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四单元检测题

合集下载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三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最新版】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三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最新版】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三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适应班级:17汽车维修(1) 17汽车维修(2) 17机械加工17电子商务(1) 17学前教育(1)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 得分: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A.违悖.(bèi)黑黝黝..(yǒu)奉赠.(zèng )B.爱与憎.(zēng)喁喁..(yǔ)放肆.(sì)C.挪.移(núo)规矩.(jǚ)眸.子(mú)D.羞惭.(chán)孤雏.(chú)受酬.(chóu)2.下列各组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B )A.蚩尤嗤笑妍媸嗤之以鼻B.艾蒿篙子缟素稿木死灰C.庭院游艇挺拔铤而走险D.温柔杂糅蹂躏矫揉造作3.下列词语在文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沮丧:灰心失望。

B.强弩之末:比喻很强的力量已经开始结束。

C.濒临:紧接;临近。

D.精疲力竭:竭:尽。

精神、力气消耗已尽。

形容非常疲劳。

4.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A.这个小山村风景秀美,依山傍水,空气清新。

B.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篇幅较长,真是长篇大论。

C.他这个人最能信口开河,谈论别人了。

D.这部作品本来是老舍的,他非说成是郭沫若的,真是张冠李戴。

5.修辞方法不同于别项的一句是(A)A.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B.爷爷不在了,你将怎么办?C.祥林嫂老了,四叔正骂她。

D.同志们杀敌,挂了花。

沙家浜就是你们的家。

6.下面一段文字的五个空格处缺少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B )翠翠抱膝坐________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________那个可怜母亲的故事。

间或吁一口气……________吁着这种气,________却________把那种东西挪开。

A.于关于将不过无从 B.在关于才可是无从C.于至于才不过无以D.在至于将可是无以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A沈从文曾有“京派作家”之称,但最能代表他创作成就的是描写湘西边地风土人情的“湘西小说”。

中职拓展模块语文考试卷

中职拓展模块语文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喜滋滋纷至沓来息息相关B. 面面俱到轻歌曼舞豁然开朗C. 豁达大方融会贯通纵横交错D. 赤膊上阵奇峰异石气贯长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B.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将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C. 通过这次比赛,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D.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发挥了团队精神,共同完成了任务。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论述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和任务。

B.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克服一切困难。

C.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手机的需求日益增长。

D. 他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深受领导和同事的赞扬。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计算机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B.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坚持原则,不能有任何妥协。

C. 他不仅学习刻苦,而且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全面发展。

D. 这件事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我们一定要慎重处理。

5. 下列各句中,没有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色,为我国赢得了荣誉。

B. 他工作认真负责,深受领导信任。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D.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克服一切困难。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匆匆》中“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光,……”2. 《背影》中,“我”的父亲送我到车站时,他的背影渐渐模糊,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测试题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测试题

高二语文网上测验试题姓名: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互:交互盖失强援盖:大概B.思厥先祖父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暴秦之欲无厌厌:讨厌C.故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分,清清楚楚终继五国迁灭迁:改变D.后秦击赵者再再:第二次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2.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D.洎牧以谗诛3.选出下面两句译文正确的项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A、为了国家,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B、治理国家,千万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淫威所胁迫啊!C、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为别人的一贯暴力所挟制啊!D、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淫威所威胁啊!②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A、秦国人想吞掉六国也吞不下去B、秦国人吞食六国也不能咽下咽喉C、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去D、秦国人连吃饭都不能咽下咽喉去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独其为文犹可识文:碑文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拥:持,拿B.则或咎其欲出者咎:责怪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C.往往有得得:心得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帮助D.何可胜道也哉胜:尽盖音谬也谬:错误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B.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C.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D.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7下列句子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②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③此余之所得也④所谓前洞也⑤遂与之俱出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⑤/②③④/⑥C.①④/②③/⑤⑥D.①⑥/②③④⑤8对下列各句中的“其”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河南省中职语文拓展模块(高教版)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中职语文拓展模块(高教版)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河南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四单元测试卷教材名称(完整)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四版)教材ISBN号 978-7-04-052291-4主编陆迎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命题范围教材第 139 页至第 154 页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拈断(niǎn)钦佩(qīng)绮靡(mí)瑰丽(guī)B.拘泥(ní)李煜(yù)笃嗜(dǔ)恐吓(xià)C.造诣(yì)氛围(fēn)蹩脚(bié)着落(zhuó)D.哽咽(yàn)携手(xié)戊戌(wū)窒息(zhì)2.不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不可磨灭索然无味谈笑风声入不符出B.迥然不同叹为观止贻笑大方墨守成规C.扣人心弦意味深长全神关注无动于衷D.望洋兴叹一愁莫展不记其数各行其事3. 下列各项中,作品、作者、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 《反对党八股》——鲁迅——议论文B. 《文学的趣味》——朱光潜——文艺论文C.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张文勋——诗歌D. 《音乐就在你心中》——陈钢——小说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曾经批评过这种人,他说:“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B.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

C.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

D.音乐是什么?我——懂吗?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国古代的许多诗人,为了写好一首诗,反复推敲,锤字炼句,有限的字在他们笔下,花样翻新,变化无穷,创作出瑰丽多姿的艺术品来。

B.刘老师退休了,但他无时无刻都牵挂着那些孩子。

C.在同学们观看了电影《长津湖》后,受到了深刻地教育。

D.字典上的字,每个识字的人都可以使用,但是,同一个字在不同的人笔下,却能发挥不同的作用。

第四单元测试卷 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  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本卷满分100分,完成时间90分钟)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倡.导(chāng)睿.智(ruì)脑髓.(suǐ)钦.差大臣(qīng)B. 自诩.(yǔ)孱.头(chàn)孱.弱(chán)阿刺.伯(lā)C. 蹩.进(bié)竹笋.(sǔn)譬.如(pì) 锱.铢必较(zī)D. 给.予(gěi)给.以(gěi)岑.寂(cén)有的.放矢(dì)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国萃气概周密实是求事B.奸怍狂忘武候祠残羹冷灸C.部署秸杆猝不及防礼上往来D.通缉坐落滔滔不绝冠冕堂皇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错误常常是正确的。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③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

④为此目的,就要同志们的眼光向着这种实际事物的调查和研究。

A.先导指导向导引导B.引导先导指导向导C.向导先导指导引导D.指导引导向导先导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无法静心工作,几次设计都没通过,屡试不爽....,郁闷极了。

B.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80多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义无反顾....地奋战在防疫最前线,让人肃然起敬。

C. 他本来就惧怕上台演讲,你却硬要让他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D.这些经验丰富的缉毒警察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与毒贩斗智斗勇,还百姓一片净土。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必须明确: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演进趋势的系统改革,是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有力保障。

B.为了防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再扩散,我们应加强防护知识的学习。

C.《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鲁智深、武松、林冲等人的英雄事迹。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单元测试(四)及答案解析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单元测试(四)及答案解析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单元测试(四)及答案解析单元测试(四)一、基础知识1.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D )。

A.藻.饰(zǎo) 狡黠.(xiá) 大而无当.(dāng)B.诘难.(nàn) 咀嚼.(jiǎo) 味同嚼.蜡(jué)C.滞.碍(chì) 劝诫.(jiè) 抠.字句(kōu)D.轻鄙.(bǐ) 粗糙.(cāo) 吹毛求疵.(cī)解析:A.大而无当.(dāng)——大而无当.[dà ér wú dàng]:当:底。

虽然大,却无底。

原指大得无边际。

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

B.咀嚼.(jiǎo)——咀嚼.[jǔ jué]1.含在嘴里细细嚼以使烂2.比喻反复体会;玩味;味同嚼.蜡(jué)——味同嚼.蜡[wèi tóng jiáo là]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

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C.滞.碍(chì)——滞.碍[zhì ài]阻碍;不通畅。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A.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B.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

他也自有一幅胸襟气度。

C.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

D.我们不仿借此把练字的道理研究一番。

解析:B一幅([ yī fú ]1. 表数量。

用于布帛、纸张、图画等。

2. 表数量。

用于景物。

犹一片)——一副([yī fù]汉语量词的一种,常用在成对或成套的器物、人或动物的躯体、内脏、容貌、面部表情、姿势、言语、文章、手段、本领等名词之前,表示数量一);C劝戒——劝诫([quàn jiè]劝告人们改正缺点错误,警惕未来)D 不仿——不妨([bù fán g]1.最好还是2.无任何害处3.表示怀疑或不确定)3.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试题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试题

宽城职教中心期末试题一、选择题(共40分)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解释全对的一组是()A摧山坼.(chè,裂开)地端倪.(ní) 啃噬.(shì)B不盈不溢.(充满而流出来)坐骑.(jī,所骑的马)C翎(..(混沌、蒙昧的状态,借指远古时代)无恙...līng)毛洪荒(yàng,小病)D惨淡..(形容苦费心力)抟.(tuān,把东西揉成球形)瞩.(shù)望2、下列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倍尝艰苦掩耳盗铃怵目惊心唇枪舌剑B、毋庸置疑溯流而上悬梁刺股风姿绰约C、瑕不掩瑜飘泼大雨风雨如晦成人之美D、察言观色穷途末路声名雀起锦秀河山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早上起来就看到天气很不好,乌云密布、暮气沉沉....的,好像要下雨,又好像要起风是的。

B、邓小平早就告诫人民,中国要发展,目前还必须实行韬光养晦....的策略,以求最大限度地发展自身.C、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D、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4、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这部电视剧主人公的是桑兰。

(2)工商局将的虚假广告案公开曝光。

(2吃这种药可能会有不良。

(4)这位教师在讲台上已经度过了三十多个。

A、原型查出反映岁月B、原形判处反映春秋C、原型查处反应春秋 C、原形判处反应春秋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认真地看过这封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千秋岁·咏夏景》中的“人散后,一勾新月天如水”。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四版练习册电子版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四版练习册电子版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四版练习册电子版1、1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是《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红楼梦》。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红楼梦》秦可卿死后,贾珍因尤氏犯了旧疾,不能料理事务,请王熙凤帮助丧事。

王熙凤安排妥当,恩威并施,威重令行,将两府的事情安排得停停当当。

B.《红楼梦》展现了贾府这一富贵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描写了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人物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具有一定觉醒意识的青年男女在封建体制下的历史宿命。

C.《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后,林黛玉“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的一席话,表达了对宝玉的无比爱怜与关心。

(正确答案)D.“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刺戳手,也是一位神道,可惜不是太太养的,”“老鸹窝里出凤凰”。

这是《红楼梦》中兴儿所言,“玫瑰花”指的是探春。

3、1《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阡陌”“纤维”“纤夫”中的“阡”“纤””“纤”的读音各不相同。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1《雷雨》是一部歌剧,作者是曹禺。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徘徊(huái)嗔怪(chēn)炽热(chì)拈轻怕重(niān)B.吞噬(shì)屏息(píng)狩猎(shòu)振聋发聩(kuì)(正确答案)C.恪守(kè)栈桥(zhàn)诓骗(kuāng)戛然而止(jiá)D.稽首(qǐ)荣膺(yīng)龟裂(jūn)吹毛求疵(cī)7、关于《红楼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贾元春是荣府的大小姐,因为德才兼备,被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16 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16  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16 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16 第四单元综合练习一、基础知识训练1.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乘凉()幽僻()曲折()灌木()鲜花()石棺()栽种()覆盖()朦胧()水分()棕红()笑靥()邙山()璀璨()佛龛()氤氲()()2. 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1)今晚却很好,_________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A. 即使B. 但是____________C. 虽然D. 可是(2)这里,逼人的________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

A. 简单____________B. 朴素____________C. 简洁____________D. 淳朴(3)________雨,有些景物朦胧了,有些形象突出了,似乎那位宇宙大画家在挥写不同的画面,表达不同的意境。

A. 因为____________B. 由于____________C. 出于____________D. 源于(4)这一来,王城公园的牡丹越发明媚娇妍;市区的十里长街,更是三步一座__________的牡丹园。

A. 笑傲群芳B. 百花争艳C. 姹紫嫣红D. 五彩缤纷3. 下列选项中用词得当的一项是()。

A. 请你明天在家里等我,我会按时光临的。

B. 你们的服务质量不错,下次我一定惠顾。

C. 星期天我登门拜访你,你在家恭候吧。

D. 我们一定提供优质服务,欢迎各位光临。

4. 将下列描写雨的诗句填写完整。

(1)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

(3)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4)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5)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深巷明朝卖杏花。

(7)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三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三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金塔汽修中专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语文》适应班级:17汽车维修(1) 17汽车维修(2) 17机械加工17电子商务(1) 17学前教育(1)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 得分: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A.违悖.(bèi)黑黝黝..(yǒu)奉赠.(zèng )B.爱与憎.(zēng)喁喁..(yǔ)放肆.(sì)C.挪.移(núo)规矩.(jǚ)眸.子(mú)D.羞惭.(chán)孤雏.(chú)受酬.(chóu)2.下列各组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B )A.蚩尤嗤笑妍媸嗤之以鼻 B.艾蒿篙子缟素稿木死灰C.庭院游艇挺拔铤而走险 D.温柔杂糅蹂躏矫揉造作3.下列词语在文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沮丧:灰心失望。

B.强弩之末:比喻很强的力量已经开始结束。

C.濒临:紧接;临近。

D.精疲力竭:竭:尽。

精神、力气消耗已尽。

形容非常疲劳。

4.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A.这个小山村风景秀美,依山傍水,空气清新。

B.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篇幅较长,真是长篇大论。

C.他这个人最能信口开河,谈论别人了。

D.这部作品本来是老舍的,他非说成是郭沫若的,真是张冠李戴。

5.修辞方法不同于别项的一句是(A)A.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B.爷爷不在了,你将怎么办?C.祥林嫂老了,四叔正骂她。

D.同志们杀敌,挂了花。

沙家浜就是你们的家。

6.下面一段文字的五个空格处缺少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B )翠翠抱膝坐________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________那个可怜母亲的故事。

间或吁一口气……________吁着这种气,________却________把那种东西挪开。

A.于关于将不过无从 B.在关于才可是无从C.于至于才不过无以 D.在至于将可是无以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A沈从文曾有“京派作家”之称,但最能代表他创作成就的是描写湘西边地风土人情的“湘西小说”。

中职拓展语文第三、四单元练习题

中职拓展语文第三、四单元练习题

2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 )
A.作者借用兵家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来说语言文字的 运用之妙,在于作家的匠心独运。
B.本文论述的中心是“一”字的妙用。
C.作者引用“一鸟忽飞来,啼破幽绝处”,是为了表现动景, 以环境的幽静衬托“一鸟”的灵动。
D.作者认为“一”字本身,既无形象也不能抒情言志,只有 依附于作品中所写的具体事物,才能发挥作用,具有特殊的 表现力。
A 19.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古代许多诗人,为了写好一首诗,反复推敲,锤字炼句,有限的 字在他们笔下,花样翻新,变化无穷,创作出瑰丽多姿的艺术品来。
B.字典上的字,每个识字的人都可以使用,但是,同一个字在不同的人 的笔下,却能发挥不同的作用。
C.我们只要稍为留意一下,就不难发现,一些极其普通而常用的字,在 诗人的笔下,往往能使之新意层出,妙趣无穷。
B 5.下面对《春之声》一文的理解及评价,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A.无论对王蒙本人还是对新时期小说创作,《春之声》都是一篇值得重视的 作品。这个短篇小说热忱地表现和歌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大地 出现的新的希望和转机,揭示出一个富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主题。
B.作者采用直线性的心理结构和“意识流”的表现手法来表现主人公在车上 的感受、联想和回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呈流动状态映现,以蒙太奇的效果 迭出,使小说结构语义产生了自然流动性。
D.由一而知万,这可以是数学计算的结果,但在文艺中,这个“一”必 须是和某具体事物联系在一起,借助于艺术联想,才能以少总多、以一 当十,获得艺术审美的效果。
20.下列诗句中,“一”字不具有“以少总
多”“以一当十”艺术效果的一项是( D )
A.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B.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C.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D.一声啼鸟禁门静,满地落花春日长。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5 、《史记》中包括(()书、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表五部分内容。

6、《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分)一、填空(每空1()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的大智大,文章旗帜鲜明地提出了)1、《读书人是幸福人》作者(勇和(),不计私怨的高尚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的观点。

(()的磊落胸怀。

,是我国现),原名(2、《拿来主义》的作者是()二、给加点字注音(每空1分))家。

()家、()家、代伟大的(睿智()大抵()自诩()残羹冷炙().....,散文),散文集((他的小说集有()、)()冠冕()孱头()国粹()...))诗集(,杂文集(锱铢必较()()骨髓()岑寂()抠.....()等。

))((门儿()滞后()咬文嚼字()....))是)(,(家和(的作者3、《咬文嚼字》三、连线(6分)《不求甚解》(家,文章的主要观点是:);《论语》《浮士德》,文章的主,作者(一课选自())《史记》《战争与和平》要观点()。

《正气歌》《唐璜》)家和、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4 ()家、歌德司马迁)《史记》我国第一部())家。

字((,拜伦孔子弟子极其再传弟子)篇,记述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期近三千年体通史。

共(列夫托尔斯泰文天祥的历史。

鲁迅称之为()。

(执着、精神、激情、刚烈、严肃)分)1四、按原文填空(每空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⑤谦颇闻之,肉袒负荆(从《史记》中学得()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人).⑵以,从),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格的(①以勇气闻于诸侯()斯迅鲁学得批判(),从列夫托尔泰学得道德的.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分)1-3题每空1)五、文言知识(.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1、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同(),含义: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⑴可与不:.)同((⑵臣愿奉璧西入秦:),含义:、词类活用3 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同((⑶拜书送于庭:),含义:.相如②左右欲刃,含义:)同((⑷如有司案图:)刃:.衣:褐③乃使从者衣)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同(,.4含义:、翻译句子(每小题2分))同((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含义:)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解释词语2①⑴负其强(①秦贪,负).赵(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高教版中职拓展语文考试卷

高教版中职拓展语文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B. 豁然开朗(huò rán kāi lǎng)C. 青出于蓝(qīng chū yú lán)D. 眉清目秀(méi qīng mù xi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我们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把关。

B. 他的言谈举止,无不透露出他那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C.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D.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引经据典,使听众受益匪浅。

B.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实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这位老师不仅教学水平高,而且关心学生的成长。

D. 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深受读者喜爱。

B.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兴职业应运而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C. 他的言谈举止,无不透露出他那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D.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实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引经据典,使听众受益匪浅。

B.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兴职业应运而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C. 他的言谈举止,无不透露出他那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D.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实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出师表》的作者是______。

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______。

中职语文拓展考试题及答案

中职语文拓展考试题及答案

中职语文拓展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ú)箴言(zhēn)徜徉(cháng)蹉跎(cuō)B. 倜傥(tì)峥嵘(zhēng)恣意(zì)缱绻(quǎn)C. 桎梏(gù)蹉跎(cuō)缱绻(qiǎn)倜傥(tǎng)D. 徜徉(táng)箴言(zhēn)恣意(zì)桎梏(gù)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部署部署部署部署B. 部署布署部属部署C. 部署部署部署部署D. 部署部署部署部署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半百,但依然精力充沛,工作起来总是不遗余力。

B.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

C. 他虽然才华横溢,但总是孤芳自赏,不与他人合作。

D.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气横秋,缺乏活力。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教育。

D. 他虽然工作繁忙,但是仍然坚持每天阅读。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他因为工作繁忙,所以没有参加这次聚会。

B. 他之所以没有参加这次聚会,是因为工作繁忙。

C. 他之所以没有参加这次聚会,是因为身体不适。

D. 他因为身体不适,所以没有参加这次聚会。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B.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不厌烦)C.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不满足)D.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不讨厌)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不辞辛劳地工作。

(不告别)B. 他总是不辞辛劳地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四单元检测题总分:120分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与红色字的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鲜xiān鲜红新鲜屡见不鲜鲜为人知B.强qiǎng坚强牵强强词夺理博闻强识C.供gōng供给供应提供供不应求D.当dāng当家当代门当户对安步当车2.下列红色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纯粹(suì)领域(lù)清晰(xī)开疆辟土(pì)B.低劣(luè)支撑(chēng)憾事(hàn)销魂勾魄(pò)C.触及(chù)遐想(xiā)心弦(xuán)毋庸赘言(zhuì)D.倘若(tǎng)洞察(chá)发掘(jué)诬天藐小(miǎo)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A.冒昧分歧鬼斧神工称心如意B.置信颇费纷至沓来一笔勾消C.惰性磨灭真知卓见满腹经纶D.沉湎鉴别忠贞不逾标新立异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别无长物顺理成章等量齐观督查B.改邪归正烘云托月骨鲠在喉座落C.顾名思义不可思议关怀备至股份D.自惭形秽飞皇腾达鼎礼膜拜撤销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______目前出现在报端的那些言论,我虽然又好气又好笑,但也颇有些高兴,因为毕竟有人回应了。

②我再度_____ :出版这个参考资料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出一个如何了解下层情况的方法。

③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4 月 3 日向下落不明的中国飞行员家属表示慰问,并说他一直_____ 事态的发展。

A.关于声明关注B.对于声明关心C.对于申明关注D.关于申明关心6.依次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近年来,内地作家_____ 沿海地区,写出了不少以市场经济为题材的好作品。

②他上任以后,除旧布新,这项工作便_____ 开展起来了。

③他决定用最_____ 的方法,解决这个令他头痛的问题。

A.作客逐渐简洁B.作客逐步简捷C.做客逐步简洁D.做客逐渐简捷7.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

虎____深山,鱼____潭底,驼____大漠,雁____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

A.啸翔走击B.啸游走排C.跃游走击D.跃翔走排8. 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笃嗜(非常喜爱)顺理成章(说话、做事合乎情理,不违背常例)B.玩索(游玩寻找)开疆辟土(开拓疆域,扩展领土)C.囿(被限制)不可思议(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D.绮靡(精妙,华丽,浮艳)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绝妙的境界)9. 下列各句中,红色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B.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C.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

D.他们共同描绘了物理学的一幅优美和壮丽的图景,在音乐艺术中,他们同样能奏出扣人心弦的乐曲。

10.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

B.比如,也许她的左手掌上托着一只苹果,也许是被人像柱支托着,或者是擎着盾牌抑或是玉芴C.实际上,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系,至少有两重意义,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加深我们对艺术本质的认识。

D.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

”11.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见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

B.在他的心目中,艺术和科学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并不是因为它们是两个闪闪发光、可以放在口袋里永远占有的金币,而是两个无限的、永远也没有终点的世界。

C.从此以后,科学、艺术和哲学作为一个整体便成了支撑他一生的三大支柱,成了他的血和肉。

D.在古典音乐的气氛中,人类精神最美丽的花朵之一──理论物理学的思路,如处于春日阳光和雨露之中。

12.下列句子语义明确的一项是()A.他走了一个多小时。

B.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C.他借给我一本书。

D.天快黑了,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C.铭文中记载有关西周王朝单氏族内容的铜器,在这27件眉县青铜发现之前已先后出土了40多件。

D.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14.下列不是复句的一项是()A.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

B.从事艺术和科学的最大乐趣不是占有,而是不断地追求。

C.他的性格,在我眼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

D.夺取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做苏格拉底,把孟子比做柏拉图,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B.①②④⑤③C.①④②③⑤D.④①②⑤③二、填空:(每空分,共12分)1.文学的趣味是指培养、的文学欣赏趣味。

2.《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运用手法,拉近了同读者的距离,增强了表达效果。

3.作者认为维纳斯必须失去双臂,他认为:这是一次从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也认为这是一次借的偶然追求。

4.《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是一篇、、的文章。

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系,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与,指出造就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需要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

5.对于爱因斯坦,文学艺术的作用决不仅仅是和。

他对艺术的执著追他献身于物理学一样,乃是出于的需要。

6.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有造诣的小提琴家,而且还能弹一手好钢琴。

最意味深长的动人情景是,他常常同的创始人在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

7. 会议纪要按形式可分为会议纪要,会议纪要,会议纪要,联席会议纪要,协调会议纪要等。

8. 会议纪要是、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所使用的公文。

9. 例证法就是用典型事例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也就是常说的。

10.会议纪要的格式一般比较固定,通常由、和三部分组成。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8分)1.《文学的趣味》一文主要使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对错2.《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中作者给出了复原断臂维纳斯的正确方法。

对错3.《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一文主要使用了对比论证与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对错4.《获得教养的途径》是一篇关于读书的随笔。

对错5.写议论文的一般方法是先确定观点,再搜集论据,然后选择论证方法。

对错6.议论文的结构一般而言有一种固定的模式。

对错7.会议纪要一般不具有决议的性质。

对错8.观点在议论文中就是“论点”,即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

对错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2分)1.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主要毛病是什么2.文学和趣味的关系是什么3.《文学的趣味》一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4.为什么维纳斯为了秀丽迷人,必须有所失去5.维纳斯失去的必须是双臂,为什么6.《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一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五、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6分,每小题2分)①几个世纪以来,科学一直被看成一种为人类带来幸福的力量,以牛顿力学为代表近代科学引发的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20世纪初,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从宏观和微观的尺度上,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向了高峰。

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科学作为一种新的“偶像”登上神坛。

②1845年8月,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的原子弹开始打破人们对科学的迷信。

当原子弹造成的种种惨象通过媒体传播时。

那些参与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陷入了深深地内疚之中。

他们开始感到,科学研究的领域也存在着潘多拉盒子。

③20世纪后半叶,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开端的分子生物学革命逐渐成了科学舞台上的主角。

20世纪60年代初,遗传密码被破译。

1969年,DNA限制性的内切酶被发现。

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保罗伯格将猿猴病毒40(SV40)的DNA引入大肠杆菌并与其DNA重组,获得了一种新的带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由于SV40对鼠类动物具有致癌性,还可以在试管内使人的正常细胞转达化为癌细胞,因此伯格的重组大肠杆菌就有可能具有致癌性。

④大肠杆菌广泛存于人体肠道内,如果含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在人群间传播,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美国著名分子病毒学家罗伯特普兰克了解了伯格的工作后,立即与他通电话,指出这种大肠杆菌可能成为传播人类肿瘤的媒介,并建议他暂停此项研究。

这使伯格特犹豫,他深知DNA重组技术的革命意义,但他也为此项研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担忧,他与其它生物学家讨论后,他毅然决定暂停此项研究。

⑤但是,DNA重组的研究并未停止,并在其他实验室不断取得新突破。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基因重组技术引起的伦理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关注。

1974年7月,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伯格等著名分子生物学家联名发表了一封建议信,呼吁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有可能导致无法预知后果的基因重组研究。

因为“伯格信件”的倡议,1975年2月,16个国家的140位著名科学家在美国加州举行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尽管基因重组技术会促进分子生物学的革命性进展,可是运用这项技术所产生的生物新类型,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和意想不到的危害,因此必须对此严加控制。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专门对此做了一个题为《DNA争论:科学反对它自己》的专题节目,向公众普及科学伦理。

⑥在伯格信件中,积极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杰出科学家主动提出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这在科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它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堪称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

(选自《环球科学》2009年第2期,有删改)1.下列关于"伯格信件”的阐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A.伯格信件是伯格等分子生物学家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于1974年7月联名发表的一封建议信。

B.伯格信件提议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基因重组研究以避免可能导致的无法预知的后果。

C.在伯格信件中,伯格等杰出科学家主动提出对他们从事并取得成果的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