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刑主义传统.

合集下载

秦朝刑法适用制度

秦朝刑法适用制度

秦朝刑法适用制度
秦朝的刑法适用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秦朝实行法家思想,强调以法律来治理国家,以官吏为师,让百姓学习法律。

2. 重刑主义:秦朝的刑法非常严厉,对于犯罪行为采取重罚的措施,以达到威慑犯罪的目的。

3. 连坐制度:秦朝实行连坐制度,即一人犯罪,全家连坐。

这种制度旨在加强社会治安,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4. 肉刑和徒刑:秦朝的刑法包括肉刑和徒刑两种,肉刑包括割鼻、砍脚、割耳等,徒刑则包括监禁、流放等。

5. 法律适用的平等性:秦朝的法律适用具有平等性,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只要犯罪,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总之,秦朝的刑法适用制度强调以法律来治理国家,以重罚来威慑犯罪,同时也注重法律适用的平等性。

这些制度对于秦朝的社会稳定和国家治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唐律的特点及其影响

唐律的特点及其影响

唐律的特点及其影响唐律是唐代制定的法律体系,对后世的法律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唐律的特点及其影响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立法理念上坚持重刑主义。

唐律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重刑主义的传统,注重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和罪犯的惩罚程度。

尤其在杀人、盗窃等严重犯罪上,唐律采取了严厉的刑罚,如死刑、杖刑、流刑等。

这体现了统治者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同时也凸显了封建法制的权威性和压迫性。

二、律令制度完善唐律通过建立完整的法典体系,使法律得以系统化、规范化,保证了司法的公正性和稳定性。

唐律不仅整合了先秦法律和隋唐法律,还将自己的法令加入其中,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

同时,唐律还规范了司法程序,确保了法治的实施和司法的公正性。

三、法律适用灵活多变唐律在法律适用上具有灵活性和多变性,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具体案件的特殊性进行裁量和度量刑。

唐律注重法治的活性,追求法理与实务的结合,尽量避免机械化的法条解释和刑罚裁判。

这种灵活的法律适用方式,有助于保障公平和公正,同时也反映了司法实践与法律原则相结合的特点。

四、官抗官制度唐律规定了官抗官制度,表明各级官员有权利通过申诉和上司的秉公处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为官员制度和司法审判提供了一种制衡和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腐败和滥用职权。

此外,唐律中还规定了监察制度,监察官员的行为,并追究其责任,保证了司法的公正与廉洁。

首先,唐律的重刑主义思想在中国古代法律传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对后世的法学思想和刑法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唐律的重刑主义思想深深烙印在中国法律文化的基因中,为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唐律的律令制度为我国后来的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

唐律的法条规定较为完整,构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法典体系。

这种体系不仅影响了唐代的法律实践,也对后来的法典编纂和法律工作产生了指导作用。

唐律的成就为我国日后的法律制定和司法实践提供了范本和经验。

再次,唐律的灵活多变的法律适用方式为我国后来的法学发展提供了启示。

浅谈重刑主义

浅谈重刑主义

浅谈重刑主义法学1301 冯歆然作为中国战国时期以法治为思想核心的重要学派,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

他们以在法律界及法理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而闻名,并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

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商鞅是第一个系统地提“禁奸止过,莫若重刑”的重刑主义的思想家。

商鞅的重刑理论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之上,主张“刑主赏辅”、“刑不善而不赏善”、“轻罪重刑”,以达到“以刑去刑,以杀去杀”的目的。

法家重刑思想是法家法治思想中最具特色的思想,其理论价值彰显了法家思想家们思想争鸣的本意:长久的保持君主专制统治,实现富国强兵。

法家的重刑思想源于春秋时期子产“宽猛并用,以猛为主”的思想。

以重刑打击守旧势力镇压人民的反抗,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是法家经常推行的政策。

重刑主义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来看的,以商鞅为代表的法家学者们并未考虑人性诉求,只一味夸大法律的作用,用重刑来使人民屈服害怕从而镇压人民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

从人民的心理来看,人们哪怕是犯了轻罪也要被用以重罚要如何让人信服容忍,再没思想的人也会觉得自己冤,感到极度的不平等和痛苦,觉得自己就是被杀给猴看的鸡,只是统治者为维护地位树立威望所使用的工具。

客观地说,重刑主义破坏了正常的刑罪关系,重刑直接导致了刑罪关系的失衡,它只是片面的强调提高刑罚力度来控制犯罪。

任何法的实施都必须有公众认同感做基础,如此不合理的法律的出台只会削弱公众对其的尊重感从而使它的效力的减弱至无法很好的实施。

其实重刑主义是法家思想的典型代表,法家片面夸大法律于社会管理的作用,不同于儒家的以德去刑而相信以刑去刑,其实不用说其在群众中引发的负面情绪会导致社会的崩塌,其对社会资源也会产生浪费,有多重不足之处。

重刑主义无疑,是违背人性的,与现代人的价值观世界观都有极大的冲突和矛盾。

但又不可否认,在当时的社会上曾短暂起过作用,毕竟它是让秦国最终统一天下的基础商鞅变法中重要的内容。

但总体来说,它是一种极其残忍又不符合人性的思想。

浅谈古代重刑主义

浅谈古代重刑主义

浅谈古代重刑主义作者:王文丽来源:《大东方》2016年第02期摘要: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重刑主义思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产生、发展及盛行,历经古代社会四千余年,有着相当久远的岁月。

“治乱世用重典,治平世用轻典”正是这一思想的经典表述。

在我国古代君主高度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下,以重刑主义为主的刑法思想观念在每个人的心中早已根深蒂固。

因此,重刑主义有着强大的民意,广泛的社会认同感和依赖感。

它时刻考验着我们的理性,就如有时它是民众泄愤的工具,而有时却是司法机关完成任务追求效率的借口。

在当今努力建设法治文明的今天,我们必须要认真考量重刑主义思想,严防其蔓延,危及国家和人民。

本文从重刑主义的思想起源、特点、形成原因,它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在当代中国,如何应对重刑主义这一传统这些方面进行详细地介绍,以便使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和掌握重刑主义思想,为我国的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进行合理的借鉴。

关键词:中国;法家;韩非;重刑主义一、中国古代重刑主义的内容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制国家夏朝时期,墨、劓、剕、宫、大辟等完备的刑罚体系就已经具备齐全了。

因此,以重刑主义特色为主的早期法律制度已经开始初露端倪。

在春秋战国时期正式形成,以商鞅、韩非等人为其主要代表人物。

其主要内容有,轻罪重刑,刑种繁多,原心定罪等。

商鞅的主张是“重刑轻赏,重刑轻德”,他提出:“行罚: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

”这句话的含义是说,对微小的犯罪要用重刑严惩,这样的话,人们就不敢犯罪,轻罪就不会再出现,重罪也就消失了,这就叫用刑罚来废止刑罚,刑罚去除了,国家事业也就成功,圆满了。

而他所谓的“重其轻者”的“轻者”,在我们看来,是指那些有轻微犯罪的人,而商鞅认为的却不是这样,它还包括了那些仅仅有犯罪意图的人。

这些理念若在现代社会实行,是多么不人道的一件事情。

他还认为:“刑加罪所终,则奸不去。

刑用于将过,则大邪不生”。

其意是说如果已经发生了犯罪再对犯罪人处以刑罚,那么奸邪就不会消除。

浅谈中国死刑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浅谈中国死刑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浅谈中国死刑制度的演变与发展中国的死刑制度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与发展,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与法律制度的进步。

本文将从古代中国的死刑制度起源开始,逐步阐述中国死刑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古代中国死刑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当时死刑被用作政治手段,用于巩固统治与维护社会秩序。

在封建社会中,死刑制度更加严格,几乎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

例如秦朝时期的法律制度极其严厉,对于各种犯罪行为都采取极其严厉的处罚,死刑在此期间被大量使用。

中国死刑制度的最大转折发生在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以后。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中华民国成立后,逐步开始了一系列的法律体系。

在此期间,死刑制度逐渐与欧美现代法律观念接轨,对死刑的适用范围进行了合理的限制。

《刑法大纲》于1914年颁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现代刑法体系为基础的刑法典,规定了死刑适用的范围与条件。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死刑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被滥用与扩大化。

大规模的土改运动以及反右运动等政治运动中,死刑被用来大规模镇压反对派以确保政权稳定。

这使得死刑失去了应有的司法公正性,在一段时间内依然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从1970年代开始,特别是开放以后,中国死刑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与完善。

1980年颁布的《刑法》进一步限制了死刑的适用范围。

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司法解释规定,对死刑适用范围进行了进一步缩小,取消了18个犯罪项目的死刑判决。

2024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批准下,限制死刑人员年龄为70周岁以内。

2024年,《刑法修正案(十一)》再次调整了死刑适用范围,进一步缩小了死刑的适用范围,限制了死刑适用的罪名及条件。

目前,中国的死刑制度正在朝着更加严格的法律规定与人道主义的方向发展。

虽然中国在执行死刑的数量上仍居世界之首,但死刑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受到限制。

同时,中国也加强了对死刑判决的法律程序,确保了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总之,中国死刑制度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与发展,从古代的政治手段到现代的法律制度,死刑制度在不断与国际社会接轨的同时,也越来越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要求。

中国重刑主义传统

中国重刑主义传统

中国重刑主义传统分析与评价一.概念重刑可以指重刑轻民,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特点即为诸法合体,民刑不分,尤重刑法。

也可以指相对更重的刑罚,如死刑之于徒刑;本文所谈重刑,乃是指运用严刑峻法,高压手段进行统治。

二.学说渊源重刑主义滥觞于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奴隶制度土崩瓦解,封建制度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迅速发展的历史转折时期。

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发展发向的新兴地主阶级经过“百家争鸣”的洗礼,在各个发面向奴隶制度展开了攻势。

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持了秦国的法制改革,开创了重刑主义的渊源。

(一)商鞅主张重刑轻赏、重刑轻德,是因为他特别注重刑罚的强制作用和威慑作用,在他看来,刑罚越重,这种作用就越大。

这使他形成了这样一种牢固的法治观念:“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

”所以,“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

”这就是他重刑思想的理论根据。

在重刑主义指导下,他提出了一系列刑罚原则,主要包括:1.轻罪重罚轻罪重罚就是指对轻微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处以较重的刑罚。

商鞅提出:“行罚,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

”是说对轻罪施以重刑,轻罪就不会再出现,重罪也就没有了。

这就叫用刑罚来废止刑罚,刑罚去除了,国家的事业也就大功告成。

而商鞅的所谓:“重其轻者”,甚至包括了仅仅有犯罪意图的人。

他认为:“刑加于罪所终,则奸不去”,“刑用于将过,则大邪不生”。

如果犯罪已经发生了再对犯罪者处以刑罚,奸邪就不会消除,如果在人们刚要犯罪的时候就加以惩罚,重大的邪恶就不会产生了。

2.族刑,连坐族刑就是一人犯罪后,其亲属与之一起被处死刑。

连坐就是一人犯罪后,与其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

族刑,一般适用于直接危害君主统治,侵犯王权的重罪。

将侵犯王权之犯罪者及其亲属一同处死,使一家之内的父母、兄弟、妻子甚至更广泛的亲属连为一体,如有一人犯罪,就好像牵动植物的根系而害及枝叶,伤害了一个小指而痛及四肢一样,互相牵连,同归于罪。

浅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

浅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

浅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
经》,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从整体上看,它也是一部以刑为主的法典,即使到了封建法时代,仍旧是重刑轻民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更是将法家的重刑主义作为秦代的法制指导思想。

重刑主义理论无论是对统一前的秦国还是统一后的秦朝,都有深刻的影响。

汉代对秦代的刑法进行了继承与发展。

尤其是汉朝庞杂的罪名,虽说不像秦朝的刑罚恐怖主义,但也显现出汉朝对刑法的重视。

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首先出现了著名的“重罪十条”。

再到后来,隋朝创刑部,并将重罪十条发展成“十恶”。

之后虽然统治者对民事法律的关注度越来越大,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主要为刑事法律。

同时对民事法律制度也作出了相关规定。

但是从违反民事法律也要接受刑罚来看,中国古代刑法与民法之间的区分并不是很大,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古代法律重刑轻民的特点。

指导老师:董长春教授。

重刑主义与轻刑主义

重刑主义与轻刑主义

重刑主义与轻刑主义
因为中国的刑法有死刑,涉及死刑的有几十个罪名,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是严刑峻法的社会。

这是个很大误解!中国的刑法贯彻的是轻刑主义。

违法情形不严重的,一律不入刑,交由派出所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去和稀泥。

实际操作中,就是构成犯罪了,头破血流了,很多时候也能调解结案。

公检两家主要功能是侦查、起诉犯罪行为,但从它们手里放掉的,做不立案、不起诉处理的犯罪行为,数量更多。

除了死刑,有期徒刑最高也就二十几年,还可以减刑、假释、保外就医。

针对贪官,近些年增加了一个终身监禁的刑罚,但没有普遍适用性。

与国外动辄可以判刑几百上千年相比,我们的刑罚还是太仁慈了。

数罪并罚的情况下,有期徒刑就不应该设置上限!
刑罚的功能,从惩罚逐渐转向教育。

认为报应不是目的,教育人改造人才是目的。

这是本末倒置!刑罚首要功能就是惩罚,就是要让犯罪人感到痛苦,承受因果现世报应。

法律界、法学界的主流观点,都在围绕犯罪人的权利说话,对受害人的权利保护非常漠视,这就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

我认为,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可以合二为一,违法犯罪行为一律起诉,经法官审判定罪,不让任何人存在侥幸心理,犯罪就要受追诉,不存在不立案、不起诉、调解结案的可能。

治安管理处罚措施并入刑罚措施,还可以增加社区劳役等灵活处罚,甚至可以参考新加坡刑罚,加入鞭刑。

增加普遍适用的终身监禁刑罚,有期徒刑不设上限,死刑少量保留。

当然,这些论述有个前提,那就是政治民主化后,否则,大概率会沦为暴政工具。

对法律界、法学界的种种不理解,从这个视角可以释然。

中国重刑主义传统

中国重刑主义传统

中国重刑主义传统中国重刑主义传统分析与评价一、概念重刑可以指重刑轻民,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特点即为诸法合体,民刑不分,尤重刑法。

也可以指相对更重的刑罚,如死刑之于徒刑;本文所谈重刑,乃是指运用严刑峻法,高压手段进行统治。

二、理论渊源重刑主义滥觞于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奴隶制度土崩瓦解,封建制度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迅速发展的历史转折时期。

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发展发向的新兴地主阶级经过“百家争鸣”的洗礼,在各个发面向奴隶制度展开了攻势。

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持了秦国的法制改革,开创了重刑主义的渊源。

(一)商鞅主张重刑轻赏,重刑轻德,因为他特别重视刑罚的强制和威慑作用。

在他看来,惩罚越重,这种影响就越大。

这使他形成了这样一种坚定的法治观念:“如果惩罚严重,人民不敢犯,那么就没有惩罚。

”因此,“杀戮来杀戮,虽然杀戮也可以,惩罚来杀戮,虽然重刑也可以。

”这是他重刑思想的理论基础。

在重刑主义的指导下,他提出了一系列惩罚原则,主要包括:1.轻罪重罚轻罪从重处罚是指对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从重处罚。

商鞅提出:“惩罚的时候,轻者不来,轻者不来,重者不来,这就叫惩罚加惩罚,惩罚加成就。

”这意味着,如果轻罪受到严厉惩罚,轻罪将不会再次出现,重罪将不复存在。

这叫做用惩罚来废除惩罚。

刑罚解除后,国家的事业就完成了。

商鞅所谓的“不重视他们的人”甚至包括那些只有犯罪意图的人。

他认为,“如果在罪行结束时加上惩罚,强奸就不会消失”,“如果惩罚得以通过,就不会产生大的罪恶”。

如果罪行已经发生,罪犯受到惩罚,罪恶就不会消除。

如果人们在即将犯罪时受到惩罚,重大罪恶就不会发生。

2.族刑,连坐家庭惩罚是一个人犯罪后,他的亲属和他一起被判处死刑。

即使是坐着,也意味着在一个人犯罪后,与他有一定关系的人将受到连带处罚。

族刑,一般适用于直接危害君主统治,侵犯王权的重罪。

将侵犯王权之犯罪者及其亲属一同处死,使一家之内的父母、兄弟、妻子甚至更广泛的亲属连为一体,如有一人犯罪,就好像牵动植物的根系而害及枝叶,伤害了一个小指而痛及四肢一样,互相牵连,同归于罪。

论重刑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影响

论重刑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影响

郑州大学法学院“学术论坛”论文题目论“重刑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影响作者陈鹏乐完成日期2011年10月26日培养单位郑州大学专业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方向法制史论“重刑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影响陈鹏乐专业:法律硕士(非法学)(郑州大学法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摘要】重刑主义,作为刑法适用的一项原则在我国源远流长,这一制度渊源于先秦时期的法家思想,为秦朝统治者所采纳,其后,虽经汉朝“法律儒家化”的改革,但“重刑主义”法律制度作为一种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有效工具,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历经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发展,一直影响着我国。

重刑主义的产生与古代社会生产力不高,人类文明程度低,发展缓慢有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重刑主义必将为现代文明国家所抛弃,这也是刑法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趋势。

本文结合近期社会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重刑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影响。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摒弃重刑主义的思维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刑法的社会效用。

【Summary】Heavy doctrine, as a principle of criminal law, has been applied in our long history and originated from the system of Legalism in the Qin Dynasty, The Qin rulers adopted it, then, despite the "Confucian law" of reform in the Han Dynasty, "heavy doctrine," the legal system as a ruling class to maintain its rule effective tool, has been preserved completely. After two thousand years of feudal dynasty, the development has affected our country.The creation of heavy doctrine is related to the low productivity in the ancient society and the low level of human civilization.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heavy doctrine is bound to abandon by the modern civilized nations, this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modern criminal law. In this paper, with the recent hot topics of society, we discuss the heavy doctrine’s influe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country ruled by law, we must abandon the mode of thinking about the heavy doctrine to maximize the social utility of criminal law.【关键词】重刑主义死刑存废【Key Words】Heavy doctrine、The death penalty abolition第一部分引言----从药家鑫案说开去在开始我们的讨论之前,先看这样一个案例:2010年10月20日晚,在西安大学城学府大道上,26岁的女服务员张妙下班途中,被一辆雪佛兰克鲁兹小轿车撞倒。

中国死刑制度的历史和现实

中国死刑制度的历史和现实

中国死刑制度的历史和现实死刑制度在中国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斩、烹、箍、锯等残酷方式。

即使在现代社会,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执行死刑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死刑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中国死刑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传统的战国时期,当时死刑被广泛应用于国家的治安维护和权力巩固。

秦朝时期,统一中国后,死刑制度更加完善并广泛使用。

封建社会时期,死刑被用来满足统治者的权力需要,用以对抗政治反对派,维护社会秩序。

到了清朝,死刑的执行方式也更具有仪式感,例如凌迟、车裂等残酷方法被广泛使用。

中国死刑制度的现实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支持者认为,死刑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可以对严重犯罪行为给予严厉惩罚。

他们认为,死刑对于严重的恶意犯罪能够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

此外,他们主张中国社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决定了死刑的必要性。

然而,反对者则认为,死刑作为最高刑罚,不可避免地存在执行失误和冤假错案的风险。

他们指出,死刑仅凭证据不足或审判不公而导致无辜人被处决的情况时有发生。

此外,他们指责死刑的过度使用会导致对人权的侵犯,影响到中国的国际形象。

他们主张在追求社会安全的同时,应该更注重法治和人权的平衡。

面对这些争议,中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

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规定死刑案件上报死刑审查与判决程序,增加对死刑的限制。

此外,202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死刑复核案件司法解释,要求对所有死刑裁定案件进行检察复核。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判决质量和司法公正。

然而,中国死刑制度的问题还远未解决。

冤假错案在中国仍然时有发生,执行死刑的问题依然存在。

同时,重要的是要深入研究和理解中国社会的特点和文化传统,以寻求更好地融合死刑制度和人权保护的平衡。

总的来说,中国死刑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不断变迁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死刑制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讨论。

尽管近年来已经出台了一些措施,但中国死刑制度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争议。

未来,中国政府需要采取更多措施,以确保死刑制度的公正性、透明度和人权的保护。

论中国古代的重罪制度

论中国古代的重罪制度

论中国古代的重罪制度重罪是指统治者充分利用法律强制力,打击严重危害统治秩序的法律制度。

重罪制度包括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表示某些犯罪的严重程度,标示着某些犯罪是刑法的打击锋芒所指;另一层含义是刑罚适用制度,被纳入重罪范围的罪名,在刑法适用上,有重罪加重的规定和原则。

重罪主要包括十恶、六赃、七杀和奸党。

其中“十恶”在立法技术上表现为对严重犯罪的归纳与概括,内容有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十恶”源于《北齐律》的“重罪十条”,但反映出了法律对伦理原则的维系更加充分。

“六赃”是指六种非法获取财物的犯罪,其制度的确定在唐代,随着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以及对利用职务之便获取财物行为的加重严惩,六赃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七杀”是指中国古代刑法中其中杀人罪的通称,即谋杀、故杀、劫杀、斗杀、误杀、戏杀、过失杀。

七杀将杀人的主观方面、不同情节、性质和种类加以区分,并将这些都凝结在罪名之中,构成不同的杀人罪。

这七种杀人入罪的划分,对于正确地把握犯罪构成,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同时,由于罪名将罪犯的主客观方面结合在一起,采取根据犯罪行为的自然外观特征进行描述的方法,最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但欠缺内在的科学性。

奸党罪的正式入律是由于明、清之际,中央专制集权强化。

极端的皇权专制,在刑法上表现为严厉打击一切危害皇权的行为,因此视奸党与谋反、谋叛罪相同的重罪,施于最严厉的惩罚。

奸党罪的刑事责任一是本人处斩,并连坐其妻,妻子或流放安置或为奴,没收财产;二是常赦所不原;三是取消人犯八议等法律特权。

中国古代的重罪制度与“礼”息息相关。

比如十恶中的“大不敬”(具体包括盗大祀神御之物、乘舆服御物、盗及伪造御宝、合和御药物不如本方等)、“内乱”(具体为间小功以上亲,父祖妾及与和者)、“不孝”等罪名都属于重罪,遵循加重的规定和原则。

从上文的介绍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礼与法并存社会,纲常礼教与封建法律的结合,自西周开始历经几百年的演化、渗透和融合的过程, 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式“引礼入法”,再到唐律对“引礼入法”历程的升华,成为礼法合一的典范。

重刑主义_1参考模板

重刑主义_1参考模板
另外,重刑主义还可能存在一些道德和伦理问题。例如,使用酷刑或其他残忍的刑罚方式可能会被 视为对人类尊严和权利的侵犯。此外,对犯罪者的惩罚过于严厉可能会引发社会的同情和不满,从 而破坏社会团结和稳定
尽管存在一些批评和争议,但重刑主义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一些极端 情况下,如恐怖主义、重大犯罪等,使用较为严厉的刑罚可能是必要的,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 共利益。此外,在一些文化和社会中,重刑主义仍然是一种普遍的刑事政策思想,这可能与特定的 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有关
指导老师:XXX
者的歧视和排斥。此外,重刑主义还可能会破坏社会内部的
信任和合作,从而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02
综上所述,重刑主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和
保护共利益,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在实践中,
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更为公正、人道和有效的刑事
政策
-
恳请各位导师批评指正
感谢您的聆听
汇报人:XXXX
重刑主义
总之,重刑主义是一种具有复杂 性和争议性的刑事政策思想。在 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权衡和选择,以实现公正、人权 和社会和谐的目标。除了以上提 到的批评和争议,重刑主义还有 一些其他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重刑主义可能无法有效解 决犯罪问题。虽然严厉的刑罚可 能会对犯罪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但这种威慑作用并不总是持久的。 一些犯罪者可能会因为无法承受 刑罚的痛苦而选择不再犯罪,但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完全改变 了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此外, 一些犯罪者可能会对刑罚产生抗 药性,从而继续犯罪
20XX
重刑主义
重刑主义
目录
重刑主义
重刑主义是指重视刑罚在统治犯罪方面的作用,主张对犯罪人施以严厉的刑罚,以达 到消灭犯罪的目的的一种刑事政策思想 重刑主义盛行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家 财富和资源极其有限,因此通过严刑峻法来威吓和惩罚犯罪被视为最有效的手段。在 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往往也采取重刑主义手段 重刑主义的表现形式包括肉刑、死刑、长期监禁等。这种刑事政策思想的出发点是维 护社会秩序和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 逐现渐代认社识会到的重刑刑事主政义策的思弊想端已,经开发始生寻了求很更大为 的人变道化和。有人效们的普刑遍事认政为策,刑罚的目的不应该 是惩罚犯罪者,而应该是预防犯罪和维护社会秩序。因此,现代社会的刑事政策更加 注重改造犯罪者、保护社会和促进社会和谐

刑罚制度:重刑还是重刑主义

刑罚制度:重刑还是重刑主义

这三类不和谐,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人身的不和谐, 需要我们建立一套包括了激励与分配机制的制度,从而使得 人类的利益可以得到不断的扩大和合理的分配;人心的不和 谐,需要我们创造一种文化来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调整从而 树立一种信仰;人身与人心的不和谐需要我们发展科学技术 来帮助人类实现他的理想追求。在中国古代,前两类问题的 解决恰恰为重刑的存在提供了合法性依据,这正是本文所要 重点阐述的。(一)中国古代和谐之道的制度设计与重刑的 产生在谈到中国的古人们是如何设计制度来使利益的生产和 分配达到和谐并由此产生重刑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先了 解一下新制度经济学当中的“囚徒困境”理论。这个理论是 说,两个抢银行的人,抢了银行以后,他们被作为嫌疑犯抓 了起来,但又没有什么证据。警察把这两个人放在不同的房 间里,分别审讯,威逼利诱。说如果你招了,对方不招,你 就会被从轻发落,对方会被加重刑罚。相反,如果对方招了 ,你不招,对方被从轻发落,你被加重刑罚。结果是两个人 都招了,都按正当量刑被关进了监狱。实际上有一种更好的 方法,就是两个人都不招。如果警察没有任何证据的话,这 两个人都会被无罪释放。两个人都招了,实际上这就是一种 不合作的做法。不合作的结果就是两个人都被判了刑。两个 人都不招是一种合作的做法,其结果是两个人都可以无罪释 放。这个理论说明任何人之间都有两种关系:合作,两个人 都获益;不合作,两个人的效用或财富就会受到损害。在人 类社会当中,人们之间在经过了多次博弈之后,会最终意识 到采取合作的策略或者采取不合作的策略就会导致财富的差 别。所以,人们建立了各种制度,制度存在的理由则名号异,则权力异, 则事势异,则旗章异,则符瑞异,则礼宠异,则秩禄异,则 冠履异,则衣带异,则环?异,则车马异,则妻妾异,则泽厚 异,则宫室异,则床席异,则器皿异,则食饮异,则祭祀异 ,则死丧异。”从天子到百姓,中间有无数的级差,表现在 日常生活中,则饮食、衣饰、房舍、舆马、婚仪、丧葬、祭 祀等皆有等差,其中,每一项又有许多细微的差别,如衣饰 一项,颜色、质地、皮毛、冠履佩饰都因身份而异。即或是 公服朝服,由于品级不同,冠式、冠饰、服色、花样、腰带 、佩绶、朝笏等也各不相同。总之,衣食住行、婚丧嫁娶, 无处不体现出名分的差异。这同样使人与人之间层次分明、 等级有序从而使有限的物质财富通过等级的划分变得相对的 富裕,在差别对待的基础之上使整个社会实现了不同等级的 和谐相处。 但是,违反了它就是逾制,为国法所不容。 简而言之,良犯贱,其处分较常人相犯为轻,贱犯良较常人 相犯为重。贱民殴杀良人,汉时为弃市。唐、宋律加凡人一 等或二等治罪。明、清时一律加凡人一等治罪。若殴伤良人 至跌折肢体,瞎目及笃疾者,唐、宋、明、清各律皆处绞刑 ,至死者斩。、重刑与和谐在行政关系中的并存 “民本 ”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一个精辟概括。天子是民之父母, 万民之主,民应以子事君,作天子的子民,忠于君。而天子 及其所率领的朝臣应当为民请命,造福百姓,鞠躬尽瘁死而 后已。在这样一种体制下,民对君负有完全的义务,而君对 民负有完全的责任,义务与责任的结合使得中国古代的行政 关系在专制制度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和 谐共存。 然而,在这种和谐的体制下,却隐藏着中国古

重刑主义本体论

重刑主义本体论

味着前后两者毫无 关 联,相 反 却 呈 现 “去 其 糟 粕,取
其精华”式的传承性或沿袭性,只是为了减少误解,
收稿日期:
2022
10
08
基金项目:
2019 年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民众刑罚敏感度状况研究”(
2019B84)。
作者简介:陈新委(
1993- ),男,河南安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学。
王震(
1979- ),男,辽宁抚顺人,法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刑法学。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4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将重刑主义分为传统重刑主义与修正重刑主义。但
度、分层面的研究便于古今对照,梳理古代法律所呈
本文始终坚持,修正 重 刑 主 义 更 多 的 是 对 重 刑 主 义
重刑 主 义 根
据限定词“重刑”概念及所处历史阶段所确定。有学
者认为,重刑指中国 古 代 刑 法 中 的 严 刑 峻 法 的 制 度
与思想;[1]也有学者认为,重刑主要包括不应当入罪
而入罪、不应当施加 刑 罚 而 施 加 以 及 应 当 施 加 轻 刑
结合当代刑法研究 的 成 果,将 其 具 体 划 分 为 三 个 维
(
2)言论治 罪。 其 是 指 单 纯 以 言 论 即 可 对 说 话
的人进行定罪处罚。与当代的言论入罪具有本质不
度,即入罪层面、刑罚层面、刑罚执行层面,对其分维
同,当代言论入罪需 要 具 有 对 法 益 的 侵 害 或 者 侵 害
何种行为或侵害结果可以入罪方面梳理古代法制所
义———即修正的重刑主义。
呈现的重刑倾向,如罪及无辜、言论治罪。

重刑主义的概念

重刑主义的概念

重刑主义的概念重刑主义是一种刑事政策理念,旨在通过严厉的刑罚来保障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安全,并以此对犯罪行为予以应有的惩罚。

重刑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将刑罚提高到足够高的程度,以恐吓和威慑潜在犯罪分子,降低犯罪行为的发生率。

本文将从重刑主义的起源与理论基础、实施状况与影响、存在的问题与争议等方面进行讨论,以全面阐述重刑主义的概念。

重刑主义起源于近代欧洲,特别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法国。

其兴起的背景是18世纪欧洲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社会变革,社会秩序动荡不安,犯罪率居高不下。

传统的矫正方法和温和的刑罚对于犯罪的遏制显得无能为力。

重刑主义倡导者认为,只有通过恢复被侵犯的秩序和权威,使人们对刑罚产生极大的恐惧和忌惮,才能够达到惩罚犯罪、保护社会安全的目的。

重刑主义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它强调刑罚的威慑作用。

重刑主义认为,对犯罪分子施加足够严厉的刑罚,可以产生强烈的恐惧和威慑效应,使其他人心生畏惧,从而起到预防和遏制犯罪的作用。

其次,重刑主义强调体罚和漫长刑期的效果。

重刑主义主张对罪犯采取身体上的鞭打、活埋等残酷的体罚方式,并将刑期拉长,以便更好地使罪犯体验到刑罚的痛苦和摧残,以期达到惩戒、震慑效果。

最后,重刑主义的理论基础还包括对司法公正性和社会正义的考量。

重刑主义认为,给予犯罪分子应有的严厉惩罚,可以恢复受害人的权益,满足公众对于正义的期待。

在实际实施方面,重刑主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些国家采用了体罚和酷刑方式,如伊朗的鞭刑、沙特阿拉伯的斩首等。

此外,一些国家也对一些特定犯罪实施了极为严厉的刑罚,如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美国的死刑制度和三振出局制度等。

此外,一些国家将刑事政策建立在零容忍和严厉打击犯罪的基础之上,强调刑罚防范犯罪的职能。

然而,重刑主义也存在诸多问题与争议。

首先,重刑主义是否能够实现预防犯罪的目标尚存争议。

一些研究表明,刑罚的严厉程度并不一定能够有效地降低犯罪率,因为犯罪与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个体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试论法家重刑思想

试论法家重刑思想

试论法家重刑思想目录一、法家重刑思想的由来及发展1.法家重刑思想的起源2.法家重刑思想的特点3.重刑思想与专制统治二、法家重刑思想的成因1、重刑主义是中国古代社会一定生产方式2、重刑主义思想本身形成了相当完整、发达的体系3、重刑主义思想符合执政阶层的统治需要三、法家重刑思想的利弊分析1、重刑破坏合理的罪刑关系,容易导致刑罚功能缺失2、过重的刑罚还易导致刑罚功能的贬值3、重刑易于导致疏于其他制度建设,使综合治理趋于虚脱四、当代我国的重刑思想结束语参考文献试论法家的重刑思想[摘要]所谓“重刑主义”就是轻罪重罚,用严刑峻法制造一种威慑力量,驱使民众就统治阶级之范。

法家的重刑思想在维护中央集权统治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严刑峻法弊端较多且对后世不利影响较大,容易使人民产生对社会恐惧感以及引起社会不稳定。

本人将根据自己对法家思想的了解以及自身的法律知识论述法家重刑思想的来源、重刑的利与弊等问题。

[关键词]法家重刑思想封建专制统治利与弊一、法家重刑思想的由来即发展1、法家重刑思想的起源法家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管仲(实编制查户口实行军管),但是在韩非子之前,法家分三派。

一派以慎到为首,强调“势”,即权力与威势最为重要;一派以申不害为首,强调“术”,政治权术;一派以商鞅为首,强调“法”,法律与规章制度。

商鞅开始强调了重刑的作用,推行严刑峻法,商鞅变法使法治主义在秦国扎下深根,同事也在历史的上留下了重彩的一笔,同时法家重刑思想开始为君主所接受,正式登上了历史的大舞台。

韩非子集各家所长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认为“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明君如天,执法公正,这是“法”;君王驾驭人时,神出鬼没,令人无法捉摸,这是“术”;君王拥有威严,令出如山,这是“势”。

这让法家的思想得到有机的结合和发展,是法家的思想进入了空前的阶段。

可见法家重刑思想的完善者是商鞅,运用成熟的是韩非子。

重刑主义在中国古代的真正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商鞅、慎到和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法律思想把重刑主义完整地提了出来。

解读法家的重刑思想

解读法家的重刑思想

解读法家的重刑思想
法家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哲学流派,其重刑思想是指基于对人性
的本质与行为的认识,通过加强刑法制度和使用严厉刑罚的方式,
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政权与社会稳定。

在法家看来,人性本质自私、邪恶,只有通过惩罚和奖励的机
制才能使其遵守法律和秩序。

因此,法家提出了“赏罚分明”、
“尽信毋疑”、“繁刑重法”等思想,强调刑罚与政令的严格执行,惩罚必须严厉而快速,以达到警戒作用。

此外,法家还提倡奖惩分明,激励有功之民,并以此达到“各
尽其能”的目的。

此即法家历史上“三纲五常”的思想。

而对于犯
罪分子,则应采取“一犯必诛”的刑事政策,使其感受到严惩之威,从而彻底杜绝犯罪行为。

总而言之,法家的重刑思想是以治理社会为出发点,认为强化
刑法制度和严厉惩罚是维护社会和政权稳定的必要手段。

监狱理念:传统与现代的对

监狱理念:传统与现代的对

监狱理念:传统与现代的对关于对传统的理解显仁:传统之所以延续至今,说明有适应社会的基因,否则,传统就不能延续下去。

否定传统是不对的,也是危险的。

就监狱工作来说,新中国监狱工作50余年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经验正是我们的好传统,应当发扬光大。

否定这些好传统就是否定新中国50年监狱工作,就是危险的和不负责任的。

新中国50年监狱工作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创办的,经过上百万监狱警察的勤奋、艰苦创业,做出牺牲才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

从感情上说,否定这些好传统,我们也对不起他们,我们也就无法正确评价新中国50年监狱工作。

阿明:对传统的认识我们是否可以减少感情的困扰,更理智、更平静地去面对。

显仁:否定新中国50年监狱工作,还要别人更理智、更平静,这是不可思议的。

阿明:正确评价新中国50年监狱工作就是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还要科学。

成绩、经验不仅要肯定,还要发扬,好的传统必须继承、光大;同时,对其中的不足、缺陷,要克服、改正。

这就是我说的理智或叫理性。

显仁:新中国50年的监狱工作,我们改造了清末皇帝、伪满战犯、日本战犯、国民党战犯、各种历史反革命犯、刑事犯,这难道是随随便便的?经验、传统一点也没有用了?我们多少年的工作,就这么一句话就打发了?阿明:我是这个意思,我们现在正在加速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经验已失去作用,甚至成为改革的障碍、包袱,如果我们一味强调过去、留恋传统,就会失去许多发展机遇。

有这么一个经典的案例:报纸上公布一个智力测试题目,谁能将每行3个点、共3行9个点的不大的平面用不超过4条的直线穿过所有的点。

题目公布后,报社收到多种答案,惟独一个小孩的答案最简洁、明了,他用一个拖把将3行的9个点一次涂黑,只一条直线就够了。

就这么简单,这令征题人大大出乎意料之外。

这个案例说明,小孩没有经验、也就没有框框,不必拘泥于常规,因而,其思维具有创造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将是社会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这意味着经验、传统遇到全面挑战,必须正面面对,任何回避都是无益的。

重刑轻民与重民轻刑

重刑轻民与重民轻刑

重刑轻民与重民轻刑之辩重刑轻民与重民轻刑是古代法制史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法律思想,特别是重刑轻民,一直是始终贯穿中国古代法制史的主线,中国古代的立法、司法以及法律文化都一直体现了这一重要法制思想。

重刑轻民与重民轻刑,顾名思义,简单而言,就是刑事法律与民事法律在政治统治、社会生活、经济活动中的主次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不同。

一、重刑轻民与重民轻刑的比较1、含义的比较重刑轻民是指重视刑事法律而轻视民事法律,在制定法内容上诸法合体,民刑不分,其中以刑事法律为主,其他诸如民事法、商事法等被涵盖于刑事法律之中,民事法律处于零散状态,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私法体系。

在刑罚手段上实行重刑主义,刑罚手段残酷不人道,主张轻罪重罚,采用刑罚的手段来规范民事法律关系。

重民轻刑,顾名思义,是与重刑轻民相对应的一种法律思想,指重视民事法律而轻视刑事法律。

在西方法制史上,虽然都在制定了民法典的同时颁布施行了刑法典,民事法律与刑事法律都形成了独立完整的体系,但是,相比较而言,民事法律体系较为发达,民事法律比刑事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规范调整作用,统治阶级更加重视民事法律,在法学研究上更加注重对民事法律的研究。

2、指导思想的比较重刑轻民的指导思想是重刑主义。

重刑主义又称重典主义,是指以严刑酷罚、轻罪重刑和原心论罪等为主要特征的刑罚思想。

其特征是轻罪重刑、用刑严酷、刑种繁多、原心论罪、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等。

重罪轻罚,刑罚手段都比较残酷。

重民轻刑的指导思想是自由平等主义。

自由主义追求发展、相信人类善良本性、以及拥护个人自治权,主张放宽及免除专制政权对个人的控制。

更广泛的,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每一个公民的权利。

平等主义强调人人生而平等,商品交换体现平等。

3、产生原因的比较重刑轻民的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是以农业经济、小农经济为主要,商品经济落后,统治阶级采用重农抑商的政策,遏制商品经济交换关系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直到明朝中后期才出现,长期的保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抑制了民事法律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重刑主义传统分析与评价一.概念重刑可以指重刑轻民,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特点即为诸法合体,民刑不分,尤重刑法。

也可以指相对更重的刑罚,如死刑之于徒刑;本文所谈重刑,乃是指运用严刑峻法,高压手段进行统治。

二.学说渊源重刑主义滥觞于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奴隶制度土崩瓦解,封建制度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迅速发展的历史转折时期。

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发展发向的新兴地主阶级经过“百家争鸣”的洗礼,在各个发面向奴隶制度展开了攻势。

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持了秦国的法制改革,开创了重刑主义的渊源。

(一商鞅主张重刑轻赏、重刑轻德,是因为他特别注重刑罚的强制作用和威慑作用,在他看来,刑罚越重,这种作用就越大。

这使他形成了这样一种牢固的法治观念:“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

”所以,“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

”这就是他重刑思想的理论根据。

在重刑主义指导下,他提出了一系列刑罚原则,主要包括:1.轻罪重罚轻罪重罚就是指对轻微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处以较重的刑罚。

商鞅提出:“行罚,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

”是说对轻罪施以重刑,轻罪就不会再出现,重罪也就没有了。

这就叫用刑罚来废止刑罚,刑罚去除了,国家的事业也就大功告成。

而商鞅的所谓:“重其轻者”,甚至包括了仅仅有犯罪意图的人。

他认为:“刑加于罪所终,则奸不去”,“刑用于将过,则大邪不生”。

如果犯罪已经发生了再对犯罪者处以刑罚,奸邪就不会消除,如果在人们刚要犯罪的时候就加以惩罚,重大的邪恶就不会产生了。

2.族刑,连坐族刑就是一人犯罪后,其亲属与之一起被处死刑。

连坐就是一人犯罪后,与其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

族刑,一般适用于直接危害君主统治,侵犯王权的重罪。

将侵犯王权之犯罪者及其亲属一同处死,使一家之内的父母、兄弟、妻子甚至更广泛的亲属连为一体,如有一人犯罪,就好像牵动植物的根系而害及枝叶,伤害了一个小指而痛及四肢一样,互相牵连,同归于罪。

这就大大增强了刑罚的威慑力。

连坐的范围不限于亲属,适用的刑罚也不限于死刑。

根据不同情况,连坐包括家属连坐,邻里连坐,军事连坐,官吏连坐。

3.刑重而必得刑重而必得,就是指刑罚不仅要规定得严厉而且还必须使之真正得以执行。

商鞅认为,一个国家不仅要有法律,而且还必须有使法律得以施行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使人民相信法律,法律一经制定,就必须严格执行。

怎样才能做到刑重而必得呢?商鞅又进而指出,首先就是要做到“刑无等级”,不论亲、疏、贵、贱,皆须一断于法。

其次则是要做到不赦、不宥、不漏。

这样,就可使所有的犯罪者不能逃避刑罚制裁。

(二韩非刑罚思想简言之,包括两个方面:严刑和重罚。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严刑重罚以禁之, 使民以罪诛而不以爱惠免”(《奸劫弑臣》。

韩非实施重刑的目的有二:第一是维护君主权威。

在韩非看来, 只有用重刑才能令行禁止,威吓臣民不去触犯法律,保证法令的有效实施,所以重刑是君主治国安邦的首要条件,是维护君权的特殊法宝。

第二是预防犯罪。

韩非认为,用重刑可以预防犯罪,甚至消灭犯罪。

重刑是达到法治的一个重要手段,重刑的主要目的不是惩罚犯罪者本人,而是要威慑一般民众不触犯法律,“以刑去刑”,从而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

韩非主张重刑的理论基础在于:第一,人皆有趋利避害的本性。

民众都是“好利禄而恶刑法”(《制分》的,任何人都不会冒生命危险去谋取轻利, 所以应该利用人们的此种心理达到使民众奉公守法的目的, 其根本途径就是运用严刑苛法, 制止民众犯罪。

第二,轻刑只能伤民, 而重刑则可以止奸。

“夫以重止者, 未必以轻止也;以轻止者, 必以重止矣。

是以上设重刑者而奸尽止, 奸尽止则此奚伤于民也?”“今轻刑罚, 民必易之, 犯而不诛, 是驱国而弃之也;犯而诛之, 是为民设陷也。

是故轻罪者, 民之垤也。

是以轻罪之为民道也, 非乱国也则设民陷也, 此则可谓伤民矣!”(《六反》三.重刑主义在中国古代的体现:(一刑种苛繁,刑罚残酷。

重刑主义之所以得名,首先体现在其刑种苛繁上。

我国刑法史上如秦律,刑种在八十种以上,其中,生命刑十九种,身体刑十五种,劳役刑三十二种,财产刑九种,自由刑五种。

汉承秦制,刑名虽有大幅度减少,但据程树德的《九朝律考》称,汉之刑罚有十五种,死刑三:袅首、腰斩、弃市;肉刑五:宫、别右趾、别左趾、剿、黯;凳刑一男钳城旦春;完刑一:完城旦春;作刑五:鬼薪、白集、司寇作、罚作、复作;赎刑、罚金、夺爵、除名、夷三族、徙边、督;鞭杖;顾山;禁锢各一。

周密先生于其专著《中国刑法史纲》中附《中国刑罚制度史一览表》,将历代刑种详细列出,并将刑种分为法有明文规定的“法定刑”、法无明文规定的,但实际执行的“非正刑”和违反其刑法规定的“非刑”但恐也难免有遗漏,中国古代刑种之苛繁可见一斑。

其次体现于其刑罚的残酷性。

中国古代的肉刑名目繁多,刑罚极端残酷。

奴隶制五刑包括墨﹑劓﹑剕﹑宫﹑大辟,其中的墨﹑劓﹑剕﹑宫都属残忍的肉刑,除此之外炮烙,车裂等法外肉刑不可胜数,汉代两次减免肉刑,但并没有完全消灭肉刑。

待到后世,各种各样的肉刑又被应用,如廷杖,剥皮等。

中国古代的死刑更是极端残酷,且往往与极端残忍的肉刑结合在一起,如车裂,具五刑,腰斩,剥皮,凌迟,更不用说法外实行的如火烧,烹煮等。

(二轻罪重刑轻罪重罚是中国古代重刑主义思想的典型,既有刑法制定上的问题,也有刑法执行上的问题。

《法经》被称为我国封建刑法的开篇之作,从现存史料的断简残篇中,可以窥见其重刑主义的色彩。

《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把杀人、抢劫、偷盗作为刑法打击的重点,予以严惩,是可以理解的,但对其他一些轻微的违法犯罪行为也毫无例外地给以重刑。

如规定“窥宫者髌,拾遗者刖,曰有盗心焉”,窥视王宫,要处以膑刑;拾东西不还,也要砍掉脚。

唐律号称“得古今之平”,以刑罚宽和适中,为后世所赞誉。

但我们看它的有些条文。

如“诸私人道,及度之者,杖一百,监临之官,私辄度人者,一人杖一百,二人加一等,罪止流三千里”,“诸居父母丧,生子及兄弟别籍异财者,徒一年”,“署置过限,及不应置而置,一人杖一百,三人加一等,十人徒三年”,“乘骚马枉道一里杖一百,五里加一等,罪止徒二年”等,在唐律中可谓俯拾即是。

“私人道”,是指未经官府核发度碟,而私自出家;别籍异财是分家,再细分别籍是单立户口,异财是分割财产,而且“二者不相须”,即只要在为父母守丧期间有其中一项行为,便构成犯罪。

乘骚马枉道,是指出使官员乘坐骚马,不按规定路线,而绕道行走;署置过限,即超编,超编一人,即大杖一百,十人以上徒刑二年。

由于夏商以来,重刑的起点太高,积淀太深,所以,唐律虽是“得古今之平”,也只是小巫见大巫而己。

(三罪及无辜这主要体现在株连之制上。

株连可以分为擎、夷乡和族诛。

擎见于夏商之刑法,指株连妻子子女为奴。

夷乡见于战国时魏国,即杀尽罪人一乡之人。

6而在中国刑法史上运用最久的则是族诛,族诛也可称为集体的死刑。

族诛一般个纳入刑名范围,即不作为五刑的刑种之一,而是在具体条文中规定。

中国古代刑罚,贯穿家族主义的精神,将血缘关系与刑事责任关系混向,所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一人显贵,荫及子孙;一人犯罪,祸及满门。

据史料记载,春秋以前无株连之制,秦文公是株连的始作俑者:“文公二十年,法初有三族之罪”’。

“商鞍相秦,实行什伍连坐之法,一人犯罪,其邻居九家不为告发者,与同罪”。

后商鞍作法自毙,在逃亡途中。

投宿无门,全家被戳。

秦始皇重用李斯,规定:“以古非今者族。

”。

李斯但自食其果,被处以具五刑,并夷三族。

汉初,制定《九章律》时,保留了族刑。

曹魏时期,族诛不见于刑律,但对谋反大逆之罪,仍然采用。

晋律明确规定族诛,但逐渐缩小了族刑的范围,规定出嫁女子及养子女对生父母可免连坐弃市之罪。

隋、唐以后直至明、清均采取晋的模式规范族诛。

’诛三族、诛五族、诛九族者,不绝于史,明方孝儒因不肯为明成祖写登基诏,竟至被诛十族;清朝的文字狱的株连更是骇人听闻,庄廷巍《明史》一案株连者达数千人,仅被杀的就有二百二十一人,案发时,事主庄廷珑已死,仍被开棺戮尸。

清未变法制定新律.采取罪刑法定主义,才确立了刑只及于一身的原则,彻底废除了族诛。

(四言论治罪中国历史上形形色色的专制主义严厉控制着国人的思想言论自由,以重刑残酷镇压知识分子。

早在战国时期李惶的《法经》中,就规定了“议国法者诛”。

商鞍变法,也严厉禁止百姓议论律令,说好说坏都不准。

30秦朝在思想言论方面的罪名有私藏诗书罪、妖言诽谤罪、妄言罪、非所宜言罪和投书罪。

其中私藏诗书弃市,妖言诽谤族诛,妄言族诛,非所宜言弃市。

到汉朝,有诽谤妖言罪、非所宜言罪和腹诽罪。

及至唐朝,国风开放,但是仍然对言论治罪。

唐律中有诈为妖言罪、瑞应罪、上书奏事犯讳罪和上书奏事误罪。

思想言论治罪最烈则属于文字狱,文字罪(即文字狱。

所谓文字狱,就是因文字得罪了当权者,而被深文周纳,罗织罪名,逮捕下狱,遭受极残酷的处罚,并诛连甚广,冤案迭起。

中国历史上的文字狱,自宋代以后,愈演愈烈,清代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康熙朝浙江“庄氏私撰《明史》一案,名士伏法222人,连刻工、卖书者都不能幸免。

雍正皇帝对有反清思想的知识分子和官吏更是格杀勿论。

乾隆朝的文字狱更是大大超过了前两朝。

四.评价中国古代统治者亲睐于重刑威慑,期望借此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以保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世,然而犯罪的屡禁不止甚至越发泛滥给了其大大泼了瓢凉水,最终在“十恶”之首的重罪谋反即农民起义的浩荡烟云中寿终正寝。

重刑威慑论没有给统治者带来预期的效果除了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缺陷与不足外,还与统治者的过分迷信威慑和单调的犯罪预防措施有关。

在笔者看来,还有一下几点原因,或许这些原因是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所不能够认识的。

(一对刑罚的一般预防作用缺乏全面的了解。

刑罚的一般预防是指通过对犯罪人适用一定的刑罚而对社会上的其他人,主要是那些不稳定分子产生的阻止其犯罪的作用。

重刑威慑论可以说是一般预防之原始形态,因为它注重刑罚对于未然之罪初犯可能的预防,应该说是具备了一般预防的基本特征。

然而它对于一般预防的理解是肤浅的、片面的。

按照挪威刑法学家安德聂斯的说法:刑罚的一般预防作用有三:恫吓;加强道德禁忌(道德作用;鼓励习惯性的守法行为。

对于立法来说,最重要的不仅要达到恫吓的目的,而且要树立道德禁忌和习惯。

在重刑威慑论下,统治者看到德仅仅是刑罚的恫吓作用对于犯罪的预防作用,而忽视了刑罚的一般预防应有的道德作用和鼓励人们的习惯性的守法行为作用,难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控制与预防犯罪的目的。

更何况“刑罚只是社会用以自卫的次要手段”。

(二对犯罪缺乏的全面的认识。

犯罪既然是一种社会现象,必然有其存在的现实根据,作为一种必然的社会存在,犯罪在危害社会的同时,也可能有我们不愿承认的,不敢承认的积极作用,即促进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