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冈县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冈县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前言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谷类作物。1998年开始玉米总产量已经超过稻谷和小麦,居世界首位。玉米不仅生产潜力大、经济效益高,而且具有食用、饲用和多种工业用途。因此,20年来世界玉米生产发展迅速,预计21世纪玉米生产发展前景广阔。世界玉米工业的大发展,尤其是用玉米制造酒精在21世纪会有大规模的发展。随着地球上一次性能源的日趋枯竭,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在新的世纪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玉米生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种植面积的扩大,单产水平的提高,总产量增加。近年来国际能源危机不断显露,世界能源日见紧缺,价格高启,而燃料乙醇却以它低廉的价格和环保优势,以迅雷之势打入市场。玉米作为生产乙醇的原材料,需求迅猛增长。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国。我国玉米深加上产品已有1000多个品种,主要有淀粉及其衍生物、淀粉糖系列、变性淀粉系列、医药类系列、发酵类系列及副产品系列等几大类。重点产品有玉米淀粉、变性淀粉、淀粉糖、味精、食用酒精与燃料乙醇、赖氨酸、化工醇等。
1 青冈县的玉米生产现状
上世纪90年代开始,青冈县玉米生产快速发展。可以概括为:种植面积在波动中增长,由1990年的58579公顷发展到2010年的115510公顷,面积翻番;产量稳步增加到2010年的101.2万吨,是1990年的5倍;随着加工企业的进入,加工业迅速扩大。
1.1 玉米种植情况
青冈县位于松嫩平原腹地,耕地面积216.1万亩,处在举世闻名的寒地黑土地带核心区域,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区位条件,使青冈跻身全国粮食主产区之列。玉米在青冈已有近百年的种植历史,始终是种植业的当家品种。近年来,玉米面积年均稳定在180万亩左右,已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百万亩绿色玉米生产基地县。优良的玉米品质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为青冈发展玉米产业提供了坚强保证。
1.1.1 玉米播种面积的变化
1990年以来到2010年,青冈县玉米种植面积依次为58579公顷、68768公顷、65579公顷、50775公顷、56893公顷、69987公顷、83351公顷、80043公顷、65588公顷、68524公顷、45551公顷、67298公顷、86126公顷、80034公顷、92238公顷、94207公顷、96872
公顷、109360公顷、108196公顷109106公顷、115510公顷。
以上可以看出,播种面积最低的一年为2000年,播种面积最高的一年为2010年,播种面积经历了由低到高、由高到低三个反复,呈现出波浪式增长的趋势。播种面积最低的一年为2000年的45551公顷,达到了历史峰底,播种面积最高的一年为2010年的119976公顷,播种面积呈现出明显的波浪式上升趋势。播种面积逐年扩大,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1.1.2 玉米产量的变化
1990年至2009年,青冈县玉米产量依次为21.1万吨、28.8万吨、34.8万吨、29.7万吨、37.9万吨、46.3万吨、58.8万吨、55.3万吨、48.1万吨、44.3万吨、19.3万吨、34.1万吨、32.1万吨、16.9万吨、47.3万吨、55.4万吨、64.2万吨、66.1万吨、100.8万吨和101.2万吨。青冈县玉米产量变化幅度相当大。影响玉米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面积。在种植面积较大的1996年、1997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产量都是大幅度提升。影响玉米产量的第二个因素是单产,而天气等自然条件又对玉米单产产生重大影响。1990年以来产量最低的2003年,由于大面积受灾,玉米单产仅为2107公斤/公顷,玉米总产仅为16.86万吨。而2004年以来,在政策、投入、科技三大环节的促动下,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得到提高,良种得到普遍应用,加之好年景,使玉米产量明显回升,2010年总产达到了101.2万吨,达到了产量高峰,并实现了新突破。
1.1.3 玉米的种植成本
1990年至2002年,玉米种植成本构成主要有两大项:一项为直接成本,包括种子款、肥料款、机耕费、水费、人工费;另一项为间接成本,包括农业税、村提留、乡统筹、教育附加、两工一车款,以及其它一些合理或不合理的负担,亩成本大体在200元左右。2003年,由于进行税费改革,间接成本只有农业税和两工款。2004年免征农业税以后,玉米种植成本没有了间接成本,只剩下直接成本,亩成本只有100多元。1990年以来,种植玉米的直接成本变化最大的是肥料和人工费,而种子款、机耕费、水费基本没有太大变化。尤其是肥料成本,从1990年的每亩25元上涨到2009年的140元,增长了6倍。
1.1.4 玉米的种植收益
从1990年到2009年,玉米的亩均收益变化为:56元、58元、75元、79元、120元、180元、220元、205元、185元、160元、180元、185元、200元、40元、200元、260元、300元、320元、350元、370元、315元。
以上可看出,收益最高的一年为2008年,除2003年受灾外,收益最低的一年为1990年。影响玉米种植收益的主要因素:一是种植成本。1990年以来,种植成本始终居高不下,特别是在税费改革前,间接成本的存在,种植玉米的收益非常低,只有1996年、1997年两
年收益超过200元。税费改革后,由于没有了间接种植成本,2004年、2005年种植玉米的亩均收益都应超过了200元。但是受肥料价格上涨的影响,造成生产成本的大幅度增加,亩均收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自然灾害。青冈县的农业是风险型农业,玉米种植受制于自然条件。2003年自然灾害较重的一年,玉米单产仅有281斤,收入为120多元,扣除成本,亩收益仅为40元。三是销售价格。1990年以来,玉米的销售价格始终在每市斤0.35元—0.65元之间徘徊。最低的一年为1999年,每市斤潮粮为0.17元。2001年以后价格相对稳定。
1.2 玉米消化情况
1.2.1 1990年以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玉米库存情况
1990年至1996年,全县10户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要收购的是定购价粮,年平均库存在6万吨左右,库存当年基本持平。1997年至2000年,主要收购的是保护价粮,库存逐年上升,到2000年最高库存达27.5万吨。2000年以后,玉米库存逐年减少。库存减少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县龙凤玉米公司玉米加工需求量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是国家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加大企业“老粮”库存销售力度,2008、2009、2010年国家政策性收购加大了力度,库存明显增加,到年末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玉米库存为15万吨。
1.2.2玉米消费变化情况。
1990年至1993年,全县玉米消费以口粮为主,全县产出的玉米50%以上用于保障农村居民食用消费,有20%用于饲料用粮,其余20%交纳定购粮任务,通过粮食企业就地加工后用于城镇居民口粮供应。1993至1999年,全县玉米消费以畜禽过腹增植转化为主,用于饲喂畜禽的玉米占到产出总量的35%以上,有30%留作口粮,其余35%进入流通环节销售。2000年以后,全县玉米消费以工业企业加工转化为主,加工转化量逐年增加,到2010年,加工转化量占总产量的60%以上,有35%用于发展畜业饲料用粮,5%用于居民食用消费。
1.2.3 加工转化情况。
目前,全县已建成龙凤玉米、昊天食品、富海酒精和天成化工等玉米产业化加工企业6户,建设精深加工及配套项目15个,总投资15.3亿元。仅2005年,就实施了以50万吨玉米综合加工为主导、以热电联产、污水处理等项目为配套的8个玉米产业化加工项目,总投资10.5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3个,超千万元项目5个。玉米精深加工链条不断延伸。产品逐渐由玉米淀粉、麦芽糊精向糠醛、糖果、谷氨酸等拓展。目前,全县玉米系列产品已达到20多种。玉米粒、玉米芯、玉米秸秆全部纳入了加工链条,实现了吃干榨净。配套项目不断跟进。投资25389万元的热电联产项目、投资5885万元的日处理3万吨污水项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