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
本人多年从事农村小学教学工作,深知目前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阅读水平的低下严重制约了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如知识面狭窄,理解和表达能力差,写作水平低,缺乏口语交际能力等。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课外阅读,合理利用和开发身边的阅读资源,使学生有书可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现状分析:
一、阅读资源比较匮乏,源于四个方面:
学校方面:每所小学按规定应有一定的数量的藏书供学生借阅,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学校配备的图书数量有限,大多数学校可供学生阅读的图书比较少,种类也不全。学生想读书,却无处借阅。为了减少图书丢失、损耗,或是免于麻烦,大多数学校不愿开放图书室,也没有相关的制度和要求,使本来就有限的图书束之高阁,成了摆设,不供学生借阅,造成资源浪费。
家庭方面:由于家长文化素质的影响,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认识不足,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学会课本上的知识就行了,课外书只是“闲书”,影响学习。家长不了解阅读的真正意义,也不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平时只给孩子买一些作文之类的书。当然,也不排除经济条件因素的制约。
教师方面:一般情况下,教师只注重学科知识的教学,认为完成本学期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就尽职尽责了,没有考虑到教育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教学中疏于引导和指导。
学生自身:大多数学生没有阅读的习惯,有钱买零食和玩具而不买书。
二、农村地区没有读书的氛围,社会、家庭普遍不重视。
农村小学生阅读环境本身先天不足,又缺乏其发育的土壤,再加上农村小学生的父母对孩子、对其自身的阅读重视程度不够,对孩子疏于管理和要求,无法起到“身教”的作用。所以,学生放学回家就处在一个开放的、无人管理的状态中,大部分孩子没有阅读的意识,课余时间就在玩耍中度过。
应对策略:
一、努力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
宏观上看,政府应该加大农村教育的关注和投入,创办乡镇图书馆,规范文
化市场,兴办农家书屋。学校应该有计划地购置图书,定期开放图书室,建立健全图书室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等,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资源,使学校图书真正为学生所用,避免资源闲置浪费。
二、建立班级图书角。
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建立班级图书角。教师鼓励学生自主买书、捐书,把个人书籍暂时寄存在班级内,“书源共享”。这样相互竞阅,借读,促进学生阅读。我曾经提倡学生“凑钱买书,分本收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既有书读,又让学生养成了有钱就买书的好习惯,也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可谓是“一举三得”。
三、构建和谐的课外阅读社会文化氛围。
开展社会性阅读活动,营造家庭阅读环境。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是在家里进行的,家庭的阅读环境、家庭的经济水平等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质量。针对经济条件差的,鼓励学生借书看换书看。教师积极开展家访工作,只有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学生的课外阅读才能有强有力的支持。
四、发挥学校主场所、教师重要参与者、学生主体性的作用。
课外阅读要立足于学生,引导来自于教师。教师要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给学生指导、推荐适合的书籍。同时,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教师要善于捕捉教材中的有关信息,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学习课文《赤壁之战》时,教师应给学生讲述《三国演义》中的有关章节,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必要时可以运用“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设置悬念,一定会极大地调动小学生阅读的兴趣。
2、经常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给学生以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体验到读书的快乐。学校应开展“读书周”或“读书月”活动,从“读一本好书”到“读十本好书”,以至于“读一百本好书”,逐步培养阅读习惯。
3、每周设置一节课外阅读课,努力营造“人人爱书,人人读书”的良好氛围。
小学阶段作为阅读关键时期,有效地开展阅读活动,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在当前是非常紧迫的重要教育活动。应该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全社会应该形成有利于小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进行自我教育、培养终身阅读习
惯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卓有成效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