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三年级下册数学_ 复式统计表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导学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导学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04cdd8e2cc58bd63186bd74.png)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导学案设计课题复式统计表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创设现实且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让间接的学习有直接的生活经验支撑,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本设计在新课的开始,由学生熟悉的活动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让学生发现比较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在两个统计表中的不便,从内心产生合并统计表的需求。
2.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特征。
在教学中,有许多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遇到容易混淆的问题,适时恰当地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加以区别,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防止知识混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本设计引导学生经历由单式统计表合并为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讨论、填写、分析、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通过对比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之间的异同,体会用复式统计表描述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需要。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空白复式统计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3分钟)1.出示教材例1男生最喜欢的活动统计表,请小统计员统计并填写。
2.出示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统计表,请小统计员统计并填写。
3.回答问题。
(1)最喜欢哪种活动的男生人数最少?(2)最喜欢哪种活动的女生人数最多?4.引导学生思考:观察两个统计表很不方便,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引入课题并板书)1.小统计员统计并填写。
2.小统计员统计并填写。
3.观察两个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4.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填写在下面的记录单上。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_复式统计表导学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_复式统计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1c91fee2bd960591c677c1.png)
第3单元复式统计表第1课时课题:复式统计表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
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应注意核对统计数据。
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
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二、探究新知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2、认识复式统计表。
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3、读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
(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
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况,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4ecbbca98271fe900ef91c.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学科
课题:复式统计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 第 1 课时
主备:备课组长:年级主任:教材第36—37 页姓名:小组:班级:使用时间:年月日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导学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
一、谈话导入
二、探究新知
如何将两个统计表合并成一个统计表呢?
方案一:
全班一起统计。
在比较中,选择简
洁明了的复式统计
表
男生体育成绩记录单女生体育成绩方案二:
你觉得方案()的复式统计表,更简洁、明了、准确。
三、当堂检测。
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二)》导学案
![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b16c41f5335a8102d220c0.png)
《复式统计表(二)》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复习铺垫1、某校三(2)班全班同学喜欢吃蔬菜的情况,统计如下表:(每人限选一种)①、全班有()人。
A、48B、49C、50D、51②、全班喜欢吃()的人数最多。
A、茄子B、西红柿C、青菜D、黄瓜③、喜欢吃青菜的男生比女生多()人。
A、1B、2C、3D、4④、这个班男生比女生多()人。
A、4B、3C、2D、1⑤、喜欢吃黄瓜的人数比喜欢吃西红柿的少()人。
A、6B、7C、8D、92、想一想,说一说。
(1)像上面的这种统计表,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做()统计表。
(2)上面的这个统计表共统计了()、()、()三项内容。
三、自主探究1、观察课本第38页练习题2,读懂“男生体育成绩记录单”和“女生体育成绩记录单”中的信息,知道表中分别记录了男生和女生()和()两项内容;用两个表格统计成绩,分析记录较为麻烦,我们可以用()统计表进行统计。
2、读懂复式统计表中的信息:表中包含了()、()、()三项内容,横向表示(),纵向表示(),数据部分表示()。
3、收集整理单式统计表中的信息,把复式统计表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4、比一比、说一说: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是四、巩固测评1、下面是阳光小学五年级学生喜欢电视节目的统计情况:(1)、女生最喜欢看的节目是(),男生最喜欢看的节目是()。
(2)、最喜欢看新闻的男生比女生多()人。
2、看图回答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复式统计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复式统计表](https://img.taocdn.com/s3/m/88e028b31ed9ad51f11df2a9.png)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复式统计表一课时课题;复式统计表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应注意核对统计数据.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二、探究新知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2、认识复式统计表.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3、读复式统计表.[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况’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4、解决问题.从第一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男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从第二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女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观察这两个统计表可以发现’每个统计表的活动都一样’调查的都是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第三个统计表包含三项内容;活动项目[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人数’性别[男生、女生].根据表中调查的数据可以判断出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哪个数据大’那个活动就是学生最喜欢的.要想知道调查的人数一共是多少人’把各个项目中的人数相加即可.我们还可以根据表中的数据的大小’’对这次调查的结果提出看法和建议.小结;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用刚才的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个小组的整体情况.引导;如果把刚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你觉得这张统计表叫什么名称?学生讨论后揭题.[板书课题]三、课堂作业新设计指导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再指名学生介绍一些与这些数据有关的事.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里.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说出中国哪一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最多吗?俄罗斯金牌数最少的一届呢?美国获得金牌数在三个国家的排名分别是多少?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四、思维训练1、某书店2014年第二季度的图书售出情况如下’根据所给数据制成统计表.四月份;教辅书2631本’文学类图书3452本’工具书302本.五月份;教辅书3689本’文学类图书2478本’工具书352本.六月份;教辅书5634本’文学类图书1953本’工具书427本.2、下面是三[1]班同学饮食情况统计表’想想怎样填写表中空缺部分. 三[1]班同学饮食情况统计表合计蔬菜鱼类肉类豆制品总计13第一组10 3 3 1第二组 4 0 6第三组 4 0看了这张统计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对我们班同学的饮食习惯有什么建议?反思;。
三年级复式统计表导学案
![三年级复式统计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401e4d31126edb6f1a10c2.png)
4、总结下课。
学习评价
今天“乐教乐学”提交的作业达到84份,完成率达到吧92%。效果比较好
“停课不停学”导学案复式统计表Βιβλιοθήκη 三年级学习时间
2020年2月28日10:20—10:55
授课工具
微课视频、乐教乐学和微信
学
习
目
标
1.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能正确地填写表格,并对表中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2. 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产生及其优越性,增强统计的意识和能力。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点
对复式统计图结构的认识,数据的填写及分析。
教学难点
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学
习
流
程
1、组织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复式统计表》
2、基本练习:
用乐教乐学平台发布本节课的同步练习,做完后学生提交,教师批改后通过微信群反馈给学生作业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答疑。简单总结本课知识内容。
复式统计表三年级下册教案(合集6篇)
![复式统计表三年级下册教案(合集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72c52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c.png)
复式统计表三年级下册教案(合集6篇)复式统计表三年级下册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对比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并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会填写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并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理解复式统计表,知道使用复式统计表的意义,会对复式统计表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及活动1、咱们今天先算几道特殊的加法算式。
最后一条:师:等于什么呢?很多人有自己的想法了,真不错,带着我们的猜想,一起进入今天的课堂吧!孩子们可以上课了吗?(上课) 二、创设情境、了解新知(一)出示数据,直入新课1、师:孩子们,姜老师请了我班的两个小助手,他们帮我做了一项调查统计,并且分别制成了两张“单式统计表”师:请看[边说边按课件]让我们静静思考、静静读懂它。
[课件出示单式统计表]三(1)班学生喜爱的活动统计表[课件出示单式统计表]三(2)班学生喜欢的活动统计表2、回答问题,激发矛盾师:孩子们,哪个活动是这两个班是喜欢的啊? 预设生[猜测]:玩电脑??或其他??师:咦,怎么会有不同的答案呢?(原来刚才三(1)班还没看清楚啊!) 师:那你希望老师把这两张表格怎么放就能一眼看出来呢? 3、逐步合并 (1)左右放置 (2)上下放置 (3)调整活动项目顺序放置 (4)去掉第二张表格的活动及项目名称推上去。
三(1)班学生喜爱的活动统计表师:为什么可以这样并?(因为两张表的活动项目是相同的,所以可以去掉一张表里的活动项目,直接推上去)(3)交流讨论师:[手指活动及人数一列]那么这些是不是都很合理了呢? 师:追问:你觉得这里不合理,你想怎样改呢?同桌两人一张表格,咱们把它给填完整,把不合理的地方变得更加合理,比比看哪组做得又快又美观。
教案学案导学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表格式教案
![教案学案导学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表格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837dfe804d2b160a4ec048.png)
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主备人雷万珍自学指导2:小组合作完毕后,由各组汇报本小组通过拼摆后的填表结果,教师提问:通过拼摆和表格的填写,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总结板书:长方形的面积=()×()2、引导学生总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学生在拼摆1平房里你的正方形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师有意识地观察学生有没有在记录表上记录长和宽的数据相同的情况。
如果没有,可指导学生去想,可不可以摆成一个每排个数和排数相同的图形呢?学生在汇报时,教师引导学生:“长和宽相同那是什么图形呢?”(正方形)在正方形里,长和宽相等,我们就把长和宽统称为边长。
提问:那么你们知道正方形面积怎么求吗?教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通过让学生观察板书,说一说,今天的学习收获和应该记住的公式。
补充:审查人学习目标:1、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推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热身:口算下面各题。
15×3 80×60 60×30 25×4 4×30 17×8400×5 9×13 12×7 26×3 11×100 45×3补充:自学指导1:1、学习教材第66页例4.出示下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同学们可以用手中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会发现正好能摆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摆小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去设想:是不是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宽”呢?它是不是适合所有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呢?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用学生们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便填表。
每排几个(长) 6有几排(宽) 2个数12面积12 拓展提升: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45米,宽30米,占地面积是多少?如果在四周围上栏杆,栏杆长多少?课后反思: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主备人雷万珍自学指导2:补充:审查人1、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
三年级数学《复式统计表》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复式统计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ecc8510c22590103029d7a.png)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复式统计表,会填写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
2. 能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并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学习难点:理解复式统计表,知道使用复式统计表的意义,会对复式统计表进行分析。
课前预习:课前调查本班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导学步骤:一:导(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参加过那些课余活动?你们最喜欢那种活动?(指名回答)那老师要想了解全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你们有什么办法帮我整理出来吗?(预设学生回答,统计表,教师板书)二、学(一)自主学习课本第36页例1,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个统计表分别统计了什么内容?2.从两个统计表中,你可以知道那些信息?3.完成课本36页的表格。
(二)小组合作完成课本第37页“做一做”上方的统计表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男生最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数最多?女生呢?2.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三)小组讨论:课本第36页例1的统计表和第37页“做一做”上方的统计表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你更喜欢哪种统计表?为什么?三、展让学生展示完成的统计表。
四、讲教师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复式统计表,知道使用复式统计表的意义。
五、练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37页“做一做”。
2.独立完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和第2题。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可以更加清晰,明了的反映数据的情况及两个(或两个以上)数据变化的差异,能为统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3.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人教三年级下册_ 复式统计表导学案
![人教三年级下册_ 复式统计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fb6a3bb8f67c1cfad6b8e1.png)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认识复式统计表,填写复式统计表,根据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统计知识,会看单式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所以在教学本单元时,要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能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便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复式统计表(1课时)练习课(1课时)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产生的过程,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
注重培养学生对统计数据的解读能力,引发学生对统计的兴趣。
第1课时复式统计表课题复式统计表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复式统计表是在学生已学习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创设情境课前小调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本节课的内容是今后学习复式统计图的基础。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开始,以学生熟悉的活动调查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理念。
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让学生发现比较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数据在两个表中的不便,从内心产生合并统计表的需求。
2.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特征。
引导学生经历由单式统计表合并为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讨论、填写、分析、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通过对比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之间的异同,体会用复式统计表描述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需要。
2019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导学案
![2019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e5072cba1aa8114431d954.png)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一课时课题:复式统计表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
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应注意核对统计数据。
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
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二、探究新知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2、认识复式统计表。
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3、读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
(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
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况,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
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d5a0ee5703d8ce2f0066237b.png)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同?4.引导学生思考:观察两个统计表很不方便,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5.教师小结:为了便于比较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人数的多少,可以把两个表合并。
6.组织学生尝试把两张单式统计表合并。
表,发现异同。
相同点:这两个单式统计表统计的项目相同。
不同点:统计对象不同,数据不同。
4.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5.认真倾听,明确解决方案:将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
6.尝试合并。
育活动,你想怎样安排? 自己说一说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0分钟) 1.课件出示复式统计表,教师说明:像这样把两个统计表合成的一个统计表,叫作复式统计表。
2..引导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3.组织学生填写复式统计表。
4.鼓励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教材第37页统计表下面的三个问题。
5.组织学生观察对比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说一说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1.认识复式统计表。
2.明确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第一栏左上角为表头,表头用斜线分成三部分:右上部分说明横栏的类别;左下部分说明竖栏的类别;中间部分表示表中数据,说明右下方的空格是要填写数据的)3.把调查的数据填在复式统计表中。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 2.下面是实验小学四年级四个班的种树情况。
一班种松树22棵,杨树26棵; 二班种松树20棵,杨树24棵; 三班种松树24棵,杨树21棵; 四班种松树23棵,杨树20棵。
(1)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表。
自己完成 (2)(一)班种树最多,(四)班种树最少,两班相差(5)棵。
(3)四个班共种松树(89)棵,共种杨树(91)棵。
3.把下面的复式统计表填写完整。
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人教版新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导学案教案
![人教版新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导学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7ecaccb14e852458fb57c0.png)
复式统计表导学案
学习目标: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对比活动,使我们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
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会填写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学习重难点:
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并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学习流程:
一、知识衔接:(小组合作,调查统计:)
三(1)班男生喜爱的活动统计表
上面的表格是调查三一班同学的情况,根据表格思考:
(1)两个表格中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2)怎样更好的判断那些活动是男女生都最喜欢的哪?(导入课题)
二、自学与交流:(将上面的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
三(1)班学生喜爱的活动统计表
(1)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女生哪?
(2)那些活动是男女生都最喜欢的那些是男女都最不喜欢的
三、展示与评价:
根据自学情况,小组选派代表展示自学成果。
四、尝试练习
根据表格填空。
(中英俄)三届奥运会金牌统计表
⑴中国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
⑵、俄罗斯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
⑶、第29届()获得的金牌最多,()获得的金牌最少。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六、课堂检测
下面是某超市一、二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
根据上表,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再回答问题。
(1)一月份()味酸奶卖的最多,二月份()味酸奶卖的最少。
(2)原味酸奶一、二月份一共卖了()箱。
(3)观察统计表,你还发现了什么?请你提出问题并解答。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第3单元(共1课时)第1课时 复式统计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第3单元(共1课时)第1课时 复式统计表](https://img.taocdn.com/s3/m/be57fb50f18583d0496459a4.png)
第3单元复式统计表第1课时课题:复式统计表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
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应注意核对统计数据。
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
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二、探究新知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2、认识复式统计表。
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3、读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
(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
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况,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
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复式统计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复式统计表](https://img.taocdn.com/s3/m/e12a127f3c1ec5da50e2704c.png)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一课时课题:复式统计表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应注意核对统计数据.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二、探究新知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2、认识复式统计表.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3、读复式统计表.(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况,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4、解决问题.从第一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男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从第二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女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观察这两个统计表可以发现,每个统计表的活动都一样,调查的都是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第三个统计表包含三项内容:活动项目(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人数,性别(男生、女生).根据表中调查的数据可以判断出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哪个数据大,那个活动就是学生最喜欢的.要想知道调查的人数一共是多少人,把各个项目中的人数相加即可.我们还可以根据表中的数据的大小,,对这次调查的结果提出看法和建议.小结: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用刚才的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个小组的整体情况.引导:如果把刚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你觉得这张统计表叫什么名称?学生讨论后揭题.(板书课题)三、课堂作业新设计指导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再指名学生介绍一些与这些数据有关的事.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里.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说出中国哪一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最多吗?俄罗斯金牌数最少的一届呢?美国获得金牌数在三个国家的排名分别是多少?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四、思维训练1、某书店2014年第二季度的图书售出情况如下,根据所给数据制成统计表.四月份:教辅书2631本,文学类图书3452本,工具书302本.五月份:教辅书3689本,文学类图书2478本,工具书352本.六月份:教辅书5634本,文学类图书1953本,工具书427本.2、下面是三(1)班同学饮食情况统计表,想想怎样填写表中空缺部分.三(1)班同学饮食情况统计表合计蔬菜鱼类肉类豆制品总计13第一组10 3 3 1第二组 4 0 6第三组 4 0看了这张统计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对我们班同学的饮食习惯有什么建议?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学案新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学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80d29db0717fd5360cdcbe.png)
复式统计表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经历统计的过程,提高统计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问题1:课余时间,你最喜欢什么活动?(每人限说一种。
)
2.问题2:下边有一些活动,你认为男生、女生最喜欢的会有不同吗?怎样验证你的想法?
二、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调查统计
2. 分析数据,提出需求
问题1:观察统计表,能验证你刚才的想法吗?
问题2:从统计表中还知道哪些信息?
在使用统计表时有什么发现?
3.合并统计表,回答问题
(1)如何把上面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统计表?
(2)提出问题,并讨论解决。
问题1:观察统计表,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问题2: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三、同步练习
实验小学三(1)班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记录单
男生最喜欢吃的水果记录单
女生最喜欢吃的水果记录单
问题:统计表包含哪几项内容?
要求:先将记录单中的数据整理在统计表中,再说一说 这个班的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学习评价】
同步练习
统计表包含两项内容“种类和人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复式统计表导学案全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复式统计表导学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917f1939fc4ffe473368ab3e.png)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一课时课题:复式统计表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
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应注意核对统计数据。
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
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二、探究新知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2、认识复式统计表。
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3、读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
(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
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况,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
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复式统计表》导学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复式统计表》导学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c15b6bbe23482fb4da4c4f.png)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复式统计表》导学案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课题复式统计表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创设现实且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让间接的学习有直接的生活经验支撑,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本设计在新课的开始,由学生熟悉的活动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让学生发现比较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在两个统计表中的不便,从内心产生合并统计表的需求。
2.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特征。
在教学中,有许多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遇到容易混淆的问题,适时恰当地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加以区别,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防止知识混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本设计引导学生经历由单式统计表合并为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讨论、填写、分析、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通过对比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之间的异同,体会用复式统计表描述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需要。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学生准备:空白复式统计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教材例1男生最喜欢的活动统计表,请小统计员统计并填写。
2.出示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统计表,请小统计员统计并填写。
3.回答问题。
最喜欢哪种活动的男生人数最少?最喜欢哪种活动的女生人数最多?4.引导学生思考:观察两个统计表很不方便,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1.小统计员统计并填写。
2.小统计员统计并填写。
3.观察两个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4.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填写在下面的记录单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坑中心小学李忠华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认识复式统计表,填写复式统计表,根据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统计知识,会看单式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所以在教学本单元时,要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能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便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复式统计表(1课时)
练习课(1课时)
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
)
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产生的过程,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
注重培养学生对统计数据的解读能力,引发学生对统计的兴趣。
第1课时复式统计表
课题复式统计表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复式统计表是在学生已学习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创设情境课前小调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本节课的内容是今后学习复式统计图的基础。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开始,以学生熟悉的活动调查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理念。
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让学生发现比较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数据在两个表中的不便,从内心产生合并统计表的需求。
2.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特征。
引导学生经历由单式统计表合并为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讨论、填写、分析、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通过对比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之间的异同,体会用复式统计表描述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需要。
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2.根据统计表中的据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也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能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参与意识。
学习重点1.认识复式统计表,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和特点。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学习难
点
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信息解决简单问题。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空白单式统计表、空白复式统计表。
课时安
排
1课时
教学环
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5分钟)
.小调查:说出一种你最
喜欢的活动。
2.课件出示例1主题
图,组织交流图上的这些活
动你最喜欢哪种?
3.组织学生整理调查的
各组数据,填写单式统计表。
1.小组内交流自
己最喜欢的活动。
2.从图上选一种
自己最喜欢的活动。
3.根据调查的数
据填写单式统计表。
4.倾听老师的问
1.喜欢吃的水果。
品种苹果梨子香蕉菠萝
人数8 6 4 7
4.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本班所有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一问题。
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
内容。
品种苹果梨子香蕉菠萝
数 6 5 5 9
(1)最喜欢吃()的男生最
多,最喜欢吃()的女生最多。
(2)喜欢吃()的同学最少,
共()人。
(3)参加调查的一共有()
人。
(4)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答案:(填表略)(1)苹果菠萝
(2)香蕉9 (3)50
(4)(案不唯一)如:喜欢吃苹
果的男生比女生多几人?8-6=2(人)
2.
(1)二年级时,体重在()
二、尝试探究,感知基本方法。
(20分钟)
1.观察填好的两个单式
统计表,交流这两个表有什
么共同点。
2.组织讨论:像这样的
两个表可以合成一个表,叫
复式统计表,怎么合呢?(课
件出示)
3.引导学生认识复式统
计表。
4.组织学生填写复式统
计表。
5.根据复式统计表,小
组交流探讨问题,然后汇报。
6.分析复式统计表,你
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
建议?
7.组织同桌交流:对比
观察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
表,找出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1.观察后可以知
道这两个表的活动都
是一样的,调查的都是
同学们最喜欢的活动。
2.仔细观察大屏
幕,初步接触复式统计
表。
3.通过观察、交流
明确:复式统计表包括
表头、调查的活动名
称、调查的人数以及调
查的性别。
4.把调查的数据
填在复式统计表中。
5.从复式统计表
中能很清晰地了解到
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
活动情况,能求出一共
调查的人数。
6.通过分析,明确
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
的活动,建议经常开展
这样的活动。
7.发现:单式统计
表只能反映出男生或
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情况,复式统计表不仅能反映出所有学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情况,还便于进行数据间的比较。
千克的人最多,()千克的人最少。
(2)三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
(3)体重在35千克以上的学生偏胖,三年级时,偏胖的学生有()人。
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答案:(1)21~2520及以下(2)31~35
(3)9如:注意饮食平衡少吃肉,多吃蔬菜,多运动。
三、应用新知,巩固提高。
(12分钟)
1.完成教材第37页“做
一做”。
2.完成教材第38页第1
题。
1.独立把调查的
数据填在复式统计表
中,然后小组内交流问
题的答案。
2.针对不同的问
题找出相应的数据,比
较后再回答哪些说法
是正确的。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
(3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
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谈自己本节课
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
【素材积累】
1、只要心中有希望存摘,旧有幸福存摘。
预测未来的醉好方法,旧是创造未来。
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人生的胜者决不会摘挫折面前失去勇气。
2、我一直知道,漫长人生中总有一段泥泞不得不走,总有一个寒冬不得不过。
感谢摘这样的时候,我遇见的世界上最美的心灵,我接受的最温暖的帮助。
经历过这些,我将带着一颗感恩和勇敢的心继续走上梦想的道路,无论是风雨还是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