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与分析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外部原因及对策
第三 , 在现有 的不 多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 中, 又多以扶 过分集 中在国家的科研 院所和高校 , 科技成果的 ” 价值”通 常是 用获得
获得 的优惠条件 ,而缺 乏对技术 创新研究开发 、产业化前期成果孵化、 浪 费,也是我 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 下的主要原 因之一。
中间试验等环节 的足够关注。
中的地位 ,相对于 中小企业投资、贷款 的需要 ,这个比例太小。 1 . 4支持中小企业创新 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1 、 有效地产学研 合作机制 尚未建立 、1 4
首先 , 这些法律 法规较为分散 , 缺少~部有关国家创新体 系和企业 本” 的形式投入到科技型中小企业 , 私募资金仍是政策禁区。
1. , 1直接 融资困难 3
。
中小企业在主板 市场上市融资受到体 制的制
仅发挥着增加就业、培养企 业家 、 活跃经济、为大企业配套、提高市场 约 , 很难满足 上市条件 ; 二板市场迟迟难 以启动 ; 债券融资也受到 自身 竞争性等作用, 而且科技型 中小企业还是技术创新的活跃成分和主力。
不同的投资额度进行投资 ,而我国则差不 多由~家风险公司全部包办
,
1 促进 中小企业技术创 新的政策法规不完善 ・ 1 改革开放 以来 , 我国已经逐步制定和实施 了若干有关技术创新的法
风险投 资必定有投资风险 , 目的失败在所难免 , 项 我国的风险投资公 司 对此则认识不足 , 力求投资 的每个项 目皆赢利 , 从而造成尽管成 立的风
142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完备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由于在法律和管理体制等方面不够完善存在着多头管理侵权打击不力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昂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等体制瓶颈导致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整体保护意识淡薄保护水平低下而且维权成本奇高这是中小企业所难以承143缺乏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的中介和协作网络目前我国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主要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情报信息中心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和各类科技咨询机构常设技术市场人才中介市场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等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他们多集中在大中城市分布不均匀且专业化水平低彼此独立协同程度低服务功能单一创新服务体系应具备的可行性论证融资担保专利代理纠纷调节等功能还远得不到完善和发挥难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
然而,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研体系不够完善我国科研体系整体上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比如科研机构不够精细化、科技人才培养方式不够多样化、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不够合理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我国在一些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较为薄弱。
二、科技投入不足我国在发展经济方面一直提出“投资驱动”的思路,科技创新也需要相应的投入。
但是,我国科技创新投入依然较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较小。
这会限制我国科技创新的质量和速度,使我国在创新领域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三、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
但是,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对侵权行为处罚不力、知识产权仲裁机制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许多创新成果难以得到应有的保护,影响了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四、技术与结构升级存在困难随着科技快速发展,技术与结构不断升级成为新的挑战。
我国在这方面面临的问题是技术转移和产业升级相对缓慢。
一方面,一些成熟技术并没有得到适当转移;另一方面,产业升级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如固有产业结构、工艺设备、人员素质等。
以上4个方面都是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科研环境欠佳。
科学家和研究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渠道是影响科研创新的一个因素。
此外,一些媒体和社会公众对于科学研究的认知存在偏差,对科学家和科研成果的批评也被广泛传播,导致部分研究过于保守和低效率。
二、科技投入不足在经济上,一些传统产业的发展比新兴产业的发展更重要,因为传统产业可以稳定经济,并为国家提供就业机会。
这就造成了资金分配上的不平衡,使得新兴行业经常找不到足够的支持。
此外,一些企业和机构因为利润原因,更倾向于开展短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而对长期的创新则不太重视。
三、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不健全,维护难度大,也是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
行业发展中的创新能力不足与改进策略
行业发展中的创新能力不足与改进策略一、引言在当今快速变革的商业环境下,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行业在面对技术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时,却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行业发展中的创新能力不足原因,并提出相关改进策略。
二、一级标题:原因1. 技术瓶颈行业发展中的创新能力不足第一个原因是技术瓶颈。
技术水平迅速进步,但有些行业仍依赖传统工艺和设备,无法及时跟上科技变革的步伐。
缺乏引领先进技术应用的专家团队和持续投入研发方面的资金限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2. 人才匮乏另一个导致行业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是人才匮乏。
在某些高科技行业中,寻找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丰富的人才非常困难。
与此同时,相关教育体系也未能提供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导致行业内创新人才的缺失。
3. 组织结构僵化一些行业存在组织结构过于僵化的问题,这限制了创新能力的发挥。
传统决策层对于新方法和思维方式持保守态度,使得企业无法积极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技术进步。
此外,在大型企业中,繁琐的程序和复杂的层级结构导致创意不能被有效地实施。
三、一级标题:改进策略1. 技术更新与合作为了克服技术瓶颈,行业需要加强技术更新与合作。
管理层应设立专门的研发机构来跟踪和引入前沿技术,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等进行深入合作。
通过共享资源和知识,可以加速技术转型,并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2. 人才培养与引进解决人才匮乏问题需要行业与教育机构紧密合作。
首先,校企合作项目可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和就业机会,使其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
其次,加大对人才的培养投入,组建专门团队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
此外,行业还可以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丰富人才队伍。
3. 灵活的组织架构与创新文化为了打破组织结构僵化的问题,行业需要建立灵活的组织架构和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
管理层应推动层级调整,去掉过多的层级结构,并倡导横向沟通和协作。
此外,在企业内部培育创新文化也非常重要,建立奖励制度以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并设立创新实验室或开放式创意空间来激发灵感。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与提升建议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与提升建议一、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创新能力对于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然而,很多企业仍然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提升建议。
二、原因分析1.1 缺乏管理支持和理解许多领导者认为投资资源来发展和实施创新战略是高风险投入,他们更愿意把有限资源用于已经取得成功的项目上。
这种保守心态导致了缺乏对创新活动的管理支持和理解。
1.2 组织结构僵化一些大型企业由于组织结构庞大复杂,决策机制繁琐等原因,使得员工无法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想法。
传统层级体系常常会阻碍信息流通和跨部门合作,从而抑制了全面有效地进行创新。
1.3 人才资源匮乏富有创造性思维和执行力强的人才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关键。
然而,由于竞争激烈,这样的人才往往被更有吸引力的企业吸纳。
另外,一些企业对于员工培训和发展投入不够,导致人才资源匮乏。
1.4 技术水平滞后技术水平是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一些企业在技术上缺乏先进性,并且没有建立良好的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技创新的渠道。
这使得他们在市场上无法积极主动地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
三、提升建议2.1 制定明确的创新战略领导者应该制定并传达明确的创新战略,通过为其提供资源支持和承诺来强调组织对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
同时,在制定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趋势,并将其融入到产品或服务设计中。
2.2 创建灵活而开放的组织结构企业应该采取灵活且开放的组织结构来鼓励信息流通、跨部门合作和知识共享。
推动内部员工的激励和协作,并与外部合作伙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以获得更多创意和创新资源。
2.3 投资人力资源培训与发展企业应该将人才视为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把重点放在员工培训与发展上,提供广泛而深入的专业知识培训、创新思维的引导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
这将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和推动企业实现持续创新。
2.4 加强科技研发能力建设企业需要主动关注前沿技术趋势,并积极寻求与科研机构、大学等专业领域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进行科技研发活动。
解决传统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对策
解决传统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对策一、问题背景及现状分析传统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传统制造业的创新滞后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不够、产品创新缺失、管理创新欠缺等方面。
这些问题使得传统制造业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升级的需求,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技术创新方面,传统制造业多数企业依然停留在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上,没有进行有效的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
这导致了产品质量低下、效率低下、能源消耗大等问题,无法满足市场对高品质、低成本的需求。
其次,在产品创新方面,传统制造业普遍存在着单一产品结构、同质化竞争等问题。
很多企业没有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缺乏与市场接轨和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创新意识。
因此,无法推出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也难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另外,在管理创新方面,传统制造业中大部分企业仍然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机制,如僵化的层级管理、缺乏激励机制等。
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限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二、提升传统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对策为解决传统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有深度合作关系,加强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提升企业技术水平。
此外,鼓励企业加大对研发人员的培养和选拔,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技术创新活动,以提高企业在技术领域的竞争力。
2. 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重视员工在整个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并激发员工参与到产品研发和设计中来。
鼓励员工积极提出改进建议,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认可。
同时,加强团队间的沟通合作,实现知识共享与创新共同体的建立。
3. 注重市场分析和消费者需求加强对市场趋势的研究和预测,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并随时调整产品开发和生产策略。
引入先进的市场调研方法和工具,构建高效的营销网络,推动企业在产品设计、包装和品牌塑造等方面进行创新。
4. 推动管理创新与人才培养鼓励企业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灵活管理模式,采用扁平化组织结构、弹性工作制度等方式提高员工参与度和工作效率。
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下降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2 跨 国公 司的“ . 技术锁定 ” 与直接打压 。跨 国公司为 了在竞 争 中处 于优势地位 , 往往对核 心技术 实行 “ 术锁定 ” 技 。对我 国转让 的绝大多 数都是处于标准化 的二 流技术 , 当我 国组 织大批的人 力 、 而 物力进行的 自主研发 一旦有成果时 , 这些跨 国公 司马上 降低转让 门槛 , 甚至低价倾 销, 如此打压我 国的 自主创新 。 3跨 国公 司在华的“ 向溢 出” 、 反 效应 。跨公 司在我 国从 事经营与开 展研发活动 , 以优厚的条 件和 良好的用 人机 制吸引与 聚集 了大 量的尖 端 人才 , 并积极 活跃在 中国的技术市场和专 利市场上 , 造成 了国 内人才 的外流 , 它不仅不利 于我 国的技术创新 , 至还造成 了我 国现有技术成 甚
维普资讯
《 经济师)07 20 年第 1 期 1
●经济观察
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下降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 段进朋 梁 静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及知识经 济时代的 来临, 技术创 新 能力已成为衡量一 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持 续的技 术创 新能 力是 国保持和提升 国际竞争 力的关键 。文章从技 术创新 的 内、 外部环 境 入手重点分析 了我 国技 术创 新 能力下 降的原 因, 阐述 了提 升我 国技 并 术 创 新 能 力 的对 策 。 关键 词 : 自主 创 新 F DI 劳 动 密 集 型行 业 知 识 产 权 保 护 中 图分 类 号 : 14 3 F 2 . 文 献 标 识 标 : A 文章编号 :0 4—4 1 (0 7 1 —0 3—0 10 9 4 20 1 5 J 2
果 的 “ 向溢 出 ” 反 。
当今世界各 国都在努力提 升本 国的技术创新 能力 。而 根据世界经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与分析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与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能力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然而,事实上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本文将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与分析进行探讨。
首先,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是创新投入不足。
我国企业创新投入相对较低,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较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在研发人员数量、科研设备更新、技术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投入都有所欠缺。
这导致我国企业创新能力较弱,难以更好地应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挑战。
其次,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二是创新环境不良。
由于政府的管理和监管不够到位,导致创新环境不够有利。
部分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法律法规保护不到位、行政审批不便利等问题,这都制约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此外,还存在着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不够紧密、信息共享不够充分等问题,造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难度加大。
第三,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三是人才短缺问题。
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缺乏高水平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尽管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高素质的科研人才仍然相对缺乏。
企业往往面临着科技人才不稳定、流失的问题,这给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此外,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还存在着风险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均衡、创新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具体而言,一方面,许多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风险有所顾虑,往往选择保守的路径;另一方面,技术创新能力在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一些大型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而中小企业则面临着较大的困难;此外,目前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不够成熟,包括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化的机制不完善等,这也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创新投入不足、创新环境不良、人才短缺等。
要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优化创新环境,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改善创新机制等措施。
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建议
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建议一、问题概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许多突出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和人才短缺等。
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1.原因分析我国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一方面,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注重模仿和跟随,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另一方面,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导致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2.建议措施为了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应该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同时,还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并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1.原因分析我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低端重复、高端空白”的现象。
一方面,我国制造业在传统产业上存在着过剩的现象,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高端制造业发展缓慢,无法与国际市场竞争。
2.建议措施为了解决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应该加强对高端制造业的扶持和引导,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淘汰和整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四、资源环境压力加大1.原因分析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
一方面,能源、水资源等日益紧缺;另一方面,工业废水、废气等排放严重污染了环境。
2.建议措施为了减轻我国制造业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应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同时,还需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并加大对环保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投入。
五、人才短缺1.原因分析我国制造业人才短缺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制造业注重的是数量扩张,而忽视了人才培养;另一方面,由于制造业工作环境相对较为艰苦,导致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
2.建议措施为了解决我国制造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应该加强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和管理。
同时,还需要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制造业。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与建议措施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与建议措施一、引言在当前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企业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保持竞争优势和实现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许多企业发现自己在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和技术时,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本文将探讨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并提出建议措施以提升创新能力。
二、原因分析1. 缺乏积极的组织文化:企业文化是推动创新的关键要素之一。
某些企业存在过于崇尚规模和稳定性的保守文化,导致员工对尝试新方法和创造性思维缺乏积极意愿。
没有鼓励员工提出问题或质疑现状的开放氛围,阻碍了创新活动的开展。
2. 管理层对风险缺乏承受能力: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和避免失败损失之间存在平衡。
某些企业管理层过于保守,在冒险投入方面倾向于保持谨慎态度,不敢承担可能带来失败的创新尝试。
这种风险回避心理制约了企业充分发挥创新能力的可能性。
3. 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创新需要各部门之间紧密合作和有效沟通。
然而,许多企业存在信息壁垒、内部利益冲突等问题,阻碍了不同团队和个体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交流。
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会妨碍创新资源和想法的流动。
4. 技术能力不足:对于某些企业来说,技术能力是实现创新的关键要素。
但他们在研发过程中面临技术壁垒、人才匮乏等挑战,无法充分利用最新科技成果进行创新。
缺乏领先技术将限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三、建议措施1. 建立支持创新的组织文化:鼓励授权并奖励员工提出新想法、尝试不同方法。
企业可以通过创建开放式工作环境、推行奖励机制和组织创新培训等方式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2. 培养风险承受能力:管理层应明确传达对创新的重视,并在适度范围内鼓励团队进行试错。
建立一个安全、包容的环境,让员工敢于面对失败并从中吸取教训。
同时,公司可以建立专门的研发基金,用于支持创新项目,降低风险带来的压力。
3. 加强沟通与协作:企业应设立横向沟通渠道,例如定期组织跨部门会议或项目集会等,促进信息交流和合作。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与分析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与分析[摘要] 近年来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仍显不足.本文在 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找出了引起不足的原因,并根据具体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政 策建议。
[关键字] 自主创新 企业 机会窗口 技术跨越1. 引言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企业自主创新在国家 自主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纵观世界近百年产业发展史, 世界上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的技术几乎全部来自企业。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只有千千万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 提升,才能使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更 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才能突破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 机、赢得主动。
那何为自主创新,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又是如何的呢? 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模仿创新而言的一种创新活动, 即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内部的 技术突破,是摆脱技术引进、技术模仿方式下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 的研究开发活动而获得的(傅家骥,1998)。
建国以来,我国企业创新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封闭型自主创新, 它以国家为主体, 行政力量操控从研发到 转化的创新活动全过程。
第二阶段是改开放后的引进消化型创新, 国内企业依靠设备和技术的引进迅速完成技术 升级, 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培育起自主创新能力。
然而, 目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主要表现为:企业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2002 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中有 73.3%为外国人所拥有,国内企业获得的职务发明专利 授权量只有 3137 项,比 IBM 一家公司当年发明专利 3288 项的还少。
由于缺少拥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不少行业存在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
例如,我国虽然是 DVD 激 光视盘机生产大国,但因不掌握核心技术每出口一台价格 40 美元的 DVD 视盘机,就要向 外国公司交纳专利使用费 20 美元;我国虽然已成为 PC 机生产和消费大国,但 CPU 芯片和 操作系统这两大核心技术却掌握在 Intel 和微软手中。
我国自主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
编者按:我国已经进入可以更多地依靠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但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总体上讲,整体创新能力不高,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机制。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背景,也有政策导向的问题;既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和理念上的误区,但主要是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和政策环境。
一、基本情况与判断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但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当前,我国已经具备自主创新的基础和条件,到了可以更多地依靠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主要表现是:首先,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大为增强。
2005年,我国GDP居世界第四位,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万多亿元,有能力增加技术开发投入。
其次,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实力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我国拥有充足的科技人力资源。
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85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9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研发投入总额已跃居世界第六位。
第三,经过多年的自主研究开发和引进国外技术装备,产业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国内企业集成国内外技术资源的能力在提高,为以我为主组合技术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新产品打下了一定基础,为消化吸收创新提供了必要条件。
第四,巨大的国内市场资源为自主创新成果提供了宽广的应用舞台。
对一个技术水平落后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自主创新成果必须找到自己的应用者才能生存和发展,而其主要应用者是本国市场。
13亿人口大国的市场既具规模性,幅员辽阔、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市场又颇具差异性,这为我国的各类型、各层次自主创新活动提供了最宝贵的市场需求动力。
国有企业现状及解决方法
国有企业现状及解决方法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责任。
然而,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有企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一、国有企业现状1. 经营效益低下近年来,由于机制不灵活、决策慢、成本高等原因,部分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较差。
这些企业生产效率低下,竞争力不足,无法在市场中取得优势地位,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增长。
2. 创新能力不足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方面相对欠缺,缺乏强大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这种情况导致了产品结构单一,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不断变化的特点,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3. 员工激励机制不完善国有企业人员的工资待遇和晋升制度往往与绩效挂钩不紧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导致了员工的积极性和效率不高,无法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状况。
二、解决方法1. 提升市场化程度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必须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推进所有制和产权的多元化。
通过引入国内外优质资源,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转型升级,实现市场定位和经营管理的改进。
2. 加强科技创新国有企业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研发和技术引进,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同时,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关系,搭建创新平台,吸引优秀人才,为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提供支持和保障。
3. 完善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晋升机制,激励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
能人和优秀员工应得到应有的回报和晋升机会,形成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个人成长。
4. 强化治理机制加强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和运营效果。
通过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推动企业的机制创新和管理模式的改革。
同时,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企业的内部诚信和规范运作。
三、结语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如何分析和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如何分析和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企业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分析和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提供一些建议和实践经验。
一、分析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原因:1. 缺乏创新文化:企业缺乏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员工没有创新意识和动力。
2. 人才短缺:企业缺乏具备创新能力和经验的人才,无法有效地推动创新活动。
3. 创新资源不足:企业可能缺乏充足的资金、技术、设备等资源来支持创新活动。
4. 创新流程不畅:企业可能没有明确的创新流程和规范的管理机制,导致创新活动无法高效进行。
5. 缺乏市场洞察力:企业对市场趋势和竞争环境了解不足,无法精准地抓住创新机会。
二、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方法1. 建立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
企业应该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并为员工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同时,领导者在企业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们应该树立榜样,积极推动和支持创新活动。
2. 加强人才培养企业应该重视人才培养,通过招聘和培训等方式吸引和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
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新动力;建立团队合作机制,鼓励员工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
3. 提供创新资源支持企业应该为创新活动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包括资金、技术、设备等资源。
此外,企业还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享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
4. 优化创新流程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创新流程和规范的管理机制,明确各个环节和责任人,确保创新活动的有序进行。
同时,企业可以采用项目管理工具,提高创新项目的执行效率和质量。
5. 提升市场洞察力企业应该加强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发现和把握创新机会。
同时,建立与客户的密切联系,获取客户反馈,不断改进和创新产品和服务。
三、实践案例以下是一些企业在解决创新能力不足问题时采取的实践经验:1. 谷歌的“20%时间”谷歌鼓励员工在工作时间中的20%的时间用于个人项目,这种制度激发了员工的创新潜能,许多创新项目也是从这种个人项目中孵化出来的。
行业创新能力不足的改善措施
行业创新能力不足的改善措施一、行业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1.1 技术壁垒导致创新滞后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技术水平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然而,许多行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或技术壁垒较高,导致创新能力受限。
例如,在某些高科技领域,先进的设备和专利技术需要巨额投入,使得创新成本过高,企业难以承担所需的研发费用。
1.2 缺乏创新文化行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老旧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方式,缺乏对创新思维和实践的重视。
传统企业更加注重稳定性和产出效率,对风险较大、回报不确定的创新活动并不看重。
此外,对试错型创新容忍度低也是造成行业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1.3 人才流失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竞争加剧,具有高端科技能力与经验丰富的人才日益稀缺。
许多企业由于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等原因未能留住优秀人才,导致创新团队缺乏稳定的人员支持。
此外,行业内部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支持不足,也使得一些创新型人才选择离开行业。
二、改善行业创新能力的措施2.1 加强科技研发投入为了提升行业的创新能力,需要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
政府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可以给予企业相应支持和激励,例如提供贷款优惠、减免研发成本税费等政策措施。
同时,行业内企业可以加强联合研发合作,共享资源和技术专长,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
2.2 建立创新文化行业需要积极培育和塑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并给予充分的支持与奖励。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进行自主研发,并为成功转化实践成果的项目提供相关金融激励措施,激发创新动力。
同时,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可以促进交流与合作,在行业内推广创新成功的案例,为企业树立起积极的创新典范。
2.3 加强人才培养和留用行业应该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并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广阔的舞台。
鼓励员工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引入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强团队建设并推动行业技术水平提高。
此外,在薪酬政策、晋升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完善,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与忠诚度。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不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不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曾永飞(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7)摘要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研发投入的支撑。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了其核心竞争力低,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就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大研发投入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研发投入技术创新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 A从世界范围看,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中均占有突出地位,受到各国家的高度重视。
中小企业的地位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其数量众多,还因为中小企业在增加人口就业、推动技术进步、促进国际贸易和稳定经济增长方面都是大企业所无法替代的。
中小企业要承担好以上角色和稳定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自己的自主创新产品,这样才能在国内和国际市场抢占先机。
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要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出新的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开辟新的市场。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稳定的研发投入是关键,只有研发投入稳定,技术创新才能顺利开展,另据英国贸工部(DTI)发布的《2006年度企业研发排行榜》调查结果显示,盈利能力更强的公司一般是那些研发预算更大的公司。
1 中小企业发展及其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现状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2008年11月14日在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专访时透露,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 200多万户,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到430多万户。
中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据了“半壁江山”,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GDP的58.5%,缴纳税金占全国的50.2%。
中小企业是扩大社会就业的主力军,吸纳了75%的城镇就业人口和75%以上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措施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措施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创新能力对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和创新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其创新能力不足,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 技术人才短缺:中小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通常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无法像大型企业一样吸引和留住高端技术人才,造成企业创新能力的不足。
2. 技术设备滞后:中小企业通常投入有限,无法购买最新的技术设备和设施,这导致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无法达到最佳状态。
3. 创新投入不足: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原因,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导致企业的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4. 创新意识不强: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意识相对较差,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激情,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二、建议措施1. 加强人才引进:政府应当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提高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
可以通过税收政策、科技补贴等方式,提供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技术人才加入中小企业团队。
2. 提供技术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瓶颈和提升创新能力。
还可以通过技术合作、科技创新基金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的支持和资源。
3. 加大创新投入: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持、科技扶持等渠道,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提高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
4. 加强创新意识教育:政府可以通过组织创新意识教育培训班,提高中小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还可以通过奖励制度、创新激励计划等方式,激励企业和员工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活动。
5. 建立创新文化:企业应当注重建立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鼓励员工提出创新理念和创新方案,不断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
我国企业的研发之困
我国企业的研发之困我国企业的研发之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一直以来都以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闻名于世。
然而,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国内市场需求的持续升级,我国企业在科技创新和研发领域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本文将阐述我国企业的研发之困,并探讨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研发投入不足。
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仍然较低。
这使得我国企业在高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而这也成为限制我国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二、创新文化和创新机制不完善。
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对稳定和安全的追求,以及对创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恐惧,导致创新文化的缺失和创新机制的不完善。
企业在进行研发活动时,往往更多地关注短期利益,忽视了创新的长期收益。
此外,过于政府导向的创新机制也限制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人才培养和流动性差。
研发人才是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核心。
然而,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虽然我国的科技人才数量庞大,但在高层次和高技术领域的人才短缺仍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企业与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还不够紧密,人才流动性较差,使得企业难以从高等院校中获得最新的科技成果。
四、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提。
然而,在我国,尤其是在技术创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违法侵权行为相对较多,一些企业的创新成果往往很快被他人模仿和复制,这给企业的创新动力和竞争优势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另一方面,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高,也是导致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原因之一。
为了解决我国企业的研发之困,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政府在科技创新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应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财政投入,提高研发经费的占比,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坚克难开拓创新力度不够的整改措施
坚克难开拓创新力度不够的整改措施一、问题阐述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其中,坚克难开拓创新力度不够是阻碍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提升创新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分析原因1. 技术研发投入不足。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一些企业和地方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不够,导致创新力度不足。
2. 企业创新意识不强。
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和思维上,对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创新的意识和动力。
3. 创新环境不完善。
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在创新政策和制度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4. 高校研究成果转化率低。
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很难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5. 缺乏国际创新合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创新合作对于提升创新力度至关重要,国内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瓶颈。
三、整改措施针对以上分析,可以采取以下整改措施:1.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政府可以通过涨价科技创新基金、设立专项科技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增加技术研发投入,提升创新力度。
2. 完善创新激励政策。
政府可以出台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对于创新企业给予更多的扶持和支持,激励企业增强创新意识。
3. 搭建创新交流评台。
政府可以组织各类创新交流活动,鼓励企业之间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加强合作,提升创新环境和氛围。
4. 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更加便捷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5. 加强国际创新合作。
政府可以通过国际经济交流合作等途径,鼓励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与国外进行技术创新合作,提升国际创新水平。
四、结语坚克难开拓创新力度不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为了提升创新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积极应对挑战,打破创新发展的瓶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与分析[摘要] 近年来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仍显不足.本文在 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找出了引起不足的原因,并根据具体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政 策建议。
[关键字] 自主创新 企业 机会窗口 技术跨越1. 引言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企业自主创新在国家 自主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纵观世界近百年产业发展史, 世界上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的技术几乎全部来自企业。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只有千千万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 提升,才能使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更 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才能突破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 机、赢得主动。
那何为自主创新,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又是如何的呢? 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模仿创新而言的一种创新活动, 即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内部的 技术突破,是摆脱技术引进、技术模仿方式下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 的研究开发活动而获得的(傅家骥,1998)。
建国以来,我国企业创新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封闭型自主创新, 它以国家为主体, 行政力量操控从研发到 转化的创新活动全过程。
第二阶段是改开放后的引进消化型创新, 国内企业依靠设备和技术的引进迅速完成技术 升级, 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培育起自主创新能力。
然而, 目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主要表现为:企业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2002 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中有 73.3%为外国人所拥有,国内企业获得的职务发明专利 授权量只有 3137 项,比 IBM 一家公司当年发明专利 3288 项的还少。
由于缺少拥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不少行业存在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
例如,我国虽然是 DVD 激 光视盘机生产大国,但因不掌握核心技术每出口一台价格 40 美元的 DVD 视盘机,就要向 外国公司交纳专利使用费 20 美元;我国虽然已成为 PC 机生产和消费大国,但 CPU 芯片和 操作系统这两大核心技术却掌握在 Intel 和微软手中。
在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几乎所有药物 的专利均为发达国家拥有,他们赚取了高额利润,而中国的生产厂商利润极低;我国具有国 际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很少,进入财富 500 强的企业大多处于能源、电信、电力等垄断性行 业,充分竞争性行业的企业几乎没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过低,经济增长严重依赖于 能源、原材料和简单劳动力的投入。
由此可见,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成为制约我 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2. 文献回顾姚晓霞(2000)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前提主要包括:1)认清形势,有使命感和紧 迫感;2)加速制度创新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3)建立一套企业技术开发体系;4) 努力造就一批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企业家;5)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激发员工创造能力。
程梅珍(2007)认为造成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自 主创新投入相对不足;2)核心技术缺失导致产业技术空心化;3)缺少专门创新人才和创新意识;4)制度因素制约了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
并提出了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路 径选择。
徐宁波(2007)指出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基础薄弱,创新机制不够完善是导致自主 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并在文章接下来的部分分析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因 素,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李志军(2007)在充分分析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现状的基础上,发 现了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 并对这些不足产生的原因进行来了深刻 的分析。
其主要分析结果如下:1)市场体制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推进自主创新的体制和 制度环境;2)政府作用和政策发挥不够好,有时甚至成为自主创新的障碍;3)企业创新能 力不足,创新的动力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4)大学和科研院所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机制不 健全;5)学术严重腐败。
以上各位学者通过自己的研究都指出了目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
经过整 理,总结本文提取了现阶段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3. 我国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原因及分析当前, 我国已经具备自主创新的基础和条件, 到了可以更多地依靠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 新阶段。
主要表现是: 2007 年,我国 GDP 为 247725 亿,居世界第四位,财政收入突破 5.13 万亿元,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 13 万多亿元,有能力增加技术开发投入。
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 究与技术开发体系,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科 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实力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目前我国拥有充足的科技人力资源。
2006 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继续 保持“ 十五” 后期快速增长趋势,达到 189.2 万人,比 2005 年增长了 12.7%,比“ 十五” 期间的 平均增长率高出 8 个百分点。
但由于 2006 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比上年增加了 16.9%,因此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在 2005 年 4.48%的基础上降低到 4.33%。
与此 同时,企业中科学家工程师的数量也有较明显的增加,2006 年已达 117.6 万人,比上年增长 14.0%,占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为 62.1%。
2006 年,大中型工业企业 R&D 人员全时当 量为 69.6 万人年,比 2005 年增长 14.7%,标志着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水平的提高 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图 1) 。
图 1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人员构成 专利是企业科技活动的重要产出之一。
2006 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为69009 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 25685 件,分别比 2005 年增长 24.9%和 40.4%。
同时,企 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也大幅增加,2006 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发明专利达到 29176 件, 同比增长 27%。
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大幅上升说明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逐 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从企业所有制的角度来看,2006 年,外资企业(包括港、 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占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数的 35.7%,而当年其专利申 请量占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的 27.1%;占全部企业数量 64.3%的内资企业申请了 72.9%的专利。
经过多年的自主研究开发和引进国外技术装备, 产业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国内企业集成国内外技术资源的能力在提高, 为以我为主组合技术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 新产品打下了一定基础,为消化吸收创新提供了必要条件。
由以上分析可知, 我国自主创新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且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并 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但是总体上讲,我国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背景,也有政策导向的问题;既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和理念 上的误区,但主要是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和政策环境;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 主体。
1)市场体制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推进自主创新的体制和制度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没有形成公平竞争、讲究诚信的市场环境。
知识产权保 护制度尚不完善, 还未建立起有利于自主知识产权产生和转移的法制环境。
整个社会缺乏创 新的文化氛围,培育创新人才和创新精神,尊重个性、恪守诚信、公平竞争、激励探索、提 倡冒尖、宽容失败的良好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还没有形成。
2)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创新的动力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企业研发机构数量较少, 研发能力不足。
在产学研结合中, 企业基本处于从属地位。
企业普遍重生产、轻研究开发,重引进轻消化吸收,重模仿轻创新,创新层次低,高端发明 少。
很多企业处在有“制造”无“创造” 、有“产权”无“知识”的状态,一些企业甚至靠 仿造和假冒生存。
我国还没有形成真正能保护企业家利润动机的机制和规则。
产权制度和法 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制度和利益机制不健全,导致生产经营中的短期行为,重当前、轻 长远,缺乏通过自主创新做强做大企业并实现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3)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不明确。
就研发投入而言,只有极少数企业如华为、中兴等可以达到其营业收入的 10%左右, 绝大多数企业研发投入过少。
而其他的国际知名公司, 其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都很大, 如韩国的三星电子,每年研发投入在 25 亿美元以上,占营业收入的 10%以上。
对比之下可 以看到我国企业创新投入的不足。
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间严重脱节,严重阻碍了创新成果的转化。
2006 年中国企业 500 强 科技自主创新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影响“产、学、研”有效合作的主要矛盾方面在于科研院 所和企业之间缺乏信息沟通。
因此,要想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必须为企业与科研院所提供 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实现以企业为主体、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为合作者的合作方式。
自主创新表现在企业内部,就是建立研发机构,培育研发人员,鼓励发明创造。
但是我 国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不能进行自主研发,不能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伴随 着企业的成长,这将成为企业发展的致命伤。
4.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1)构建社会自主创新机制 一是搭建“合作平台” 目前大学与企业研发“两张皮”的重要原因是两者之间缺乏“合 。
作平台” ,而这个“平台”应是多种多样、因事而宜的,诸如共同研究、项目委托、联合攻 关等多种方式, 均可增强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互动效应, 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技术开发合作。
在这方面济南的“泉城学者”就对此进行了有效的探索:通过面向全市征集科技难 题和项目,采取公开招标方式,吸引和凝聚各方面人才智力共同攻关。
二是充分利用大学的“技术扩散效应” ,营造创新型中小企业集群。
大学是知识和技术 创新的源泉, 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生力军。
从硅谷和我国一些科技园区成功的经验当中我 们可以发现,依托市场化、专业化的金融、技术服务,通过与市场的对接,大学的扩散效应 为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泉, 中小企业的发展又大量吸引院校流出的人才, 从 而为中小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因此, 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利用现有的科技园区和大 学,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是培植创新型中小企业群落的有效途径。
三是积极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中介服务 机构是产学研的纽带,是联结科技和经济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