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与分析
[摘要] 近年来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仍显不足.本文在 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找出了引起不足的原因,并根据具体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政 策建议。 [关键字] 自主创新 企业 机会窗口 技术跨越
1. 引言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企业自主创新在国家 自主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纵观世界近百年产业发展史, 世界上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的技术几乎全部来自企业。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只有千千万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 提升,才能使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更 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才能突破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 机、赢得主动。 那何为自主创新,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又是如何的呢? 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模仿创新而言的一种创新活动, 即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内部的 技术突破,是摆脱技术引进、技术模仿方式下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 的研究开发活动而获得的(傅家骥,1998)。 建国以来,我国企业创新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封闭型自主创新, 它以国家为主体, 行政力量操控从研发到 转化的创新活动全过程。 第二阶段是改开放后的引进消化型创新, 国内企业依靠设备和技术的引进迅速完成技术 升级, 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培育起自主创新能力。 然而, 目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主要表现为:企业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2002 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中有 73.3%为外国人所拥有,国内企业获得的职务发明专利 授权量只有 3137 项,比 IBM 一家公司当年发明专利 3288 项的还少。由于缺少拥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不少行业存在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例如,我国虽然是 DVD 激 光视盘机生产大国,但因不掌握核心技术每出口一台价格 40 美元的 DVD 视盘机,就要向 外国公司交纳专利使用费 20 美元;我国虽然已成为 PC 机生产和消费大国,但 CPU 芯片和 操作系统这两大核心技术却掌握在 Intel 和微软手中。在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几乎所有药物 的专利均为发达国家拥有,他们赚取了高额利润,而中国的生产厂商利润极低;我国具有国 际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很少,进入财富 500 强的企业大多处于能源、电信、电力等垄断性行 业,充分竞争性行业的企业几乎没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过低,经济增长严重依赖于 能源、原材料和简单劳动力的投入。由此可见,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成为制约我 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2. 文献回顾
姚晓霞(2000)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前提主要包括:1)认清形势,有使命感和紧 迫感;2)加速制度创新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3)建立一套企业技术开发体系;4) 努力造就一批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企业家;5)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激发员工创造能力。 程梅珍(2007)认为造成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自 主创新投入相对不足;2)核心技术缺失导致产业技术空心化;3)缺少专门创新人才和创新
意识;4)制度因素制约了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并提出了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路 径选择。 徐宁波(2007)指出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基础薄弱,创新机制不够完善是导致自主 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并在文章接下来的部分分析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因 素,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李志军(2007)在充分分析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现状的基础上,发 现了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 并对这些不足产生的原因进行来了深刻 的分析。其主要分析结果如下:1)市场体制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推进自主创新的体制和 制度环境;2)政府作用和政策发挥不够好,有时甚至成为自主创新的障碍;3)企业创新能 力不足,创新的动力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4)大学和科研院所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机制不 健全;5)学术严重腐败。 以上各位学者通过自己的研究都指出了目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 经过整 理,总结本文提取了现阶段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3. 我国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原因及分析
当前, 我国已经具备自主创新的基础和条件, 到了可以更多地依靠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 新阶段。主要表现是: 2007 年,我国 GDP 为 247725 亿,居世界第四位,财政收入突破 5.13 万亿元,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 13 万多亿元,有能力增加技术开发投入。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 究与技术开发体系,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科 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实力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目前我国拥有充足的科技人力资源。2006 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继续 保持“ 十五” 后期快速增长趋势,达到 189.2 万人,比 2005 年增长了 12.7%,比“ 十五” 期间的 平均增长率高出 8 个百分点。但由于 2006 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比上年增加了 16.9%,因此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在 2005 年 4.48%的基础上降低到 4.33%。与此 同时,企业中科学家工程师的数量也有较明显的增加,2006 年已达 117.6 万人,比上年增长 14.0%,占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为 62.1%。2006 年,大中型工业企业 R&D 人员全时当 量为 69.6 万人年,比 2005 年增长 14.7%,标志着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水平的提高 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图 1) 。
图 1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人员构成 专利是企业科技活动的重要产出之一。2006 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为
69009 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 25685 件,分别比 2005 年增长 24.9%和 40.4%。同时,企 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也大幅增加,2006 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发明专利达到 29176 件, 同比增长 27%。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大幅上升说明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逐 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从企业所有制的角度来看,2006 年,外资企业(包括港、 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占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数的 35.7%,而当年其专利申 请量占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的 27.1%;占全部企业数量 64.3%的内资企业申请了 72.9%的专利。 经过多年的自主研究开发和引进国外技术装备, 产业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国内企业集成国内外技术资源的能力在提高, 为以我为主组合技术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 新产品打下了一定基础,为消化吸收创新提供了必要条件。 由以上分析可知, 我国自主创新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且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并 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总体上讲,我国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背景,也有政策导向的问题;既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和理念 上的误区,但主要是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和政策环境;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 主体。 1)市场体制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推进自主创新的体制和制度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没有形成公平竞争、讲究诚信的市场环境。知识产权保 护制度尚不完善, 还未建立起有利于自主知识产权产生和转移的法制环境。 整个社会缺乏创 新的文化氛围,培育创新人才和创新精神,尊重个性、恪守诚信、公平竞争、激励探索、提 倡冒尖、宽容失败的良好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还没有形成。 2)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创新的动力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企业研发机构数量较少, 研发能力不足。 在产学研结合中, 企业基本处于从属地位。 企业普遍重生产、轻研究开发,重引进轻消化吸收,重模仿轻创新,创新层次低,高端发明 少。很多企业处在有“制造”无“创造” 、有“产权”无“知识”的状态,一些企业甚至靠 仿造和假冒生存。 我国还没有形成真正能保护企业家利润动机的机制和规则。 产权制度和法 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制度和利益机制不健全,导致生产经营中的短期行为,重当前、轻 长远,缺乏通过自主创新做强做大企业并实现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3)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不明确。 就研发投入而言,只有极少数企业如华为、中兴等可以达到其营业收入的 10%左右, 绝大多数企业研发投入过少。 而其他的国际知名公司, 其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都很大, 如韩国的三星电子,每年研发投入在 25 亿美元以上,占营业收入的 10%以上。对比之下可 以看到我国企业创新投入的不足。 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间严重脱节,严重阻碍了创新成果的转化。2006 年中国企业 500 强 科技自主创新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影响“产、学、研”有效合作的主要矛盾方面在于科研院 所和企业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因此,要想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必须为企业与科研院所提供 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实现以企业为主体、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为合作者的合作方式。 自主创新表现在企业内部,就是建立研发机构,培育研发人员,鼓励发明创造。但是我 国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不能进行自主研发,不能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伴随 着企业的成长,这将成为企业发展的致命伤。
4.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1)构建社会自主创新机制 一是搭建“合作平台” 目前大学与企业研发“两张皮”的重要原因是两者之间缺乏“合 。 作平台” ,而这个“平台”应是多种多样、因事而宜的,诸如共同研究、项目委托、联合攻 关等多种方式, 均可增强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互动效应, 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技术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