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诵读教案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教案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千字文》的第一章节,即“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这部分内容涵盖了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和宇宙的宏大,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宇宙自然的伟大和节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千字文》第一章节的词语、句式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兴趣,提高文化素养。
3.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千字文》中的生僻字词、句式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千字文》第一章节的意义、韵律和节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千字文》诵读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界的节律,进而引出《千字文》的学习。
2. 诵读:教师带领学生齐读《千字文》第一章节,注意节奏和韵律,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味。
3. 讲解:分析第一章节的字词、句式,讲解其意义,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句进行诵读比赛,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更有韵味。
5. 例题讲解:以“天地玄黄”为例,分析句式结构,讲解其意义,引导学生应用到实际写作中。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千字文》中的词语造句,并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诵读教学2. 内容:第一章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重点字词: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难点:句式结构、词语意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千字文》第一章节的词语,写一篇关于自然现象的短文。
2. 答案示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星辰列张。
四季更替,万物生长。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诵读、讲解、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千字文》第一章节的内容。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套完整版.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套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教材《千字文》,详细内容为第一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千字文》第一章,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宇宙观和自然观;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千字文》第一章所蕴含的宇宙观和自然观;正确朗读并翻译古文句子。
2.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千字文》注释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起源和自然界的奥秘,进而引出《千字文》第一章的学习。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千字文》第一章,要求学生注意发音和停顿。
(2)学生自主阅读,结合注释本理解文意。
(3)教师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古文。
(4)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千字文》第一章2. 板书内容: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重点词汇:天地、宇宙、日月、辰宿重点句子: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千字文》第一章。
(2)根据注释,翻译《千字文》第一章。
(3)思考:《千字文》第一章所表达的宇宙观和自然观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启示?2. 答案:(1)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幼儿园大班千字文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千字文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千字文教材》进行设计,涉及第15章节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1. 认识千字文:了解千字文的基本概念,学习千字文中的部分生字。
2. 阅读千字文:朗读千字文,理解千字文的内容,感受古文的韵律美。
3. 千字文故事:学习与千字文相关的故事,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
4. 千字文绘画: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千字文游戏:设计有趣的千字文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千字文的基本概念,认识部分生字,能流利地朗读千字文。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古文的韵律美,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千字文中生字的认读,千字文内容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千字文的基本概念,千字文的朗读与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千字文教材、多媒体设备、挂图、卡片等。
2. 学具:铅笔、橡皮、作业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千字文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千字文的基本概念、生字和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幼儿进行千字文朗读比赛,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4. 例题讲解:讲解千字文中的典型例题,帮助幼儿理解千字文内容。
5. 随堂练习:设计千字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千字文相关的作业。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园大班千字文教案2. 内容:(1)千字文基本概念(2)千字文生字(3)千字文朗读与理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千字文,家长签字。
(2)抄写千字文中的生字。
(3)用千字文中的词语造句。
2. 答案:(1)熟读千字文,家长签字。
(2)抄写千字文中的生字。
(3)例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幼儿掌握程度如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优质教案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千字文》这一国学经典。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详细内容为《千字文》前五百字。
这些字词包含丰富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通过诵读与学习,让学生感受国学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诵读《千字文》前五百字,理解其中所蕴含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学习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对汉字认识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千字文》中一些生僻字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熟练诵读《千字文》前五百字,并理解其中所蕴含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千字文》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千字文》相关故事,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学习兴趣。
2. 诵读: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千字文》前五百字,让学生感受经典韵律美。
3. 讲解:对《千字文》中生僻字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4. 例题讲解: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句子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其中哲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句子翻译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前五百字板书,标注生僻字。
2. 例题及答案。
3. 本节课重点知识框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读《千字文》前五百字,并挑选五个生僻字进行解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程度,以及教学中存在问题。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千字文》全文,深入解国学经典,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千字文》作为国学经典,其内容博大精深。
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对前五百字内容筛选,确保所选内容既能体现经典之美,又能适应学生认知水平。
我会详细梳理每个字词含义,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
二、教学难点处理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僻字演变过程,帮助学生形象记忆。
2. 通过讲解字源、字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僻字。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千字文》的第一至第三章。
具体内容包括:1. 第一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2. 第二章: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3. 第三章: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千字文》前三章的汉字及词义,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 通过学习《千字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记忆《千字文》前三章的词义和句子结构。
重点:掌握前三章的汉字,并能熟练阅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教材、《千字文》原文及注释、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寓意,引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第一章至第三章的词义、句子结构和内涵。
3. 例题讲解:以第一章为例,分析“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的寓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翻译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千字文》前三章中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分享心得。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教学2. 内容:(1)第一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2)第二章:云腾致雨,露结为霜……(3)第三章:海咸河淡,鳞潜羽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记《千字文》前三章,并能流畅阅读。
(2)翻译前三章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解释其中寓意。
2. 答案:(1)见教材。
(2)见教材及注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了解他们对《千字文》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阅读《千字文》全文,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精品教案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千字文》第一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千字文》的前五十句,涵盖了天地自然、历史人物、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了解传统文化,感受国学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诵读《千字文》前五十句,掌握基本的字词和句式。
2. 使学生了解《千字文》所涉及的历史、文化、道德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继续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千字文》中的一些生僻字、难字的认读和理解。
教学重点:《千字文》前五十句的诵读、字词句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千字文》诵读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古代读书人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国学经典,激发学习兴趣。
2. 诵读:带领学生集体诵读《千字文》前五十句,注意字音、语调、节奏的把握。
3. 讲解:对《千字文》前五十句进行逐句讲解,分析字词、句式和内涵。
4. 实践:设置实践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进行对话、表演,加深理解。
5.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诵读2. 内容:板书《千字文》前五十句,标注生僻字、难字,列出重点字词和句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千字文》前五十句,并翻译其中的五个句子。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千字文》全文,了解更多的国学经典,提高文化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国学兴趣小组,深入研究和传承国学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诵读的技巧和方法2. 字词和句式的理解3. 实践情景的设置4. 例题的选取与讲解5. 作业的设计与指导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诵读的技巧和方法1. 正确发音:对生僻字、难字进行重点讲解,确保学生发音准确。
2024年幼儿园大班千字文教案5篇
2024年幼儿园大班千字文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教学需求,选取《千字文》作为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一篇至第五篇。
内容涵盖《千字文》的生字、词组、句子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旨在通过学习,让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熟悉《千字文》第一篇至第五篇的生字、词组和句子,并能正确朗读。
2. 了解《千字文》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千字文》生字、词组和句子的理解与记忆。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千字文》教材、生字卡片、图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古代读书人的故事,引出《千字文》,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带领幼儿学习《千字文》第一篇至第五篇,讲解生字、词组和句子,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表达。
3. 实践情景: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情景中,增强记忆。
4.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引导幼儿分析和解答。
5. 随堂练习: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教学2. 内容:生字、词组、句子及文化背景3. 形式:图文并茂,简洁明了七、作业设计(1)熟读《千字文》第一篇至第五篇,并圈出生字、词组。
(2)选择一个最喜欢的生字,用画笔描绘出它的样子。
(3)与家长一起,用所学句子进行角色扮演,录制视频。
2. 答案:见随堂练习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千字文》元素,如建筑、书画等,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可组织家长座谈会,分享幼儿学习《千字文》的成果,增进家校合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的引入与运用。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文可读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文可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国学经典《千字文》,主要涉及第一至第四章节。
教材内容涵盖了对千字文的介绍、文言文的阅读理解、生僻字的认读与书写、以及文中寓意和哲理的阐释。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读并背诵《千字文》第一至第四章节。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僻字的认读与书写,以及文中寓意和哲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熟读并背诵章节内容,理解并运用成语和典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千字文》的朗读音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逐句阅读章节内容,解释生僻字词,阐述成语和典故的来源和含义。
3. 生字认读与书写:重点讲解章节中的生僻字,引导学生认读和书写。
4. 寓意与哲理讲解:分析文中的寓意和哲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5. 课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章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第一至第四章节。
2. 重点生僻字的写法。
3. 重点成语和典故的解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默写《千字文》第一至第四章节的生僻字。
2. 作业答案:《千字文》第一至第四章节的生僻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国学经典作品,如《论语》、《大学》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千字文》作为国学经典之一,其内容丰富、寓意深远,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要求较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难点与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1. 教学难点:生僻字的认读与书写。
千字文中的生僻字较多,学生对其认读与书写存在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一难点,教师需要重点讲解生僻字的读音、写法和用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读与书写。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教案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第二章“天地否,万物育”至第五章“川泽竭,龟龙屈”。
本部分内容主要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和变化,以及动物的生长和变化。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生物的生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千字文》第二章至第五章的内容。
2. 能够理解文中的意象和寓意,体会国学经典的魅力。
3. 能够运用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简单的写作和表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千字文》第二章至第五章的内容。
难点:理解文中的意象和寓意,能够运用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录音机、音响。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自然风光的PPT,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朗读:让学生跟读录音,纠正发音,保证朗读的准确性。
3. 背诵:在学生能够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背诵,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4. 解析:对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5. 实践:让学生运用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简单的写作和表达,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6. 练习:随堂练习,检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和记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千字文》第二章至第五章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将《千字文》第二章至第五章的内容进行背诵。
2. 作业答案:《千字文》第二章至第五章的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做到了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是否有效地进行了词语和句式的讲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千字文》的其他章节,深入了解国学经典的魅力;组织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正确朗读和背诵《千字文》第二章至第五章的内容朗读和背诵是学习国学经典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千字文》第二章至第五章的内容。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文可读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文可读教案全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教材是《千字文》,它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韵文,由周兴嗣编撰,全文共有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千字文》的第一至十句,内容如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似幻恒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字文》的背景知识,理解其意义和价值。
2. 通过学习《千字文》的前十句,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3. 通过分析《千字文》的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背诵并理解《千字文》的前十句。
难点:理解《千字文》中的古文词汇和句式,以及其深层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千字文》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感受《千字文》的艺术魅力,引发学生对《千字文》的兴趣。
2. 课堂讲解: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千字文》前十句,并对每一句进行讲解,解释其中的古文词汇和句式,让学生理解其意义。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千字文》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与《千字文》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似幻恒沙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将《千字文》的前十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其中的关键词语。
作业答案: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天地广阔,宇宙无边。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日月运行,星辰闪烁。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季节更迭,收获储藏。
闰余成岁,似幻恒沙:岁月如梦,人生短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千字文》前十句,让学生对《千字文》有了初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古文词汇和句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套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教材《千字文》,详细内容为第一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千字文》的基本内容,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千字文》第一章,了解其文化背景及内涵。
2. 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提高古文素养。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激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以及对文化背景的把握。
教学重点:第一章的背诵、翻译和内涵解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千字文》注释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古代天文、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新课内容学习:a. 朗读:学生跟读,教师正音。
b. 逐句解读:教师对第一章的句子进行逐句解读,解释关键词汇,分析句式结构。
c. 翻译:学生尝试翻译第一章,教师点评并给出标准翻译。
d. 背诵:学生分组背诵,教师检查。
3. 例题讲解:以第一章为例,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如断句、实词虚词辨析等。
4.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教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2. 黑板右侧:文言文阅读技巧、重点词汇、句式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翻译并背诵《千字文》第一章,结合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章的主题。
2. 答案:第一章主题为“宇宙的广阔与神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文言文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背诵、翻译的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千字文》其他章节,了解更多的国学知识,提高古文素养。
同时,推荐学生观看与《千字文》相关的文化节目,拓宽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2. 新课内容学习中的逐句解读和翻译环节。
《千字文》优秀教案
《千字文》优秀教案《千字文》优秀教案《千字文》优秀教案1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初步理解文中介绍了几中动植物。
3、学惯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简单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诵读《千字文》2、初步理解课文意思。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复习背诵《千字文》片断,引入新课。
二、读文〔由读正确到读流利〕1、听视频范读正音。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
3、分句指名读,读对跟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读。
4、自由练读,要求读通句子。
5、指名读全文,齐读。
三、借助视频、图片感悟课文1、播放视频讲解,要求认真听。
2、找找文中讲了哪些景物,并动笔画出来。
3、指名交流,提示学生按照“从哪句知道了什么”的句式答复。
〔随机将文中讲到的7种景物板书于黑板上。
〕4、借助注释让学生说说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荷花、园莽、枇杷、梧桐的,同时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5、学生汇报交流汇报到“渠荷”时,相机引导学生背诵课后诗歌苑中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在学生汇报交流到“园莽”时,随机引导学生阅读课后汉字宫中“莽”的本意。
在学生汇报到“梧桐”时,引导学生自读课后故事《焦尾琴》。
6、“陈根委翳,落叶飘摇。
游鹍独运,凌摩绛霄”作为略处理。
出示图片,让学生借助图片找到相关句子,读句子四、诵读课文1、自由练习背诵。
2、出示填空背,借助板书看词背。
《千字文》优秀教案2教学目的:1、学生初步背诵《千字文》13,14,15,16段;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让学生明白“寸阴是竞”的道理。
教学准备:国学经典诵读本《千字文》,小印章教学重点:背诵本节所学内容教学难点:学生初步理解所学内容教学过程:1、介绍今天的奖励图标,以激起学生的好胜热情;2、复习《千字文》9,10,11,12段;3、老师伴乐有感情的范读所学内容两遍;4、老师伴乐领读,学生跟读初步熟悉所学内容;5、让学生认真朗读所学内容,并找出多音字,老师进展讲解让学生认识;6、提出“寸阴是竞”,让学生自行感悟并议论,最后老师进展讲解,并列举一些关于珍惜时间的词句;7、分组朗读,学生自由背诵;8、游戏“双簧”,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更加结实;总结:奖励,盖印章,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
国学经典《千字文》精品教案全文可读
国学经典《千字文》精品教案全文可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教材《千字文》,详细内容为第一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的宇宙观和自然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千字文》第一章,理解其中的字词和句意,把握古代宇宙观和自然观。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等方式,自主学习国学经典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千字文》第一章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千字文》第一章,理解其含义,感悟古代宇宙观和自然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千字文》第一章字词解释卡片、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宇宙的神秘,引出《千字文》第一章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千字文》第一章,查阅资料,理解字词和句意。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重点解析生僻字词。
4. 例题讲解:以“天地玄黄”为例,讲解句子结构和含义。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尝试解释“宇宙洪荒”等句子。
6.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千字文》第一章所表达的古代宇宙观和自然观。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第一章2. 内容:(1)天地玄黄(2)宇宙洪荒(3)……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千字文》第一章,并背诵。
2. 答案:(1)天地玄黄:天是苍白的,地是黄色的。
(2)宇宙洪荒:宇宙广阔无垠,无边无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良好,但对生僻字词的记忆仍有待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千字文》全文,了解更多的国学知识。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古代文物中的宇宙观和自然观。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对《千字文》第一章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千字文诵读优秀教案
《千字文》(一)诵读教案山东省益都师范附属小学李珊★教材说明《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训蒙教材,用一千个汉字勾划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
《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
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
《千字文》是四言长诗,首尾连贯,音韵谐美。
构思精巧、宛转有致,气势雄浑,条理贯穿,妙语连珠、文采斐然,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前后贯通,内容有条不紊的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人物掌故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作人处事的道理,其知识性与艺术性,堪称双绝。
★教学目标1、能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
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3、读懂文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从而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教学策略:1、朗读教学法,以读促学,以读带学。
2、合作探究法,学习小组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合作探究领会文章。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背诗导入:师:我们会背很多的唐诗。
下面我们把背诵的《唐诗三百首》中的诗背诵一下。
注意打好节拍。
生齐背。
吟诵着如此美妙的古诗文,我们觉得这些古代的大诗人真是太有文采了。
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你们想知道这些伟大的诗人小时候读什么书入门的吗?《千字文》就是其中一本,板书《千字文》。
2、简介《千字文》:《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国学启蒙教材,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
《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构思精巧、气势雄浑,条理贯穿,妙语连珠、文采斐然,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有条不紊的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人物掌故以及作人处事等方面的知识和道理,以及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
幼儿园国学诵读:《千字文》经典教育教案
1. 介绍《千字文》的来源和意义《千字文》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启蒙经典,是唐代学者周兴嗣所作,以千字的篇幅概括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哲学和道德。
它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向幼儿灌输国学经典的精髓,培养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在幼儿园国学诵读中,《千字文》是一份宝贵的教育资源,可以帮助幼儿在欣赏、诵读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如何使用《千字文》进行国学诵读教育在幼儿园国学诵读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诵读《千字文》。
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配有动画的《千字文》视频,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可以组织集体诵读活动,让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诵读《千字文》。
还可以结合手工制作游戏、绘本故事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千字文》的魅力。
3. 《千字文》对幼儿的教育意义《千字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代表之一,对幼儿的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千字文》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了很多的知识和道理,可以帮助幼儿在诵读中学习到许多的知识,增强记忆力。
《千字文》集中体现了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如孝道、忠诚、诚实等,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通过学习《千字文》,幼儿还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4. 我对《千字文》国学诵读的看法在我看来,幼儿园国学诵读《千字文》是非常有意义的。
从小培养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心,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幼儿园国学诵读《千字文》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传统的传承。
总结回顾:《千字文》是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其意义深远,对幼儿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国学诵读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千字文》的魅力,并从中收获知识、道德和文化的滋养。
幼儿园国学诵读《千字文》意义重大,值得在教育中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推广。
2024年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教案
2024年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材的第一章,详细内容包括《千字文》的起源、意义、结构及其中的名句解读。
《千字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篇著名韵文,全文共有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内容涵盖了天文、地理、宗教、哲学、历史、道德等多个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字文》的起源、意义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掌握《千字文》的基本结构,能正确朗读和背诵名句。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提高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千字文》中部分生僻字的认识和记忆,对名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千字文》的起源、意义、结构及名句解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千字文》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千字文》的起源故事,引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讲解:《千字文》的意义、结构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3. 诵读: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千字文》,注意纠正发音,让学生感受韵律之美。
4. 名句解读:挑选经典名句,详细解读其意义,帮助学生理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背诵名句,互相交流心得。
6. 案例分析:分析《千字文》中的历史典故,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提醒学生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诵读2. 内容:《千字文》起源、意义结构:共一千字,四字一句,共250句名句解读:挑选510个经典名句进行解读重点、难点:生僻字、名句记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千字文》名句5句,并解释其意义。
选择3个生僻字,查找字典,了解其读音和意义。
2. 答案:名句解释:见课本附录。
生僻字:根据字典查询结果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国学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等,拓宽知识面。
三年级诵读《千字文》教案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千字文》,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通过对《千字文》的诵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记忆力。
二、教学内容1. 《千字文》简介:介绍《千字文》的背景、作者及文学价值。
2. 选取《千字文》中的五个具有代表性的章节进行教学。
3. 每个章节的学习内容包括:诵读、解析、应用三部分。
三、教学方法1. 诵读:引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2. 解析: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3. 应用:让学生通过写作、讨论等方式,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安排1. 每节课时:40分钟2. 教学周期:10周3. 每周学习一个章节,共学习五个章节。
五、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诵读表现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测评:进行诵读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目标1. 深化学生对《千字文》内容的理解,提升文化素养。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学会《千字文》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七、教学内容1. 学习《千字文》中关于修身的内容,理解其寓意,学会应用到生活中。
2. 分析《千字文》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3. 每个章节的学习内容包括:诵读、解析、实践三部分。
八、教学方法1. 诵读:加强语气、情感的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2. 解析: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讨文本的含义。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将所学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九、教学安排1. 每节课时:40分钟2. 教学周期:10周3. 每周学习一个章节,共学习五个章节。
十、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诵读表现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千字文原文及教案
千字文原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古代汉语》教材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章节,详细内容为《千字文》原文学习与解析。
《千字文》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全文共有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四句,句句对仗,字字珠玑,涵盖了天文、地理、宗教、哲学、历史、道德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熟读并背诵《千字文》原文,理解其中的字词、句意及寓意。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言语感。
3. 了解《千字文》的文化背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千字文》中生僻字、难字的识别与理解;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
重点:熟读并背诵《千字文》原文,掌握其中的字词、句意及寓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教材、《千字文》原文打印稿、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讲述古人学习《千字文》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出示《千字文》原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 讲解原文(1)逐句讲解原文,解释生僻字、难字,分析句意。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特点,如对仗、韵律等。
3.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学生上台表演,根据原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文章中的寓意及现实意义。
4. 例题讲解(1)选取《千字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语法、词义分析。
(2)通过例题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填空、翻译等练习。
(2)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引导学生体会《千字文》的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原文展示2. 黑板右侧:重点字词、句意、语法分析3. 中间区域:文章结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千字文》原文。
千字文诵读教学设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字文诵读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千字文诵读教学设计课程目标:1.同学能够精确地朗读《千字文》的每个字。
2.同学了解《千字文》的意义和背景。
3.同学能够理解《千字文》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教学内容:1.《千字文》的朗读训练。
2.《千字文》的意义和背景介绍。
3.《千字文》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解读。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老师介绍《千字文》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
其次步:朗读训练(20分钟)1.老师分发《千字文》的文本给同学,并分组进行朗读训练。
2.老师先朗读一遍,然后逐句进行仿照朗读。
3.同学分组进行小组朗读,老师进行订正和指导。
第三步:朗读评价(10分钟)1.同学进行个人朗读,老师记录同学的朗读状况。
2.老师选取几名同学进行公开朗读,并进行评价鼓舞。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第四步:《千字文》的意义和背景介绍(15分钟)1.老师通过课件或者图片介绍《千字文》的起源和作者。
2.老师讲解《千字文》的含义和目的,引导同学理解其内容。
第五步:文化内涵和价值解读(20分钟)1.老师引导同学分析《千字文》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提问同学的理解和观点。
2.老师解读《千字文》中的一些隐含的道德和价值观念,比如孝顺、敬重、忠诚等。
第六步:小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并回顾重点。
2.布置作业:让同学自主选择一段《千字文》进行朗读练习,并写一份读后感。
教学方法和手段:1.合作学习法:同学分组进行朗读练习,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2.讲解法:通过课件、图片等形式向同学介绍《千字文》的意义和背景,挂念同学理解文本。
3.争辩法:通过提问同学的理解和观点,促进同学思考和分析《千字文》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教学评估方式:1.朗读评价:对同学的个人朗读进行记录和评价。
2.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看同学的互动和思考,评价同学的学习状况。
3.作业评价:对同学的朗读和读后感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字文》(一)诵读教案山东省益都师范附属小学李珊★教材说明《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训蒙教材,用一千个汉字勾划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
《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
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
《千字文》是四言长诗,首尾连贯,音韵谐美。
构思精巧、宛转有致,气势雄浑,条理贯穿,妙语连珠、文采斐然,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前后贯通,内容有条不紊的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人物掌故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作人处事的道理,其知识性与艺术性,堪称双绝。
★教学目标1、能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
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3、读懂文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从而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教学策略:1、朗读教学法,以读促学,以读带学。
2、合作探究法,学习小组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合作探究领会文章。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背诗导入:师:我们会背很多的唐诗。
下面我们把背诵的《唐诗三百首》中的诗背诵一下。
注意打好节拍。
生齐背。
吟诵着如此美妙的古诗文,我们觉得这些古代的大诗人真是太有文采了。
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你们想知道这些伟大的诗人小时候读什么书入门的吗?《千字文》就是其中一本,板书《千字文》。
2、简介《千字文》:《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国学启蒙教材,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
《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构思精巧、气势雄浑,条理贯穿,妙语连珠、文采斐然,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有条不紊的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人物掌故以及作人处事等方面的知识和道理,以及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
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
3、听故事:相传,梁武帝一生戎马倥偬,他很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在太平时期多读些书。
由于当时没有一本适合的启蒙读物,起初,他令一位名叫殷铁石的文学侍从,从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迹中拓下一千个各不相干的字,每纸一字,然后一字一字地教学,但杂乱难记。
梁武帝寻思,若是将这一千字编撰成一篇文章,岂不妙哉。
于是,他召来自己最信赖物。
周兴嗣接受任务回到家后,苦思冥想了一整夜,思如泉涌,边吟边书,终将这一千字联串成一篇内涵丰富的四言韵书。
梁武帝读后,拍案叫绝。
即令送去刻印,刊之于世。
这就是流传至今已1400多年的《千字文》。
周兴嗣因出色地编撰了《千字文》深得梁武帝的赞赏,提拔为佐撰国史。
不过,据说周兴嗣因一夜成书,用脑过度,次日,已鬓发皆白。
同学们肯定迫不及待想学习《千字文》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这本才子奇书的魅力吧!二、学习前五节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千字文前两部分的诵读。
(拿好材料认真听)(一)字正腔圆知读音字正,就是发音一定要正确;腔圆,就是字要发的圆润,宏亮。
1、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当遇到难读的或者不会读的字,动动笔圈起来。
看谁学得最快,读得最准。
2、请学生代表试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3、请同学相互纠正关键字的读音4、听朗读录音,注意小声跟读。
5、教师强调重要字词的读音,然后学生齐读文章第一节。
(二)手舞足蹈读韵律本文四字一句,每句都押韵。
你看,“黄、荒、张……”都有一个“ɑng”音,(课件)这就是古文的声韵美了。
我们不仅可以用声音去找这种声韵的感觉,还可以用手打节奏。
1、全体学生拍手读: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2、男女生合作拍手读:例:女:天地玄黄(男:玄黄)女:宇宙洪荒(男:洪荒)的3、小组合作尝试打不同的节拍来读。
古时候的文章就有这样的奥妙!既有好听的韵,也蕴含着不同的节奏,这就叫作韵律美了!(三)三读成诵知其意1、遇到疑问标出来,小组间相互解决,然后反复诵读。
2、教师点拨讲解疑问,然后引导学生小节背诵。
3、小组间进行诵读竞赛,评出表现最佳的小组。
三、继续学习后四节课件学习后四节。
1、你知道什么地方出产的黄金最好?什么地方的玉最好?2、你知道最好的宝剑是什么剑吗?你知道最好的宝珠什么?3、你最喜欢的水果和蔬菜是什么?古人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四、总体读第一部分有节奏打节拍读。
熟读成诵。
五、课堂小结:古人的诗唱出来更好听呢!我们来欣赏一下。
(播放课件)唱出来的《千字文》真好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学习一下唱诵。
让美文随着音乐,流淌在我们的生命里,让生命和着美文,流淌在历史的长河里。
让美,生生不息。
同学们,学习到这里,想一想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呢?大家赶快来交流一下吧!作业:把你的体会、感受和收获,记录在我们的接力日记里,让大家共同分享吧!“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心中有无数诗歌的人是多么丰富而幸福的人啊,我希望今天的课堂是一粒小小的种子,能在你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也希望你们能与诗歌结缘,以经典为伴,诵国学经典,伴一路书香!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提高我们自己的学识修养,我们要提倡“国学”,就让我们从读《千字文》开始吧!……关于现行的教育体制,坦白地说,我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仅以小学启蒙课本的编排来讲,从我入学到现在20几年了,内容上几乎是一成不变,还是那几句形同嚼蜡了无意趣的什么“山石土田,日月水火”,说的难听点,整部书就好像是由计算机随即生成的一样,我很担忧,天真聪明的孩子每天正襟危坐在教室里,背诵这些文字垃圾,到底会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从“五四”废除古文提倡白话,到近几十年由“借鉴”到“拿来”西方所谓的“先进思想”,我们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的阵地已经被蚕食的体无完肤了。
可是我们的教育界,还是一个劲地在向国际接轨,不断地培养着土不土、洋不洋香蕉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时代的悲哀。
难道仅仅是近代一百多年的丧权辱国的历史和经济发展的暂时落后,就让我们彻底失去了几千年来由灿烂文化产生并积淀出来的民族自信力了么?世界上很多的国家,都在投入很大的力量研究中国的文化,可我们却本末倒置、舍近求远,如果有一天,我们连自己的文化都丢掉了,只能远渡重洋到地球那边去“留学”补课,那么我们的民族还有何颜面自屹于天地之间?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的国度,可是现在我们的很多孩子连简单的几句记叙文都写不好,甚至打个请假条都要父母代笔。
因为机械化的教学方法和粗制滥造的教课书已经严重桎梏了他们的思想,尤其是最为宝贵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的初衷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一代新人,可是目前单以德育来看,其结果恐怕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也不算是太过分吧?也许,我说的是偏激了点,可是在我接触的很多中小学生中,几乎没有几个说话不把国骂挂在嘴边的,甚至升级到张口闭口生殖器的也大有人在,这在我们小的时候是不敢想象的。
就是现在听见、看见都会脸上发烧,可惜,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这实在是让人痛心。
社会风气败坏、人格道德堕落的直接原因就是传统文化的不断被抛弃。
为此,一些有识之士早已经在大声疾呼要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问题了。
尤其在中小学开展这样的教育,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初被我们批判为封建余孽的《论语》等著作,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作为经典教材摆上了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课桌上了,历史就是这样充满了嘲弄。
作为一套完整、严密的私塾教育体系,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为蒙学读物的丛书,在数千年中华文明的演进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伟大作用。
可以说我们的民族文化一直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可以妄自菲薄这些经典著作的良莠呢?仅以千字文来说,它用了1000几乎没有重复的汉字,就涵盖了天文、地理、农业、气象、矿产、特产、历史、人格修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几乎是一部幼学启蒙的小“百科全书”。
而且文字优美、讲究对仗、工于音律、便于背诵,无形中丰富了读者的美学鉴赏能力,至于其中引用的历史典故,自然常识,也足以充实我们的写作素材,可以说,如果们真的把千字文读通、读懂,那么对作文来就绝对不在话下了。
令人欣慰的是,在“中国最后一个私塾”封馆之后,据报道在上海和南昌等城市,又已经有多所以国学教育为主的讲堂建立起来了,这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幸事!所以,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提高我们自己的学识修养,我们年轻人同样要提倡“国学”,那么就让我们从读读《千字文》开始吧。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关于宇宙的形成,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近年来,在科学界一般以大爆炸理论为主,认为宇宙来源于一场150亿年前的爆炸,各种物质四散开来形成了现在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天地和星体。
其实,类似这样的说法,在中国上古时代的很多神话传说中也可以找到,比如《山海经》所记载的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说“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
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这里的盘古,我们可以把他认为是一种原始的能量,而不能简单地把他作为一个人或这神来看待。
盘古在经历“一日九变”之后,身体各个部分或上升到天空、或降落到地面,由此形成了太空和地表的各种物质。
这种观点从基本上来说,是与现代宇宙学物质无处不在,没有物质就没有宇宙空间的理论互相吻合的。
另外,《淮南子》中有:“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
“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
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
”“未有天地之时,混沌状如鸡子,溟滓始牙,蒙鸿滋萌,岁在摄提,元气肇始。
”《老子》中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等等记载,这些文字已经把宇宙的形成过程描绘的很细致、清楚了,宇宙是从无中产生的,起初像一个鸡蛋,中间有一种无始以来汇聚能量,有一天,它突然爆发了,这样就行成了阴阳、天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宇宙这个概念,是我们中国首先提出来的,所谓宇指的是空间、宙指的是时间,合在一起就是时空的概念。
(《淮南子》:“四方上下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
”这个概念在西方,是由爱因斯坦才提出来的,而我们现在在《千字文》上就看到了,也就是说在这方面我们又比西方高明了两千多年。
玄的意思是黑色,用在这里表示高空的深青色彩;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在黄河流域,土质呈微黄色,所以说是“天地玄黄”。
关于宇宙的形成,上面已经提到,按现在的说法是在150亿年前生成的,在古代,还没有现在各种先进的设备和仪器来进行科学的观测和测量,所以只能用一个形容词“洪荒”来代表那个极为遥远的年代,相当与佛教上“无始”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