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本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材解读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7e5871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1.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以“伙伴”为主题,包括《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和《怎么都快乐》三篇课文。
这些故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伙伴之间的情谊,如互相帮助、快乐合作和友好共处。
通过生动的情节和朗朗上口的诗歌语言,呈现了生活中常见的伙伴之间的相处方式,让学生在朗读和感受中深入理解。
本单元的研究重点是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在《树和喜鹊》中,这一内容以泡泡的形式提出。
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贯穿于整个单元的研究中。
同时,可以在前一篇《小公鸡和小鸭子》中适当铺垫,在后一篇《怎么都快乐》中运用这种方法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另一个研究重点是词句的积累和运用。
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中,需要引导学生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通过朗读来感受,避免进行理性分析。
在《树和喜鹊》中,需要引导学生积累意思相对的词语和AABB结构的词语。
在《怎么都快乐》中,则要在积累“跳绳、讲故事”等动宾短语的基础上再拓展积累这类词语,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归类意识。
在朗读课文时,要重点练读好角色的对话和儿童诗的情趣。
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中,课文第3段以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构成段落,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读出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
在《怎么都快乐》中,要指导体会儿童诗的情趣,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
在教学中,需要把握好研究要点和课时安排。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童话,情节生动,叙事完整,表达了伙伴间互相帮助、友好相处的情感。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配有两幅插图。
第1自然段交代了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玩的背景,为后面的互相帮助作铺垫;第2、3、4自然段分别写了发生在草地里、小河边、水里的三个场景,生动展现了伙伴之间的情谊。
本文介绍了三篇适合孩子阅读的课文,分别是词语研究、童话故事和儿童诗歌。
在词语研究的课文中,学生需要联系上下文来了解词语的意思,同时也要注意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06f0b4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a.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本篇童话《荷叶圆圆》讲述了一只小青蛙在夏天的池塘里生活的故事。
小青蛙生活在荷叶上,荷叶成了它的家。
荷叶圆圆的形状让小青蛙觉得非常舒适,它在荷叶上睡觉、吃饭、玩耍,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夏天。
文章通过描述小青蛙的生活,让我们感受到夏天的生机和美好。
文章语言简洁明了,适合学生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荷叶的形态特征,感受到小青蛙的生活惯,增强对自然的认识。
同时,文章还蕴含了对家的渴望和对自然的热爱,引导学生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爱护自然环境。
14要下雨了这篇童话《要下雨了》讲述了一只小猫因为不听妈妈的话,被大雨淋湿了的故事。
文章通过小猫和泡泡的对话,生动地描绘了夏天的气象特点。
小猫因为不相信泡泡的提示,没有回家躲雨,最终被大雨淋湿了。
文章通过小猫的遭遇,告诫孩子们要认真听取家长和周围人的建议,不要轻信自己的想法。
文章语言简单易懂,适合学生阅读。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夏天的气象特点,研究到一些语气词的使用方法,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文章还蕴含了对家长的尊重和信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荷叶圆圆"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语言优美,想象丰富。
全文描述了荷叶成为小动物们的摇篮、停机坪、歌台和凉伞的场景,充满童真童趣,让读者感受到夏天的美好。
本文在表达上也很有特点。
第一自然段中的“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符合孩子的语言惯,同时也展示了句式表达的多样性。
第二到第五自然段的结构相似,句式相同,通过小动物们的比喻句让我们了解荷叶的样子和作用,然后再写小动物们在荷叶下的活动,让我们看到荷叶下生动的画面,语言表达也富有节奏感。
本课的插图色彩明丽,情节性强,与课文的内容相得益彰。
有些画面还能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平时不易观察到的现象,如蜻蜓如何“立”在荷叶上,小水珠如何惬意地“躺”在荷叶上等。
要下雨了"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二单元教材分析解读主讲精选全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二单元教材分析解读主讲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974a4eb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2.png)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的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用“我画个 ,送给 。”这样的句式来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单元情景活动任务群
心愿
童真童趣乐分享
饮水思源懂感恩
奇思妙想绘美好
读长句 提信息
叹美景 写愿望
你问我答 小小朗读者
知伟人 学识字
小小发现家 小小书法家
《吃水不忘挖井人》
《我多想去看看》
在《我多想去看看》一文中,利用课题特点和文本特点,设计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内容的“文中的小朋友来自哪里?”、“他们要去哪里看?”“看什么?”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自读课文,思考、交流,找到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并用“北京(新疆)的小朋友多想到( )看( )和( )。”的句式训练完整的语言表达,从而了解课文大意。
教材解读
《一个接一个》是一首儿童诗,是日本童谣诗人金子美玲的作品,她用儿童最自然的状态来体验、感受这个世界,用最接近儿童的语言表达简单的内心世界。本首儿童诗内容贴近学生的世界,通过与生活的对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歌蕴含的意境和童真童趣。
教材解读
读好词语、长句子和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a0b2376fad6195f302ba66d.png)
搜索:大写汉语拼音字母歌
教学建议:
一、进到阅读此类书籍
二、推进、培养阅读习惯
第二 单元
四篇阅读课文 一个语文园地
教学建议:
一、拉近与文本的距离
二、凸显语言的学习
教学建议:
一、借直观的方式化解理解难点
天山 新疆
北京
教学建议:
一、借直观的方式化解理解难点
二、借偏正短语理解、积累语言 1.借短语读好句子 2.借短语理解课文 3.借短语背诵课文
教学建议:
一、根据学情,选择故事。 二、细化目标,分解步骤
教学建议:
一、根据学情,选择故事。 二、细化目标,分解步骤 三、借助奖励,激发兴趣
教学建议:
一、根据学情,选择故事。 二、细化目标,分解步骤 三、借助奖励,激发兴趣 四、丰富形式,互动交际
教学建议:
一、认识字典,了解作用 二、按序认读,识记背诵 三、规范读音,增添趣味
教学建议:
一、创设各种活动,帮助自主识字 二、适当运用儿歌,增添识字乐趣 三、放缓书写步骤,实现举一反三
教学建议:
一、帮助学生走进“谜语”
教学建议:
一、帮助学生走进“谜语” 二、让谜语真正为“识字”服务
左边绿,右边红, 左右相遇起凉风。
??
相遇 喜欢 怕
教学建议:
一、根据学情,选择故事。
教材解读,为“语用”摆渡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 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海曙外国语学校 徐晓青
第一 单元
四篇识字课文 一篇口语交际 一个语文园地 一个《快乐读书吧》
教学建议: 一、关注识字,实现音形义的融合 二、注重朗读,体现语言的韵味
三、勾兑古今,呈现文化的内涵
教学建议:
2024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简析》
![2024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61426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3.png)
第三单元电子教案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围绕“友情和欢乐”这个主题,支配了三篇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欢乐》。
《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小公鸡和小鸭子是好挚友,小公鸡帮助小鸭子吃到了草地上的虫子,小鸭子又救了落水的小公鸡的故事,教化孩子们要懂得伙伴之间应当团结友爱,相互帮助。
《树和喜鹊》这个故事写的是树和喜鹊原来特别孤独,后来人们在树的四周又种了好多好多树,引来了好多好多喜鹊,从今,树和喜鹊都有许多许多自己的伙伴,不再孤寂,特别欢乐。
故事告知同学们有了挚友才会有欢乐,与挚友友好相处才会感到更加欢乐华蜜!《怎么都欢乐》课文以“欢乐”为主题,语言生动好玩,结构简洁,重复句式较多,易于学生朗读和识字。
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欢乐的含义:一人独处是一种欢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欢乐,学会为他人付出更是一种欢乐。
回味欢乐,继而保持欢乐的生活看法。
本单元还支配了“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通过真实的交际练习激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能够说清寻求帮助的缘由,同时学习运用文明用语。
“语文园地三”支配了“查字典”“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三个部分的内容。
旨在让学生初步学习用音序查字法,培育学生自主识字的实力,并通过古诗阅读和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量,进一步培育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白将来的社会是一个人们沟通互动,空间不断扩大的全球化的社会。
因此个体要学会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会感到真正的欢乐和华蜜。
二、单元教学目标:1. 会认37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会3个偏旁,学习4个多音字。
2.学习并积累AABB式和描述动作的相关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实力,背诵古诗《赠汪伦》。
4.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初步体会友情的珍贵,培育学生主动关切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
【精选】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课文3《一个接一个》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课文3《一个接一个》基础知识+课文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5f9968377232f60dccca167.png)
十二、课后习题答案
1、小朋友,你有没有和“我”相仿的经历,按课文的句式说一说。
例1:
周末在网上玩游戏的时候,妈妈就来叫“快去写作业”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啊!不过,写完作业,就可以和小伙伴痛痛快快的玩了。
例2: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正玩得开心,妈妈喊我回去写作业,唉,要是没有作业该多好啊!不过写完作业,我就能看故事书了。
六、多音字
倒:dào(倒数)dǎo(倒下)
觉jiào(睡觉)jué(自觉)
种zhǒng(种子)zhòng(种地)
七、词组积累
踩影子做美梦讲故事
有趣的故事各种各样的梦
八、近义词
伙伴——朋友开心——快乐
各种各样——各式各样
九、反义词
开心——难过
十、理解词语
影子:物体挡住光线后,应在地面或其他物体上的形象。本课指小朋友映在地面上的形象。
二、我会写
过guò(过关)(过去)(过火)(过节)
各gè(各地)(各种)(各个)(各别)
种zhǒng(种子)(白种)(火种)
zhòng(种田)(种地)
样yàng(样本)(样子)(样品)(花样)
伙huǒ(伙伴)(伙计)(同伙)(大伙)
伴bàn(玩伴)(伙伴)(同伴)
这zhè(这次)(这样)(这边)(这么)
三、我会认
接jiē(迎接)觉jiào(睡觉)
再zài(再见)做zuò(做事)
梦mèng(梦想)趣qù(有趣)
却què(退却)
四、易错的字
各:上面是“夂”,不要写成“攵”。
种: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样: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这: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f861d81a37f111f1855bf0.png)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突出特点:一、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营养。
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
比如,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春夏秋冬》一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其中的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
再如,利用汉字规律识字,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小青蛙》的“青字族”识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猜字谜》,利用了有趣的传统游戏形式,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
又如,选编了《端午粽》作为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习俗。
口语交际、“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安排了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绕口令《妞妞赶牛》、童谣《孙悟空打妖怪》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故事中蕴含的趣味和道理,领略传统语言形式的音韵美和结构美。
古代诗词的选用量也有所增加。
与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相比,部编教材的文章数量虽然大幅减少,但古诗却从四首增加到了六首。
并且,每一次日积月累中,也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
二、梯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在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加以呈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
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如何安排的呢?教材注重梯度,每一学段、年级,甚至一个学期的前、中、后期,语文学习要素的安排,都是依照深浅程度形成一条螺旋上升的线索。
一年级下册语文解读
![一年级下册语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77e3be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0.png)
一年级下册语文解读一年级下册语文是小学一年级学生所学的语文课程,主要包括了学习字母、拼音、词语、句子以及阅读等基础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对一年级下册语文的教材主要内容进行解读,帮助家长和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学习阶段的语文课程。
一、字母与拼音在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字母与拼音是重要的学习内容。
学生将学习到26个英文字母的书写、发音和构词规则。
通过字母与拼音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准确拼读单词,还能够提高对字母的识别能力,为后续的阅读打下基础。
二、词语和句子一年级下册语文中,词语和句子的学习将逐渐增加难度。
学生将学习掌握一些常见的词语和句子结构,并通过练习加深对其语法和意义的理解。
通过词语和句子的学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都将得到提升。
三、阅读与理解在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阅读与理解部分是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
学生将通过阅读文字、图画、简单故事等形式,提高对语文材料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如预测、归纳、推理等,为日后的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四、作文与写作一年级下册语文中,学生开始逐渐接触作文和写作的训练。
学生将学习写字的基本技能,并开始尝试组织语言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通过写作的训练,学生能够提高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写作习惯。
五、诗词与文学欣赏一年级下册语文的教材还会引导学生欣赏一些简单的古诗词和文学作品。
学生通过欣赏经典文学作品,能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也能够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表达方式。
总结起来,一年级下册语文的主要内容涵盖字母与拼音、词语与句子、阅读与理解、作文与写作以及诗词与文学欣赏等方面。
通过这些学习内容的系统训练和练习,学生能够逐渐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家长和学生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与教学指导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与教学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acd6a55af12d2af90242e678.png)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与教学指导一、教材解读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
8个单元2个专题,分为8组8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
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4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
课文共32篇,内容丰富多彩。
“语文园地”包括4个栏目:趣味识字,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词句运用—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书写提示-积累识字,学会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
日积月累-积累各类词语与文学作品,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
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认识的字。
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有标明。
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
书后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二、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安排)1.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2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初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2.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系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王国开大会》文本解读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王国开大会》文本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183f290c8d376eeafaa3126.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王国开大会》文本解读《动物王国开大会》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
课文讲了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老虎让狗熊通知,狗熊在狐狸、大灰狼、梅花鹿的提醒下,一次又一次才把通知说清楚。
通过狗熊四次播报通知,让学生明白发布通知时要把重要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
全文篇幅很长,共有18个自然段,配有5幅插图。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篇幅那么长的课文,教学时可利用这篇通话情节反复的特点,借助课文插图,图文对照着读通课文、读懂故事内容。
“根据课文信息进行简单推断”这一能力训练点要在本课进行渗透。
狗熊发布通知的每一个回合,都可引导学生根据读到的情节内容对后面的内容做出推断,建立信息为完整性的意识,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本单元朗读要求“读出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气”,要在本课加以落实。
文中出现了较多的疑问句和祈使句,主要体现在狗熊和老虎说的话中。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分清角色的基础上,体会角色当时的心理,读出祈使句和疑问句的语气。
在此基础上读好角色的对话,进行分角色朗读。
本课课后要求是:1.分角色朗读课文。
也是本学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分角色朗读,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演一演。
2.明白发布通知的几个要素,还可以锻炼同学们学写通知。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教材分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fdce7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0.png)
《夜色》教材分析一、课标内容《2021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目标1中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021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目标3中指出: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021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阅读目标3中指出: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2021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阅读目标5中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显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二、地位与作用《夜色》是2021年部编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以“家人”为主题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
这首叙事性的儿童诗用第一人称写出“我”从前胆子很小,很怕黑,后来爸爸晚上带“我”出去散步,“我”发现夜晚也像白天一样美好,从此不再怕黑了。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对于天黑害怕有着切身的生活体验,因此学习本文容易激发他们的心理共鸣。
选编此文,旨在培养学生养成勇敢独立的良好生活习惯,并依托文本识字写字,同时本诗篇幅短小,节奏鲜明,整体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也是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良好范本。
三、内容分析教材主要包含课文插图、课文、生字和课后练习题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课文插图本文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插图画的是漆黑的夜晚,“我”坐在床上不敢往外瞧,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瞪得圆圆的,害怕得把小熊玩具掉到地上也不敢去捡。
第二幅插图画的是爸爸在漆黑的夜晚牵着“我”的小手去散步,“我”的脸上没有了恐惧,而是面带微笑。
新课标指出可以借助读物中的图画,教材中色彩鲜艳的插图,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一幅幅画面,借助插图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图画的能力,也能使学生走进课文的情境之中。
教学中,在学习第一个小节时,可以借助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找出与插图相对应的文本内容。
通过“从前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第一个小节。
【新教材解读】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编写理念和特点分析(少量动画版)
![【新教材解读】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编写理念和特点分析(少量动画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602cd519e8b8f67d1cb920.png)
(三)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能记住并讲述主要内容。 4.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
四、具体编排与教学建议 (识字写字)
基本原则——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识字的难度与笔画的多少基本无关,有时 甚至由于笔画较多的汉字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 从而使其更易识记;而写字则与之高度相关。
《一分钟》 《小猴子下山》
1.同桌互读第一部分内容 导语:树和喜鹊都很孤单,课文是怎么写的呢?请同 喜鹊桌两个小朋友一起读一读,如果同桌还不能读正 确,请你停下来帮帮他。读后想一想从课文哪些词语 中发现树和喜鹊真的很孤单,轻声说给同桌听。
2.结合课文内容,结合课文插图,师生讨论,感受到 三个“只有”,“一颗,一个,一只”表达出的孤单 感,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孤单就是——除了自己,再也 没有别人了!此时,让学生认识孤单一词里的两个新 偏旁“子字旁”和“倒八”(板书偏旁名称)
……
《小公鸡和小鸭子》
加强朗读能力的培养
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 读好长句子。 读好对话。
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
《我多想去看看》
《一个接一个》
读好长句子
《端午粽》《彩虹》 《吃水不忘挖井人》
• 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倾听模仿
• 借助停顿符号,学生自主练习
• 根据学生的理解作出正确的停顿判断
煮熟的粽子¦就会飘出¦一股清香来。我们在外婆家 ¦美滋滋地¦吃了以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让 我们带回去。 《端午粽》
读好对话
了解大致意思,明确角色分工; 结合生活经验,读好对话语气; 学生初学对话,重视教师范读。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0b1ac8524de518964b7dfe.png)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析一、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营养。
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
比如,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春夏秋冬》一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其中的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
再如,利用汉字规律识字,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小青蛙》的“青字族”识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猜字谜》,利用了有趣的传统游戏形式,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
又如,选编了《端午粽》作为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习俗。
口语交际、“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安排了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绕口令《妞妞赶牛》、童谣《孙悟空打妖怪》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故事中蕴含的趣味和道理,领略传统语言形式的音韵美和结构美。
古代诗词的选用量也有所增加。
与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相比,部编教材的文章数量虽然大幅减少,但古诗却从四首增加到了六首。
并且,每一次日积月累中,也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
二、梯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在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加以呈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
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如何安排的呢?教材注重梯度,每一学段、年级,甚至一个学期的前、中、后期,语文学习要素的安排,都是依照深浅程度形成一条螺旋上升的线索。
部编人教语文课标版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树及喜鹊小学语文王欣怡
![部编人教语文课标版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树及喜鹊小学语文王欣怡](https://img.taocdn.com/s3/m/f5293f28ad51f01dc381f144.png)
部编人教语文课标版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树及喜鹊小学语文王欣怡《树和喜鹊》教材剖析(一)教材解读1. 教材特色的讲解。
《树和喜鹊》是一篇童话,向我们显现了三个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地生活;以后这里有了很多树、很多鸟窝、很多喜鹊;喜鹊们、树们快乐地生活。
跟着画面的不停丰富,树和喜鹊由单个变为集体,由孤单变得快乐,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学生:每一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全文共 6 个自然段,每两个自然段叙述一个画面,构造相像,条理清楚,语言简短。
这篇课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课文的第 2、4、6 自然段都是用一句话组成一段,句式同样,每句话都带有“也”,这三段话还组成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感情脉络,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课文再词语的运用上采纳了频频的手法,第 1 自然段中连续用 3 个“只有”,第 5 自然段中先后用了 2 个“叽叽喳喳”;句子齐整对称,读起来朗朗上口。
课文再第 2 自然段“孤单”的下边加了一个小泡泡“读了第一段,我知道了‘孤单’的意思”,这是在上一课学习的基础上,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认识词语的意思。
2. 教材地点的讲解: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指引学生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累积“以前、叽叽喳喳、安寂静静”等词语;二是学习经过想象画面、领会意理朗诵。
(二)学习目标:1. 借助汉语拼音,认识“窝、孤”等 9 个生字,借助灯谜学习“子字旁、倒八”2个偏旁。
重点指导“招呼”的读音,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不一样读音并会组词。
正确书写“单、居、招、呼”等 6 个字,要点指导“招”的提手旁的写法和“呼”中最后一笔弯钩的书写。
2. 正确朗诵“只有、鸟窝、孤单、种树、都有、街坊、招呼、快乐、安寂静静”等词语。
经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认识“孤单、街坊”等词语的意思,累积“以前、叽叽喳喳、安寂静静”等词语,拓展 AABB 式词语。
3. 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读准“一”的变调。
经过想象画面、领会意理朗诵好课文,读出树和喜鹊先孤单后快乐的感情变化,感觉语言的节奏。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18b1a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e.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导语】语文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本能力,是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助力,更是个人及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面向,随着中国崛起,全世界学习华语的趋势,越来越热,孔子学院开到了全球。
我们作为中国人更应该努力学好这门课程。
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一)教材内容本册教材没有设置专题,而是识字和课文穿插着。
但是,每个单元内涵都比较广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教材把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体现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
每组包括“识字”“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和“快乐读吧”。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形式多样,包括四字词语组成的韵语、新三字经、对子歌、儿歌、谜语、数量词组成的韵语、谚语等多种形式。
“语文园地”面貌一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表一是要求会认的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本册教材中汉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
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标明。
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二)教材特点1、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充分体现整合。
2、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4、改进呈现形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5、体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三)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策略下面就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各项内容提出具体建议。
【篇二】一、识字教学本册教材安排了400个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要求写的字。
要求认的字,均选自常用字表。
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高的字,力求每次写的几个字有一定的规律。
写的都是本课出现的字,其中有的是本课新认识的字,有的是以前认识并在本课课文中出现的字,便于学生记忆,也便于教师指导。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103989d1f34693dbef3e24.png)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第八单元教材解读一、基本结构本单元围绕“科普知识”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
《棉花姑娘》《小壁虎借尾巴》是童话故事,《咕咚》是一个民间故事。
课文融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于故事情节中,既有教育性,又富有童趣。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
二、主要特点:《棉花姑娘》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
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常识的兴趣。
《咕咚》一课讲的是一个木瓜从树上掉进了湖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兔子听见了吓得拔腿就跑,其他小动物没有搞清楚事情的原委也跟着一起跑,结果虚惊一场的故事。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应该盲目地随大流,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的真相。
《小壁虎借尾巴》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壁虎向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却因它们各自的尾巴都有用处而借不到之后发现自己又长出了一条尾巴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棉花姑娘》告诉学生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的害虫;《咕咚》以木瓜掉湖中的声音引起小动物们惊慌逃窜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小壁虎借尾巴》则让学生知道动物尾巴有不同作用,壁虎尾巴有再生功能。
学生可在本单元教材的学习中,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导他们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三、单元教学目标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我的发现”,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的兴趣。
4.会读会背古诗,养成诵读经典古诗词的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语文作为最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科目,其包含的东西不是寥寥几个汉字可以概括的。
学好语文,将对你的一生有莫大的好处。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部编本"教材的特点
(一)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营养。
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
(二)梯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在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加以呈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
这种梯度,在一年级上册和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有所安排和体现。
以阅读能力训练这条线索来看,一上要求"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学习借助图画阅读",一下在继续学习"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的基础上,发展训练"根据信息作简单的推断"的能力,这是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是对阅读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实现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同步。
"借助图画阅读"的目标,一上主要是借助图画猜读生字、了解意思,到了一下程度加强,发展到利用形声字特点、依靠上下文来猜字、认字,并根据图文一一对应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三)选文:营养与趣味并重坚持选文的典范性和适切性。
一年级下册的课文大多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
新编选的课文,接近全部课文的一半。
一下教材的选文内容十分丰富。
既有经过时间的沉淀与考验,深受学生和老师喜爱的经典老课文,也有新选编的、内涵与语言皆美的新课文。
新课文中,有表现自然之美的《春夏秋冬》,有反映现代儿童生活的《怎么都快乐》,有体现家人关爱的《夜色》,有介绍传统节日的《端午粽》,有培养好习惯的《文具的家》,等等。
(四)弹性:注重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尊重客观存在的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学生个体差异,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材加大了选做题和开放性题目的比重,以增加教材的弹性和适应性。
这类题目,有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如,"你知道关于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吗?"有借鉴课文语言表达的,如,"说说你会为每个季节画什么颜色的太阳。
""想想你有没有和'我'相似的经历,和同学说一说。
"有指向生活的,如,"说一说班里的同学都有哪些姓。
""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和同学说一说。
""一分钟能做什么?"有开展游戏活动的,如,"我们也来猜字谜吧!""和同学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
二、"部编本"教材的各部分学习目标
1、识字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3)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5)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
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3.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能记住并讲述主要内容。
(4)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
三、教材结构
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第一单元识字
第二单元心愿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
第三单元伙伴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第四单元家人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
第五单元识字
第六单元夏天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第七单元好习惯1.读出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2.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
第八单元问号1.借助图画阅读;2.读出祈使句的语气。
四、识字编排特点
1、识重视承载传统文化
2、识字方法多种多样
(1)展示汉字构成规律,增加趣味,又加深记忆。
(2)以丰富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求知欲。
(3)展现学校与家庭生活。
(4)联系简单的生活常识,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识字。
(5)传统蒙学的识字方法。
(6)各种方式的韵语识字。
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4、重视识字基础知识的呈现
五、语文学习目标
1、朗读读好长句子;读好对话。
重视培养朗读能力
充分读,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
抓好读词语的训练,养成连词读的习惯,不破词。
语气要求不要太高,差异化指导。
必要的范读指导。
必要的朗读技巧指导。
2、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3、内容理解找出课文中的信息,根据信息作简单判断。
4、标点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
六、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1、充分考虑年龄特点,容易激发兴趣。
听故事、讲故事时给扶手、给坡度。
培养学生当众讲话的勇气和信心。
2、设计学生生活中最真实的情境。
讲口语交际中的求助功能进行整合。
无论是否帮到,都要表示感谢,这也是基本的交际准则。
3、贴近学生生活,最常遇到的真实情境。
在接、挂电话的过程中保持礼貌的态度,有修养、更文明地与人交往。
有尊重别人的意识,也有尊重别人的能力。
4、打破单纯地独白式讲解游戏规则的常规做法。
教会学生最基础的条理表达。
乐于交往、友善待人的交往意识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