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西汉时期铜镜纹饰的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西汉时期铜镜纹饰的特征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写西汉初期、中期、晚期铜镜的纹饰特征以及影响铜镜纹饰形成流行的因素。

关键词:

xx铜镜纹饰

中国古代铜镜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度。中国古代铜镜的铸造,自齐家文化时期就已经开始,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各朝代,每一时期都有其各自的独特风格与特点,形成了我国铜镜完整的发展演变系统。铜镜的铸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特别是手工业的发展水平。铜镜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大量精美青铜器的一个组成部分。进入铁器时代后,大量的青铜器逐渐被铁器和陶瓷器皿取代了,然而铜镜却以它耐腐蚀和精美的特性,得到进一步发展。当然,这种发展是建立在不断改进合金成分的科学基础上的。古代工匠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前代的铜镜铸造业不仅继承,而且还有所创造、有所变化,因而形成了不同时代的特征与风格,成为我们今天鉴别铜镜时代的重要依据。铜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随着生产的发展,铜镜逐渐进入普通平民的家庭,这时它们表现出的民俗艺术,具有很高的概括性。

综观中国古代铜镜发展的历史,从四千年前我国出现铜镜以后,各个时期的铜镜反映了它的早期(齐家文化与商周铜镜),流行(春秋战国铜镜),鼎盛(汉代铜镜),中衰(三国、晋、魏、南北朝铜镜),繁荣(隋唐铜镜),衰落(五代、十国、宋、金、元铜镜)等几个阶段。从其流行程度、铸造技术、艺术风格和其成就等几个方面来看,战国、两汉、唐代是三个最重要的发展时期。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铜镜,以汉镜出土的数量最多,使用普遍,汉镜不仅在数量上比战国时期多,而且在制作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了很大发展。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强盛的帝国。在西汉统治的近四百年的历史中,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的改革,使国力强盛、人民

安乐,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社会的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因素也促进了西汉铜镜的发展。

一、xx初期

西汉铜镜继战国以后又一次大发展,汉代金属工艺中一个主要的品种,样式丰富,制作精巧,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装饰性。西汉初期的铜镜在图案上较多的保留着战国时期的因素,战国时期流行的镜类,到这时有的已经逐渐接近尾声,有的尚在继续流行,有的虽为此时新出,但其实仍保留了不少战国铜镜的特点,如地纹的使用,蟠螭纹的使用等。⑴

1、蟠螭纹

蟠螭纹保留了战国铜镜流行的蟠螭纹的许多特征,同时又采用了双线或三线式的新的主纹表现手法。可分IV式:

I式:

双兽纹钮座外围以铭文带一周。主纹为四组蟠螭纹,中间以四方配置的火焰形图案相隔,螭头居中而甚小,体躯作复杂的蟠旋虯结状。无地纹,使它有别于战国时期的蟠螭纹镜。

II式;云雷纹地,主纹是相互缠绕的蟠螭纹,蟠螭纹图案的中部,被一圈宽带纹所截断,带纹圈上有对称的四乳纹或四瓣花纹。

III式:

云雷纹地,钮座外多为铭文带,主纹为分列于四方的火焰形图案和以此形成的四组蟠螭,其外又围以铭文带一圈。

IV式:

云雷纹地,钮座外围以双线方格,方格内配置铭文,方座每边连接T形纹,和T形纹对府的是L形纹,方座四角相对的有V形纹。此图案现在应定名为“博局纹”。以V形纹为中心,配置有主纹蟠螭纹,蠕体躯多呈弧圈形线条。

西汉早期西汉初期是铜镜铭文的萌芽时代,文辞简略,依其内容可分为三类:

(1)男女或朋友间的纪念赠答铭文,措辞委婉曲折,如怨如慕,意味深长,有纪念相思勿忘而兼含颂祷之意。

(2)庆祝颂祷铭文,种类少,但数量多,证明当时十分盛行,如“大乐富贵”、“千秋万岁”、“宜酒食”等。

(3)具有修养的意义而用作规箴的铭文,铭文较长,分铸于内外铭带。

西汉初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西汉早期保留着战国的特点,在装饰的图案上有一定得继承性。这个时候铜镜的装饰特点基本上没有改变,因为这个时候战乱才刚刚平息,西汉刚刚建立政权,经济文化发展较慢,人们的主要精力都投注于生产上,没有太多的精力用在手工业的发展上。西汉初期铜镜纹饰没有太大发展与人们的心理状态是有关的。西汉经济没有出现繁荣的景象,生产必定是很低

下的,在生产技术上没有大的突破也是导致西汉初期铜镜纹饰单一的原因之一。

二、xx中期

西汉中期汉武帝前后,一些新的镜类流行起来了。这些新的镜类对后世铜镜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早期出现的草叶纹镜继续流行。星云纹镜在河南洛阳烧沟一期汉墓出土四面,同出的有武帝和昭帝五铢钱。北京大径台西汉木榔墓亦出土一面,同出的一件残漆器上有针刻铭文“甘四年五月丙辰丞”,据认为是燕王刘旦在位的廿四年,相当于汉武帝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在《大葆台西汉木榔墓发掘简报》和《文物》1977年6期中出现了I式、II式连弧纹镜,III式蟠虺纹镜新出现并流行,博局纹镜开始出现。

1.蟠虺纹

I式:

云雷纹地,钮座外方格内置铭文,方格外四角或四边中部各饰一乳钉纹。主纹蟠螭纹四方配置,虺身作凹形。

II式:

线条纹地,钮外为弦纹圈,主纹蟠虺呈~形,两虺间用乳钉间隔。

主纹外围以连弧纹圈。

III式:

钮座外围素带和斜线纹各一周,主纹为流畅的细双线条组成的四虺,虺纹的上下以禽鸟填充其间。

2.草叶纹

I式;钮座外方格内多数配置铭文。方格四角均向外伸出一株双叶花枝,方格四边外中部,分别饰有乳钉一,每乳钉左右各有一草叶形纹。

II式:

图案格式与I式同,但细部略有差异。方格四角外伸花枝的花蕾较I式复杂。另外,每个乳钉外环绕四个叶瓣,乳钉则成为花蕊。

III式:

方格四边中部向外伸出一T形纹,与其相对的是L形纹,方格四角对向为V 形纹。规矩纹空间填置草叶纹。

3.星云纹

多为连峰钮,钮座外为内向十六连弧纹,主题纹饰为数目不等的小乳钉,用曲线相连,其形状很像天文星象图,故习称星云纹。星云纹图案分为四组,其间有乳钉四枚,乳钉外均围以连珠纹。边缘亦作内向十六连弧纹,与钮座外的连弧纹相对应。

4.连弧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