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而增温。
(4)高层大气特点①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此层存在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②分布有氧原子,强烈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而增温。
2.大气的热状况(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反射作用: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
白天阴天气温低。
②吸收作用:吸收作用有选择性,水汽和CO2吸收红外线,O3、O吸收紫外线。
③散射作用:散射作用既有选择性有无选择性,可见光中的蓝光、紫光最易被散射,天空呈现为蓝色。
空气质量较差时,可见光都易被散射,天空呈现灰白色。
(2)大气对地面辐射的保温作用①一半以上的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②地面受热后,向外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射向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CO2吸收,低层大气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地面是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③大气受热后,向外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射向宇宙空间外,其中大部分射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人教版必修一【知识点】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大气的组成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
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的。
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作用。
组成成分 在地理环境中作用干 洁 空 气 氮 含量78%、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氧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CO 2 光合作用的原料、“温室效应” O 3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影响气温 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凝结核)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是不均匀的,人们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的垂直变化,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大气分层高度范围 气温的垂直变化 空气运动 天气现象与人类关系 规律 形成原因高层大气 平流层以上大气随高度升高先降后增底层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下降;随后大气吸收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又持续上升 / /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平流层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的高空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下冷上热) 靠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臭氧层位于22-27km 处)平流运动 天气晴朗为人类生存环境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飞机) 对流层低纬17-18km 中纬10-12km 高纬8-9km随高度升高而递减(下热上冷)地面是直接热源对流运动 复杂多变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三.对流层的逆温现象1.逆温概念:一般情况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
二氧化碳:1、变化趋势:呈现上升趋势,增加速度加快2、原因:①化石燃料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②土地利用的变化(毁林,减少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量)3、影响: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生态恶化2.逆温现象图示:3.逆温现象最主要的特征:①空气温度差减小,对流运动减弱。
②对流层某一高度气温异常,随高度上高而递增,因而从该高度开始,空气温度由上冷下热转变为上冷中高下冷。
人教版 新教材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一、大气的组成1、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了解)2、干洁空气(掌握)⑴、概念: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⑵、干洁空气成分体积分数:N₂ 78%,O₂ 21%,0.93% 氩气,0.038% CO₂, 0.032% 杂气⑶、组成成分的作用①氧(O):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②氮(N):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③二氧化碳(CO₂):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具有保温作用;④臭氧(O₂):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3、水汽和杂质水的相变:水的三种状态之间的转化(了解)⑴、作用:①含量少,但在天气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②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③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⑵、降水的条件:①水汽②凝结核③温度(了解)二、人类活动与大气(了解)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正在不断的改变着大气的成分和含量。
1、体现: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和对森林的乱砍乱伐2、实例:①温室效应形成过程及其影响(掌握)化石燃料燃烧和植被砍伐-CO₂增多-气温上升-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②臭氧空洞危害:使得大量的紫外线穿越大气层,进入近地面,严重威胁各种生物的生命安全。
臭氧空洞发生在南北两极或极地上空3、氧气含量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了解)适当的缺氧环境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能,但含氧量太低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大气的垂直分层(全部掌握)一、大气的垂直分层1、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2、分层依据:温度运动状况密度二、各垂直分层的的特点1、对流层⑴、范围:平均厚度:12Km,低纬度:17-18Km,中纬度:10-12Km,高纬度:8-9Km。
⑵、气温垂直变化:随高度升高而降低,顶部气温将至-60℃;对流层大约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⑶、大气运动状况:上冷下热,对流运动显著⑷、密度气压:密度大、气压大⑸、水汽尘埃: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大气的污染物也集中于此层。
大气分层知识点总结
大气分层知识点总结大气分层是指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结构。
大气分层通常被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中间间层、热层和外层大气层六个不同的层次。
以下是对这些大气层的详细总结:1. 对流层(Troposphere),对流层是大气层中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也是大气中最重要的一层。
它的厚度约为8-18公里,高度随纬度不同而有所变化。
对流层中的大气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这种温度递减的现象被称为对流层递减。
大部分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中。
2. 平流层(Stratosphere),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高度大约为18-50公里。
在平流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平流层中含有臭氧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并产生热量。
这一层也包含了平流层风暴,它们对大气环流产生影响。
3. 中间层(Mesosphere),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高度大约为50-85公里。
在这一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再次减小。
中间层是流星燃烧和大气层中最冷的地方。
4. 中间间层(Thermosphere),中间间层位于中间层之上,高度大约为85-600公里。
在这一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中间间层包含了电离层,这是一种能够反射无线电波的电离气体层。
5. 热层(Exosphere),热层位于中间间层之上,高度大约为600公里以上。
在这一层中,气体变得非常稀薄,几乎可以看作是真空。
热层是大气层与太空之间的过渡层。
以上是关于大气分层的总结,每个大气层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性,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球大气的复杂结构,对地球上的生物和气候产生着重要影响。
大气的成分与垂直分层知识点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大气的组成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
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的。
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作用。
组成成分在地理环境中作用干洁空气氮含量78%、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CO2光合作用的原料、“温室效应”O3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影响气温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凝结核)注意: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成分和含量的变化。
例如,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
尽管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成分的变化缓慢的,但已直接构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而且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具有潜在的重大影响。
二。
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是不均匀的,人们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的垂直变化,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1)对流层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
整个大气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杂质都集中在这一层。
是大气中最活跃、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层。
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
对流层有以下特点: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因为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因此离地面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②对流运动显著。
该层上部冷下部热,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对流层即因此得名。
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面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高度高,可达17~18千米;中纬地区对流层高度为10-12千米;高纬度地面受热少,对流微弱,对流层高度仅8~9千米,平均高度为12KM。
同一地区,夏季高于冬季。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层空间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
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2)平流层自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高度的范围为平流层。
高中地理:大气知识点
高中地理:大气知识点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二: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风向: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1)三圈环流(课本37页图2.14)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图2.15)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地区东亚南亚、东南亚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风向冬季西北风(亚洲大陆)东北风(亚洲大陆)夏季东南风(太平洋)西南风(印度洋)冷锋暖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阴天、雨雪、刮风、降温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好转降水的分布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大气举例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气旋反气旋气压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运动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垂直运动上升下沉天气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举例台风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l 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l 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气候类型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最高气源月最低气温月大陆性大大7月1月海洋性小小8月2月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l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l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º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l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
大气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资料重点
,这是因为
。 (5)地面增温主要来自图中的________,大气受热主要来自图 中的________。(填代号)
【解析】:由题干可知:①太阳、地面、大气之间存在热量的传递,
且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一定的保温作
用;②影响太阳辐射强度最主要的因素是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
越大,地面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越多;③大气对太阳辐
(2)、大气的保温作用
• 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 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温;大气对 地面长波辐射却是隔热层,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 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 给地面。人们把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为大气温室效应。
• 大气的温室效应可分为三个过程: ①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地面增温;
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地面辐射的绝大
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大气增
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其中大部分又归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
了保温作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热量的传递过程。
【答案】: (1)太阳 地面 大气逆 (2)削弱 75 95 保温 (3)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越大,单位面积地面获得的热量越多; 太阳高度角越大,经过大气层的路程越短,被削弱得越少 (4)① ②
❖辐射逆温现象
•发生条件: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 效辐射很强,近地面气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气层 降温较慢 •出现地区:中高纬度地区,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
地面热量辐射散失,越接近地面空气 越冷,导致逆温
❖平流逆温现象形成与天气
冷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2)分布:中纬度 沿海地区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知识点
知识点: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大气的组成:2、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各组成物质的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和破坏。
对生物和生态造成不利影响。
3、大气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作用。
防弹衣,大气对流星体的阻碍作用。
遮阳伞,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保温被,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4、对流程。
12千米平均。
厚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较厚,高纬度较薄。
特点。
物质组成集中的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气温随高度变化。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
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几乎都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
平流层。
对流层顶部到50至55千米高空。
物质组成,水汽、固体杂质含量较少,臭氧层分布。
气温随高度变化及运动状态,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有利于航空飞行。
高层大气。
平流层顶以上。
物质组成。
气压很低,空气密度很小,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电离层。
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再升高。
在80~120千米的高空多数来自太空的流星体会燃烧;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雨的形成原理。
降雨需要空中有足够的水蒸汽和凝结核,且温度必须低到水蒸气能液化的程度。
水蒸气上升到温度较高的高空中凝结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形成云。
云中的小水滴相互凝聚,逐渐增大形成大水滴,当大水滴越来越重,便降落到地面形成雨,若云中的小冰晶凝聚变大,下落过程中融化成大水滴。
也可以形成降雨。
形成降水的条件。
要有足够的水汽,气压降低到一定温度,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有较多的凝结核。
大气垂直分层知识点总结
大气垂直分层知识点总结1. 大气垂直分层的结构大气垂直分层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大气外部层。
对流层是大气层中最低的一层,高度约为0-15千米。
在这一层内,大气温度逐渐下降,密度逐渐减小,湿度逐渐增加,同时风速也会逐渐增大。
对流层对地球上的生物和气象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部分的气象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平流层高度约15-50千米,是大气层中的第二层。
在这一层内,温度逐渐上升,密度逐渐减小,湿度逐渐降低,风速逐渐减小。
不同于对流层的强烈对流运动,平流层内的运动主要是辐散下沉运动,这也是平流层温度上升的原因。
中间层高度约50-80千米,这一层的特点是温度再次开始下降,但是下降的速率相对较慢,密度也相对较小,湿度也较低。
这一层的高度范围相对比较宽广,大气运动比较平稳。
大气外部层高度约80千米以上,这一层的特点是温度再次开始上升,密度和湿度都较小,这也是大气层的最外部一层。
2. 大气垂直分层的影响因素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地球的自转、太阳辐射、地球的自转和风等。
地球的自转是大气层形成垂直分层结构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在赤道附近运动速度最快,而在极地运动速度最慢。
这种运动速度的不均匀性导致了大气层热量的不均匀分布,进而引起了大气的垂直运动和对流现象。
太阳辐射是大气垂直分层结构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太阳的辐射能量使得地球表面产生了不均匀的热量分布,进而引起了大气层垂直运动,形成了对流层。
地球的自转和风也是对大气垂直分层结构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地球的自转使得大气在垂直方向上产生了水平风和垂直风的分布不均匀。
这种不均匀的风场引起了大气层的垂直运动和对流现象。
3. 大气垂直分层和气候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对气候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对流层是大气层中最低的一层,气温温度逐渐下降,湿度增加,这种气候条件适宜于植物生长和动物生存。
平流层内的大气运动比较平稳,温度温度上升,湿度减小,这种气候条件适宜于航空器的飞行。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1)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大气的受热过程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三、大气的热力状况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四、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专题复习】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知识点总结(附冷热岛效应)
【专题复习】高中地理大气环境知识点总结(附冷热岛效应)一、大气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
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C 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3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三、全球大气环流(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交于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高一大气垂直分层知识点
高一大气垂直分层知识点大气垂直分层是研究大气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
了解大气垂直分层的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大气层结构、气候变化以及天气现象的形成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一大气垂直分层的相关知识点,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析。
一、大气垂直分层的基本结构大气垂直分层主要由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等多层组成。
其中,对流层是最底层的大气层,它与地球表面的接触最为密切,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减小而迅速下降。
对流层中的气候变化较为显著,天气现象的发生多在此层中。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温度随高度缓慢增加。
平流层的空气比较稳定,航空器在此层中运行较为平稳。
中间层介于平流层和热层之间,温度的变化较为平缓。
热层是最高层的大气层,温度逐渐增加,空气非常稀薄。
二、大气垂直分层的形成原因大气垂直分层的形成主要受到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和地形的影响。
太阳辐射是大气层中能量的主要来源,它使得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温度分布不均匀。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的地方是赤道地区,而温度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导致大气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
此外,地形的起伏也对大气垂直分层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山脉对气流的阻挡和转向等。
三、大气垂直分层的气象特征不同的大气层具有不同的气象特征。
在对流层中,由于温度变化较大,会出现较多的天气现象,如风、云、雨等。
平流层中的气象变化较为平稳,一般情况下天气较为晴朗,适合航空器的飞行。
中间层相对较为稳定,在这一层中,大气活动相对较弱。
而热层则是最高层的大气层,其中的空气非常稀薄,几乎没有大气活动的现象发生。
四、大气垂直分层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大气垂直分层对气候和天气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对流层中的气象变化较为剧烈,这使得大气活动频繁,各种天气现象也相对较多。
平流层中的空气相对稳定,一般情况下天气较为晴朗,对气候变化产生较小的影响。
中间层和热层位于高空,对地表的气候和天气影响有限,主要起到保温作用。
五、大气垂直分层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应用大气垂直分层的研究在气象学、气候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大气气温自下而上气温先降后升,主要是高空有氧原子吸收太阳辐射。
(三)逆温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
由于逆温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发展,所以逆温的好处有:①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②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O3
?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影响气温
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凝结核)
注意: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成分和含量的变化。例如,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尽管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成分的变化缓慢的,但已直接构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而且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具有潜在的重大影响。
大气的垂直分层知识点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大气的组成
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的。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作用。
组成成分
在地理环境中作用
干?洁?空?气
氮
含量78%、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氧
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CO2
?光合作用的原料、“温室效应”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是不均匀的,人们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的垂直变化,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1)对流层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整个大气的3/4和几乎全部水 汽、杂质都集中在这一层。是大气中最活跃、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层。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对流层有以下特点:
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因为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因此离地面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②对流运动显着。该层上部冷下部热,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对流层即因此得名。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面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高度高,可达17~18千米;中纬地区对流层高度为10-12千米;高纬度地面受热少,对流微弱,对流层高度仅8~9千米,平均高度为12KM。同一地区,夏季高于冬季。
②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该层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而是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稳定,有利于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 平流层顶以上的大气,气压很低,空气密度小,到2000~3000千米高空,大气密度已与星际空间的密度接近,这个高度可看作是地球大气的上界,天气稳定少变,有流星、极光等现象出现。
在该层大气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 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但会受到太阳活动(耀斑)的影响而减弱甚至中断。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层空间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2)平流层 自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高度的范围为平流层。这一层有以下特点:
①气温随高度增高。该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吸收大量的紫外线增温。在22~27千米高度处,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臭氧层以上,臭氧含量逐渐减少,但是太阳紫外线辐射强烈,气温随高度迅速增加。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天然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