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草原统计年鉴:全世界2015年主要国家森林面积及变化统计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重点知识问答及课后思考题答案
学不同思想流派的主张,特别是区域学派、景观学派、环境生态学派;掌握地理科学 研究方法,特别是现代地理学与 3S 结合的新方法的使用;了解地理科学在社会经济、 科学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掌握现代地理学特征、面临的挑战及任务。 2)《中国地理教程》 上篇:总论 (1)中国地理区位:掌握第二节中国的地理特征,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地理景观格局:掌握我国大地构造格局、地势即其地理意义、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青藏高原隆起对气候及地理景观的影响、我国水热条件特点、自然带的分异、LUCC。 (3)人口与城镇化:掌握我国人口结构、人口密度分布、城市化进程阶段;重点掌握“胡 线”及其地理意义。如欲了解更多可以通过 qq2593665687 或电话 18012981114 进行咨询。 (4)国土开发: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了解其他资源与其开发;熟知我国工业 化进程,掌握区域开发战略。 (5)区域划分:掌握自然区划的理论、行政区划的原则和经济区划的原则,掌握三大经济 地带和七大经济区特征。 中篇:专论 ……………… 下篇分论 ………………
2
华中师范大学城环院
《中国地理》重点知识问答
(王静爱版,145 道)
GIS 遥感地理学,考研我们做的更专业
适合科目: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GIS 资料有效期至 2015 年 1 月份
地学考研中心人文、自然小组倾力打造之精品资料
目录
一、上篇总论............................................................................................................................. 1 1、与美国相比,为什么我国的荒漠区偏北?.............................................................. 1 2、荒漠化气候的特点?...................................................................................................1 3、简述中国地理特征。...................................................................................................1 4、简述我国地表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真题★★★).................................... 1 5、简述我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及其影响。.......................................................... 2 6、概述我国山地格局的地理意义。...............................................................................2 7、简述我国线性构造带的主要特点...............................................................................2 8、简述中国气候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012 年真题★★★★)。...2 9、简述我国水热条件的特点...........................................................................................3 10、简述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的特征(2011 年真题★★★★)。............................. 3 11、简述决定我国气候水热条件分异的主要原因(真题★★★)。.......................... 3 12、简述台风的定义、成因、在我国的登陆地域、走向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3 13、评价我国的气候。.....................................................................................................4 14、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气候的影响.............................................................................4 15、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地质地貌的影响.................................................................... 5 16、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水文的影响.............................................................................5 17、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植物的影响.............................................................................6 18、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地表环境分异的作用与影响................................................ 6 19、什么是土地资源,它具有哪些属性?.................................................................... 6 20、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真题★★★)。.................................................. 7 21、试述我国后备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真题★★★)。.......................................... 7 22、什么是土地利用,我国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 7 23、什么是土地覆盖,我国土地覆盖状况?................................................................ 8 24、LUCC 及其变化......................................................................................................... 8 25、叙述我国大地构造的特点,思考其对地貌的影响。(城环院,基地班,2014 真 题)................................................................................................................................... 10 26、青藏高原隆起对地理景观格局的形成有何影响?(城环院,基地班 2013 论述 题)................................................................................................................................... 10 27、中国城市景观........................................................................................................... 10 28、论述影响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对策(真题★★ ★★★)........................................................................................................................... 11 29、中国人口迁移的特征............................................................................................... 11 30、“胡线的地理意义”................................................................................................... 11 31、为什么“胡线”所框定人口密度格局始终未变?(城环院,基地班 2013 真题)12 32、简述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成原因(真题★★★)...................................... 13 33、简述中国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扩散的走向、结果及其成因.......................... 13 34、论述中国各主要区域文化及特征...........................................................................13 35、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并概述其精华和糟粕(真题★★★★).. 14 36、简述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14 37、简述我国村镇建设近年发展变化及今后建设的主要目标(真题★★★★).. 14 38、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出发简述土地的持续利用.................................................. 15
世界森林和中国森林分布状况
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景。因而,森林类型和树种非常复杂。
•
这里天然原始林和成、过熟林比重大。面积占90%以上,蓄积量比重超过95%。
•
单位面积蓄积量很高。川西高山峡谷林区,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达280立方米/公顷,
西藏波密岗乡一片200年生的云杉林,平均胸径达92厘米,树高57米,蓄积量达1950立
业局分布。其次,陕、甘的陇东地区
(小陇山、子午岭),陕西黄龙山、
桥山,山西的管涔山、太岳山、吕梁
山、五台山、关帝山、中条山等为次
生林区。
•
•
• 本地区是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主要地区,黄土高原为我 国最大、最严重的水土流失地区,防止水土流失,保水保 土为该地区发展林业的重点任务,也是为本地区脱贫致富 创造良好的条件。蒙新高原是我国干草原和荒漠区,风沙 危害尤为严重,每年沙漠化面积以千万亩速度扩大,因此, 防风固沙是这里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解放后,尤其是七 十年代以来,营造各种防护林近亿亩,基本上控制了蒙新 地区的风沙危害;平原地区基本实现了林网、林带的保护; 部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进行了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水 土流失的面积有所缩小,灾情减轻。
。还应结合名胜古迹发展风景林和森林公园。
(五)西北和华北西部地区
•
本区包括的范围有山西、陕西、甘
肃、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古自治
区的中、西部。
•
西北地区森林资源基本指标:
•
西北地区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
秦岭南坡(汉中、甘肃白龙江流域)、
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青海东南
部等。这里为原始林区,并有国有林
(五)全球森林的三分之一用于木质和非木质产品生产
•
用于生产木质和非木质产品的森林比重大于50%的国家和地区全
方案与办法的区别
方案与办法的区别方案与办法的区别【1】一、方案:指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的规划。
二、办法(一)什么是“办法”办法是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词语,意为“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现今也指一种应用写作的法规性公文文件。
(二)“办法”的特点(1)办法的法规约束性侧重于行政约束力。
(2)办法的条款都具体、完整,不能抽象笼统。
(三)办法的分类办法的分类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办法可分为实施文件办法和工作管理办法两种。
(四)办法的写法办法由首部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1.首部。
包括标题、制发时间和依据等项目内容。
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
制发时间、依据。
标题之下用括号注明规定制发的年、月、日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近百年来,许多观测资料表明,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中国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
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通过实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建设以及实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一、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有关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观测事实包括:一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
从地域分布看,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气候变暖明显,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著;从季节分布看,冬季增温最明显。
从1986年到xx年,中国连续出现了20个全国性暖冬。
二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
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9毫米,但1991年到2000年略有增加。
近300年来中国森林的变迁_何凡能
地理学报ACTAGEOGRAPHICASINICA第62卷第1期2007年1月Vol.62,No.1Jan.,2007近300年来中国森林的变迁何凡能,葛全胜,戴君虎,林珊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摘要:以清代以来史料为依据,在现代清查统计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森林变迁大体趋势及主要过程的客观把握,重新校订了1949年和1700年前人的估算数据,回溯估算了1750 ̄1900年中国各省区每50年森林面积与森林覆被率值,并与现代森林清查资料衔接,分析1700 ̄1998年近300年来中国森林变迁的时空特征。
结果表明:近300年来中国现境内共减少森林面积约0.95×108ha,森林覆被率减少9.2个百分点,变化曲线呈先抑后仰;以1960s为界,此前呈加速递减态势,260年间减少森林面积达1.66×108hm2,覆被率下降约17个百分点;1960s以后呈逐步增长态势,近40年间增加森林面积约0.7×108hm2,覆被率提高了约8个百分点。
结果还表明:近300年来中国森林消长,西部地区均小于东部地区;在1700 ̄1949年的锐减期中,东北、西南和东南三区是森林面积缩减最为严重的地方,大部分省区覆被率下降超过20个百分点,其中黑龙江达50个百分点,吉林达36个百分点,川渝地区达42个百分点,云南达35个百分点;在1949 ̄1998年的恢复期中,西部各省区森林覆被率增加均小于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除黑龙江、湖北和沪宁外)均超过5个百分点;其中粤琼、广西、安徽、京津冀、山东、河南、浙江、福建等省区高达10个百分点以上。
关键词:森林变迁;清代;民国时期;中国近年来,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过去数百年全球或区域尺度森林植被变化的历史重建问题,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因为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陆地表层主要覆被类型之一,其增损对大气碳平衡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中国林业草原2016年统计数据:各地区森林公园主要指标一
2252 180580 450744 164253 235963 518652 412850 391616 420075 496712 1144399 269343 168454 194375 1200551 289300 151371 1186760 347041 990353 539025
293674 389133 982591
422118
140007 2040211
89773 1959898 1511066
1952 51781 222603 108791 124776 378349 209689 134027 311372 320805 206171 214030 119102 136303 1070834 165589 117564 1186760 185392 471751 293297 28587 1135366 129972
各地区森林公 园建设与经营 情况主要指标 (一)
地区
全国合计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内蒙古集
团 辽宁 吉林 吉林集团 黑龙江 龙江集团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大兴安岭
森林公园 总数 (处) 3392 31 1 101 132 55
省级森林 公园数量
(处) 1457 16 75 56 21
-
42 25
46 17
1 46 80 49 127 120 66 83 57 57 79 36 17 61 57 44 15
53 70 15
7 36
-
省级森林 公园面积 (公顷)
4298747 27822 -
中国林业草原统计年鉴:2015年林业系统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情况统计
八.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个
110
九.鸟类环志中心(站)个数
个
1385
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个数
个
638
十在一野.野生生动动植植物物科科研研及及监监测测机机构构中个各数类专业技术 个
2957
人 十员 二.从事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的职工 人
52325
人数
人
17514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人
254454
十三.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投资完成额 万元
123633
中央投资
万元
72619
地方投资
万元
摘编自《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15》
野生植物就地保护小区面积
百公顷
1051
五.野生植物种源培育基地
个
6994
六.野生动物种源繁育基地(不含观赏展演单位) 个
193
1.公益性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
个
6801
2.商业性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
个
457
七.野生动物观赏展演单位
个
192
1.动物园
个
41
2.野生动物园
个
224
3.马戏团等展演单位
个
2832
中国2015年林业系统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本建年设实情际况统计
指标
单位2Βιβλιοθήκη 28一.年末实有自然保护区个数
个
345
国家级
个
1242503
二.年末实有自然保护区面积
百公顷
810837
国家级
百公顷
49
三.国际重要湿地个数
个
41124
国际重要湿地面积
中国林业草原统计年鉴:历年木材.竹材及木材加工.林产化学主要产品产量统计(1949-2014)(一)
*1151.40 1151.40 664.00 759.90 678.20 890.80 824.10 3817.00 1187.60 1454.70 1622.90 778.70 672.80 5716.70 826.40 1063.90 1160.10 3050.40 1117.80 1157.40 909.10 1004.80 1100.30 5289.40 1104.90 957.80 993.10 1009.00 1069.10 5133.90 1001.10 1125.20 1105.50 1271.40 1368.70 5871.90 1301.06
116.67
39.41
66.99
摘编自《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15》
10.27
400784
栲胶(吨)
紫胶(吨)
*88 88 120 157 568 1275 1633 3753 3679 11266 13650 6661 4800 40056 6078 9276 13064 28418 15789 14320 13100 18969 22098 84276 23209 21850 17581 18085 20861 101586 19066 23959 30130 33831 36314 143300 40159
注1:9标82有年*号的产品产量数据为1949-1952年合计数.5041.25
10183
1360.85
摘编自《中国林业统计年
材及木材加工.林产化学主要产品产量统计(1949-2014)(一)
人造板(万立方米)
总计
其中
胶合板
纤维板
刨花板
松香(吨)
*4.5 4.50 3.54 4.65 5.18 5.64 6.98 25.99 12.57 16.47 20.71 9.58 9.52 68.86 13.60 16.89 22.06 52.55 23.13 16.78 14.07 20.06 24.04 98.08 27.81 31.74 35.20 33.99 37.37 166.10 38.11 45.87 62.45 77.46 91.43 315.32 99.61
中国森林面积历史变..
一个负面的例子: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是建国以来最 严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灾,大火持续燃烧了21天,烧 过了100万公顷土地,焚毁了85万立方米木材。造成这 场特大森林火灾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最初火源是林 业工人违反规章制度吸烟,以及违反防火期禁止使用 割灌机的规定,违章作业造成的。再举一个正面的例 子:大自然因雷电而造成的森林火灾,如果没有人去 救火,这片森林可能就被毁灭了;而如果有人发现火 灾,并组织人力去救火,那么就能保护了这片森林。
近300年来中国森林消长,西部地区均小于 东北地区;在1700~1949的锐减期中,东北、 西南和东南三区是森林面积缩减最为严重的 地方,大部分省区覆盖率下降超过20个百分 点,其中黑龙江达50个百分点,吉林达36个 百分点,川渝地区达24个百分点,云南达35 个百分点;在1949~1998年的恢复期中,西 部各省区森林覆被率增加均小于5个百分点, 东部地区(除黑龙江、湖北和沪宁外)均超 过5个百分点;其中粤琼、广西、安徽、京 津冀、山东、河南、浙江、福建等省区高达 10个百分点以上。
第二次作业
• 0701011第二组 • 小组成员:华柯、贡久卓玛、戴蓓、黄雅 萍、范婷、吉丹、蔡风龙、蔡明伟、黄康、 黄凯。
近300年来中国现境内共减少 森林面积约95,000,000ha, 森林覆被率减少9.2个百分点, 变化曲线呈先抑后仰;以 1960s为界,此前呈加速递减 态势,260年间减少森林面积 达166,000,000 hm2 覆被率 下降约17个百分点;1960s以 后呈逐步增长态势,近40年间 增加森林面积约70,000,000 hm2 覆被率提高了约8个百分 点。
分析中国的森林利用结构可以发现:中国森林利 用结构并没有表现出从燃料利用到材料利用,再 到原料利用的演变过程,而是从燃料利用阶段直 接跨入了原料利用阶段。 从人均消费量指标来看,中国人今年森林消费总 量、燃料利用和材料利用的人均消费量都低于世 界消费水平,人均原料利用的消费量则高于世界 水平。 因此,中国森林利用的总体评价可以概括为低人均 消费水平下的利用结构高度化。中国于20世纪末期 开始进入森林原料利用阶段。相比较国际经验来说, 已经表现出了极大的超前性;几乎是在同时期,中 国林业也开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巨变。
中国林业和草原统计年鉴数据
数据分享I中国林业和草原统计年鉴数据目录一1森林和湿地资源全国森林资源情况全国湿地资源情况2生态建设全国营造林生产主要指标2016年与2015年比较各地区营造林生产情况(一)各地区营造林生产情况(二)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情况一各地区林业重点生态工程造林面积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情况各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情况(一)各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情况(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情况(一)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情况(:)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情况(一)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情况(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各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一)一各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情况一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各地区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一)各地区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二)一各地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情疝二F各地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情况(二)各地区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一)一各地区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二)各地区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一)各地区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二)各地区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一)各地区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二)各地区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情况(一)一各地区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情况(二)各地区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情况(一)各地区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情况(二)一林业系统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情况各地M林业系统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情况(一)各地区林业系统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情况(三J 各地区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分类情况各地区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分级情况3产业发展林业产业总产值(一)(按现行价格计算)林业产业总产值(二)(按现行价格计算)各地区林业产业总产值(一)(按现行价格计算)各地区林业产业总产值(二)(按现行价格计算)各地区林业产业总产值(三)(按现行价格计算)各地区林业产业总产值(四)(按现行价格计算)全国主要林产工业产品产量2016年与2015年比较全国主要木材、竹材产品产量一各地区主要木材、竹材产品产量(一)各地区主要木材、竹材产品产量(二)全国主要经济林产品生产情况各地区主要经济林产品生产情况(一)各地区主要经济林产品生产情况(二)一各地区主要经济林产品生产情疝才全国油茶与花卉产业发展情况各地区油茶与花卉产业发展情况(一)各地区油茶与花卉产业发展情疝三厂全国主要林产工业产品产量各地区主要林产工业产品产量(一)一各地区主要林产工业产品产量(二)各地区主要林产工业产品产量(三)全国主要林产品销售实际平均价格各地区主要林产品销售实际平均价格(一)各地区主要林产品销售实际平均价格(二)各地区林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发展情况一各地区森林公园建设与经营情况主要指标(一)各地区森林公园建设与经营情况主要指标(二)各地区森林公园建设与经营情况主要指标(三)一4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一林业系统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主要指标2016年与2015年比技"林业系统按行业分全部单位个数、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一)林业系统按行业分全部单位个数、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二)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个数(一)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个数(二:)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年末人数(一)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年末人数(二)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从业人员年末人数(一)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从业人员年末人数(二)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在岗职工年末人数(一)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在岗职工年末人数(二)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其他从业人员年末人数(一)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其他从业人员年末人数(二)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年末人数Gr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年末人数(二)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实有离退休人员年末人数(一)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实有离退休人员年末人数(二)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一)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二)林业系统按行业分职工伤亡事故情况各地区林业系统按行业分职工轻伤事故情况各地区林业系统按行业分职工重伤事故情况各地区林业系统按行业分职工死亡事故情况国家林业局机关及直属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5林业投资林业投资完成情况各地区林业投资完成情况(一)各地区林业投资完成情况(二)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各地区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一)各地区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二)各地区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三)林业利用外资基本情况各地区林业利用外资项目个数各地区林'业实际利用外资情况一各地区林业协议利用外资情况国家林业局机关及直属单位林业投资完成情况(一)国家林业局机关及直属单位林业投资完成情况(二)6林业教育2016~2017学年初普通高、中等林业院校和其他高、中等院校林科基本t品厂2016~2017学年初普通高等林业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林科研究生分学科情况(一)2016~2017学年初普通高等林业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林科研究生分单位情况(二)2016~2017学年初普通高等林业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林科研究生分单位情况(三)2016~2017学年初普通高等林业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林科本科学生分专业情况(一)20I6~20I7学年初普通高等林业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林科本科学生分专业情况(二)2016~2017学年初普通高等林业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林科本科学生分专业情况(三)2016~2017学年初普通高等林业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林科本科学生分专业情况(四)2016~2017学年高等林业(生态)职业技术学院和其他高等职业学院林科分专业情况(一)2016~2017学年高等林业(生态)职业技术学院和其他高等职业学院林科分专业情况(二)2016~2017学年高等林业(生态)职业技术学院和其他高等职业学院林科分专业情况(三)2016~2017学年高等林业(生态)职业技术学院和其他高等职业学院林科分专业情况(四)2016~2017学年高等林业(生态)职业技术学院和其他高等职业学院林科分专业情况(五)2016~2017学年初普通中等林业(园林)职业学校和其他中等职业学校林科分专业学生情况(一)2016~2017学年初普通中等林业(园林)职业学校和其他中等职业学校林科分专业学生情况(二)附录•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主要统计指标.东北、内蒙占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营林生产情况(一)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营林生产情况(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营林生产情况(一)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企营林生产情况(ΞΓ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一)(按现行价格计算)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二)(按现行价格计算)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一)(按现行价格计算)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二)(按现行价格计算)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三)(按现行价格计算)东北、内蒙占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四)(按现行价格计算)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一)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一)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非木材产品产量东北、内蒙占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非木材产品产量(一)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非木材产品产量(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非木材产品产量(三)东北、内蒙占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一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一)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林业投资完成情况(一)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林业投资完成情况(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林业投资完成情况(二J东北、内蒙占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林业投资完成情况(二S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林业投资完成情况(三7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林业投资完成情况(四)东北、内蒙占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林业投资完成情况(五F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林业投资完成情况(六,附录一:林业工作站和乡村林场基本情况各地区乡镇林业工作站基本情况一各地区地、县级林业工作站及管理人员情况各地区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素质和培训情况一各地区乡镇林业工作站建设完成投资情况一各地区乡镇林业工作站职能作用主要指标情况一各地区乡村护林员情况一各地区乡村林场基本情况一附录三森林主要灾害情况一全国森林主要灾害情况(一)全国森林主要灾害情况(二)各地区森林火灾情况(一)-各地区森林火灾情况(二)一各地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防治情况一各地区森林病害发生防治情况一各地区森林虫害发生防治情况一各地区森林鼠害发生防治情况一各地区林业有害植物发生防治情况一各地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机构情况一各地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金投人情况一附录四全国分县造林情况一分县造林完成情况一附录五全国历年主要统计指标完成情况一全国历年营造林面积一全国历年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完成造林面积一全国历年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实际完成投资及国家投资情况(一)-全国历年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实际完成投资及国家投资情况(二)-全国历年木材、竹材及木材加工、林产化学主要产品产量一全国历年林业投资完成情况一附录六2007~2016年主要林产品进出口情况2007~2016年主要林产品进出口金额(一)2007~2016年主要林产品进出口金额(二)2007~2016年主要林产品进出口数量(一)________________ 2007~2016年主要林产品进出口数量(二)附录七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情况全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情况(一)全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情况(h各办事处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情况(一)各办事处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情况(二)各办事处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情况(三)各办事处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情况(四)附录八世界主要国家林业情猊2015年世界主要国家森林面积及变化2014年世界主要国家林产品产量、贸易量和消费量(一)2014年世界主要国家林产品产量、贸易量和消费量(二)篇幅有限,仅做部分展示,可在订阅号“citybox城市沙盒”上搜索下载基本信息数据名称:中国林业和草原统计年鉴数据格式:其他数据时间:2001-2019年数据坐标系:WGS84数据来源:网络公开数据原名为《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20年后更名为《中国林业和草原统计年鉴》;数据中可能包含EXCel表格、PDF文档之中的一个或多个,并非每一年数据格式都一致;由于统计年鉴在部分年份可能进行统计项目的调整,所以不同年份统计年鉴统计项可能不完全一致。
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
• 2.6农业环境污染。 • 土质退化严重,我国酸雨面积已占国土
面积的40%以上;重金属污染面积至少2 000万公顷,农药污染面积约1300万~1600 万公顷;我国因固体废弃物堆放而被占用 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达200万亩以上。农田 退化面积占农田总面积的20%。
•
此外,遗传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如山
•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北方重于
南方;中小城市污染势头甚于大城市;产煤区
重于非产煤区;冬季重于夏季;早晚重于中午。
目前我国能源消耗以煤为主,约占能源消费总
量的3/4。煤是一种高污染能源,燃烧产生大 量的粉尘、 CO₂等污染物,是我国大气污染日 益严重的主要原因。
• 2.4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 中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
• 3.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
提高,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经济奇迹,社会主义制
度的优越性和凝聚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是,我们要
清醒认识到,中国在取得经济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
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
东黄河入口和黑龙江三汀源的野生大豆,
云南、广东、海南的野生稻,由于石油开
发、农田开垦和人畜侵害,其面积不断缩
小,有的地方已经绝迹。
3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
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
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
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文明理念。
• 4.1.2 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关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突飞
2003-2020年全国各地区森林面积、蓄积量、覆盖率-1页
12.07
460.27
775.64 502.69 263.54 26.78 13737.98
787.25 321.09 167.63
20.5
12923.37
4499.17 2614.85 600.01
22.1 152704.12
735.92 571.83 315.32 39.24 29749.18
904.79 784.87 175.94 41.49 101295.77
中国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林业用地面积 (万公顷)
森林面积 (万公 顷)
人工林面积 (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 (%)
森林蓄积量 (万立方米)
32368.55 22044.62 8003.1 22.96 1756022.99
107.1
71.82 43.48
43.77
2437.36
20.39
13.64 12.98
山西省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国林业草原统计年鉴:2015年国家林业局机关及直属单位林业投资完成情况统计(一)
单位
总计 国家林业局信息中心 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 国家林业局林业工作站管理总站 国家林业局林业基金管理总站 国家林业局宣传中心 国家林业局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中心 国家林业局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中心 国家林业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建设局 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草)工程管理办公室 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 国家林业局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管理中心 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 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监督管理办公室 国家林业局亚太森林网络管理中心 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 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林业局人才开发交流中心 国家林业局对外合作项目中心 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信息中心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 中国绿色时报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国家林业局国际竹藤中心 中国林学会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中国花卉协会 中国绿化基金会
3556
3556
20802
20802
20
20
809
809
3078
2591
1307
1307
543
543
2485
2195
705
705
2518
2518
1035
1005
2257
2257
387
387
3757
3757
1674
1674
-
-
1743
840
709
709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8
2318
8278
8278
1958
1958
204
本年计划投资
427795 3452 20741 20 3785 1166 470 2882 705 2571 957 2308 499 3329 1687 1961 709 2318 14267 3865 1314 4366 8108 4044
我国林业特色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林业特色资源主要指以生产除木材以外的果品、食用油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林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资源。
按照资源类型可分为木本油料、木本粮食、木本调料、木本药材和其他工业原料资源等。
林业特色资源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是工业、农业、医药、国防等诸多领域的重要原料来源,是促进农民增收就业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利用国土资源、促进资源绿色增长、改善生态环境,对于优化饮食消费结构、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林业特色资源产品生产具有持续性、可再生性和环境友好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在保护生态、消除贫困和产业发展领域具有巨大潜力[1]。
我国林业特色资源丰富,种类繁多,面积、产量均居全球首位。
本文分析木本油料、木本粮食、木本调料、木本药材和其他工业原料资源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为我国开发利用林业特色资源提供参考。
1现状及产量变化分析1.1木本油料资源油料植物是指植物体内(果实、种子或茎叶)含油脂8%以上的植物。
油脂既是食用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医药、皮革、纺织、化妆品和油漆等工业的重要原料[2]。
我国木本油料树种有400多种,可利用的有220多种。
含油量在15%~60%的有200多种,在50%~60%的有50多种,已广泛栽培提供油料的有30多种[3]。
油茶、核桃、油橄榄和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树种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较大。
根据第九次清查结果,我国油茶种植面积为219.27万公顷,核桃为169.75万公顷,油橄榄为1.77万公顷。
根据《中国林业和草原统计年鉴2019》记载,2019年,我国的木本油料产量770.63万吨,其中核桃和油茶的产量合计736.85万吨,占全部木本油料产量的95.62%。
云南、湖南和新疆三省区的木本油料产量超过百万吨,分别是142.22万收稿日期:2021-07-17作者简介:郝月兰(1983—),女,河北衡水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经营管理。
E-mail :****************。
世界森林面积排名前15的国家
世界森林面积排名前15的国家
张东方(译)
【期刊名称】《绿色中国》
【年(卷),期】2024()4
【摘要】对非林业人士而言,也许并不清楚世界森林面积排名前15位的国家有哪些?即使就林业工作者而言,是否又都知道那么清楚?如前文《什么样的森林才算“森林”》所述,不同国家对计入森林覆盖率的标准还不一样,故排位是以什么为标准很重要。
译者从“全球木材和木制品市场”网站上见到此文后,第一时间翻译出来并分享给读者,相信读者通过此文可对全球森林分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正如此文结束时所言——“让我们花点时间来欣赏这些遍布各国的绿色巨人,保护它们不仅是这些国家的责任,也是我们所有共享这个美丽星球的人的责任。
”
【总页数】4页(P42-45)
【作者】张东方(译)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2005年世界天然气产量排名前20位的国家
2.从2018年田径项目世界前20国家排名预测我国田径东京奥运会成绩
3.各国审计机关LOGO的审计文化比较研究-
-以世界GDP排名前五十的国家为例4.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报告指出,中国等亚洲国家森林面积的恢复减缓世界森林退化5.2003年世界出口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2015
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2015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全球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全球森林资源的现状和趋势,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进行了一项全球森林资源评估,于2015年发布了《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2015》。
报告指出,全球森林覆盖面积在过去25年里几乎没有变化,仍然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
然而,报告也揭示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趋势。
全球森林面积的减少主要集中在热带地区,尤其是南美洲和非洲。
这主要是由于森林砍伐、非法伐木、森林火灾以及农地、城市化的扩张等人类活动所引起的。
报告还指出,全球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森林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森林不仅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也是全球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维持气候稳定和土壤保持。
此外,森林还为人类提供了木材、食物、药物等丰富的资源。
然而,由于过度砍伐、滥伐、非法伐木等活动,全球森林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首先,应加强国际合作,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和政策,加强对非法伐木行为的打击。
其次,要推动可持续林业管理,通过合理规划、科学经营和监测,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特别是对受到破坏的森林进行修复和再造。
报告还强调了全球森林资源评估的重要性。
只有了解森林资源的现状和趋势,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的发布,为各国政府、环保组织和科研机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同时,报告也提醒人们,保护森林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2015》揭示了全球森林资源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份报告的发布,为全球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全球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和地球的未来创造更加美好的前景。
中国林业草原统计年鉴:2015年国有林区营林生产情况统计
七.年末实有封山(沙)育林面积
公顷
1234214
八.森林管护面积
公顷
40097156
九.年末实有育苗面积
公顷
3670
国有育苗面积
公顷
2163
摘编自《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15》
2东25北27.内蒙古重
3175 1470 117020 117020 1204145 12869 3525 5298 661974 27277778 1087 850
公顷
22220
2.有林地和灌木林地新封山育林面积
公顷
17811
四.退化林修复面积
公顷
122811
纯林改造混交林面积
公顷
-
1.低效林改造面积
公顷
122811
2.退化防护林改造面积
公顷
-
五.森林抚育面积
公顷
1431944
六.人工更新面积
公顷
13817
新造混交林面积
公顷
3586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面积
公顷
5335
指标名称
中国2015年国有林区营林
41374
新造混交林面积
公顷
6458
新造灌木林面积
公顷
1603
新造竹林面积
公顷
-
二.飞播造林面积
公顷
666
1.荒山飞播面积
公顷
333
2.飞播营林面积
公顷
333
三.当年新封山(沙)育林面积
公顷
40031
1.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332
95.4
说委明内:资瑞料拉来源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15年全88球20森5 林资源评估报4告66》83.
52.9
摘编自《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15》
主要国家森林面积及变化统计 2010-2015年森林面积变化 年变化量(千公 年变化率(%)
-16
-0.1
-311
-0.2
200
0.9
-174
国家(地区)
全世界2015年主要国家森林面积及变化统计 土地面积(千公 2015年森林面积
森林面积(千公 占国土面积的
非洲
中非共和国
62298
22170
35.6
刚果民主共和国
226705
152578
67.3
加蓬
25767
23000
89.3
苏丹
186665
19210
10.3
亚洲
日本
36450
24958
-0.1
3751
-5
-0.2
35115
-72
0.9
5405
47
-0.6
1378
-9
-
-
-
0.8
1406
11
2.8
918
24
-2.1
10227
-223
-0.4
920
-4
1.9
5034
90
-1.3
1342
-18
-0.4
1506
-6
0.8
878
7
-
2320
-
2.1
2935
57
0.3
3663
9
1.6
1385
68.5
蒙古
155356
12553
8.1
大韩民国
9710
6184
63.7
印度尼西亚
171857
91010
53.0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23080
18761
81.3
马来西亚
32855
22195
67.6
缅甸
65755
29041
44.2
泰国
51089
16399
32.1
越南
31007
14773
47.6
欧洲
芬兰
30390
34.0
美利坚合众国
916192
310095
33.8
大洋洲
澳大利亚
768230
124751
16.2
新西兰
26331
10152
38.6
巴布亚新几内亚
46312
33559
72.5
南美洲
巴西
835814
493538
59.0
智利
74353
17735
23.9
哥伦比亚
110950
58502
52.7
苏里南
16066
22218
73.1
法国
54766
16989
31.0
德国
34861
11419
32.8
意大利
29414
929931
49.8
西班牙
49880
18418
36.9
瑞典
41034
28073
68.4
北美洲和中美洲
加拿大
909351
347069
38.2
墨西哥
194395
66040
-0.9
-2
-
-97
-0.8
-8
-0.1
-684
-0.7
189
1.0
14
0.1
-546
-1.8
30
0.2
129
0.9
-
-
113
0.7
2
-
54
0.6
-41
-
34
0.2
-
-
-47
-
-92
-0.1
275
0.1
308
0.2
-
-
-3
-
-984
-0.2
301
1.8
-27
-
-4
-
-164
-0.3
2015年森林立 2010-2015年森年林变立化木率蓄(积%变) 年变化量(千立
21
-
81488
-7
1.6
1212
19
0.3
2989
8
-
-
-
-0.1
4727
-5
1.1
40699
423
-
-
-
0.4
3975
15
-
5195
-
-0.1
96745
-120
-
-
-
-
-
-
-
3816
-1
-
-
-
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