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膏剂、糊剂与硬膏剂
药剂学分类
![药剂学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928a3a0376c66137ee061980.png)
药剂学分类分类《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药)附录收载了26种剂型,二部(化学药)附录收载了21种剂型,三部(生物制品)附录收载了13种剂型。
这些剂型基本包括了目前国际市场流通与临床所使用的常见品种,但是还没有包括一些发展中的剂型,如脂质体、微球等。
药物剂型的种类繁多,为了便于研究、学习和应用,有必要对剂型进行分类。
剂型分类的方法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按形态分类可将剂型分为固体剂型(如散剂、丸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半固体剂型(如软膏剂、糊剂等),液体剂型(如溶液剂、芳香水剂、注射剂等)和气体剂型(如气雾剂、吸入剂等)。
一般形态相同的剂型,在制备特点上有相似之处。
如液体制剂制备时多需溶解,半固体制剂多需熔化和研匀,固体制剂多需粉碎、混合和成型。
起效时间方面以液体制剂最快,固体制剂较慢。
这种分类方式纯粹是按物理外观,因此具有直观、明确的特点,而且对药物制剂的设计、生产、保存和应用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不足之处是没有考虑制剂的内在特点和给药途径。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相)分散于另一种物质(分散介质)所形成的系统称为分散系统。
此法将剂型看作分散系统,以便于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说明各种剂型的特点。
根据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直径大小及状态特征,可作如下分类:1.分子型是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均匀地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剂型。
通常药物分子的直径小于1nm,而分散介质在常温下以液体最常见,这种剂型又称为溶液型。
溶液的分散溶媒主要是水、乙醇、丙醇、丙二醇等药用有机溶剂或液体分散复合溶媒。
分子型的分散介质也包括常温下为气体(如芳香吸入剂)或半固体(如油性药物的凡士林软膏等)的剂型。
所有分子型的剂型都是均相系统,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
2.胶体溶液型胶体溶液型是指固体或高分子药物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不均匀(溶胶)或均匀的(高分子溶液)分散系统的液体制剂。
分散相的直径在1~100nm之间。
如溶胶剂、胶浆剂、涂膜剂等。
第11章 外用膏剂
![第11章 外用膏剂](https://img.taocdn.com/s3/m/31fefaf34693daef5ef73d51.png)
②二价皂: 二价金属氢氧化物与脂肪酸作用生成 二价皂如脂肪酸的钙、镁或多价的铝 盐 性质: W/O乳剂基质,不溶于水 耐酸差
(2) 高级脂肪醇与脂肪醇硫酸酯类 ①硬脂醇(十八醇):鲸蜡醇(十六 醇):增稠剂、辅助稳定乳剂; 吸 水后形成W/O乳剂;鲸蜡醇的强 吸水能力(水化能力)使乳剂稳 定,加至W/O中增加其稳定性和稠 度. ②十二烷基硫酸钠 (SLS)阴离子 表面活性剂,润滑剂,乳化剂; 应避免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配伍
聚乙二醇PEG 特点:●低分子量为油状、高分 子量为蜡状固体、溶于水醇; ●以不同分子量比例配制成 软膏状. ● 吸收分泌液,释放渗透快, 稳定,不发霉,无 毒,无刺激, 易洗 除; ●长期使用引起皮肤干燥
纤维素衍生物: MC、CMC-Na
特点:根据取代基不同具有不 同粘性,吸湿; 作软膏基质、助悬、增稠、乳 化
三、软膏剂的制法 (一) 基质的净化与灭菌 油性基质: 70-80℃熔融 120目过滤 150℃、5㎏ 高压蒸汽灭菌、除水分
(二) 软膏中药物加入的方法 1. 药物不溶细粉: 过9号筛,先与
少量基质混匀再递加其余基质; 2. 脂溶性药物:加至油相组中混匀 水溶性药物:加至水相组中混匀
3. 中药提取物: 制成半固体稠 膏状,与基质混合; 4. 中药干浸膏: 加少量水或烯醇 调成糊状与基质混合 5. 挥发、升华药物 : 加至40 ℃以下基质中 6.共熔成分:先共熔再加至4 0℃以下基质中
4.黑膏药的质量评定 5.有关问题探讨 (1)药高温油炼的科学性 (2)去火毒 (3)基质代用品研究 (4) 安全保护
二、 软膏剂的基质 (一)、油性基质 品种: 1. 油脂 ▲动物油 含少量胆固醇,吸水, 释放快于植物油 ▲植物油 不饱和脂肪酸 常与蜡类 混合制稠膏(单软膏) ▲氢化植物油 植物油加氢饱和, 蜡状,不完全饱和 半固体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II)--穴位贴敷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II)--穴位贴敷](https://img.taocdn.com/s3/m/ca106569bcd126fff7050bef.png)
附件ZYYXH/T176-2010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II)穴位贴敷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pre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I)—Acupuncture point application、目录引言 (1)1 范围 (8)2 术语和定义 (8)3 指导原则 (8)4 准备工作 (9)4.1药物选择 (9)4.2赋型剂的选择 (10)4.3剂型的选择 (12)5 操作方法 (14)5.1穴位选择 (14)5.2贴敷方法 (14)5.3贴敷时间 (15)6 注意事项 (16)7 禁忌症 (16)8 施术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 (16)引言《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II)穴位贴敷》(以下简称《规范》)是我国用于指导和规范传统中医穴位贴敷在养生保健中应用操作的规范性文件。
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目前众多的保健医师与保健技师提供技术操作规程,使日趋盛行的中医穴位贴敷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
《规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立项的养生保健规范项目之一,于2008年12月正式立项。
2009年1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在北京成立《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II)》编写委员会,组成如下:名誉主任马建中,主任委员许志仁,副主任委员桑滨生、李俊德、曹正逵、孙涛,总审定张伯礼,总主编孙涛,副总主编朱嵘、刘平、樊新荣,编委 (按姓氏笔画排序)马建中、孙德仁、孙建华、孙涛、朱嵘、许志仁、李俊德、刘平、张伯礼、张维波、忻伟、杨晓航、庞军、贺新怀、桑滨生、徐陆周、曹正逵、彭锦、雷龙鸣、樊新荣。
编写委员会设计论证了《规范》整体框架,首先组织编撰《膏方》部分作为样稿,并对编写体例、内容、时间安排和编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2009年4月,《膏方》初稿完成并提请邓铁涛、余瀛鳌、颜德馨等著名中医专家审定。
药物剂型种类
![药物剂型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451766395727a5e9856a6164.png)
药物剂型种类:(一)液体剂型包括:溶剂型、芳香水剂、甘油剂、糖浆剂、酊剂、酏剂、胶体溶液剂、胶浆剂、混悬剂、乳浊剂(二)注射剂型包括:注射水针剂(溶媒为水)、注射油针剂(溶媒为油);尚有用其它溶媒的注射剂,如乙醇(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的溶媒就是乙醇)、甘油、丙二醇(PEG)等注射剂尚有中草药注射剂,注射用灭菌粉末。
(三)输液剂包括:葡萄糖、生理盐水、林格氏液、甘露醇、甲硝唑、复方氨基酸、多元醇、脂肪乳等输液。
(四)眼用剂型包括:液体型眼用制剂、半固体眼用制剂(眼膏)、眼用膜剂、眼用注射剂。
(五)散剂包括:一般散剂、含有剧毒药的散剂、含液体组分的散剂、含浸膏的散剂、泡腾散剂、中药散剂、灭菌散剂。
(六)浸出剂型包括:汤剂与中药合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煎膏剂、冲剂及颗粒剂、油浸剂。
(七)片剂包括:素片、糖衣片、肠溶片、吸吮片、咀嚼片、泡腾片和控制释放片。
(八)胶囊剂包括:硬胶囊和软胶囊。
硬胶囊又包括:速溶胶囊、冷冻干燥胶囊、磁性胶囊、双室胶囊、肠溶胶囊、缓释胶囊、植入胶囊、气雾胶囊、泡腾胶囊。
软胶囊包括:速效胶囊、骨架胶囊、缓释胶囊、包衣胶囊、直肠胶囊、阴道胶囊。
(九)丸剂剂型包括:水丸、膏丸、糊丸、蜡丸和浓缩丸(十)软膏剂型包括:油脂性基质软膏、乳剂基质软膏和水溶性基质软膏(十一)硬膏剂型包括:黑膏药、橡胶硬膏。
(十二)栓剂。
(十三)气雾剂。
(十四)长效制剂(十五)膜剂。
(十六)海绵剂。
(十七)其它剂型:微型胶囊、脂质体、贮库制剂。
医保药品剂型分类标注的剂型包含的剂型口服常释剂型普通片剂(片剂、肠溶片、包衣片、薄膜衣片、糖衣片、浸膏片、分散片、划痕片)、硬胶囊、软胶囊(胶丸)、肠溶胶囊缓释控释剂型缓释片、缓释包衣片、控释片;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口服液体剂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剂、口服乳剂、胶浆剂、口服液、乳液、乳剂、胶体溶液、合剂、酊剂、滴剂、混悬滴剂丸剂丸剂、滴丸颗粒剂颗粒剂、肠溶颗粒剂口服散剂散剂、药粉、粉剂外用散剂散剂、粉剂、撒布剂、撒粉软膏剂软膏剂、乳膏剂、霜剂、糊剂、油膏剂贴剂贴剂、贴膏剂、膜剂、透皮贴剂外用液体剂外用溶液剂、洗剂、漱口剂、含漱液、胶浆剂、搽剂、酊剂、油剂硬膏剂硬膏剂、亲水硬膏剂凝胶剂乳胶剂、凝胶剂涂剂涂剂、涂膜剂、涂布剂栓剂栓剂、肛门栓、阴道栓滴眼剂滴眼剂、滴眼液滴耳剂滴耳剂、滴耳液滴鼻剂滴鼻剂、滴鼻液吸入剂喷剂、气雾剂、喷鼻剂、喷粉剂、喷雾剂、雾化吸入剂、雾化混悬液、雾化溶液剂、雾化吸入液、吸入性粉剂、干粉剂、干粉吸入剂、粉末吸入剂、干粉吸剂、吸入性溶液剂、吸入性混悬液注射剂注射剂、注射液、注射用溶液剂、静脉滴注用注射液、注射用混悬液、注射用无菌粉末、静脉注射针剂、水针、注射用乳剂、粉针剂、针剂、无菌粉针、冻干粉针中药的常用剂型有:汤剂、散剂、丸剂、膏剂、栓剂、洗剂、丹剂等西药的常用剂型有:片剂、胶囊剂、注射剂、颗粒剂、溶解剂、软膏剂、栓剂等。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皮肤及外用药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皮肤及外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af6975e64b35eefdc9d33379.png)
01皮肤寄生虫与感染治疗药02痤疮治疗药03皮肤真菌感染治疗药04外用糖皮质激素05增色素药06治疗银屑病药07消毒防腐剂表16-1病期、皮损特点与外用药物剂型选择对应表考点皮肤病外用药特点考点1.外用药经皮吸收决定着疗效的一个关键因素。
2.皮肤科常用的糖度质激素制剂,应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而选择不同浓度的药物。
如面部损伤选择低浓度,手掌足趾的损害选择高浓度。
3.长期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局部皮肤出现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增加、萎缩和发生感染。
外用药注意事项1.正确掌握使用方法。
2.药物浓度要适中。
有刺激性的药物要从低浓度开始逐渐递增。
3.用药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皮损部位。
4.注意用药部位和个体差异,皮肤吸收药物的能力,因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别。
5.用药量要适当。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选择不同浓度和强度的药物B.面部损害应选择浓度高、作用强的药物C.手掌损害应选择低效的制剂D.外用药经皮吸收后不会产生不良反应E.有刺激性的药物应从高浓度开始逐渐递减『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面部损伤选择低浓度;手掌足趾的损害选择高浓度;外用药经皮吸收后也会有不良反应;有刺激性的药物要从低浓度开始逐渐递增。
第一节皮肤寄生虫与感染治疗药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疥疮和虱病为皮肤科比较多见的寄生虫感染性疾病,治疗主要是外用药,如5%~10%硫黄软膏、林旦乳膏、10%克罗米通乳膏等。
1.升华硫:接触皮肤后转化为硫化氢和五硫黄酸而产生杀虫、杀菌(细菌和真菌)作用。
2.林旦:与疥虫和虱体体表直接接触后,透过体壁,引起神经系统麻痹而死。
3.克罗米通:作用于疥螨神经系统使其麻痹而死亡。
4.苯甲酸苄酯:高浓度杀疥虫,作用优于硫黄。
5.莫匹罗星:可逆性地与异亮氨酸转移RNA合成酶结合,阻止异亮氨酸渗入,终止细胞内含异亮氨酸的蛋白质合成而起作用。
二、典型不良反应及禁忌1.典型不良反应常见:轻度刺激症状如灼热感,瘙痒,皮疹。
长期大量使用林旦:对肝、肾功能及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害,诱发癫痫等。
第11章_外用膏剂
![第11章_外用膏剂](https://img.taocdn.com/s3/m/66e12cc44028915f804dc2e7.png)
第 十 一 章
2.分类:按基质及形态分为:
软膏剂(ointments)
剂、涂膜剂 乳膏、油膏、水溶性软膏、糊剂、眼膏
硬膏剂(plasters)
膏药:铅硬膏 橡胶硬膏:橡胶 巴布膏剂:亲水性高分子材料 透皮贴剂TDS(TTS) 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s:高分 子材料
16
第 十 一 章
二.软膏剂的基质
(一)油脂性基质 (二)乳剂型基质(creams) (三)水溶性
共同特点:
润滑、无刺激性,保护及软化作用比其 他基质强; 吸水性差与分泌液不易混合; 对药物的释放、穿透性亦较其他基质小; 油腻性较大,不易洗除,且妨碍皮肤的 正常功能。
24
(4)聚氧乙烯醚的衍生物类
1.平平加O: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 HLB 16.5 2.乳化剂OP: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HLB 14.5 3.柔软剂SG:硬脂酸聚氧乙烯酯,HLB 10
第 十 一 章
25
2.W/O型乳化剂
(1)多价皂
二、三价碱成脂肪酸生成的多价皂 HLB值低于6,较一价皂形成的基质更稳定
40
第 十 一 章
3 紫草膏 „处方‟ 紫草 5g 当归 1.5g 防风 1.5g 地黄 1.5g 白芷 1.5g 乳香 1.5g 没药 1.5g „制法‟①乳香、没药粉碎成细粉,过筛;其余除紫草外酌予碎断。 ②取植物油60g臵有柄坩埚中,加入当归、防风、地黄、白芷, 加热炸枯,去渣,将紫草用水湿润,臵锅中炸至油呈紫红色,去 渣,滤过。另加蜂蜡适量(每10g油加2~4g蜂蜡)熔化,待温, 加入乳香、没药,搅匀,即得。 „功能与主治‟化腐生肌。用于疮疡,痈疽已溃。 „用法与用量‟摊于纱布上贴患处,每隔1~2日换药1次。
常见的药物剂型有哪些
![常见的药物剂型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0aa5821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a.png)
常见的药物剂型有哪些任何药物在供给临床使用前,均必须制成适合于医疗和预防应用的形式,这种形式称为药物的剂型,简称药剂,那么常见的药物剂型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常见的药物剂型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常见的药物剂型(一)按给药途径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将给药途径相同的剂型,作为一类,与临床使用密切相关。
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是指药物制剂经口服用后进入胃肠道,起局部或经吸收而发挥全身作用的剂型,如常用的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等。
容易受胃肠道中的酸或酶破坏的药物一般不能采用这类简单剂型。
口腔粘膜吸收的剂型不属于胃肠道给药剂型。
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是指除口服给药途径以外的所有其他剂型,这些剂型,可在给药部位起局部作用或被吸收后发挥全身作用:(1)注射给药剂型:如注射剂,包括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及腔内注射等多种注射途径。
(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等。
(3)皮肤给药剂型:如外用溶液剂、洗剂、搽剂、软膏剂、硬膏剂、糊剂、贴剂等。
(4)粘膜给药剂型:如滴眼剂、滴鼻剂、眼用软膏剂、含漱剂、舌下片剂、粘贴片及贴膜剂等。
(5)腔道给药剂型:如栓剂、气雾剂、泡腾片、滴剂及滴丸剂等,用于直肠、阴道、尿道、鼻腔、耳道等。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来阐明各类制剂特征,但不能反映用药部位与用药方法对剂型的要求,甚至一种剂型可以分到几个分散体系中。
1、溶液型: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质点的直径小于1nm)分散于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均匀分散体系,也称为低分子溶液,如芳香水剂、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醑剂、注射剂等。
2、胶体溶液型:主要以高分子(质点的直径在1~100nm)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均匀分散体系,也称高分子溶液,如胶浆剂、火棉胶剂、涂膜剂等。
3、乳剂型:油类药物或药物油溶液以液滴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如口服乳剂、静脉注射乳剂、部分搽剂等。
第十一章外用膏剂
![第十一章外用膏剂](https://img.taocdn.com/s3/m/c3758cf04693daef5ef73de7.png)
(二)基质质量检查
1.粘度与稠度 具有牛顿流体流动性质的液体可测定其 粘度;非牛顿流体可用插度计测定其稠 度。 2.水值:指在规定温度下100g基质能容纳的 最大水量(g)。
(三)酸碱度
检查方法
取样品加适量溶剂振摇,所得溶液遇酚酞或甲基 橙不得变色。
乳剂基质要求
W/O型乳剂基质pH≤8.5 O/W型乳剂基质pH≤8.3
软膏剂举例
徐长聊软膏 丹皮酚1g,硬脂酸15g,三乙醇胺2g,甘 油4g,羊毛脂2g,液体石蜡25ml,蒸馏水 加至50ml.
软膏剂的生产设备
软膏剂自动灌装机
四.外用凝胶剂
指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基质制成均一、混 悬或乳剂型的乳胶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剂 丙烯酸与丙烯基蔗糖交联的高分子聚合 型。 物,又称聚丙烯酸。因粘度不同有934、 水性凝胶基质 940、941等多种规格。
硬膏剂(plasters)
铅硬膏 橡胶硬膏 巴布剂 透皮贴剂TDS(TTS) 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s
3.特点 广泛用于皮肤科与外科; 易涂布或粘贴于皮肤、黏膜或创面上,可 保护创面、润滑皮肤或起局部治疗作用; 可以透过皮肤和黏膜起全身治疗作用。
二.外用膏剂的经皮吸收
(三)水溶性基质
共同特点:
能与水性液体混合,吸收组织渗出液; 一般释放药物较快,无油腻性,易涂展和洗 涤; 对皮肤和粘膜无刺激性; 润滑作用较差,易失水干涸。
各类水溶性基质
1.聚乙二醇(PEG)
分子量300-6000,<700为液体,>2000为固体 性质稳定,吸湿性强,易溶于水
2.甘油明胶 甘油10-20%,明胶1-3%,水70-80%
软膏剂
一.概述 二.软膏剂常用的基质 三.软膏剂的制备 四.外用凝胶剂 五.眼膏剂 六.软膏剂的质量评价与包装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穴位贴敷)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穴位贴敷)](https://img.taocdn.com/s3/m/781101e965ce0508763213c3.png)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穴位敷贴2018年01月目录引言1 范围2 术语和定义3 指导原则4 准备工作4.1药物选择4.2赋型剂的选择4.3剂型的选择5 操作方法5.1穴位选择5.2贴敷方法5.3贴敷时间6 注意事项7 禁忌症8 施术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引言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调摄保养的方法,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体正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使机体的生命活动处于阴阳和谐、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
穴位贴敷,是传统中医外治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又称天灸、自灸、冷灸,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养生保健方法。
该方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针对健康状态或亚健康状态的具体情况和保健需求,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从而发挥调五脏、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保健作用。
穴位贴敷具有如下特点:①以中医传统理论为基础,是中医针灸保健和药物调理的有机结合。
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而起到药效、穴效的双重作用。
②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穴位贴敷经皮给药,可有效减少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的伤害。
但也有相对严格的禁忌症。
③操作简便,易于接受,便于观察,如有不适,可立即将药物撤除。
④适应症广,可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疾病的防治。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穴位贴敷疗法的术语和定义、指导原则、准备工作、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禁忌症、施术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2.1穴位贴敷Acupuncture Point Application穴位贴敷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人体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的经皮吸收,刺激局部经络穴位,激发全身经气,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其中采用带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穴位引起局部发泡、甚至化脓,中医称之为“灸疮”,这种特殊的穴位贴敷方法称为“天灸”、“自灸”或“发泡疗法”。
如果将药物贴敷于神阙穴,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防治疾病时,又称“敷脐法”或“脐疗”。
医院常见药物介绍-第11章外用膏剂
![医院常见药物介绍-第11章外用膏剂](https://img.taocdn.com/s3/m/a828e03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b.png)
2.W/O型乳化剂
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 HLB值之间 处方: 白凡士林400g,硬脂酸180g,倍半油酸山梨醇酯5g,尼泊金乙酯1g,尼泊金甲酯1g,蒸馏水加至1000g
第十一章
(2)脂肪酸山梨坦类(spans)
(3)蜂蜡、胆甾醇、硬脂醇等
*
处方:
蜂蜡30g,硬脂醇30g,胆甾醇30g,白凡士林加至1000g(亲水凡士林)
第十一章
软膏中药物加入的方法
徐长聊软膏 丹皮酚1g,硬脂酸15g,三乙醇胺2g,甘油4g,羊毛脂2g,液体石蜡25ml,蒸馏水加至50ml.
第十一章
软膏剂举例
指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基质制成均一、混悬或乳剂型的乳胶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剂型。 水性凝胶基质 卡波姆(carbomer)、纤维素衍生物、明胶、淀粉、西黄芪胶等。 油性凝胶基质 液体石蜡与聚氧乙烯或脂肪油与胶体硅或铝皂制成。
丙烯酸与丙烯基蔗糖交联的高分子聚合物,又称聚丙烯酸。因粘度不同有934、940、941等多种规格。
第十一章
四.外用凝胶剂
五.眼膏剂
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供眼用的灭菌软膏剂。 均匀、细腻,易涂布于眼部,对眼部无刺激性,无细菌污染,不得检出致病菌 药材直接加入要粉碎成极细粉
第十一章
*
软膏剂应色泽均匀,质地细腻,具适当粘稠性,易涂布于皮肤或粘膜上而不融化,但能软化,无不良刺激,无粗糙感。 (一)药物含量测定 (二)基质质量检查 (三)酸碱度 (四)稳定性 (五)刺激性 (六)药物释放、穿透与吸收
第十一章
各类水溶性基质
软膏剂的制法可归纳为三种: 研和法 熔合法 乳化法
第十一章
三.软膏剂的制法
1.研和法
将药物细粉用等量基质研匀或用适宜液体研磨成糊状,再递加其余基质研匀的方法。 适于基质较软,常温下经过研磨即能与药物均匀混合;主药不宜加热者。
中药药剂习题册:外用膏剂【答案】
![中药药剂习题册:外用膏剂【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bb0fc887c24028905fc334.png)
第十四章外用膏剂答案A型题1.B注解:外用膏剂药物的透皮吸收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释放、穿透及吸收,药物从基质中脱离出来并扩散到皮肤上为释放阶段;药物通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为穿透阶段;药物透入皮肤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从而产生全身作用为吸收阶段;选项D为干扰答案。
2.B注解:外用膏剂系选用适宜的基质与药物,采用适宜的工艺过程与制法,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制剂。
此类制剂广泛应用于皮肤科与外科等。
有的对皮肤起保护、润滑作用,有的对皮肤或粘膜起局部治疗作用,也有的透过皮肤或粘膜起全身治疗作用。
透过皮肤或粘膜起全身治疗作用,也称为经皮给药系统(简称为TTS)或经皮吸收制剂(TDDS)。
3. A注解:外用膏剂透皮吸收的途径有3条:(1)完整表皮(2)毛囊、皮脂腺(3)汗腺。
完整表皮是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表皮具有类脂质膜性质,脂溶性药物以非解离型透过皮肤,吸收途径为:角质层细胞及其间隙。
毛囊和汗腺在透皮吸收的初期起着重要作用。
4.D注解:病变、破损的皮肤,药物可自由地进入真皮,吸收速度大大增加,但可能引起疼痛、过敏及中毒等不良反应,一般说来溃疡皮肤对许多物质的渗透性为正常皮肤的3-5倍。
皮肤的温度升高,皮下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故吸收增加。
用清洁剂可洗去毛囊、角质层、皮脂腺上的堵塞物有利于药物的穿透。
E选项皮肤薄有利于药物穿透,故有女性强于男性,婴儿大于成年人。
D选项皮肤湿润可增强角质层的水合作用,引起角质层肿胀,使角质层变得疏松而增加药物的穿透,利于吸收。
5.A注解:基质与皮肤的水合作用,能增强药物的渗透性,其中油脂性基质透气、透水性差,可引起较强的水合作用,W/O乳剂基质次之,O/W型乳剂基质再次之,水溶性基质最差。
6.B注解:本题旨在考核水溶性基质的特性,卡波沫系丙烯酸与丙烯基蔗糖交联的高分子聚合物本品具有溶胀与凝胶特性以及增湿、润滑能力,有透皮促进作用,适用于脂溢性皮炎的治疗。
7.A注解:羊毛脂又称无水羊毛脂,为淡棕黄色粘稠半固体,因含有胆固醇、异胆甾醇、羟基胆甾醇及其酯有较大的吸水性,可吸水150%、甘油140%、70%的乙醇40%。
药物为何要制成不同剂型
![药物为何要制成不同剂型](https://img.taocdn.com/s3/m/b68a5c0cf90f76c660371a5b.png)
药物为何要制成不同剂型作者:王荣光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19年第1期药物治疗时,由于病情、药性及治疗要求的不同,需要将药物制成一定形状,如散剂(药粉)、冲剂、水剂(药水)、汤剂、丸剂、片剂、注射液(针剂)、药膏(膏剂)等,统称为“剂型”。
治疗不同患者需要不同剂型治疗急症患者时,医生为了争取时间,使药物迅速生效,多采用针剂、水剂、汤剂、冲剂及气雾剂等;而治疗慢性疾病时,医生则希望药效能缓和而持久,多采用片剂、丸剂或缓释、控释剂等;治疗皮肤病时则需要用粉剂和膏剂等。
确保治疗效果需要不同剂型由于理化性质的不同,有些药物在消化道内很容易被胃酸和消化酶所破坏,因而降低治疗作用,如胰岛素、肾上腺素等;还有一些药物对胃的刺激较大(如治疗血吸虫病的酒石酸锑钾),所以这些药物均需要制成针剂使用。
同一种药物,不同剂型的作用不同同一种药物如果做成不同的剂型,其作用或作用的快慢也不一样。
如某些解热镇痛药既能制成粉剂,也可制成水剂或针剂,但发挥疗效的速度以针剂最快,水剂次之,粉剂最慢。
又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氢氧化铝可以制成凝胶剂,也可以制成粉剂或片剂,但疗效以凝胶剂最好,粉剂次之,片剂最差。
令人惊异的是,有的药物被制成不同的剂型后产生的疗效竟完全不同,如硫酸镁制成水剂后热敷可以消肿,口服可以导泻,而制成针剂后,却成了抗惊厥药,可治疗尿毒症、破伤风与高血压性脑病等。
某些片剂、丸剂还需要包衣有些药物被制成片剂或丸剂后,制药人员还会在其外面包上一层糖衣或肠衣。
这样做的原因,一是由于主药的理化性质不稳定,遇到空气、光线和水分时易分解、变质,使药物效果降低或丧失;二是有的药物有不良气味,如苦味的黄连素片、腥味的胎盘片等;三是有些药物遇胃酸易被破坏,如红霉素、胰酶、呋喃妥因等,需包肠溶衣。
若再加入固定的食用色素包上颜色衣,则便于识别,可以防止误服。
不同剂型片剂的不同用法片剂由于质量稳定、剂量准确、使用方便,是应用最多的药物剂型之一。
软膏剂糊剂与硬膏剂
![软膏剂糊剂与硬膏剂](https://img.taocdn.com/s3/m/29480a0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7.png)
▪ 外用软膏的配料、灌装需在300,000级净化条件 下操作,眼膏及除直肠外的腔道用软膏需在 100,000级下操作。凡士林等基质需经消毒和过 滤处理。软膏管灌装前需检验消毒。
▪ 油脂性基质的灭菌处理,可用反应罐夹套加热至 150℃保持1h,起到灭菌和蒸除水分作用。
基质的选择
➢ 油脂性基质
• 烃类
①有黄、白两种,后者由前者漂白而得
从石油中得到的各种②适烃用的于混遇合水物不稳,定主的要药是物饱,但和释烃药性、
ⅰ凡士林
穿透性差,仅适用于皮肤表面病变 ③仅能吸收5%的水,故不适于大量渗出
液的患处
④可加入适量羊毛脂等吸水性较好的成
分,增加吸水性
ⅱ固体石蜡和液状石蜡 用于调节其他基质的稠度 ⅲ 硅酮 常与其他油脂性基质合用制成防护性基质,不宜做眼膏基质
制备方法
➢ 研和法 ➢ 熔和法 ➢ 乳化法(生产录像)
药物加入的一般方法
软膏剂的制法
▪ 一)研磨法(incorporation method) ▪ 将药物粉碎过筛,加入少量基质研磨混合,用
递加法(geometric method)加入其余基质, 研匀即得。 ▪ 药物的粉碎在试验室内可用研磨或加液研磨法 (levigating method)研匀。 ▪ 此法适用于不耐热药物。常用工具是乳钵乳捧、 软膏板及软膏刀,大量制备用软膏机。
▪ 过滤采用多层细布抽滤或压滤方法,去除各种异 物。固体药物原料可直接加入配制灌内或经气流 粉碎机处理,也可加入水相或油相后再加入配制 罐。
新型真空软膏机
(三)乳化法
▪ 乳化法一般包括熔化过程和乳化过程, ▪ 先将水不溶性基质置水浴上于70℃~75℃熔化, ▪ 再将药物(一般指热稳定的药物)溶于油, ▪ 如药物易溶于水,此时则将药物水溶液在不断
药物为何要制成不同剂型
![药物为何要制成不同剂型](https://img.taocdn.com/s3/m/c5f5a14f6bd97f192379e954.png)
药物为何要制成不同剂型作者:王荣光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19年第01期药物治疗时,由于病情、药性及治疗要求的不同,需要将药物制成一定形状,如散剂(药粉)、冲剂、水剂(药水)、汤剂、丸剂、片剂、注射液(针剂)、药膏(膏剂)等,统称为“剂型”。
治疗急症患者时,医生为了争取时间,使药物迅速生效,多采用针剂、水剂、汤剂、冲剂及气雾剂等;而治疗慢性疾病时,医生则希望药效能缓和而持久,多采用片剂、丸剂或缓释、控释剂等;治疗皮肤病时则需要用粉剂和膏剂等。
由于理化性质的不同,有些药物在消化道内很容易被胃酸和消化酶所破坏,因而降低治疗作用,如胰岛素、肾上腺素等;还有一些药物对胃的刺激较大(如治疗血吸虫病的酒石酸锑钾),所以这些药物均需要制成针剂使用。
同一种药物如果做成不同的剂型,其作用或作用的快慢也不一样。
如某些解热镇痛药既能制成粉剂,也可制成水剂或针剂,但发挥疗效的速度以针剂最快,水剂次之,粉剂最慢。
又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氢氧化铝可以制成凝胶剂,也可以制成粉剂或片剂,但疗效以凝胶剂最好,粉剂次之,片剂最差。
令人惊异的是,有的药物被制成不同的剂型后产生的疗效竟完全不同,如硫酸镁制成水剂后热敷可以消肿,口服可以导泻,而制成针剂后,却成了抗惊厥药,可治疗尿毒症、破伤风与高血压性脑病等。
有些药物被制成片剂或丸剂后,制药人员还会在其外面包上一层糖衣或肠衣。
这样做的原因,一是由于主药的理化性质不稳定,遇到空气、光线和水分时易分解、变质,使药物效果降低或丧失;二是有的药物有不良气味,如苦味的黄连素片、腥味的胎盘片等;三是有些药物遇胃酸易被破坏,如红霉素、胰酶、呋喃妥因等,需包肠溶衣。
若再加入固定的食用色素包上颜色衣,则便于识别,可以防止误服。
片剂由于质量稳定、剂量准确、使用方便,是应用最多的药物剂型之一。
1.口含片与舌下片口含片又称含片,一般较硬,使用时需在口腔内慢慢含化,多用于治疗口腔及咽喉疾患,具有局部消炎、杀茵、收敛、止痛等作用,在局部能较快发挥药效,如西瓜霜润喉片、草珊瑚含片等。
软膏剂和硬膏剂
![软膏剂和硬膏剂](https://img.taocdn.com/s3/m/168fa70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d.png)
Chap 11 软膏剂和硬膏剂要求:1.掌握制备高级的辅料性质及制备工艺。
2.掌握测定透皮吸收所用的方法。
3.熟悉现代膏剂的检验。
4.了解硬膏剂的制备。
A软膏剂第一节概述软膏剂是指由药物与基质混合制成的容易徐布于皮肤、粘膜或创面的外用半固体制剂。
质量要求:均匀、细腻、软滑、稠度适宜;性质稳定,贮藏不变质;无配伍禁忌;有良好的吸水性;所含药物的释放、穿透性较为理想,无刺激性、过敏性,无菌;第二节基质基质有豚脂、羊脂、麻油、蜂蜡等一、油脂性基质此类基质包括动植物油脂、类脂及烃类(一)油脂类(油脂中的抗氧剂常用0.05一0.1%消焦性没食子酸乙酯或丙酯)动物油、植物油(二)类脂类羊毛脂蜂蜡(三)烃类凡士林V aseline石蜡Paraffin液体石蜡(四)硅酮:为有机硅氧化物的聚合物硅酮一般有五种粘度规格:—20,—200,—350,—500及1000CS,无色,无臭液体。
二甲聚硅与甲苯聚硅用于皮肤上均属惰性物,无过敏性,且不吸收,无毒性,疏水。
举例:乳膏剂组成:二甲聚硅“350”10g,氯甲酚100mg,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0.5g,鲸蜡醇与硬脂醇混合物5g,液状石蜡40g,水44.4g,防护软膏组成:二甲聚硅“200”30g,白蜂蜡3.5g,白凡土林66.5g。
二、乳剂基质油包水型(w/o)与水包油型(o/w)(一)肥皂类1.一价皂系以钠、钟、铵的氢氧化物、硼酸盐、碳酸盐或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等有机碱与脂肪酸(如硬脂酸或油轻)相作用而成的新生皂。
与水油相混形成o/w型基质此类基质的缺点为容易被酸、碱、钙或电解质所破坏硬酯酸200g氢氧化钾14g蒸馏水800g取硬脂酸在水浴上加热至80°左右使熔化;另取氢氧化钾溶于水中,加热至同温,将上液缓缓加入至后液中,边加边搅,直至冷凝。
(三)高级脂肪醇与脂肪醇硫酸酯类1.鲸蜡(十六)醇C与硬脂(十八)醇2.月桂醇硫酸(酯)钠表11-1月桂醇硫酸酯钠与药物的配伍变化配伍变化配伍药物水分析出利凡诺,吖啶黄,L或dL薄荷脑,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奎宁,水杨酸钠,麝香草酚,盐酸苯海拉明,甲紫,汞溴红立即使基质软化盐酸毛果芸香碱,溴化四乙铵,L或dL薄荷脑,碘化钠,汞溴红,对氨基水杨酸钠,莨菪浸膏,十一烯酸立即使基质变调鞣酸,次没食子酸铋逐渐变色对氨基水杨酸钠,水杨酸,水杨酸钠(生成紫色);与氢氧化汞(生成灰白色),与硝酸银,鞣酸,盐酸毛果芸香碱,对氨基水杨酸钠(生成褐色),与KI(生成淡黄色)无变化氧化锌,己烯雌酚,L或dL-樟脑,木酱油,硫代异恶唑,醋酸苯汞,次硝酸铋,磺胺米隆,苯酚,滑石粉,淀粉,水杨酸甲酯,磺胺,薄荷油,普鲁卡因,硼酸,碘仿,奎宁,苯海拉明,十一烯酸锌,呋喃西林亲水性软膏处方:月桂醇硫酸酯钠10g 15g 乳化剂硬脂醇250g 220g 辅助乳化剂白凡士林250g 250g 基质尼泊金甲酯0.25g 0.25g 防腐剂尼泊金丙酯0.15g 0.15g丙二醇120g 120g蒸馏水370g 加至1000g硬脂醇与白凡士林在水浴上熔化,加热至75·,其它75°加入即可(三)多元醇及其酯类1.单硬脂酸甘油酯本品为油溶性,系w/o型辅助乳化剂;但与一价皂及其它表面活性剂时形成o/w单硬脂酸甘油酯35g硬脂酸120g液状石蜡60ml白凡士林10g羊毛脂50g三乙醇胺4ml尼泊金乙酯1g蒸馏水加至1000g80°o/w型2.吐温与司盘类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的相关概念、常用的基质、 制备方法等 眼膏剂的概念、特点与制备及质量检查 熟悉常用水性凝胶基质种类及特性 了解膏药和贴膏剂的种类
能力目标
能制备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并能进行质量检查 能说出眼膏剂的基质和药物的吸收途径 能制备水凝胶剂
第六节 贴膏剂
贴膏剂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或(和)化学药
物与适宜的基质和基材制成的一类片状外用 制剂。分为橡胶膏剂、巴布膏剂和铁剂。 橡胶膏剂:药物与橡胶等基质混匀。 巴布膏剂: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 贴剂:药物与适宜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一种 薄片状贴膏剂。
ⅱ固体石蜡和液状石蜡
用于调节其他基质的稠度 ⅲ 硅酮 常与其他油脂性基质合用制成防护性基质,不宜做眼膏基质
油脂性基质
• 类脂类
高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醇化合而成的酯及其混合物, 多与油脂性基质合用,可增加油脂性基质的吸水性。 ①其主要成分为胆固醇类棕 榈酸酯及游离胆固醇类 ⅰ羊毛脂 ②羊毛脂吸水性强,为W/O 乳剂基质; ⅱ蜂蜡与鲸蜡 ③ 常于凡士林合用 二者均为弱的W/O型乳化剂,可在O/W型乳剂基质中起增加 稳定性的作用。
• 油脂类
易氧化酸败
乳剂型基质 • 高级脂肪醇及多元醇酯类 ⅰ十六醇及十八醇 ⅱ硬脂酸甘油酯 ⅲ脂肪酸山梨坦与聚山梨酯类 • 聚氧乙烯醚衍生物类 ⅰ平平加O ⅱ乳化剂OP
• 肥皂类 ⅰ一价皂 ⅱ新生皂 ⅲ多价皂 • 脂肪醇硫酸(酯)钠类 十二烷基硫酸钠 (月桂醇硫酸钠)
水溶性基质 • 甘油明胶 由10%~30%的甘油、1%~3%的明胶与水加热制成 • 淀粉甘油 由7%~10%的淀粉、70%的甘油与水加热制成
眼膏剂的基质 眼膏剂的制备
眼膏剂的质量检查
金属性异物
粒度
重量差异
装量
微生物限度
第六节 膏药
膏药:系指药材、食用植物油与红丹(铅丹)
或官粉(铅粉)炼制称膏料,摊涂于裱背材 料上制成的供皮肤贴敷的外用制剂。 黑膏药:植物油红丹在高温下制成。 白膏药:天然树脂、松香或其它粘性物质熔合 而成。
糊剂
大量的固体粉末+适宜的基质→半固体外用制剂
软膏剂的质量要求
1、均匀、细腻,涂与皮肤无粗糙感
2、无酸败、异臭、变色、变硬及油水分离
等变质现象 3、应具有适当的稠度,易于涂布 4、无刺激性、过敏性及其它不良反应 5、用于大面积烧伤及严重损伤皮肤的软膏 应无菌。
第二节 软膏剂的基质
新型真空软膏机
二、乳膏剂的制法
乳膏的制法一般包括熔化过程和乳化过程,
再将药物(一般指热稳定的药物)溶于油, 如药物易溶于水,此时则将药物水溶液在不断
先将水不溶性基质置水浴上于70℃~75℃熔化,
搅拌下缓缓加入熔化的基质中 ,保持此温度 5~10分钟以防止熔点高的蜡先行结晶,继续搅 拌至冷凝成均匀乳状半固体。
药物加入的一般方法
药物不溶于基质时 药物可溶于基质时 半固体黏稠性药物 共熔性成份共存时 中药浸出物为液体时 受热易破坏或挥发性药物,采用熔和法或乳化法制备时
第四节软膏剂的质量检查及包装
主药含量测定
物理性质的测定(熔点、粘度) 粒度检查 装量 无菌检查 药物释放、穿透及吸收的测定
物理性质的测定
熔程 软膏剂的熔程以接近凡士林的熔程为宜。 稠度 对属于非牛顿流体的软膏剂、乳膏剂,通常用插入度 计测定稠度。 酸碱度 药典规定应检查酸碱度,以免产生刺激。 物理外观 软膏和基质应色泽均匀一致,质地细腻,无污物,无 粗糙感。
刺激性
测定刺激性可在动物或人体上进行。
第九章
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
第三节 软膏剂、乳膏剂、糊剂的制备
制备方法
研和法
熔和法 乳化法(生产录像)
药物加入的一般方法
三、油脂性软膏的制法
一)研磨法(incorporation method)
将药物粉碎过筛,加入少量基质研磨混合,用
递加法(geometric method)加入其余基质, 研匀即得。 药物的粉碎在试验室内可用研磨或加液研磨法 (levigating method)研匀。 此法适用于不耐热药物。常用工具是乳钵乳捧、 软膏板及软膏刀,大量制备用软膏机。
基质的类型
油脂性基质
水溶性基质
乳剂型基质
基质的选择
油脂性基质
• 烃类
①有黄、白两种,后者由前者漂白而得 ②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但释药性、 从石油中得到的各种烃的混合物,主要是饱和烃 穿透性差,仅适用于皮肤表面病变 ⅰ凡士林 ③仅能吸收5%的水,故不适于大量渗出 液的患处 ④可加入适量羊毛脂等吸水性较好的成 分,增加吸水性
• 纤维素衍生物类 属于半合成品,常用的有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
• 聚乙二醇类 随分子量增大,其物理状态由液体逐渐过渡到固体,常将不 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按适当比例混合以得到稠度适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基质
第九章
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
基质的选择
油脂性基质一般不单独使用。为克服其强疏水性,常 加入表面活性剂,或制成乳剂型基质。 水溶性基质多用于湿润、糜烂创面,有利于分泌物的 排除,也常用于腔道黏膜,常作为防油保护性软膏的基质。 乳剂型基质一般适用于亚急性、慢性、无渗出液的皮 损和皮肤瘙痒症,忌用于糜烂、溃疡、水疱和脓泡症。
(二)熔融法(fusion method) 先将基质加温熔化,所需温度视基质及组成不
同而异,有时将高熔点熔化后,加入其他低熔 点组分,这样低熔点组分可能要经受不必要的 高温作用; 最好是反过来,先加入低熔点基质再按熔点低 高加入其他组分,这样,已熔化的组分可作为 溶剂起到溶解高组分的作用, 研细的药物视性质不同,或如上法研磨,或可 以直接或间接溶解后逐渐加入,随加随搅拌, 直至软膏冷却定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软膏剂的基 质 第三节 软膏剂的制备 第四节 软膏剂的质检 第五节 眼膏剂 第六节 贴膏剂
第一节
软膏剂
概述
药物+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溶液型软膏剂 因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状态不同 混悬型软膏剂
乳膏剂
药物+乳状液型基质→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水包油型乳膏剂 因基质不同 油包水型乳膏剂
稳定性
稳定性试验的方法是加速试验法 将软膏均匀装入密闭容器中填满,分别置
恒温箱(39℃±1℃) 室温(25℃±3℃) 冰箱(5℃±2℃) 中1~3个月,检查上述项目,应符合要求。
第五节
•
眼膏剂
眼膏剂
• 眼用乳膏剂
• 眼用凝胶剂 眼膏剂的制备
眼膏剂的质量检查
眼膏剂的制备
眼膏剂的配制用具及包装材 料都要进行灭菌处理。 眼膏器具与包装材料处理 常用基质由8份黄凡士林、1份羊 毛脂和1份液状石蜡混合而成,根 据季节与气温不同,可调整液状 石蜡的用量,以调节软硬度。 必须采用无菌操作法。当药物不 溶于基质时,应将其粉碎成能通 过九号筛的极细粉,以减轻对眼 睛的刺激性。
外用软膏的配料、灌装需在300,000级净化条件
下操作,眼膏及除直肠外的腔道用软膏需在 100,000级下操作。凡士林等基质需经消毒和过 滤处理。软膏管灌装前需检验消毒。 油脂性基质的灭菌处理,可用反应罐夹套加热至 150℃保持1h,起到灭菌和蒸除水分作用。 过滤采用多层细布抽滤或压滤方法,去除各种异 物。固体药物原料可直接加入配制灌内或经气流 粉碎机处理,也可加入水相或油相后再加入配制 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