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二轮复习:高考散文阅读-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 二轮复习课件散文阅读(共三课时)
![高三语文 二轮复习课件散文阅读(共三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ab00d8925727a5e9856a61ff.png)
表明作者思想情感的词语 表意含蓄的词语 表意较形象的词语……
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
一、理解词语 2.方法
从词语自身出发:看其词性,看其自身意 义,看其内部结构(针对短语而言)。
从表达出发,看其有无修辞, 从语境出发,看搭配,看位置和次数,看 上下文
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
练习:P62-1、2
1. “博览”与“精读”的理解
比喻:使用……(喻体)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本体)的特点。 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夸张: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拟人:赋予…(对象)人的……(情态),表达有情趣。 排比:增强……(对象)气势,一气呵成,节奏鲜明。 反复:对……进行反复,突出了……(对象)的特点,强化了作 者的……态度(感情)。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
结构上承上启下:收住上文所写泸沽湖自然之美 的笔墨,转入对泸沽湖人的活动的叙写,使文章文脉连 贯,展开自然。
理解·深层意蕴
4.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泸沽湖是摩梭人的伊甸园” 作者从自然风光和人的活动两个方面表现了泸沽湖是
摩梭人的伊甸园。 先写其纯洁的自然风光:开头用“任何一个傻瓜用一
种傻瓜相机,顺手这么一按”,“照片准能参加全国影展”; 再将泸沽湖与九寨沟、张家界、喀纳斯湖等著名风景
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
二、理解句子
1.常考哪些句子?
语意隐含而丰富的句子 运用特殊技巧语意含蓄的句子……
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
二、理解句子 2.方法
①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 ②分析句子的结构 ③分析句子的修辞等手法 ④分析句子的语境。看相邻语句;结合段意、 主旨……
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
练习:P63-3
理解·深层意蕴
练习:P214-2、3、4、5
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
一、理解词语 2.方法
从词语自身出发:看其词性,看其自身意 义,看其内部结构(针对短语而言)。
从表达出发,看其有无修辞, 从语境出发,看搭配,看位置和次数,看 上下文
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
练习:P62-1、2
1. “博览”与“精读”的理解
比喻:使用……(喻体)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本体)的特点。 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夸张: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拟人:赋予…(对象)人的……(情态),表达有情趣。 排比:增强……(对象)气势,一气呵成,节奏鲜明。 反复:对……进行反复,突出了……(对象)的特点,强化了作 者的……态度(感情)。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
结构上承上启下:收住上文所写泸沽湖自然之美 的笔墨,转入对泸沽湖人的活动的叙写,使文章文脉连 贯,展开自然。
理解·深层意蕴
4.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泸沽湖是摩梭人的伊甸园” 作者从自然风光和人的活动两个方面表现了泸沽湖是
摩梭人的伊甸园。 先写其纯洁的自然风光:开头用“任何一个傻瓜用一
种傻瓜相机,顺手这么一按”,“照片准能参加全国影展”; 再将泸沽湖与九寨沟、张家界、喀纳斯湖等著名风景
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
二、理解句子
1.常考哪些句子?
语意隐含而丰富的句子 运用特殊技巧语意含蓄的句子……
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
二、理解句子 2.方法
①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 ②分析句子的结构 ③分析句子的修辞等手法 ④分析句子的语境。看相邻语句;结合段意、 主旨……
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
练习:P63-3
理解·深层意蕴
练习:P214-2、3、4、5
2019高考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复习 PPT 课件
![2019高考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复习 PPT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c400daf524ccbff021845d.png)
具有韵律美和节奏感 • “奓开了、哈呀、垄堰根”运用方言俗语、口语
动活泼 • (2)句式角度: • 长句短句结合,整句散句交错,使句式错落有致 • (3)修辞角度: • 对比、比喻,使形象生动
《书房的窗子》第2段
•(1)词语角度: •“古红、山阴水曲、隐翳、枝叶扶苏、清虚可爱、 运用成语和文言词汇,典雅优美,富有文采 •(2)句式角度: •长句短句结合,整句散句交错,使句式错落有致 •(3)修辞角度: •排比,整齐严密;引用古诗文,使语言富有古典韵
• 联系上下文,联系主旨 • 巴尔扎克的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创作是一种
程,也是一种自我消蚀的过程”
文中写道:“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 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 帝的虎口。”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 (1)作者以“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表现“精 富足与丰盈,以“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 体力的“渐渐衰竭”,
次要形象/物 象
对主要形象 的作用
对比、衬托、类比、 象征……
对内容主旨 的作用
对文 的
《再见槐花》:联系全文,探究“槐花 中的意义。
• (1)槐花是全文的线索【结构上,贯穿全文】 • (2)写槐花就是写母亲,槐花象征了母亲平凡、
的形象【对主要形象的作用】 • (3)槐花寄予了作者对童年生活及母亲的深情回
主旨的作用】
《牛铃叮当》:文中多次写到“牛铃” 么效果?
• (1)呼应题目,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 【结构上】
• (2)形成背景音乐,增添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点上】
• (3)象征农耕时代,承载了农耕时代的情感与 达了作者对淳朴诗意的乡村COMPANY
• ③整体上形成了明快风趣的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
动活泼 • (2)句式角度: • 长句短句结合,整句散句交错,使句式错落有致 • (3)修辞角度: • 对比、比喻,使形象生动
《书房的窗子》第2段
•(1)词语角度: •“古红、山阴水曲、隐翳、枝叶扶苏、清虚可爱、 运用成语和文言词汇,典雅优美,富有文采 •(2)句式角度: •长句短句结合,整句散句交错,使句式错落有致 •(3)修辞角度: •排比,整齐严密;引用古诗文,使语言富有古典韵
• 联系上下文,联系主旨 • 巴尔扎克的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创作是一种
程,也是一种自我消蚀的过程”
文中写道:“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 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 帝的虎口。”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 (1)作者以“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表现“精 富足与丰盈,以“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 体力的“渐渐衰竭”,
次要形象/物 象
对主要形象 的作用
对比、衬托、类比、 象征……
对内容主旨 的作用
对文 的
《再见槐花》:联系全文,探究“槐花 中的意义。
• (1)槐花是全文的线索【结构上,贯穿全文】 • (2)写槐花就是写母亲,槐花象征了母亲平凡、
的形象【对主要形象的作用】 • (3)槐花寄予了作者对童年生活及母亲的深情回
主旨的作用】
《牛铃叮当》:文中多次写到“牛铃” 么效果?
• (1)呼应题目,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 【结构上】
• (2)形成背景音乐,增添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点上】
• (3)象征农耕时代,承载了农耕时代的情感与 达了作者对淳朴诗意的乡村COMPANY
• ③整体上形成了明快风趣的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
高三二轮复习散文阅读课件
![高三二轮复习散文阅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0daa1f33687e21af45a99f.png)
如果喜欢文笔优雅清新的,建议读读简嫃,她的《水问》一 辑不论文笔还是意境都很是优美,我反复品味了很久。
如果喜欢静心禅意的,当然就是林清玄了,《心的菩提》《 情的菩提》都是很味道清淡悠远的散文集。
如果想看励志类的,史铁生应该算是不错的了。
周国平的比较有启发性,看着让人多加思考。索、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照应题目、 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伏笔、铺垫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三二轮 复习散 文阅读 课件( 共33张PPT)
五、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 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 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 的深刻意义。
3.《想飞》。作者徐志摩,《想飞》充满了自由的气息,语言激昂,感 情充沛。作者赋予“飞”“超脱一切,笼盖一切,扫荡一切,吞吐一切 ”的意义,抓住瞬间的灵感,把心底压抑已久的感情释放出来,从而寻 求灵魂深处的解放。
4.《绿》。《绿》是中国现代散文家朱自清于1924年2月所作的一篇写景 散文。全文以热情的笔调,对梅雨潭的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颂扬了 祖国大自然的绚丽风光,写得清新细腻,漂亮缜密,精致玲珑,诗意盎 然。
散文阅读应分几步?(阅读程序)
一读—整体感知:
①了解主要内容; ②归纳中心意思; ③分析题目含义。 ——用一句话概括中心。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三二轮 复习散 文阅读 课件( 共33张PPT)
12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三二轮 复习散 文阅读 课件( 共33张PPT)
散文阅读应分几步?(阅读程序)
二理—理清思路:
1、抓抒情议论句; 2、抓过渡句; 3、 抓每层每段中心句。——用铅笔作好标 志。
三找—-找答题区域——画出相关处。
如果喜欢静心禅意的,当然就是林清玄了,《心的菩提》《 情的菩提》都是很味道清淡悠远的散文集。
如果想看励志类的,史铁生应该算是不错的了。
周国平的比较有启发性,看着让人多加思考。索、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照应题目、 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伏笔、铺垫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三二轮 复习散 文阅读 课件( 共33张PPT)
五、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 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 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 的深刻意义。
3.《想飞》。作者徐志摩,《想飞》充满了自由的气息,语言激昂,感 情充沛。作者赋予“飞”“超脱一切,笼盖一切,扫荡一切,吞吐一切 ”的意义,抓住瞬间的灵感,把心底压抑已久的感情释放出来,从而寻 求灵魂深处的解放。
4.《绿》。《绿》是中国现代散文家朱自清于1924年2月所作的一篇写景 散文。全文以热情的笔调,对梅雨潭的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颂扬了 祖国大自然的绚丽风光,写得清新细腻,漂亮缜密,精致玲珑,诗意盎 然。
散文阅读应分几步?(阅读程序)
一读—整体感知:
①了解主要内容; ②归纳中心意思; ③分析题目含义。 ——用一句话概括中心。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三二轮 复习散 文阅读 课件( 共33张PPT)
12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三二轮 复习散 文阅读 课件( 共33张PPT)
散文阅读应分几步?(阅读程序)
二理—理清思路:
1、抓抒情议论句; 2、抓过渡句; 3、 抓每层每段中心句。——用铅笔作好标 志。
三找—-找答题区域——画出相关处。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散文阅读课件(43张)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散文阅读课件(43张)](https://img.taocdn.com/s3/m/492017d8551810a6f5248665.png)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满分策略] 第一步: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分析特点 文章第⑥段叙述了沈从文的人生经历,“我认识美,学会思索, 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时也说明沈 从文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二步:从描写中概括分析特点 文章第③段描写听涛山的特点,“多像沈从文先生平和的性 格”,体现了沈从文平和谦卑的性格特点;③④两段描写了沈从文墓 茔周围的情形,则凸显出先生去世后的孤独与寂寞。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⑥水,是理解沈从文的最佳途径。他自己就曾经说过:“我感情 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印象实在不少。我幼小时较美丽的 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 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沈从文是顽皮的逃学大王, 枯燥的私塾和新式的学校都吸引不了他,他总是逃学去看河中的行 船,船上的水手;看河岸的树木,林中的小鸟;看河边的小城,城中 的针铺、伞铺、皮靴店、染坊、豆腐坊、冥器铺。哪怕是因逃学而被 罚在孔夫子牌位前跪着,他脑中呈现出的,仍是河中的鳜鱼被钓起、 风筝飞满天、黄鹂在山中歌呼、树上果实累累的情形。他就这样读着 一本小书,同时读着一本大书。十四岁多一点,他就到地方的部队里 当兵,那是当地大多数青年人的首选出路。辗转在沅水流域,又从水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轮复习 语文
④墓在山腰。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坟茔了吧?坟是一座山, 山是一座坟,沈从文先生的骨灰直接撒入山上的泥土中,这位自然之 子最后彻底回归自然,与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就如石级边的一 块石碑上写的: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是沈从文的 表侄,大画家黄永玉送给他的。从凤凰出发,沿着沅水流域,然后北 京、上海、昆明,复又回到北京,这是他的人生轨迹,现在他回家 了。听涛山是幸运的,它容纳了蜚声海内外的一位士兵,一位作家, 一位学者,一位“乡下人”。
大二轮复习 语文
[满分策略] 第一步: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分析特点 文章第⑥段叙述了沈从文的人生经历,“我认识美,学会思索, 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时也说明沈 从文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二步:从描写中概括分析特点 文章第③段描写听涛山的特点,“多像沈从文先生平和的性 格”,体现了沈从文平和谦卑的性格特点;③④两段描写了沈从文墓 茔周围的情形,则凸显出先生去世后的孤独与寂寞。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⑥水,是理解沈从文的最佳途径。他自己就曾经说过:“我感情 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印象实在不少。我幼小时较美丽的 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 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沈从文是顽皮的逃学大王, 枯燥的私塾和新式的学校都吸引不了他,他总是逃学去看河中的行 船,船上的水手;看河岸的树木,林中的小鸟;看河边的小城,城中 的针铺、伞铺、皮靴店、染坊、豆腐坊、冥器铺。哪怕是因逃学而被 罚在孔夫子牌位前跪着,他脑中呈现出的,仍是河中的鳜鱼被钓起、 风筝飞满天、黄鹂在山中歌呼、树上果实累累的情形。他就这样读着 一本小书,同时读着一本大书。十四岁多一点,他就到地方的部队里 当兵,那是当地大多数青年人的首选出路。辗转在沅水流域,又从水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轮复习 语文
④墓在山腰。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坟茔了吧?坟是一座山, 山是一座坟,沈从文先生的骨灰直接撒入山上的泥土中,这位自然之 子最后彻底回归自然,与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就如石级边的一 块石碑上写的: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是沈从文的 表侄,大画家黄永玉送给他的。从凤凰出发,沿着沅水流域,然后北 京、上海、昆明,复又回到北京,这是他的人生轨迹,现在他回家 了。听涛山是幸运的,它容纳了蜚声海内外的一位士兵,一位作家, 一位学者,一位“乡下人”。
2019高考语文复习课件:散文阅读结构
![2019高考语文复习课件:散文阅读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95ebfa3bbb68a98271fefa4c.png)
③女人去看娘,男人守在家里忙麦收前的 杂事。开镰前最后一集是“忙农会”,各类夏 收物资一应俱全挤满市场。县里剧团也到集市 凑热闹,急锣紧鼓唱《喜开镰》。树阴下,男 人们三个一堆,五个一团,聚在一起聊天。
交待交通工具的
无非是说,今年麦子长得厚,吃苦的日子到了, 脸上却掩不住心里的喜悦。先前,从甘肃来的 麦客,早早就往关中赶。一路上从西往东,跟 着麦熟先后,次第割过来,叫赶麦场。如今, 麦客少了,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
我最喜爱的那片水,该是故都城北的什刹海 写“爱”之缘由: 了。那如一块青玉的平静流水,曾做了我四年的 伴侣。
什刹海正位于我母校的后门,渡过一道筑在 溪水上的石桥,再一转弯,便会听见那愉快的水 声,伴着水滨青翠的树色在欢迎来访者了。逢着 清晨无课,我总是拿了一本诗集,在水边徜徉, 那时候,正是充满了诗意与幻梦的年纪,水边有 时是“自在飞花轻似梦”的诗境,有时是“无边 丝雨细如愁”的凄凉境界,还有什么更适于少年 的心灵流连徘徊?我常是将书放在身边,双足垂 到水面,叫水上的白云,将我带到又温暖又惆怅 的幻梦里。我曾有一首小诗,其中两段是:
题型点拨 做整体思路类结构题,首先要概括 段意,然后分析它们的语意关系,划分层次, 找出各层次间的语意关系,如总分、分总、总 —分—总、层进、并列、因果、转折等。简析 时先答出运用了什么结构思路,然后具体分层 答层意,并时刻分析前后关系。
二、照应类结构题 题型训练 2 (2008·四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文后题目。
了。一直在那里溶溶漾漾,如同一个殷勤的主人的手,将酒杯 斟得太满了,使每一个来游者,都想一尝这葡萄色的琼浆,而 低吟:“呵,你新鲜的湖水,陶醉了我的心灵。”
放假的日子,水边那块大石,便是我露天的座位了,水声 轻柔,水光明媚,教给我无穷尽的智慧,将已逝去的,正在进 行的,将要发生的一切,缓缓地告诉了我。我就这样坐着,听 着,想着,直到夕阳将辉煌的火炬投入水中,将对岸人家的窗 子也照亮了,我才将水色水光摄录心坎,带了回去。
交待交通工具的
无非是说,今年麦子长得厚,吃苦的日子到了, 脸上却掩不住心里的喜悦。先前,从甘肃来的 麦客,早早就往关中赶。一路上从西往东,跟 着麦熟先后,次第割过来,叫赶麦场。如今, 麦客少了,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
我最喜爱的那片水,该是故都城北的什刹海 写“爱”之缘由: 了。那如一块青玉的平静流水,曾做了我四年的 伴侣。
什刹海正位于我母校的后门,渡过一道筑在 溪水上的石桥,再一转弯,便会听见那愉快的水 声,伴着水滨青翠的树色在欢迎来访者了。逢着 清晨无课,我总是拿了一本诗集,在水边徜徉, 那时候,正是充满了诗意与幻梦的年纪,水边有 时是“自在飞花轻似梦”的诗境,有时是“无边 丝雨细如愁”的凄凉境界,还有什么更适于少年 的心灵流连徘徊?我常是将书放在身边,双足垂 到水面,叫水上的白云,将我带到又温暖又惆怅 的幻梦里。我曾有一首小诗,其中两段是:
题型点拨 做整体思路类结构题,首先要概括 段意,然后分析它们的语意关系,划分层次, 找出各层次间的语意关系,如总分、分总、总 —分—总、层进、并列、因果、转折等。简析 时先答出运用了什么结构思路,然后具体分层 答层意,并时刻分析前后关系。
二、照应类结构题 题型训练 2 (2008·四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文后题目。
了。一直在那里溶溶漾漾,如同一个殷勤的主人的手,将酒杯 斟得太满了,使每一个来游者,都想一尝这葡萄色的琼浆,而 低吟:“呵,你新鲜的湖水,陶醉了我的心灵。”
放假的日子,水边那块大石,便是我露天的座位了,水声 轻柔,水光明媚,教给我无穷尽的智慧,将已逝去的,正在进 行的,将要发生的一切,缓缓地告诉了我。我就这样坐着,听 着,想着,直到夕阳将辉煌的火炬投入水中,将对岸人家的窗 子也照亮了,我才将水色水光摄录心坎,带了回去。
2019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散文阅读 课件(45张)
![2019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散文阅读 课件(45张)](https://img.taocdn.com/s3/m/678eba0a453610661ed9f4d4.png)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如果你添加了塞罕坝人为微信好友,又关心微信运动的计步排 名,你会发现,塞罕坝人多数时候是排在前列的,甚至不时占据封 面。这是因为塞罕坝人总是在路上,喜欢在“林子”里转悠,他们在 工作,在生活,在守护绿色,在制造“氧气”,在用坚实的脚步丈量 着、书写着大地上的那一笔舒展的“横”。 有了“横”与“竖”,坐标系的X轴、Y轴就确立了,而坐标系的 原点,站着的是“人”。
答案: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加了文章的形象美。例 如,“这些松树,跟风对话,跟雪周旋,跟寂寞逗趣”。②运用排 比、反复等大量的整句,使得语言凝练而富有韵律美,增强了文章的 抒情性。例如,“他们顶住了风,挡住了雨,吞下了苦,咽下了 痛”。③引用古文和新诗,营造了一种文化意境,增添了文章的意境 美。例如引用海子的诗。④以上形成了文章灵动和明快的语言风格。
大二轮复习 语文
提分点四
找角度,智取鉴赏语 言、技巧题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一、速解语言艺术题 (一)巧审题 1.指出下面这句话所体现的人物语言特色并分析它的表 设问方 达效果。 式 2.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简析本文的语言艺术) 3.分析本文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文章的语言艺术。 审题方 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赏析”等作答动词和“语言特 向 色”“表达效果”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第三步:规范解答 题目所涉及的语言特色一般是多方面的,答题时应先答最主要、 最突出的,然后再答次要的。答案要分点表述,形成合理的顺序。另 外,指明效果用词要准确,要注意运用术语。
2019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散文阅读 课件(43张)
![2019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散文阅读 课件(43张)](https://img.taocdn.com/s3/m/b4441bd27c1cfad6195fa7d4.png)
大二轮复习 语文
提分点三
熟技巧,破解形象概括、要点 归纳题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一、直击形象概括题 (一)巧审题 1.简要分析文中××的形象特点。 设问方 式 2.这篇散文在刻画××的形象时,主要写了哪些性 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本文中的××是作者着意要描写的人物,请说说 你对他(她)的了解。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3)分析议论抒情语句法。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 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文章主旨。 (4)因文而异法。①写人叙事类散文要对人物做出评价,或揭示、 评价事件的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 识。②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抒发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 悟。③哲理性散文的主旨,往往是作者对人生或社会、生活的揭示或 评价。 (5)借助背景法。借助注解,了解相关时代背景,由此推断作者的 写作意图。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2.“3步骤”概括分析物象特点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二、巧解要点归纳题 (一)巧审题 1.结合全文,根据××分析主要原因。 设问方 2.作者为什么说××?请简要概括。 式 3.作者在文中诠释了××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 加以概括。 审题方 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原 向 因”“特点”“主旨”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二)准解答 “2技巧+5策略”解题法 1.层(段)意概括解题2技巧 (1)提取词句法。对于直接概括某段段意题,如果有中心句或结论 句或关键词,直接提取即可。 (2)层意相加法。没有中心句、结论句、关键词的段落,首先要确 定段落叙述或描写的对象,然后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各层层意相 加。
提分点三
熟技巧,破解形象概括、要点 归纳题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一、直击形象概括题 (一)巧审题 1.简要分析文中××的形象特点。 设问方 式 2.这篇散文在刻画××的形象时,主要写了哪些性 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本文中的××是作者着意要描写的人物,请说说 你对他(她)的了解。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3)分析议论抒情语句法。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 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文章主旨。 (4)因文而异法。①写人叙事类散文要对人物做出评价,或揭示、 评价事件的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 识。②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抒发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 悟。③哲理性散文的主旨,往往是作者对人生或社会、生活的揭示或 评价。 (5)借助背景法。借助注解,了解相关时代背景,由此推断作者的 写作意图。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2.“3步骤”概括分析物象特点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二、巧解要点归纳题 (一)巧审题 1.结合全文,根据××分析主要原因。 设问方 2.作者为什么说××?请简要概括。 式 3.作者在文中诠释了××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 加以概括。 审题方 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原 向 因”“特点”“主旨”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二)准解答 “2技巧+5策略”解题法 1.层(段)意概括解题2技巧 (1)提取词句法。对于直接概括某段段意题,如果有中心句或结论 句或关键词,直接提取即可。 (2)层意相加法。没有中心句、结论句、关键词的段落,首先要确 定段落叙述或描写的对象,然后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各层层意相 加。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 散文阅读之结构 课件(53张)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 散文阅读之结构 课件(53张)](https://img.taocdn.com/s3/m/ee973af2195f312b3169a5b5.png)
长桨旁边,穿一件褴褛的蓝布长衫,套上一件褪色的灰布棉衣,头上缠
不就是宰羊吗?果然,草药味从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
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
⑤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
一缕咖啡的香气。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
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
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我断定,这又是
来;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
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答案
3.第⑥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答案 ①内容上,本段在前文基础上补充了第三种、第四种气味,段末 总结各种气味相融。 ②情感表达上,作者借此告诉人们:各种气味所代表的不同生活方式和 谐共存,邻里和睦相处。 ③点题,首尾呼应。“比邻而居”,厨房中气味共存,生活中邻里和谐, 文化上多元并包。
想不起,就不来,显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
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
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
味,弥漫开来。
⑥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你来我往,此起
彼伏。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个,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
一户新入住的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
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热闹了。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
些,比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
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来两
次,有时一日里一次不来,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而是想起了,就来,
不就是宰羊吗?果然,草药味从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
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
⑤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
一缕咖啡的香气。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
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
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我断定,这又是
来;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
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答案
3.第⑥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答案 ①内容上,本段在前文基础上补充了第三种、第四种气味,段末 总结各种气味相融。 ②情感表达上,作者借此告诉人们:各种气味所代表的不同生活方式和 谐共存,邻里和睦相处。 ③点题,首尾呼应。“比邻而居”,厨房中气味共存,生活中邻里和谐, 文化上多元并包。
想不起,就不来,显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
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
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
味,弥漫开来。
⑥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你来我往,此起
彼伏。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个,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
一户新入住的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
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热闹了。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
些,比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
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来两
次,有时一日里一次不来,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而是想起了,就来,
2019届高考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ppt课件(428页)
![2019届高考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ppt课件(428页)](https://img.taocdn.com/s3/m/e14e261c83c4bb4cf6ecd115.png)
真题文本 都快过去了,可它还在我们店里挂着!最后,我们先受 不了了。有一天,这孩子再来看望她的衣服时,我们就 取下来让她拿走。小姑娘惊喜得不敢相信,在那儿不知 所措地站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挪出房子,然后转身飞 快跑掉。
真题文本 ⑯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太麻烦。量体、排料、 剪裁、锁边、配零料、烫粘合衬、合缝……做成后,还 得开扣眼、钉扣子、缝垫肩、缲裤边。浅色衣服还得洗 一洗,缝纫机经常加油,难免会染脏一点。而且烙铁也 没有电熨斗那么干净,一不小心,黑黑的煤灰就从气孔 漾出来,沾得到处都是。
第三步
高效读文 把握文章主旨
明确主旨:一,赞美质朴、善良、勤劳、节俭、不慕奢 华、相互关爱、彼此体贴等看似平凡实则珍贵的美好人 性;二,思考买卖关系,揭示买卖双方不应也不必沦为 纯粹的金钱关系;三,思考劳作的意义,揭示了关于劳 动的哲理——诚实的、无愧于天地良心的谋生,都不免 辛苦; 能为他人带来美好的劳作, 就有乐趣, 就有价值, 就值得坚守。
真题文本 ⑤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店。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 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试了也死 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往镜子跟前拖,让他 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拍兹”(漂亮),可越这样他越 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真题文本 ⑥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 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如果有了中意 的一块布,未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 我们,一定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裙子的。 ⑦库尔马罕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 她的婆婆拎只 编织袋跟在后面。量完尺寸我们让她先付订金,这个漂 亮女人二话不说,从婆婆拎着的袋子里抓出三只鸡来 ——“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
对应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分析语言特色的能力,能力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四散文阅读第1讲课件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四散文阅读第1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b3c10c58fb770bf68a5520.png)
先生姓叶,一个隐者、居士、制笔者,放弃大城市的舒适, 只身走进虹关,设立工作室,执刀执笔,刻刻写写画画。兴致来 了,叶老师挥毫泼墨,正是徽墨磨出的浆液、芳香、光泽,正是 新的徽墨传人制作出的徽墨。磨墨时,细润无声,我却听到了墨 与砚台的喁喁细语。触摸着徽墨的韵律,我看到了,看到了徽墨 沿着纸的纹理在翩翩起舞,“入纸不晕,书写流利,浓黑光洁”。 真想只做一个书者,舀一瓢清清的湖水,每日轻柔磨墨,从容铺 纸,蘸墨挥洒,过上一段墨落纸上荡云烟的幽静生活。
婺源一文友善意地提醒我,虹关徽墨以及制作徽墨的人很难 找了,你这样没有目的地寻找,不啻白费心神徒劳无功。我不甘 心,相信在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艺,他们 会告诉我很多关于徽墨的记忆。
欣慰的是,季节扯起的丹青屏风里,总有一棵需十余个大人 合抱的千年古樟,华盖如伞,累了,就在树下坐一坐,仰望绵延 浙岭,聆听“吴楚分源”的回声。穿村而过的浙源水、徽饶古道 在炊烟袅袅里把日常琐碎的生活串成一幅恬谧幽静的水墨画,人 在画中,画在人中,昔日贩夫走卒、野老道者的身影渐行渐远在 徽墨涂抹的山水间,一丝淡淡的忧伤悄然在心里泛浮,随着雨滴 从瓦片上、树叶间滚落下来,把人带进梦里故园。
墨,松烟的精灵,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一撇一 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势,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徽墨,制作滥觞于南唐,兴盛于明清,享有“落纸如漆,万古存 真”之美誉。有权威人士言之凿凿指陈,北京故宫博物院还保存 着数十块虹关徽墨。徽墨无声,虹关有幸,虹关人因此而自豪。 水口、民居,显然还有徽墨等,不负众望,终于为虹关换来了“中 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字招牌。
解析:A 项,“身心疲惫、孤独失落”错,从全文看,“我” 是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去寻找徽墨的,“孑然一 身”“蹀躞”等词语表现的是“我”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寻找 徽墨的执着。B 项,“寄寓了‘我’内心的惋惜与不平”错,有 “惋惜”但没有“不平”。 答案:A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单2:人称选用的效果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自由 表达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以对话的口吻叙述, 拉近与抒情对 象的距离,增强抒情性、亲切感,呼告抒情 强烈感人,便于感情交流 。 第三人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能客观地展 现丰富多彩的生活,灵活自由,便于多角度 描述事物,表达感情观点。
散 文 阅 读
文 学 类 文 本 阅 读 之
清单1:散文构件的作用
1.题目 ①对象;②体裁;③线索、象征等。 2.开头 ⑴点题;⑵总领;⑶引出;⑷烘托渲染 3.主体部分 ⑴过渡段:承上启下(过渡); ⑵段落总括句: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观点态度 4.结尾 ⑴卒章显志 画龙点睛 ⑵ 首尾呼应(开头题目)
清单3:常见表现手法与技巧
1.表达方式:叙述顺序、描写方法、抒情类型。 2.表现手法:悬念、铺垫、伏笔、烘托、渲染、 衬托、对比、象征、想像、联想 3.布局谋篇:线索、顺序(时空逻)、点题过渡 照应 伏笔铺垫、卒章显志、详略剪裁 4.语言辞格: 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生动形象 对偶、排比、反复——强调突出 反问、设问——引起思考注意,突出强调 特别注意:衬托(正反)
中心句 转承句 哲理句
特殊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开头句子 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开门见山,呼应标题; 开门不见山,荡开一笔,设置悬念;故设疑问, 引发思索;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 气氛,奠定基调。 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领下文;呼应开头, 为结尾做铺垫;呼应标题,深化主旨; 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 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 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 思考。
筛选信息 区分主次 打好腹稿
根据题干,用自己 的话组织答案。
高考散文阅读
常见题型解题思路
题型一:局部内容作用分析题解题思路
1.明确位置: 审清题干,看清位置(开头、结尾、中间 等) 2.考虑结构作用:
总领、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线索、点题 等。
3.考虑内容作用: 局部内容及全文主旨(或作者情感态度) 4.分要答题,且用序数标明。
在这有限的时刻里,战士们还多方寻思着 ……这 些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中滚、爬、拚搏,无所畏惧的 战士,对朝鲜人民是多么体贴入微!怪不得朝鲜人 民称颂他们“这些中国孩子的心,简直是金子一般 的心,银子一般的心,水晶一般的晶莹玲珑的心!”
有叙述,有抒情,更有议论。
小结:熔情、理、事于一炉
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熔铸在一起的关键在 于:
⑴抓好叙事——抓住能反 映生活本质和内心深情的举 止行为。 ⑵要使情、理、事自然融 和在一起。
三、散文写作技巧
2.融情于叙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 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 小结:融情于叙 ⑴把浓郁的情感融于事件的叙述 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 中 见。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 ⑵传情处下重笔,写细节,让人 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 可触可感,产生共鸣。 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效果:笔笔写“竹”而又笔笔见“人”
一、主观题解题思路
1.通读全文,圈点勾画。
2.审读题干,明确要求。
3.圈定范围,筛取信息。
4.综合分析,整合重组。 5.根据赋分,分点答题。
6.打好草稿,简洁通顺。
二、主观题解题过程
审题 筛选
审清题干 定位区域
具体 步骤
根据题干 分析 摘要文读写基本规律
1.散文写作基本类型:
⑴缘情(志、理)择景(物、事)
⑵借景(物、事)抒情(志、理)
2.散文阅读基本要领:
⑴写景状物叙事是手段是依凭,抒情言志析 理才是归宿。 ⑵对景事物的理解要归结至情志理
三、散文写作技巧
1.熔情、理、事于一炉
叙述描写时,融进自己的感动感想感情, 熔情理事于一炉,体现出时空的流 动,体现对社会人生宇宙自然历 史文化文明等的深刻的思考。
中间句子 结尾句子
《往事》(2019年安徽卷)P269非
13.“清净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远不止 灯台守,人生宽广得很!”父亲的这句话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深化文意。强调青年人需要理 性对待理想。②为后文作铺垫。启发我的思 考,是后文写我的情感变化的铺垫。③凸显 父亲形象。显示出父亲的理性、睿智与慈爱。 【答题规范】作用(形式,表达效果,结 构)+内容分析
《心灵的篝火》(2019年北京卷)P263非
17.梅里雪山在作者的小说创作中具有重要 的作用,根据文意,谈谈这些作用表现在 哪些方面(6分)
特殊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特殊句子 首 句 结尾句 作 用 往往有提示、概括和传承信息的作用。 或概括上文,表现文章主旨,或留下余地让人思 索,或强烈地抒发感情。 记叙文中提示人物或事件的意义;议论文中往 往对论点的提示有着重要作用;说明文中往往 与提示事物的本质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承上启下,转换话题。 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启迪,说理深刻, 具有辩证气息;有时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明确考点
1、鉴赏形象 2、语言表达 3、布局谋篇 4、方法技巧 5、情感观点态度
命题答题一般规律 1、认真仔细阅读题目要求,用文 中语句作为答题的材料; 2、遵循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 3、体现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的 过程; 4、努力组成内容由浅入深的系列.
一、散文的基本类型
1.叙事性散文——以小见大 ①小事凡事——小事见深意 ②真人真事——不靠虚构 ③片断剪影——少用单一故事 2.哲理性散文——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 ①人生生活感悟 ②小处着笔 ③点到为止 3.写景咏物散文——意蕴丰富,含意深远 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②情景交融 ③细腻描写 4.文化散文——文化意象,文化韵味 ①文化视角 ②人文情怀 ③思想意蕴
三、散文写作特点
3.形神俱备
“形” 即形象(人事物景); “神”是通过联想想象,移情于物,物我一体。
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 的是茅竹。 ……有的密密麻麻,好似 埋伏在深坳里的一支奇兵;有的看来 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 “形” :生动地勾勒出苍山竹海的蓊郁气势。 番神采。 (袁鹰《青山翠竹》) “神”:井冈山人民战斗风貌的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