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学方法的运用

合集下载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化的方法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化的方法

233学习版艺术类教学,在近几年受到家长们的推崇,尤其是在幼儿小学阶段,既能陶冶孩子的情操学识,又能给孩子培养一个特长。

而作为艺术教学里起步简单,又被小朋友们所喜爱的就是美术了。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主要在于培养小孩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小孩美术素养和美术学习能力,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

小学阶段的教育中美术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能教授学生一定的美术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在于它是对学生美学上的启迪和修养的浸染。

教学方法,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法的总和,其中涵盖了理论、思想、概念、知识、方法等诸多因素。

找到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的方法,才能提升小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小学美术阶段的学习,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掘孩子潜能的重要方式。

现在的教学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和变化,在美术课程的教学当中,也越发注重孩子的天性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传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规范专业的美术知识,但同时也框住了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从小学美术教学角度出发,美术教学其实无处不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形成对美术最初的了解,比如家里的装饰,路边的墙画,课本里的图画等等,小学美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需要非常注意引导的,从专业的角度为孩子构建美术的框架,从意识的角度为孩子形成美术的深层思想。

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化的方法和策略(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兴趣的培养要先于知识的传授,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最为重要的一种学习动机,如果缺少了兴趣的支撑,教学的效果必然不会理想。

因此,要想有效的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教师首先要培养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这样才能在兴趣的驱动下促进学生的学习。

至于如何培养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在此提出自己的几点方法。

其一,是利用小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特点,在进行儿童画教学的过程中,有机的和游戏进行结合,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参与的兴趣,更能够体现寓教于乐的理念。

美术教学方法

美术教学方法

美术教学方法美术是陶冶情操和激发孩子兴趣和想象力的一门学科,美术课上总是轻松愉快,随着老师的教学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术常用的教学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常用的教学方法(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的描述、说明,向学生传授美术技能知识的方法,它是使用范围较广、频率较高的教学方法。

但是单纯的讲授并不能更多的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对教师的艺术表达语言、知识面等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2、谈话法(问答法)是教师与学生以口头语言相互交流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但是问答法中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同,提出的问题也就会千奇百怪,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语言、问题难度也要相当的考究,否则容易引起课堂的混乱。

3、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班或组为单位、围绕某一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或辩论,获得或巩固美术知识的教学方法。

4、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美术教科书和课外美术资料获取知识;扩大美术视野的教学方法。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1、演示法2、参观法 3比较法直接感知的教学方法,能扩大学生的审美视野,但是在期间容易发生突发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相当机灵的反应能力,能积极应对各种突发性的问题。

(三)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提高绘制实践活动,形成、巩固、完善相应技能知识的教学方法,辅导练习法是以实践为主的最重要的教学方法。

它能促进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能眼、手协调并用,从而提高与发展美术的创造能力与审美素质。

(四)以陶冶情操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法、情境法观察比较法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研究而直接获得知识、感受、教育的方法。

这种方法打破课堂和书本的约束,使教学与生活联系紧密,扩大学生视野,从现实社会生活中接受教育。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中的点线面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中的点线面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中的点线面儿童美术教育中的点线面是指在绘画教学中,点、线和面这三个基本元素的运用。

点是最小的视觉单元,线是点的连接,而面是线的封闭。

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点线面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儿童发展艺术感觉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绘画能力和艺术素养。

点线面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注意力。

通过练习绘制点、线和面,儿童需要仔细观察对象的形态和结构,注意到细节和线条的变化,从而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绘制点线面也需要儿童对细节的注意,如点的大小和位置,线条的方向和粗细。

这些细节的把握需要儿童特别细致和小心,从而培养他们的细致入微的注意力。

点线面使儿童学会观察和表达对象的特征和表现方法。

通过观察对象的形态和结构,儿童可以学习到不同对象的特征,并学会用适当的点线面表达出来。

绘制一朵花,儿童可以观察到花瓣的形状、颜色和位置,然后用适当的点、线和面来表达出花的美丽和特征。

通过点线面的绘制,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对象的特征和表现方法。

点线面还可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绘画中,儿童可以通过点线面的组织和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他们可以自由地运用点线面来创造各种形态和图案,从而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绘制一幅风景画,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创造山水、花草等各种自然景观,通过点线面的运用来表达出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点线面的运用还可以提升儿童的绘画技巧和艺术素养。

通过练习点线面的组织和运用,儿童可以熟练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点的遣笔、线的粗细和面的填充等。

点线面的练习还可以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和研究优秀的绘画作品,学习到不同点线面的组织和运用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和艺术水平。

点线面在儿童美术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注意力,使他们学会观察和表达对象的特征和表现方法,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绘画技巧和艺术素养。

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我们应该重视点线面的运用,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指导,帮助他们发展艺术感觉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绘画能力和艺术素养。

初中美术画面表达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美术画面表达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美术画面表达技巧第一篇范文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画面表达技巧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的重要环节。

画面表达技巧是指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运用各种美术元素和技巧,通过视觉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美术画面表达技巧的培养策略。

一、注重线条运用线条是绘画的基本元素,也是表达画面情感的重要手段。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虚实等变化,并运用线条来表现物体的轮廓、质感和空间。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线条的组合和排列,培养学生的线条意识和创新意识,使画面更具表现力。

二、培养色彩感知能力色彩是绘画的灵魂,能够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的冷暖、对比等关系。

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观念,使画面更具魅力。

三、强化构图意识构图是绘画的基础,合理的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和谐、生动。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对比、平衡、透视等),并运用这些原则来安排画面中的元素。

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掌握构图技巧,提高画面的审美价值。

四、激发创新思维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力,也是美术作品独特性的体现。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突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题材、表现手法、画面布局等方面进行创新,使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个性。

五、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是美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分析作品的风格、技法和表现手法等。

通过欣赏和分析,让学生逐渐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念。

六、注重实践训练绘画技能的提高需要大量的实践训练。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安排丰富的实践活动,如写生、创作、手工制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美术技巧,提高画面表达能力。

美术主要教学方法

美术主要教学方法

美术主要教学方法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而美术主要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美术主要教学方法,并探讨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首先,传统教学法是美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学生可以学习到各种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段。

传统教学法强调规范和规则,有利于学生掌握美术基本功,适用于初学者或希望系统学习技巧的学生。

其次,启发式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维能力。

教师会通过提出问题、开展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表达,激发其艺术潜能。

启发式教学法适用于注重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生。

除了传统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还有项目制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项目制教学法以项目为中心,通过设计具体的任务和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完成作品创作和表现。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在实践中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最后,个别辅导是美术教学中的另一种重要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

这种教学方法有针对性,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解决具体的问题和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美术主要教学方法包括传统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项目制教学法和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学生群体和教学目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本文对美术教学方法有所启发和帮助。

美术教学方法

美术教学方法

美术教学方法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本文将就美术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希望对广大美术教师有所启发和帮助。

首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美术教学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可以通过组织美术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美术展览等方式,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美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实践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绘画、造型等技能,引导他们进行创作实践。

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美术技能,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另外,要注重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兴趣都不尽相同,因此美术教学也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创作。

在评价学生作品时,也要注重发现和鼓励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创作激情。

最后,要注重跨学科教学。

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通过跨学科教学的方式,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比如可以将美术与历史、语文、科学等学科相结合,进行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总之,美术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个性化教学,以及注重跨学科教学,从而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培养更多的美术人才。

希望本文的探讨对美术教师有所启发和帮助。

浅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实现跨学科融合

浅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实现跨学科融合

浅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实现跨学科融合跨学科融合,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到一起的教学方式。

能将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改进,使学生习得的知识变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让不同学科的课程内容呈现开放性。

一、跨学科融合关键概念《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以融合学科教学的方式改革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

如今,在社会模式的不断发展下,不同领域间的交叉融合越来越多,过去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正在被打破。

在美术教学中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单只是学习一门学科知识。

通过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在学习美术课时了解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看到更多的艺术类型,感受到更多不同的美,从而对世界形成独特的认识。

学科融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不同学科知识的进行拼凑和混搭,而是在基于一定的教育理念和发展诉求下。

以学科为依托,但要超出单学科研究的视野,关注复杂问题或课题的全面认识与解决,围绕一个核心目标展开,有效地解决学生所探究的问题,使之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识,学科融合不仅要进行整合,也要有主次。

不仅要融入多门学科,更要保留主学科的课程特性。

也就是说,在学科融合课堂中,主学科是学生的认知对象和目标,其他学科是手段和方法,这些作为手段和方法的学科是学习上的助力,目的是更好地辅助主学科。

丰富和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和认知视野,为学生成长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础。

二、跨学科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实践美术课堂上要实施多学科融合教学,就将其他学科知识融入美术教学中,综合各学科知识,使艺术领域的知识体系更加融会贯通。

我们应如何把这种教育渗透进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呢?首先,在制作美术作品时可以利用多学科知识,使作品不再只是单单的画与手工制作。

找到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点,融合文字、数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综合运用,以跨学科和多学科交融的方式推进美术教学,让课堂教学和美术活动的联结更丰富,更立体。

浅谈微课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微课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微课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课教学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微课是一种结合了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式,它以短小精悍的视频形式,简洁清晰地呈现教学内容,很好地满足了学生们碎片化学习的需求。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微课教学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1. 多媒体形式直观生动微课教学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能够直观生动地呈现教学内容。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们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清晰地了解到一幅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等技法,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鉴赏能力。

2. 短时高效学习微课教学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很好地契合了学生对碎片化学习的需求。

学生们可以在空余时间观看微课视频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能够避免了长时间单调的学习方式。

3. 个性化学习方式在微课教学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需求进行学习,可以多次反复观看视频,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这种个性化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

4. 促进学生互动微课教学可以通过设置互动环节,鼓励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和讨论。

学生们可以通过微课教学中设置的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1. 美术作品赏析通过微课教学,可以将各类艺术作品呈现给学生们,解读作品的创作背景、内容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艺术鉴赏和品味,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

2. 艺术技法示范微课教学可以将艺术创作的具体技法进行生动地示范和讲解,例如素描、水彩、国画等技法,引导学生们学习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3. 艺术史知识介绍通过微课教学,可以向学生们介绍艺术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名人,让学生们了解艺术创作的历史渊源,增强他们对艺术的兴趣。

4. 主题教学活动呈现在学校的美术教学中,通常会组织一些主题教学活动,例如绘画比赛、手工制作等。

通过微课教学,可以将这些活动的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呈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浅谈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浅谈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浅谈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美术课程综合了绘画、影视、书法、雕塑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提出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总目标。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靠艺术教师相互协作在摸索中蹒跚前行。

当前,在农村中学美术师资薄弱,艺教设施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挖掘现有的教育资源、拓展遗书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我通过实践和摸索,有了以下几点肤浅的体会与想法。

从课堂的动态生成中采集资源,拓宽美术课程。

美术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也是教师生成新的时间智慧的立足点。

“动态生成”要求用教师的睿智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景等有效消息,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通过课堂生成,巧妙解疑,让学生积极发现,主动探索,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发现的喜悦,探究的兴趣,顿悟的惊喜,思考的快乐。

在不断即时生成的课堂中,只有老师充满睿智的调控和引导,才能让学生用他们的才智,经验和情感去感受,领悟,挖掘以为书的内涵,才能外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智慧,才能让我们的美术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案例:在初一年级的一节校园写生艺术课上,学生都在认真作画,突然响起了尖历的哨声,我正在纳闷的时候,又有一较低沉的哨声传到耳边。

定睛一看,是两个早完成作业的同学凑在一起,嘴里各衔着一片树叶在吹。

当看到我走过去时,学生紧张得连忙仍掉了树叶。

我本想批评他们几句但又改变了主意,于是我微笑的对他们说:“你们能再给大家表演一次吗?”两个学生大眼瞪小眼,有些迟疑地拿起树叶各吹了一下。

“你们能说出这两种声音的区别吗?”我顺势利导,这时好多同学围上来了。

“一个声音听上去清脆明亮,好象音要高些,而另一个声音较低沉些。

”其中一个学生答道。

“谁能解释一下其中的道理?”我继续发问。

这时,学生开始七嘴八舌起来,“可能是叶子的大小不同吧?”“因为叶子表面的光滑度不同,”……“请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两片叶子,特别要注意含在嘴里的那部分。

”我又进一步启发他们说。

“老师,我知道了,这片叶子厚,那片叶子薄,所以发出的声音就不同了。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游戏化设计的运用与效果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游戏化设计的运用与效果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游戏化设计的运用与效果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游戏化设计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

通过游戏化设计,可以增加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游戏化设计的运用与效果。

一、游戏化设计的理念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游戏化设计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吸引人的游戏元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游戏化设计,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增加他们的参与度,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游戏化设计体现了“以玩为学”、“以学为乐”的理念,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游戏化设计的具体运用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运用各种游戏化设计的方式,例如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涂鸦、手工制作、素描、色彩搭配等活动。

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之中,例如通过游戏角色扮演、游戏闯关、游戏比赛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教师还可以结合游戏化设计的元素,制定一些美术教学活动的游戏规则,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教学效果。

三、游戏化设计的效果通过游戏化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

游戏化设计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美术学习之中。

游戏化设计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更加愿意尝试各种艺术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再次,游戏化设计可以增加美术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游戏化设计的运用效果显著。

通过游戏化设计,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游戏化设计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探索更加适合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游戏化设计模式,更好地发挥游戏化设计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游戏化设计的运用与效果四、游戏化设计的适用性游戏化设计是一种适合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美术教师引导学生提高构图水平的有效措施

浅谈小学美术教师引导学生提高构图水平的有效措施

浅谈小学美术教师引导学生提高构图水平的有效措施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美术作品中构图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

小学美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素养,引导学生提高构图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就是一些有效的措施。

一、打牢构图基础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步学习绘画,构图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构图的基础知识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元素,如直线、曲线、点、面、形,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构图的基本概念,如画面分割成几个区域,对称、不对称、对角线等等。

只有打牢基础,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构图水平。

二、讲究氛围和情境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程度来引导他们理解画面要表达的氛围和情境,特别是在表现主题的时候,在创造画面的同时,应该让学生在心里能够感受到主题和氛围。

例如,在绘画四季的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画面中表现出四季气息,通过颜色、形状等元素营造出不同的情境与氛围。

三、多种素材的运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素材的运用来提高学生的构图水平,如图片、书籍、影视资料等。

如引导学生学习影视作品中的摄影构图,学习插画原画、卡通人物设计等美术作品的构图方法,以及外国美术家的作品构图形式等等。

通过这些多种素材运用,学生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大胆想象力与构图能力。

四、实践中尝试在美术教学中,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模仿学习,然后在实践中尝试自己创作,并且在实践中大胆尝试不同的构图方式,例如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采用不同的线条构图等。

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够更好地体会构图的方法与技巧,不断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构图表现。

五、评价评估与反馈激励最后一个措施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的反馈激励措施。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跟进学生的表现情况,针对学生的不足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并且及时的激励学生,鼓励他们坚持下去。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有信心,从而更好地提升构图水平。

总之,小学美术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学习构图的基本知识,讲究画面的情境和氛围,同时还要在实践中多次尝试,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估并及时反馈激励,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构图表现。

浅谈探索美术教学方法提高美术教学方法

浅谈探索美术教学方法提高美术教学方法

学生自行弹奏的乐段,都是学生创造力火花的闪现,启发学生的创作意识,将成为博雅课堂模式下音乐通才的最完美表现。

课程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岗位而设计,以舞台演唱为重心,探索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达到社会就业市场对艺术类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人才的各种要求。

五、结语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无定法,学无定论,随机应变,因材施教。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师应该在不断的努力中挖掘博雅课堂模式的无限潜力,以培养新世纪通识能力下的声乐人才为毕生的职业追求。

参考文献[1]苏祥玲.论声乐市场的人才需求与音乐院校声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异步性与解决途径[J].歌海,2009,03:147-148.[2]宋委.声乐人才的培养与声乐教学艺术———评《声乐教学艺术论》[J].中国教育学刊,2015,08:127.[3]曾泓,黄淑梅.论高职声乐“就业为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高职声乐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0,07:38-39.作者简介:陈晔,1978年12月出生,女,汉族,浙江省湖州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声乐专业,声乐教师。

浅谈探索美术教学方法提高美术教学方法邱静(椒江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浙江台州318000)【摘要】美术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尊重,爱护并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知识的浓厚兴趣,重视学生全面提高课堂实践,探析教师如何选择生动内容与教法,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

【关键词】生活;兴趣;情感;个性【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168-01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

从事多年美术教学工作,我们深知美术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艺术家,也不是单纯提高美术技能,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他们能够生活得更加生动活泼,充满艺术情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修养,促进他们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在美术新课标下——浅谈美术课堂教学

在美术新课标下——浅谈美术课堂教学

在美术新课标下——浅谈美术课堂教学小学美术新课标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促动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理解;欣赏·评述则倾向于内化为文化品位和素质品质;综合探索则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使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创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

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能够看出,不论是外化水平、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新的学习方式。

那么,老师作为学习的组织和管理者,如何在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活动中,让全体学生活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有健全有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呢?我通过这两学期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总结,得出以下几点经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绘画教学要摆脱“像”传统的绘画技法课主张你这幅画画得好不好,画得像不像。

如果一堂课上下来,学生一个都画得不好,一个画都不像。

那么,这堂课就是失败。

如今,我们要摆脱这种旧理念观点,我们应该更明确理解到让学生学习美术不是让每一个位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而是在美的熏陶下得到更滋润的发展。

如学生在学习美术教材(三年级下册)《彩墨游戏》一课时,在讲解动物头部和身体形状时,要求学生画出不同动物的头和身体,要求后一位学生画得不能重复前一位学生的形状,逼着学生创新求异,再让学生对不同动物和身体实行比较,本来只要学生掌握动物的特征,通过一活动,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有益于课堂教学。

所以,教师要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如想像、记忆、联想等打破学生的习惯性思维,促动学生实行创新思维,从而摆脱传统技法课的“像”。

二、创作教学要突出“变”绘画创作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也明白让学生发挥想象。

浅谈美术手工课中的创新教学策略

浅谈美术手工课中的创新教学策略

浅谈美术手工课中的创新教学策略美术手工课是学生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美术手工课中采用创新的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浅谈美术手工课中的创新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美术手工课中,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或动画,通过视听的方式给学生呈现艺术作品、技巧和创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营造一个生动、丰富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

在美术手工课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不同的任务,共同完成一项艺术作品或创作任务。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提高创作质量。

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

美术手工课是一门注重感觉、情感和想象的课程,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创作。

在户外进行写生、观赏艺术展览、参观艺术工作室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艺术,激发学生的艺术感受和创造潜能。

教师可以运用游戏化学习。

游戏化学习是一种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美术手工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创作。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艺术家,进行创作和分享;通过游戏化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评价、评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审美能力。

美术手工课中的创新教学策略有很多,例如运用多媒体技术、小组合作学习、情景教学和游戏化学习等。

通过这些创新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美术手工课的教学效果。

最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这些策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全面发展。

浅谈中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中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中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摘要: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将其作为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内容之一,让小学生通过中国画学习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中,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体现了国家、民族的文化涵养和内在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因此,中国画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美术课堂有其必要性。

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画,在此基础上学会画中国画,从而从中国画创作实践中领悟其中的意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中国画教学策略引言中国画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古代文明传承至今所积累下来的独特产物,在中国画长达两千年的发展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可以表达艺术家思想感情的、独特的、不可复制的艺术形式,它乘载了中华人民两千多年以来不断发展进步的思想观念,并展现了专属中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同时体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但随着现代画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画的发展。

在这个不断进步的时代当中,要想中国画可以得到长久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中国画的传承路径。

1中国画的传承中国画是在中华民族长达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当中所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这也是体现中华民族独特审美的一种艺术形式。

中国画在绘画手法上与西方绘画有很大的差别。

中国画在绘画过程中,主要强调的是艺术家对于一件事物所产生的情感,经常会使用一种事物所表达的神韵来展现艺术家内心的真实情感,而西方绘画则是过于强调所叙述的内容是否具体。

在创作中国画的过程当中,作家可以对于表现形式随意发挥想象能力。

不同的人在观看同一幅画的过程当中会产生不同的情感,这也是中国画的魅力所在。

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结晶之一,不论是在特殊的绘画材质还是独特的创作手法以及其他方面都非常具有传承价值。

与其说对于中国画的传承是传承在创作过程当中的绘画技术,不如说是在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智慧结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美术教学方法的运用
文昌市东郊清港小学黄炳
美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育,它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美育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愉悦身心的作用。

美育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

美育的这一特征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所以,上美术课,采用鼓励、合作探究和评价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就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下面谈谈我在实施这教学方法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鼓励审美个性,加强合作意识
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鼓励审美个性,即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

在教学当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学生的审美个性是否得到完善,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就是城市与乡村孩子的最大差异。

在美术堂课上,农村的孩子根本不敢正视教师,根本没有显示自己应有的审美个性。

而我知道,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识和不同的理解。

因此,我积极去挖掘学生的审美个性,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象力,去欣赏作品,评价作
品。

如:在欣赏第十一册何坚宁的作品《海南小景》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属性和时代背景,便让学生看画,让学生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借以时机,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培养,通过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加深理解,增强合作意识。

同时我要求学生边看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用笔、色彩有什么特点?画出海南哪些乡土风情?哪些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都说说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红、黑、黄、白四色;有的看到的是画中的景物;有的看到这幅画所表现的精神;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现代生活的前进步伐。

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和增强合作意识是新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最高宗旨的前提条件。

二、鼓励创新意识,挖掘探究能力
所谓创新,就是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低年级美术课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与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例如:在《小小钟表店》一课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首先利用实物钟表让学生观察,然后要求学生发挥思维能力自己去设计一个有趣的钟表。

我在利用教具启导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想象,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要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设计钟表的形状,并进行适当的涂色,整个课堂充满快乐的气氛。

这一过程是学生思考、发现、创新的过程,它集于脑于手的结合,既符合低年级小朋友的好奇心的心理特征,又促进了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这一教学过程,旧式教学方法已不再存在,新的教学方法创造了新的情境。

由于低年级儿童刚接触美术,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都很强,所以我认为教师应很好的利用这特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把自己喜
欢的情景画下来,把生活的东西扩大化、创新化,把自己的情感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因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意味着思维的发展,创新意识的提高,同时也促进探究能力的提高,创新在探究中发展,探究是创新的前提。

因此,我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能力转化为成果的能力;通过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采用悬念引新,启发诱导,发散思维的探究学习方式,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摸索,在色彩斑澜的世界中遨游。

美术是用来表现丰富的生活,情感、事物的一种手法。

事物、情感是时时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也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

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学的根本任务。

通过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美术教育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三、鼓励学生用艺术自我表现,提高评价主体多元化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

”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展现艺术才华的平台,以促进学生美育的发展。

在美术教学中,我从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表现的与众不同。

因为我知道美术它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它是多样化的,是丰富多彩的。

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是夸张还是现实,是奔放还是含蓄,是美丽还是丑陋,它都是学生艺术表现的结晶。

它都有其内在的含义。

我们要知道,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有一份真诚而又友爱的心去与学生交流,交流艺术的美、交流心灵的美、交流彼此的意见。

例如:引导学生以“我的小天地”为主题创作一幅色彩画,课前我先布置同学们
回去观察一下自己的房间,看一看房间里的排设,看哪一处最能代表自己的小天地。

上课时我先简单讲一些色彩画的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去创作一幅画。

在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中,课堂活起来了,同学们的脑子动起来了。

我对同学们细微的观察,深刻的体会都一一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我还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最佳的形式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出来。

结果,同学们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自己的小天地,画出各式各样的作品。

对学生的作品,我采用评价主体多元化,尽量引导学生把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由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在评价过程中我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增强双方的了解和沟通,努力构建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体系。

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可见,在美术教学中,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

教学方法是完成美术教学任务的纽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