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情况汇总表
普通高中学校选修I(A)课程开设情况调查汇总表
附表5-1:
普通高中学校选修I(A)课程开设情况调查汇总表县(市、区)(盖章)
注:1.各设县(市、区)应汇总各校上报的该表格,根据不同类别的学校以及城镇与农村学校,对开设相关模块(专题)的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说明。
2.表格中所填写的百分比为开设该学科模块或专题的学校数与同类别学校总数的比率。
附表5-2:
普通高中学校选修I(B)课程开设情况调查表县(市、区)(盖章)
注:1.各县(市、区)应汇总各校上报的该表格,根据不同类别的学校以及城镇与农村学校,对开设相关模块(专题)的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说明。
2.表格中所填写的百分比为开设该学科模块或专题的学校数与同类别学校总数的比率。
高校舞蹈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舞蹈基础/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鉴赏等(根据具体课程调整)2. 课程编码:(根据学校规定填写)3. 适用专业:舞蹈学、音乐学、表演学、艺术教育等相关专业4. 授课对象:本科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等(根据课程年级调整)5. 先修课程:(如有,填写相关课程名称)6.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选修课等7. 学时/学分:(根据学校规定填写)8. 开课单位:(填写具体学院或系名称)9. 授课教师:(填写授课教师姓名)10.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舞蹈基础教程》、《舞蹈表演教程》、《舞蹈编导教程》等(根据课程内容选择)- 参考书:《舞蹈美学》、《舞蹈史》、《舞蹈欣赏》等二、课程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
- 了解舞蹈的历史发展脉络、艺术风格、表现形式等。
- 掌握舞蹈编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 培养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较强的舞蹈实践能力和表演能力。
- 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编导能力和创作能力。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1. 教学内容:- 舞蹈基本理论:舞蹈的本质、功能、分类、风格等。
- 舞蹈基础知识:舞蹈的历史、发展、流派、代表人物等。
- 舞蹈基本技能:舞蹈的基本动作、技巧、组合等。
- 舞蹈表演:舞蹈表演的基本方法、技巧、风格等。
- 舞蹈编导:舞蹈编导的基本方法、技巧、风格等。
- 舞蹈鉴赏:舞蹈作品的赏析、评价、批评等。
2. 教学安排:- 理论教学:每周2学时,共16周。
- 实践教学:每周2学时,共16周。
- 作业与考核:根据课程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并组织期末考试或平时考核。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舞蹈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
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材执行情况检查考核表
(200–200学年第学期)
系(部):教研室:检查日期:年月日
序号
教师姓名
授课课程
授课班级
执行大纲情况(是/否)高职高专教材(是/否)
教材与大纲的符合度
(30分)
授课计划执行情况
(70分)
综合评价分
评分标准
1.未按教学大纲编写授课计划者,按教学事故论处,综合评价分按“0”分计。
2.未选用高职高专教材者,按教学事故论处,综合评价分按“0”分计。
3.所用教材60%以上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不符者,按教学事故论处,综合评价分按“0”分计。
4.授课计划在执行过程中每偏差一课时扣5分。
5.授课计划各项填写每有一处不规范扣2分。
教研室主任:系主任:
课程教学大纲目录表
课程教学大纲目录表《3G移动基站勘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错误!未定义书签。
≪3G网络规划与优化》课程教学大纲 (19)《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由交换技术与应用A》课程教学大纲错误!未定义书签。
《3G移动基站勘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B13010 适用专业:通信、移动通信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课课程学时:75 课程学分:5一、课程定位《3G移动基站勘察设计》是高职院校通信、移动通信及其他信息类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是在学生掌握通信工程制图、通信工程概预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握3G移动基站勘测和设计方法、通信线路工程的勘察设计方法、通信工程绘图方法、通信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方法,正确地掌握和运用现行行业的标准进行勘察设计,达到本专业高职学生应具备的3G移动基站勘察设计等岗位职业能力要求。
并使从事通信线路工程及移动基站设计人员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以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通信线路工程勘察的内容和步骤、3G移动基站勘察的内容和步骤、通信工程绘图方法、编制通信工程概、预算文件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能正确进行通信线路工程和移动基站的勘察设计、统计工程量、正确套用定额、计算各种费用并编写编制说明,能够承担编写3G移动基站工程设计任务书的工作任务,能满足通信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对从业人员知识的要求,同时培养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知识目标:(1)掌握通信线路工程的勘察设计方法。
(2)掌握3G移动基站工程勘测设计方法。
(3)掌握通信工程制图规范。
(4)掌握通信工程概预算定额的使用。
(5)掌握通信工程工程概预算文件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6)掌握通信工程设计的流程。
(7)掌握通信工程设计文件的编写方法。
2.能力目标:(1)学会通信线路工程及3G移动基站工程的勘测。
近两年与专业学位教育相关的课程教学情况汇总表
财政04
120
2007.9-12
集美大学
xxx
副教授
学士
《税收政策与筹划》,黄衍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货币银行学
54
国贸06
150
2008.2-7
集美大学
xxx
副教授
学士
《货币银行学》,戴国强,高等教育出版社
财政06
109
2008.2-7
集美大学
xxx
教授
近两年与专业学位教育相关的课程教学情况汇总表
(参考表格!)
课程名称
课内
学时
授课对象
(届别、班号)
上课
人数
时间
地点
任课教师
教材
(书名、作者、出版社)
案例教学情况
(若使用案例,列出主要案例名称及来源)
姓名
职称
学位
财务报表分析Fra bibliotek36财政04、国贸04
65
2006.9-12
集美大学
xxx
副教授
博士
《财务报表分析》,何韧,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张新民、钱爱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金融04、经济04
60
2006.9-12
集美大学
财政05、国贸05
60
2007.9-12
集美大学
xxx
副教授
学士
金融05、经济05
65
2007.9-12
集美大学
税收筹划
54
财政03
120
2006.2-7
集美大学
xxx
副教授
学士
《税收政策与筹划》,黄衍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教学大纲是教师组织课程和教学计划的重要工具,它为教师提供了清晰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框架。
以下是教学大纲参考格式,以帮助大家创建有效的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在这一部分,您需要简要介绍课程的目的、内容和学习目标。
清晰地阐述课程对学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学生在完成课程后应掌握的技能和知识。
二、课程目标在这一部分,您需要明确列出课程的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目标相关联,并能够量化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课程内容在这一部分,您需要详细列出课程的主要内容。
这些内容应该按照逻辑顺序排列,并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方法在这一部分,您需要描述将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如讲座、案例研究、小组讨论等。
说明每种方法的目的和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帮助学生实现课程目标。
五、教学资源在这一部分,您需要列出课程所需的所有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籍、在线资源等。
确保学生能够获得足够的资源来支持他们的学习。
六、评估方式在这一部分,您需要说明将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包括评估标准、评估时间和频率等。
确保您的评估方式公平、透明并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附加信息在这一部分,大家可以提供与课程相关的任何其他信息,例如先决条件、注意事项或推荐阅读材料等。
以上是教学大纲参考格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和调整。
希望这能帮助大家有效地组织课程和教学计划。
一、课程概述本文基本乐理》是音乐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教授学生关于音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包括音高、音程、和声、调式、节奏、旋律等基本概念和知识。
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提高其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为后续的音乐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音乐基本理论和概念,了解音乐的本质和特点。
2、熟悉音高、音程、和声、调式、节奏、旋律等基本音乐元素,能够理解和分析音乐作品。
3、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其音乐创作和表演能力。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开设课程及教学大纲备案情况一览
备注:1、请将本表“有无备案教学大纲”一栏为“无”的课程教学大纲于2006年8月30日前报教务处教学管理科。
2、请对已备案教学大纲予以审核,在“备注”栏填写是否修订。
3、请将新编或修订的教学大纲电子文件发送至mapur@。
(电子文件须以“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格式命名)3、请将新编或修订的教学大纲电子文件发送至mapur@。
(电子文件须以“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格式命名)备注:1、请将本表“有无备案教学大纲”一栏为“无”的课程教学大纲于2006年8月30日前报教务处教学管理科。
2、请对已备案教学大纲予以审核,在“备注”栏填写是否修订。
3、请将新编或修订的教学大纲电子文件发送至mapur@。
(电子文件须以“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格式命名)3、请将新编或修订的教学大纲电子文件发送至mapur@。
(电子文件须以“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格式命名)备注:1、请将本表“有无备案教学大纲”一栏为“无”的课程教学大纲于2006年8月30日前报教务处教学管理科。
2、请对已备案教学大纲予以审核,在“备注”栏填写是否修订。
3、请将新编或修订的教学大纲电子文件发送至mapur@。
(电子文件须以“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格式命名)备注:1、请将本表“有无备案教学大纲”一栏为“无”的课程教学大纲于2006年8月30日前报教务处教学管理科。
2、请对已备案教学大纲予以审核,在“备注”栏填写是否修订。
3、请将新编或修订的教学大纲电子文件发送至mapur@。
(电子文件须以“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格式命名)3、请将新编或修订的教学大纲电子文件发送至mapur@。
(电子文件须以“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格式命名)备注:1、请将本表“有无备案教学大纲”一栏为“无”的课程教学大纲于2006年8月30日前报教务处教学管理科。
2、请对已备案教学大纲予以审核,在“备注”栏填写是否修订。
3、请将新编或修订的教学大纲电子文件发送至mapur@。
(电子文件须以“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格式命名)3、请将新编或修订的教学大纲电子文件发送至mapur@。
课程大纲及进度表
課程大綱及進度表8. 個案研究(一)9. 個案研究(二)10. 女體11. 視覺藝術與廣告文本12. 言說分析13. 媒介言說:平面新聞14. 媒介言說:電視新聞15. 媒介言說:談話性節目16. 個案研究(三)17. 個案研究(四)參考書目本課指定教材取自下列書目部份章節:1. John Fiske 著,張錦華等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
2. John Berger著(2005) 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
3. Deacon, Pickering, Golden & Murdoch,1998, Researching Communications,London: Arnold.4. Habermas, J. (1996) The Habermas Reader.Cambridge: Polity.5. Sacks, H. (1992) Lectures on Conversation,V olumes I & II, edited by Gail Jefferson.Cambridge, Mass. & Oxford: Blackwell.6. Hall, S. (ed) (1997) Representation : cultural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Thousand Oaks, Cal.: Sage.其它參考書目:1. Johnstone, B. 2002, Discourse Analysis,Malden, Mass. & Oxford: Blackwell.2. Austin, J. L. (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Wor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3. Searle, J. R. (1969) Speech Acts: An Essay in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4. Habermas, J. ([1976] 1979) Communication and theEvolution of Society. Translated by ThomasMcCarthy. Boston: Beacon Press.5. Habermas, J. ([1981] 1984) The Theory ofCommunicative Action, V olume 1: Reason and theRationalization of Society. Translated by ThomasMcCarthy. Boston: Beacon Press.6. Benjamin, W. (1968) ‘The work of art in the。
课程设计的总表
课程设计的总表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分为三个层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概念,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XX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并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
2.实际问题解决: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科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介绍XX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知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和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实验室,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具体评估标准如下:1.平时表现:占课程总评的30%,包括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
2.作业:占课程总评的20%,包括课后习题、小论文、实验报告等。
3.考试:占课程总评的50%,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程设计情况总结表
课程设计情况总结表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XX技能,提高学生的XX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 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和概念;2. 了解XX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技能目标包括:1. 能够运用XX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2. 能够独立完成XX实验并解读实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XX方法和XX实验。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第二章:XX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第三章:XX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4.第四章:XX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结果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2.讨论法:用于探讨学科发展现状和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XX方法解决问题;4.实验法: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加深对XX方法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以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1.教材:XX学科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知识和原理;2.参考书: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学科内容;3.多媒体资料:包括PPT、视频等,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4.实验设备:用于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亲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XX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课程教学大纲审核表
2.教学方பைடு நூலகம்有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3.教学过程设计体现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考核
1.考核要求针对课程目标提出;
2.过程考核方式设计多样化;
3.考核方式设计能覆盖全体学生;
4.过程考核相应评分标准针对课程目标设计。
任课教师自查结果
签名:
年月日
审核小组意见:
课程教学大纲审核表
课程名称:课号:授课学期:学年第学期
开课年级授课老师:
评价依据
评价内容/数据
教师
自查
专业
审核
备注
教学大纲
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
2.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清晰对接;
3.课程目标能引导课程的教学与考核;
4.课程目标包含知识、能力、素养三个层次培养要求。
教学内容方法及过程
签名:
年月日
整改意见反馈:
签名:
年月日
2018版课程教学大纲填写说明-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
2018版课程教学大纲填写说明●课程编号:申请新开的课程无需填写课程编号●执笔人即为课程负责人●审核人至少为副高级职称●授课语种:下拉选择,大学英语日语俄语等语言类课程授课语种填中文,全英文课程授课语种为英文,中法工程师学院法方老师所开课程授课语种为法语●实践属性为下列10大类:理论课(不含实践环节):纯理论课课程,实践学时为零理论课(含实践环节):理论课课程同时包含实践环节学时实验课:纯实验类课程,除实验学时外其他学时都为零,例如大学物理实验等毕业设计(论文):即为每个专业大四需要修读的毕业设计(论文)必修课科研训练:校内实习:校外实习:学年论文(社会调查):课程设计(综合实验):该综合实验特指1学分对应40学时的实验类课程军事体育类:指新生军训和体育这两门课●教学目标人文和理工类专业请从以下12个方向进行分条详细阐述,每一条教学目标须与该12条毕业达成度中的某一条进行对应。
人文类专业从以下12个方向进行分条阐述(可不囊括所有方向):1、专业知识:能够将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实践问题;提升专业知识对解决实践问题的指导性。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社会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解决方案制定:能够制定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问题或项目管理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实践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工具和信息技术手段,包括对综合实践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实践与社会:能够基于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问题的实践环节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大纲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大纲《纲要》自2002年新学年开始先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施行,以取得经验。
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施行。
各地、各校在施行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告我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已经施行《纲要》的学校即不再施行教体〔1992〕11号文件。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在总结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
一、课程性质第一条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第二条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第三条基本目标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