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学媒介的特殊意义

合集下载

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文学作品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深远的意义与价值。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文学通过文字的表达和构思的创造,带给读者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想象力的体验。

它既是一面镜子,反映现实世界,又是一扇门窗,引领人们走进无限的精神世界。

本文将从思想启迪、情感交流、文化传承和审美体验四个方面,探讨文学作品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

一、思想启迪文学作品是人们思维智慧的结晶,通过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见解,引导人们探索真理、思考人生。

伟大的文学作品如《老人与海》、《鲁滨逊漂流记》等,通过对人性、生存、挑战与困境的描写,启迪人们对困境和失败的勇气和智慧,教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坎坷与不易。

通过阅读,人们可以汲取作品中的智慧,从而增长见识、提高思辨能力、拓宽思路,启迪人们的思想,让人们更加深入地反思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获得更广阔的视野。

二、情感交流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载体,可以带给人们各种美好的情感体验。

作品中丰富的情感描写让读者能够共情、感同身受。

例如,读到《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读者会被深深地打动,感受到爱情的甜蜜与痛苦;读到《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与达西的情感纠葛,读者会陶醉在其中,体味到爱情的变化和成长。

文学作品通过情感的交流,与读者建立起一种心灵的联系,让读者在情感共鸣中感到温暖、启迪和舒缓。

三、文化传承文学作品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形式,文学承载着民族、地域的文化特点和历史记忆。

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通过作品的阅读和研究,人们可以了解、传承和弘扬本民族的文化。

例如,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通过这些作品的阅读,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也能够了解到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文学作品通过承载和传递文化,连接过去与现在,为人们提供了一面了解和认同自己文化的镜子。

四、审美体验文学作品给人们带来高品质的审美体验。

通过作品的语言、结构、风格和形象等各个方面的表现,让读者感受到美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

五、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媒介学

五、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媒介学

渊源学
渊源学是影响研究的三大重镇之一。其研究 任务是:研究文学作品的主题、题材、文体、 人物、情节、风格、语言、技巧和创作方法 等的来源,以及文学思潮、文学运动等的源 头。
它的特点是:从各国语言文学有因果联系的 终点或接受者出发,去探求影响的放送者或 起点的研究;它可以从本国立场出发,也可 以从他国立场出发,但目的是在考察一个作 家或一种文学所曾吸取或改造过的外来因素 之源头。Fra bibliotek中国学者
从20世纪20年代比较文学的兴起到80年代 的兴盛,我国比较文学学者融汇了西方各 学派的理论,对媒介学作了借鉴式的论述。
从下列定义可以看出,中国比较文学学者 将媒介学限定在影响性的文学关系范围内。
卢康华、孙景尧
1984年,卢康华、孙景尧在《比较文学导 论》中将媒介学定义为“研究不同国家文 学产生影响的具体途径和手段”。 ——卢康华、
出版社,1987年07月第1版.第60—61页。
苏珊·巴斯奈特
1993年,英国比较文学学者苏珊·巴斯奈特 (Susan Bassnett,1945— )在《比较文 学》中主张将比较文学当做翻译研究的一 个有价值的研究领域,突出文学翻译在比 较文学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由于翻译是 媒介学中的主要传播方式,巴斯奈特的论 述无疑对媒介学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 启示作用。
流传学研究举隅 ——《<罗摩衍那>在中国》
季羡林教授在1986年《中国比较文学》上 发表的论文《<罗摩衍那>在中国》,是从 印度文学出发,对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 《罗摩衍那》在中国五个民族中“传播的 情况及其影响”所作的一篇考证缜密、材 料翔殷、分析深刻并探讨出重要规律的佳 论。
论文首先根据梵文原作译介了《罗摩衍那》的基 本故事情节,接着就按汉、傣、藏、蒙、新疆的 顺序,将“中国境内的各异本”与之对比,一一 辨析出了它们的异同及其原因。

媒介文化第1讲 媒介文化的提出及其意义

媒介文化第1讲 媒介文化的提出及其意义



b, 协调与使用的态度 这一研究立场是文化研究者斯图亚特 霍尔 等继承葛兰西的文化霸权(领导权)理论 而来,认为文化霸权不是单方面形成的, 而是统治和被统治双方“调停”的结果 雷蒙德 威廉斯提出文化是社会的“整个生 活方式”的观念,被人们接受(对比梁漱 溟的观点),他认为“一个文化的范围, 似乎常常是与一个语言的范围相对称,而 不是与一个阶级的范围相对称”,因此将 文化划为阶级的和阶层的只有极其相对的 意义


以福斯特的故事观为例,故事是高于具体 的表现形式,同一个故事可以改变成戏剧 电影、歌剧,甚至芭蕾舞,但是从媒介文 化的立场来看,或许并不存在着这样的一 个故事,这高度抽象意义上的故事其实是 以语言叙事文本为基础的 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心目中的文化 是观念形态的文化,似乎与媒介无关,它 与具体媒介的联系只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是内容寻找适合自己的外衣
Hale Waihona Puke 这一观念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大众传媒 是所有权力机制中的核心机制,大众传媒 将决定什么是中心是主流,什么是边缘 加拿大学者克劳克和库克的生动说法:凡 是没有经由电视处理的现象与人事,在当 代文化的主流趋势里都成了边缘,电视是 “绝对卓越”的权利关系的科技器物,在 后现代社会里,电视并不是社会的反映, 恰恰相反,社会是电视的反映 将此观点延伸,那么说电视节目的制作权 和播放权将集中了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之 争(电影列宁在1918)

a, 批判和怀疑的态度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中叶以来,所有 对大众文化抱有警惕和批判态度的学说和 思潮,其最初的思想和精神来源均与法兰 克福学派有密切的关系,霍克海默和阿多 诺首先剔除大众文化产品那层文化艺术的 面纱,指出在资本主义的市场法则中,文 化产品只不过是市场上的消费品而已,因 此作为一种商品,它是资本主义赚取利润 的工具,而文化的商品化所带来的严重后 果是社会上再也没有真正的精神产品而言

文学媒介的特点

文学媒介的特点

五、文学媒介的特点问:文学媒介具有哪些修辞性特点?答: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

这表现在四个方面: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问:文学媒介的涉义性的含义是什么?答:媒介是影响文学文本的意义及修辞效果的重要因素。

文学媒介的涉义性是指媒介具有关涉文学文本意义的特性,即是说媒介运用直接关涉文学的意义及修辞效果。

问:涉义性可以从几方面去理解?答: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特定媒介可能被特定时段的文化语境赋予特定意义。

例如,口传文学的盛行与原始时段文化语境赋予口语媒介以特定意义相关,口语媒介就成为那个时段意义系统的主导型代表。

同理,在文字媒介与先秦至唐代文学、手工印刷媒介与宋代至清代文学、大众媒介与晚清至20世纪80年代文学、及网络媒介与90年代文学之间,都存在这种关系。

不同时段的文化语境赋予当时的主导媒介以特定意义。

其二、文学文本在媒介改变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原有意义变异的情形,或者从原有意义中产生出不同的新意义。

如杂志媒介、电影媒介和电视媒介使得原有的文学文本呈现出与新的媒介相应的新意义。

显然,不同的媒介运用可以导致文本的意义及其修辞效果发生变化。

这一点在当前大众媒介主导的时段是尤其明显的。

问:文学媒介的物质性的含义是什么?答:文学媒介总是由这样或那样的外在物体构成的,如甲骨、竹简、普通纸张、报纸、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等。

文学媒介的物质性是文学的以物质为媒介的特性。

如果离开了物质媒介,文学就无法存在。

文学是必须以物质媒介形态为标志的。

同时,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文学阅读都必须借助具体的物质媒介。

问:文学媒介的中介性的含义是什么?答:文学媒介还具有中介性,这是指文学媒介所具有的在人与人之间居中介绍和联系的特性。

文学媒介总是要使自身成为作者与读者、作者与自我相联系的中介环节。

首先,媒介使作者与读者联系起来。

我手中的简体横排插图本《文明小史》,成了我与近一百年前的李宝嘉相联系的中介,它使我了解到了庚子事变年代一个中国文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文学创作的大众文化意义与社会影响

文学创作的大众文化意义与社会影响

文学创作的大众文化意义与社会影响文学创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以文字为媒介,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作者对生活、人性与社会的思考。

作为一种载体,文学创作不仅仅是满足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承载着大众文化的意义与社会影响。

首先,文学创作在大众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以多样化的形式,让人们通过阅读感悟其中的深意与情感。

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能够被视为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体现。

作家以自己的方式把握社会的脉搏,将自己对现实的思考与观察融入作品中,无论是以小说、诗歌或戏剧的形式存在,都能够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与讨论。

文学创作对于塑造社会文化的价值与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文学作品,人们能够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与共通之处。

文学作品中所展现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背后隐含的社会价值观,都会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经典小说《红楼梦》中展现的封建家族的兴衰与人性的虚荣,触动了无数读者对人性的思考;而《1984》则通过对极权主义社会的描绘,警示人们对权力的警惕。

文学创作还能够成为社会转型时代的见证者与记录者。

在社会变革与发展过程中,作家常常选择以文学的方式捕捉与记录社会的变迁与中流砥柱。

比如在中国,20世纪初的"白话文运动"以及新文化运动中,文学创作无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鲁迅、郭沫若等作家通过自己创作的作品,传达了革命的思潮,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转型与进步。

文学创作还能够促进文化多元化与交流。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可以跨越时空与国界,让读者们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例如,俄国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以及法国文学家雨果的《悲惨世界》在中国广为流传,使中国读者对西方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文学创作的大众文化意义也会受到一些质疑和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娱乐选择的增加,文学正在经历一种"边缘化"的趋势。

许多人更倾向于选择其他形式的娱乐,如电影、电视剧以及游戏等,这使得文学创作的传播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河北电大文学概论练习题答案

河北电大文学概论练习题答案

文学概论练习题答案填空题1、“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论语中,指文章和博学,被列为孔门四科之一.2、是否运用语言来写作并最终形成语言作品,这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基本特征.3、中国原初的“观物取象”说,代表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学摹仿论.4、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后来影响久远的“寓教于乐”说.5、文学是社会境遇中个体体验的语言蕴藉.6、文学理论是文学的普遍问题的人文学科.7、法国后结构主义者认为文学文本是指文本关联性.8、语言层是文本的基本层面.9、民间文化文本是体现普通民众的出于传统的自发的通俗趣味的文学文本.10、网络媒介被视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11、形成于先秦的“诗言志”说,典型地代表了源远流长的表现观.12、中国古代有过两种文本层面说:第一种是言象意三层面说.第二种是粗精两层面说.13、暗示性是象征型文本的核心特征.14、运用口语媒介的口语文学,往往有如下两种形态:一是歌谣,二是流言.15、文学意象的特征具有指意性、暗示性和朦胧性.16、诗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中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17、游记是描写记录旅游见闻的散文.18、在中国,“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19、按照福斯特的方法,把人物分为“扁平”和“圆形”两种.20、泰纳被公认是社会历史批评的重要代表,他运用实证的社会历史方法展开文学批评.21、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在1800年发表的<抒情歌谣集>序言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22、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认为文学文本是普遍性社会语言系统.23、表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是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它的特征有主观性、情感性和想象性.24、文学意境的理论早在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初见端倪.25、文学体裁具体划分为四种:诗、小说、散文、剧本.26、叙事性散文包括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游记等.27、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奠定了欧洲近代小说的基本样式.28、电视文学的主要品种是电视剧.29、隐含的读者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提出的概念.30、文学批评是在文学阅读基础上对于特定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和评价.31、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在1800年发表的<抒情歌谣集>序言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32、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认为文学文本是普遍性社会语言系统.33、表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是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它的特征有主观性、情感性和想象性.34、文学意境的理论早在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初见端倪.35、文学体裁具体划分为四种:诗、小说、散文、剧本.36、叙事性散文包括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游记等.37、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奠定了欧洲近代小说的基本样式.38、电视文学的主要品种是电视剧.39、隐含的读者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提出的概念.40、文学批评是在文学阅读基础上对于特定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和评价.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带有“B”倾向.A摹仿论B实用论C体验论D文化论2、文学理论的当今特征,集中表现为普遍适用性与C之间的矛盾.A大众性B排他性C零散性D无序性3、美国D派认为文学文本是独立自主的语言系统.A结构主义B解构主义C存在主义D新批评4、再现型文本是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它的特征有客观性、B、细节逼真性.A待解性B理智性C说理性D暗示性5、C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个个体理性沉思和对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A大众文化B民间文化C高雅文化D电影文学6、D是最早的一种文学媒介.A印刷媒介B大众媒介C文字媒介D口语媒介7、加拿大学者A提出“传播的偏斜”理论.A伊尼斯B麦克卢汉C麦罗维茨D麦克斯8、文学语言是一种存在于文学文本中的、富有A的情感化的语言.A文采B陌生化C语境D蕴藉9、文学意象的特征具有A、暗示性和朦胧性.A指意性B内涵性C象征性D形象性10、诗的基本特征:语词凝练新奇、B、形象鲜明生动、情感浓郁强烈.A富有文采B结构跳跃简约C陌生化D新颖奇特11、法国A者:文学文本是指文本关联性.A后结构主义B结构主义C现代主义D解构主义12、A文本是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它的特征有客观性、理智性、细节逼真性.A表现型B再现型C象征型D暗示型13、A文本是工业化和都市化以来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的、注重满足普通市民的日常感性愉悦需要的文学文本.A大众文化B民间文化C精英文化D高雅文化14、电子媒介是由电磁波或电子技术去复制和传送信息的媒介技术,主要包括B、电影和电视三种形态.A网络B广播C文字D视频15、语言的字符形体、A构成了语言的基本形象.A声音韵调B书面语C独白D形象16、B提出“境生于象外”.A王昌龄B刘禹锡C韩愈D柳宗元17、决定诗的跳跃性结构的内在因素是C、想象的跳跃、视野的跳跃和心理时间的跳跃.A思想的跳跃B形象的跳跃C感情的跳跃D语词的跳跃18、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词、曲形制,最早都是由B发展而来的.A诗歌B民歌C舞蹈D唱词19、散文又称“C”,其美质是以语言作为载体的.A杂文B小品文C美文D随笔20、文学写作过程大致划分为储备、发生、D、成文四个阶段.A想象B意识C拟想D构思21、真正全力运用传记批评方法并有力地促使它在文学批评中获得正式地位的,是法国19世纪浪漫派批评家B.A麦克卢汉B圣·佩韦C伊尼斯D麦克斯22、阅读期待视野可以具体分为文学的形式期待、内容期待与C三个彼此相关的层面.A形象期待B意象期待C意蕴期待D文采期待23、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意识形态氛围、D、文学创新的需要.A想象力B个体体验C敏感度D文学资源场24、文学写作具有个体意义、社会意义和B.A思想意义B世界意义C创造意义D升华意义25、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是语言富于个性和动感,C,矛盾冲突尖锐.A动作感强B语言精彩C结构紧凑D舞台华丽26、D是电影中数量最大、社会影响最广泛的核心片种,也称艺术影片.A课教片B艺术片C纪录片D故事片27、A是以真人真事为表述对象,应用文学技巧准确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散文.A报告文学B小品文C随笔D杂文28、按其是否遵守格律规范,可以分为格律诗和B.A抒情诗B自由诗C叙事诗D散文诗29、作为一种表意的形象,意象的基本内涵是C的.A指意性B暗示性C象征性D朦胧性30、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具体体现为陌生化、语境化和D.A形象性B想象性C暗示性D蕴藉性31、D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文学批评文体,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批评文体,因而被称为文学批评的“正体”.A传记批评B历史批评C学者批评D论文式32、文学阅读效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个体效果、社会效果和D效果.A世界B思考C升华D文化交流33、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是:语言的视觉性、蒙太奇结构、B.A意象的想象性B动态的造型性C画面的精彩性D动作的激烈性34、B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兼具诗与政论的特点.A报告文学B杂文C散文D特写35、汉语形象的修辞形态主要有文言与白话;书面语与口语;A;双声语、互文性A杂语与独白B字符与形体C声音与韵调D意象与意境36、鲜明生动的C是诗中最活跃的因素.A意象B意境C形象D韵律37、电影艺术通常分为四大片种:故事片、A、科教片和纪录片.A美术片B动作片C现实片D文艺片38、是否运用C来写作并最终形成语言作品,这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基本特征.A形象B意象C语言D意境39、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A中提出了后来影响久远的“寓教于乐”说.A诗艺B镜与灯C理解媒介——人的延伸D诗格40、按照福斯特的方法,把人物分为“扁平”和“B”两种.A方形B圆形C立体D椭圆简答题1、简述文学媒介的特点.1涉义性.涉义性即媒介是影响文学文本的意义及修辞效果的重要因素.文学媒介的涉义性是指媒介具有关涉文学文本意义的特性,即是说媒介运用直接关涉文学的意义及修辞效果.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其一,特定媒介可能被特定时段的文化语境赋予特定意义.其二,文学文本在媒介改变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原有意义变异的情形,或者从原有意义中产生不同的心意义.2物质性.是指文学的以物质为媒介的特性,如果离开了物质媒介,文学就无法存在.3中介性.是指文学媒介所具有的在人与人之间居中介绍和联系的特性.文学媒介总是要使自身成为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自我相联系的中介环节.首先,媒介使作者与读者联系起来,其次,媒介还可以是作者与自我内心活动相联系的中介.4语境依托性.是指文学媒介往往依托特定的社会文化状况而发生作用,包括社会组织机构、文化出版机制、教育机制、文化价值系/人文学科体制等.2、简述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关系.联系:一方面,文学语言根源于普通语言,普通语言的生机活力为文学语言输送丰富的营养;另一方面,普通语言也借助于文学语言“立法”,文学语言作为一种规范化的语言形式,往往成为一个民族普通语言的潜在标准.区别:首先,文学语言以审美为目的,是否合乎审美逻辑成为文学语言的一种内在标准;普通语言以交际、文献等为目的,是否合乎事理逻辑成为一种内在标准.这意味着,文学语言的基本特性在于审美方面.其次文学语言总是潜行在历史文化语境之间,成为社会现实意义的文化表述;普通语言则运用于日常交往和知识交流的层面,成为某种事件的实际表述.这意味着,文学语言蕴藏丰富的文化意蕴,带有文化修辞特性.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文学语言是立足于特定文化语境中的、蕴藏丰富文化蕴涵的一种审美形态的语言.3、简述文学阅读的功能.文学阅读具有消费功能、鉴赏功能和认知功能.第一,文学阅读具有消费功能,是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把文学文本当作与其他商品相同的文化物品来消费.它具有特殊性,文学文本经过了个人的消费却并不能发生损耗、更不会消失,而可以继续其生命.第二,文学阅读具有鉴赏功能,是指读者在文学阅读中会对文学文本发生审美感动.文学鉴赏具有鲜明的审美享受性,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第三,文学阅读具有认知功能,是读者在文学阅读中会对文学文本产生理智性认识和感知.4、简述文学意象的演变.1古典文学中的意象.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意象是非常丰富的.就一部作品而言,既有单象意象、多象意象,也会有组合意象、意象群等.在意象之间,写作者一般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情志,而是采用“象”来“生”意,实中求虚,意在象外.2现代文学中的意象.大多和写作者自我的心意体验联系在一起,往往注重开拓文本内部意象的意义空间,而意象又变成较为含混多义.5、简述文学典型的特征.第一,从价值形态看,典型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第二,从审美表现看,典型是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写照,具有历史性.第三,从阅读接受看,典型给人的感受复杂多样,具有多义性.第四,从修辞效果看,典型形象往往可以激发人的强烈认同感,具有感染性.6、简述小说的基本特征.1语言包容舒展.它的语言能够包容各种语体,可以舒展自如的展开叙述.2叙述故事情节.叙述就是讲故事通过语言组织起人物的行动和事件,小说通过不同的结构方式和叙述视角,虚构性的叙述故事情节以刻画人物并传达一定的意义.3塑造人物性格.小说在叙述故事中运用多种手段来刻画人物性格.4建构时空情境.小说要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就要建构起供故事展开和人物活动的时空情境.7、简述文学意境的特征第一,情景交融.意境所激发的想象性画面,往往是一种情感与景致紧密地交织而成的情景交融的景象.第二,虚实相生.已经往往被分成“实境”和“虚境”,而意境是虚中求实,虚实相生的.第三,感会于心.由于眼睛的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就要求读者不能过于用理性思考或者情感投入,而是要依靠一种瞬间形成的、建立在审美直觉基础上的感会于心的阅读方式.第四,韵味无穷.从意境的修辞效果来看,虚实相生和情景交融会导致余味深厚,令读者长久的回味.8、简述西方文学典型的主要审美特点西方典型理论实在认识论哲学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生成的.作家们往往利用典型的丰富的历史信息,来剖析灵魂,揭示现实,展现生活.因此,西方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而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细节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能给人带来深刻的社会与历史状况的认识和领悟.9、简述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1语言富于个性和动感.戏剧文学的语言具有个性、动感,并富于潜台词.2结构紧凑.戏剧文学的人物、行动、情节、场面等都要高度集中,因此要有分幕分场、紧凑浓缩的戏剧结构.3戏剧冲突尖锐.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情节的主要成分,是在特定戏剧情境中,两种力量之间互相作用尖锐对抗的过程及结果.10、简述文学批评写作程序.1.反复阅读文本2.寻找突破口3.条理化4.确定结论5.文字表述11、简述批评者与作者的关系.文学批评对于作者有规范引导的重要作用,是社会对文学作品的主要反馈形式之一.批评者是通过对具体作品的阅读研究进而认识了解作家的,同样他也是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品评、分析去影响作家创作.由于批评家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修养与理论背景,其思维更加客观化、科学化和理性化,对艺术经验的总结和对艺术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和系统,因此,他往往可以站在作家更宽泛或更高的视点上帮助作家反思自己的作品.12、简述领悟与共鸣净化的不同.共鸣是基于读者对作者或文本中人物的认同而产生的心理感应和愉悦,净化偏重于读者的道德上的洗礼和精神上的提升,领悟则在多种心理机能的综合作用下走向对于事物的理智性直觉.领悟是读者借助文学阅读领略人生万象、领会人生真谛的重要手段.13、举例说明解读文学意象的意义时要注意的的问题.第一,文学意象具有指意性.一种意象往往是为了表达特定条件下生成的一种观念或者认识,是受写作者个人意图支配的形象,而不一定要符合现实生活的形象特征.第二,文学意象具有暗示性.从意象的表达方式来看,一个意象往往通过隐喻、转义等方式,暗示其内在的意义,这使得我们理解一个意象的时候,不能仅仅查看这个意象本身,更要领悟它暗含的意义.第三,文学意象具有朦胧性.从意象的接受效果来看,文学意象往往显得意味多样、景象晦暗,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14、举例说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典型.典型自20世纪初以来曾经长期风行于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学理论领域.这种风行的原因,正在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特殊表现性需要.典型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凝缩性的艺术形象,可以视为中国人对自身在现在遭遇的天下与世界、中心与边缘、土与洋、道与器、古与今、个体与群体、个别与普遍等复杂冲突的一种辩证解决方式.这些冲突构成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当然核心.正是在典型中,上述种种复杂的冲突能够获得一种典范性表征形式.也就是说,透过这些典型形象,人们可以集中的和富有代表性的体验中国人的现代性境遇及其意义.15、举例说明语言在文学中的角色语言是文学的直接现实,从而语言在文学中具有一种首要地位.1语言是文本的物质现实.第一,文学文本直接的有客观的语言符号系统构成,通过语言呈现出来.第二,作者的书写活动也是以语言文本为旨归,让自己的体验和思想变成客观的语言符号.第三,读者接触文本,首先是接触语言.只有理解了语言,才会进一步生成文学意义和审美感受.2语言是意义的现实处所.文学文本中的意义只能存在于文本语言之中,是和文本语言须臾不可分的.独特的文本意义就在独特的文版雨燕之中不同的语言方式产生着不同的意义.3语言再现自身.一方面,语言通过再现现实而表达和创造意义,使意义在自己的怀抱中生长;而另一方面,它在再现现实的过程中也再现自身,在表达意义的同时也是自身显示出意义,成为文学文本的意义系统的组成部分.4语言是文本美的一种现实体现.第一,语言本身具有特定的魅力,成为文学文本美的资源.第二,在文学文本中,语言的美是文本美得现实体现.可见,从文学文本的物质存在、语言与意义的关系、语言的文本功能及语言的审美特性等诸方面来看,语言都构成了文学的直接现实.由此可见,语言是文学的主角,在文本中具有根本性的地位.16、举例说明文学阅读效果中个体效果的三个层次的效果表现.1愉悦性.文学阅读效果表现为一种快乐的精神体验过程.读者通过阅读寻求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经验与功利目的的快感与愉悦,是阅读在情感表述方面的最直接的感染方式.2创造性.文学阅读效果表现为一种前所未有的原创过程,属于文学阅读的较高层次.通过文本解读,读者不但将文本创造出的艺术形象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复现出来,更将客体渗入到自己的人格、气质、生命意识中,重新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3提升性.文学阅读效果表现为一种全身心的提升过程,属于文学阅读效果的最高层次.体现了读者的思想情感上的飞跃,一种感性认识的理论升华.名词解释:1、文学体验论认为文学不是对世界的模仿或情感的表现,而是对于个体体验的传达;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的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而是对独特的人生体验加以阐释,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和可传达性;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所传达的体验本身的特异性或神秘性,而在于她的普遍性和可理解性;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主要是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2、大众媒介是以旨在复制和传达信息的由机器及编辑组成的传播组织为中介的传播渠道,主要包括机械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种形态.3、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诗体.它感情充沛、想象丰富.和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但语言接近诗,有内在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营造出诗的意境.4、喜剧是以幽默夸张的手法展示美与丑、进步与落后之间的矛盾冲突,通过嘲讽落后丑恶现象来肯定美好事物的戏剧.5、文学文化论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的懂得十分关注文学的文化属性的诸种文学理论与批评流派,包括解构主义、符号学、后期心理分析、女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英国“文化研究”、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文学文化论是一种以语言论为基础但更注重语言的社会文化意义的文化倾向.在文学文化论看来,文学是作为直接的语言现象存在的,但它是更广泛而又根本的文化现象的显示.6、文学文本有待于阅读的剧院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语言表意系统,包括诗歌文本、小说文本、散文文本、报告文本、剧本文本等形态.具有如下特征:语言系统、表意、蕴藉、阅读期待、开放.7、文学形象使读者在文本修辞的感染过程中经由想象和联想儿生成的生活图景,主要有文学意象、文学意境和文学典型但中形态.8、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包括四个要素:读者、语境、文学文本和读解.9、抒情诗是直接抒发感情的诗体.在抒情诗中诗人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或直抒胸臆、激情奔涌.直接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感情.10、微型小说是篇幅最为短小的一种小说类型,通常字数在2000字以内,最短有几十字的.也叫“小小说”、“一分钟小说”、“超短篇小说”等.由于篇幅所限,微型小说把写作重心由人物刻画向事件本身的典型或幽默转移.在很小的时空情境中把握生活,所摄取的仅是生活中的一个镜头.用速写手法刻画人物,语言洗练,情节单一紧凑,但也讲究曲折起伏,善于留出空白,结构精彩,使文本含蓄蕴藉,意味隽永.11、语言的形象指的是文学语言不仅塑造生动的文学形象来感染人,而且,其自身也成为对读者富有巨大感染力的意味深长的艺术形象.12、文学情境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象,是通过读者的感会于心,以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方式呈现的,具有韵味无穷的阅读特点和审美画面.13、文学典型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象,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14、民歌经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并流行于民间的诗体.贴近生活,和劳动紧密相连,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体现出浓郁的民风民俗.15、剧本是综合艺术中语言表现因素如台词、唱词等,它是一种依托综合艺术表现其审美价值,并以语言为主叙事和抒情的文学体裁.16、语言批评也称为文本批评,形式主义批评,是现代西方最重要的批评模式之一.源于20世纪初的俄国形式主义、盛行于50年代的英美新批评,六七十年代则以法国结构主义为代表.是许多文学批评流派如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文学批评中涉及的文学语言分析方法的一种概括.。

文学概论考点讲解之文学的文化意义

文学概论考点讲解之文学的文化意义

文学概论考点讲解之文学的文化意义文学概论考点讲解之文学的文化意义一、文学作为文化形态的意义1.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2.文学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情感、想象和意象等手段,反映人类社会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

3.文学作为文化形态,具有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二、文学的文化价值1.文学能够传递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和信仰,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2.文学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和描绘社会生活,反映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促进人类智慧的发展。

3.文学能够传递人类文化遗产和智慧,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欲望。

三、文学与文化传承1.文学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能够传承和弘扬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传统。

2.文学通过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将历史文化、民间传说、道德观念等传承下来,对后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3.文学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也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

四、文学与文化交流1.文学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媒介,能够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2.文学通过翻译、比较和研究等方式,展示不同文化的特点和魅力,增进相互之间的认知和理解。

3.文学在文化交流中具有特殊的作用,能够打破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五、如何发挥文学的文化意义1.鼓励和支持文学作品创作,发挥其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积极作用。

2.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大众的文学素养和文化鉴赏能力,引导人们从文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3.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发挥文学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增进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4.建立健全的文化政策法规体系,保护和发扬优秀的文化遗产,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5.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学与其他文化产业的融合与合作,发挥文学在文化产业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6.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文学创作和研究队伍,加强文学评论和批评工作,推动文学创作的繁荣和发展。

媒介的意义

媒介的意义

4高建平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媒介的意义*【摘 要】 关于媒介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媒介与信息的关系,媒介既传达信息,又促进信息的生产;第二,从口头语言,到文字发明后出现的书面语言,再到印刷术发明后印刷书籍的通行,媒介发生了很大变化,促进了现代社会的形成;第三,在数字新媒介的时代,文艺会发生许多新的变化,但变化中也有连续性,原有的文学艺术的分层现象也会以某种新的形式保存下来。

第四,媒介的未来和我们的应对之道。

【关键词】 媒介与信息;文字与印刷;数字新媒介媒介不是一个新的问题,但在今天,新媒介的发展,促使人们对媒介的意义进行新的反思,并发现它的许多过去没有被注意到,甚至没有产生的意义。

媒介的发展也促使人们的媒介意识的发展。

今天要讲的信息爆炸,正是由于媒介容量的爆发。

海量的数据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而这一切都是从媒介的变革开始的。

一些变化静悄悄地发生,一开始并不引人注目,最终却促成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一、媒介不是信息,但也是信息人们都在传颂麦克卢汉的名言:“媒介即是信息。

”[1]怎么理解这句话?媒介是信息吗?媒介怎么会是信息呢?说“媒介即是信息”,就是想说出一点意思来,将本来不是的说成是,就有了新意。

媒介与信息原本是二元对立的。

媒介在传递信息,因而它就不是信息。

比方说媒介是车,信息是车中的货物。

货物通过车运到远方去,接受者要的是货物,而不是车。

我们通过媒介传递信息,需要的是信息,不是媒介,就像我们要接收货,而不是要接收车一样。

进一步说,媒介相当于各种各样的运输工具,可以是车,也可以是船、是飞机;而信息相当于各种各样的货,可以是黄瓜、白菜,也可以是手机、收音机、照相机。

不管怎么说,运输工具就是运输工具,不是货物,两者各自独立。

* 2021年末,深圳文艺评论家协会举办“青年文艺评论班”,邀请了国内文艺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讲座,本文即作者据其当时的讲演记录修订而成。

[1] 参见[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3页。

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

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

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以四大名著为例 08文科(1)班施晶晶 1008139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从成书至今经历了百年传承,是古代文学的经典,也是传统文化的灿烂遗产。

而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媒介对文学的影响日益凸显,经典名著的现代传播和时代阐释,新的文学媒介和传播特点需要我们进行新的理论阐释和学术观照。

首先,文学媒介是文学创作的物质化。

作家创造的文学意象世界如果没有具有感性外观的物质形式来呈现,文学便无法存在。

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媒介便没有文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三部小说,在故事内容上借鉴了前世的话本,至成书之后,作品被不同时期的众多艺人改变为评书、大鼓、弹词等民间说唱形式。

因此,文学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把情趣意象语言化的过程。

在书面文学时代,还需要把语言转化为文字,朱光潜把这个步骤称为“记载”,认为它不具备创造性,因而不属于艺术活动。

其实这是不准确的,作为文学作品物化的最后一个环节,遣词造句的重要性和难度是古人都已经意识到的。

其次,文学媒介是文学本文的传输渠道。

是媒介——一本书、一部收音机、一台电视机、一个电脑等等——把文学作品与人联结在了一起。

因而,这些书、收音机、电视机和电脑之类的东西就构成了文学作品向人运动的传输渠道。

从接受的角度来看,媒介显然是人们接受文学的第一个环节。

对于书来说,读者首先接触的是书的封面设计纸张印刷诸如此类的具体问题,然后才是对书的内容进行阅读。

如果一本书封面平庸、纸张粗糙、印刷低劣,当然会影响到读者的接受,因而也就会影响其自身意义的生成。

书籍是印刷媒介传播、荷载文学信息最重要的方式。

它将文学文本最完整、最忠实和最固定的保留,并传承文本的原始内容,固定不变。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萃文书屋用活字印刷程甲本120回《红楼梦》,次年,程乙本接着问世。

而1921年,第一部新式标点本《西游记》出版,是对文本进行了严谨踏实的校勘整理,为今后的传播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 文学媒介

第三章  文学媒介

第三章文学媒介学习目标:1.了解文学媒介的演化历程2.掌握文学媒介的含义、特点、作用一、媒介优先常有这样的认识:当你接触文学作品时,首先接触的是它的语言吗。

这一常识看似合理而不确切。

因为,它忽略了一个事实:语言并不是直接地向读者呈现的,而是借助特定的文学传播媒介而间接呈现的。

确实,不同时代的读者透过不同的媒介而“接触”语言。

《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句。

当孔子收集、整理和阅读的时候,首先接触的可能是沉甸甸的“竹简”媒介,而不是这诗的四言句式;曹雪芹阅读时接触的可能是手工印刷书;鲁迅读的是印制精美的机器印刷书;今天的读者则可能通过鼠标在网上点击浏览“电子书”。

所以,在读者阅读时,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言而发挥作用。

我们把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首先接触媒介的状况,称作媒介优先。

文学媒介优先状况,并非现代人的发明,古人早就作过探讨,只是没能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

《庄子?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

”庄子区分“书”与“语”的不同。

世人所珍贵的“道”通过“书”这种媒介来传输,而书不过是承载语言的媒介,语言自有其可贵处。

语言的可贵处不在它本身而在它所呈现的意义。

意义总有所指。

意义的所指又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世人因为珍贵语言才传之于书。

世人虽然以书为贵,我却以为书不足珍贵,因为所珍贵的并不是真正应珍贵的。

庄子揭示了“书”这一文字媒介在他那个时代文学传输中的基本作用:书是传输语言的媒介。

可以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首先接触的不是它的语言,而是语言得以存在的具体物质形态――媒介。

文学总是依赖一定的媒介去实现其修辞效果的,媒介是文学中的重要因素。

二、文学媒介概念媒介(单数为medium,复数为media,也译媒体),原是指一种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中介物。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Wilbur Schramm):“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

文学具有三种含义文章和博学

文学具有三种含义文章和博学

文学具有三种含义:文章和博学,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一切语言性符号。

文学的现代含义在于,文学是一种语言性艺术品,是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去表情达意的艺术样式。

历史上存在过多种文学观念: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文化论。

文学的属性是所有文学所具有的共同特性。

”文学理论的当今特征集中表现为普遍适用性与零散性之间的矛盾。

文学理论的学习途径有:体验作品、阅读理论、读解文化、思索问题、亲自实践。

第一章主要讲述了四个主要问题,就是第一,文学的含义;第二,文学观念,确切地说也就是文学应具有的共同的特性----即文学的属性问题;第三,文学理论的当今特征;第四,文学理论的学习途径。

如果每一章的学习都能够理出这样清晰的线条,学习的效果就会很好。

每一章的重点内容清理出来了,就需要将这些重点内容所包含的理论要点提炼出来。

比如关于文学的属性问题,教材主要讲了三个问题,即1.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2.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3.文学再现社会境遇这就是说,要抓住每章的“提要”,再将提要中的重点内容还原于文字教材的相关要点的表述,这样有重点、有要点的学习。

比如刚才提到的文学的属性问题。

主要三方面:语言蕴藉、生存体验和社会境遇。

(1)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

文学是以语言为基本的符号形式的,因而语言可以说是文学的一种最为基本的属性。

不过,语言在文学中的存在方式与在普通语言中不大一样。

在文学领域,“蕴藉”往往被用来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语言状况。

(2)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

文学的语言蕴藉决不是简单地为自身的,而是要表现个体的生存体验。

语言蕴藉只有当其服务于个体生存体验的表现性需要时,才具有意义。

这可以从三方面去理解,即:第一,文学总有所表现。

第二,文学以个体为视角。

第三,文学指向生存体验。

(3)文学再现社会境遇。

文学在以语言蕴藉去表现个体生存体验时,总是注意直接或间接地呈现个体生存体验所得以生成的社会境遇。

社会境遇是由地理环境、种族生活、社会事件、人际关系和生活场景等构成的具体生活情境与际遇。

简述文学传播媒介的演进及其美学意义。

简述文学传播媒介的演进及其美学意义。

简述文学传播媒介的演进及其美学意义。

文学传播媒介的演进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媒介形式被用于传播文学作品。

从传统的口头传统到纸质图书的出现,再到电影、电视和互联网的兴起,媒介的演进不断影响着人们获取和交流文学的方式。

这种演进对于文学的发展和美学意义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媒介演进和其美学意义的介绍:1.口头传统和口述文学:在文字书写发展之前,文学通过口头传统和口述方式传播。

这种传统强调声音、节奏和表演,通过口头叙述和表演来传递故事和文化。

它强调了语言的美感、韵律和表达方式。

2.纸质图书:纸质图书的问世对文学的传播起到革命性的作用。

它使得作品可以被保存、传播和广泛阅览。

纸质图书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文学创作和阅读的发展,扩大了读者的范围,使文学作品可以被更多人接触和欣赏。

3.影视媒体:随着电影和电视的出现,文学作品可以通过视觉和声音的方式来呈现。

影视媒体的特点在于可以利用图像、音效和表演来加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沉浸感。

它们带来了新的艺术体验和审美感受,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

4.互联网和数字媒体: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的兴起带来了文学传播形式的革新。

电子书、网上文学平台和社交媒体等让文学更加便捷地传播和获取。

它们提供了更多的交互性和参与度,使得作品可以与读者进行更直接的互动和分享。

这些媒介的演进对于文学的美学意义具有重要影响:•丰富的表现方式:不同的媒介形式带来了不同的表现方式和艺术体验,扩展了文学作品的表达范围和创作可能性。

•互动和共享:新媒介使得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和共享变得更加便捷和广泛。

读者可以更方便地参与到文学创作和讨论中,从而丰富了文学的社交和共享性。

•多元的审美体验:不同媒介的美学特点带来了多元的审美体验和感受方式。

读者可以通过不同媒介形式来体验文学作品,从而开拓了审美感受的广度和深度。

•文化多样性的推广:新媒介促进了文学作品的跨文化和跨地域传播,使得不同文化和地区的作品更容易被全球范围的读者发现和了解。

第四章 第一节 文学媒介的含义与演变

第四章   第一节 文学媒介的含义与演变

第四章第一节文学媒介的含义与演变(2009-12-26 14:35:58) 本章主要介绍文学媒介的有关知识,了解文学媒介的历史演变及其对文学的意义。

一、文学媒介的含义与演变人与文学发生关系的载体,是文学传播的外在物质形态以及渠道。

包括语音媒介、纸张媒介电子媒介、电脑媒介等类型。

这里的“文学”仍然是一个需要借助载体体现出来的抽象之物,“文学”远在文字发明之前即已产生了,所以,“文学”的最早载体是口语。

而“人”首先是指用口语表达自己感受的作者,其次还预示了隐含的读者(针对口语文学来说就是“听者”)。

由此来看,“文学媒介”其实是在活动和交往中产生出来的一个概念。

它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文学作品的来源和走向。

弄清文学作品的位臵对我们认识“文学媒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为文学作品是由“文学媒介”体现出来的,也就是说,“文学媒介”是文学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文学作品的中心地位也就决定了“文学媒介”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问题。

所以,现在要做的一件事是要把“文学媒介”从文学作品中剥离开来,并加以集中探讨。

文学作品的构成是个复杂的问题,但是“文学媒介”相对来说简单多了,它就是指支撑文学存在的载体。

但是这里有一个需要弄清的问题是“文学媒介”与“文学符号”的区别。

众所周知,文学这种艺术形式采用的符号是语言,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文学被称为语言的艺术。

而“文学媒介”则是直接从物质层面上对文学作品加以界定的。

(一)语音媒介文学可以有多种分法,如果从媒介的角度来分,文学可以分为口语文学、书面文学、影视文学和网络文学这几类。

如果仅从是否应用文字这个方面而言,文学大致可以分成无字文学(口语文学、广播文学、影视文学等)与有字文学(书面文学、网络文学等)两大类。

在文字出现之前的漫长时期里,各族人民都在寻求保存自身文化的方式。

其中一个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记忆口头代代相传。

(二)纸质媒介文学在从诉诸听觉的语音转向供人阅读的视觉产品的过程中,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文字的发明。

国开汉语言专科《文学概论》形考测验(第一至第九章)答案

国开汉语言专科《文学概论》形考测验(第一至第九章)答案

国开汉语言专科《文学概论》形考测验〔第一至第九章答案第一章章节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文学的狭义解释是〔。

D.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2.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A.文章和博学3.文艺摹仿说以〔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A.亚里士多德4.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带有"〔"倾向。

C.实用论5.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哲学家狄尔泰从生命体验视角入手思考文学问题,体现了一条明晰的"〔"思路。

B.体验论6.〔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A.表现论7.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文化论8.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文学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D.文学即博学2.文学文化论十分关注文学的文化属性,它是一种〔的文论倾向。

A.以语言论为基础D.注重语言的社会文化意义3.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

A.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B.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一般情感的表现C.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D.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4.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A.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B.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5.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文学媒介的特点

文学媒介的特点

五、文学媒介的特点问:文学媒介具有哪些修辞性特点?答: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

这表现在四个方面: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问:文学媒介的涉义性的含义是什么?答:媒介是影响文学文本的意义及修辞效果的重要因素。

文学媒介的涉义性是指媒介具有关涉文学文本意义的特性,即是说媒介运用直接关涉文学的意义及修辞效果。

问:涉义性可以从几方面去理解?答: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特定媒介可能被特定时段的文化语境赋予特定意义。

例如,口传文学的盛行与原始时段文化语境赋予口语媒介以特定意义相关,口语媒介就成为那个时段意义系统的主导型代表。

同理,在文字媒介与先秦至唐代文学、手工印刷媒介与宋代至清代文学、大众媒介与晚清至20世纪80年代文学、及网络媒介与90年代文学之间,都存在这种关系。

不同时段的文化语境赋予当时的主导媒介以特定意义。

其二、文学文本在媒介改变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原有意义变异的情形,或者从原有意义中产生出不同的新意义。

如杂志媒介、电影媒介和电视媒介使得原有的文学文本呈现出与新的媒介相应的新意义。

显然,不同的媒介运用可以导致文本的意义及其修辞效果发生变化。

这一点在当前大众媒介主导的时段是尤其明显的。

问:文学媒介的物质性的含义是什么?答:文学媒介总是由这样或那样的外在物体构成的,如甲骨、竹简、普通纸张、报纸、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等。

文学媒介的物质性是文学的以物质为媒介的特性。

如果离开了物质媒介,文学就无法存在。

文学是必须以物质媒介形态为标志的。

同时,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文学阅读都必须借助具体的物质媒介。

问:文学媒介的中介性的含义是什么?答:文学媒介还具有中介性,这是指文学媒介所具有的在人与人之间居中介绍和联系的特性。

文学媒介总是要使自身成为作者与读者、作者与自我相联系的中介环节。

首先,媒介使作者与读者联系起来。

我手中的简体横排插图本《文明小史》,成了我与近一百年前的李宝嘉相联系的中介,它使我了解到了庚子事变年代一个中国文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媒介及其意义传递——以《两个人的车站》中的音乐运用为例

文学作品中的媒介及其意义传递——以《两个人的车站》中的音乐运用为例

Ab ta t src :Th n o aies u ya o tl e a ym e i h u dp o eit h i r r e tis l.Th e ei n v t t d b u i r r das o l r b n ot el e a y t x tef v t t em — du i n ft eatr a ies mb l n t ep o u t n o i r r e ta d i wo l a e p r n t e i m so eo h len tv y osi h r d c i fl e a y tx n t o t ud tk a ti h p o u to fm e n n t i h ie ar e t L t rt y me i o m n if r t n s e ei ih r d cin o a ig wih n t el r ty tx . iea r da f r a n o ma i c n n whc t o
于 , 本 身 定 义 了某 种 信 息 的象 征 方 式 、 播 速 其 传 度 、 息 的 来 源 、 播 数 量 、 及 信 息 存 在 的 语 信 传 以 境。 Ⅲ换 言之 , 媒介 参 与信 息传递 的过程 也就 是把 自身 分解 并融 入 编码 的过 程 , 当信 息 的 接 受 者在 解码 的过 程 中 , 必 然将 媒 介 和 信 息 视 为 同质 体 就
景 . 作品与受众的交流 中。 在 则成为一个受众对信 息进行解码的参照物 l 媒介形成 的隐喻 是构成戏剧冲 突的重
要元素 。
关 键 词 : 学媒 介 l 义 生产 l 辞 文 意 修
中图分类号 : 1 16 1 ;0 0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0 9 4 2 2 0 ) 3 0 7 3 10 —13 (0 60 —0 1 —0

阅读的媒介:文学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

阅读的媒介:文学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

阅读的媒介:文学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媒介,通过阅读,人们能够获取知识、拓宽视野、提升思维能力。

而文学作为阅读的一种形式,不仅具有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功能,更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文学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向读者展示丰富多样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

人物形象代表了不同的角色和性格,他们的言行举止、内心活动和遭遇,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和感受不同人生境遇。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史、王、薛等人物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沉重压迫和女性命运的悲剧,引发了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与文学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性、感受人情,从而拓宽自己的思维和情感世界。

其次,文学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能够激发和塑造读者的审美情趣。

文学作品在语言、节奏、意象等方面有着丰富的艺术表达手法,通过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形象的描绘,激发读者的美感和创造力。

作家们用文字将世界描绘得绚丽多彩,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例如,陈忠实的《黄金时代》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思想内涵打动了无数读者,引发了文学创作的新浪潮。

通过赏析文学作品,读者能够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对美的感知力和鉴赏力。

此外,文学作为一种媒介,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人们有机会了解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与交流。

文学作品中的描述和情节往往带有普世的人性关怀和情感体验,使得读者能够在不同背景和经历的基础上,产生更深入的共鸣和交流。

如村上春树的作品,《挪威的森林》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通过文学作品的交流与讨论,人们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人生的内涵。

然而,文学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方面。

文学还能够激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引发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许多作品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视角揭示了社会的弊端和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反思。

如刘慈欣的《三体》系列作品,通过对科技、人性、社会问题的探讨,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话题和讨论。

现代文学与媒体的关系与影响

现代文学与媒体的关系与影响

现代文学与媒体的关系与影响一、现代文学的概念与特点1.现代文学的定义:现代文学是指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以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观察视角和表现手法创作的文学作品。

2.现代文学的特点:(1)反映现代人的生活:现代文学关注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心理变化和价值观念,揭示现代社会的问题和矛盾。

(2)创新的表现手法:现代文学突破传统文学的表现手法,采用象征、意识流、荒诞等手法,增强文学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3)独特的审美观念:现代文学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的审美观念,体现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二、媒体在现代文学传播中的作用1.媒体的定义:媒体是指传播信息、观点和文化的工具,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

2.媒体在现代文学传播中的作用:(1)拓宽传播渠道:媒体为文学作品提供了更广泛的传播渠道,使文学作品能够触及更多的读者。

(2)加速文学交流:媒体有助于文学作品在不同地区、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文学创作的借鉴与融合。

(3)影响文学创作:媒体反映了社会现象和问题,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文学作品更加贴近现实。

三、现代文学与媒体的关系1.相互依存:现代文学与媒体相互依存,媒体是现代文学传播的重要途径,而现代文学也为媒体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2.相互影响:现代文学与媒体相互影响,媒体反映了社会现实,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同时,文学创作也影响着媒体的内容和形式。

3.互动发展:现代文学与媒体在互动中不断发展,媒体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而文学创作也满足了媒体的需求。

四、现代文学与媒体的影响1.提高文学素养:现代文学与媒体的互动,使人们更容易接触到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丰富文化内涵:现代文学与媒体的互动,丰富了文化内涵,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

3.促进社会进步:现代文学关注社会问题,通过媒体传播,可以引发社会关注和思考,促进社会进步。

4.塑造价值观:现代文学与媒体共同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引导社会风尚和道德观念的发展。

四、文学媒介的特殊意义

四、文学媒介的特殊意义

四、文学媒介的特殊意义问:文学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文学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表现在:媒介是文学的重要维度之一,它不仅具体地实现文学意义信息的物质传输,而且对文本本身产生微妙而又重要的影响。

问:文学媒介对文本本身的文学形象的意义内涵产生什么影响?答:文学媒介规定文学形象的意义内涵。

我们一般会认为“媒介”只是一种意义表达的“中介”;事实上,媒介不仅仅意味着意义的传导,还意味着不同的媒介生成和传达特定的形象内涵。

也就是说,文学媒介产生只有这种媒介才会产生的形象及其意义。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极其“形象化”的散文。

在散文的结尾,“父亲”执意要给“我”买橘子,于是,“我”在凄凉中看到了“父亲”的背影。

“父亲”形象及其背影要是用摄影、绘画或者舞蹈等形象化的手段“塑造”出来,这种形象的文学意义是不能够传达的。

也就是说,这里的“形象”,是一种建立在文学媒介基础上的“形象”,只能依赖文学媒介而存在。

问:为什么说《背影》中的父亲“形象”只能依赖文学媒介而存在?答:朱自清笔下的“背影”,事实上包含了两个“形象”:一个是“父亲”的背影形象,另一个是来自朱自清的对这个背影的“看”的形象。

简言之,朱自清笔下“背影”的感人是因为文学媒介同时“记录”了这个“背影”和这个“背影”的“被看”。

“看背影”成为“背影”情感魅力的重要资源;正是因为这样的“背影”以这样一种凄凉而伤感的方式被“看到”,才会成为具有情感感染力的形象。

问:文学媒介所生成的形象与普通的视觉形象有什么不同?答:文学媒介所生成的形象,与普通的视觉形象相比,是一种携带着文学叙事者色彩的形象,它同时将形象与对这个形象的查看、感受一起传达出来。

而普通的视觉形象则“丢失”了作为文学叙事者的朱自清的目光,变成了直接以其自身轮廓作用于观看者的形象。

显然,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意义总是深植于文学传播媒介之中,成为文学媒介的特殊产物。

问:文学媒介对文本本身的修辞效果产生什么影响?答: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文学媒介的特殊意义
问:文学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文学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表现在:媒介是文学的重要维度之一,它不仅具体地实现文学意义信息的物质传输,而且对文本本身产生微妙而又重要的影响。

问:文学媒介对文本本身的文学形象的意义内涵产生什么影响?
答:文学媒介规定文学形象的意义内涵。

我们一般会认为“媒介”只是一种意义表达的“中介”;事实上,媒介不仅仅意味着意义的传导,还意味着不同的媒介生成和传达特定的形象内涵。

也就是说,文学媒介产生只有这种媒介才会产生的形象及其意义。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极其“形象化”的散文。

在散文的结尾,“父亲”执意要给“我”买橘子,于是,“我”在凄凉中看到了“父亲”的背影。

“父亲”形象及其背影要是用摄影、绘画或者舞蹈等形象化的手段“塑造”出来,这种形象的文学意义是不能够传达的。

也就是说,这里的“形象”,是一种建立在文学媒介基础上的“形象”,只能依赖文学媒介而存在。

问:为什么说《背影》中的父亲“形象”只能依赖文学媒介而存在?
答:朱自清笔下的“背影”,事实上包含了两个“形象”:一个是“父亲”的背影形象,另一个是来自朱自清的对这个背影的“看”的形象。

简言之,朱自清笔下“背影”的感人是因为文学媒介同时“记录”了这个“背影”和这个“背影”的“被看”。

“看背影”成为“背影”情感魅力的重要资源;正是因为这样的“背影”以这样一种凄凉而伤感的方式被“看到”,才会成为具有情感感染力的形象。

问:文学媒介所生成的形象与普通的视觉形象有什么不同?
答:文学媒介所生成的形象,与普通的视觉形象相比,是一种携带着文学叙事者色彩的形象,它同时将形象与对这个形象的查看、感受一起传达出来。

而普通的视觉形象则“丢失”了作为文学叙事者的朱自清的目光,变成了直接以其自身轮廓作用于观看者的形象。

显然,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意义总是深植于文学传播媒介之中,成为文学媒介的特殊产物。

问:文学媒介对文本本身的修辞效果产生什么影响?
答: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

媒介是影响文学修辞效果的重要因素。

由于不同的文学媒介在社会系统或文化语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因而文学媒介对于文本的意义及修辞效果会发生某种带有实质性意义的影响。

例如,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单从艺术标准来看很不成熟,但由于在传播广泛的杂志媒介《新小说》上连载,对于启蒙知识界产生强大的影响,并由
此对现代小说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问:对不同文学媒介的选择会影响文本的意义走向吗?
答:是的,对文学媒介的选择会影响文本的意义走向。

如果以不同媒介去讲述同一故事会产生不同的修辞效果。

一位当代作家要叙述一个故事,他可以选择不同媒介,这样会使文本的意义走向产生区别。

如作家以口语媒介讲述口传故事,可能会力求叙述语言口语化、词汇生动、句式简易、使用可以唤起听众兴趣的重复性套语等,这更适合通俗听众的口味。

如作家以手抄本媒介传输小说,可能会照顾文人读者的阅读习惯,不妨使用一些富于文采或带有个人性格的复杂词语和句式。

如以机械印刷媒介大量地印行小说,作家可能会兼顾不同阶层读者的阅读需要,寻求“雅俗共赏”。

如以电视连续剧的剧本形式去讲述,作家可能会注意投合“黄金档期”或“黄金时段”家庭主妇的观看兴趣。

如以网上小说连载,作家则会顾及网上传输速度而力求表达简易,考虑上网的日常性而力求通俗,鉴于没有公开的编辑把关而无所顾忌地表达,同时也满足匿名的各阶层网友的私人隐秘渴望或公共领域幻想。

问:是否可以认为,无论选择哪种媒介,都会影响文本的意义及修辞效果?
答:是的。

无论选择哪种媒介,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文本的意义及修辞效果因媒介的不同而或多或少出现差异。

这表明,文学媒介直接关乎文本意义及修辞效果。

简言之,媒介关乎修辞。

这是说,文学媒介的选择和运用在特定语境里总是关涉文学文本的意义及其修辞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