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

合集下载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 17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A.胸脯.(pú)霹雳.(lì)侮.辱(wǔ)取缔.(dì) B.晌.午(shǎnɡ) 疮.疤(cāng) 门槛.(kǎn) 镶.嵌(xiāng)C.投掷.(zhì) 憎.恶(zèng) 绷.带(bēng) 守寡.(guǎ)D.花圃.(fǔ) 头颅.(lú) 惧惮.(dàn) 惶.恐(huá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A.竹竿拮问切切察察自言自语B.菩萨糟糕烦琐之至微不足道C.烦躁愧作若有所失大庭广众D.辫子粗绌言外之意低眉顺眼3.经典诗文默写。

[在(1)—(7)题中,任选五题;在(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________________,即更刮目相待。

(《孙权劝学》)(2) 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3)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4)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5)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6)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7)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8)从这点出发,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9)我们大家要学习他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10)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试题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妇rú皆知义愤填yīng 鞠躬尽cuì群蚁排yá呕心lì血 jiǒng 乎不同锲.()而不舍鲜.()为人知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2分)A.马革果尸妇儒皆知心会神凝彷徨 B.感情震荡燕然勒功零乱不堪徙劳 C.一拍即合当之无愧惹人注目磐石 D.和爱可亲死而后己无瑕顾及滑稽3.根据语句内容,选择恰当的一项()(2分)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 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和平可期,杀人者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志不绝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意志紧民主自由C人生生活痛苦斗志昂民主有望 D人心异常悲愤志不绝民主有望4.下列括号内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2分)A.亘古(远古);人迹罕至(罕:稀少);气冲斗牛(斗牛:星宿名)B.余暇(暇:空闲);疲惫不堪(堪:能忍受);进退维谷(维:是)C.晦暗(昏暗);略胜一筹( 筹:档次);人声鼎沸(沸:开水)D. 蓦然(突然);面面相觑(觑:看);鲜为人知(鲜:少)5.下列说法中与课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2分)A.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桔红》等。

B. 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也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C. 莫泊桑在着力刻画四位著名作家形象时,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其作用是让渎者更深刻地认识四位作家,有助于提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D. 《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编的《资治通鉴》。

6.用下列哪一句话概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更合适( ) (1分)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物以类聚,人以群分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曲高和寡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三单元测试一、基础积累(14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A。

投掷(zhì)、憎恶(zèng)、糟糕(zāo)。

B。

震悚(sǒng)、取缔(dì)、肿胀(zhàng)。

C。

侮辱(wǔ)、晌午(xiàng)、镶嵌(qiàn)。

D。

门框(kuāng)、愧怍(zuò)、惶恐(huáng)。

解析】A项,憎恶应为zēng。

C项,晌午应为shǎng。

D 项,门框应为kuàng。

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

书斋门槛、絮说、微不足道。

B。

绷紧、头颅、哀悼、大庭广众。

C。

撬门、荒僻、诘问、言外之意。

D。

肚脐、疮疤、辫子、切切察察。

解析】A项,微不足道应为微不足道。

B项,哀悼和大庭广众有误。

C项,荒僻和言外之意有误。

3.在下列句子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

1)《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________得多了。

2)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________地转过身子。

3)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________压根儿就没想到这点。

A。

精致、笨拙、大概。

B。

精致、滞笨、或许。

C。

精巧、笨拙、大概。

D。

精巧、滞笨、或许。

解析】第(1)句,精巧指形状精致而小巧。

精致指工艺精美。

第(2)句,滞笨形容人行动迟缓或思考迟钝。

笨拙指不聪明、不灵巧、反应迟钝。

第(3)句,大概表示推测。

或许表示可能但不肯定。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

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

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

D。

那蝉声在___朦胧中很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满分12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1.选出字形全对的一项()A.麻筋草鞋人踩牛踏宽敝阴凉烟瘾B.自言自语摇来荡去筹划材料泥浆C.精力旺盛不凑热闹言外之意跨骨D.门尴台阶流出涎水低眉顺眼磕头2.关于《骆驼祥子》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骆驼祥子》是一部京味小说。

B.《骆驼祥子》的语言俗白、亲切。

C.《骆驼祥子》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优秀的长篇小说。

D.《骆驼祥子》的语言是从地道的北京市民口语中提炼出来的文学语言。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卖油翁》通过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骄兵必败的道理。

B.孙悟空自封为齐天大圣,猪八戒做过天蓬元帅,沙僧是卷帘大将,但后来他们都做了唐僧的徒弟,随唐僧西天取经。

C.《骆驼祥子》叙写了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小说大量使用北京口语,还有一些关于老北京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小说的经典作品。

D.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描写了迷信啰嗦却善良真诚的长妈妈,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怀念之情。

4.《卖油翁》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A.睨之久而不去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C.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D.无他,但手熟尔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B.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

C.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D.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6.对本文《台阶》主题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通过父亲劳累半辈子终于造起高台阶的新屋的故事,赞美中国劳动人民吃苦耐劳、自强自立的精神。

B.通过记叙父亲大半辈子的劳动、生活和追求,表达了对父亲愚公移山精神的赞美,也流露出对农村生产力低下、农民生活贫困的慨叹。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4分)l.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4分)xiǎn 为人知妇rǔ皆知义愤填yīng 鞠躬尽cuìqiè而不舍 wù wù穷年 jiǒng 乎不同峰芒毕lòu 2.选词填空。

(2分)这张肥胖但很的脸的下半部都覆盖着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十分,透着的目光。

(候选词:固执、修、探求、尖刻、剪、坚毅、刮、寻求、尖锐、顽固、渴求)3.下列说法中与课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1分)A.邓稼先是我国原子弹、氢弹研制的重要技术领导人,被誉为“两弹元勋”。

B.《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桔红》等。

C.贝多芬是奥地利的作曲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也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D.莫泊桑在着力刻画四位著名作家形象时,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其作用是让渎者更深刻地认识四位作家,有助于提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4.用下列哪一句话概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更合适( )。

(1分)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物以类聚,人以群分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曲高和寡5.下面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 )。

(1分)一位著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那个批评家蛮横地说:“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

”A.表现了诗人的宽宏大量。

B.表现了诗人的高雅风度。

C.表现了诗人的反击艺术。

D.表现了诗人的自命清高。

6.请重新排列句子的顺序。

(2分)①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事迹将被愈来愈多的人所了解和传颂。

②他为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在刚过六十二岁的时候,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③有些英雄群体不计名利、舍生忘死、默默无闻地奋斗了几十年。

④人们愈来愈深切地怀念着他,他对祖国的贡献永载史册。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惊骇.(hài)絮.说(xù)掳.去(Iǔ)粗拙.(zhuō)B.疮.疤(chuāng)霹.雳(pì)憎.恨(zèng)惶.急(huáng)C.孤孀.(shuāng)诘.问(jié)惧惮.(dàn)疏.懒(sū)D.震悚.(sǒng)哀悼.(dào)厌恶.(wù)辟.谣(b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奠基迭起调羹锋芒必露B.伴侣薪金昼夜慷慨淋漓C.昆仑草率澎湃大廷广众D.烦燥醒悟霹雳深恶痛绝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成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A.⑤②①③⑥④B.⑥②①③⑤④C.②①⑥③⑤④D.①③⑤⑥④②4.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他还另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热风》《野草》,杂文集《华盖集》等主要作品。

C.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D.鲁迅赴日本仙台学医后,受到屈辱,又看到国人的麻木,遂决定弃医从文,拯救国人的思想。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音、形无误的一项是( A )(2分)A.磐.石(pán) 含蓄.(xù) 白皙.(xī) 钦.佩不已(qīn)B.荒缪.(miù) 筹.划(chóu) 赫.然(hè) 兀.兀穷年(wù)C.彷.徨(pánɡ) 暑.名(shǔ) 深邃.(suì) 迥.乎不同(jiǒnɡ)D.涉.猎(shè) 迭.起(dié) 澎湃.(bài) 义愤填膺.(yīn)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鲜.为人知(很少) 死而后已.(停止)B.家喻.户晓(了解) 呕心沥.血(滴)C.杂乱无章.(条理) 迥.乎不同(差得远)D.锋芒毕.露(全) 可歌可.泣(可以)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之无愧....的。

B.再度夺得澳网冠军,李娜在中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他忘乎所以....地盯着学校的大门,眼睛一动不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分)A.左拉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B.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C.莫泊桑总是听取福楼拜的积极地讲解。

D.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5.仿写句子。

(2分)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光明和希望;拥有知识,就拥有无限的力量和财富。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运河》等。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姓名:班级:座号:一、单选题(共7题;共21分)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惶急(huáng) 疮疤(chuāng)掳去(lǚ)B. 憎恨(zèng) 絮说(xù) 惧惮(dàn)C. 粗拙(zhuō)悚然(sōng)恭喜(gōng)D. 疏懒(shū)惊骇(hài) 孤孀(shuāng)2.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守寡哀悼和蔼烦索之至(极点)B. 渴慕书藉郑重情有可原(原谅)C. 疮疤疏懒精致莫名其妙(名字)D. 睡相孤孀顺流深不可测(测量)3.下列各项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A. 这位作家对自然界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各种动物在他的笔下无不栩栩如生,诗情洋溢。

B. 文章有声有色地向读者讲述了两个故事,把两个大草包的丑恶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

C. 由于缺乏相当的中国文化背景知识,外国人翻译中国作品,有时会望文生义。

D. 随着他位高权重,周围巴结奉承的人越来越多,开始人家送上烟酒他都不收,让人家拿回去。

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不以为然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班主任的教育下,韩志颖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B. 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C. 菜市场向居民供应青菜、萝卜、土豆、苹果等蔬菜。

D. 开展优质教学活动后,李老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5.下列句子使用表达方式不同的一项是()A.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B.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C. 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D.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6.对句中划线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A. “抱歉”是因为没有亲自把老王送下楼去,所以很过意不去。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第三单元的是?A. 晨曦B. 雨巷C. 春望D. 古道2. 《春望》一诗的作者是谁?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3. 下列哪一项不是《雨巷》一诗的主题?A. 怀旧B. 爱情C. 孤独D. 希望4. 《古道》一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A. 山水之美B. 思乡之情C. 历史变迁D. 农村生活5. 第三单元中,哪篇文章是以儿童视角写的?A. 《晨曦》B. 《雨巷》C. 《春望》D. 《古道》二、判断题1. 《春望》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美景。

()2. 《雨巷》一诗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

()3. 《古道》一文通过对古道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变迁。

()4. 《晨曦》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夜晚的美景。

()5. 第三单元的所有文章都是描写自然景观的。

()三、填空题1. 《春望》一诗中,诗人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______。

”2. 在《雨巷》一诗中,诗人描述了“______,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3. 《古道》一文中,作者写道“______,是历史的见证。

”4. 《晨曦》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晨曦的光芒,如同______,照亮了大地。

”5. 第三单元的文章,都充满了对______的热爱和赞美。

四、简答题1. 简述《春望》一诗的主题思想。

2. 描述《雨巷》一诗中的雨巷景象。

3. 解释《古道》一文中“古道西风瘦马”的意义。

4. 分析《晨曦》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

5. 第三单元文章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五、应用题1. 请用一首诗的形式,表达你对春天的感受。

2. 描述一次你在雨巷中的经历。

3. 请以“古道”为题,写一篇短文。

4. 描述一次你看到晨曦的经历。

5. 请用一幅画,表达你对第三单元文章的理解。

六、分析题1. 分析《春望》一诗中,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2. 分析《雨巷》一诗中,诗人是如何运用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三单元(单元小测)(解析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三单元(单元小测)(解析版)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絮.说(xù)粗拙.(zhuó)震悚.(sǒng)诘.问(jié)B.涎.水(xián)蹒.跚(mán)荒僻.(pì)愧怍.(zuò)C.尴尬.(gà)晌.午(shǎng)哀悼.(dào)头颅.(lú)D.滞.笨(zhì)惶.急(huáng)憎.恶(zèng)门槛.(kǎn)【答案】C【解析】A项“拙”应读zhuō,B项“蹒”应读pán,D项“憎”应读zē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霹雳烦琐肿胀微不足到B.书斋取谛镶嵌大庭广众C.糟糕烦燥醒悟自言自语D.微颔酌油厚道言外之意【答案】D【解析】A项“微不足到”应为“微不足道”,B项“取谛”应为“取缔”,C项“烦燥”应为“烦躁”。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B.“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C.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栩栩如生....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D.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答案】C【解析】“栩栩如生”形容形象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用在此处不恰当。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C.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姓名:班级:座号: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 滞笨(zhì) 荒僻(pì) 痴想(chī)诱惑(yòu)B. 取缔(dì) 喧腾(xuān)清澈(chè) 愧怍(zhà)C. 荫翳(yì) 埋葬(mái) 攥着(zuàn) 惶恐(huáng)D. 伛偻(yǔ)田螺(luó) 塌败(tā)骷髅(kū ló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闲话肿涨不幸失群落伍B. 荒辟欺负田螺破破落落C. 塌败嗓子边缘面色死灰D. 镶嵌骷髅奏合维持生活3.《骆驼祥子》中,“酒醒过来,他非常的后悔,苦痛。

再一想,这点钱是用女儿换来的,白白的这样赔出去,而且还喝酒打人,他觉得自己不是人。

在这种时候,他能懊睡一天,把苦恼交给了梦。

”这段文字写的是()A. 二强子B. 刘四爷C. 祥子D. 曹先生4.结合语境解释划线词语有误的一项是()A.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

(形容驯服、顺从的样子)B. 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说)C.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非常大的庭院内有很多人)D. 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好像失掉了什么似的。

形容心神不定)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B. 当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的时候,却坚决不肯拿钱。

C. 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D. 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6.指出下列句子中引号作用不同的一项。

()A. 我们一共六十几位作家,从世界许多地区应邀在南斯拉夫讨论“放逐与文学”。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说明:本试卷共有三大题,27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字形和划线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疮疤(chuāng)烦锁深恶痛绝(è)如释重负B. 滞笨(zhì)忿然锲而不舍(qì)语无轮次C. 污秽(suì)泛滥怏怏不乐(yàng)天涯海角D. 自矜(jīn)荒僻忍俊不禁(jīn)任重道远2.不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祸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得到一笔偿,尽量减轻损失……B. 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C.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D. 人的一生是无法全盘计划好的。

因此,我觉得人生扑朔迷离:紧张刺激,充满变数,有时让人振奋不已。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我国成功完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今年年底正式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导航。

B. 我们要引导物流从业人员增加职业道德水平,以维护物流行业的社会形象。

C. 赣州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它有旧城区的这个总体结构。

D. 在上下五千年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的风流人物层出不穷地不断涌现。

4.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人工智能现在早已不是概念,它的时代已经来临,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方面。

②实际上这些讨论已经显得有些过时,不管你愿不愿意。

③美国利用谷歌人工智能新发现未知行星的消息,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应用的认知④关于人工智能的各种讨论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⑤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关注人工智能。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姓名:得分:一、积累与应用(26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6分)上溯.()参.错()静谧.()加miǎn( ) 深suì()天qiàn( )2、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订正。

(4分)丰功伟绩怒形于色叱咤风云中西合壁枝繁叶茂栩栩如生⑴三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⑵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

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的纪念碑。

⑶山光悦鸟性,。

⑷,老病有孤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听到湖中有人喊救命,正在散步的老张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B、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创造,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C、这类经济节目办得栩栩如生....,显现出编导很有水平。

D、沉迷于玩游戏机的王刚面对同学善意的批评反唇相讥....,不理不睬。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2分)A、在同学们的热心的帮助下,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

B、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我面前。

D、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面向我们走来。

6、仿照例句,任选下面的一个词,展开联想,给它一个精彩的解释。

(2分)例句:固执,你是一堵墙,使人封闭自己,看不清外面的世界。

风筝友情7、仔细阅读后,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

(4分)同学们,我们不能忘记,曾有多少志士仁人不惜抛头颅,撒热血,为祖国的兴亡而英勇斗争。

我们也不能总沉醉于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和四大发明;作为祖国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我们将要担负的责任并不轻快;我们更不能不忘记,当年少先队员的誓词,准备着,时刻准备着……二、阅读理解(34分)(一)《黄鹤楼》(13分)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于此,遂.以名楼。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测试卷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班别:座号:姓名:评分:(满分120分,时间90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磐.石(pán) 含蓄.(xù) 白皙.(xī) 钦.佩不已(qīn)B 荒漻.(miǜ) 筹.划(chóu) 赫.然(hè) 兀.兀穷年(wù)C 彷.徨(páng) 暑.名(shǚ) 深邃. (suì) 迥.乎不同(jiǒng)D 涉.猎(shè) 迭.起(dié) 彭湃.(bài) 义愤填膺.(yīng)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鲜.为人知(很少)死而后已.(停止)兀兀穷.年(达到极点)B.家喻.户晓(了解)沥.尽心血(滴)气冲.斗牛(直冲)C.杂乱无章.(条理)迥.乎不同(不同)鞠躬尽瘁.(劳累)D.锋芒毕.露(全)可歌可.泣(可以)心会.神凝(领会)3.下面是学生的作文片段,按要求修改三处画线语句。

(3分)①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产生无尽的遐想;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②去开创那辽阔的大西北,③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改变模样:需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大西南的横断山中,营造出一个个高峡平湖……(1)第①处句子成分残缺,修改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②处“开创”这个词使用不当,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3)第③处“改变模样”欠生动,宜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各句对文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议论为线索来结构全文的,全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B.《邓稼先》一文是作者带着传统意识、全球视野、历史眼光、民族感情而写作成的。

C.《音乐巨人贝多芬》通过作者与贝多芬的一次见面来表现贝多芬在音乐上的巨大造诣。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附参考答案一、基础(27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2)一切都是瞬息,__________________,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4)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一句诗文。

2.根据拼音写出句中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4分)(1)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kāng kǎi lín lí()(2)那是中华民族任人zǎi gē()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3)女佣略一chóu chú()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

(4)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yì fèn tián yīng(),有时热情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香港在历经百年沧桑之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B正确使用汉字,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该遵循的。

C加强安全教育,是为了防止不发生安全事故。

D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4.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两个词语连成一段话,并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4分)荒草萋萋戛然而止腰酸背痛锋芒毕露有过之无不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换一种表情动作(如沉默、流泪、哭笑……),仿写下列语句,字数可略有增减。

(4分)例:低头,不等于认输,低头有时是对过去的反思,有时是对未来的筹划。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总分值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以下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②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③士别三日,_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④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⑤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2)默写王维的【竹里馆】。

(4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xiāng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佝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xiāng()嵌蹬.( ) 攥.着(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2分)(3)文中“滞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分)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现在,怎能占点廉价,他就怎办。

多吸人家一支烟卷,买东西使出个假铜子去,喝豆汁多吃几块咸菜,都使他觉得满意。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一、积累(18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憎恶.(è)絮.说(xù)砌.缝(qì)磨难.(nàn)B.惧惮(dàn)诘.问(jié)粗拙.(zhuō)侮.辱(wū)C.咒骂(zhòu)震悚.(sǒng)霹.雳(pī)尴尬.(gà)D.规矩(ju)疮.疤(chuāng)模.样(mó)门槛.(kǎn)2.选出字形没有误的一项是()(3分)A.烦琐骷髅肿胀莫明其妙B.取缔筹化荒僻大庭广众C.惶急怨恨蔬懒低眉顺眼D.孤孀镶嵌塌败微不足道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词性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2分)A.弟弟把水龙头拧开,哗哗哗...,水一个劲儿地流着。

B.提起解放前的悲惨生活,唉.,真是任何语言也形容不出来!C.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飞快地跑进教室。

D.他弯弓搭箭,咻.一声,箭像流星一般飞向一头野猪,野猪应声倒地。

4.古诗文名句默写。

(7分)(2),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诗集《野草》。

B.小说《台阶》的作者李森祥是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半个月亮爬上来》《十八里营房》等。

C.《老王》的作者是杨绛。

钱钟书是她的丈夫,其小说代表作是《围城》,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等。

D.《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阅读(47分)(一)名著阅读(5分)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5分)越想他越高兴,他真想高声的唱几句什么,教世人都听到这凯歌——祥子又活了,祥子胜利了!晚间的冷气削着他的脸,他不觉得冷,反倒痛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B)(2分)A.震悚.(sǒnɡ)憎恶.(è)诘.问(jié)霹.雳(pī)B.塌.败(tā) 滞.笨(zhì) 愧怍.(zuò) 荒僻.(pì)C.晌.午(shǎnɡ) 门槛.(jiàn) 头颅.(lú) 家圃.(pǔ)D.酌.油(zhuó) 忿.然(fèn) 自矜.(jīnɡ) 取缔.(dì)【解析】A.“憎恶”的中“恶”应读wù;C.“门槛”中的“槛”应读kǎn;D.“自矜”中的“矜”应读jīn。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C)(2分)A.菩萨竹竿烦锁辫子B.疮疤哀悼粗绌惶恐C.肿胀镶嵌侮辱糟糕D.醒悟烦燥厚道门框【解析】A.烦琐;B.粗拙;D.烦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2分)A.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B.他是公司的总经理,在公司里有微不足道....的地位。

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D.(农妇)把他当作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2分)A.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大家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B.通过学习《台阶》一文,我认识到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C.为了防止日本核泄漏放射性物质不再扩散,日本政府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

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解析】A项“长时间”和“久久”重复,应去掉一个;C项前后矛盾,应去掉“不再”;D项语序混乱,应先“指出”再“纠正”。

5.(广安中考)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B)(2分)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共3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诘问(jié)取缔(dì)侮辱(wǔ)镶嵌(xiāng)B.震悚(sǒng)门框(kuāng)惶恐(huáng)捎带(xiāo)C.晌午(shǎng)麦茬(chā)门槛(kǎn)诘问(jí)D.茉莉(mò)衰悼(diào)憎恶(zèng)孤孀(shuāng)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降格烦琐塌败辫子B.遭糕粗茁疮疤絮说C.荒辟滞笨愧作撬开D.醒误烦燥竹竿书斋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B.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唯恐它被巨浪打翻。

C.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D.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并倾听着大桥建设者的英雄事迹。

B.通过他的努力,使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管理。

D.同学们被大雨淋得浑身湿透了,仍然精神饱满地前进。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B.一个国家的强盛,必然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

C.书没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

D.每群大约一、二十只,不知叫什么名的鸟,转了几圈,就匆匆飞走了。

6.说说下列语句在刻画人物方面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0分)
1、给加点的字注意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4分)
曛.()仰慕.()hè()然妇rú()皆知
铤.()踌躇.()chóu()划lì()尽心血
2、下列每组成语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在后面括号里更正。

(4分)
A 可歌可泣杂乱无章家愉户晓迥乎不同()
B 慷概淋漓气冲斗牛鲜为人知锋芒毕露()
C 心会神凝契而不舍当之无愧沥尽心血()
D 鞠躬尽瘁义愤填膺博学多识死而后已()
3、填写关联词。

(4分)
①他总是亲自去开门,()佣人几乎每个星期天都要回家。

②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③奥本海默()是中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
弹工程。

④不过,“聋”()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

4、将下列有关的作家作品用线接起来。

(1)福楼拜 A 俄国 a 《小酒店》
(2)左拉 B 法国 b 《父与子》
(3)契诃夫 C 法国 c 《包法利夫人》(4)茨威格 D 法国 d 《高老头》
(5)巴尔扎克 E 奥地利 e 《成功的秘诀》(6)莫泊桑 F 法国 f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7)欧亨利G俄国g《麦祺的礼物》(8)屠格涅夫H 美国h《变色龙》
5、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在空格处写上两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句子。

(4分)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第二部分理解·感悟(40分)
(一)、读《孙权劝学》,回答6-10题。

(12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一句中的“经”指哪些书?(2分)
7、找出文中两个成语,并解释。

(4分)
成语一:意:
成语二:意:
8、文中证明吕蒙学有所成的是哪句话?(2分)
9、表现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是哪一句?(2分)
10、读了这则历史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1-16题。

(16分)
“爸爸,今年秋季开学让我复学吧,你是讲过的。

再说,这个学期我就13岁了……”
“秀秀,不要急。

你爸虽是个种田佬,但也知道胸无点墨是很糟的。

唔,能让家里出个大学生,这有多好呀!复学的事你放心。

”爸爸嗒吧嗒吧地抽着旱烟,说的有板有眼。

“这样的话,我明天就不回城做保姆了。

”秀秀轻轻哼着读初一时学过的一首校园歌曲,转身想走。

可是父亲的脸霎时晴转阴,很快涌上一层乌云。

父亲很婉转的说:“秀秀,你是我家的长女,在全村的同龄人中,你是最有出息的。

才十多岁,每月的吃、穿、用、住不用我负担,还给家里赚回了近千元,解决了不少困难,真是难为你啊!”说着,重重的磕了一下烟杆,沉沉叹息一声,“当然,去读书就不再用回城里带孩子了。

不过——”他把话停顿了一下,“眼下家里刚出生不久的14头小猪正等着钱买豆、买米、买糠回来喂养。

爸爸手头紧哇,从哪里找钱给你注册啊?”
晴天霹
...雳.!泪水浸透了秀秀的眼睛。

她咬着嘴唇,突然大喊了起来:“爸爸,好爸爸,你帮我想想办法,去找人借钱先帮我注册,以后我一定……”
“秀秀,你爸不是不让你读书,实在是……你,就暂时死了这条心吧!”
父亲亲切的给她抹眼泪,但态度却斩钉
..截.铁.。

秀秀彻底失望了。

秀秀没有上吊,没有投河,也没有出走。

秀秀是个很听话的孩子,懂得家里的难处。

第二天早晨,秀秀回到城里原来的主人家。

谁料孩子的妈妈堆满笑容,委婉地对她说:“秀秀,你的工作是无可挑剔的,我们一家都很感谢你,但我们现在不需要你了。

原因是……”原来,念过大学的孩子的父亲要另找一个高中毕业的保姆,以便开展独生子的学前教育。

秀秀带着主人家的一叠钱、一包赠送的衣物和一堆好话,步履沉重的离开了县城。

望着裸露的弯弯曲曲的黄土路,她欲哭无泪……
1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2分)
晴天霹雳——
斩钉截铁——
12、表现秀秀坚强性格的句子是哪一句?它用了什么修辞?(3分)
13、原来的主人辞退秀秀的原因是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4分)
14、小说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
15、为保护因家贫而失学的青少年,国家、社会都采取了大量措施。

你知道的有哪些?请列举两条。

(2分)
16、如果你是秀秀,接下来的路该怎样走?(50字左右)(3分)
(三)、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7-20题。

(12分)
(1)人们常常希望获得荣誉,受人尊敬。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获得荣誉呢?只有经过考验,才能获得真正的荣誉。

(2)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不同,所面临的各种考验也不同。

只有具有坚强意志的人,才能为实现自身的追求而经受住前进途中的风风雨雨、艰难险阻。

荣誉是伴着艰难的探索历程来到强者身边的。

“音乐巨人”贝多芬在面临着双耳失去听力这最悲惨的考验时,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的怒吼,与命运作顽强的抗争,一部《命运交响曲》终于饮誉世界。

英国的海伦凯勒集盲、聋、哑于一身,但她自强不息,经受信了来自生活上、学习中的各种考验,被誉为“与拿破从齐名的伟人”……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探究他们之所以能够获得荣誉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所经受的是百倍于他人的、难以想像的考验。

A
(3)荣誉本身也是一种考验,一种比艰难困苦更大的考验。

因为伴随着荣誉而来的往往是鲜花与赞美、金钱与桂冠等,而这些是能诱使一些人背弃初衷,走上邪路的。

经受住荣誉的考验,不躺在已有的成绩上,继续不懈地进取,荣誉才会再次降临。

“镭的母亲”居里夫人把皇家协会授予她的金质奖章给自己的女儿玩,她说:“我要让孩子知道,荣誉就像玩具一样,决不能因为获得了荣誉,就停止了对科学的探索。

”她正是这样对待荣誉,才能孜孜不倦地探求,才能两次摘取诺贝尔奖的桂冠。

让我们再来看看获得荣誉后的江郎吧:年轻时,他才思敏捷,妙笔生花,颇得赞誉。

他在这盛誉之下,不觉飘飘然起来,晚年“终日欢娱不复留意于文笔”,终于落到了“江郎才尽”的地步。

B
(4)一位哲人曾说过:荣誉既能利人,也能误人,是否有坚强的意志,能否经得住考验是关键。

17、下面两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

根据文意。

A处应填句,B处应填。

(2分)
(1)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面对荣誉只有不断进取,才能更上一层楼。

(2)由此可见,不经过炼狱的洗礼,焉能成为圣人?
18、第(2)段中举贝多芬、海伦·凯勒的例子是为了证明
,进而证明中心论点。

(3分)
19、第(2)(3)段能不能调换位置?请说明理由。

(4分)
20、请你给本文拟一个题目,使之能揭示本文的论题。

(不超过五个字)(3分)
第三部分表达·交流(60分)
作文(一)(40分)
人生总有很多的遗憾,于是就有了很多梦想,梦想着由灰姑娘变成白天鹅、梦想着有一个温馨的家和慈爱的父母、梦想着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梦想有一天站在水银灯下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梦想着成为和平大使让战争和灾祸远离人类……因为有梦想,所以人类在不断奋斗。

请结合你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方面,把题目“假如……”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要空洞地泛泛而谈谈,宜通过一个具体方面来写作。

字数500字左右。

作文(二)(20分)
生活中,你接触过许多人,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亲友等,也有一些人,虽然接触不多,也许只见过一面,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选择一个人,把他(她)使你最感兴趣的一件事写出来。

只要300字左
右,但一定要体现出因为这件事使你对他(她)印象深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