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1
中国经济地理
绪言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答: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对象: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整个国土及各个区域为范围,研究各经济部门的空间分布及其地域组合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与规律。
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第一、对条件的分析与评价;第二、对产业结构的研究;第三,对经济区域的研究;第四、对存在问题及潜力的剖析;第五、对经济发展方向的研究。
2、怎样理解中国经济地理的学科特性?答:中国经济地理具有三大学科特性:第一,区域性。
这主要体现在:一是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主题——经济—产业布局,总是与具体的地区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是影响各个产业部门和经济区布局的多种条件或因素,都有它特定的区域性;三是影响产业部门和经济区布局的条件之间、各个产业部门布局之间,以及诸条件与经济—产业部门布局之间,其地域组合状况是复杂多样的,地区差异明显。
第二。
综合性。
中国经济地理的综合性是在区域基础上的综合,与它的区域学科特性是紧密相联的。
区域综合的基本内容,乃是揭示各个经济区域的结构、特点、成因、区内差异以及区际的联系。
借助综合,可以将同区域外部有着广泛联系的各个要素和部门在区域内部组成一个整体。
第三,统一性。
统一性又称人地相关性。
中经济地理属于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经济地理学范畴,其研究必须突出人地关系这个中心;另外,在研究中需要强调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的相互结合。
二、论述题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和劳动地域分工论是中国经济地理的基础理论?建议这个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回答:第一,分别说明人地关系论和劳动地域分工论的基本原理。
第二,结合中国经济地理的研究内容,指出人地关系论和劳动地域分工论在中国经济地理研究中的指导意义。
中国经济地理第一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中国矿产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大矿集中、小矿分散、地区分布不均的明显特点。
2、从气候带来说,我国土地的大部分位于最适宜人类活动的温带和亚热带。
___《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___《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区位:指一个地理位置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区位理论:研究区位问题的理论体系。
3、区位因子:影响一个地方经济活动的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因素。
4、区位条件:指一个地方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决定了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5、内部规模经济:指企业在自身范围内生产规模扩大,导致单位成本下降的现象。
6、外部规模经济:指企业在与外部企业的合作中,生产规模扩大,导致单位成本下降的现象。
7、连结度:指一个地方与其他地方之间的联系程度。
8、通达度:指一个地方到其他地方的交通便利程度。
9、遍在原料:指原料分布广泛,不受地域限制。
10、局地原料:指原料分布受地域限制,只能在特定地区获取。
11、原料指数:指一个地方所需原料的数量与总生产量的比值。
12、区位重量:指一个地方在经济活动中所占的重要程度。
13、等费线:指一个地方到其他地方运输成本相同的线。
14、需求圆锥体:指一个地方所能影响的市场范围。
15、中心地:指在一个地理区域内,以其为中心,周围有一定范围的影响力和辐射能力的地方。
16、需求门槛:指一个地方所需的最低消费能力。
17、基础聚落:指在一个地理区域内,以其为中心,周围有一定范围的影响力和辐射能力,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功能的城市聚落。
18、门槛人口:指一个地方所需的最低人口数量。
19、跨国公司:指在多个国家开展业务的公司。
20、产品周期理论:指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引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21、折衷理论:指在不同的区位因素之间进行权衡和折衷,选择最优的区位。
22、区域:指在地理上有一定连续性和相对独立性的地理区域。
23、区域经济结构:指一个地理区域内,不同产业之间的关系和分布情况。
24、区域产业结构:指一个地理区域内,各个产业的比重和分布情况。
25、产业:指一定范围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26、支柱产业:指一个地理区域内对经济发展起到主导作用的产业。
2012级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2012级《经济地理学》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如何定义学科对象2.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客体是什么3.经济地理学研究客体内部的主要矛盾是什么4.如何表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5.如何定义学科体系6.经济地理学有哪些次级学科(即五个次级学科),各次级学科有哪些子学科7.经济地理学有哪些特征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其影响因素1.人类经济活动类型在人类社会不同发展时期有何差异2.如何定义一个事物的区位3.如何理解经济活动区位4.经济学将投入要素分为哪些类型5.如何理解生产函数6.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分别表示规模收益递增、递减和不变的条件是什么7.土地数量在经济活动组织和区位选择中的影响主要是什么8.土地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在经济活动组织和区位选择中的影响分别是什么9.解释图2-1城市型工业区位原理和图2-2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分异原理10.劳动力数量、质量和成本分别对哪些类型经济活动区位影响更大,有何影响11.资本数量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的组织与区位选择12.固定资本费用、流动资本成本、无形资本及风险资本市场完善程度分别对哪些类型经济活动组织与区位选择影响更大,是何影响13.技术与知识对哪些类型经济活动组织与区位选择影响更大,是何影响14.如何理解原材料经济属性,它对哪些类型经济活动组织及区位选择影响更大15.如何理解原材料集散地,有何特征,它对哪些类型经济活动组织及区位选择影响更大16.如何理解能源的供给程度与环境效应,能源供给成本、供给程度及环境效应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组织与区位选择17.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组织与区位选择分别有何影响18.如何定义市场规模和需求门槛,市场规模和需求门槛对经济活动组织与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经济活动类型及其技术水平、规模合理性及经营持续性)19.如何定义市场构成与需求偏好,市场构成与需求偏好如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经济活动组织与区位选择形成影响20.价格竞争战略和非价格竞争战略分别对哪类企业经济活动组织与区位选择产生影响,是何影响21.表示交通网便利性的连接度指数、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含义22.交通网便利性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组织及其区位选择23.运用交通运输成本构成分析图2-3各图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图2-3 运输成本对经济活动区位影响分析24.如何理解后工业时期知识经济产业特征,就后工业时期知识经济产业特征而言各运输方式在区位优劣势上有何变化,机场临空产业区的产业构成如何第三章区位理论及其发展(教材第三章和第四章)1.概念与术语:区位条件、区位因子、区位理论、原料指数、区位重量、综合等运费线、临界等费用线、中心地、中心性、中心职能、中心地等级、送达价格、需求圆锥体、利益空间、行为矩阵2.如何定义区位条件,区位条件有哪两个显著特征3.如何理解区位因子,如何分类,经济因子主要有哪些,非经济因子主要有哪些4.如何定义区位理论,区位理论如何划分(第三章讲授内容)5.杜能所用的研究方法分别有哪些,如何理解6.杜能提出的孤立国假设条件有哪些7.农业区位如何用数学模型表示,杜能圈的各农业圈层分别是什么,如何理解杜能圈的形成机制8.杜能圈由内向外农业经营的集约度有什么变化9.将河流(运河)、小城市、农产品价格及土壤条件作为变量时杜能圈如何变化10.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在地理学和经济学上有何意义11.韦伯研究工业区位时按照哪几个阶段进行研究的12.韦伯提出的运费指向原理中,利用原料指数和区位重量如何进行区位决策(1个市场1个原料地时);利用区位三角形、区位多边形、综合等运费线如何进行区位决策(1个市场多个原料地时)13.韦伯提出的劳动费指向原理中主要根据什么进行区位决策的,主要原理是什么14.韦伯提出的集聚指向原理中主要根据什么进行区位决策的,主要原理是什么15.中心地理论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有哪些假设条件?16.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决定的中心地体系有何特征,各原则决定的中心地体系中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与服务区的数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分别是什么,模型中K 值和S值都代表什么含义?17.了解帕兰德关于竞争企业市场地域影响的分析18.了解胡佛关于送达价格对采掘和制造业企业市场地域影响的分析19.了解廖什关于需求圆锥体原理及六边形市场区的形成原理20.了解行为区位论主要思想及史密斯利益空间和普雷德行为矩阵基本原理第四章多部门企业与跨国公司区位(教材第五、第六章)1.企业增长一般有哪些原因(动因)?2.企业增长战略途径有哪些?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和多元化战略途径含义是什么?3.企业空间扩张一般有哪些阶段?各阶段组织结构有何特征?空间区位有何特征?4.企业空间扩张有哪些规律?等级扩散原理与距离衰减原理含义各是什么5.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假设条件、空间扩张主要内涵及问题6.泰勒的组织变形与区域演化模式:四种空间的划分、空间扩张中的组织变形含义以及区域演化中的风险影响7.哈坎逊的全球扩张模式:空间扩张中的组织变迁和扩张各个阶段特征8.迪肯的全球转移模式:空间扩张中的组织变迁和五个阶段的特征9.职能型组织结构、矩阵型组织结构、产品及地区事业部组织结构各有什么特点?10.产品生命周期主要原理、边际产业扩张原理和折中理论原理分别是什么?11.如何定义跨国公司12.目前跨国投资的地区分布状况如何(根据课件中提供的资料或根据世界银行网站资料分析)13.目前主要的跨国投资理论有哪些14.分析产品周期理论示意图并总结各个阶段不同类型国家生产、消费、投资等的变化情况15.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16.折中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分别指什么,区位要素优势又指什么17.跨国直接投资宏观区位取向有哪些18.跨国直接投资微观区位选择有哪些特征19.跨国公司总部区位要满足哪些职能20.跨国公司总部区位选择主要因素有哪些21.跨国公司R&D分部有何特征22.跨国公司R&D分部空间集聚有哪些类型23.跨国公司生产分部在母国发展阶段和跨国发展阶段分别有哪些区位类型24.跨国公司生产分部在跨国发展阶段的各区位类型的主导性因素是什么25.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区关系有哪些特征26.跨国公司对投资地区的影响途径有哪些27.跨国公司对投资地区的影响有哪些特征第五章区域的组织与结构(教材第七章)1.如何定义经济地理区域,理论和实践意义上的经济地理区域有何差异2.经济地理区域有哪些性质3.如何定义区域经济结构,举5例以上的区域经济结构类型4.如何定义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分类体系有哪些,每个分类体系包含的产业主要有哪些5.如何定义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6.如何定义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潜导产业7.前向、后向和侧向关联产业分别指什么8.如何定义资源密集性、劳动密集性、资本密集性、技术密集性及知识密集性产业9.如何理解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机制,市场机制主要包括哪两类机制,政府干预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手段主要包括哪几类10.配第-克拉克定律的主要含义及图解11.库兹涅茨法则的主要含义及图解13.霍夫曼定理的主要含义14.雁形形态学说的主要含义15.如何定义区域产业结构模式16.如何选择主导产业(主要依据)17.什么是区位熵,该值大小与区域专业化发展水平有何关系18.什么是关联产业配套,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19.什么是基础产业配套,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20.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形态有哪些类型21.如何定义区域空间结构22,区域空间结构的功能主要有哪些,区域空间结构的意义主要有哪些23.区域空间结构模式主要有哪些类型24.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和网络式空间结构的联系与区别25.弗里德曼认为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主要有哪些阶段,各阶段空间结构有何特征26.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主要有哪些27.如何理解技术和技术创新28.技术创新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哪些29.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的变迁主要形成哪些影响第六章区域经济发展(教材第八章)1.如何定义区域经济增长?它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之间内涵上有何差别?2.经济地理学一般认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经济学一般认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3.如何定义和理解资源禀赋?自然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资源现实发展状况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4.如何理解资源配置能力?市场机制、企业组织水平及区域的结构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5.如何定义空间成本?地理位置所决定的空间成本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6.区域发展外部环境中的国家战略与政策和区际经济关系及国际经济背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7.佩鲁如何定义增长极?你如何定义区域经济增长极?掌握区域经济增长极的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和主导效应的含义。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1]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 、概念题《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 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 )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
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
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 、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
《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9109)《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名词解释题1、区位:⼈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的意义。
2、区位理论:关于⼈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研究⼈类活动及空间内⼈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类活动的⼀般空间法则。
3、区位因⼦: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5、内部规模经济:由于⽣产规模的扩⼤⽽产⽣的平均⽣产成本的降低。
6、外部规模经济:属于空间集聚经济,指若⼲⼯⼚、企业在同⼀空间地域内的集聚与联系,产⽣平均⽣产成本的降低和经济效益的产⽣。
7、通达指数:⽹络中从⼀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8、遍在原料:任何地⽅都存在的原料。
9、局地原料:只有在特定地⽅才存在的原料。
10、原料指数: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
11、区位重量:单位产品所产⽣的运送总重量。
12、需求圆锥体:廖什认为如果⼀个区域只存在⼀个企业,随着距离⽣产地距离的增加,运费增加,销售价格增加,需求量随之减少,到市场边界需求量为零,将需求曲线围绕⽣产地的销售量轴线旋转⼀周,所得到的圆锥体就是需求圆锥体。
13、中⼼商品:在少数的地点⽣产、供给,⽽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
14、基础聚落:廖什中⼼地理论中等级最低的消费者居住地和企业的分布地。
15、门槛⼈⼝:某种中⼼职能在中⼼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
16、跨国公司:在两个以上国家(包括公司母国)具有⽣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
17、产品周期理论:由弗农提出的⽤于解释国际投资空间变化的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在产品的不同阶段,因为产品的研发、销售等⽅⾯的要求、情况不⼀样,⽣产布局地也应进⾏相应地调整。
18、区域经济结构: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经济地理学思考习题集
《经济地理学》第一章绪论1、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
2、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内容:包括所有产业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及其原因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即考虑经济活动之间关联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
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3、名词:规范性分析、结构主义。
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结构主义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结构主义地理学北强点出现。
研究该分析主义的学者哈维为代表,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提出结构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提出结构主义分析得研究学者在经济区位的研究中强点了政治,社会力量在经济地理形成中的重要影响作用4、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及发展趋向。
答: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地理学发展的目标之一。
(1) PRED指标体系选定问题(2)区域发展质量的科学认定(3)微观尺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4)区域生态型经济与循环经济系统的建立问题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1、区位理论的两层基本内涵是什么?1)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区位主体已知)2)人类活动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在空间区位已知)2、土地因子以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其自然特性及所处的经济区位决定的。
(1)土地是经济活动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区位的基本影响因子之一。
(2)对经济区位影响较大的是土地因子的经济属性。
(3)不同的经济活动,土地因子对其区位的影响程度不同。
3、名词:区位条件、区位因子、供应商园、机场产业区、交通通达度区位条件:即某一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或优越地位。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思考题
试卷结构:填空1×10=10分名词4×5=20分填图10×1=10分问答10×4 + 20×1=60分填空、名词、填图题均来自于课件来文。
复习思考题:1.何谓经济地理学,其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或变化趋势、脉络)。
特点Ⅰ: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A. 区位研究●代表理论: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廖什区位经济论。
●特点:侧重于区域内的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
B. 区域研究●区域科学●代表理论: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
●特点: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
●其它区域研究●代表理论:皮鲁(佩鲁)的增长极理论,默戴尔的“循环积累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模式等。
●特点:研究的地理尺度进一步拓宽,从区域内转向区域之间,从一个区域转向多个区域。
C. 全球化研究●时间:近30多年来●背景: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反应:●经济地理学家对此的研究日益升温●国际地理联合会中的工业、商业、交通地理专门研究组织,均设专题对此加以讨论。
●英语国家的一些经济地理教科书冠以“全球经济”、“世界经济”、“国际经济”之类的书名。
特点Ⅱ: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背景:研究客体的变化●企业组织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导致变化的原因:以单部门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古典区位论,逐渐暴露出研究的局限性,已不能揭示企业的区位原因,更不能揭示“公司帝国”的空间格局及演变。
●反应:●公司地理、企业地理等研究领域形成。
特点Ⅲ: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规范性分析(normative analysis)●时期:20世纪前期的区位论研究。
●特点: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时期: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
●特点: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经济地理学思考题
经济地理学思考题经济地理学第一章绪论1、怎样正确理解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有以下四点:①经济活动的内容;②经济活动的区位;③经济活动空间组织;④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过程。
①20世纪50年代,苏联两派的观点传入我国,并形成相应的争论;②20世纪60和70年代,我国的经济地理工作者根据本身的实践体会,形成了自己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③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学着的观点也开始引入我国经济地理学术界。
(①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从二战前侧重于区域内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至50年代逐渐侧重于区域之间的中观分析,50年代后对区域间经济关系之间的宏观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区域正在向全球发展;②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由于单部门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古典区位论,逐渐暴露研究的局限性,已不能揭示企业的区委原因,更不能揭示“公司帝国”的空间格局及演变,开始由简单的单一企业研究向复合研究,同时研究客体也由企业组织部门,向多区域,跨国企业经营发展;③研究思维方法繁荣变化:研究思维从规范性分析,实证主义分析,区位决策者行为分析到结构结构主义分析等既不前后相互替代,又兼蓄并存。
)3、举例说明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①在人口问题上,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开展相应的研究;②在资源问题上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的萎缩。
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经济地理学家大有用武之地;③环境委托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④在贫富差距问题上,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研究贫富差异的区域格局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地理条件,并借助一定理论提出缩小这些差异的措施。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2、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有何区别?①区位条件相对于区位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而导致的生产条件不同;②区位条件会影响区位主体的分布,但不随主体的变化而变化;③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区位主体)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而造成的生产条件的不同,所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区位因子会随着区位主体的变化而变化。
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5)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五节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1.何谓经济地理学?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5.简述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及其意义。
6.如何理解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
7.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大研究问题是什么?8.学习经济地理学有何作用?9.如何学好经济地理学这门课程?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5)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第五节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1.概念题: 区位;区位主体;区位理论;区位条件;区位因子;可进入性;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社会可进入性;交通网;交通网的密度;通达性;连接度;机场产业区。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3.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有何区别?4.区位因子分为哪几种类型?5.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是什么?6.试述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7.试述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8.试述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9.试述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0.试述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1.分析市场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2.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3.产业环境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14.政府如何影响经济区位?15.环境因素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16.可进入性分几种类型?它们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17.试分析交通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4)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第四节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1.概念题:区位地租;区位因子;一般因子;特殊因子;区域性因子;集聚因子;分散因子;原料指数;区位质量;等费用线;综合等费用线;临界等费用线;劳动费指数;劳动系数;加工系数;经济人;满意人。
(推荐)世界经济地理》复习思考题
(推荐)世界经济地理》复习思考题《世界经济地理》复习思考题“前言”部分1、关于世界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有几种表述?你认为应如何表述?答:目前流行的有四种表述,第一种认定是研究地域人地关系的学科(等同于区域人文地理);第二种认为是研究一定地域的产业分分布(布局或配置)的学科;第三种认为是研究一定地域产业发展条件、特点的学科;第四种认为是研究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学科。
我认为陈才教授的观点较为全面,他认为是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产业分布条件和经济地域系统的学科。
2、名词解释经济地域:人类经济活动与具体时空条件紧密结合而形成的相对完整的地理空间,它是具有特定功能、结构的经济有机体(实体),它是由工、农、交等及城镇组合成的地域单元。
经济地域系统:是指人类经济活动在地域分工不断深化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多功能、多层次、多形态、结构复杂、网络发达的空间地域体系。
它是由经济地带系统、经济区系统、城市地域系统和各种规划区系统等所组成的庞大的复合地域系统,这些子系统相互紧密联系、互为制约、相互交错,统一于世界经济地域巨系统之内。
3、经济地域有几方面的属性?你认为还有哪些属性?答:经济地域具有: 一社会经济属性;二整体性;三系统性;四层次性;五开放性;六类型多样性。
第一章1、名词解释世界经济地图:是指反映经济现象分布、规模、演变和相互关系的地图。
地理大发现:14C和15C西欧商人(主要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为了寻求更多的黄金而逐步探索新航路,他们在15C末和16C初绕非洲到印度航行成功(即“新航线的发现”),横渡大西洋抵达南美大陆的一些海岸(即“新大陆的发现”)和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等几大事件,人们称为“地理大发现”。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的简写)即国民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或月)的国内生产总值和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净额和来自国外财产收入净额之和,国民生产总值按国民原则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最能综合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生产规模和水平,综合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和活动的最概括、最的指标,它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是:GNP=GDP+国外劳动者报酬净额+国外财产。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1、试述经济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 )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满足人类需要等问题。
经济地理学试图寻求经济活动的区位和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
而这种空间分异规律形成的关键是经济规律的作用。
因此,掌握经济学相关知识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反过来,考虑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于经济学的资源有效配置也具有重要意义。
(2 )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又该怎么办”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与经济地理学十分接近。
经济地理学在发展中借用了不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 3 )经济地理学与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
按照政治经济学观点,生产关系(国家制度等)和生产力(经济活动)互相影响。
经济地理学家在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时,应该考虑国家制度等生产关系的影响。
(4 )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对于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要学好经济地理学,应该具有相关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自然地理各要素相互关联的理论。
经济地理学对于自然地理学和自然资源学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5 )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技术条件是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的重要决定因素。
技术水平的提高,常引起经济区位的变化。
因此,经济地理学家必须掌握这些相关技术领域知识,才能提高研究水平。
2 、试述经济地理学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我国经济地理学家根据对经济实践的总结,提出空间格局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
经济建设的区位与空间组织,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欧洲地理学家指出,经济学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建立解释经济增长的理论。
然而,当代经济学中,经济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的来源这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并未得以解决。
一些经济学家已经开始重视经济的空间研究。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①人口问题: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开展相应的研究。
2022级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作业
2022级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作业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2022级〕〔第一章——第九章〕第一章1.解释:地理环境,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2.理解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3.理解经济地理学的边缘科学性质4.理解经济地理学科特点5.了解经济地理科学体系与学科任务第二章1.解释:区位、区位条件、区位因子,经济地理位置,距离衰减规律,自然条件,自然资源,技术条件,技术创新,现代科学技术,人口质量,劳动地域分工2.自然资源分类3.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4.地域〔区域〕分工理论〔绝对利益论、相对利益论、H-O理论、技术差距论〕,并举例说明5.技术条件、现代科学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6.人口劳动力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7.市场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8.产业环境、政府、全球化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9.理解位置交通信息条件是三位一体的完整概念10.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对产业区位的影响 11.距离衰减规律的意义12.如何理解产业布局因子对产业布局作用的动态变化 13.评价产业布局条件的原那么,举例说明第三章 1.解释产业结构,GDP、GNP、GGDP,极化与扩散作用,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根底产业,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工业化,区域开展,区域空间结构,区位商,产业集群,产业集聚,集体效率 2.理解产业分类(三次产业、要素集约程度、产业功能等分类) 3.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及动因 4.工业化阶段及工业结构演变规律 5.理解区域空间开展模式与区域空间结构模式 6.理解区域空间结构演进规律7.理解经济梯度推移论、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8.了解大推进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9.理解产业集群形成机理、集群演变 10.理解区域开展不平衡规律及意义11.我国区域开展中应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2.理解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质,了解产业结构优化内容 13.了解主导产业选择标准 14.理解我国区域空间结构合理化13、了解农业区域开发规划涵义及与农业区划的联系第五章1、解释:矿产资源,品位,高技术工业,工业地域结构,工业区,工业点,工业枢纽,工业地区,工业地带,工业区位论,原料指数,等费线,临界等费线,劳动本钱指数,劳动系数。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51562649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51562649第一章绪论1 、概念题《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都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进展的史志描述时期。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 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 )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说明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缘故;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进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进展的商业地理研究时期。
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要紧思维方式,这种研究要紧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差不多命题动身,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究经济流淌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认为同样的区位阻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相伴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差不多原理,说明资本主义社会显现的矛盾。
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阻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爱好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阻碍。
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
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
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 、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doc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概念题实证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5、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彖的内涵。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或初级产业),如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次产业,如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次产业,如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
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
它既包括工厂、商店、农场、车站、码头、交通线路等的单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如工厂、商店、运输公司等)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
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经济要索的区际流动等问题。
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如大经济格局变化)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重点之一。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
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尤其是我国人口众多且资源有限,研究两者关系具更为重要的意义。
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屮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等。
9、试述半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除了教材上讲解之外,还有哪些?为什么?)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地理学始终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作为基础理论研究,经济地理学可以从多角度对建立人地关系理论做出贡献。
《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整理
《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整理《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整理第一章绪论1 、概念题《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 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 )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法,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文化转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
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
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 文化转向” 。
经济地理思考题
经济地理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纵向一体化扩张战略2、规模经济3、新产业区4、区位商5、经济地域综合体6、范围经济7、横向一体化扩张战略8、区位9、南北依赖体系10、南南依赖体系11、世界经济一体化12、地区经济一体化13、需求门槛14、乘数原理15、加速原理16、经济地域综合体17、本土化18空间邻近效应19、区位20、南南依赖体系21、范围经济22、加速原理23、霍夫曼比例24、规模经济25、新产业区26、区位因子27、比较集中系数28、经济地域综合体29、location30、location factors3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32、供应商园33、社会可进入性34、optimum size35、economies of scope36、backward integration37、forward integration38、功能部结构39、产业集群40、FDI二、问答题1、举例说明各生产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2、比较迪肯全球转移模式与其他企业空间演变模式的异同点。
如果将迪肯模式应用到中国公司进行全球扩张,应如何操作?3、简述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的相互关系,并分析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4、简述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联系与区别。
5、试分析中国“T”型经济空间结构的构成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6、简述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7、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8、跨国公司是如何进行投资国别选择的?9、增长极是如何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10根据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区域经济增长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征?11、我国学者对区域经济增长阶段是如何划分的?12、简述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空间结构13、试述相互依赖理论14、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5、分析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16、简述经济全球化与地区一体化的关系17、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18、根据汽车产业的影响因子,分析汽车产业布局的变化19、分析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51562649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51562649《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 、概念题《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 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 )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
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
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辽师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思考题
辽师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思考题2013级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思考题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思考题(闭卷)第一章●基本概念:规范性分析、实证分析●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基本概念:区位;区位主体;区位条件;区位因子;交通网的密度;通达性;连接度。
●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
●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技术知识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三、四章●基本概念:区位因子;区域性因子;集聚因子;分散因子;等费用线;综合等费用线;临界等费用线;中心地;中心性;门槛人口。
●韦伯是如何运用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和集聚指向来选择工业区位的?●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第五章●基本概念: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多样化;接触扩散;等级扩散。
●企业增长战略和扩展方法。
第六章●基本概念:跨国公司;产品周期理论;折衷理论。
第七章●基本概念:区域经济结构;区域产业结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区域空间结构;●佩蒂-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法则●霍夫曼定理●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第八章●基本概念: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增长;增长极;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扩散效应;溢出效应;产业集群;经济区。
●区域增长极理论。
●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乘数作用、加速原理及其关系。
第九章●基本概念:极化效应;涓滴效应;经济梯度;区际经济联系;空间相互作用;区域分工;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梯度推移学说。
●中心-外围理论。
●相互依赖理论。
第十章●基本概念:经济全球化;外国直接投资,地域根植性;世界经济多级化。
第十一章●基本概念:物流业;电子零售业;离岸金融中心。
●物流公司的分类●国际范围内物流的基本过程二、论述思考题(开卷)第一章●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除教材外,还有那些?为什么?)●结合第一章和第十四章,论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 何谓经济地理学?2. 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3. 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4. 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5.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6. 简述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及其意义。
7. 如何理解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
8. 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大研究问题是什么?9. 学习经济地理学有何作用?10. 如何学好经济地理学这门课程?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1.概念题:区位;区位主体;区位理论;区位条件;区位因子;可进入性;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社会可进入性;交通网;交通网的密度;通达性;连接度;机场产业区。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3.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有何区别?4.区位因子分为哪几种类型?5.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是什么?6.试述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7.试述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8.试述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9.试述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0.试述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1.分析市场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2.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3.产业环境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14.政府如何影响经济区位?15.环境因素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16.可进入性分几种类型?它们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17.试分析交通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1.概念题:区位地租;区位因子;一般因子;特殊因子;区域性因子;集聚因子;分散因子;原料指数;区位质量;等费用线;综合等费用线;临界等费用线;劳动费指数;劳动系数;加工系数;经济人;满意人。
2.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区位地租的形成机制。
3.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圈或农业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4.杜能揭示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原理是什么?5.评价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6.简述区位因子类型。
7.韦伯是如何抽取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因子的?8.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9.根据原料指数如何选择工业区位?10.韦伯是如何运用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和集聚指向来选择工业区位的?11.评价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意义。
12.简述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13.简述胡佛的区位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14.简述区位相互依存学派的基本思想。
15.简述霍特林模式。
16.简述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基本观点17.分析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方法特点。
18.简述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19.简述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20.简述史密斯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的主要观点。
21.试述普雷特行为矩阵的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1.概念题:中心地;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中心性;补充区域;经济距离;市场区;经济距离;门槛人口。
2.分析市场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3.分析交通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4.分析行政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5.分析廖什中心地系统的构建机制。
6.比较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与廖什中心地理论的差异。
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1.概念题:规模效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接触扩散;等级扩散。
2.简述企业成长的动因。
3.简述企业增长战略和扩展方法。
4.试述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及其原因。
5.简述企业的空间扩张规律。
6.试述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
7.试述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
8.试述哈坎逊的全球扩张模式。
9.试述肯迪的全球转移模式。
10.试述公司组织结构的空间特征。
第六章跨国公司区位1.概念题:跨国公司;产品周期理论;折衷理论。
2.什么是产品周期理论?3.分析不同产品阶段的区位特征。
4.根据折衷理论,分析跨国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
5.简述跨国直接投资的原因。
6.跨国公司是如何进行投资国别选择的?7.跨国公司是如何选择投资的微观区位的?8.分析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特征。
9.试比较跨国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特点。
10. 分析跨国公司总部、研究与开发机构、生产单位的区位为什么存在差异?11. 试分析跨国公司对投资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七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1.概念题:区域;同质区域;集聚区域;区域经济结构;区域产业结构;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基础性产业;支柱产业;潜导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霍夫曼比例;区域空间结构;区位指向;城市职能;城市规模;城市性质;城市化;工业化;农村工业化;技术;技术创新。
2.如何选择主导产业?3.如何进行关联产业配套?4.如何进行基础性产业配套?5.如何发展支柱产业和潜导产业?6.什么是佩蒂-克拉克定理?7.什么是库兹涅茨法则?8.什么是霍夫曼定理?9.试述雁行形态说。
10.如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11.区域空间结构有什么经济意义?12.什么是极核式空间结构?13.什么是点轴式空间结构?14.什么是网络式空间结构?15.试述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6.试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集聚与扩散机制。
17.试分析近邻效应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变中的作用。
18.试分析区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9.试分析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20.试述城市化的时空变化特征。
21.试述工业化的特征。
22.分析农村工业化的特点、导因及意义。
23.简述农村工业化对农区发展的作用。
24.分析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25.分析技术创新为何存在空间差异,对区域经济格局变化有何影响?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1.概念题: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增长;增长极;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扩散效应;溢出效应;经济地域综合体;专业化部门;主导专业化部门;一般专业化部门;综合发展部门;经济区;经济类型区;部门经济区;综合经济区;经济区划。
2.试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
3.试分析资源禀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4.试分析资源配置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5.试分析区位条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6.试分析外部环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7.试述区域增长极理论。
8.增长极是如何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9.试述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10.简述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
11.简述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
12.简述卡尔多的循环累积观点。
13.试述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乘数作用、加速原理及其关系。
14.根据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区域经济增长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征是什么?15.简述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16.我国学者对区域经济增长阶段是如何划分的?17.试述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特点和意义。
18. 经济地域综合体有哪些类型?19.如何判断一个经济部门的专业化水平?20.简述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空间结构。
21.如何进行经济地域综合体的建设和管理?22.试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的有效性。
23.经济区具有什么特征?24.经济区可以分为哪几类?25.试比较经济类型区、部门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的特点。
26.试述经济类型区划的目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27.试述部门经济区划的目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28.试述综合经济区划的目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1.概念题:极化效应;涓滴效应;经济梯度;区际联系;空间相互作用;区域分工;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学说;区域合作;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试述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3.试述梯度推移学说。
4.产生梯度推移的理论依据是什么?5.与梯度推移理论相关的理论有哪些?6.试述中心-外围理论。
7.试述相互依赖理论。
8.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前提条件有哪些?9.试比较绝对成本学说与比较成本学说。
10.试述要素禀赋学说。
11.试比较区域分工与区域合作的意义。
12.区域合作需要遵循哪些原则?13.区域经济合作有哪些类型?14.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15.为什么区域经济差异是可控的?16.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十章经济活动全球化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1.概念题: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地区一体化;功能性一体化;制度性一体化。
2.简述经济全球化形成的过程。
3.分析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4.简述经济全球化与地区一体化的关系。
5.简述功能性一体化与制度性一体化的关系。
6.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
7.试述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8.试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十一章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产业分析1.概念题:汽车工业;电子工业;服务业。
2.根据汽车工业的影响因子,分析汽车工业布局的变化。
3.分析电子工业生产格局的全球变动特点。
4.分析电子工业消费市场的全球变化特点。
5.分析技术、资本、劳动力、交通等区位因子对电子工业区位变化的作用。
6.简述服务业的发展条件。
7.简述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8.根据邮电通信业的生产特点,分析其空间布局因素。
9.分析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及其布局因素。
第十二章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区域影响1.概念题:北北依赖体系;南北依赖体系;南南依赖体系;东西依赖体系;本土化。
2.分析国际经济联系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3.简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前提。
4.分析全球化与地方化的矛盾。
5.本土化有何特点?6.分析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7.分析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化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第十三章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1.概念题:公司调查;经济地理信息系统。
2.简述公司调查的目的和要求。
3.如何进行公司调查?4.如何评价区域经济地理条件?5.如何进行项目评估与方案优选?6.简述经济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第十四章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1.概念题:产业区;新产业区;意大利产业区;马歇尔式产业区;新贸易理论;结构主义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
2.简述马歇尔式新产业区的特征。
3.简述新产业区的特性。
4.如何判断新产业区?5.简述新产业区的类型。
6.分析新产业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7.研究新产业区有何意义?8.简述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
9.福利地理学的方法有何特点?10.试述经济地理研究社会化有何表现。
11.如何评价经济地理研究的社会化现象?12.从理论观点和方法两个方面,比较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
13.评价克鲁格曼对经济地理学传统的有关观点。
14.简述克鲁格曼的空间经济模型。
15.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研究有何特点?对我们学习经济地理学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