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三角形特性评课稿
(精品)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评课
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三角形》评课稿三角形是最常见的一种图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之一。
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是学习研究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是在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
听了欧老师的一堂《认识三角形》的课,整体感觉重点突出,各环节安排紧凑,层次比较清楚,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自主探究等活动,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引入自然。
课一开始用学生学习过的角引出三角形,在知识上温故知新,通过对图形的判断,让学生自己总结三角形的定义。
二、重视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总结出了三角形的定义后,教师让学生找出定义中的关键字“三条线段”、“围成”,并重点说明“围成”和“组成”的区别,进一步加深了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
三、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重点。
(1)通过比较,揭示三角形的共性。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让学生观察这些三角形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从而得出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2)教学三角形高的画法时,教师对照学生先前学过的过一点作一条边的垂线段的知识,是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了。
(3)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分为几个层次,先用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不做成四边形?”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通过拉三角形、四边形的学具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及时的操作,使学生更深的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小小的建议:因为画高是本节课的难点,虽然老师教得很到位、很透彻,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总是不会找顶点和它的对应边,三角板不会放,我总是在想是不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再加强一点,这样画高的错误可能会少一点。
四年级下数学评课-三角形的特性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数学评课-三角形的特性人教新课标黎老师的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层次比较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等活动,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精心设计。
不管是从课件、教学过程都可以看出黎老师的精心。
二、引入自然。
课一开始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篮球架、自行车、鸟巢等引出三角形。
三、重视生成。
黎老师在教学三角形的意义时,没有直接把“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这个定义直接地呈现给学生,而是紧紧围绕“三条线段”、“围成”这两个关键词进行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三角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否具有三条线段;二、是否围成封闭的图形。
接着安排判断练习,从正反两方面,同时还出现用曲线围成的图形。
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
四、运用比较。
突出重点。
老师在教学中多次用到了比较的方法,(1)、通过比较,揭示三角形的共性。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让学生观察这些三角形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从而得出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2)、通过比较,揭示三角形的特性。
如出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学具,让学生拉一拉,有什么不同?使学生深刻体验到四边形易变形,而三角形不易变形。
五、活动多样。
教学中设计了许多操作和探究活动,并根据学生的活动设计把教材例1和例2的内容进行了重组。
教学中把例1中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这部分教学内容后移,而是把例1中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和例2的内容三角形的特性安排在一起教学,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画一画、看一看、找一找、拉一拉、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中认识三角形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六、联系生活。
比如围篱笆,修椅子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通过拉三角形、四边形的学具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再让学生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解释生活中用到三角形的道理,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固定四边形,使学生更深的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三角形的特性评课稿
三角形的特性评课稿在听了授课教师姓名老师关于三角形特性的这堂课后,我深受启发,感触颇多。
这堂课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吸引力。
老师以一个有趣的生活场景导入,她提到了在建筑工地上看到工人用三角形的脚手架来确保结构的稳定,这一下子就抓住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也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了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就像我们平时走在路上,抬头看看那些正在施工的大楼,说不定就能发现三角形的身影呢。
在讲解三角形的定义时,老师没有直接给出枯燥的概念,而是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用小棒去摆一摆,看看怎样才能摆出一个三角形。
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操作着,有的同学一开始摆得不对,经过几次尝试和调整,终于成功了。
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同学们深刻地理解了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
这种让学生主动探索的教学方法,真的很棒!说到三角形的稳定性,这可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老师拿出了一个三角形的框架和一个四边形的框架,让同学们用力去拉一拉,感受一下哪个更稳固。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尝试,结果发现三角形的框架怎么拉都不变形,而四边形的框架轻轻一拉就变形了。
老师趁机问大家:“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三角形这么稳定吗?”同学们纷纷摇头。
老师笑着解释道:“这是因为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确定了,它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而四边形的四条边长度确定了,它的形状还可以改变。
”这个简单的小实验,让同学们对三角形的稳定性有了清晰的认识。
在练习环节,老师设计的题目也很有针对性。
有一道题是让同学们找出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有的同学说自行车的车架,有的同学说晾衣架,还有的同学说电线杆上的支架。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细节,就是在讲解三角形的高的时候,有一位同学不太理解,老师并没有着急,而是耐心地走到他身边,再次给他演示,直到他明白为止。
这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态度,真的值得称赞。
不过,这堂课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比如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时间可以再稍微长一点,让同学们能够更充分地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评课稿(合集5篇)
四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评课稿(合集5篇)第一篇:四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评课稿四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评课稿3篇四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评课稿1听了孙老师的一堂《认识三角形》的课,整体感觉重点突出,各环节安排紧凑,层次比较清楚,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自主探究等活动,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引入自然。
课一开始用学生非常熟悉的自行车红领巾、三角板等引出三角形,并让学生画出三角形,通过两个图形的判断,让学生自己探究三角形的特征。
二、重视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组织学生自学教材60页的内容,总结出了三角形的定义,在给出三角形的定义后,教师让学生找出定义中的关键字“三条”、“线段”、“围成”,并重点说明“围成”和“组成”的区别。
接着安排了判断练习,从正反两方面,同时还出现了用曲线围成的图形,进一步加深了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
三、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重点。
老师在教学中用到了比较的方法,(1)、通过比较,揭示三角形的共性。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让学生观察这些三角形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从而得出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三条高,三条底。
(2)教学三角形高的画法时,教师对照学生先前学过的过一点作一条边的垂线段的知识,是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了。
四、教师注重细节的把控,及时质疑点拨,充分利用学生课堂生成的资源。
如教师在指导学生画出钝角三角形的高后,马上问学生你能说出哪部分是高,哪部分是底吗。
学生在此处出错了,教师立即根据三角形的特征帮学生纠正了错误,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进一步的认识。
建议:1.当出示了交通标志时,我觉得应该简单介绍一下它的意思,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画三角形的高较困难,教师应在此放慢速度,并板演做法。
3.再用字母表示三角形时,教师要强调用大写字母表示,小写的字母可以表示三角形的边。
四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评课稿2[教学回顾]一、三角形的含义及特性1、生活中哪里有三角形?2、三角形应用为什么这么广泛?有什么作用?3、为什么平行四边形容易拉动而三角形拉不动?4、操作:用3根小棒围三角形。
三角形的特性评课
三角形的特性评课1、合同主体11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合同标的21 本合同的标的为对三角形特性课程的评课服务。
3、权利义务31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311 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按照约定的标准和时间完成评课工作。
312 甲方有义务向乙方提供评课所需的相关课程资料和信息。
313 甲方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乙方相应的报酬。
32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321 乙方有权获取甲方提供的评课必要资料和信息。
322 乙方有义务以专业、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三角形特性课程的评课。
323 乙方应在约定的时间内提交评课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课程的优点、不足以及改进建议等。
324 乙方应保守评课过程中知悉的甲方的商业秘密和教学机密。
4、违约责任41 若甲方未按照合同约定向乙方提供必要的资料和信息,导致乙方无法按时完成评课工作,甲方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乙方完成工作的时间相应顺延。
42 若乙方未按照约定的时间提交评课报告,每逾期一天,应按照合同总价款的一定比例向甲方支付违约金。
43 若乙方的评课报告存在严重失误或不客观、不公正的情况,乙方应负责重新进行评课,并承担因此给甲方造成的损失。
44 若甲方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乙方报酬,每逾期一天,应按照未支付金额的一定比例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5、争议解决方式51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
52 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其他条款61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62 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63 本合同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另行签订补充协议。
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四年级《三角形特性》评课稿
四年级《三角形特性》评课稿四年级《三角形特性》评课稿《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吕老师和王老师的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两位老师都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合理运用迁移,采取了创造性的教材处理,让我受益匪浅。
吕老师在探索三角形的定义一环节,通过画三角形,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让学生直接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概念的形成。
进而借助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需要哪些条件引导学生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重点讨论理解“三条线段”、“围成”突破难点。
从直观到抽象,经历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
在认识三角形的高一环节两位老师都能够从生活情境(选择长颈鹿的家)入手,把三角形的高自然的融入生活之中。
出示三幅图,先让学生直观感受三角形的高,然后对后两幅图进行辨析,让学生对三角形的高形成初步的感知并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
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突破教学难点做充分的铺垫。
在总结三角形高的'画法上王老师通过“比,平移,画,标”简短的概括再加上老师和课件的示范更容易让学生熟练掌握。
但吕老师讲解不同类型三角形高的位置各不相同,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三角形高这一难点。
在认识三角形“具有不稳定性”这一特性时两位老师都通过创设游戏情境,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亲历数学探究活动中,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会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到发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乐趣。
以上这些都是我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我要把上述亮点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使自己的课堂更加民主更加生动有趣。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认识》评课稿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认识》评课稿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认识》评课稿[教学回顾]一.三角形的含义及特性3.为什么平行四边形容易拉动而三角形拉不动?4.操作:用3根小棒围三角形。
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从形状上区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不同的特性。
5.区分三角形。
了解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二.三角形画高1.学生尝试画高(从上往下画),教师示范画高。
2.画高策略:转过来画。
(从上往下画)3.尝试不转动画高。
4.比较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高,体会三角形高的意义。
[几点思考]一.有效提问,把握教学重点。
有效的课堂教学,有赖于老师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深入把握,并能在教学进程中,通过各种设计来有效达成目标。
比如,提问的有效性。
(见回顾一.三角形的含义及特性)X老师用了5个环节达成了三角形的含义及特性这个教学目标。
从学生对三角形的原有认知出发,探讨三角形应用广泛的原因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进行比较。
这里,X老师的问题是生活中三角形应用为什么这么广泛?这中间起到什么作用?如果看了三角形的图片后,这么问:看了这么多三角形的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两种提法,达成的效果是不同的:一种是有针对性的,一种是漫无边际性。
又如一下《统计》,老师先出示一幅水果图:(苹果,桃子,草莓,梨子),让学生把数好的结果填在统计表里。
(具体过程略)接下来让学生体会水果图和统计表在表达水果个数时,统计表更容易看出水果的数量。
教师把水果图和统计表放在一起,提问:这两幅图,你喜欢哪一幅?学生的`回答大多是喜欢水果图。
这里,问题的指向出现了模糊,学生没有从该问题里体会到老师的意图哪个图更容易看出水果数量?所以答不到点子上。
一个问题的提出,要围绕教学的重点展开,问题要提到点子上,切忌散漫。
二.有效设计,突破教学难点三.数学语言,力求精炼常听人这样评价数学老师: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有时想想,为了还原知识的生活背景,要创设生活情景。
这样的东西多了,数学课有时就赛过语文课了。
三角形的特性评课
三角形的特性评课高丽花前几天,去六一路小学参加区教办室举办的同课异构活动,两名做课老师,采取了不同的教学设计、展现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引发了不同的教学行为,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她们对课标精神的理解即有和谐的共振,也有不同的碰撞。
虽说能力有大小,见解有高低,但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听课教师也在比较中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以康秀娟老师的《三角形的特性》这节课,我谈谈自己的想法: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康老师让学生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或形状是三角形的入手,从金字塔、斜拉桥等生活实物中找三角形,突出了三角形的广泛运用,由此,导入课题内容:三角形的特性。
康老师用课件展示了几个图形,有的线段是曲线,有的三条线段没有连接在一起,让学生自己说,这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吗?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初步感知“围成”含义,重点理解“三条线段",“围成”突破难点。
从直观到抽象,经历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
在认识三角形的高这一环节康老师从生活入手,让学生说如何量出老师的身高,紧接着出示两座房子,为长颈鹿和小羊找家,把数学知识生活化了。
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三角形的高,然后对两幅图进行辨析,让学生对三角形的高形成初步的感知并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概念。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突破教学难点做充分的铺垫.在总结三角形高的画法上老师通过课件演示“比,平移,画,标"简短的概括更容易让学生训练掌握.在认识三角形“具有不稳定性"这一特性时,康老师通过自己用筷子制作的道具一个四边形,一个三角形,让学生亲自动手感受拉动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这样设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亲历数学探究活动中,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康老师不光让学生感受,而且注重数学与生活联系,在练习时前后呼应,课件出示斜拉桥,桥上那么多三角形的作用是什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角形的特性评课报告
1、对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教师还要进一步加强训练、指导,在学生动手前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在活动中要加强巡视和指导,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发挥课堂探究的最大效益。
2、要注意提问的有效性。如在学生画出三角形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请你们看看画出的三角形和其他的图形有什么不同?”这样就容易把学生引导到三角形的概念上来。
3月30日上午第2节课,到四(2)班听吕鸿老师执教了一节校“百花奖”的竞赛课——《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也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本节课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
2、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重点。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吕老师在教学中多次用到了比较的方法,(1)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三角形的共性。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让学生观察这些三角形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从而得出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2)通过操作比较,揭示三角形的特性。如出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学具,让学生拉一拉,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使学生深刻体验到四边形易变形,而三角形不易变形,使学生深刻明白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道理。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法吕老师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建立学习成就感和信心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校“百花奖”评选
评 课 报 告
《三角形的特性》
一元路小学
三角形的特性评课稿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评课稿
精心的设计生成课堂的精彩三角形的特性评课稿形的基础上实行教学的。
数学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
本节课中,精心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在活动中产生深刻的体验,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这节课知识点多,包括三角形的概念底和高的概念、各部分名称,还有三角形的重要特性: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从课题看,特性无疑是重点。
而底和高的概念、及高的作法是难点。
如何在一堂课中完成教学任务?望老师通过了前置学习、交流探究、巩固拓展的模式来教学。
(一)从“活动”的过程来达成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中设计了许多操作和探究活动,如上课开始,学生拿出自制的三角形,收集了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这些地方为什么用到三角形呢?从而导入了课题。
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画一画、看一看、找一找、拉一拉、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中理解三角形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二)以“探究”的方式来组织活动。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为他们创设一个发展的空间。
在本节课中教师组织了一系列探究、学习活动,力求让学生亲自经历学习的过程。
如在教学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时,教师设计了:“你能从下面的这幅图中找到三角形吗?你能测量出三角形的高度吗?怎样来画这个三角形的高?”先让学生通过操作初步感知三角形的高、通过看书自主学习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再到动手画高、指高最后到找出三角形一共有几组底和高,每一个活动教师都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使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从而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课堂的生成尽管有些是不可预知的,但是能够预设的,精心预设下的生成更精彩。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各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开放性,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与时间,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所表现出来的数学课堂是动态生成的。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征评课稿
《三角形的特性》评课稿《三角形的特性》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也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并且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有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的经历。
以此为基点,以生活实例引入数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亲历探究过程,获取知识、获得发展。
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内容看似简单,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理解。
根据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拟订了如下教学目标: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初步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性,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重点: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初步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难点:初步会在三角形内画高,并感受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相互依存关系。
说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始终扮演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联系小学生熟悉的身边实际,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
说学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法,我主要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主,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运用”的过程获取新知,发展能力,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的认识评课稿三角形是最常见的一种图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之一。
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是学习研究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角形的特性评课稿
三角形的特性评课稿三角形的特性评课稿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评课稿,评课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那么你有了解过评课稿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角形的特性评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三角形的特性评课稿1今天有幸听了我校骨干教师黄老师的一节《锐角三角比之解直角三角形复习课》。
黄老师在这节课上,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情绪,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下面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点滴感受:一、巧设情境,营造和谐气氛。
黄老师以生活中旗杆高度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积极的为学生营造了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纷纷自觉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起点低,落点高,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二、巧妙引导,自主探究,尽展数学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黄老师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回顾应用知识。
黄老师从回顾研究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入手,先是给定两个直接元素(其中至少有一边)解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是解有一个公共边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最后过渡到在已知元素不是完整的边时,提出设元、列方程的思想,以题引题变式教学,在变式教学中回顾知识点,题目设计合理、环环相扣,注重知识点的迁移。
教师始终以引导这的身份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归纳、小结。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尽显教育智慧,尽展数学之美。
三、及时、精炼地评价和点拨,尽显语言美教学中黄老师通过精炼、精彩的语言不断地鼓励着学生、及时地点拨着学生、评价着学生,给学生以更多的思想和方法上的点拨和引领,精神和文化上的熏陶和浸润。
认识三角形评课稿10页
认识三角形评课稿10页一、教学背景本次课程是小学数学第四学期中的“认识三角形”单元中的一节课程,主要针对四年级学生开展。
在此之前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图形的概念和分类,并掌握了测量线段长度和角度的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能够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并且初步掌握三角形的分类与计算。
二、教学设计本次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着三个环节展开:三角形的认知、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分类与计算。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1、三角形的认知通过图像和实物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三角形,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形状。
然后,由教师介绍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如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其中任何两条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边的长度等。
在本环节中,教师将重点讲解三角形的相似性质和角度性质。
其中,相似性质是指:有一条边相等和它们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角度性质则是指: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为180度。
学生将通过教师带领问题解答的方式加深对这些性质的理解。
3、三角形的分类与计算本环节主要讲授三角形的分类方法以及计算三角形的周长,面积和角度。
学生将通过实际测算,计算出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同时,教师还将介绍用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求解三角形角度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一些不同种类的三角形,引发学生对三角形的兴趣,并深入了解三角形的形状特点。
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口头解释,介绍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学生听取此项知识后再进行简单问题解答。
教师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解释什么是相似性质和角度性质。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带领学生解答这些问题。
通过问题的解答,学生了解到这些性质在三角形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教师评价:教师充分利用了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三角形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通过设计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还细心地进行了帮助和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本节课上充分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三角形的特性评课稿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三角形的特性》评课稿
教师:陈德洪
这节课的重点是建立三角形、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
难点是在三角形内画高。
听了周云素老师的这堂课,我作以下简单评析。
第一,引课。
周老师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找学过的图形,当学生说出有三角形的时候,老师又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有三角形,这样可以使学生感知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第二,探究新知。
周老师让学生动手画三角形,同时自己也画,然后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说出这些三角形的共同特征。
这样通过找三角形,画三角形,有利于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化。
第三,老师让学生用小棒钉成的四边形和三角形向两边拉,往中间推,并说明三角形在自行车、电线杆、篮球架中的作用,这样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我认为整节课学生练习较少,例如,画三角形的高时,倘若周老师先画一条,另外两条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白三角形每条边都可以看成底边,都有相对应的高。
2016年4月17日。
教研活动《三角形的特性》听课评课稿(2020)
教研活动《三角形的特性》听课评课稿(2020)
昨天听了刘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特性》这节课,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这节课我认为刘老师最大的优点就是每个环节都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巩固练习,每一个环节后都跟一个小练习,这样学生就能学得扎实有效。
这节课我认为需改进的地方有:
1.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这节课开始认识三角形用的时间过长,所以后面认识稳定性就比较仓促了。
2.刘老师和学生画高时尺子摆放都不正确,应该是用两条直角边来画,他们都是随意摆的尺子,虽然也能看似画垂直,但是数学是严谨的学科,必须要严谨、科学。
3.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到全体学生。
我们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关注后进生更多一些,怕他们不听课,怕他们学不会,总是尽可能地多关注他们,往往会忽视一些积极举手发言的孩子,我们不是每个问题都叫他们回答,有个别学生就想不开,以为老师不重视他四年级二班有个叫范思远的男生,特别聪明好学,据说现在已经在自学高中数学额,我们现在学的数学对他来说都是“小儿科”,那天听课我就坐在他旁边,刘老师前半节课一直没有叫他,他一直在那里叨叨,嫌老师不
叫他,后半节课叫他回答了一个问题,才稍微安静了一会。
所以我们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既要保证后进生的学习效果,又要照顾到优等生的心情,安抚到他们的情绪。
2020年11月。
《三角形的特性》评课稿(郭德芳)
《三角形的特性》案例分析本学期,我们四年级同课异构的课题是《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的特性》是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了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景、安排了有趣的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概念。
执教的两位老师对本节课均做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现结合钟莉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特性》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精彩描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钟老师在本节课中,非常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片段:片段一:从生活中找三角形师: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欣赏几张图片。
课件播放图片:金字塔、天安门、桥师:大家有没有从图片中发现我们熟悉的图形?生:发现了三角形……片段二:从生活中找“三角形稳定性”的运用师: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利用了三角形稳定性的特征?学生自由回答师:老师也给大家找了几个例子。
课件播放:自行车、篮球架、电线杆……评析:在片段一中,钟老师带领孩子们从身边出发,从我们熟悉的事物出发,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的三角形。
片段二则是让孩子们带着对“三角形稳定性”的理解,从生活中找出例子。
“生活——数学——生活”,数学课堂正是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循环中,体现着它的价值。
二、注重动手操作的开展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直接、最常用的实践活动,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几何课堂中,动手操作显得尤为重要。
片断三:画三角形师:生活中有许多三角形,你能把它画下来吗?课件出示提示:拿出准备好的纸、彩笔和尺子,画一个三角形;想一想,画三角形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生在纸上画三角形,师巡视。
《三角形的特性》评课稿(通用6篇)
《三角形的特性》评课稿评课稿是评价课堂教学。
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的书面稿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角形的特性》评课稿,望采纳!《三角形的特性》评课稿篇1一、亮点1、注重从生活中的素材创设情境。
庄老师在教学中,搜集了自行车、房屋、电线杆等素材,让学生对于三角形有初步的认识。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通过出示三组图形,让学生进行判断,哪组是三角形,学生都能较好地进行判断。
2、注重动手操作,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在教学中,庄老师首先让学生用三根同样长的小棒进行拼摆,再用四根小棒同样长的小棒拼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三根同样长的小棒,只能摆出一种三角形,而用四根小棒可以摆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两种,从而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这对于学生的深层次理解三角形的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建议1、三角形的概念理解不是特别深刻,还应围绕三角形概念的特点:一是三条线段;二是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个端点相连)。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初步感知三角形后,让学生画一画三角形,从而知道三角形不仅有三条线段、三个角、三个顶点,而且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也就是每相邻两个端点相连。
然后通过出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具体判断哪个图形是三角形,为什么,从而明确三角形的概念。
这样,对于巩固加深三角形的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2、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画三角形的高的方法。
如何画三角形的高,具体画法是:把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与三角形的一条底重合,另一条直角边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重合,然后沿着三角形的顶点向底边画一条垂直线段,顶点与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特性》评课稿篇2三角形的特性这一单元的内容知识点多、零散,许老师执教的这节复习课既全面整理和复习了知识,又教给了学生复习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视知识的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首先,许老师让学生整体回顾本单元的内容,如三角形的意义、特性、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知识,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这样利于学生抓住主干、主要知识,然后再由主干到枝节,脉络清晰有条理,利于学生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特性例1》评课稿
《三角形的特性例1》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听了赵老师的这堂课感受颇深。
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设计安排合理,老师驾驭课堂能力强,是一节成功的课。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
1、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中,赵老师不是直接给出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观察讨论总结出知识,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如在教学什么是三角形的时候,赵老师没有直接把“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这个定义直接地呈现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观察学具,再让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征,自己总结,从而得出三角形的意义。
2、新旧知识联系紧密,教学中结合旧知识,自然过渡到新知识学习。
由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平面图形,得出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围成的平面图形;由原来会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引入到学画三角形高知识中来。
3、注重难点突破
学画三角形的高是本节课教学难点,教学中,老师对画直角三角形及钝角三角形的高进行引导、学习、交流。
而且还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4、学习方法灵活多样
整节课围绕着探究、验证、巩固内化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探究,并从中解决问题的所在。
从这节课,也可以看出赵老师对知识的理解比较深,对教材的钻研比较透彻,整节课上得流畅、自然,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较好,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比较高,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探究中来,学生学得高兴,印象也很深刻。
几点建议:
1、教学时间安排不恰当,有点前松后紧。
2、老师黑板上画图,要用尺子来画,这样规范些。
3、展示学生作业时,距离远了些,后面学生很难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