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文学常识归纳

合集下载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初中全册文学常识梳理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初中全册文学常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一、古代常见的敬辞和谦辞敬辞类令:令尊令堂令郎令爱惠:惠顾惠存惠赠垂:垂问垂询垂念垂爱赐:赐教赐复高: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高朋高邻贤:贤弟贤侄奉:奉送奉还奉劝奉陪其他:久仰劳驾赏光赏脸贵姓贵庚大作大驾谦辞类家: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舍:舍弟舎妹小:小弟小儿小女小店愚:愚兄愚见敝:敝人敝姓敝校鄙:鄙人鄙见其他:寒舍见教见谅斧正二、文学常识1.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人,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2.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

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

4.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

5.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

6.《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7.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彷徨》《呐喊》《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

8.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9.林海音,台湾苗栗人,代表作《城南旧事》。

10.《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共20篇,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年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11.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12.蒲松龄,字留仙,清代小说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13.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

14.《伊索寓言》,古希腊神话15.《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汇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汇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汇编(一)春秋时代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儒家奉它为"经",才称《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

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关雎》(首篇)与《蒹葭》选自此书。

2.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主要作品为《论语》20篇,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3.左丘明,鲁国史官。

主要作品为《左传》。

《曹刿论战》选自此书。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4《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

(二)战国时代5. 韩非,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主要作品《韩非子》,后人辑集而成的。

《郑人买履》选自此书。

6.列子,名御寇,道家前辈。

主要作品为《列子》,诸子哲理散文。

《两小儿辩日》和《愚公移山》出于此书。

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刻舟求剑》出于此书。

7.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主要作品为《孟子》,由其弟子编辑。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诸子哲理散文。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此书。

(三)两汉8.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西汉刘向编定。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此书。

9.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

主要作品为《史记》。

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

《陈涉世家》出于此书。

中考必考文学常识100条

中考必考文学常识100条

中考必考文学常识100条第一部分(一)春秋时代1、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所学课文《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

所学课文《<论语>十二章》。

2、左丘明,鲁国史官。

所学课文《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所学课文《曹刿论战》。

(二)战国时代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所学课文《孟子》2篇,各取篇中开头几字为篇名,《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4、列子,名御寇,道家前辈。

所学课文《列子》又名《冲虚真经》。

诸子哲理散文。

所学课文《杞人忧天》《愚公移山》。

5、庄子。

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所学课文《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所学课文:《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6、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所学课文《吕氏春秋》。

又名《吕览》共160篇。

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所学课文:《穿井得一人》。

7、屈原,名平。

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所学课文《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

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

中考语文 初中语文必备文学常识整理

中考语文 初中语文必备文学常识整理
中考语文必备的文学常识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子》、《山海经》等作品。先秦时期则以散文为主,包括历史散文如《左传》、《战国策》,以及诸子百家散文,如《论语》、《道德经》等。两汉时期文学以辞赋和乐府民歌为代表,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等是此时期的佳作。魏晋南北朝文学则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诗歌方面有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诗人群体,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作品传世至今。同时,此时期的小说也开始崭露头角,如干宝的《搜神记》等。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唐诗成为此时期的代表,初唐四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作品至今仍广为传颂。这些文学常识是中考语文的必考内容,对于提高语文素养和应对考试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学常识的基本概念:包括文学的定义、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区别、文学创作的特点等。

2. 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了解不同的文学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等,以及相关的代表作品和作者;同时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及代表作品和作家。

3. 文学史和文学经典:了解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如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等,并熟悉经典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4. 文学名著的作者和创作背景:了解文学名著的作者及其作品创作背景,如知道《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及他的生平和创作环境等。

5. 文学名句和典故:熟悉一些常用的文学名句和典故,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等。

6. 文学评论及文学理论:了解一些常见的文学评论和文学理论,如写实主义、意识流、象征主义等,能够分析文学作品的风格和意义。

以上是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结的大致内容,具体以当年的考试要求为准。

除了以上内容,还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参加课外阅读活动等方式来进一步了解和熟悉文学常识。

第 1 页共 1 页。

2023年中考文学必考知识点

2023年中考文学必考知识点

2023年中考文学必考知识点
1. 古代文学
- 《红楼梦》:主要角色、故事梗概、主题思想、描写手法等。

- 《西游记》:主要角色、故事梗概、主题思想、描写手法等。

- 《水浒传》:主要角色、故事梗概、主题思想、描写手法等。

- 《三国演义》:主要角色、故事梗概、主题思想、描写手法等。

2. 现代文学
- 鲁迅:代表作品及主题思想。

- 朱自清:代表作品及主题思想。

- 郭沫若:代表作品及主题思想。

- 丁玲:代表作品及主题思想。

3. 诗歌
- 李白:代表作品及特点。

- 杜甫:代表作品及特点。

- 白居易:代表作品及特点。

- 辛弃疾:代表作品及特点。

4. 散文
- 鲁迅:代表作品及特点。

- 郭沫若:代表作品及特点。

- 朱自清:代表作品及特点。

- 钱钟书:代表作品及特点。

5. 戏剧
- 曹禺:代表作品及特点。

- 郭沫若:代表作品及特点。

- 高行健:代表作品及特点。

6. 古诗文欣赏
- 选择几首古代诗词,分析其中的意境、修辞手法和主题。

7. 现代散文欣赏
- 选择几篇现代散文,分析其中的内容、表达手法和主题。

以上知识点是2023年中考中可能涉及的文学必考内容,请同学们根据知识点进行复和准备。

初中中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

初中中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

初中中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初中语文必考文学常识大串烧01文学常识顺口溜一、作品串联法1. 汤显祖精心打造了《牡丹亭》,倾情上演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只好在一旁大叫《窦娥冤》。

2.《骆驼祥子》家中《四世同堂》,于《春华秋实》之际来到《龙须沟》的一个《茶馆》前,看见《女店员》《方珍珠》正挥舞着《神拳》为老舍表演。

3.《三里湾》的《小二黑结婚》,赵树理前去贺喜,听到了充满“山药蛋”味儿的《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

4.《雷雨》过后,《北京人》《王昭君》看见《日出》,知道这是一个《明朗的天》,便约上曹禺一起去观看他的《胆剑篇》。

5. 徐志摩《再别康桥》时,郁达夫正在北平感受《故都的秋》,朱自清则踏着《春》的脚步,享受着《荷塘月色》的美丽,来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找寻《绿》的《背影》,有幸观看了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闻一多听说后,为他作了《最后一次讲演》《死水》。

6.《李尔王》的儿子《哈姆雷特》去参加“奥赛(罗)”,想圆了《仲夏夜之梦》,遇到《威尼斯商人》,结果被有名的吝啬鬼夏洛克敲尽钱财,还名落孙山,“(麦克)白”跑了一趟,幸亏有莎士比亚的孩子《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之结伴,才回归故里。

二、四字口诀法1. 先秦诸子,孔孟荀卿。

《论语》《孟子》,四书列名;老庄无为,《道德》《逍遥》;屈子楚辞,《九》《九》《离》《天》。

2. 汉代文赋,首推贾谊。

刘向司马,《战》《楚》《史记》。

班固《汉书》,断代开启。

3. 魏晋建安,三曹领先。

父有乐府,《神龟》《蒿》《观》。

曹丕燕歌,典论批评;子建七步,五言奠基。

4. 初唐四杰,卢骆王杨。

山水田园,王维浩然。

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之涣昌龄,高适岑参。

李白浪漫,蜀道进酒;杜甫写实,三吏三别。

唐宋八家,韩柳三苏,欧王曾巩,古文复兴。

5. 元曲四家,郑关白马;悲剧四部,赵汉窦梧。

明清小说,三水西红。

6. 《鲁迅全集》,著作颇丰。

小说有三,《彷徨》《呐喊》,旧事新说,《故事新编》。

初中九年级语文常考文学常识(最全版)

初中九年级语文常考文学常识(最全版)
3. 墨子名翟,相传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战国时 期的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对墨子言行的辑录,现存 53 篇,所学课文《公输》 。
4.《庄子》,庄周及其弟子所作,道家学派著作。 《庖丁 解牛》
西汉 1.司马迁字子长,史学家,文学家。人称“太史公” 。《史 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 130 篇, 10 表 8 书 12 本 纪 30 世家 70 列传,“世家”主要记诸侯之事,鲁迅评价“史家
2.《邹忌讽齐王纳谏》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战国策》 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活动的国别体史书,其涉 及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相传系战国时期各国史官 或策士辑录,西汉时,经刘向整理。 《战国策》还是一部优 秀的散文集, 它的文章说理透彻, 语言生动, 人物形象鲜明, 善于借助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
-4-
南北朝
1. 吴均《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的吴均的山水小品,被
称为“吴均体”
2.刘义庆 ,《咏雪》《陈庆丘与友期》选自南朝刘义庆编
写的《世说新语》
3.《三峡》选自《水经注》 ,郦道元范阳涿县人,北魏地
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

其书名为注释《水经》 ,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
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
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
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
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唐代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王子安集》 ,王勃,字子
安,唐朝初年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
四杰”。
2.《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 ,王湾,唐代诗人。

中考文学常识大全

中考文学常识大全

中考文学常识大全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中考文学常识大全,欢迎阅读!中考文学常识大全(1)1.中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2.中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中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4.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5.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6.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7.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8.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12.常把分为豪放,婉约两派。

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中国的鲁迅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16.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17.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辞令仪态女工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

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

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媒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黄帝颛琐帝喾尧舜22.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释九流: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23.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25.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汇总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二、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学文化必背知识 (一)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学文化必背知识 (一)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学文化必背知识 (一)作为初中语文的一名学生,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的语言知识,更需要学会欣赏文学,了解文化,因此,在中考复习过程中,文学文化必背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地了解一下吧。

一、文学常识1.文学的分类:指文学作品按照形式、内容等方面的特征进行分类。

主要有古典文学、现代文学、民间文学和科幻文学等。

2.文学流派:指文学作品在文学发展历程中,因为创作手法和思想倾向的不同,形成的不同潮流。

主要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和现代主义等。

3.文学史: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文学作品创作、传播和接受等方面所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的总和,主要包括文学流派、文学成就、文学门类和文学思潮等。

二、文化常识1.中华传统文化:指中国几千年来历史、哲学、道德、伦理、艺术等方面的积累和发展形成的传统文化。

主要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中医药、中华武术、中华饮食、中华传统音乐和中华书法等。

2.世界文化遗产:指在全球范围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认为符合文化价值的具有代表性和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长城、故宫、黄山、武夷山和丽江等。

3.节日文化:指人们为纪念某个历史事件或特定的社会习俗而共同庆祝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

我国的重要节日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和元宵节等。

三、文学作品传播历程1.文学阅读基础: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方式和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方式。

2.文学作品的流传与接受:代表作品的传播与接受,包括《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

3.流行文化与文学:终极目标是文化的流变。

以上就是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学文化必背知识的内容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加深对文学文化的理解,更好地应对语文中考,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初三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初三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初三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初三语文文学常识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 作家作品:了解重要作家及其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古代、现代、国内外的文学作品。

2. 文学体裁:掌握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3. 文学思潮与流派:了解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思潮和流派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4. 文学鉴赏: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分析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

5. 文学评论:了解文学评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6. 文化常识: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包括科举制度、官职名称、称谓礼仪等。

7. 传统文化: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诗词曲赋、戏曲、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

8. 世界文化: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特点,包括不同国家、民族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

9. 阅读与表达: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流畅地阅读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以上知识点可以通过课堂讲解、阅读练习、写作训练等方式进行巩固和提高。

同时,建议学生在平时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必考文学常识总结

初中必考文学常识总结

初中必考文学常识总结(一)古文(10 篇)顺序:篇目—体裁—出处—作者—朝代—补充常识1.劝学—诸子散文—《荀子》—荀况—战国—儒家,主张“性本恶”。

古代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历史散文、赋体散文、说理散文、游记散文、奏章等。

2.邹忌讽齐王纳谏—历史散文—《战国策•齐策》—西汉刘向编辑,我国规模最大的国别体史书。

《触龙说赵太后》。

历史著作,包括通史(《史记》《资治通鉴》)和断代史两种。

编排体例,包括编年体(孔子编订的《春秋》、左丘明编写的《左传》、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国别体(左丘明编写的《国语》、陈寿《三国志》、刘向编辑的《战国策》),纪传体(《史记》、二十四史)三种。

3.屈原列传—历史散文(人物传记)—《史记》—司马迁—史圣,西汉。

《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均出自《史记》。

《报任安书》出自《昭明文选》。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中唯一的通史),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鲁迅称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与《汉书》(东汉班固,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后汉书》(南朝范晔)、《三国志》(西晋陈寿,也是国别体史书)合称为“四史”(都是纪传体)。

《史记》与《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编,我国规模最大的编年体史书)合称为“史学双璧”。

4.陈情表—奏章—《文选》—李密—西晋。

奏章,大臣写给皇帝的文书。

5.滕王阁序—骈文—《王子安集》—王勃—唐代—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骈文,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讲究字句整齐、音韵和谐,以四句、六句为主,又称“四六文”。

6.师说—说理散文—《昌黎先生集》—韩愈—唐代—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二人合称“韩柳”。

《祭十二郎文》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北宋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7.阿房宫赋—赋体散文—《樊川文集》—杜牧—唐代—世称“杜樊川”,与晚唐李商隐合称“小李杜”,《过华清宫》。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文化知识点梳理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文化知识点梳理

教材文学常识梳理一、文体知识1.词:按照乐曲节拍创作的歌词,后逐渐与音乐脱离,成为一种有固定格式的诗歌体裁。

词牌是曲调的名称,它与词的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江城子”是词牌,“密州出猎”是题目。

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李煜、李清照、柳永等,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2.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二是散曲。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曲和小令两种基本形式。

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

《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都是有标题的小令。

“山坡羊”是小令的曲牌,“潼关怀古”是小令的标题。

3.说:古代一种议论体裁。

从内容上看,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

大多是一事一议,如《马说》《爱莲说》等。

4.表:我国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其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诸葛亮的《出师表》即为“表”中范例。

5.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

古代另有一种惜别赠言的文章,叫作“赠序”,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6.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一般都用韵,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7.记: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大多数是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8.传: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

多采用叙述、描写等手法,一般为他人所写,也有写给自己的传记。

9.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如《答谢中书书》。

10.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常见的戏剧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二、古代作家作品先秦时期1.《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

中考文学常识知识清单

中考文学常识知识清单

中考文学常识知识清单一、古代重要作家1.屈原名平,我国最早的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

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初中学过他的《观沧海》《龟虽寿》。

3.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诗人。

初中学过他的《饮酒(其五)》《桃花源记》等。

4.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

初中学过他的《三峡》。

5.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初中学过他的《诫子书》《出师表》。

6.王勃字子安,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

7.陈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学家,有《感遇诗三十八首》传世。

初中学过他的《登幽州台歌》。

8.崔颢唐代诗人,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9.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有“诗佛”之称。

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苏轼称赞其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作品有《竹里馆》《使至塞上》等。

10.岑参唐代边塞诗人,其诗歌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

代表作有《逢入京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11.李贺字长吉,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运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诗鬼”。

初中学过他的《雁门太守行》。

12.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被誉为“诗仙”,他的诗大多飘逸洒脱。

初中学过他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渡荆门送别》《送友人》《行路难(其一)》等。

13.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汇(最新整理)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汇(最新整理)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汇一、古代部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主要艺术手法是赋、比、兴。

《关雎》《蒹葭》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周游列国,宣扬“仁政”,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开了中国私塾教育的先河,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3.《孟子》,此书是孟子及其门人弟子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人,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和孔子合称“孔孟”。

政治上主张“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社会思想上主张“性善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4.《墨子》,此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5.《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庄周,战国时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6.《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旧传为春秋时期左秋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曹刿论战》7.《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而成。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8.《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陈涉世家》9.史书:①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②纪传体:《史记》及其他二十四史;③国别体:《战国策》《国语》。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资料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资料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资料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资料一、知识要点复习内容涉及面较广泛。

一是文体知识:记叙文(要素、人称、顺序中心、详略),说明文(对象、特征、顺序、方法),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应用文(书信、电报、规则、计划、总结)等常识。

二是文学常识: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还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常识,还有教材中交代的主要文化知识,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一些文化常识。

(一)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常识1、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升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典型的艺术形象;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2、散文的含义和特征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散文通常指除诗歌、小说、戏剧、曲艺等以外的其他所有文章。

狭义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章体裁。

近年来,杂文、报告文学、回忆录等已从散文中分离出来,成为新的文学体裁,散文这一概念的外延逐步缩小。

这里所说的散文就是狭义范围内的散文。

根据散文的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散文一般可以分为三类: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当然也有将记叙、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

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样式,有以下特征:1)取材广泛散文的题材包罗万象,大千世界中具有认识意义、思想价值、美学意蕴的人、事、物、景,都能成为散文的题材范围。

散文的这一特点使它能够迅速地表达作者的生活感受。

(2)形散神聚形散神聚又叫形散神不散,是大多数散文的基本的特征。

形散指取材广泛、形式自由、手法灵活、思路开阔,从内容到形式要散得开。

神聚指文章整体结构严谨,材料层次井然,有统一的主题。

散文贵“散”,但要散而不乱,思路清晰,首尾一贯,做到撒得开,收得拢。

(3)形式自由散文无定体,笔法无定格,凡写人、叙事、议论、抒情,兴之所至,挥洒自如,涉笔成趣。

这使得散文形式自由灵活,多种多样,随笔、游记、札记、访问记……都是散文家族的成员。

中考复习资料:初中语文1-6册文学常识汇总

中考复习资料:初中语文1-6册文学常识汇总

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中考文学常识归纳常识复习分类记忆中国古代作家〓——链接详情1.《论语》十则——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同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政冶、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动力的书。

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分孙丑》“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孟子·膝文公章下》。

孟子说“大而化之谓圣”意思是说道理思想光大到能够随机变化的境界,就叫做圣人了。

3、《列子·汤问》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寓言故事《愚公移山》选于此书。

“札(qi)人忧天”出自4、庄子:《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庄周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战国时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世称“老庄”。

与老子并称为“道学之祖”。

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 3卷,共497篇。

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

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

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

作者是西晋初的陈寿。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

他少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

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

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

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待御史等职。

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

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

所以,《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

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

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

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

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补充:“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他们的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所以也称“唐宋散文八大家”,其文章不但震撼唐宋文坛,而且是后世散文的楷模,彪炳于文学之林。

中国现当代作家大陆·重要作家1、鲁迅:.七上·散文诗《风筝》选自《野草》——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生于1881年,死于是1936年,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我们还学过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处《朝花夕拾》(七下·1);小说《社戏》选自《鲁迅全集》(七下·16)散文《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八上·6);散文《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八下·1);散文诗《雪》选自《野草》(八下·6)。

小说《故乡》选自《呐喊》(九上·9);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九上·16);小说《孔乙己》选自《呐喊》(九下·5)2、《郭沫若诗两首》——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学者,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

八下·7《雷电颂》选自《屈原》。

3、《短文两篇》《日》·《月》——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四川成都人。

现代著名文学家。

4、《济南的冬天》——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作品集在《老舍文集》里。

5、《纸船·寄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诗人、作家。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往事》等。

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七下·19《观舞记》九下·9《谈生命》6、《闻一多先的说和做》——闻一多,湖北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

藏克家,现代诗人,出生于山东诸城,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

l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

被誉为“农民诗人”。

7、《春》——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市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我们还要学他的:八上·7《背影》8、《苏州园林》——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以字行。

江苏苏州人。

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

……………( 更多见课本)大陆·一般作家1、《秋天》——何其芳,四川万县人,现代诗人、评沦家。

2、《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

3、《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

4、《竹影》——丰子恺,原名丰润,浙江崇德人,现代画家、散文家。

5、《中国石拱桥》——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6、《说“屏”》——陈从周,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

著有《说园》等。

7、《大自然的语言》——竺桢可,浙江上虞人,气候学、地理学家。

8、《云南的歌会》——沈从文,湖南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9、《端午的鸭蛋》——汪曾祺,江苏人,作家。

10、《吆喝》——萧乾,作家、记者、翻译家。

11、《敬业与乐业》———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12、《傅雷家书两则》——傅雷,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一生译著宏富,翻译作品达34部。

13、《短文两篇》②《不求甚解》——马南邨:邓拓的笔名,福建闽侯人,当代作家。

14、《诗两首》之《我爱这土地》——艾青,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15、《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祖籍南京,生于杭州,诗人。

代表作《雨巷》16、《蒲柳人家》——刘绍棠,北京人,当代作家。

港台1、《诗两首》之《乡愁》——余光中,台弯诗人。

2、.《那树》——王鼎钧,台弯当代作家。

3.《雨说》——郑愁予,台湾诗人。

4.《我的母亲》——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5、《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台湾作家。

6、《生命生命》——杏林子,本名刘侠,女作家,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

她忍着病痛,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

本文选自《杏林子作品精选》。

※※※※※※※※※※※※※※※※※※※※※※※※※※※※※※※※※※※※※※※外国英国:沙士比亚、济慈……印度:泰尔日本:星新一法国:雨果、莫泊桑……丹麦:安徒生、勃兰兑斯。

波兰:居里夫人外国——美国:海伦·凯勒……黎巴嫩:纪伯伦。

苏俄:高尔基、普希金……奥地利:茨威格、外国作家作品识记美国1.《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美国作家,本文选自《当代少年》。

2.《诗两首》之《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美国诗人,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阿西莫夫,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

4.《再塑生命》——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克服巨大困难读完大学。

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

1964年获总统自由勋章。

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

5.《外国诗两首》之《黑人谈河流》——休斯,美国诗人,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被称为“哈莱姆(美国黑人聚居区)的桂冠诗人”。

6.《热爱生命》——杰克·伦敦,美国小说家。

7.《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美国实业家。

8.《音乐之声》——勒曼,美国剧作家。

9.《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祖籍山东日照。

1936年出生,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0.《邓稼先》——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英国1.《荒岛余生》——笛福,英国小说家。

《荒岛余生》节选自《鲁滨孙漂流记》。

2.《蝈蝈与蛐蛐》——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3.《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人文主义戏剧家和诗人。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4.《短文两篇》《谈读书》——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

著有《随笔》、《新工具》等。

苏俄1、《诗两首》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国诗人。

他的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

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

2、《夜》——叶赛宁,俄罗斯诗人。

3.《变色龙》——契诃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作《万里亚舅舅》。

4.《外国诗两首》之《祖国》——莱蒙托夫,俄国诗人。

5、《蜡烛》——西蒙诺夫,苏联作家,6、《海燕》——高尔基,前苏联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法国1.《马》——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的时间写成了36巨册的《自然史》。

2.《绿色蝈蝈》——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3、《最后一课》——都德,法国作家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我们还学过他的选自《羊脂球》的《我的叔叔于勒》5.《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本文选自《雨果文集》。

我们还学过他的:九上·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本文也选自《雨果文集》。

6.《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苓,法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