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拉丁美洲复习知识清单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拉丁美洲

南美热带雨 林气候最为 典型的原因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1.赤道低气压控制; 2.东北信风、东南信风从大西洋吹向陆地,带来 丰富水汽 3.南、北、西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利于暖 湿气候的深入,带来丰富的降水 4.东部沿海有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作用
地形对气候影响显著
• ①安第斯山区随海拔高度 的变化,气温、降水变化 明显,气候呈明显的垂直 变化,属于高山气候。
品的种类
产铜、石油
香蕉、蔗糖、硝石等 活牲畜、金刚石等
现代工业的发展 正在发展,一些国家已 正在努力发展 较发达
三、气候:湿热
1、气候暖热潮 湿; 2、以热带气候 类型为主,温带 面积较小,缺少 寒带 3、世界上最湿 润的大洲
读图查阅:拉丁美洲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分布面积最 广的是哪种气候,及其成因?
1、热带雨林气候 亚马孙平原,南北纬10°附 近 2、热带草原气候: 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 亚那高原 3、热带沙漠气候:
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 以北到赤道附近(副热带 高气压带和秘鲁寒流影 响),主要位于智利和秘 鲁境内
读图查阅:拉丁美洲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分布面积最 广的是哪种气候,及其成因?
4、亚热带湿润气候: 东南沿海20ºS-40ºS
(巴西和阿根廷) 5、地中海气候:
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 -40ºS,狭长,智利 6、温带海洋气候:
⑴经济特征: ②种植业为主,经济作物占绝对优势
③工业以采矿业为主
巴西咖啡、香蕉、甘蔗、剑麻、柑橘
⑵农业:
①热带经济作物:西印度群岛 甘蔗 中美洲 香蕉、咖啡
②粮食作物:多以玉米为主(阿、巴、墨),阿根廷小麦
出口较多。许多国家粮食还不能自给
①采矿业:智利的铜和硝石,委内瑞拉的石油
高二地理知识点拉丁美洲

高二地理知识点拉丁美洲拉丁美洲是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总称。
它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人口第四多的大洲。
拉丁美洲地区的地理情况非常复杂,既有高山峻岭,也有广袤的平原;既有热带雨林,也有亚热带草原。
本文将介绍拉丁美洲的主要地理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拉丁美洲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南临南极洲,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它东西最长约1.5万公里,南北最宽约1.2万公里。
拉丁美洲横跨赤道,因此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从寒带到热带均有涵盖。
二、主要地形1. 高山与山脉:安地斯山脉是拉丁美洲最重要的山脉,它横贯南美大陆的西部,长度约8,500公里。
安地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之一,包含许多高峰和火山。
除此之外,墨西哥的西班牙语命名为“山脉之母”的西班牙山脉也是拉丁美洲重要的山脉之一。
2. 平原与盆地:亚马逊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盆地,位于巴西北部和秘鲁东部。
这个盆地面积约为7,000万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南美大草原也是拉丁美洲的重要平原,以阿根廷的帕米希亚草原和乌拉圭的拉普拉塔河平原最为著名。
3. 河流和湖泊:亚马逊河是拉丁美洲最长的河流,它全长约6,400公里,流经巴西、秘鲁、哥伦比亚等国。
尼加拉瓜湖是拉丁美洲最大的湖泊,位于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的边界上。
三、气候类型1. 热带雨林气候:拉丁美洲有大片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亚马逊盆地、巴西和哥伦比亚等地。
这些地区气候湿热,年降水量丰富。
2. 亚热带草原气候:阿根廷的帕米希亚草原和乌拉圭的拉普拉塔河平原属于亚热带草原气候,夏季温暖潮湿,冬季凉爽干燥。
3. 高山气候:安地斯山脉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高山气候,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逐渐下降,气候变得寒冷。
四、人口和城市拉丁美洲是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人口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
墨西哥城、圣保罗、布宜诺斯艾利斯等都市是拉丁美洲的重要经济和文化中心。
五、资源丰富拉丁美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金、铜等。
【高考复习】高考地理暑假复习知识点:拉丁美洲自然资源

【高考复习】高考地理暑假复习知识点:拉丁美洲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丰富
拉丁美洲资源丰富,特别是矿产、森林、草原、水电资源和海洋水产品。
(1)石油: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地区。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
(2)金属矿物:主要分布在高原和山区。
例如,墨西哥的银、巴西的铁、智利和秘鲁的铜储量和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
(3)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的河流上。
巴西和巴拉圭交界处有世界着名的伊泰普水电站。
(4)海洋资源:由于上涌补偿流的影响,秘鲁附近海域富含鱼饵。
它是世界上重要的渔场之一。
(5)生物资源:拉丁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红木、乌木是珍贵的木材。
特有的动物有树懒、大食蚁兽、巨嘴鸟、卷尾猴、蜂鸟等。
纺锤树:它是南美洲热带草原上的代表性树种。
它的树干很像一根纺锤,最大直径可达几米。
它能储存雨季吸收的大量水。
以满足旱季的需要。
波巴布树:是非洲热带草原上的代表树种,是典型的长寿树木。
树高约25米,树干直径可达10米,树冠直径有100多米。
波巴布树的体内积存着大量水分,能适应炎热的干季。
果实为长椭圆形,汁多味美,猿猴喜食,所以又称“猴面包树”。
树皮可以用来制绳和造纸。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知识总结

世界区域地理——拉丁美洲2课时主备人:审稿人:时间:本讲教育信息一.重点难点:1、拉丁美洲的组成和位置2、西高东低,交错分布的多种地形3、湿热的气候特点难点4、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二、知识结构:二.内容讲解:一南美洲1.自然特征:1熟悉地名:加勒比海、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火地岛①位置:约30°N——53°S;40°W——110°W②范围:墨西哥以南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美洲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33个;2地形:呈“K”字①北部:墨西哥高原②西部: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山间有盆地、高原,多火山、地震;③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巴西高原世界最大——铁矿、拉普拉塔平原潘帕斯草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巴西高原与拉普拉塔平原交界处,多急流瀑布,如着名的伊瓜苏瀑布;巴西和巴拉圭在伊瓜苏瀑布以北合作建造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3气候:①特征:湿热为主;热带雨林世界最大,热带草原广大,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较狭窄;地形影响大:热带平原地区湿热高原地区温和高山地区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安第斯山南段西侧迎风坡多雨,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②类型:东部——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巴西高原东南部、潘帕斯草原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西部——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高山气候5河流:亚马孙河世界河流之王、巴拉那河、马拉开波湖石油产区、巴拿马运河①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航运价值:一是重要的国际航运水道81.3米,可通航5万——10万吨级轮船,通航后,使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5000~10000多千米,具有便捷、省时、安全、经济的效益;二是美国对内、对外贸易的重要航道,依赖性最大;三是它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的价值,巴拿马运河习惯又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②亚马孙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洪水季节,有“河海”之称;流域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占世界森林总储量的30%以上,植物种类和鸟类各占世界一半,目前正受到人类的严重破坏;6自然资源①矿产石油: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近海地区银:墨西哥铁:巴西智利、秘鲁:铜②水力资源:巴西高原的河流巴西和巴拉圭合建了世界最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③渔场:秘鲁渔场④森林: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红木、乌木⑤草场:阿根廷的草原牛肉出口量世界第一——潘帕斯草原⑥生物:独特的哺乳动物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鸟类中的巨嘴鸟2.人口和经济:1人种:混血种人占多数;原有居民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语言:大多数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2人口①分布稀少区: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区稠密区: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经济发达,气候条件好热带国家: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比较温和的高原地区,例: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位于墨西哥高原上,2200米②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城市人口增长快;③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人口多在1000万以上;墨西哥城人口达1640万;3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现代工业不发达,许多国家靠出产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为本国经济支柱①工业:墨西哥、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巴西的钢铁、汽车、飞机制造工业;阿根廷的肉类加工和机械制造工业;②矿产:智利的铜和硝石,委内瑞拉的石油;③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可可、金鸡纳霜的原产地,咖啡、甘蔗、香蕉产量占世界一半;巴西的咖啡、古巴的蔗糖和中美国家的香蕉;④粮食作物:玉米为主;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玉米产量居世界前列;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3.巴西1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5°N—35°S;35°W—75°W②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③面积:85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5大国;世界上占有热带最大的国家;拉美、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2亚马孙平原1/3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2/3——热带草原气候3亚马孙河:横贯巴西北部,河网稠密,水量大;4热带雨林的危机:热带雨林60%在巴西境内,占世界森林储量30%以上,现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砍伐严重;危害——动植物资源,全球气候;5人口1.4亿,居世界第5位;90%分布在东部沿海,东南部人口稠密;白种人占一半稍多,通用葡萄牙语,信仰天主教;6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①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工农业发展迅速;是拉丁美洲、世界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很有成绩的国家;②农业:咖啡、甘蔗、香蕉、柑橘、剑麻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蔗糖、大豆、橘汁大量出口,咖啡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香蕉和蔗糖、剑麻、产量居首位;巴西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主要是热带经济作物出口国;但粮食尚不能完全自给,小麦进口;③矿产:巴西高原铁、锰矿储量大,质地优良;④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⑤能源:缺少煤、石油,水能丰富,90%电力来自水电;巴西高原水量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巴西西南边境和巴拉圭建成了目前世界最大的伊泰普电站;7城市:首都巴西利亚是新建城市热带,建在巴西高原中部1000米,气候四季如春,最大城市和工业中心圣保罗,最大港口里约热内卢;三.重点、难点:安第斯山脉对南美洲气候的影响1使来自太平洋的水汽难以影响东部;如南段西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山脉东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破坏了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2山脉西侧气候类型呈狭长的带状分布,且南北更替;规律类似于北美大陆西岸典型例题例:读图,回答问题:1A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是;2B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包括按自上而下顺序、和;3AB都是狭长型的临海国家,导致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4当P1地盛行西南风时,P2地的气候特点是,流经P2地的主要洋流是;答案:1热带季风气候2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3国土所处纬度与南北跨度、地处大陆东岸或西岸、洋流的影响等4温凉湿润秘鲁寒流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拉丁美洲是指A.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B.美国以南的美洲C.墨西哥以南的美洲D.加拿大以南的美洲2.拉丁美洲的气候特征是A.温和湿润为主B.暖湿为主C.炎热干燥为主D.高温少雨为主3.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A.巴西B.智利C.阿根廷D.墨西哥4.巴西的人口密集区是A.北部热带雨林区B.亚马孙河沿岸地区C.东南部沿海地区D.东北部沿海地区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B3.A4.C。
区域地理复习——拉丁美洲

区域地理复习——拉丁美洲1、经纬度范围:30ºN-55ºS,40ºW-110ºW(南美洲40ºW-80ºW)2、海陆位置:美洲中部和南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接加勒比海,墨西哥湾3、包括的范围:北部: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部;南部:南美洲重要的地形:墨西哥高原、巴拿马运河、西印度群岛、圭亚那高原、奥利诺克平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科迪勒拉山系-安第斯山脉、火地岛、、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附:巴拿马运河:在墨西哥与南美大陆间有狭长的中美地峡,连接了北美和南美大陆,有“美洲大陆桥梁”之称。
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最窄处,仅宽70千米,运河全长81.3千米,可通航5—10万吨级轮船。
巴拿马运河缩短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如纽约到旧金山之间的航程可缩短14500多千米。
4、地形特征:地势西高东低,高原平原相间分布;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脉;南美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5、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需记忆):a:位于赤道两侧,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
b:附近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均从大西洋上吹来,带来了丰富的水汽。
c: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北、西、南三面地势高),有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
d:湿润空气向西流动中遇到安第斯山脉的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e:东部沿岸有巴西暖流流经,有增温加湿作用。
(2)热带草原气候:以热带草原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延伸至南回归线以北。
(3)热带沙漠分布大陆西岸南纬10-20度,秘鲁主要受该气候影响(4)南纬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影响智利(5)南纬40以南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气候(6)安第斯山脉为高山气候(7)山脉东侧南回归线以南狭长地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8)南回归线以南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6、主要河流:亚马孙河、巴拉那河(1)亚马孙河(源于安第斯山,经赤道附近地区注入大西洋):水文特征:水量终年充沛,无明显的汛期,为世界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北美拉丁美洲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北美拉丁美洲
1、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拉丁美洲位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北靠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与加勒比海毗邻,西部濒临太平洋,南部毗邻南美洲。
2、拉丁美洲的地形特点:拉丁美洲的地形主要以丘陵和山脉为主,其中最高的是哥伦比亚的哥伦比亚山,海拔6,800米,最低的是南美洲的马拉尼昂湾,海拔0米。
3、拉丁美洲的气候特点: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气候属热带雨林气候,山地部分地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内陆部分地区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
4、拉丁美洲的土地利用:拉丁美洲的土地利用主要以农业为主,其中以稻米、玉米、小麦、甘蔗、咖啡、可可、棉花、烟草等为主,其次是畜牧业和林业。
5、拉丁美洲的人口特点:拉丁美洲的人口以拉美裔和移民为主,其中以墨西哥人口最多,其次是巴西、哥伦比亚、阿根廷、委内瑞拉等。
(完整版)4、区域地理---拉丁美洲知识总结

世界区域地理——拉丁美洲(2课时)主备人:审稿人:时间:【本讲教育信息】一. 重点难点:1、拉丁美洲的组成和位置2、西高东低,交错分布的多种地形3、湿热的气候特点(难点) 4、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二、知识结构:二. 内容讲解:(一)南美洲1. 自然特征:(1)熟悉地名:加勒比海、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火地岛①位置:约30°N——53°S;40°W——110°W②范围:墨西哥以南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美洲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33个。
(2)地形:呈“K”字①北部:墨西哥高原②西部: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山间有盆地、高原,多火山、地震。
③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巴西高原(世界最大——铁矿)、拉普拉塔平原(潘帕斯草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巴西高原与拉普拉塔平原交界处,多急流瀑布,如著名的伊瓜苏瀑布。
巴西和巴拉圭在伊瓜苏瀑布以北合作建造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
(3)气候:①特征:湿热为主。
热带雨林(世界最大),热带草原(广大),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较狭窄。
地形影响大:热带平原地区湿热高原地区温和高山地区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安第斯山南段西侧迎风坡多雨,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②类型:东部——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巴西高原东南部、潘帕斯草原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西部——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高山气候(5)河流:亚马孙河(世界河流之王)、巴拉那河、马拉开波湖(石油产区)、巴拿马运河①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
航运价值:一是重要的国际航运水道(81.3米,可通航5万——10万吨级轮船),通航后,使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5000~10000多千米,具有便捷、省时、安全、经济的效益;二是美国对内、对外贸易的重要航道,依赖性最大;三是它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的价值,巴拿马运河习惯又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拉丁美洲知识清单

1.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成因(1、纬度2、大气环流3、地形4、洋流)1、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上升气流多,多降水2、东临大西洋,东北、东南信风使大西洋暖湿气流深入内陆;亚马孙平原平坦而广大,对气流几乎无屏障;南北西三面是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气流深入,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富3、沿岸暖流起到增湿增温的作用2.安第斯山脉对气候的影响(1)气温与海拔的关系,随海拔增高,气温降低。
安第斯山的海拔较高,高山地区的气候和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2)山脉两侧降水量不同,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本区大陆西部的安第斯山脉,成为气流东西方向运行的屏障,对来自太平洋水汽的影响起了很大的限制作用。
安第斯山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燥少雨。
安第斯山北段东侧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大西洋暖湿气流能够随信风深入大陆内部,直达安第斯山麓,使这一地区降水丰沛。
安第斯山北段西侧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属于背风坡,干旱少雨。
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西风影响不到,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安第斯山南段西侧,则是迎风坡,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3、.森林急剧减少导致的后果森林急剧减少会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4、亚马孙雨林被毁原因a、直接原因是人类开发①过度的焚耕开荒:以获得过多的粮食;②商业性伐木:木材出口换取外汇;③开辟大型农牧场:以转让土地,出口肉牛和热带经济作物获得经济效益;④采矿、修路、城镇建设: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
b、根本原因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②发达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投资手段。
5巴拿马运河的地理意义:位于中美地峡最窄处,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西北—东南走向,北部是大西洋,南部是太平洋.)南、北美洲的分界线,缩短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的海上运输距离。
6. 拉丁美洲的自然资源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近海地区的石油;墨西哥的银;巴西的铁;智利、秘鲁的铜;智利的硝石;牙买加的铝土;巴西高原河流的水力资源(巴西和巴拉圭合建了目前世界最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秘鲁附近的渔场;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阿根廷的草原(牛肉出口世界第一);7. 阿根廷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2)地广人稀,土地的租金低(3)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促进牧场的商品经营。
世界地理拉丁美洲复习知识清单

拉丁美洲和巴西、森林的开发和保护1.读图回答:(1)指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_____洋,B_________洋,C_________海,D_________运河,它是联系_________洋和_________洋的捷径,E_________海峡,F_________海峡。
(2)自北向南三大平原是:G_________平原,H_________平原,I_________平原。
自北向南三大高原是:J_________高原,K_________高原,L_________高原。
其中H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平原,K高原是世界上_________的高原。
M是_________山脉,是世界最_________的山脉,由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板块碰撞而成。
N_________山是南美洲最高峰。
(3)P_________河,是世界上_________最广,_________最多的河流。
O_________河,该河支流_________河建有_________、_________合建的目前最大的_________水电站。
2.读图回答;(1)填写图中国家及首都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首都是_________;D_________,首都是_________ 。
(2)E_________市,以_________职能为主。
F_________,是巴西_________城市,G_________,是全国最大的_________。
(3)填出下列矿产情况:K_________盆地有_________资源,B_________高原东南部有_________资源。
智利有_________和_________资源;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_________;该国生产的农产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量占世界首位;工业部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拉丁美洲专题复习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拉丁美洲专题复习⑴范围和国家: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有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
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
⑵北部和南部多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古巴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国,南端最大火地岛、南美大陆之间隔着麦哲伦海峡。
⑶地形北部:墨西哥高原。
西部:安第斯山脉就是世界最久的山脉,多火山地震。
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排列(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均为世界之最。
⑷气候特征:湿热为主,有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也有广大热带草原,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也较狭窄。
[特别注意]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成因亚马孙平原面积社会各界,地势低平,又坐落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到赤道扰动和信风的掌控,空气对流强劲。
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袒露,沿海又存有暖流经过,从东北、东南方向海上去的湿热气流汇聚内陆,并受到西部山地抬高促进作用,终年降水充沛。
因此,亚马孙平原沦为世界最小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拉丁美洲的气候受地形影响显著分析这个问题应当紧紧围绕两个要点:(1)气温与海拔的关系,随其海拔升高,气温减少。
(2)山脉两侧降水量相同,通常波浪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太少。
本区大陆西部的安第斯山脉,沦为气流东西方向运转的屏障,对源自太平洋水汽的影响起至了非常大的管制促进作用。
安第斯山的波浪坡多雨,背风坡潮湿少雨。
安第斯山东侧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大西洋暖湿气流能随其信风深入细致大陆内部,通往安第斯山麓,并使这一地区降水充沛。
安第斯山的海拔较低,高山地区的气候和植被存有显著的横向变化。
热带雨林的危机亚马孙河流域存有世界上面积最小的雨林,这里有著多样的生物资源,无论森林储量、植物种类和鸟类、淡水鱼等都非常丰富,就是人类稀有的宝库。
从这一论点启程,进一步明晰,热带雨林的毁坏,将可以引致全球高涨,沿海高地遭遇受到海水挪用的危险,这就是全世界人们所高度关注的问题。
地理拉美知识点总结

地理拉美知识点总结拉丁美洲(Latin America),又称拉美(LatAm),是美洲的一个地理、文化意义上的区域概念。
拉丁美洲地域范围包括美国南部、墨西哥和中美洲、加勒比地区以及南美洲大陆。
这片地区以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文化风貌和特色鲜明的社会制度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地理角度出发,对拉丁美洲的地理特点、自然资源分布、气候特征、人口分布、城市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介绍。
一、地理特点1. 地理位置:拉丁美洲地理位置独特,北界是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环太平洋地区,东邻大西洋,南濒南大洲。
西部与太平洋相连。
由于拉丁美洲地处北半球,南半球之间,因此气候、地貌和植被多样。
2. 地形地貌:拉丁美洲依山傍海,地势复杂,地形多变,包括河流、山脉、高原、海岸等各种地貌类型。
南美洲有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贯穿整个南美洲大陆;西面有东太平洋洋属、加拉帕哥斯群岛,北临加勒比海,东界大西洋洋属,虽然都处于赤道以南,其地形地势却平缓、错杂。
3. 自然资源:拉丁美洲地区资源丰富,尤以石油、天然气、水电资源为主,而且矿产资源也相当优越。
石油资源世界上遍布拉丁美洲,拉美的石油储备多数集中在海湾及加勒比海地区,最主要产地分布于墨西哥、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和巴西。
黄金、铂金、铀、白银、锡、铜、铁、锰和铝等矿藏极大,质量相当丰富。
林地广阔,木材储量丰富,尤以雨林植被为多。
4. 气候条件:拉丁美洲气候主要以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气候和蜂后气候五种类型为主。
由于地处赤道附近,南北跨度较大,不同地域气候变化较为显著。
二、自然资源分布1. 矿产资源:在南美洲中部,特别是秘鲁和玻利维亚一带是世界上最大的铅矿、锌矿开采基地,墨西哥的铜矿和银矿规模较大。
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啊根廷、厦伸爱和巴西等国家都很有名的由铝土矿。
南美洲石油资源较为丰富,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的石油产量还是全球最大的。
委内瑞拉石油资源大约占拉丁美洲总蕴藏量的三分之二,巴西亦有大量石油储藏,居世界第九位。
区域地理专题复习拉丁美洲

服务业发展状况
1 2
服务业占比重
拉丁美洲国家的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 位,主要包括旅游业、金融业、物流运输业和商 务服务业等。
服务业对外开放
拉丁美洲国家逐步开放服务业市场,吸引外资和 先进技术,提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3
服务业发展潜力
随着拉丁美洲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 速,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将成为拉动经济增 长的重要动力。
区域地理专题复习拉丁美洲
目录
•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人口与文化 • 经济与产业发展 • 拉丁美洲区域合作与一体化 • 拉丁美洲的国际关系 • 拉丁美洲的可持续发展
01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01
拉丁美洲位于南美洲和北美洲之 间,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 南至南极洲。
02
拉丁美洲包括20多个国家,如墨 西哥、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 等。
生态环境保护
强化环境监管,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广清 洁能源,促进生态恢复和保护。
扶贫与社会福利
加大扶贫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低 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
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升交通、通讯、 电力等领域的建设水平。
国际合作与援助
国际组织合作
加强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争取资 金和技术支持。
共同市场
部分拉丁美洲国家建立了 共同市场,促进商品、服 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政治合作与安全问题
政治合作
01
拉丁美洲国家在政治领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包括首脑会
议、外长会议和议会交流等。
安全问题
02
拉丁美洲面临一些共同的安全挑战,如贩毒、恐怖主义和有组
拉丁美洲(世界地理)

(2)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作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位于巴拿马境内。 连通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南、北美 洲太平洋沿岸和大西洋沿岸的航程,有“世界桥梁”的 美誉。
• ①中美地峡(中美洲): • 在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南美大陆)之间,有狭长的中 美地峡。它连接了北美和南美大陆,有“美洲大陆桥 梁”的称号。该地区又叫中美洲,包括危地马拉、伯 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 和巴拿马7个国家。它们以农业为主,盛产香蕉和咖 啡。巴拿马、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有“香蕉国”之 称。咖啡是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加的经济 支柱。 • ②巴拿马运河: • A.位置:位于中美地峡的最窄处,巴拿马境内,大 致西北东南走向。
• ④世界三大运河比较
大洲分界线 所属国家 巴拿马运河 南、北美洲 巴拿马 苏伊士运河 亚洲、非洲 埃及 基尔运河 欧洲内部 德国
避免绕行航 线
缩短航程 两端港口
麦哲伦海峡
14500千米。
好望角
8000-10000千 米 370~650千 米 布伦斯比特尔 科克港、基 尔港
科隆、巴拿马 塞得港、苏伊士 城 (陶菲克港)
3、水文:世界最大河
• (1)水文特征:拉丁美洲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水 流平缓,航运便利。 • (2)三大河流及分布:主要河流由北向南依次为:奥 里诺科河、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它们的中下游都 形成了广阔的冲积平原。 • (3)亚马河-世界是大河: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 大(尼罗河的50倍以上)、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全 长6 400多千米,为世界第二年河。亚马孙河发源于安 第斯山脉东侧,向东注入大西洋,河口正好位于赤道 上(50º W,0º )。亚马孙河流域面积广大,支流众多, 水流平缓,航运便利。但由于流域内人口稀少,利用 率低。 • (3)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淡 水湖,也是世界最高的大淡水湖之一。它位于位于安 第斯山脉中段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 上,被称为“高原明珠”。海拔3800多米。印第安人 一向把的的喀喀湖奉为“圣湖”。
中考世界地理知识讲解:拉丁美洲

中考世界地理知识讲解:拉丁美洲为您整理“中考世界地理知识讲解:拉丁美洲”,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中考栏目。
中考世界地理知识讲解:拉丁美洲(一)政区和自然环境1.位置范围: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33个国家2.地形:(1)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南部最大岛屿—火地岛(2)大陆地形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世界最长山脉),东北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最大高原:巴西高原。
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3.气候:湿热为主热带雨林气候面积最广4.河流:亚马孙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河流巴拿马运河5.自然资源:矿产:石油、银、铁、铜水力:巴西高原上的河流植物:热带雨林区树种丰富动物:大食蚁兽,巨嘴鸟。
水产:秘鲁渔场(二)居民和经济1.人种:种族复杂、混血人种为主2.语言之多通用西班牙语,巴亚通用葡萄牙语3.人口:分布不均: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人品稠密增长率仅次于非洲4.民族经济:(1)矿业:智利的铜、硝石,委内瑞拉的石油(2)工业墨西哥、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巴西钢铁、汽车工业,阿根廷牛肉加工工业(3)农业: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香蕉等。
粮食作物:玉米为主,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三)巴西1.位置与面积:(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2)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3)面积:拉美面积最大国2.居民:人口分布不均,白种人占一半多通用葡萄牙语,多信仰天主教2.自然条件:(1)地形: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2)气候: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3)河流:亚马孙河(4)资源:热带雨林丰富、矿产、水能丰富。
3.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我们的大自然计划》4.经济:发展快(1)农业:咖啡、甘蔗、香蕉、柑橘、剑麻产量居首位(2)工业: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分布:东南沿海—圣保罗、里约热内卢5.首都—巴西利亚。
(完整版)拉丁美洲知识点

拉丁美洲知识点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也就是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的大陆,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北全长11000多公里。
东西最宽处5100多公里,最窄处巴拿马地峡仅宽48公里。
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面积2 056.7万平方公里。
2008年人口5.77亿人。
主要是印欧混血种人和黑白混血种人,次为黑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
一、地理位置1、拉丁美洲的范围:组成:墨西哥、西印度群岛、中美地峡、南美洲。
2、纬度范围:25ºN-57ºS,40ºW-110ºW;南美洲:40ºW-80ºW3、海陆位置二、范围:北部: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
南部:南美洲。
南部和北部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拉丁美洲政区: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拉丁美洲最狭长的国家:智利;拉丁美洲最南部的国家:阿根廷;拉丁美洲纬度最北的国家:墨西哥。
三、地形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地形总特征:地势西高东低,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南美洲的地形特点:地形区分布为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为主;地势为西高东低,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分析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与青藏高原在地形上的主要不同点,并说明其成因。
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特点----海拔不高,高原面比较平缓(地势较低,起伏和缓)。
成因:位于美洲板块内部,形成较古老,长期外力侵蚀。
青藏高原:特点----海拔最高,高原波状起伏,有许多高大山脉(地势高峻,起伏大,山岭众多) 成因: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年轻高原,外力侵蚀较弱。
(1)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2)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3)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多铁矿;(4)拉普拉塔平原:阿根廷境内;(5)巴塔哥尼亚高原:巴塔哥尼亚沙漠。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知识清单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知识清单一、拉丁美洲的地理与历史背景拉丁美洲,这片广袤而多彩的土地,涵盖了从墨西哥南部一直延伸到南美洲南端的广大区域。
其地理环境多样,拥有茂密的热带雨林、高耸的山脉、广袤的草原和漫长的海岸线。
在 15 世纪末,哥伦布的航行开启了欧洲对拉丁美洲的殖民历史。
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主要的殖民者,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掠夺资源,奴役当地人民。
二、殖民统治下的拉丁美洲1、经济剥削殖民者强制推行单一作物种植制度,大量开采金银矿,将财富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
拉丁美洲成为了原材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市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2、社会等级制度形成了以白人殖民者为上层,混血人种和印第安人、黑人处于下层的社会等级结构。
上层殖民者享有特权,而下层人民则遭受着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3、文化压制原住民文化遭到打压,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成为主要语言,宗教方面,天主教被强制推行,原住民的宗教信仰受到限制。
三、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1、思想启蒙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欧洲的启蒙思想传播到拉丁美洲,激发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渴望。
2、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法国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理念以及美国独立战争的成功,为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提供了榜样和启示。
四、重要的独立运动领导者1、西蒙·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他领导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地的独立斗争,为建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2、何塞·德·圣马丁阿根廷的民族英雄,他领导了阿根廷的独立战争,并协助智利和秘鲁获得独立。
五、独立运动的进程1、海地革命1791 年,海地爆发黑奴起义,经过多年斗争,于 1804 年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拉开了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2、墨西哥独立战争1810 年,米格尔·伊达尔戈神父敲响了多洛雷斯教堂的大钟,号召人民起义,经过多年奋战,墨西哥于 1821 年获得独立。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知识清单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知识清单一、拉丁美洲的地理与社会背景拉丁美洲,这片广袤而多彩的土地,涵盖了从墨西哥到阿根廷的广大区域。
其地理环境多样,拥有茂密的热带雨林、高耸的山脉、广袤的草原和平坦的海岸平原。
在殖民统治之前,拉丁美洲的原住民文明如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等曾经繁荣昌盛。
然而,15 世纪末,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班牙和葡萄牙等欧洲列强的入侵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欧洲殖民者对拉丁美洲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他们掠夺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建立了大规模的种植园和矿山,强迫当地原住民和从非洲贩运来的黑奴从事艰苦的劳动。
在社会结构方面,形成了以欧洲白人后裔为主的上层统治阶级,他们掌控着政治和经济大权;混血人种处于中间阶层;而广大的原住民和黑奴则处于社会的底层,遭受着严重的歧视和贫困。
二、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原因1、经济剥削殖民者对拉丁美洲的资源进行了无节制的掠夺,导致当地经济发展畸形。
种植园经济和矿业经济被殖民者牢牢掌控,当地人民却生活在贫困之中,这引发了人民对经济公平的渴望。
2、政治压迫殖民政府实行专制统治,限制了当地人民的政治权利。
没有参与政治决策的机会,人民的声音被忽视,这种政治压迫激发了民众对自由和民主的追求。
3、文化冲突欧洲文化的强行输入与当地原住民文化产生了激烈冲突。
原住民文化受到压制和贬低,这激起了人们对保护和弘扬本土文化的意识。
4、启蒙思想的传播18 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思想传播到了拉丁美洲,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深入人心,为民族独立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5、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国家;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宣扬了人权和民主。
这些成功的范例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争取独立的信心。
三、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主要进程1、海地革命(1791 1804 年)海地是拉丁美洲第一个打响独立战争第一枪的国家。
在黑人领袖杜桑·卢维杜尔的领导下,海地人民经过艰苦斗争,终于在 1804 年宣布独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
拉美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

拉美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在世界地理中,拉丁美洲(拉美)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特点和多样化的文化而备受关注。
作为高三地理学科的学生,了解拉美地区的地理知识是关键。
本文将对拉美高三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拉美地理概况拉美地理概况包括其位置、面积、人口规模等基本信息。
拉美地区位于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横跨赤道,南北纵深超过1万公里,东西横向超过7万公里。
总面积约为2.2亿平方公里,人口总数超过6亿。
二、拉美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拉美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多样而丰富。
其包括亚马逊雨林、安第斯山脉、巴西高原、亚马逊河、亚拉岛、巴西热带草原等特征。
拉美地区的自然灾害也比较多见,如地震、火山喷发和飓风等。
三、拉美地区的气候拉美地区的气候也是多样化的。
亚热带、热带和温带气候均有出现。
西雅图位于拉美北部太平洋沿岸,气候温和多雨;洛杉矶位于拉美西海岸,气候宜人而干燥;亚马逊地区气候湿热多雨。
这些气候特点对拉美地区的经济、农业和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四、拉美地区的人口和人文地理拉美地区的人口分布不均衡,大部分人口集中于城市地区,尤其是首都和沿海地区。
由于历史和文化差异,拉美地区有着多样的民族和语言。
西班牙语是该地区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但也有其他语言如葡萄牙语和法语。
五、拉美地区的经济拉美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矿产和农产品等。
其经济主要以农业、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
巴西是拉美最大的农业和工业国家,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则以石油资源闻名。
此外,旅游业在拉美地区也非常重要。
六、拉美地区的环境挑战尽管拉美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但也面临着诸多环境挑战。
过度开发和污染对拉美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亚马逊雨林的砍伐和烧毁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下降,水资源的短缺也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活。
七、拉美地区的地缘政治拉美地区的地缘政治对其国家间关系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不同政治体制下的国家间存在着地缘政治的争端,不稳定的政治局势和社会问题给该地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丁美洲和巴西、森林的开发和保护1.读图回答:(1)指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_____洋,B_________洋,C_________海,D_________运河,它是联系_________洋和_________洋的捷径,E_________海峡,F_________海峡。
(2)自北向南三大平原是:G_________平原,H_________平原,I_________平原。
自北向南三大高原是:J_________高原,K_________高原,L_________高原。
其中H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平原,K高原是世界上_________的高原。
M是_________山脉,是世界最_________的山脉,由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板块碰撞而成。
N_________山是南美洲最高峰。
(3)P_________河,是世界上_________最广,_________最多的河流。
O_________河,该河支流_________河建有_________、_________合建的目前最大的_________水电站。
2.读图回答;(1)填写图中国家及首都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首都是_________;D_________,首都是_________ 。
(2)E_________市,以_________职能为主。
F_________,是巴西_________城市,G_________,是全国最大的_________。
(3)填出下列矿产情况:K_________盆地有_________资源,B_________高原东南部有_________资源。
智利有_________和_________资源;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_________;该国生产的农产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量占世界首位;工业部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一)拉丁美洲(读图)1.范围:______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2.地形:墨西哥高原、______高原(世界最大)、__________山脉(世界最长)、______平原(世界最大)。
3.气候:以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_气候为主。
4.居民和经济(1)______人种占多数,土着居民印第安人为黄色人种。
(2)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______语(3)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比较温和的高原地区;经济以______产品为主。
(二)、巴西1.地理位置(读图)(1)经纬度位置:主要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以及70°W与40°W之间。
(2)海陆位置:位于南美洲的东部,__________的西岸。
2.地形与河流(1)地形:北部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__________,南部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__________。
(2)河流:亚马孙河是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居世界第二位。
3.气候:亚马孙平原地区是__________气候,巴西高原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4.人口与城市(1)人口: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以白种人和混血人种为主。
(2)城市:首都是____________,圣保罗是最大的城市,里约热内卢是最大的港口城市。
(3)城市化问题:城市过于集中,城市规模过大,城市问题突出。
5.农业与工业(1)农业:世界最大的热带农产品出口国。
香蕉、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主要出口农产品是______、可可、大豆。
(2)工业:已经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①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里约热内卢、__________。
②条件:临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
③能源:伊泰普水电站。
(三)、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基础1 森林资源的作用与现状1.森林的重要作用。
(1)经济价值:重要的________。
(2)生态价值:调节气候、____________、涵养水源、________、净化空气、______、吸烟除尘、________、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2.森林减少产生的影响:全球气候失调、__________、自然灾害频发、______________等。
基础2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集中分布区:________、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________流域。
2.全球环境效应。
(1)影响全球大气中________的平衡,被称为“地球之肺”。
(2)促进全球________、调节全球水平衡。
(3)世界____________宝库。
基础3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雨林生态的优势:________强烈,________旺盛,生物生长________。
2.雨林生态脆弱性的表现。
(1)_______分解和______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气候,养分流失过多,土壤一般很贫瘠。
(2)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________,植被最容易遭受破坏。
(3)________被毁、________遭受强烈淋洗而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很难恢复。
基础4 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被毁的原因:过度的________(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______________以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
2.亚马孙开发计划基础5 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当前背景下:应该把________放在第一位。
2.保护措施(1)鼓励________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___________。
(3)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4)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5)森林___________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6)加强___________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二、要点突破1.拉丁美洲和巴西的位置、范围及地形特征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有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
地形分为三大部分:北部为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多火山、地震;东部为高原、平原相间排列,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均为世界之最。
2.拉丁美洲和巴西的气候和河流(1)气候①分布②特征:湿热为主,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也有广大的热带草原,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也较狭窄。
(2)河流。
①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②亚马孙河:世界上流域面积广、水量最大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
(3)自然资源。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近海地区的石油、墨西哥的银、巴西的铁,智利、秘鲁的铜,巴西高原河流的水力资源(巴西和巴拉圭合建了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秘鲁附近的渔场、亚马孙平原的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阿根廷的草原(牛肉出口量世界第一)、独特的哺乳动物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鸟类中的蜂鸟。
(4)居民和经济。
①人种:混血种人占多数,原有居民印第安人为黄色人种。
语言:大多数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②人口。
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比较温和的高原地区,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城市人口增长快。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人口多在1 000万以上。
3.巴西的工农业、人口与城市(1)巴西工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巴西的人口与城市4.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读懂重要图表)5.世界主要森林分布。
(读懂重要图表)6.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三、知识拓展(一)、湿地的类型、功能及湿地(沼泽)形成的原因1.湿地类型。
(1)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浅海区等。
(2)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2.湿地的功能。
目前世界原始森林并非只分布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世界现存的原始森林主要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而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于亚洲和北美洲北部,东南亚(1)湿地的产出功能: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宝库”)。
(2)湿地的调节功能: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
(3)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生命的摇篮”)。
(4)湿地的降解功能: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地球之肾”)。
(5)湿地的其他功能:美化环境,可作为旅游地,具有航运功能,是各种动物的栖息地(“鸟类的乐园”)。
3.沼泽湿地的形成原因。
沼泽地的形成一般与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有关。
如(1)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的主要原因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
(2)青藏高原湿地成因为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不易下渗。
(3)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为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二)、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每一种生态环境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针对不同地区的区域特征可以判断该地区容易出现什么样的生态环境问题。
产生生态问题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多与区域特征有关),也有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
下图为我国主要生态问题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1.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措施(黄土高原、江南丘陵红色荒漠化、西南地区石漠化、1.南北回归线分别从哪些国家穿过2.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成因3.地形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4.亚马孙河为什么水量丰富,流量巨大5.世界热带经济作物及其分布6.巴西重工业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除靠近矿产地外,还受哪些因素影响7.拉丁美洲城市分布的特点8.有人说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下面一些形象比喻,想一想各蕴含了森林的哪一种环境功能:A.天然“净化器”;B.天然“吸尘器”;C.天然“蓄水池”;D.天然“绿色卫士”;E.天然“消声器”;F.天然“美容师”。
9.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绿色森林的沙漠”,为什么答案读图填图1.(1)太平大西加勒比巴拿马大西太平麦哲伦德雷克(2)奥里诺科亚马孙拉普拉塔圭亚那巴西巴塔哥尼亚冲积面积最大安第斯长美洲南极洲汉科乌马(3)亚马孙流域水量拉普拉塔巴拉那巴西巴拉圭伊泰普2.(1)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布谊诺斯艾利斯智利圣地亚哥(2)巴西利亚政治圣保罗最大里约热内卢港口(3)马拉开波石油巴西铁锰铜硝石巴西咖啡香蕉蔗糖钢铁汽车飞机东南沿海基础知识美国巴西安第斯亚马孙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混血葡萄牙初级大西洋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热带雨林东南部巴西利亚咖啡圣保罗自然资源稳定大气成分保持水土美化环境防风固沙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东南亚地区亚马孙河碳氧水循环生物基因光合作用生物循环迅速有机质养分植物体内雨林植被养分焚耕开垦商业性木材采伐横贯公路跨国企业保护保护自然保护区选择性采伐雨林缓冲区思考问题1.北回归线穿过加利福尼亚半岛的南端、墨西哥高原;南回归线穿过智利、阿根廷北部、巴拉圭和巴西的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