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例题
新租赁准则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确认递延所得税案例
新租赁准则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确认递延所得税案例一、引言在新租赁准则下,租赁方和出租方都需要根据租赁合同的条款确认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
在确认这些项目时,递延所得税也需要被考虑进来。
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的确认以及递延所得税的处理。
二、案例背景公司A是一家制造业公司,根据业务需要,他们在2021年与房地产公司B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租赁期限为5年,租金每年支付100,000人民币。
根据新租赁准则,公司A需要确认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并计算递延所得税。
三、租赁负债确认根据新租赁准则,公司A需要确认租赁负债,即租赁合同的未偿还租金的现值。
以下是确认租赁负债的步骤:1. 确定租赁合同的未偿还租金公司A需要确定租赁合同的未偿还租金,即未来5年每年需要支付的租金。
根据合同,租金每年支付100,000人民币,因此未偿还租金为500,000人民币。
2. 计算租赁负债的现值公司A需要计算未偿还租金的现值,即将未来的租金折现到当前时点。
假设公司A的折现率为10%,则未偿还租金的现值为:PV = 100,000 / (1+0.1)^1 + 100,000 / (1+0.1)^2 + 100,000 / (1+0.1)^3 + 100,000/ (1+0.1)^4 + 100,000 / (1+0.1)^5= 100,000 / 1.1 + 100,000 / 1.21 + 100,000 / 1.331 + 100,000 / 1.4641 + 100, 000 / 1.61051≈ 100,000 + 82,644 + 75,144 + 68,404 + 62,185≈ 388,377人民币因此,公司A需要确认的租赁负债为388,377人民币。
四、使用权资产确认除了确认租赁负债,公司A还需要确认使用权资产,即租赁合同的权益部分。
以下是确认使用权资产的步骤:1. 确定使用权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使用权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应等于租赁负债的金额,即388,377人民币。
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确认问题
案例在本例中,当期所得税费用最终确认了3 366 000元(7 788 000 – 4 422 000),除以当期税率33%得10 200 000元,正好等于会计利润10 000 000元与属于原永久性差异的工资费用纳税调增额200 000元的之和。
(需要指出,这样的验算说明只是为了更清楚地反映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于原时间性差异及原永久性差异的核算原理及方法,并不表明任何企业任何情况下均可进行如此的简单验算,这是由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会计理论所导致的,也是与原利润表债务法的实质性区别之一)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确认问题看一例子: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上市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17%的增值税率。
甲公司2009年读财务报告于2010年4月10日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报出前甲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发现有关问题如下:1、2009年12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5000见健身器材,单位销售价格为1000元,单位成本为800元,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增值税额为85万元。
协议约定,在2010年2月28日之前有权退还健身器材。
健身器材已经发出,款项尚未收到。
假定甲公司根据过去的经验,估计该批健身器材退货率约为10%。
健身器材发出时纳税义务已经发生,至2009年12月31日,上述商品尚未发生退货。
甲公司2009年度会计处理如下:借:应收账款585贷:主营业务收入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借:主营业务成本400贷:库存商品4002、2009年12月1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合同销售c产品一批,售价为3000万元,成本为2400万元。
当日,甲公司将收到的丙公司预付货款2000万元存入银行。
2009年12月31日,该批产品尚未发出,也未开具增值税增值税专用发票。
甲公司据此确认销售收入2000万元,结转销售成本1600万元,并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答题:第一笔业务,甲公司应发出健身器材后确认收入及相关的成本,此外还应根据退货率确认预计负债。
所得税会计典型例题
所得税典型例题----云菲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2007年1月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为264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为726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根据2007年颁布的最新税法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变更为25%;该公司2007年利润总额为8000万元,涉及所得税会计的交易或是相如下:1)A商品在2007年初其账面余额为200万元,该商品在2007年未售出,至2007.12.31,其可变现净值为150万元,云菲公司按会计准则的规定计提了相应跌价准备,税法规定,该类资产在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允许税前扣除;2)2007.04.30,云菲公司共支付银行存款328万元购得雅洁公司公开发行在外的100万股股票,其中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25万元和3万元的相关交易费用,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至2007.12.31,该股票的市场公允价值为每股3.68元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3)2007.05.06,云菲公司自公开市场购入洁雅公司股票80万股,每股市场价格为8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0万元,将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至2007.12.31,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为8元,税法规定,该类资产在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4)2007.01.01,云菲公司以1035.28万元自证券市场购入当日发行的一项3年期到期还本付息国债,该国债的票面金额为1000万元,票面年利润为6%,实际利率为5%,到期日为2009.12.31,云菲公司将其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税;(假定云菲公司按实际利率确认收益)5)2007.12.31,云菲公司对逐风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核算确认的投资收益为200万元,该项投资于2007.02.08取得,取得时的成本为3000万元(税法认定的取得成本也为3000万元),该项长期股权投资2007年持有期间除确认投资收益外,未发生其他增减变动事项,若云菲公司和逐风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相同,并且云菲公司没有出售该长期股权投资的计划;6)2007.05.25,云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安装的设备,购入价格为300万元,当月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8年,无残值;7)2007.04.01,云菲公司购入一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购入价格为600万元,至2007.12.31,运费公司请专业评估为该项无形资产估价,其可收回金额为455万元,运费公司计提了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税法规定,该项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该项无形资产应按10年的期限进行摊销8)云菲公司2007年发生研究开发费用共计8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的支出为18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12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500万元,云菲公司在2007年对该项无形资产摊销了4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9)云菲公司于2007.06.30日,将其临街办公楼(固定资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其账面价值为80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至2007.12.31,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税法规定,不承认该类资产在持有期间因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应按历史成本进行摊销,直线法摊销,摊销年限为20年,;10)2007.02.01,云菲公司向高级管理人员授予现金股票增值权,2007.12.31,因此项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余额为300万元,税法规定,实际支付时可计入应纳税所得额;11)云菲公司为雅洁公司提供一项债务担保,2007.12.31确认预计负债3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为其他单位担保发生的担保支出不得计入应纳税所得额;12)按照销售合同规定,云菲公司承诺对销售的P产品提供2年免费售后服务,云菲公司2007年销售P产品预计在售后服务期间发生的费用为600万元,已经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支出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云菲公司2007年发生了100万元的售后服务支出;13)2007.12.25,云菲公司销售给神乐公司一批商品,销售合同约定,神乐公司应先预交一部份货款,2007.12.28日,云菲公司收到货款120万元,至2007.12.31,该批商品尚未发出,税法和会计规定一致,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14)2007.12.31,云菲公司收到客户预收的款项200万元,确认为负债,税法规定,该类款项一经收到,即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15)2007.08.20,云菲公司因废水超标排放被环保部门处以200万元的罚款,罚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税法规定,企业违反国家法规所支付的罚款不允许在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 200万元----解析:该种事项,在会计上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和递延所得税没有关系;16)2007年,云菲公司发生的业务宣传费为5000万元,至年末尚未支出,若云菲公司2007年按税法规定调整后的销售收入为300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15%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年度税前扣除;17)其他资料-----------------------------------一:云菲公司预计2007年1月1日存在的暂时性差异将在2008年1月1日以后转会;二:云菲公司上述交易事项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了处理;三:假定预期未来期间云菲公司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①确定云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中资产、负债在2007.12.31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以及相应的暂时性差异,填下表;②计算云菲公司2007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③编制云菲公司2007年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本题未涉及应收账款、税收滞纳金、前期亏损等事项,大家可参考旺销或东澳的习题;本题难度是非常大的,朋友们可以尝试做一下,做错了很正常,就是参加CPA考试的考生看见本题,估计也要蒙,很难做对,我在设计本题的时候故意把特殊事项结合在一起,搞得挺复杂,不是想难为大家,只是想借本题给大家展示一个模型,我预计,如果真的考所得税的计算题,那试题中除了数字不同,其核心内容的绝大部分将和本题是雷同的;希望能得到大家的重视;当然,真题的题量绝对不会这么大的;----本题目的数字直接保留小数,不采取四舍无入的办法,真题中不会这样的;标准答案(探讨稿)----计算过程详见最后单位:万元②应纳税所得额= 8000 + 50 -68 -51.76 -200 -8.75 + 100 -170 –120 + 300 + 300 + 500 + 200 + 200+ 500 = 9531.49万元应交所得税= 9531.49 ×33% = 3145.3917万元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726÷33% + 68 + 8.75 + 120 )×25% -726 = -126.8125万元因计入所有者权益事项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200×25% = 50万元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264÷33% + 50 + 100 + 230 + 300 + 500 + 200 + 500)×25% -264= 406万元因计入所有者权益事项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10×25% = 2.5万元2007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 -126.8125 -(+ 406)=-532.8125所得税费用= 3145.3917 + (-532.8125)= 2612.5792万元③云菲公司2007年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2612.5792递延所得税负债126.8125递延所得税资产406 + 2.5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0---------------因固定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形成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145.3917递延所得税负债5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5---------------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形成即---------------------------------------------------------------------------------------------借:所得税费用2612.5792递延所得税负债76.8125(126.8125 -50)递延所得税资产408.5(406 + 2.5)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7.5(50-2.5)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3415.3927借方= 2612.5792 + 76.8125 + 408.5 + 47.5 = 3145.3917万元= 贷方解析:若没有做过所得税的大量练习题,想一步写出该分录实际上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我建议该分录写成以下2个分录,肯定错不了:借:所得税费用2612.5792递延所得税负债126.8125递延所得税资产406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3415.3927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7.5(50-2.5)贷:递延所得税负债50评析1:对于存货计提跌价准备,这是非常简单的,类似的出题方法为应收款项计提坏帐准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所有这些,税法均规定:不得在税前扣除;应相应调增等额应纳税所得额;评析2: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因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税法规定,该类收益或损失是不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即应调增或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可能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的其他事项为投资性房地产引起的;评析3: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引起其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不同,虽然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但是该金额不得计入递延所得税费用,应增加或冲减其他资本公积,与此相类似,不动产变更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也可能形成资本公积;二者所得税处理相同;注意,该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是没有影响的;评析4:国债利息收入是免税的,所以其账面价值等于其计税基础,这个大家肯定都明白,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但有一个细节,就是题目的假设,题目若假设公司按实际利率确认投资收益,则计算账面价值和投资收益时,均需用实际利率;若题目告知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相差很小,公司采用票面利率计算,则计算账面价值和投资收益时,使用的税率为票面利率;这要看题目假设,不得一看见国债利息问题,就感觉很easy,马上按实际利率做,实际上可能做错了;评析5: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3000 + 600 = 3600万元,由于没有出售长期股权投资的计划,所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 3600万元,不产生暂时性差异,但是,由于其确认的投资收益200万元,并未真正实现,因此,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00万元评析6:引起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不同的因素有: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存在下列区别:折旧年限不同、折旧方法不同,或者把二者混和起来;是非常简单的,要注意两点:1熟练应用加速折旧的计算方法,2注意该项固定资产投入使用的时间,比如在年中投入使用,一定要算好应计提折旧的月数;评析7: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会计上不提摊销,但可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税法不允许计提简直准备,但必须进行摊销,本题为会计上计提了摊销,应该不算难;与固定资产一样,也要注意该项无形资产投入使用时间,因为这涉及到无形资产开始摊销的时点;评析8:对于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要注意,可予资本化的费用和非可予资本化的费用的税务处理,也要注意投入使用时间,并且,承认其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但对此差异不得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评析9:对于投资性房地产,本题无疑是最典型的,难度也是最大的,一方面转换时形成了资本公积,因该事项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得计入递延所得税费用,而应冲减资本公积,另外,在资产负债表日因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其处理原则与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一致的;评析10:对于负债的计税基础,大家最好记住其原始计算公式: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对于本题中,应付职工薪酬,云菲公司在会计上一方面确认了应付职工薪酬,另一方面等额确认了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高层管理人员的工资一般是要计入这2个科目的),而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在会计上是会计利润的减项,因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评析11:对于因债务担保因起的预计负债,会计上一方面确认预计负债,另一方面确认营业外支出(在不涉及诉讼费用的时候与预计负债是等额的),由于税法规定该项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而营业外支出是会计利润的减项,因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评析12~评析16略;评析17:对于应纳税所得调整额,如何在做题时做到不漏项,我想,我们在审题时,一要减速,仔细审题,二要在看完每一交易或事项后,在该自然段后面注明“调增”或“调减”,这样在后面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做的比较完整,也节省时间(当然,在做经济法中的所得税计算题时,也可借鉴此法)评析18:一定要注意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数字错了,所得税费用会算错,则会计分录肯定也是错的;由此看来,所得税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失分也是非常容易的;评析19:本题涉及到了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的问题,大家一定要注意计算方法,对于递延所得税期初余额,一定要先还原;评析20:2010年的会计实务教材给出的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的公式,我个人感觉不是很好用(也可能是习惯的问题),我建议还是用以下公式:递延所得税费用(收益)= (递延所得税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大家可根据习惯选用具体计算公式,但一定要搞清楚以下概念: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若适用所得税税率不发生变化,则递延所得税费用(收益)= ……负债本期发生额-……资产本期发生额但若适用所得税率发生变化,则就不能适用这个简单的公式了,因为期初余额是要先还原的,大家要体会其中的不同;评析21:对于最后的会计分录,所涉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事项,建议写2个分录(涉及资本公——其他资本公积的为1个跨级分录,涉及所得税费用的1个会计分录),不要写复合分录,那样数字不好算,容易出错;本题的计算过程(附题干)--云菲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2007年1月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为264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为726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根据2007年颁布的最新税法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变更为25%;该公司2007年利润总额为8000万元,涉及所得税会计的交易或是相如下:18)A商品在2007年初其账面余额为200万元,该商品在2007年未售出,至2007.12.31,其可变现净值为150万元,云菲公司按会计准则的规定计提了相应跌价准备,税法规定,该类资产在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允许税前扣除;----账面价值 = 150万元----计税基础 = 2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 50×25% = 12.5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 200 – 150 = 50万元19)2007.04.30,云菲公司共支付银行存款328万元购得雅洁公司公开发行在外的100万股股票,其中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25万元和3万元的相关交易费用,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至2007.12.31,该股票的市场公允价值为每股3.68元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账面价值 = 368万元计税基础 = 3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 68×0.25 = 17万元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 3.68×100 -(328 - 28)= 68万元20)2007.05.06,云菲公司自公开市场购入洁雅公司股票80万股,每股市场价格为8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0万元,将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至2007.12.31,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为8元,税法规定,该类资产在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账面价值 = 640万元计税基础 = 65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 10×0.25 = 2.5万元----该事项对应纳所得额没有影响;21)2007.01.01,云菲公司以1035.28万元自证券市场购入当日发行的一项3年期到期还本付息国债,该国债的票面金额为1000万元,票面年利润为6%,实际利率为5%,到期日为2009.12.31,云菲公司将其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税;(假定云菲公司按实际利率确认收益)账面价值 = 1035.28×(1 + 5%) = 1087.04万元计税基础 = 1087.04万元投资收益 = 1035.28×5% = 51.76万元----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 51.76万元22)2007.12.31,云菲公司对持有逐风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核算确认的投资收益为600万元,该项投资于2007.02.08取得,取得时的成本为3000万元(税法认定的取得成本也为3000万元),该项长期股权投资2007年持有期间除确认投资收益外,未发生其他增减变动事项,若云菲公司和逐风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相同,并且云菲公司没有出售该长期股权投资的计划;账面价值 = 3000 + 600 = 3600万元----因没有出售该长期股权投资的计划,故其计税基础 = 3600万元----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 600万元23)2007.05.25,云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安装的设备,购入价格为300万元,当月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8年,无残值;账面价值 =300 - 300 ÷ 5 ×7/12 =265万元计税基础 =300 - 300×2/8 ×7/12 = 256.25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 (265 -256.25)×25% = 2.19万元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 税法折旧–会计折旧 = 300×2/8 × 7/12 – 300×1/5 × 7/12 = 8.75万元24)2007.04.01,云菲公司购入一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购入价格为600万元,至2007.12.31,运费公司请专业评估为该项无形资产估价,其可收回金额为455万元,运费公司计提了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税法规定,该项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该项无形资产应按10年的期限进行摊销账面价值 = 455万元计税基础 = 600 - 600÷10 × 9/12 = 555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 (555 - 455)×25% = 25万元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 145万元按税法进行摊销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 600 ÷ 10 ×9/12 = 45万元综合考虑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 145 – 45 = 100万元25)云菲公司2007年发生研究开发费用共计8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的支出为18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12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500万元,云菲公司在2007年对该项无形资产摊销了4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 500 - 40 = 460万元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 = 460×150% = 690万元----该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 (180 + 120)×50% + 40×50% = 170万元26)云菲公司于2007.06.30日,将其临街办公楼(固定资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其账面价值为80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至2007.12.31,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税法规定,不承认该类资产在持有期间因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应按历史成本进行摊销,直线法摊销,摊销年限为20年,;账面价值 = 1100万元(其中,形成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万元)计税基础 = 800 - 800÷20 × 6/12 = 78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 (1100 - 780)×25% = 80万元------------该事项比较特殊;----因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事项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 (1100 - 1000) = 100万元----因税法规定计提折旧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 800/20 · 6/12 = 20万元27)2007.02.01,云菲公司向高级管理人员授予现金股票增值权,2007.12.31,因此项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余额为300万元,税法规定,实际支付时可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应付职工薪酬的账面价值 = 300万元应付职工薪酬的计税基础 = 300 - 300 = 0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 300万元----解析: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企业已经将该笔费用在税前扣除,由于该费用尚未实际支出,故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8)云菲公司为雅洁公司提供一项债务担保,2007.12.31确认预计负债3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为其他单位担保发生的担保支出不得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税基础 = 账面价值----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 300万元----解析:企业在确认预计负债的同时,确认营业外支出,而营业外支出是会计利润的减项,故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9)按照销售合同规定,云菲公司承诺对销售的P产品提供2年免费售后服务,云菲公司2007年销售P产品预计在售后服务期间发生的费用为600万元,已经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支出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云菲公司2007年发生了100万元的售后服务支出;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 = 600 – 100 = 500万元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 = 500 -可供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500 = 0----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 500×25% = 125万元----解析:企业在确认该项预计负债的同时,等额确认了销售费用500万元,而销售费用是会计利润的减项,故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00万元;30)2007.12.25,云菲公司销售给神乐公司一批商品,销售合同约定,神乐公司应先预交一部份货款,2007.12.28日,云菲公司收到货款120万元,至2007.12.31,该批商品尚未发出,税法和会计规定一致,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预收账款账面价值 = 120万元预收账款计税基础 = 账面价值-可供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0 = 120万元计税基础 = 账面价值----解析:由于会计和税法的规定一致,在会计上不确认收入,也未结转成本,故该事项对应纳税所得额没有丝毫影响;31)2007.12.31,云菲公司收到客户预收的款项200万元,确认为负债,税法规定,该类款项一经收到,即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预收账款账面价值 = 200万元预收账款计税基础 = 200 -可供未来经济利益扣除的金额200 = 0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 (200 - 0)×25% = 50万元----解析:由于会计和税法不一致,云菲公司在会计上确认为负债,但没有确认收入,故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0万元;32)2007.08.20,云菲公司因废水超标排放被环保部门处以200万元的罚款,罚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税法规定,企业违反国家法规所支付的罚款不允许在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 200万元----解析:该种事项,在会计上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和递延所得税没有关系;33)2007年,云菲公司发生的业务宣传费为5000万元,至年末尚未支出,若云菲公司2007年按税法规定调整后的销售收入为300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15%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年度税前扣除;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5000 - 30000×15% = 50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 500万元本题难度是非常大的,朋友们可以尝试做一下,做错了很正常,就是参加CPA考试的考生看见本题,估计也要蒙,很难做对,我在设计本题的时候故意把特殊事项结合在一起,搞得挺复杂,不是想难为大家,只是想借本题给大家展示一个模型,我预计,如果真的考所得税的计算题,那试题中除了数字不同,其核心内容的绝大部分将和本题是雷同的;希望能得到大家的重视;当然,真题的题量绝对不会这么大的;大家可以打印出来,先看着,我也不敢说我的答案就是标准答案,我说你们在做题过程中要细心、细心、再细心,并非就意味着我做题时不粗心,也可能有计算错误,大家有不同的意见也是很正常的,朋友们可以先自己做,求同存异,然后我们在下周一或周二专门讨论此题,把各自的意见的说出来,把意见趋于一致;另外,因为群中有报网校或东奥的朋友,你们可以把该题目的其中一个事项问网校或东奥,问他们答案,但是我绝对反对把整个题目一股脑都发给他们的,因为你们平时不设计题目,不知道设计题目的难度,太累人了,我不是说网校或东奥搞不出这样的综合性的问题来,但是,要做出这样的题目,即使最熟练的高手,没有10个小时也是搞不出来的,你想想平时的打字速度是多少,不要说题目创意,仅仅是打字就需要多长时间;当然,专业打字员的速度是很快的,但是,专业的打字员往往只懂排版,不懂会计专业的;大家不要做令我伤心的事啊;。
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确认递延所得税案例
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确认递延所得税案例以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确认递延所得税为题,列举如下案例:1. 公司A租赁一台机器设备,租赁期为5年,每年支付租金。
根据会计准则,公司A将租赁费用作为租赁负债确认,并将相应的机器设备作为使用权资产确认。
由于租赁负债的确认,公司A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负债,用以反映未来可能发生的应纳税所得额增加。
2. 公司B租赁一栋写字楼,租赁期为10年,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租金。
根据会计准则,公司B将租赁费用作为租赁负债确认,并将相应的写字楼作为使用权资产确认。
根据适用的税法规定,公司B 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用以反映未来可能发生的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情况。
3. 公司C租赁一辆车辆,租赁期为3年,每年支付租金。
根据会计准则,公司C将租赁费用作为租赁负债确认,并将相应的车辆作为使用权资产确认。
由于租赁负债的确认,公司C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负债,用以反映未来可能发生的应纳税所得额增加。
4. 公司D租赁一块土地,租赁期为20年,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租金。
根据会计准则,公司D将租赁费用作为租赁负债确认,并将相应的土地作为使用权资产确认。
根据适用的税法规定,公司D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用以反映未来可能发生的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情况。
5. 公司E租赁一套办公设备,租赁期为2年,每年支付租金。
根据会计准则,公司E将租赁费用作为租赁负债确认,并将相应的办公设备作为使用权资产确认。
由于租赁负债的确认,公司E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负债,用以反映未来可能发生的应纳税所得额增加。
6. 公司F租赁一批存货,租赁期为1年,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租金。
根据会计准则,公司F将租赁费用作为租赁负债确认,并将相应的存货作为使用权资产确认。
根据适用的税法规定,公司F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用以反映未来可能发生的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情况。
7. 公司G租赁一台生产设备,租赁期为4年,每年支付租金。
根据会计准则,公司G将租赁费用作为租赁负债确认,并将相应的生产设备作为使用权资产确认。
第二节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2)复习课程
②假设上述合并为控股合并,则形成甲公司对乙公司的 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发行股票的 公允价值。购买日甲公司的账务处理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6000(公允价值)
贷:股本——丙公司(600×1)
6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6000-600) 5400
购买日编制合并报表时,先编制乙公司的调整分录, 将可辨认资产、负债调整为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含递 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固定资产 1150
存货 500
递延所得税资产(300×25%)75
贷:预计负债 300
递延所得税负债(1650×25%)412.5
资本公积
1012.5
此时,乙公司的净资产由原账面价值3690万元,增 加到4702.5万元(3690+1012.5)。购买日,将甲 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乙公司的净资产抵销: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 =20×25%=5(万元)。甲公司的账务处理是: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
(3)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调整商誉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按照会计规定确定的合 并中取得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 基础之间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应确认相应的递 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调整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商誉。
【例18】甲公司以增发600万股、市价6000万元的自 身普通股为对价购入乙公司(原股东丙公司)100% 的净资产,对乙公司进行吸收合并,该项合并为非同 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假设该项合并符合税法规定的免 税合并条件,购买日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 值及其计税基础如下表:
项目 固定资产
公允 价值
新租赁准则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确认递延所得税案例
新租赁准则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确认递延所得税案例根据新租赁准则(IFRS16),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的确认涉及递延所得税的处理。
递延所得税是指在报表日期上将税务基础与财务基础的差异表示为资产或负债,以及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以下是一个涉及递延所得税的租赁案例。
假设一家公司在2024年与一家房地产公司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租期为5年,每年支付租金10万美元。
租赁合同规定了2024年起始的几个不同租金递增期,每年递增5%。
公司使用的折现率为8%。
根据新租赁准则,公司需要确认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
首先,公司需要计算租赁负债。
根据新准则,租赁负债应为租赁合同期间的租金支付现值。
由于租金是在不同期间递增的,我们需要分别计算每个期间的租金现值,并将它们加总。
现金流量计算如下:2024年:10万美元2024年:10.5万美元2024年:11.025万美元现金流量中,每年的租金乘以相应期间折现率的现值,然后相加得到总现金流量。
例如,2024年的现金流量为10万美元,乘以1/(1+0.08)^0=10万美元。
2024年的现金流量为10.5万美元,乘以1/(1+0.08)^1=9.7222万美元。
最后,公司需要考虑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是根据税务基础和财务基础差异计算得出的。
对于租赁负债,公司将以税收法规为基础,计算税务折现率和财务折现率之间的差异。
如果税务折现率为6%,而财务折现率为8%,那么差异即为2个百分点。
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将根据税率和负债/资产数额计算。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假设税率为20%,那么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为10.6957万美元。
总结而言,公司根据新租赁准则确认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时,需要计算现金流量、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并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以上是一个涉及递延所得税的租赁案例示例。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例子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例子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未实际交纳的所得税负债。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当企业在财务报表中确认了应交所得税,但尚未实际交纳时,需要将未实际交纳的所得税金额计入递延所得税负债。
下面给出一个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示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假设某企业在2021年年末编制财务报表。
根据会计准则,该企业应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应交所得税,并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以下是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的步骤:第一步,计算应交所得税该企业的会计利润(税前利润)为100万元。
根据税法规定,该企业应按20%的税率交纳所得税,计算得出50万元的应交所得税。
第二步,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根据会计准则,递延所得税负债需要根据临时差异来计算。
临时差异是指在税法和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会导致在未来期间产生的可确认税收收入或扣减支出的差异。
假设在2021年,该企业按工商法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的折旧费用为60万元,而按税法计算公式计算的折旧费用为80万元。
这就导致了一个临时差异。
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可以在未来期间将多计提的折旧费用予以扣减,从而节省所得税。
因此,这个临时差异会导致未来期间可确认的税收扣减金额。
假设该临时差异在未来3年内完全消除(即该企业每年扣减20万元),根据会计准则,该企业需要确认3年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根据上述计算,每年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如下:2021年:递延所得税负债= 20% × 20万元 = 4万元2022年:递延所得税负债= 20% × 20万元 = 4万元2023年:递延所得税负债= 20% × 20万元 = 4万元第三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会计记录在财务报表中,该企业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长期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列示如下:递延所得税负债(长期):- 2021年:4万元- 2022年:4万元- 2023年:4万元在利润表中,该企业还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利润的影响。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例子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例子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公司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未来需要缴纳的
所得税额,这些所得税是由于已确认的会计利润与税务利润之间的
差异所产生的。
以下是一个关于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的例子:
假设某公司在财务报表中确认了一项长期资产的折旧费用,该
折旧费用在税务报表中也可以确认。
然而,由于折旧方法的不同或
者资产成本的不同,公司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折旧费用与在税务报
表中确认的折旧费用可能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会导致公司在财务报
表中确认的税前利润与在税务报表中确认的税前利润不一致。
当公司确认了这种差异时,根据会计准则,需要计算递延所得
税负债。
公司会根据未来可预期的税率和预期的差异清单,计算出
未来需要缴纳的额外所得税金额,并在财务报表中确认递延所得税
负债。
另外一个例子是公司可能发生了资产减值损失,这在税务报表
中通常不能确认。
这种情况下,公司在财务报表中确认了减值损失,导致了财务报表中的税前利润与税务报表中的税前利润的差异,也
会导致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总之,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是基于已确认的会计利润与税务利润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未来需要缴纳的所得税额。
公司需要根据会计准则,在财务报表中确认这部分递延所得税负债。
2020年中级会计实务章节习题: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含答案
2020年中级会计实务章节习题: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含答案第十五章所得税历年考情:本章是重点难点章节,连续3年考查主观题足以体现其重要性。
在历年考试中涉及的分值较多,一般在15分左右。
第二节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单选题】甲公司于2017年12月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
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税法规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年限与净残值均与会计相同。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
甲公司2018年12月31日对该设备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万元。
A.1.5B.10C.8D.2.5【答案】A【解析】该设备2018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100-100/10=90(万元),计税基础=100-100×2/10=8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万元,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10×15%=1.5(万元)。
【单选题】某企业上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借方余额为33万元。
本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本年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万元,期初的暂时性差异在本期未发生转回,该企业本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为()万元。
A.30B.46.2C.33D.32.5【答案】D【解析】“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借方余额=(33/33%+30)×25%=32.5(万元)。
【单选题】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8年12月31日因职工教育经费超过税前扣除限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万元,2019年度,甲公司工资薪金总额为1 250万元,本期全部发放,发生职工教育经费80万元。
税法规定,工资按实际发放金额在税前扣除,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甲公司2019年12月31日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模拟试题
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模拟试题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2018-2019年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模拟试题1 [单选题]甲公司拥有乙公司80%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
2017年6月,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成本为8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售价为1000万元;至2017年12月31日,乙公司将上述商品已对外销售40%,该商品未发生减值。
假定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其所得税。
2017年12 月31日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由于该批商品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万元。
【答案】C【解析】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由于该批商品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二(1000-800) X (1- 40%) X25%=30(万元)。
2 [单选题]甲公司于2义16年12月购入一台管理用设备,并于当月投入使用。
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12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税法规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且预计使用年限与净残值均与会计相同。
至2X17年12月31日,该设备未计提减值准备。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甲公司2义17年12月31日对该设备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万元。
【答案】B【解析】2017年12月31日该设备账面价值=120-120/5=96(万元),计税基础二120-120X2/5=72(万元),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96-72)义25%二6(万元)。
3 [单选题]甲公司于2017年2月20日外购一栋写字楼并于当日对外出租,取得时成本为12000万元,该写字楼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2017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公允价值跌至11200万元。
税法规定,该类写字楼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20 年,预计净残值为0。
【实用文档】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第四节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2.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2)除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中,如果该项交易或事项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所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提示】若产生暂时性差异影响利润总额,则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所得税费用;若产生暂时性差异影响其他综合收益,则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其他综合收益;若产生暂时性差异是由于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免税合并)形成的,则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商誉;若产生暂时性差异是由于会计政策变更、前期重要差错更正形成的,则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等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一般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但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除外:一是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二是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
满足上述条件时,投资企业可以运用自身的影响力决定暂时性差异的转回,如果不希望其转回,则在可预见的未来该项暂时性差异即不会转回,对未来期间的计税不产生影响,从而无须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产生的有关暂时性差异是否应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应当考虑该项投资的持有意图:(1)在准备长期持有的情况下,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投资企业一般不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2)在持有意图由长期持有转变为拟近期出售的情况下,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有关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2017年•单选题】乙公司为丙公司和丁公司共同投资设立。
递延所得税例题
递延所得税例题递延所得税是指一个企业在某个会计期间内,根据会计准则确认的税前盈余与根据税法确认的税前盈余不一致时,所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表示企业未来需要缴纳的所得税金额,而递延所得税资产表示企业未来可以抵减应纳税额的金额。
下面为大家提供一道递延所得税的例题,来了解其计算方法和相关概念:假设某企业在2020年度的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净利润为100,000元,根据税法计算的应纳所得税额为30%。
根据会计准则,公司将一项减值损失确认为税前项目,金额为50,000元。
根据税法,该项减值损失不可抵扣。
根据税法,减值损失是可抵扣的,视同减少了应纳税额。
解题步骤如下:1. 首先,计算根据税法确认的税前盈余。
根据题目条件,根据税法计算的税前盈余为100,000元 - 50,000元 = 50,000元。
2. 然后,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等于企业未来可以抵减应纳税额的金额。
根据题目条件,递延所得税资产为0。
3. 接下来,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等于企业未来需要缴纳的所得税金额。
根据题目条件,递延所得税负债为30% * 50,000元 = 15,000元。
4. 最后,计算当前所得税负债。
当前所得税负债等于企业当前需要缴纳的所得税金额。
根据题目条件,当前所得税负债为30% * 100,000元 = 30,000元。
综上所述,根据此例题的情况,该企业在2020年度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为15,000元,当前所得税负债为30,000元。
递延所得税是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差异的一种处理方式,它能够通过按照税法规定的办法确定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以及根据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来解决会计确认和税法确认之间的不一致。
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算方法与具体的会计政策和税法规定有关。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参考相关准则和标准,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处理。
同时,递延所得税的计算也需要关注税法法规的变化和对会计准则的影响。
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相关练习)
所得税⏹某企业固定资产原值为42万元,净残值为2万元,会计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5年,税法采用年数总和法,使用年限4年,假定企业每年的会计利润均为100万元,所得税税率10%。
请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账务处理。
第一年会计折旧=(42-2)÷5=8万元税收折旧=(42-2)×(4÷10)=16万元折旧差额= - 8万元会计利润计税=100×10%=10万元应税收益计税=(100-8)×10%=9.2万元借:所得税10万元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9.2万元递延税款0.8万元同时,将时间性差异8万元,影响纳税金额0.8万元在报表的附注中披露。
第二年会计折旧=(42-2)÷5=8万元税收折旧=(42-2)×(3÷10)=12万元折旧差额= -4万元会计利润计税=100×10%=10万元应税收益计税=(100-4)×10%=9.6万元借:所得税10万元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9.6万元递延税款0.4万元同时,将时间性差异4万元,影响纳税金额0.4万元在报表的附注中披露。
第三年会计折旧=(42-2)÷5=8万元税收折旧=(42-2)×(2÷10)=8万元折旧差额=0万元会计利润计税=100×10%=10万元应税收益计税=(100-0)×10%=10万元借:所得税10万元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0万元第四年⏹会计折旧=(42-2)÷5=8万元⏹税收折旧=(42-2)×(1÷10)=4万元⏹折旧差额=+4万元⏹会计利润计税=100×10%=10万元⏹应税收益计税=(100+4)×10%=10.4万元⏹借:所得税10万元⏹递延税款0.4万元⏹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0.4万元第五年⏹会计折旧=(42-2)÷5=8万元⏹税收折旧=0万元⏹折旧差额=+8万元⏹会计利润计税=100×10%=10万元⏹应税收益计税=(100+8)×10%=10.8万元⏹借:所得税10万元⏹递延税款0.8万元⏹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0.8万元通过以上处理,”递延税款”账户的余额为零,因为它仅反映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而暂时性差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2019中级会计实务107讲第82讲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2)
第二节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例•判断题】(2017年考题)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在持有意图由长期持有转为拟近期出售的情况下,即使该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了暂时性差异,也不应该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影响。
()【答案】×【解析】持有意图改为拟近期出售的情况下,暂时性差异将在可预见的未来转回,所以应该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影响。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例题】某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18年产生一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100万元,预计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2019年可以转回,2018年年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为多少?【假设1】2019年预计应纳税所得额为80万元,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最多只能=80×25%=20(万元)【假设2】2019年预计应纳税所得额为150万元,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最多只能=100×25%=25(万元)【假设3】2019年预计应纳税所得额为0万元(发生亏损)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只能=0×25%=0(万元)【例题】2×16年度甲公司因产品质量保证计提预计负债80万元,当年度实际发生保修费用50万元。
2×17年度实际发生保修费用10万元,本年未计提。
2×18年未实际发生保修费用,保修期满将预计负债余额全部结转。
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未来期间不变,且未来能够取得足够应纳税所得,不考虑其他事项,且在2×16年之前未计提过产品质量保修费用。
税法规定实际支付保修费允许税前扣除,预提时不得扣除。
2×16年年末账面价值=80-50=30(万元)2×16年年末计税基础=30-30=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3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30×25%=7.5(万元)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7.5-0=7.5(万元)借:递延所得税资产7.5 贷:所得税费用7.5【例题】2×16年度甲公司因产品质量保证计提预计负债80万元,当年度实际发生保修费用50万元。
会计实务:举例说明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负债
举例说明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如下所示: 某企业的一项技术含量高的固定资产,原值200万元,预计净残值2万元。
企业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按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税务机关批准使用年限也为5年,采用年数总和法,以加速折旧。
假设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该企业按税法规定每年应交所得税为3000万元,没有其他暂时性差异。
要求:计算确认每年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所得税费用,并作会计分录。
账面年折旧=(200-2)/5=39.6 第一年:账面折旧=39.6 税法折旧=200*5/15=66.67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00-39.6=160.40 固定资产计税基础=200-66.67=133.33 固定资产计税基础分录: 借:所得税3027.07 贷:应交所得税3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27.07 第二年: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00-39.6=160.4 固定资产计税基础=200-200*4/15=146.67 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160.4-146.67=13.73 分录: 借:所得税3013.73 贷:应交所得税3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13.73 第三年: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00-39.6=160.4 固定资产计税基础=200-200*3/15=160 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160.4-160=0.4 分录: 借:所得税3000.4 贷:应交所得税3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0.4 第四年: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00-39.6=160.4 固定资产计税基础=200-200*2/15=173.33 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账面价值,转回原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73.33-160.4=12.93 分录: 借:所得税2987.07 递延所得税负债12.93 贷:应交所得税3000 第五年: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00-39.6=160.4 固定资产计税基础=200-200*1/15=186.67 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账面价值,转回原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86.67-160.4=26.27 分录: 借:所得税2973.33 递延所得税负债26.67 贷:应交所得税3000。
递延所得税例题
递延所得税例题
1.公司A在2019年底的资产负债表中,应纳递延所得税为5000元,2019年度所得税应纳为20000元。
请问公司A在2019年应缴纳的所得税为多少?
2. 公司B在2020年1月1日购入了一台价值100000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无残值。
公司B适用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请问公司B应如何计提递延所得税,以及在2020年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是多少?
3. 公司C在2019年年底的资产负债表中,应纳递延所得税为20000元,2019年度利润总额为100000元,实际缴纳所得税为22000元。
请问公司C在2019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分别为多少?
4. 公司D在2019年度期末的资产负债表上,递延所得税资产为20000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为15000元。
2019年度盈利总额为80000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请问公司D在2019年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是多少?
5. 公司E在2020年1月1日购入了一台价值50000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无残值。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适用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请问公司E应如何计提递延所得税,以及在2020年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是多少?
- 1 -。
所得税费用综合例题
【递延所得税负债例题】甲公司于20×1年12月底购入一台机器设备,成本为525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会计上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因该设备符合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条件,计税时可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均与会计相同。
假定该公司各会计期间均未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除该项固定资产产生的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异外,不存在其他会计与税收的差异。
该项固定资产各年度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如下:(1)20×2年资产负债表日: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折旧=525 000-87 500=437 500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前扣除的折旧额=525 000-150 000=375 000因账面价值437 500大于其计税基础375 000,两者之间产生的62500元差异会增加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借:所得税费用15 625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5 625(2)20×3年资产负债表日:账面价值=525 000-87 500-87 500=350 000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累计已税前扣除的折旧额=525 000-275 000=250 000因资产的账面价值350 000元大于其计税基础250 000元,两者之间的差异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5 000元,但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为15 625元,当期应进一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9 375元,账务处理如下:借:所得税费用9 375贷:递延所得税负债9 375(3)20×4年资产负债表日:账面价值=525 000-262 500=262 500计税基础=525 000-375 000=150 000因账面价值262 500元大于其计税基础150 000元,两者之间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8 125元,但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为25 000元,当期应进一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3 125元借:所得税费用 3 125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 125(4)20×5年资产负债表日:账面价值=525 000-350 000=175 000计税基础=525 000-450 000=75 000因其账面价值175 000元大于计税基础75 000元,两者之间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5 000元,但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为28 125元,当期应转回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3 125元,账务处理如下: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3 125贷:所得税费用 3 125(5)20×6年资产负债表日:账面价值=525 000-437 500=87 500计税基础=525 000-500 000=25 000因其账面价值87 500元大于计税基础25 000元,两者之间的差异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5 625元,但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为25 000元,当期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9 375元借:递延所得税负债9 375贷:所得税费用9 375(6)20×7年资产负债表日: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均为零,两者之间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原已确认的与该项资产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予全额转回借:递延所得税负债15 625贷:所得税费用15 625【所得税费用综合例题】A公司20×9年度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为3 000万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25%。
递延所得税负债案例解析
假设甲公司2007年度按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为10 000 000元,所得税率为33%,未来税率预计不会发生调整。
1、当年按税法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1 800 000元,甲公司全年实发工资为2 000 000元。
相关提取的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税法准予全额税前扣除。
2、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00 000 000元,会计处理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当年折旧额64 000 000元,累计折旧额244 000 000元,无减值准备;税务处理采用平均年限法,当年折旧额50 000 000元,累计税前扣除折旧额150 0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及预计净残值与会计处理不存在差异。
3、企业当年购入准备近期出售的某上市公司股票,购置成本2 000 000元,年末市价2 600 000元。
当年未发生派发红利等事项。
4、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余额26 400 000元,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账面余额0元。
除上述事项之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另,该企业预计未来很可能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编辑本段当期根据税法规定计算的应交所得税1、按照当期根据税法规定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所得税费用。
会计利润:10 000 000元加:工资费用纳税调增额:200 000元(2 000 000 – 1 800 000)加:折旧费用纳税调增额:14 000 000元(64 000 000 – 50 000 000)减:交易性金融资产纳税调减额:600 000元(2 600 000 – 2 000 000)应纳税所得额:23 600 000元应交所得税:7 788 000元(23 600 000 * 33%)借:所得税费用7 788 000元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7 788 000元该分录可理解为:根据税法规定计算的当年应交所得税,属当期费用,应当记入当期―所得税费用‖科目。
编辑本段按照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2、按照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确认暂时性差异及其递延所得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例题]
正保公司2008年度、2009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均为8000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正保公司2008年度、2009年度与所得税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
(1)正保公司2008年发生广告费支出1000万元,发生时已作为销售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正保公司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
2009年发生广告费支出400万元,发生时已作为销售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正保公司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
税法规定,该类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2)正保公司对其所销售产品均承诺提供3年的保修服务。
正保公司因产品保修承诺在2008年度利润表中确认了200万元的销售费用,同时确认为预计负债。
2008年没有实际发生产品保修费用支出。
2009年,正保公司实际发生产品保修费用支出100万元,因产品保修承诺在2009年度利润表中确认了250万元的销售费用,同时确认为预计负债。
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用在实际发生时才允许税前扣除。
(3)正保公司2007年12月12日购入一项管理用设备,取得成本为400万元,会计上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企业在计税时采用5年计提折旧,折旧方法及预计净残值与会计相同。
2009年末,因该项设备出现减值迹象,对该项设备进行减值测试,发现该项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300万元,使用年限与预计净残值没有变更。
(4)2008年购入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成本500万元,2008年末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650万元,2009年末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570万元。
要求:
(1)计算2008年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以及利润表中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并编制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2)计算2009年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以及利润表中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并编制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例题答案]
(1)2008年末
计算2008年的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8000+(1000-5000×15%)+200-(400/5-400/10)-150=8260(万元)
应交所得税=8260×25%=2065(万元)
计算2008年递延所得税:
事项一,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0-5000×15%=250(万元)
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50×25%=62.5(万元)
事项二,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200万元,计税基础=200-200=0
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0万元
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00×25%=50(万元)
事项三,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400-400/10=360(万元),计税基础=400-400/5=320(万元)
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360-320=40(万元)
应确认的递延所得所得税负债=40×25%=10(万元)
事项四,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650万元,计税基础=500万元
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50-500=150(万元)
应确认的递延所得所得税负债=150×25%=37.5(万元)
计算2008年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2065+(-62.5-50+10+37.5)=2000(万元)
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2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11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065
递延所得税负债47.5
(2)2009年末
计算2009年的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8000-(1000-5000×15%)+(250-100)+[20{注:这是调增的计提的减值损失20万元}-(400/5-400/10)]+80=7960(万元)
应交所得税=7960×25%=1990(万元)
计算2009年递延所得税:
事项一,因2009年实际发生的广告费支出为400万元,而税前允许扣除限额为
5000×15%=750(万元),差额为350万元,所以2008年发生的但当年尚未税前扣除的广告费支出250(1000-5000×15%)万元可以在2009年全部税前扣除。
所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250-250=0
应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62.5-0=62.5(万元)
事项二,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200-100+250=350(万元),计税基础=0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350万元
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50-200)×25%=37.5(万元)
事项三,计提减值准备前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400-(400/10)×2=320(万元),所以应计提减值准备20万元。
计提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00万元,计税基础=400-(400/5)×2=240(万元)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300-240=60(万元)
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60-40)×25%=5(万元)
事项四,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570万元,计税基础=500万元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570-500=70(万元)
应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50-70)×25%=20(万元)
计算2009年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1990+(62.5-37.5+5-20)=2000(万元)
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2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1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990
递延所得税资产25
[例题总结与延伸]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思路: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当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期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当期转回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期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会计费用非税法费用-税法费用非会计费用+税法收入非会计收入-会计收入非税法收入
注意:公式中的暂时性差异不包括其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计入资本公积和商誉的暂时性差异。
[知识点理解与总结]
1.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一般原则
除准则中明确规定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企业对于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除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相关的以外,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应增加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1)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影响: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与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相关,如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资产应按照其公允价值入账,若属免税合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也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商誉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其他情况: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以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量。
3.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确认为商誉;如果税法规定计税时作为免税合并的情况下(税法不承认公允价值,也不承认会计确认的商誉),商誉的计税基础为零,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但是如果确认该部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则意味着进一步增加商誉的价值,一方面这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且可能很快就要计提减值准备;另一方面,商誉账面价值的增加还会进一步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使得递延所得税负债和商誉价值量的变化不断循环。
因此,准则中规定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