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试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毕业试卷及答案1 实验题

实验题科学实验题1、白糖加热变化实验5、硫酸铜溶液也铁钉的反应(1)、配制一杯硫酸铜溶液,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其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会看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附着)。
(2)、过一会儿,取出铁钉,我们又观察到(浅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会逐渐变浅,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成红褐色)。
结论: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是化学变化。
6、模拟月相变化实验(1)、在教室或一块空地的一端墙面上贴上(太阳),在场地中间画上两个圆圈。
几个同学站在小圆上,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
(2)、一名同学举一个一半被涂亮的皮球,代表(月球),沿大圆转动一圈,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一个月).(3)、让月球亮面始终朝着太阳,表示(月球只能有一半被照亮)。
当月球绕大圆转动时,画下我们所观察到的月相。
结论: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
7、模拟日食形成实验(1)、用手电筒代表(太阳),用玻璃球代表(月球),乒乓球代表(地球)。
(2)、用玻璃球绕乒乓球转动一周表示(月球绕地球一周)。
(3)、只有(玻璃球转到电筒光与乒乓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三者之间的距离合适时),保证(玻璃球的影子落在乒乓球上时),才会发生日食结论:日食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光。
8、在填埋垃圾模拟实验中细石子模拟(土层)清水模拟(地下水)浸过墨水的纸巾模拟(被填埋的垃圾)慢慢往上面喷水模拟(下雨)在模拟试验中可以观察到(瓶底的清水变成墨水色了),这个实验说明了(填埋垃圾会污染地下水)实验名称: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并进行观察实验材料:实验方法:1、用小刀把整个洋葱切开并取其中的一片,用刀片在洋葱表皮切割。
2、用滴管吸取少量的液体放在载玻片中部。
3、用镊子夹取一小片切割好的洋葱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水中。
4、用碘酒染色,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水分。
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现象:观察到洋葱表皮上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就是洋葱的细胞。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步骤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步骤练习题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如何正确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材料
- 天平
- 不同质量的物体(如小石头、塑料瓶等)
实验步骤
1. 将天平放在平稳的桌面上,确保天平平稳且不晃动。
2. 用手轻轻按下天平的“归零”按钮,使得指针指向刻度的零位置。
3. 取一个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上,确保物体摆放平稳。
4. 等待指针稳定,读取天平的质量刻度值。
5. 记录读数,并将该物体从天平上取下。
6. 重复步骤3至步骤5,使用不同质量的物体进行多次测量。
注意事项
- 在测量前确保天平的准确性,如有疑问请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
- 弄清楚物体应当放在天平的哪一侧,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实验二: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种子发芽的原理。
实验材料
- 小盆或花盆
- 泥土
- 各种种子(如小麦、豌豆等)
实验步骤
1. 将泥土放入小盆或花盆中,铺平并用手指在泥土中挖几个小孔。
2. 将种子放入每个小孔中,然后用泥土轻轻覆盖种子。
3. 用喷水壶轻轻喷水,保持泥土湿润。
4. 放置小盆或花盆在光照充足的地方。
5. 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注意事项
- 注意保持泥土的湿润程度,但不要过于湿润。
- 观察过程中可以细致地记录种子的发芽时间、发芽情况等。
- 实验结束后,可以对比不同种类的种子发芽的速度和程度。
以上为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步骤练习题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完整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试题1 探究蜡烛的变化学校姓名准考证号一、实验目的:探究蜡烛的变化二、实验器材:蜡块、蜡烛、酒精灯、火柴、三角架、石棉网、蒸发皿、烧杯、白瓷碗、澄清石灰水三、考试题单:1、检查仪器设备4、整理实验台,器材复位。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试题2 辨别物质的酸碱性学校姓名准考证号一、实验目的:辨别物质的酸碱性二、实验器材:烧杯、滴管、紫甘蓝水、白醋、澄清石灰水、自来水三、考试题单:1、检查仪器设备3、实验结论:像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像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像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做。
4、整理实验台,器材复位。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试题3 探究冷暖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学校姓名准考证号一、实验目的:探究冷暖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二、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水槽、水、小石块、坩埚钳三、考试题单:1、检查仪器设备2、实验操作4、整理实验台,器材复位。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试题4 探究能量的转换学校姓名准考证号一、实验目的:探究能量的转换二、实验器材:火柴、花生米、铁丝、暖水瓶软木塞(或橡皮泥)、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适量)、温度计三、考试题单:1、检查仪器设备2、实验操作4、整理实验台,器材复位。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试题5 探究瓶子吹泡泡的原因学校姓名准考证号一、实验目的:探究瓶子吹泡泡的原因二、实验器材:雪碧瓶、橡皮泥、吸管、色素、热水、冷水、培养皿、小杯三、考试题单:1、检查仪器设备2、实验操作4、整理实验台,器材复位。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题

六年级下册实验操作题(一)研究鱼颜色的保护作用的实验。
实验材料:黄色水彩笔、白纸、橘黄色的透明纸实验方法:1.用黄色笔在白纸上画条鱼;2.在白纸上覆盖上一张橘黄色的透明纸。
实验现象:透过橘黄色的透明纸不易发现白纸上的黄色鱼。
实验结论:鱼身上的黄色与透明纸的颜色很相似,所以会起到保护作用.(二)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寻找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实验材料:三张纸巾、一张蜡纸、一杯水、一块塑料布等。
实验过程:1、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来,一张用蜡纸卷起来,都放在塑料布上,放置在窗台前。
2、一小时后检查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
实验现象:(平铺的纸巾)最干,(卷起来的纸巾)居中,(用蜡纸卷起来)最湿。
实验结论:说明仙人掌这种独特的外形特征既(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又能(很好的储存水分)。
(三)完成点燃花生米的实验,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研究内容:点燃花生米,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实验材料:火柴(打火机)、细铁丝、花生、小烧杯、软木塞、水等。
实验方法:(1)用细铁丝或针将一粒花生米固定在软木塞或橡皮泥上;(2)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水;(3)花生米燃烧完后,测一测水温。
实验现象:花生米发光发热,水的温度升高。
实验结论:燃烧一粒花生米,加热了水,花生米中的化学能就转换成光能和热能。
(四)实验内容:小草上盖瓶子的实验实验材料:草地、瓶子等。
实验方法:在同样生长的小草上盖着一个瓶子、过几天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瓶子里的小草长得快长得高。
我的解释:瓶子改变了小草周围的温度和湿度。
因为盖上瓶子后小草周围的温度和湿度将会上升,有利于小草的生长.但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小草一旦得不到充足的二氧化碳,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反而会枯萎。
(五)实验内容:用尺子挑报纸的实验。
实验材料:报纸,尺子等。
实验方法:(1)在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
(2)轻而慢的向下压尺子时,观察有什么现象。
(3)快而重地向下压尺子时,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1)慢压时,能翘起报纸;(2)快压时,报纸哪怕是破裂,也不会轻易被抬起。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一单元(一)实验目的:了解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实验器材:放大镜、挂历纸、剪刀、胶水实验原理:一个放大镜能把另一个放大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
实验步骤: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划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2、用挂历纸卷成纸筒。
3、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
4、试一试:做成后的显微镜是否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了。
实验现象:自制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结果:自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明显增加了。
(二)实验(1)在图中标出相应部分:载物台、目镜、反光镜、物镜、调节旋钮(2)、实验中需要将镜筒下降,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目镜(填物镜或目镜)。
(3)、在目镜中观察到物体图像在左上方,如果要将图像移到中央,你认为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向左下方移动。
(三)、显微镜下的观察和一般的观察不同,对观察材料有特殊的要求。
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需要先制作成玻片标本,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1)、先用(小刀)把洋葱切开。
(2)、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滴管)滴一滴(清水)。
(3)、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划一个#字,用(镊子)轻轻撕取内表皮。
(4)、将撕下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将(盖玻片)倾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注意不要在玻片间产生空隙。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酒),并将玻片微微倾斜,用(吸水纸)将多余的染液吸去,玻片标本制作完毕。
(四)、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
1、在图(3)空格处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2、现有甲乙两台显微镜(甲:目镜10×,物镜20×;乙;目镜,5×,物镜10×),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选择乙(放大倍数小,视野宽阔)显微镜。
3、下面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正确步骤是 2、1、4、3、5 。
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②把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③盖好盖玻片④用镊子把撕下的洋葱内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⑤染色4、请在图(4)中,画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并注出细胞核。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学生考试题及教师评分标准

2023年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考试题(一)考前必读:1.本试卷含科学实验操作考试一题,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
2.考生应独立按要求完成实验。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实验题目: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检查器材:洋葱表皮细胞切片、等物品。
(3分)实验操作:在右下图中,选择部件的序号填空,并按步骤操作。
(1)取镜:右手握住,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向着光放在实验台上,自己的正前方(3分)。
(2)对光:调节载物台下的,从往下看,要能看见亮的光圈。
(6分)对光完成后示意老师,请教师查看。
(3分)(3)放片:将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放在上,用压片夹夹住,(3分)(4)观察:旋转调节镜筒的高低,直到看清切片上的细胞为止,请教师查看。
(3分)观察与记录:用铅笔在下面画出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
要求画出3个细胞,并且相互紧密相连(6分)整理器材。
(3分)2023年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评分标准(一)实验题目:观察洋葱表皮细胞(30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2023年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考试题(二)考前必读:1.本试卷含科学实验操作考试一题,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
2.考生应独立按要求完成实验。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实验名称:模拟雾的形成检查器材:实验器材:烧杯两个、、镊子。
(3分)实验操作:(1)在1号烧杯里装入200 毫升的温水,用来模拟自然界中因蒸发而导致的水蒸气聚集的潮湿环境。
在2号烧杯装入同样多的冷水。
(4分)(2)将冰块放在1号杯口上方约厘米处,观察杯口周围的变化。
这个过程模拟的是水蒸气上升后遇到低温环境的情形。
将冰块移走再放上,反复几次,观察并记录1号杯口发生的现象。
同样的方法观察2号杯口的变化。
(8分)模拟雾的形成实验记录表(8分)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就会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漂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
(4分)整理器材(3分)2023年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评分标准(二)实验题目:模拟雾的形成(30分)2023年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考试题(三)考前必读:1.本试卷含科学实验操作考试一题,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
(NEW)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六年级实验实验一:杠杆的秘密实验材料:杠杆尺、支架、钩码。
实验步骤:1、组装杠杆尺,并说出三个作用点:中间支点,左边为阻力点,右边为用力点,并将杠杆尺调平衡。
2、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共做六次:小于、等于、大于各两次),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3、实验结论:①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
②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远, 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近时,杠杆省力。
③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近, 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远时,杠杆费力。
4、整理器材。
实验二:轮轴的作用实验材料:钩码、轮轴、支架、细线。
实验步骤:1、组装轮轴,并指出哪是轮、哪是轴。
2、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试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轮和轴上挂的钩码数使轮轴平衡)。
3、改变轴上钩码的数量,再做2次。
4、实验结论:在轮上用力比较省力。
5、整理实验材料。
实验三:斜面的作用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测力计、滚轮。
实验步骤:1、先用测力计直接提起滚轮,测量用的力(测力计使用前调零,读数视线与指针相平)。
2、利用简单机械实验盒中的材料(支架,盒面)组装三个不同高度的斜面,用测力计拉着滚轮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观察各用多少力?并读出三种情况下力的大小。
3、实验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4、整理器材。
实验四:制作电磁铁并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实验材料:长导线、铁芯、电池、电池盒、大头针若干。
实验步骤:方法一:1、将长导线按一个方向紧密缠绕在铁芯上,接通电源。
接近大头针能吸引,断电后不能吸引大头针。
说明: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用一节电池,在铁芯上先缠若干匝线圈,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3、用同一节电池,改变铁芯上线圈的数量,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2分)4、实验结论:改变线圈匝数能改变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题(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一)研究鱼颜色的保护作用的实验。
实验名称鱼颜色的保护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黄色水彩笔、白纸、橘黄色的透明纸实验方法1.用黄色笔在白纸上画条鱼;2.在白纸上覆盖上一张橘黄色的透明纸。
实验现象透过橘黄色的透明纸不易发现白纸上的黄色鱼。
实验结论鱼身上的黄色与透明纸的颜色很相似,所以会起到保护作用。
(二)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寻找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实验名称仙人掌耐旱的原因实验材料三张纸巾、一张蜡纸、一杯水、一块塑料布等。
实验过程1、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来,一张用蜡纸卷起来,都放在塑料布上,放置在窗台前。
2、一小时后检查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
实验现象(平铺的纸巾)最干,(卷起来的纸巾)居中,(用蜡纸卷起来)最湿。
实验结论这说明仙人掌这种独特的外形特征既(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又能(很好的储存水分)。
(三)完成点燃花生米的实验,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研究内容:点燃花生米,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实验材料:火柴(打火机)、细铁丝、花生、小烧杯、软木塞、水等。
实验方法:(1)用细铁丝或针将一粒花生米固定在软木塞或橡皮泥上;(2)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水;(3)花生米燃烧完后,测一测水温。
实验结论:燃烧一粒花生米,加热了水,花生米中的化学能就转换成光能和热能。
(四)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实验名称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实验材料:吸管、剪刀、胶带、纸筒、橡皮筋、米尺、记号笔等。
假设能量越大,吸管火箭飞得越高实验方法 1.制作吸管火箭,注意安全,不要乱扔剩余的吸管;2.将吸管模型放到发射器上,在吸管下端标记(0刻度),然后往下拉吸管火箭,用记号笔在吸管上以厘米为单位依次标上刻度;3.在发射器边放置米尺,调整米尺的零刻度;4.把吸管火箭放到发射器上,将吸管火箭模型拉到1厘米处,发射,借助米尺,观察火箭上升后的高度,并记录。
注意火箭吸管不要对着其他同学。
5.重复以上过程,认真做好记录。
实验记录橡皮筋拉伸长度(厘米)火箭发射高度(厘米)高度1 高度2 高度3 平均高度1 36 35 34 35 2 82 85 79 82 3 137 143 140 140实验现象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我发现:橡皮筋拉得越长,火箭飞得越高,橡皮筋拉得越短,火箭飞得越低。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试题一淀粉中含有能量
一、实验要求:
1、能正确完成淀粉中含有能量实验,掌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2、仔细观察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填入实验记录。
二、实验器材:
燃烧匙、药匙、酒精灯、火柴、淀粉(适量)、回收槽
实验记录单:
燃烧匙中的淀粉放在点着的酒精灯上出现了现象,说明淀粉中含有。
试题二制作电磁铁并检验电磁铁的磁性
一、实验要求:
1.能按照要求制作电磁铁。
2.能通过实验检测出电磁铁的磁性。
3.能正确填写实验记录。
二、实验器材:
电池2节、电池盒2节、有绝缘外皮的导线(大约80一 100厘米,两端线头的绝缘外皮除去)、大头针(或曲别针)多个、开关、导线、粗铁钉1个。
试题二制作电磁铁并检验电磁铁的磁性实验记录单:
试题三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原因
一、实验要求:
1、能通过实验探究出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原因。
2、能正确填写实验记录。
二、实验器材:
电池2节、电池盒2节、有绝缘外皮的导线(大约80一 100厘米,两端线头的绝缘外皮除去)、大头针(或曲别针)多个、开关、导线、粗铁钉1个。
试题三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原因实验记录:
试题四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原因
一、实验要求:
1、能通过实验探究出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原因。
2、能正确填写实验记录。
二、实验器材:
电池2节、电池盒2节、有绝缘外皮的导线(大约80一 100厘米,两端线头的绝缘外皮除去)、大头针(或曲别针)多个、开关、导线、粗铁钉
试题四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原因实验记录:。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操作考试题15套

教科版第二学期小学科学六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1:放大镜下的新发现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3X、5X 各一】/每组操作程序:实验记录:实验结论:放大镜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还能看到物体许多细节教科版第二学期小学科学六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2:放大镜的特点实验器材:放大镜1只、玻璃塑料瓶1个、圆柱玻璃杯1只、烧杯1只、烧瓶1只、保鲜膜3张、透明塑料绳2米。
操作程序:实验记录:实验结论: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
教科版第二学期小学科学六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3:奇特的身体构造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1套实验记录:画一画昆虫的触角实验结论:观察的小昆虫和肉眼大不相同,借助放大镜,可以观察到小动物的细微之处教科版第二学期小学科学六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4: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实验器材:蚜虫标本1片、草蛉标本1片、放大镜2只【3X、5X 各一】操作程序:实验结论:用放大镜观察极小的昆虫,可以看清它们的外在的形体,越用倍数大的放大镜,观察得越清楚教科版第二学期小学科学六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5:美丽的晶体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食盐20克、白糖30克、碱面20克、味精10克操作程序:实验记录:实验结论:晶体物质都有它们各自的几何形状,物质不同,晶体形状就不同。
教科版第二学期小学科学六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6: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器材:显微镜1台,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1套操作程序:实验记录:实验结论:细胞的结构太奇妙了,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胞竟如此复杂教科版第二学期小学科学六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7:观察白糖的变化实验器材:白糖20克,长柄金属汤匙1把,药匙1只,蜡烛1支,玻璃片1片,火柴1盒(或打火机1只),手套1副操作程序:实验记录:加热白糖变化记录表实验结论:白糖由固体变成液体是物理变化;由液体变成褐色、黑色是化学变化。
教科版第二学期小学科学六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8:米饭、淀粉和碘酒实验器材:培养皿2只、淀粉30克、米饭少许、碘酒1瓶、滴管1支操作程序:实验记录:实验结论:滴上碘酒后的米饭、淀粉颜色变成了蓝色,这种蓝色的物质是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竞赛试题

六上实验一:滑轮组作用的研究学校 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一、今天,我做的实验是滑轮组作用的研究。
(10分)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了解滑轮组的作用。
(10分)三、这个实验所需的器材有一盒钩码、一个铁架台、两个滑轮、线绳、一个测力计。
(10分)举手,实验的材料准备齐全。
四、现在我开始实验操作:(共50分)1、先组装一个滑轮组,(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滑轮,一个简单的滑轮组就组装好了。
)。
(20分)2、观察用力的方向,测量用力的大小。
(然后用这个滑轮分别测量1个钩码、2个钩码、3个钩码,发现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方向都是向下,测量力的大小分别是1N、2N、4N。
)(10分)3、与直接提升物体的用力方向,用力的大小作比较,并做好记录。
(20分)(用测力计分别提升1个钩码、2个钩码、3个钩码,发现直接提升物体的方向向下,测量力的大小分别是2N、4N、8N.)滑轮组作用的研究实验记录单从实验记录单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直接提升物体的方向是向上,而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方向是向下,由此可以得出滑轮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还可以看出,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所用的力比直接提升物体用的力少,得出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
四、实验结论:(10分)综上所述这个实验的实验结论是:使用滑轮组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可以省力。
五、整理实验材料。
(10分)六上实验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一、我做的实验是: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10分)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其它形状后,可以增强其抗弯曲能力。
(10分)三、这个实验所需的器材有:一字形、U字形、波浪形、长方体形、圆柱形纸各一张,垫片若干、8本同样厚的书。
(举手向老师示意实验仪器准备齐全)(10分)四、现在我开始实验:(50分)(1)把高度相同的几本书堆起来,做一个架子;(5分)(2)把“一字形”的纸架在两堆书上,然后往卡纸中间位置放垫圈,直到纸梁压弯曲接触到桌面再记录垫圈的数量。
六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1

实验名称:加热白糖〔40分〕实验目标: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
实验器材:白糖、蜡烛、长柄金属匙1把。
实验过程:一、学生能写出所有器材名称。
领取齐全、拿取正确。
实验材料选择齐全〔5分〕二、加热白糖1、观察白糖。
〔5分〕2、用长柄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1g左右〕,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同时观察记录。
〔5分〕3、白糖刚好熔化没有变色时移开火焰观察这时的变化。
〔5分〕4、继续加热,至刚变色时观察白糖的变化。
〔5分〕5、加热结束后,熄灭蜡烛。
〔5分〕6、比较观察加热后的白糖与加热前的白糖。
〔5分〕实验结论: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大小等,是物理变化。
产生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
〔5分〕实验名称: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60分〕实验要求:认识显微镜主要结构,能正确使用显微镜。
实验用品:显微镜,纱布,双子叶植物茎永久横切片〔或自制的洋葱表皮装片〕。
1、清点材料与用具。
按材料清单清点材料用品是否齐全。
〔3分〕2、取放显微镜。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身体左前,距桌边7—15cm。
要轻放、放稳。
〔5分〕3、任意抽测显微镜结构中的2个结构。
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目镜、物镜、转换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遮光器、反光镜。
(每个结构5分)共10分)4、调光。
A、调高镜筒,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手推物镜旋转不得分〕。
选合适的光圈。
〔5分〕B、左眼视镜同时右眼睁开。
用手捏反光镜边缘〔不得触及镜片〕调反光镜。
视野亮度适宜。
〔5分〕5、安放装片观察。
A、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
〔5分〕B、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好将要观察的标本移至通光孔中央。
〔5分〕C、头偏向一侧注视物镜,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接近盖玻片。
〔5分〕D、左眼视镜同时右眼睁开,用粗准焦螺旋找到要观察的标本移至视野中央。
用细准焦螺旋调出清晰物像。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测试题;试题一:制作印迹化石模型(考试时间:10分钟)一、实验目的:了解化石的形成二、实验器材:黏土或者橡皮泥(适量),小树叶1--2片。
三、实验操作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2.根据小树叶(或其它生物残骸)的大小把黏土(或橡皮泥)擀平。
3..把小树叶(或其它生物残骸)放在黏土(或者橡皮泥)上用手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
4.把印迹化石的模型放在适当的位置。
5.打扫清洁卫生。
试题二杠杆省力的秘密(考试时间:10分钟)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一、实验器材: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8个相等质量钩码)二、实验操作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
2.调节杠杆平衡。
(将杠杆水平放置静止后,观察杠杆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如不平衡,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丝,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3.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钩码,使杠杆平衡。
(杠杆两端钩码的质量与力臂成反比。
)4.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使杠杆平衡。
(例:左边:50克10厘米)5.向监考教师报告实验现象及结论。
(右边:100克5厘米)6.整理实验器材。
(结论:当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试题三观察洋葱的表皮实验(考试时间:10分钟)一、实验目的: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二、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片标本(洋葱表皮)。
三、实验操作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
2、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
(1)、对光(调节显微镜)。
(旋转转换器,让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转动反光镜,让视野明亮。
)(2)、安装玻片标本。
(放置玻片时,让被观察物体处于通光孔的正中央,并用压玻片夹压住玻片。
)(3)、观察。
(先调节粗准焦螺旋,能较清醒的看见被观察物体,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以致更清醒的看见被观察物体。
)3、画出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并能正确标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详细见下图所示)。
4、器材整理复位,并做好清洁卫生。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2、在研究杠杆作用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尺和足量钩码。
因为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志,我们可以先确定(杠杆尺左边)一个点为阻力点,并悬挂一定数量的钩码,这时杠杆尺将失去平衡;再选择杠杆尺右边一个点作为动力点试挂钩码使杠杆尺恢复平衡。
改变阻力点或阻力点出悬挂的钩码数多做几次,并将每次实验情况记录如下表: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4、在研究轮轴作用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有铁架台、大小轮各一个(大小轮直径最好成倍数关系)和足量钩码。
实验时,先将大小两轮固定在铁架台上(以小轮为轴),然后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再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的力。
改变轴上所挂钩码数多做几次,并将每次实验情况记录如下表:通过分析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我们发现:在轮轴的(轮)上用力时省力。
5、在研究轮轴作用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有铁架台、大小轮各一个(大小轮直径最好成倍数关系)和足量钩码。
实验时,先将大小两轮固定在铁架台上(以小轮为轴),然后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轮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再在轴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的力。
改变轴上所挂钩码数多做几次,并将每次实验情况记录如下表:6、在研究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有铁架台、大小不同轮(这些轮直径最好与轴的直径成倍数关系)和足量钩码。
实验时,先将轮和轴组合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再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通过分析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我们发现:当(轴)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
7、在研究定滑轮作用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有铁架台、滑轮、弹簧测力计和钩码。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试题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练习题姓名:班级:一、杠杆平衡的实验实验器材:支架,杠杆尺,钩码实验要求:将杠杆尺安装在支架上,确定阻力点(A处),用力点(B处),用不同的方法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是杠杆尺保持平衡。
并说说用力情况。
我的发现:通过以上数据,我发现的规律是: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标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标杆费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标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二、斜面省力的实验(一)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钩码一个,表面光滑的木板1块,小木块3个(高低不同)实验记录:该实验方法属于实验,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等。
2、根据研究得出的实验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三、斜面省力的实验(二)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钩码一个,表面光滑长度不同的的木板3块,小木块3个(高低相同)1、该实验方法属于实验,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相同的条件是:、、等。
2、根据研究得出的实验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四、滑轮(1) (2) (3)1、研究问题: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2、我的推测: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系。
通过实验我知道了: ,我们还可能通过改变 和增加 来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
六、通电线圈和指南针图1 图21、如图1,通电导线与小磁针的实验,在静止的指南针上方拉一根与指南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小磁针立刻发生 ,切断电流后,小磁针 。
这个现象早在1820年,由丹麦科学家 在一次偶然实验中首先发现的。
2、图2与图1比较,在通电后 的小磁针偏转角度大一些,这个现象说明了 。
3、通电的线圈还能作为 检测器,检测电路中是否存在 。
七、电磁铁(一)图1 图21、由 和 组成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图1的电磁铁铁钉尖与小磁针的北极相吸引,那么图2的电磁铁铁钉尖是 极。
2、图1的电磁铁铁钉尖与小磁针的北极相吸引,那么图2的电磁铁铁钉尖是 极。
3、通过以上实验发现,当调换电池 连接时,或线圈 改变时,电磁铁的 也会发生改变,改变电磁铁南北极最好的方法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练习题
姓名:班级:
一、杠杆平衡的实验
实验器材:支架,杠杆尺,钩码
实验要求:将杠杆尺安装在支架上,确定阻力点(A处),用力点(B处),用不同的方法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是杠杆尺保持平衡。
并说说用力情况。
标杆尺
阻力点用力点
用力情况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个)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个)
1
2
3
我的发现:通过以上数据,我发现的规律是: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标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标杆费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标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二、斜面省力的实验(一)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钩码一个,表面光滑的木板1块,小木块3个(高低不同)
实验记录:
斜面的情况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
高度2cm 高度3cm 高度4cm
使用力的大小 5 N 5.6 N 7.3N 该实验方法属于实验,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等。
2、根据研究得出的实验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三、斜面省力的实验(二)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钩码一个,表面光滑长度不同的的木板3块,小木块3个(高低相同)
斜面的情况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
木板长度20cm 木板长度30cm 木板长度40cm
使用力的大小12 N 7.6 N 6.5N
1、该实验方法属于实验,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相同的条件是:
、、等。
2、根据研究得出的实验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四、滑轮
(1)(2)(3)
图1是滑轮,作用是。
图2是滑轮,作用是。
图3是滑轮,作用是。
1、研究问题: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
2、我的推测: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系。
3、实验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
纸梁厚度1倍厚度3倍厚度6倍厚度
垫圈数量2个5个11个
通过实验我知道了:
,我们还可能通过改变和增加来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
六、通电线圈和指南针
图1 图2
1、如图1,通电导线与小磁针的实验,在静止的指南针上方拉一根与指南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小磁针立刻发生,切断电流后,小磁针。
这个现象早在1820年,由丹麦科学家在一次偶然实验中首先发现的。
2、图2与图1比较,在通电后的小磁针偏转角度大一些,这个现象说明了。
3、通电的线圈还能作为检测器,检测电路中是否存在。
七、电磁铁(一)
图1 图2
1
、由和组成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图1的电磁铁铁钉尖与小磁针的北极相吸引,那
么图2的电磁铁铁钉尖是极。
2、图
1
的电磁铁铁钉尖与小磁针的北极相吸引,那么图2
的电磁铁铁钉尖是极。
3、通过以上实验发现,当调换电池连接时,或线圈改变时,电磁铁的也会发生改变,改变电磁铁南北极最好的方法是:。
八、电磁铁(二)
实验记录单: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
电磁铁通电后
电磁铁是一种将能转
化成能的装置。
电磁铁断电后
九、电磁铁(三)
A B C
上面A、B、C三个实验装置图,是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请仔细阅读题目并结合你学过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三个实验中所用的电池、导线、铁芯相同。
)
1、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的圈数的关系,实验改变的条件是,不改变的条件是。
应该选择图中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此实验能得出:。
2、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中电流强弱的关系,实验改变的条件是,不改变的条件是。
应该选择图中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此实验能得出:。
十、电磁铁(四)
实验记录:(一)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
电流不变,线圈匝数不同。
①电流不变(2节电池),20匝
线圈的电磁铁吸引12个大头针。
电流不变,线圈匝数越少,
磁力越,线圈匝数越
多,磁力越。
②电流不变(2节电池),40匝
线圈的电磁铁吸引26个大头针。
实验记录:(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结论
线圈匝数不变,电流
不同。
①1节电池,
20匝线圈的电磁铁吸引13个大头针。
线圈匝数不变,电流越小,磁力越 ,电流越大,磁力越 。
②线圈匝数不变(20匝),增大电流(2节电池)电磁铁吸引22个大头针。
图1 图2
1、将白糖晶体用长柄汤匙在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图1的白糖晶体熔化,这是 变化。
从图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是 变化。
判断物质到底属于哪种变化,核心是看它 。
2.在加热白糖过程中,蜡烛熔化变短属于 变化;蜡烛燃烧伴有放热,发光现象是 变化。
十二、碘酒与淀粉实验
1、实验材料:水果刀、滴管、碘酒、米饭。
2、提出的假设:
3、实验步骤:将碘酒用滴管滴在米饭上;观察现象,记录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4、观察到的现象:
5、分析现象:
6、得出的结论:
十二、小苏打与白蜡实验
1、实验材料:小苏打、白蜡、玻璃杯、玻璃片、蜡烛、细木棍等。
2、实验方法:取一只玻璃杯,倒入 匙白醋后小心倒入 匙小苏打,稍后在玻璃杯上盖上玻璃片。
3、实验现象:
(1)用肉眼观察,发现 ,用手触摸杯壁,感觉 ,仔细会听到 。
(2)当我们把盖在杯子口的玻璃片移开时,迅速用点燃的细木棍伸进杯子,发现 ,说明这种气体有 的特点,这时我们 (“能”或“不能”)判断这是什么气体。
经过科学研究,发现这种气体有 、 、 等特点,说明这种气体是 ,它广泛运用我们的生活中,如: 。
(3)如果我们往反应后的杯子里再倒一点白蜡,发现没有反应,说明 ;如果我们往反应后的杯子里再倒一点小苏打,发现没有反应,说明 。
这种反应后的物质是 。
4、实验结论:把白醋与小苏打混合后,它们 明显变化,并伴随着 的现象,所以这是 变化。
编号 盘子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A 空盘子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有点生锈 B 水盘子
水变色
生锈
锈多了
锈更多了
C 菜油盘子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
D
1、A号盘所记录的现象,说明铁生锈与有关;B号盘所记录的现象,说明铁生锈与有关;比较这两个盘子记录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对铁生锈影响大,对铁生锈影响小。
2、C号盘有这样的现象是因为:,说明铁生锈是
和的共同作用。
写两个常用的防止铁生锈的办法:。
3、如果再增加一个D盘子,将铁钉一半浸在盐水里,一半浸在空气中,根据四个盘子铁生锈的速度情况,按由快到慢的顺序给这四个盘子排序:、、、。
十四、铁生锈实验(二)
铁生锈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全世界每年由于铁生锈造成的钢铁损坏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某科学小组进行了这样一次实验:
A试管中把铁钉浸没在蒸馏水中,并在水面加一层植物油;B试管将铁钉一半放在蒸馏水里,一半露在空气中;C试管中加干燥剂,再放一团干棉花球,并将试管用橡皮塞塞紧。
1、A试管中的铁钉。
只能与接触,因为水上面有植物油能防止溶解到水中;B试管中的铁钉能够充分与和接触;C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接触,因为试管中的干燥剂能很好的吸收空气中的。
2、一星期后观察发现,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比较严重,而和两个试管中的铁钉基本没有生锈的现象。
3、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结论:。
十五、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实验
实验材料:硫酸铜溶液、铁钉、镊子、烧杯
实验方法:将铁钉插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
观察到现象:铁钉表面有一层色的物质生成;溶液逐渐从色变渐,产生沉淀物。
实验结论: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时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物质。
十六、垃圾填埋实验
1、右图是垃圾填埋实验。
图中的细石子代表,
所喷的水代表,浸墨纸巾代表,瓶底清水代
表。
2、观察到的现象:。
3、这个现象让我明白了:。
4、不能使用填埋办法处理的垃圾有:
(至少举三种)
5、在垃圾场上能,不能。
6、目前,垃圾处理常用的办法除填埋外,是处理垃圾的
另一种办法。
但无论哪种方法均会对环境造成再次污染,因此我们应
减少垃圾的数量。
请你给大家提几条减少垃圾的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