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件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件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与瓦解的历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
鸦片战争
1912
19191927
五四运动
1949
新中国成立
晚清统治时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华民国时期 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时代,新中国70年的历史,概括起 来说,就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 到强起来的历史。新中国成立、改革开 放、新时代,是在中华大地耸立的三座 历史丰碑。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3)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人的民国当家家;作主)
二、 建立新中国:开国大典
阅读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人在10月1日所庆祝的革命,其意义不亚于1789年法国 大革命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在为社会发展的空前新进程而开辟道 路方面,其重要性不亚于那两场革命,其世界范围的影响也不小于那两场革 命。
人民英雄纪念碑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
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永垂不朽!
解放战争时期
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 和 垂人 不民 朽革!命中牺牲的新人民民命主英时主期雄义们革永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
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
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
朽!”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程内容: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人民英雄纪念碑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
鸦片战争
1912
19191927
五四运动
1949
新中国成立
晚清统治时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华民国时期 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时代,新中国70年的历史,概括起 来说,就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 到强起来的历史。新中国成立、改革开 放、新时代,是在中华大地耸立的三座 历史丰碑。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3)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人的民国当家家;作主)
二、 建立新中国:开国大典
阅读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人在10月1日所庆祝的革命,其意义不亚于1789年法国 大革命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在为社会发展的空前新进程而开辟道 路方面,其重要性不亚于那两场革命,其世界范围的影响也不小于那两场革 命。
人民英雄纪念碑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
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永垂不朽!
解放战争时期
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 和 垂人 不民 朽革!命中牺牲的新人民民命主英时主期雄义们革永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
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
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
朽!”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程内容: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人民英雄纪念碑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
03
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和影响
社会主义制度对世界的影响
01
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
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取解放和进步提供了重要借鉴。
02
促进国际共产主义合作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促进了各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之间的团结合作,推
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符合 中国国情,满足了人民对于公正、平等和繁荣的追求。
不断完善和发展
虽然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需在实践中 不断发展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和人民需求。
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
持续改革和创新
为了保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和 优越性,必须持续推进改革和创 新,不断优化和完善各项制度和
社会不公
传统观念的束缚,思想僵化,创新意识不强 。
思想观念束缚
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以及城乡、 地区发展不平衡。
政治体制僵化
政治体制缺乏活力,官僚主义严重,民主法 制不健全。
应对挑战和问题的策略和建议
01
02
03
04
改革经济体制
逐步放开计划经济体制,引入 市场机制,增强企业自主权和
灵活性。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空想社会主义的提出
16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者开始设想建立理 想的社会制度,强调公有制和集体劳动。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 主义,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
社会主义制度在各国的实践
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7年,苏联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精品课件
第1课 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成立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历史背景:
国民政府被推翻,人民解放 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 新中国成立的条件成熟了。
第Hale Waihona Puke 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时间: 1949年9月
(3)地点: 北平 (4)参加人员:
曾联松收到了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的一封来信: 曾联松先生:你所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业已采用,兹赠送人民政协纪念刊一册,人民 币500万元(旧币),作为酬谢你对国家的贡 献……
红色代表革命 黄色代表光明
中国共产党
全国各族人民
。
四枚小星均有一个尖,正对大星 的中心点,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
(1949~1954) (1954~1976) (1978~1983) (1983~1988)
(1988~1992) (1993~2003) (2003~2013) (2013~)
政协十二届 全国委员会主席 俞正声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
毛泽东在天安门 城楼上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 国中央人民政府 今天成立了”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意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 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 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 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 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 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政权属于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件第一章
实行统一共和国中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结合国家基本制度的确立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 创造,对于促进祖国统一和共同繁荣、维护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 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2版)
(六)人民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2版)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军队建设,主要在以下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精简整编,组建新的军种和兵种。 二是制定和颁行条令条例,使军队建设有了统一的准则。 三是在官兵中开展大规模的文化教育和技术训练工作。 四是改建和新建一批适应军队建设需要的军事院校。
(五)民族识别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2.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反映着国家整体与其构成地域的关系,在多民族存在 而且民族问题比较复杂的国家里,也反映着中央政权与各民族及民族地方的关系。
随着对民族国情逐渐深入的了解,以及在执政的局部地区建立民族自治区的成功实践,从少 数民族多但人数少的人口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文化 传统、各民族共同反抗压迫的历史以及规避国家分裂的风险考虑,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诞生 前夕正式确定,以统一共和国中的民族区域自治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并通过《共同纲领》将这一设想固定下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2版)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2.中《国 中人 国民 人政 民治政协治商协会商议会的议筹共备同与纲召领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2版)
通过新政治协商会议制定民主联合政府的施政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在发起新政协之初即 已提出的问题。
《共同纲领》在序言之下分列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 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7章60条,规定了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一系列准则,主要内容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2版)
(六)人民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2版)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军队建设,主要在以下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精简整编,组建新的军种和兵种。 二是制定和颁行条令条例,使军队建设有了统一的准则。 三是在官兵中开展大规模的文化教育和技术训练工作。 四是改建和新建一批适应军队建设需要的军事院校。
(五)民族识别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2.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反映着国家整体与其构成地域的关系,在多民族存在 而且民族问题比较复杂的国家里,也反映着中央政权与各民族及民族地方的关系。
随着对民族国情逐渐深入的了解,以及在执政的局部地区建立民族自治区的成功实践,从少 数民族多但人数少的人口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文化 传统、各民族共同反抗压迫的历史以及规避国家分裂的风险考虑,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诞生 前夕正式确定,以统一共和国中的民族区域自治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并通过《共同纲领》将这一设想固定下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2版)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2.中《国 中人 国民 人政 民治政协治商协会商议会的议筹共备同与纲召领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2版)
通过新政治协商会议制定民主联合政府的施政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在发起新政协之初即 已提出的问题。
《共同纲领》在序言之下分列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 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7章60条,规定了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一系列准则,主要内容是: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ppt
把中国: 由农业国 工业化建设
工业国
把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从私有制
改造
公有制
第一个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计划的成就:
1956年7月, 第一汽车厂 生产的第一 批解放牌汽 车
1956 年,第一 种国产喷 气式歼击 机试制成 功。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 途
——毛泽东
万里长江第一桥 ——武汉长江大桥
1957年10月25日,武汉长江大桥 建成通车。通车典礼上,数百辆汽车 驶过公路桥面。
改造
4、(2013·云南八市)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 标志是( )
A.开国大典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二、材料解析题
1、(2013.云南昆明)“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 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 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 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 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 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摘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 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社 会。“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确立。
社会主义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
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过渡时期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 一历史阶段(1949、10
-1956年底由新民主主义向 社会主义过渡)
二、“三大改造”高速进行
我们来到了东北的象牙山村 。村里的农民 在土改中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但因为原来生 产基础差,谢广坤家有地没牛,刘能家有牛没青 壮年劳动力,长贵家有地但一件农具都没有,王 大拿家分得的地地势较高,使农田无法得到灌溉, 而且村子没有水利灌溉设施。单家独户的小生产 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更难以抵挡重 大的自然灾害,种种原因导致了这个村虽然人人 有地,但是生产效率低下。现在你们开个会,看 看如何发展你们村的农业生产。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
C 中的第三次“革命”(
)
A.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结束了中国两干多年的封建制度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D.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D 6.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新疆和平解放 C.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 D.西藏和平解放
B “中国命运自己主宰”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洗刷民族耻辱
B.中国得了民族独立,人民开始当家做主
C.中国结束了两干多年的封建帝制,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
D.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巩固提升
4.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下,胜利而圆満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达赖、班禅金印 金瓶掣签
第三篇章:西藏和平解放
1、背景:
①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②西藏宗教领袖之一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表示拥护中国
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
2、时间: 1951年
3、人物: 阿沛•阿旺晋美
1951年5月24日,毛泽 东在北京设宴款待班禅 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和 阿沛•阿旺晋美
4、过程: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
2.内容∶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 府委员会;决定首都、代国歌、国旗,设立人民英 雄纪念碑。
民
3.意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共
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和 国 成
开国大典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意义∶国际、国内
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年版,第63页、第63-64页。
‚我党所创立的军队,在今天只有采取这种形式才
能取得合法地位,被国内各党派及各国政府所承认而
保存起来,并且换得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与国家的 民主化,换得国民党军队脱离国民党所有,个人私有 与派系所有。因此,这种退让是适合全国人民利益的, 它丝毫也不改变我们军队作为人民军队的本质,相反 要更进一步改造全国军队,使之逐步民主化,最后变 成人民的军队。‛
(2)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使得争取和平 民主成为可能
‚中国在这一次有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 富强的中国的可能性,为近百年来、五四以来、有党 以来所仅有‛。‚一个强大的中国共产党,一个强大 的解放区,全国人民的援助,国际人民的援助‛, ‚这些条件,在中国是从来没有过的‛。
——《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97页、 第19页。
从表面上看来共产党人所发动的是一场强有力的运动它要在千百万中国人中培养那种他们曾经感到明显需要而基督教布道团和别的文化势力一直在努力培育却收效甚微的一些品质和能力诸如进行组织工作的能力严格然而在很大程度上有是自觉的组织纪律性把公共的事业放在个人和家庭之上大公无私地为百姓服务青年理想主义者的热忱和忠贞
产党早已确立的战略目标。抗战胜利前后的
国际国内形势对中国人民实现建立一个新民
主主义中国的战略目标是有利的。
中共七大重申联合政府的主张。‚现在我 国在全国范围内可能成立资产阶级领导的而 有无产阶级参加的政府。中国如果成立联合 政府,可能有几种形式。其中一种就是现在 的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存在相当长的时期。 对于这种形式的联合政府,我们还是要参加 进去,进去是给蒋介石‘洗脸’,而不是 ‘砍头’。走这个弯路将使我们党在各方面 更加成熟,中国人民更觉悟,然后建立新民 主主义的中国‛。——《毛泽东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我党所创立的军队,在今天只有采取这种形式才
能取得合法地位,被国内各党派及各国政府所承认而
保存起来,并且换得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与国家的 民主化,换得国民党军队脱离国民党所有,个人私有 与派系所有。因此,这种退让是适合全国人民利益的, 它丝毫也不改变我们军队作为人民军队的本质,相反 要更进一步改造全国军队,使之逐步民主化,最后变 成人民的军队。‛
(2)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使得争取和平 民主成为可能
‚中国在这一次有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 富强的中国的可能性,为近百年来、五四以来、有党 以来所仅有‛。‚一个强大的中国共产党,一个强大 的解放区,全国人民的援助,国际人民的援助‛, ‚这些条件,在中国是从来没有过的‛。
——《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97页、 第19页。
从表面上看来共产党人所发动的是一场强有力的运动它要在千百万中国人中培养那种他们曾经感到明显需要而基督教布道团和别的文化势力一直在努力培育却收效甚微的一些品质和能力诸如进行组织工作的能力严格然而在很大程度上有是自觉的组织纪律性把公共的事业放在个人和家庭之上大公无私地为百姓服务青年理想主义者的热忱和忠贞
产党早已确立的战略目标。抗战胜利前后的
国际国内形势对中国人民实现建立一个新民
主主义中国的战略目标是有利的。
中共七大重申联合政府的主张。‚现在我 国在全国范围内可能成立资产阶级领导的而 有无产阶级参加的政府。中国如果成立联合 政府,可能有几种形式。其中一种就是现在 的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存在相当长的时期。 对于这种形式的联合政府,我们还是要参加 进去,进去是给蒋介石‘洗脸’,而不是 ‘砍头’。走这个弯路将使我们党在各方面 更加成熟,中国人民更觉悟,然后建立新民 主主义的中国‛。——《毛泽东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件
成立新中国——开国大典
1.时间、地点:2.庄严宣告:3.庆典流程:
成立新中国——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毛泽东宣告
升五星红旗
奏《义勇军进行曲》
鸣礼炮
油画《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10.1
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
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为建立新中国做准备)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海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
1949年9月 北平
4.内 容:
(1)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A
C
再见
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解放西藏呢?
1背景
西藏宗教领袖之一确吉坚赞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
新中国成立时,人民解放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到1950年夏,基本上消灭了中国大陆上的国民党残余军队。
阅兵式
1.每周一同学们都会齐聚学校操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奏唱国歌仪式。国歌是指( )A.《黄河大合唱》 B.《我的祖国》C.《义勇军进行曲》 D.《英雄赞歌》2.《走进新时代》这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五四运动 B.中共成立C.开国大典 D.改革开放
1.时间、地点:2.庄严宣告:3.庆典流程:
成立新中国——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毛泽东宣告
升五星红旗
奏《义勇军进行曲》
鸣礼炮
油画《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10.1
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
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为建立新中国做准备)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海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
1949年9月 北平
4.内 容:
(1)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A
C
再见
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解放西藏呢?
1背景
西藏宗教领袖之一确吉坚赞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
新中国成立时,人民解放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到1950年夏,基本上消灭了中国大陆上的国民党残余军队。
阅兵式
1.每周一同学们都会齐聚学校操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奏唱国歌仪式。国歌是指( )A.《黄河大合唱》 B.《我的祖国》C.《义勇军进行曲》 D.《英雄赞歌》2.《走进新时代》这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五四运动 B.中共成立C.开国大典 D.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PPT课件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重工业 ;有步骤地促进 农业 、 手工业 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 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改造; 保证国民经济中 社会主义 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成就
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的基本含义:
把中国:
由农业国
工业化建设
工业国
把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 从私有制 公有制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
类型的宪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过程?
①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同印度代表的谈判 中,首次提出。②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 印度和缅甸时共同发表。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什么影响?
1956年底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
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 我国基本建立起
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步阶段。这是2ຫໍສະໝຸດ 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小结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建立的?
政治:通过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剥削阶 级消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法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经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公有 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 我国基本建立 起来。
第四课
1953年 过渡时期总路 线(一化三改)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社会主义工业化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 — 1957
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 1、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化三改) 社会主义工业化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历史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二、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政治: 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
召开;开展整风运动;开展反右派斗争和反右 派斗争扩大化;开展反右倾斗争;七千人大会;
经济: 八大二次会议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经济 困难时期;“八字方针的提出”;1962年国民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十年建设成就;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规 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总结了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③体现了人民民 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④规定了人民的权 利和义务 (B)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关于1956年中国社会的变化,表述不正 确的是 ( D)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中国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复 习 课
阶段特征:
一、过渡时期 (1949-1956年) 二、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56-1966年) 三、文革时期 (1966-1976年) 四、徘徊时期 (1976-1978年) 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1978年至今)
具体分析各阶段特征:
一、过渡时期:
政治: 新政权的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
C、改革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文革”结束后中国出现了“徘徊” 时期,这里的“徘徊”主要指 A ( ) A、结束了“文革”,但指导思想没有改 变B、打倒了“四人帮”,但邓小平没有 重新复出
C、纠正了“左”倾错误,但工作重心没 有转移 D、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但坚持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是( B)
A、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转移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0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 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49—19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 的新社会 II.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军事:歼灭国民党主力,解放中国大部分地区 政治:建立人民政府、巩固工农联盟、壮大统一战线 经济:土地革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国际:民族解放运动和人民民主国家涌现、苏联支持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与《共同纲领》 的制定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 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四项决议案:国都,纪年,国歌,国旗
新中国的人民大宪章——《共同纲领》 共7章60条
1956年底,“一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大多提前完成。 到1957年底,计划的多项指标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 全国物价基本稳定,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 学、文化、卫生事业都有较大的发展
为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原则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彻底摆脱了小块土地私有制的束缚,走上了合 作经济的发展道路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是成功的,但改造也使一些传 统手工业和手工业产品日渐萎缩
五、进行民主改革,清除旧社会遗毒 各国营厂矿废除封建把头制等旧制度 改革封建婚姻制度 扫清旧社会痼疾 对旧有社会组织也进行了集中改造
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武装干涉 金日成首相于致函请求中国出兵支援 10月18日晚,毛泽东下达赴朝作战的正式命令
志 愿 军共毙伤俘敌71万余人,自身作战减员36.6万 余人,中国开支战费62.5亿元人民币,消耗作战物 资560余万吨
1949—19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 的新社会 II.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军事:歼灭国民党主力,解放中国大部分地区 政治:建立人民政府、巩固工农联盟、壮大统一战线 经济:土地革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国际:民族解放运动和人民民主国家涌现、苏联支持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与《共同纲领》 的制定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 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四项决议案:国都,纪年,国歌,国旗
新中国的人民大宪章——《共同纲领》 共7章60条
1956年底,“一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大多提前完成。 到1957年底,计划的多项指标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 全国物价基本稳定,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 学、文化、卫生事业都有较大的发展
为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原则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彻底摆脱了小块土地私有制的束缚,走上了合 作经济的发展道路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是成功的,但改造也使一些传 统手工业和手工业产品日渐萎缩
五、进行民主改革,清除旧社会遗毒 各国营厂矿废除封建把头制等旧制度 改革封建婚姻制度 扫清旧社会痼疾 对旧有社会组织也进行了集中改造
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武装干涉 金日成首相于致函请求中国出兵支援 10月18日晚,毛泽东下达赴朝作战的正式命令
志 愿 军共毙伤俘敌71万余人,自身作战减员36.6万 余人,中国开支战费62.5亿元人民币,消耗作战物 资560余万吨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课件(共28张PPT)
(三)、我国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 国
1、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绩、 1)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
民经济体系
2)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 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3)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 快发展,
4)教育医疗事业得到了长足进步 5)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 6)科技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 2、影响: 中国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1、原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 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 答案可以遵循,
2,中国共产党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 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 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
我国一五计划
时间:1953年到1957年 特点:1.集中力量优先 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 重工业。2.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统筹兼 顾。3.在投资结构的安排方面,在优先发展重工业 的同时,兼顾其他。4.在发展速度上主要考虑原有 企业增产能力与农业发展水平,留有一定余地。5. 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成就: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 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计划所 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 加上当时苏联等国家的大力援助,到1957年底胜利 完成,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定。
4、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 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 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 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 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 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 大的社会变革。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共26张PPT)
【一个肯定】
虽然经历严重曲折,但党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 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 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 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 备和物质基础。
课堂小结:
中社 国会 的主 确义 立制
度 在
社会主义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 建设时期
1.总路线和总任务
2.历史必然性
3.改造完成及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的重大意义 1.新的课题 2.宏观指导 3.方向引领(八大) 4.主要成就 5.正确评价
中只 国有 和社 发会 展主 中义 国才
能 救
“开国大典的 时候飞机不够, 您说飞两遍, 现在再也不需 要飞两遍了, 要多少有多 少。”
忆周恩来总理
所以,我们才有幸看到,这盛世,如您所愿
插入视频3
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如意何义评:价(过社渡会时主期义制(过度渡确时立期的党意发义挥)的作用P)2?6下-1+P27上专家点评
①①在1过95渡6年时社期会总主路义改线造的取指得引了下决,定性中胜国利共,产标党志在着我一国个实经现济了文从化新民落主后主的义东到方社大会 主国②义,极的创大转造激变性发,人地进民入开群了辟众社了建会一设主条积义适极社性会合。。中社国会特生点产的力迅社速会发主展义,改社造会秩道序路更加稳定,人民 民②主顺专利政实更现加了巩固生,产为资全料面私建有设社制会的主社义会奠主定义了坚改实造基础。 ③③在找中到国了建一条立适起合社中会国主特义点制的社度会,主完义成改了造中道路华,民顺族利有实史现以了对来生最产深资刻料最私伟有制大的的
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 社会生产力 ,尽快把我 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 先进的工业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件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三、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1950年1月周恩来率团
到达莫斯科 2月14日,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表明中苏两国团结和反对侵略的共同立场,是新中 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果,对维护东亚地区和世界的 和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出席日内瓦会议,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努力斡旋,日内瓦会议决定外国军队从越南、 柬埔寨、老挝三国撤军,确认三国的主权、独立、统 一和领土完整 结束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战争 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五、进行民主改革,清除旧社会遗毒 各国营厂矿废除封建把头制等旧制度 改革封建婚姻制度 扫清旧社会痼疾 对旧有社会组织也进行了集中改造
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武装干涉 金日成首相于致函请求中国出兵支援 10月18日晚,毛泽东下达赴朝作战的正式命令
志 愿 军共毙伤俘敌71万余人,自身作战减员36.6万 余人,中国开支战费62.5亿元人民币,消耗作战物 资560余万吨
人民服务
第七节 新中国外交基础的奠定
一、确立新中国的外交方针 两极格局形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对 抗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二、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新中国成立后,首先收回海关管理权、驻军权和内 河航行权 清查外国在中国设立的宣传、教育机关及其活动 新中国收回帝国主义从旧中国攫取的军事、政治、 经济、教育、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特权,巩固了独立 地位,维护了主权完整
新中国成立后,新闻、广播、出版事业也得到快速发展 1949年8月,中共中央将 《人民日报》正式改版
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在全国公开发行
四、新社会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
八年级下历史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开国大典
1.时间: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2.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3.主要内容: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举行盛大的阅兵式。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以五四运动为起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1840—1949)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性质?与之前中国其他政府相比,它有哪些进步性?
D
一
单
元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刚结束,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回过头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想一想:“考试”是指什么?“考试”成绩如何呢?
新课导入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时间:1949年9月2.地点:北平3.代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海外华侨以及特邀等662人。4.内容:①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③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④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⑤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⑥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5.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4年将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载入宪法的序言
二、“一五”计划的实施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1955年7月颁布实施“一五”计划
指导方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 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 重稳步增长,同时正确地发挥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作用;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 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1954年6月,周恩来同印度和缅甸两国总理分别发 表了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 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石,逐 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
五、倡导“求同存异”原则,推动万隆会议取得成功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亚非国家第一次召开的没 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会议公报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提出了促进世 界和平合作的十项原则
朝鲜战争是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的一次严重Leabharlann 抗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一、稳定物价与统一财经工作 发行公债、整顿税收、紧缩通货、成立统一的内外 贸易专业公司等,以加强国营经济力量。 《关于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 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统一全国贸易和物资调度;统 一全国现金管理
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全面恢复 和发展国民经济 毛泽东称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1956年底,“一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大多提前完成。 到1957年底,计划的多项指标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 全国物价基本稳定,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 学、文化、卫生事业都有较大的发展
为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原则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彻底摆脱了小块土地私有制的束缚,走上了合 作经济的发展道路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是成功的,但改造也使一些传 统手工业和手工业产品日渐萎缩
此后,中国科学院迅速发展,同时在各地建立分院, 拥有120多个研究所
全国卫生会议,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建立各种专业防疫机构和防疫队伍 强调节制生育的重要性 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确定为发 展新中国文艺的基本方针 建立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分别建立美术、舞蹈、曲艺、文学、音乐、戏剧、 电影等专业文艺工作者协会
二、新中国初期经济工作的部署与策略方针的制定 中心任务: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恢复 国民经济,强调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三个基本条件:土地改革完成;工商业合理调整; 经费大量节减 “我们不要四面出击”
三、合理调整工商业 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 公私关系,国营经济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整 个调整工作的重点 劳资关系,是指调整私营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 产销关系,主要是帮助私营工业根据市场的需要 进行生产,克服生产的盲目性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 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49—1956
历史性转变
I.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 的新社会 II.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军事:歼灭国民党主力,解放中国大部分地区 政治:建立人民政府、巩固工农联盟、壮大统一战线 经济:土地革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国际:民族解放运动和人民民主国家涌现、苏联支持
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即官僚资产阶级(没收 官僚资本)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逐步地 变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为社会主义经济
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个阶段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途径实现 1953年底以前,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1954年到1955年夏,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1955年秋到1956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标志着中国已经基本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资 产阶级,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团结、教育、改造方针;“包下来”政策 组织学习革命理论;组织参加实际斗争
在此期间,也发生过不适当地批判某些学术观点, 混淆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限,把学术文化问题 当做政治斗争使之尖锐化的错误
三、科技、卫生、文艺和其他社会事业建设
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1950年8月,中华全 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 及协会成立
第二节 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和新生 人民政权的巩固
一、中国大陆的统一与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
“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 解放的国土”
新疆 海南 香港 澳门 西藏
5个大行政区、29个省、1个自治区、8个省级行署、 13个直辖市人民政府、140个市人民政府及2283个县 (旗)人民政府
二、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 《企业中公股公产清理办法》 《关于没收战犯、汉奸、官僚资本家及反革命分
四、“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 反对贪污 反对浪费 反对官僚主义
反对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 窃国家经济情报(通称“五毒”)的“五反”运动
五、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农业方面,采取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措施,充分调动 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在工业方面,重点恢复和发展矿山、钢铁、动力、 机械制造和化学工业,同时恢复和发展纺织工业和 其他轻工业 在交通运输方面,投资17.7亿元,占全国基本建设 投资总额的22.6%
五、进行民主改革,清除旧社会遗毒 各国营厂矿废除封建把头制等旧制度 改革封建婚姻制度 扫清旧社会痼疾 对旧有社会组织也进行了集中改造
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武装干涉 金日成首相于致函请求中国出兵支援 10月18日晚,毛泽东下达赴朝作战的正式命令
志 愿 军共毙伤俘敌71万余人,自身作战减员36.6万 余人,中国开支战费62.5亿元人民币,消耗作战物 资560余万吨
子财产的指示》 国营经济建立,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
三、清除匪患与镇压反革命运动 歼灭土匪特务武装和争取匪特投降自新260余万人 破获特务案件600余起,查清了很多反革命分子的政 治历史问题
四、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1950年6月30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铲除了中国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 道路
“序言”和“总纲” “政权机关” “军事制度” “经济政策” “文化教育政策” “民族政策” “外交政策”
三、开国大典的举行与中央人民政府机构的组建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 在天安门广场举行30万 军民参加的开国大典
组建中央人民政府机构
四、开辟中华民族历史新纪元 第一,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 第二,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第三,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 历史
一、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正式实行 1953年《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制定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 1954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第二,规定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 第三,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规定了国家机构的设置
新中国成立后,新闻、广播、出版事业也得到快速发展 1949年8月,中共中央将 《人民日报》正式改版
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在全国公开发行
四、新社会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
财物” 平等友爱、清正廉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高度责任感和积极性 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干部公正廉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
五、国防现代化和军队正规化建设
第一,建立国防体制 第二,精简整编军队,组建新的军兵种,制定条令条例 第三,加强军队文化教育和技术训练,创办军队院校 第四,实行军官薪金制、军衔制和义务兵役制 第五,加强政治工作和群众性练兵,实行民兵工作与预备役 工作合二为一 第六,加强国防物质技术基础建设 第七,确立军队建设的总任务和保卫国家的战略方针
《宪法》规定,各级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除了行使一般地方国 家机关的职权外,还享有各项自治权利
1949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 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1965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 宁主义的民族理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一个新的伟 大创造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与《共同纲领》 的制定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 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四项决议案:国都,纪年,国歌,国旗
新中国的人民大宪章——《共同纲领》 共7章60条
第六节 文教卫生科技等事业的建设和进步
一、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 第一,开展群众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教育运动 第二,开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第三,有计划地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二、新型文化教育制度的建设和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第一,接管整顿各级各类学校 第二,贯彻教育为工农服务,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教育 方针 第三,收回帝国主义手中的文化教育权 第四,改革旧有课程和学制 第五,调整高等院校院系 六是大规模开展扫除文盲工作
三、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1950年1月周恩来率团
到达莫斯科 2月14日,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表明中苏两国团结和反对侵略的共同立场,是新中 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果,对维护东亚地区和世界的 和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一五”计划的实施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1955年7月颁布实施“一五”计划
指导方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 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 重稳步增长,同时正确地发挥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作用;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 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1954年6月,周恩来同印度和缅甸两国总理分别发 表了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 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石,逐 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
五、倡导“求同存异”原则,推动万隆会议取得成功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亚非国家第一次召开的没 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会议公报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提出了促进世 界和平合作的十项原则
朝鲜战争是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的一次严重Leabharlann 抗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一、稳定物价与统一财经工作 发行公债、整顿税收、紧缩通货、成立统一的内外 贸易专业公司等,以加强国营经济力量。 《关于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 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统一全国贸易和物资调度;统 一全国现金管理
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全面恢复 和发展国民经济 毛泽东称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1956年底,“一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大多提前完成。 到1957年底,计划的多项指标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 全国物价基本稳定,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 学、文化、卫生事业都有较大的发展
为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原则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彻底摆脱了小块土地私有制的束缚,走上了合 作经济的发展道路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是成功的,但改造也使一些传 统手工业和手工业产品日渐萎缩
此后,中国科学院迅速发展,同时在各地建立分院, 拥有120多个研究所
全国卫生会议,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建立各种专业防疫机构和防疫队伍 强调节制生育的重要性 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确定为发 展新中国文艺的基本方针 建立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分别建立美术、舞蹈、曲艺、文学、音乐、戏剧、 电影等专业文艺工作者协会
二、新中国初期经济工作的部署与策略方针的制定 中心任务: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恢复 国民经济,强调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三个基本条件:土地改革完成;工商业合理调整; 经费大量节减 “我们不要四面出击”
三、合理调整工商业 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 公私关系,国营经济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整 个调整工作的重点 劳资关系,是指调整私营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 产销关系,主要是帮助私营工业根据市场的需要 进行生产,克服生产的盲目性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 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49—1956
历史性转变
I.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 的新社会 II.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军事:歼灭国民党主力,解放中国大部分地区 政治:建立人民政府、巩固工农联盟、壮大统一战线 经济:土地革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国际:民族解放运动和人民民主国家涌现、苏联支持
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即官僚资产阶级(没收 官僚资本)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逐步地 变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为社会主义经济
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个阶段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途径实现 1953年底以前,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1954年到1955年夏,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1955年秋到1956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标志着中国已经基本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资 产阶级,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团结、教育、改造方针;“包下来”政策 组织学习革命理论;组织参加实际斗争
在此期间,也发生过不适当地批判某些学术观点, 混淆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限,把学术文化问题 当做政治斗争使之尖锐化的错误
三、科技、卫生、文艺和其他社会事业建设
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1950年8月,中华全 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 及协会成立
第二节 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和新生 人民政权的巩固
一、中国大陆的统一与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
“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 解放的国土”
新疆 海南 香港 澳门 西藏
5个大行政区、29个省、1个自治区、8个省级行署、 13个直辖市人民政府、140个市人民政府及2283个县 (旗)人民政府
二、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 《企业中公股公产清理办法》 《关于没收战犯、汉奸、官僚资本家及反革命分
四、“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 反对贪污 反对浪费 反对官僚主义
反对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 窃国家经济情报(通称“五毒”)的“五反”运动
五、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农业方面,采取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措施,充分调动 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在工业方面,重点恢复和发展矿山、钢铁、动力、 机械制造和化学工业,同时恢复和发展纺织工业和 其他轻工业 在交通运输方面,投资17.7亿元,占全国基本建设 投资总额的22.6%
五、进行民主改革,清除旧社会遗毒 各国营厂矿废除封建把头制等旧制度 改革封建婚姻制度 扫清旧社会痼疾 对旧有社会组织也进行了集中改造
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武装干涉 金日成首相于致函请求中国出兵支援 10月18日晚,毛泽东下达赴朝作战的正式命令
志 愿 军共毙伤俘敌71万余人,自身作战减员36.6万 余人,中国开支战费62.5亿元人民币,消耗作战物 资560余万吨
子财产的指示》 国营经济建立,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
三、清除匪患与镇压反革命运动 歼灭土匪特务武装和争取匪特投降自新260余万人 破获特务案件600余起,查清了很多反革命分子的政 治历史问题
四、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1950年6月30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铲除了中国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 道路
“序言”和“总纲” “政权机关” “军事制度” “经济政策” “文化教育政策” “民族政策” “外交政策”
三、开国大典的举行与中央人民政府机构的组建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 在天安门广场举行30万 军民参加的开国大典
组建中央人民政府机构
四、开辟中华民族历史新纪元 第一,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 第二,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第三,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 历史
一、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正式实行 1953年《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制定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 1954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第二,规定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 第三,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规定了国家机构的设置
新中国成立后,新闻、广播、出版事业也得到快速发展 1949年8月,中共中央将 《人民日报》正式改版
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在全国公开发行
四、新社会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
财物” 平等友爱、清正廉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高度责任感和积极性 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干部公正廉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
五、国防现代化和军队正规化建设
第一,建立国防体制 第二,精简整编军队,组建新的军兵种,制定条令条例 第三,加强军队文化教育和技术训练,创办军队院校 第四,实行军官薪金制、军衔制和义务兵役制 第五,加强政治工作和群众性练兵,实行民兵工作与预备役 工作合二为一 第六,加强国防物质技术基础建设 第七,确立军队建设的总任务和保卫国家的战略方针
《宪法》规定,各级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除了行使一般地方国 家机关的职权外,还享有各项自治权利
1949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 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1965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 宁主义的民族理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一个新的伟 大创造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与《共同纲领》 的制定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 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四项决议案:国都,纪年,国歌,国旗
新中国的人民大宪章——《共同纲领》 共7章60条
第六节 文教卫生科技等事业的建设和进步
一、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 第一,开展群众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教育运动 第二,开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第三,有计划地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二、新型文化教育制度的建设和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第一,接管整顿各级各类学校 第二,贯彻教育为工农服务,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教育 方针 第三,收回帝国主义手中的文化教育权 第四,改革旧有课程和学制 第五,调整高等院校院系 六是大规模开展扫除文盲工作
三、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1950年1月周恩来率团
到达莫斯科 2月14日,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表明中苏两国团结和反对侵略的共同立场,是新中 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果,对维护东亚地区和世界的 和平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