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误区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误区解读

各位同事,大家好,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是心理误区解读,内容将以一些心理学知识结合我自己的感受展开,重点解读一些常见的心理误区,旨在帮助大家正确看待一些身边的人和事。首先,我要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理解的心理学。

心理学不是科学,难以建立像科学那样严谨的理论体系,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它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使它不断散发着光彩。但是经过前人不断的研究,心理学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门派,学院派心理学和医院派心理学,其他门类大致可以看成这两类的分支。学院派心理学和医院派心理学各有优劣。学院派心理学主要面向高校心理,注重“知”,即认知价值,忽视“情”和“意”的研究,其理论体系较医院派更加完善,不少高校已开设心理学专业,就是学院派心理学的最典型应用。而医院派心理学主要面向社会人群,注重实用价值,在“知”的同时,更看重“情”(情绪)和“意”(意志)的研究,所以更显实用一些,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是其主要应用领域,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可以说学以致用。总体来说,医院派心理学比学院派心理学更得到社会的认可,其代表人物(鼻祖弗洛伊德、荣格等)和理论也更为人所熟知,相对来说,学院派心理学代表人物和理论则很少被提及。下面我将针对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自己的看法分析一些常见的心理误区。

第一,审美疲劳问题。请大家看这张图片,你会发现,当你持续盯着图片中的黑点时,周围的灰色会慢慢消失,这其实是一种感官(视觉)的疲劳,再比如,当我们刚刚进入咖啡厅,会闻到很浓重的煮咖啡豆的香气,而如果我们在咖啡厅待了1小时,就基本闻不到这种香气了。这说明当感官受到单一的持续性的刺激时,会对这种刺激产生疲劳感进而失去对刺激的反应。老子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也是这个道理。其实审美疲劳不光是感官特有,人的心理也同样存在这种特点,比较常见的例子是恋爱怠期,一提到“移情别恋”,人们往往首先用道德标准去进行负面评论,而忽略人们心中普遍存在的这种疲劳心理,我说的不是为这种现象寻找借口,我只是想抛开道德因素,从心理的角度让人们更客观的认识这种现象,因为只有我们正确认识了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合适的办法,例如,长期和别人讨论一个话题,总会有疲劳的感觉,当倦怠期到来的时候,我们可以探索一些未知的兴趣和话题,共同探索和研究;如果在家待久了,我们就可以考虑进行一次旅行。

第二,归类与误读。归类是人的普遍心理,而且表现的非常明显,很多人习惯于把身边的人按性格划分,比较常见的有“外向—内向性格”、“事业型—生活型”等,这种归类本身没有错,也确实更方便对不同的人进行判断。不过归类现象确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读心理,例如,如果我们把一个人归为内向性格,我们往往就认为,他一定在任何场合都不爱说话,喜欢独处、安静,如果我们认为一个人属于事业型,很可能就认为他缺少生活技巧,可事实往往远远超出我们的意料。性格的多样性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性格的多样性表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1.价值取向不同,注重物质的人往往不了解崇尚精神的人的生活方式,看重认知价值的人容易误解看重审美价值的人。2.环境—行动匹配原则,这一点表现的更为明显,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场合表现出不同的特质,很多人只看到他人在自己的生活圈里的表现,就认为他在自己看不到的生活圈里的表现也是如此,忽略环境的不同对外显行为的影响。归类和误读现象告诉我们的是,不要轻易判断一个人的是非,异己的不一定是错误的。

第三,意识与思维。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领域划分为显意识和潜意识两大类,显意识存在于思维领域,又可分为意识和前意识,区别在于意识可以在时下体验到,前意识在时下体验不到但是可以随时被召回,而潜意识则在思维领域之外,必须通过某些特殊手段或在某些特殊情境中才可以被召回,例如梦境,有一些梦能够恰当的反应人的潜意识领域。思维可以分为指向性思维和我向思维两大类,指向性思维主要控制感知觉和行动,而我向思维主要控

制的是心里感受。一般情况下,人类的全部意识活动都可以归为感知觉、行动和心思感受三类,例如,一个人在大街上的所见、所闻属于感知觉,一个人在穿衣服,那么他在进行一项行动,如果一个人既没有感知觉体验,也没有具体行动,那么他多半是在思考,即心里感受。指向性思维来源于外部刺激,而我向思维是脱离了外部刺激而进行的心里感受。通常情况下,我们在群体生活中运用的是指向性思维,而独处的时候,我向思维更为活跃。了解意识和思维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例如,平时喜欢群体生活的人,指向性思维过多,如果适当增加我向思维的时间,有利于自己将获得的外部信息升华;而平时喜欢独处的人,我向思维过多,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之中,这个时候,需要更多的外部刺激将他们拉回现实中来,增加他们指向性思维的时间。

第四,予与取。这是一个属于社会心理学的问题,范围比较广,我想说一下予与取的一个典型代表—倾诉与倾听。人们在日常交流中往往喜欢倾诉,忽视倾听,喜欢把自己的想法给予他人,忽视从他人那里获取信息,这种心理往往和人的行为方式矛盾,因为几乎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的比失去的多,正确的认识这种心理,有利于人们之间进行更好的互动交流。倾听以他人为中心,倾听的本质是关注;倾诉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忽视他人的感受。交流的时候,倾诉与倾听的比例与人的性格等因素有关,我个人认为,如果一个人在交流的时候,能够做到先倾听,后倾诉,或者说适当调整倾听和倾诉的比例,使它不至于失调,不但更利于增加两人之间的亲密程度,而且对于彼此的收获也会最大化。如果总是一人在倾诉,另一人在倾听,那么,倾诉的人无法得到收获,倾听的人难以体验到存在感。

第五,心理学与生活常识。最后,我想就学习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学与生活常识的关系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心灵的复杂和多样,决定了心理问题并不是冷冰冰的,不能用纯心理学理论去解读,个人觉得普通人学习心理学,并不应该向背公式记单词那样死板,一定要记住某个理论,而是应该打开心灵,让心灵成长,同时提升思维能力和思考意识。人们常常认为,学习心理学,并不比懂得更多生活常识重要。通过对生活常识的积累,我们可以处理好更多生活中的事,通过大量和别人的接触和交流,我们会自然形成一套解读别人的方法,而且确实比较实用,但个人认为生活常识难以上升到心灵的高度,心理学是心灵的哲学,学习心理学是关怀心灵的体现,爱是心灵成长的原动力,爱的本质是精神灌注,只有超越功利目的的爱与关注,才能令心理学高于生活常识。

如果大家对心理学感兴趣,想看一些实用心理学书籍的话,我推荐一些我读过的比较不错的给大家。这里首推郑军的《心灵简札》,它不是一本纯粹的心理学著作,而是跳出心理学本身去看待心理学,内容不但实用且通俗易懂。另外我推荐英国作家理查德·怀斯曼的《怪诞行为学1、2》和《怪诞心理学1、2》,此外还有《少有人走的路》系列1、2、3。

以上是我本次讲课的主要内容,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