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输血的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输血安全,防止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院所有输血活动,包括血液采集、检验、储存、发放、输注等环节。

三、职责1. 医院输血科负责输血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临床科室负责本科室输血工作的具体实施,并按照本规定要求执行。

3. 医护人员应具备输血相关知识和技能,严格执行输血操作规范。

4.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输血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四、输血安全管理措施1. 血液采集(1)严格执行《献血法》及相关规定,确保献血者身体健康。

(2)对献血者进行详细询问,了解其健康状况,排除输血传播性疾病。

(3)采集血液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污染。

2. 血液检验(1)血液检验应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定的检验项目和方法进行。

(2)检验结果必须真实、准确,确保输血安全。

3. 血液储存(1)血液储存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储存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

(2)血液储存时应按照血液种类、血型、储存时间等进行分类、分架存放。

(3)定期检查血液储存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4. 血液发放(1)血液发放前,核对患者信息、血型、配血结果等,确保准确无误。

(2)血液发放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污染。

5. 输血操作(1)严格执行输血操作规范,确保输血安全。

(2)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

(3)输血完毕后,填写输血记录,并保存备查。

五、输血不良反应处理1. 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后,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

2. 根据患者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及时向医院输血科报告,并配合进行调查和处理。

4. 对输血不良反应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恢复情况。

六、监督检查1. 医院输血科定期对输血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医院感染管理科对输血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3. 医护人员应自觉遵守本规定,如有违反,将按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输血流程及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流程及安全管理制度

一、引言输血作为现代医疗救治中的一项重要手段,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为确保输血安全,预防和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本制度规定了输血流程及安全管理制度。

二、输血流程1. 输血申请(1)患者或家属向经治医生提出输血申请,经治医生评估患者病情,认为有必要进行输血治疗时,填写《输血申请单》。

(2)经治医生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血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2. 采集血标本(1)护士根据《输血申请单》要求,采集患者血标本。

(2)采集血标本时,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及贴有患者信息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和诊断,准确无误后方可采血。

3. 核对配血(1)输血科工作人员根据《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进行交叉配血实验。

(2)交叉配血实验结果符合要求后,将配血报告单送至病房。

4. 输血(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5. 输血后观察(1)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

(2)输血结束后,继续观察患者病情,直至输血反应消除。

三、安全管理制度1.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遵循输血原则,合理选择血液制品。

2. 建立健全血液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血液质量。

3. 加强输血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

4. 严格执行交叉配血实验,确保配血安全。

5.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输血感染。

6. 建立完善的输血记录制度,确保输血信息准确、完整。

7. 定期对输血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8. 加强输血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确保输血工作的顺利进行。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是指医疗机构或相关药品管理机构为保障输血过程中患者的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操作程序。

其目的是确保输血过程中患者接受到符合质量要求的血液制品,并最大限度地防止输血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严格的血液供应链管理,包括血液采集、储存、申领和分发等环节,确保血液质量的稳定和追溯。

2. 严格的病人身份识别和血型鉴定制度,确保输血使用的血液与患者血型相符。

3. 高质量的献血者筛查制度,包括对献血者的健康状况、疾病史、药物使用等进行评估和筛查,防止传染性疾病通过血液传播。

4. 严格的血液制品储存和保存制度,确保血液制品的质量和有效期。

5. 规范的输血操作程序,包括输血前的准备工作、输血过程中的监测和记录等,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6. 监测和报告输血不良事件的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相关的不良事件,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质量。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相关医护人员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不断进行培训和质量监测,以不断提高输血安全管理水平。

第 1 页共 1 页。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及预案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及预案

一、目的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预防和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及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及预案适用于本医院所有输血相关科室、部门及工作人员。

三、管理制度1. 输血前管理(1)患者输血前,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病情、血型、输血史等信息,并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相关风险。

(2)患者同意输血后,经治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护士核对患者信息无误后,采集血标本。

(3)血标本采集后,由输血科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并将结果反馈给经治医师。

2. 输血中管理(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再次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型化验单,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2)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输血器,确保血液安全。

(3)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

3. 输血后管理(1)输血结束后,填写《输血记录单》,记录输血相关信息。

(2)对患者进行输血后的观察,如出现输血反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四、预案1.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1)输血过程中,如出现发热、寒战、皮疹等输血反应症状,立即停止输血。

(2)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给予抗过敏药物、糖皮质激素等。

(3)记录患者症状、处理措施及结果。

2. 血液污染应急预案(1)发现血液污染,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上级部门。

(2)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理,如给予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3)对污染血液进行封存,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4)调查原因,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 输血前错误应急预案(1)发现输血前错误,立即停止输血。

(2)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理,如给予抗过敏药物、糖皮质激素等。

(3)对错误原因进行调查,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五、监督检查1. 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本制度及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各科室、部门应定期开展输血安全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输血安全意识。

3. 对违反本制度及预案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及预案由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输血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保障患者用血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输血管理组织1. 医院设立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2. 临床科室设立输血小组,负责本科室临床用血的管理和监督。

三、输血适应证和禁忌证1. 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2. 输血禁忌证包括:过敏体质、急性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溶血性贫血等。

四、输血前准备1. 患者血液样本采集:采集患者血液样本,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等。

2. 输血申请: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填写输血申请单,经输血科(血库)审核后,方可进行输血。

3. 交叉配血:输血科(血库)根据患者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为患者准备合适的血液。

五、输血操作流程1. 输血前核对: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等,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

2. 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患者输血反应,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医师。

3. 输血后处理:输血完毕后,及时记录输血情况,并将输血器材按照规定进行消毒处理。

六、输血不良反应处理1. 输血不良反应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轻度输血不良反应:减慢输血速度,观察患者症状,必要时给予对症治疗。

3. 中度输血不良反应:停止输血,给予抗过敏、抗休克等治疗。

4. 重度输血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血,进行抢救,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七、输血档案管理1. 输血档案包括: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输血记录、输血不良反应记录等。

2. 输血档案应按照规定保存,以便查阅和追溯。

八、监督与检查1. 医院定期对临床输血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确保输血安全。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六篇)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六篇)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1.确定输血后,有资质的两名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血型,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配血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2.采集血标本时,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以防影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

3.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4.取血时护士携带病历到血库,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1)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血量、有无凝集反应;(2)核对血袋标签。

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有效期;(3)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双方核对无误后,在发血单上签字。

5.血液领回病房后,由两名护士持“输血(检测)记录单”、病历与血袋标签逐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及献血者编码、血型(包括rh因子)、储血号及血液有效期;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确认1无误后方可输血。

6.输血时(1)输血时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至床旁,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严格执行“三查九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质量、输血装臵是否完好;“九对”即查对受血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供血者血袋条形码编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采血日期、种类、血量。

(2)让患者自述姓名,经核对无误后,开始进行输注。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4)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

输血前、后静脉滴注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血液时,两袋血之间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5)输血时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①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5篇)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5篇)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1、输血治疗前,经管医生必须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护士接到输血医嘱后,从电脑上打印标本采集单,正确准备试管,并将条码粘贴在经管医生填写好的《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试管上。

3、护士根据医嘱,完善输血全套、血型、交叉配血等各项化验检查。

4、凡申请输注红细胞、全血者,护士必须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条码的试管,医护____人至床旁核对患者的腕带,清醒患者请患者陈述自己的姓名,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无误后方可采血。

5、同时有二名以上患者需进行血型检查或交叉配血时,必须一人一次分别采集血标本,严禁一次采集两名或以上患者的血标本。

6、护士采集标本并经____人核对签名确认后,由支助中心工作人员将血标本与《临床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核对并签名。

7、输液科血液准备好后,支助中心工作人员凭《领血证》到输血科领取血液,采用冷链密闭式转运。

8、输血前、输血时、输血后,均应严格执行输血“三查十对”制度,并做好签字交接工作。

9、输血时应挂上具有醒目的血型标识牌,并告知患者血型。

10、输血时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注意听取病人主诉,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若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执行输血反应应急预案与流程,并按照输血反应报告制度上报输血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

11、输血完毕,将血型及交叉配血报告单存入病历,将血袋放入专用的单独存放的黄色垃圾袋中,及时送输血科保存。

12、做好输血相关的护理记录,包括输血时间、种类、量、血型以及有无输血反应等,认真填写《输血护理记录单》。

13、定期进行输血安全知识培训,组织输血护理质量检查,确保输血安全。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2),____字。

第一章引言1.1 背景1.2 目的和范围第二章术语和定义2.1 术语定义第三章输血安全管理机构和责任3.1 输血安全管理机构3.2 责任分工第四章输血采集和储存管理4.1 输血采集管理4.1.1 输血采集人员培训和认证4.1.2 输血采集设备和耗材管理4.1.3 输血采集操作规范4.2 输血储存管理4.2.1 输血储存设备和环境管理4.2.2 输血品质监控和质量保证第五章输血配型和标记管理5.1 输血配型管理5.1.1 输血配型人员培训和认证5.1.2 输血配型设备和试剂管理5.1.3 输血配型操作规范5.2 输血标记管理5.2.1 输血标记人员培训和认证5.2.2 输血标记设备和试剂管理5.2.3 输血标记操作规范第六章输血审核和发放管理6.1 输血审核管理6.1.1 输血审核人员培训和认证6.1.2 输血审核设备和试剂管理6.1.3 输血审核操作规范6.2 输血发放管理6.2.1 输血发放人员培训和认证6.2.2 输血发放设备和耗材管理6.2.3 输血发放操作规范第七章输血质量监控和不良事件报告7.1 输血质量监控7.1.1 输血质量监控内容和频率7.1.2 输血质量监控数据分析和处理7.2 不良事件报告7.2.1 不良事件报告要求和流程7.2.2 不良事件调查和整改第八章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8.1 相关法律法规8.2 相关标准第九章引领和宣传9.1 引领和宣传工作9.2 输血安全教育和培训第十章总结和展望10.1 总结10.2 展望论文使用字数: 603 字输血安全管理制度(3)是指为了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而建立的一套相关规范和措施的管理制度。

医院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医院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医院安全输血管理制度1.护理人员必须遵医嘱实施抽血与输血工作。

2.护理人员抽取患者血标本行合血试验时,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两名医护人员到患者床边进行核对后采集血样,做到“临床输血申请单”“合血管”“受血者”三者无误后方可抽血。

有两个以上患者需同时合血时,应做到一次合血一人一单一管一托盘。

采血完毕后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双签名。

3.抽取合血标本后由医护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送输血科,双方逐项核对并签字。

4.合血完成后,由病区有资质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取血者与发血者双方必须共同落实《输血查对制度》中“三查八对”并签字后才能取走血液。

5.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用,必须在4小时内输注完毕,不得自行储血,输血前应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6.护理人员执行输血医嘱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正确执行《输血查对制度》,核对相关信息无误后,将血袋条码卡分别贴在用血证明单和“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再由两名医护人员同时携“交叉配血报告单”、输血执行单到患者床边核对姓名、床号、腕带、住院号及血型,输血时做到一次一人一份。

操作完毕后操作者与核对者均应签全名。

7.输血前后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入血液时、应每袋更换一个输血器,每袋输血前应由两名医护人员到床边核对。

8.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正确记录,如出现输血反应等异常情况应按照《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及时处理。

9.输血完毕后护理人员应及时收回输血袋并存放于固定位置,在12小时内送回输血科集中处理。

篇二: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护理部设专人分管质量管理,护理部下设护理质控组,专人负责全院护理质量控制。

2、建立健全全院三级护理质控网络,三级质控由护理部主任及科护士长、护士长组成,二级质控由科护士长及护士长组成,一级质控由护士长和护士组成;护理各项目管理组由科护士长和护士长组成。

3、加强对护理人员质量管理教育,增强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使每个护士明确各项工作质量标准,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参加质量管理活动。

输血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输血医疗安全管理,保障患者用血安全,预防输血相关并发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输血医疗安全管理组织与职责1. 医院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输血医疗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

2. 输血科负责输血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血源管理、血液采集、制备、储存、发放等。

3. 临床科室负责患者的输血治疗,严格执行输血相关操作规程。

4. 医院各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输血科的工作,共同保障输血医疗安全。

三、输血医疗安全管理措施1. 血源管理(1)严格执行献血者筛查制度,确保血液来源安全。

(2)加强对献血者宣传教育,提高献血者自我保护意识。

2. 血液采集(1)严格执行血液采集操作规程,确保血液采集过程无菌。

(2)采集血液标本时,严格执行一人一次一管原则。

3. 血液制备(1)严格执行血液制备操作规程,确保血液质量。

(2)对血液进行病毒筛查、抗体筛查等,确保血液安全。

4. 血液储存与发放(1)血液储存环境应满足温度、湿度、避光等要求。

(2)血液发放前,严格执行核对制度,确保血液准确无误。

5. 输血治疗(1)严格执行输血治疗同意制度,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风险。

(2)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确保输血过程安全。

6. 输血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1)加强对输血相关并发症的监测,提高早期发现和诊断能力。

(2)制定输血相关并发症应急预案,确保及时处理。

四、输血医疗安全教育与培训1. 定期组织输血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输血安全意识。

2. 对新入职医护人员进行输血相关知识和技能考核,确保其具备输血操作能力。

五、监督检查与奖惩1. 医院对输血医疗安全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在输血医疗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患者损害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一、前言安全输血是医疗机构输血工作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为了提高输血安全,防止输血事故的发生,确保受血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输血科、临床血液科、手术室、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等相关部门。

三、安全输血管理组织结构1. 输血科主任:负责输血科的整体管理和领导工作。

2. 输血科副主任:协助输血科主任开展工作,负责具体事项的安排和落实。

3. 输血科医生:负责输血工作的临床实施和相关医疗指导。

4. 输血科护士:负责输血操作和护理工作。

5. 质控科医生:负责输血质量控制和监管。

6. 血液中心:负责供血及质量控制。

四、安全输血管理流程1. 血液供应管理(1)建立供血单位的合格供应商名单,确保血液来源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建立完善的血液采集、储存、运输和配送流程,确保血液的质量和安全。

(3)对供血单位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严格把关血液质量和供应安全。

2. 输血适应症判定(1)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输血。

(2)对输血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以确保输血的适应性。

(3)明确输血指征和禁忌症,杜绝非必要输血,降低输血风险。

3. 输血风险评估(1)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的临床评估,了解患者的输血史、过敏史和药物过敏情况。

(2)确定输血的风险性,综合评估患者接受输血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风险。

4. 输血前准备(1)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血指征,进行详细的术前准备。

(2)对受血者进行血液型和交叉配血检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5. 输血操作规范(1)严格执行输血手册和操作规范,确保输血的安全和准确性。

(2)对输血器材和输血包装进行严格检查和消毒处理,杜绝器械感染和交叉感染。

6. 输血监测及临床护理(1)对受血者进行输血监测,包括观察受血者的生命体征和输血反应。

(2)对输血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包括输血前、输血中和输血后的护理步骤和措施。

输血安全护理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护理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输血安全,预防输血相关并发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根据《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输血安全管理组织与职责1. 医院成立输血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输血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输血科负责输血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血液采集、制备、储存、发放和输血治疗等。

3. 临床科室负责输血治疗的申请、执行和监测。

4. 护理部门负责输血护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输血前的准备、输血过程中的观察和输血后的护理。

三、输血安全管理制度1. 输血前准备(1)临床科室医师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与患者或家属沟通,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护士核对患者资料、原始血型、Rh血型,采集血标本,送输血科备血。

(3)输血科对血标本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检和输血前检查。

2. 输血过程(1)护士与输血科人员认真核对输血资料,包括患者姓名、科室、病房、床号、血型等。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液有无溶血、浑浊及凝块等。

(3)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物。

(4)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使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并积极抢救。

3. 输血后护理(1)输血后继续观察患者病情,关注生命体征变化。

(2)做好输血记录,包括输血时间、血型、血量、有无不良反应等。

(3)妥善保管余血,按照规定保存24小时。

4. 输血查对制度(1)检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及血袋有无破裂。

(2)查对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及血量。

四、输血安全管理监督与考核1. 医院定期对输血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2. 对违反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3. 将输血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对表现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安全输血制度及管理制度

安全输血制度及管理制度

输血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手段之一,为确保患者输血安全,防止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制定以下安全输血制度及管理制度。

二、安全输血制度1. 输血申请(1)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与患者或近亲属讲清利害关系后,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护士核对患者资料、原始血型、Rh血型后,采集防凝血样送输血科备血。

2. 输血准备(1)输血科根据申请单,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实验,确保输血安全。

(2)血液自输血科取出后,运输过程中勿剧烈震动,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

3. 输血过程(1)护士到输血科取血时,应与输血科人员认真核对输血资料,包括患者姓名、科室、病房、床号、血型;献血者姓名、血液编号、血型;血液容量、采集日期、有效期;血液外观检查等。

(2)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仔细核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血袋标签等,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的血有无溶血、浑浊及凝块等,准确无误方可输入。

(3)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根据输血反应程度报告上级部门积极展开检查治疗和抢救。

4. 输血后处理(1)输血结束后,使用完的血袋用双层黄塑料袋捆扎,连同输血不良反应回执单一同及时送到输血科保存24小时。

(2)输血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输血反应情况,如有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三、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输血科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

(2)定期对输血科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3)加强血液质量监控,确保输血安全。

2. 临床科室(1)临床医师应掌握输血相关知识和技能,确保输血治疗安全。

(2)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防止输血差错。

(3)加强对患者的输血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对输血安全的认识。

3. 医院行政部门(1)加强对输血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输血安全。

(2)定期对输血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输血质量。

(3)建立健全输血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输血相关突发事件的能力。

输血的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输血安全管理,保障患者输血安全,防止输血传播疾病,提高临床输血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输血工作,包括血液采集、储存、检验、发放、输注等环节。

第三条我院输血安全管理工作实行院长负责制,由医务科、输血科、护理部等部门共同负责。

第四条我院输血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二)科学规范,持续改进;(三)责任明确,追究到位。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五条医院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输血安全管理工作,协调解决输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输血管理委员会下设输血科,负责输血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血液采集、储存、检验、发放、输注等环节。

第七条输血科设置以下岗位:(一)主任:负责输血科全面工作,主持输血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二)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负责输血科日常管理工作;(三)检验师:负责血液检验工作;(四)护士:负责输血护理工作;(五)其他辅助人员:负责输血科日常事务工作。

第八条各部门职责:(一)医务科:负责组织、协调全院输血工作,监督、检查输血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二)护理部:负责输血护理工作,确保输血安全;(三)检验科:负责血液检验工作,确保血液质量;(四)血库:负责血液储存、发放工作,确保血液安全;(五)感染管理科:负责输血传播疾病防控工作,确保患者安全。

三、血液采集与储存第九条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血液采集、储存合法、合规。

第十条血液采集前,应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确保献血者身体健康。

第十一条血液采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血液污染。

第十二条血液采集后,应及时将血液送至输血科进行检验、储存。

第十三条血液储存温度、湿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定期检查、维护储存设备。

最新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最新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最新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输血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组织机构医疗机构应当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监督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制定年度输血工作计划,具体执行工作由血库负责。

第三条临床用血管理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及卫生部下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第四条血库设置血库的设置应当执行卫生局颁布实施的《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试行)》,从人员配置、布局和设施、设备上加以完善。

第五条岗位职责血库应制定血库负责人岗位职责、各级别技术人员岗位职责、相关人员岗位职责以明确职能范围,作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第六条技术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程序血库应制定技术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程序,制定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输血专业技术操作规程,现有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切实建立起室内质控标准。

第七条职工培训和考核血库应在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和协助下建立职工培训和考核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八条血液制品的选择和使用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临床需要,合理选择血液制品,并严格执行血液制品的使用规定,确保患者安全。

第九条输血前核对制度申请输血前,医护持输血申请单双方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做交叉配血试验。

第十条输血过程管理1. 责任护士凭取血通知单到血库取血,并与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签名,无特殊情况一次只取一个患者的血。

取血过程中要避免血液震动,以防红细胞破裂。

2.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型化验单,按输血查对制度执行,“三查八对”(三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整,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如有疑问立即与血库联系,准确无误方可进行输血。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防止输血传播疾病,规范输血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输血工作组织与管理1. 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输血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

2. 输血管理委员会下设输血科,负责日常输血工作的具体实施。

3. 输血科设立输血专责人员,负责输血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4. 各临床科室设立输血小组,负责本科室输血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输血人员培训与管理1. 输血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输血资格。

2. 输血人员应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业务水平。

3. 输血人员应严格执行输血操作规程,确保输血安全。

四、血液采集与检测1. 严格执行《献血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血液采集。

2. 采集血液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3. 采集的血液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确保血液安全。

4. 对采集的血液进行严格检测,包括血型、血常规、传染病标志物等。

五、血液储存与运输1. 血液储存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2-6℃。

2. 血液储存设施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血液质量。

3. 血液运输过程中,应保持血液温度稳定,防止血液变质。

4. 血液运输工具应定期消毒,确保血液安全。

六、临床用血1. 严格执行临床用血申请制度,确保用血安全。

2. 临床医生在申请用血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用血方案。

3. 严格执行输血知情同意制度,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风险。

4. 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输血操作规程,确保输血安全。

七、输血不良反应处理1. 严格执行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不良反应。

2. 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详细记录,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 对输血不良反应患者,及时进行救治,确保患者安全。

八、输血质量管理与监督1. 定期对输血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包括血液采集、检测、储存、运输、临床用血等环节。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范文血液是生命维持的重要组成部分,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在临床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输血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下面是一份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范本,供参考:一、概述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输血过程的质量和安全,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制定并有效实施的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的所有工作人员和输血工作过程。

二、质量管理体系1. 质量管理目标:确保输血质量和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2. 质量管理原则: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科学决策、全员参与。

3. 质量管理职责:(1)科室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流程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源。

(2)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监督评估质量管理工作。

(3)医护人员:负责具体工作的执行和落实,做好各项质量控制工作。

三、质量管理制度1. 质量控制文件:制定和完善药品管理制度、操作规范、记录管理制度等相应文件,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章可循。

2. 质量考核与改进:建立科室质量考核机制,对各项质量指标进行考核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流程。

3. 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输血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和控制。

4. 培训与培养: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安全意识培训,确保技术和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5. 不良事件管理: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汇报和处理不良事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6. 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相关资料的保存和使用。

四、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操作规范:(1)员工要佩戴工作服、帽子、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并要保持个人和操作环境的清洁卫生。

(2)血液制品的采集、输注、贮存等工作必须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确保操作规范,防止污染。

(3)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血型鉴定、配血和交叉配血,确保输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物资管理:(1)建立血液制品和相关试剂的管理制度,确保质量和安全。

输血管理安全制度

输血管理安全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输血安全,防止输血相关疾病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涉及输血业务的科室和部门。

三、输血安全管理职责1. 医院输血科负责全院输血工作的管理与监督,具体职责如下:(1)制定输血工作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对全院输血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3)对输血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4)负责血液采集、制备、储存、分发、输注等环节的质量控制;(5)对输血相关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

2. 临床科室负责本科室输血工作的具体实施,具体职责如下:(1)严格执行输血工作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对输血患者进行评估,制定输血方案;(3)及时与输血科沟通,确保输血安全;(4)对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的观察和护理;(5)对输血相关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和报告。

3. 医院其他相关部门负责配合输血科和临床科室做好输血安全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保障血液采集、制备、储存、分发等环节的设施设备正常运行;(2)对输血相关人员进行培训;(3)对输血相关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和报告。

四、输血安全管理措施1. 血液采集(1)严格执行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确保血液质量;(2)对献血者进行献血前咨询和健康检查,确保献血者知情同意;(3)对献血者进行献血后健康跟踪,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 血液制备(1)严格按照血液制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血液质量;(2)对血液进行检验,确保血液合格;(3)对血液进行标签标识,防止混淆。

3. 血液储存(1)严格按照血液储存条件进行储存,确保血液质量;(2)定期对血液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对储存的血液进行标识,防止混淆。

4. 血液分发(1)严格按照血液分发操作规程进行分发,确保血液质量;(2)对分发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3)对分发过程进行监督,确保血液安全。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3篇)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3篇)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1.为确保输血安全有效,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法制意识和风险意识,遵守一切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

2.接收血液标本时,必须认真核对标本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和临床诊断等。

检查血液标本是否有溶血、污染、血量不够等,不符合配血试验要求的标本拒收。

3.配血前必须对病人及献血者血型两次确认,必须作正反血型鉴定,无误后方可配血。

4.《临床输血申请单》上所填血型与标本管标示血型不符时,病人或家属对血型有异议时,立即通知临床科室重抽标本,复查血型,还有疑问时,立即床旁复查血型,再有疑问时,立即请示科主任处理。

5.配血中发现主、次侧有一侧凝集,一律不得发血,立即报告科主任,作进一步检查。

6.领血人必须是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发血前必须核对受血者姓名、年龄、血型、住院号,科别、床号、临床诊断等,以及献血者血袋条码号、采血日期、效期、血液品种、血量等,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字认可。

7.如有群伤、需输血的病人太多,分轻重缓急配血,先配危重病人的血液,再配病情较轻病人的血液,并立即报告科主任请求援助。

8.输血科(血库)必须储备一定量的血液,保证应急用血。

9.认真做好输血前检查工作。

10.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11.正确合理使用化学试剂(药品),有毒有害物品专人保管,防止事故发生。

12.正确处理医疗生物垃圾,防止交叉污染发生。

13.做好水、电、气防火防灾工作。

下班前必须关闭所有不用的仪器、空调等用电器,关好水、气管开关,并作好交接班记录。

14.定期检查通电线路,严防引发火灾,科室配备消防器材,强化消防意识,加强消防演练,人人警惕,消除隐患。

一旦发现火源应立即进行消防处理,并立即报告医院保卫处(科)和119。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2)是指为确保输血过程中质量和安全的管理体系。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此管理制度中的要点:1. 输血科负责制定和实施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制订相关政策和程序,确保工作的规范和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是抢救危重病人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而输血不当则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做好输血的安全管理,才能保证病人的安全输血。

1、护士应掌握有关输血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把关,保护患者、医院、供血单位和自身的合法权益,确保输血治疗安全。

2、严格无菌操作规程,签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前准备、输血实施到输血副作用及处理等各个环节。

严格按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执行。

3、输血前应了解病人血型、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史。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禁一名护士同时对两名患者采血,两名医务人员一次只能为一名患者核对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及输血。

5、血制品应从血库取出后30分钟内输注,不得自行储血,不得加热,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6、输血起始速度宜慢,应观察15分钟后无不适,再根据病情、年龄及输注血液制品的成分调整输注速度。

一个单位的全血或成分血应在4小时内输注完毕;浓缩血小板每袋应在病人能耐受的情况下20分钟内输注完毕;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同一患者输注多种成分血液制品时,应优先输血小板。

7、输血过程中监测:输血开始后15分钟和输血全过程及输血结束后30分钟应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8、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并做相应处理。

9、输血完毕,护士应将与输血有关的化验单及输血同意书存入病历,同时详细记录输血时间、种类、量、血型以及有无输血反应等,空血袋应低温保存24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