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两河流域的创世神话与历史
世界文明的摇篮两河流域的灿烂文化

世界文明的摇篮两河流域的灿烂文化迪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古希腊人把两个流域叫做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方。
欧洲古代文明最高成就就是古希腊的文化,然而当古希腊人还没有证迈进文明时代的时候,两颗流域的文明已经延续了约2000年,后来的许多成就,就是在两河流域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让无数后人为之倾倒?美索不达米亚又分为两个部分,南边的叫巴比伦尼亚,北边的叫亚述。
就今天来说,两河流域相当于今天伊拉克一带。
两个流域文明时代最早的居民是苏美尔人,他们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间就来到了这里,两河流域的最初文明就是他们建立的属于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以及迦勒底人,继承和发展了苏联人的成就,使两个流域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页,其中巴比伦的成就最大,因此两河流域文明又被称为巴比伦文明。
两个流域文明起源于两河流域的南部,这里是两河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同埃及的尼罗河一样,两河也是定期泛滥时涨时落,只有建设起堤坝沟渠来蓄水排洪,人们才能够耕种收获两个邻居的居民主要使用牛驴拉着物理耕地,最主要的农作物是大麦和椰枣。
大麦酒是人们最喜欢喝的饮料,椰枣是人们的主食之一。
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编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农书《农人历书》。
《农人历书》以一个老农教育儿子的口气写的这位老农民,对儿子不厌其烦的讲述者,如该如何务农,要注意的各种事项,比如怎样节约灌溉用水,不要让牲口践踏农田,驱赶尸骨的飞鸟,及时收割等等。
大约在5000年前,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就会制作陶器了。
他们制作的陶器主要是彩陶色彩,富丽夺目,有的还有图层,人们常用生活用具象酒杯、油缸、炉子、灯盏等几乎全是陶制的,最有趣的是人死后用的棺椁也是用陶土烧制的,形状像是个有盖的长方形大箱。
古代两河流域缺少石料,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是粘土垒墙,盖房铺路,都是用粘土插上切碎的麦秸制作的土砖。
古代两河流域著名史诗

古代两河流域著名史诗
古代两河流域(即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出土了大量的文字和文物,包括了许多史诗作品。
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的史诗:
1.《吉尔伽美什史诗》(Epic of Gilgamesh):被认为是世界
上最早的叙事诗之一,讲述了古巴比伦王国英雄吉尔伽美什的冒险故事。
2.《迦南史诗》(Epic of Atrahasis):叙述了大洪水的故事,
广泛流传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3.《创世纪》(Book of Genesis):《圣经》中的第一卷,包
含了从创世到迦南地的历史,可能受到了古代两河流域文化的影响。
4.《巴比伦创世史诗》(Babylonian Creation Epic):描述了
巴比伦神话中的宇宙创造过程。
5.《大鹏展翅》(Enuma Elish):古巴比伦神话中的创世史诗,讲述了天地的形成、众神的起源以及维护秩序和神权的斗争。
这些史诗在古代两河流域地区具有重要的宗教和文化意义,对后世影响深远。
两河流域──古代人类文明的摇篮

两河流域──古代人类文明的摇篮两河流域 ,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下游 ,通常称做美索不达米亚〔希腊语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平原 ,这个地方是古代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由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三局部组成 ,其中巴比伦文明以其成就斐然而成为两河流域文明的典范 ,古巴比伦王国与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构成了人们所说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早在公元前5000年 ,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繁衍生息。
他们在交流中逐渐创造了象形文字。
阿卡德人对它加以继承和改造后 ,成为据今所知的世界上最古老文字──楔形文字。
这种文字用芦苇秆和动物骨头在软泥上所刻 ,落笔时力度大速度缓 ,印痕宽而深;提笔时力量小速度快 ,印痕窄而浅 ,好似木楔子 ,所以称为“楔形文字〞。
古巴比伦人、亚述人和波斯人都曾经把它们作为自己的文字。
苏美尔人还把他们的神话故事?吉尔伽美什?刻在泥板上 ,成为至今仍脍炙人口的最古老的史诗。
史诗主要讲述了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一生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
大约公元前2006年 ,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古巴比伦人在苏美尔人的根底上 ,创造了更加绚丽的文明。
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里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世界上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和最早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该法典全文共3500行 ,内容涉及盗窃动产和奴隶 ,对不动产的占有、继承、转让、租赁、抵押 ,涉及经商、借贷、婚姻、家庭等方面 ,法典对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最令人神往的莫过于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 ,阿拉伯语称其为“悬挂的天堂〞。
相传尼布甲尼撒国王为了治愈爱妻的思乡病 ,特地建造了这座超豪华的“天堂〞献给她作为礼物。
果然 ,爱妻思念家乡的愁容一扫而光 ,白皙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欢快的笑容。
空中花园为立体结构 ,共7层 ,高25米。
基层由石块铺成 ,每层用石柱支撑。
层层都有奇花异草 ,蝴蝶在上面翩翩起舞。
世界历史—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在西亚境内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沃两河下游的冲积平原称美索不达米亚,西方人称这块土地为沃月地带,我们称之为两河流域地区。
今日西亚盛产石油,远资源匮乏,长期征战,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在这里建立。
在古时,两河流域的人们用泥土在建房,用泥土制造日用器械,泥土是基本的生活资源,还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载体;这以文明最早的创造者是苏美尔人,他们创造了灌溉农业;早起大规模灌溉系统始于公元前6000年,但真正发展起来是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灌溉造就文明,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等,先后生活在伊拉克南部从1877年到1900年,在特罗(吉尔苏)这块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个叫德萨西的法国人,率领考古队展开大规模考古活动,发现三万多块刻有文字的泥板;刻有两千多行铭文的圆筒形印章及各式雕像;大约在6500年前,苏美尔人来到两河流域最南端定居,在冲积平原上建立起房屋,各种粮食等;大约在4900年前,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城邦国家,在每个城邦中都有一个统治者;大约4300年前,在苏美尔地区北部,阿卡德人的势力越来越强大,逐渐吞并苏美尔人的城邦国,他的杰出领袖萨尔贡率领部队统一了苏美尔地区,建立了古代两河流域的第一个统一国家,并在苏美尔的北部建立国家新首都,定名为阿卡德;后他一直往北,打到今天的土耳其,伊朗西部,于是被视为世界上第一个帝国建造者到萨尔贡的孙子納拉姆辛统治时期,王朝统治达到鼎盛;后世将阿卡德王朝的灭亡归咎于納拉姆辛对神的蔑视;真正的原因是:一种为外族入侵,另一种为高度的中央集权和财富的集中导致王朝最终灭亡,还有一种是气候导致的;阿卡德王朝灭亡100多年后,两河流域迎来了新的统一王朝:乌尔第三王朝,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又称新苏美尔时期;创建者乌尔那木原始乌尔城的一名军官,他重新统一了两河流域阿卡德和苏美尔地区,他儿子苏尔吉巩固他建立的王朝,并将王朝建设为两河流域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国家;他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法典,《被称为乌尔那木法典》,这是后来《汉穆拉发比法典》的蓝本;100多年后,当王朝灭亡时,苏美尔文明并没随之消亡,被其他国家建立完成,是两河流域文明的基础。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共22张PPT)

料,棕榈树繁茂,水果种类众多;至于建筑 Nhomakorabea材料,美索不达米亚有一种可以制成砖的粘
三
土。
洲
——H·G·韦尔斯《世界史纲》
五
海
之
地
两河带来的
泥沙在下游不断
淤积,形成了辽
阔的平原,把干
旱贫瘠的地区变
成了西亚唯一的
沃土肥田,《圣
经》中的“伊甸
幼发拉底河畔风光
底格里斯河畔的日落
园”即在此。
世人向往的乐园——两河流域的历史沿革
材料三:他自称“天神安努与地神恩利尔所宠爱之人”,
他对敌人或叛逆,手段非常残酷,五马分尸是他 最喜欢的方式。
“恩利尔所任命的牧者”,“月神辛的后裔”“战神萨巴巴
的堂兄弟”及“宣众扬神之君王权”神,授自,比神作化“自宇己宙四方之王”,其
——(美)杜兰特《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
权力得自享有统治全人类大权的马尔都克的神授。
2.发展历程:(的1小)国产。生小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
材料一:(苏美尔人
的诗歌)猖獗的洪水
呀,没人能和它对抗,
它使苍天动摇,使大
地颤抖。……庄稼成
利
熟了,猖獗的洪水来
用
将它淹没。
自
——斯塔夫里阿诺斯
然
《全球通史》
改
造
自
然
古巴比伦城的供水系统
古巴比伦城复原图
世人向往的乐园——两河流域的历史沿革
2.发展历程:(2)初步统一: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3)强盛时期: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漠拉比,完成
了两河流域中下游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九年级古代两河流域知识点

九年级古代两河流域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文明的地区之一,也是古代东方文明的摇篮。
尽管它的历史很久远,但我们可以通过考古发现和史书记载,了解到许多有关古代两河流域的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谈谈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
两河流域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和叙利亚地区。
两河流域地处西亚高地,河流发源于土耳其山区,经过黎凡特山脉,最后在两河流域交汇入海。
由于两河流域地处沙漠贫瘠之地,主要依靠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洪水灌溉农田,人们才能在这里居住和耕作。
关于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最早的定居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
研究人员在这个地区发现了许多考古遗址,如乌鲁克遗址和埃尔米特遗址。
这些遗址中保存着丰富的建筑遗迹和文物,证明了当时的城市化程度之高。
古代两河流域有诸多的城邦,其中最重要的是亚述、巴比伦和苏美尔,它们曾相互竞争与统治。
在古代两河流域的城市中,巴比伦是最为著名的一个。
曾经的巴比伦城建立在幼发拉底河东岸,是古代的文明中心。
巴比伦市举世闻名的是其巨大的空中花园——巴比伦空中花园。
据史书记载,巴比伦空中花园是一座由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自己的妻子建造的庞大花园,其高度相当于一座七层楼高的建筑。
这座花园被认为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古代两河流域不仅有宏伟的建筑,还有高度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洪水可以为农田提供大量的水源和肥沃的泥沙,使得农业生产十分丰富。
人们在这里种植小麦、大麦、蔬菜和水稻等作物,养殖牲畜,建立了农业经济体系。
同时,两河流域的地下水资源也丰富,人们通过挖井取水满足日常生活和农业的需要。
此外,两河流域还是黄金、银等金属工艺和陶瓷、玉石工艺的重要中心,人们利用当地资源开展广泛的手工业生产。
在古代两河流域的社会组织中,神权制和君主制是主要形式。
苏美尔人创造了许多维持社会秩序的制度,其中最著名的是《汉摩拉比法典》。
这是一部居民法和商业法规范的集大成之作,对后来的法律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古代两河流域笔记

一、地理与历史背景
两河流域,指的是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地区。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成为了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自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产生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这些城邦国家之间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最终孕育出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二、文明发展历程
苏美尔时期:两河流域最早的居民是苏美尔人,他们在公元前3500年建立了20多个城邦国家。
这些城邦国家之间互相兼并,逐渐形成了几个较大的国家,如阿卡德王国。
阿卡德王国的萨尔贡一世统一了苏美尔地区,建立了古代两河流域的第一个统一国家。
巴比伦时期: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使巴比伦王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汉谟拉比死后,巴比伦王国逐渐衰落,最终被外族所灭。
三、文化成就
《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特点和法律制度。
法典保留了原始观念的同态复仇法,社会等级严格,奴隶制发达,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这部法典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楔形文字:两河流域的人民发明了楔形文字,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楔形文字的发明对于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其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明发展历程和文化成就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古代两河流域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对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概述

那么今天的两河流域地区,是一个全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地区。
伊斯兰文明、阿拉伯人、石油,每一个词都与中东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
可以说,中东地区是世界局势的晴雨表。
人们总在疑惑,为什么中东地区的国际政治形势如此的复杂?为什么中东地区的民族宗教矛盾如此尖锐?为什么中东地区能够有如此重要的经济地位?回顾中东地区的历史,是否能够解答这些问题呢?我们首先简单回顾一下中东地区的主要历史,发展历史,发展进程。
伊斯兰阿拉伯文明兴起于公元6世纪,随着阿拉伯人的扩,两河流域伊斯兰文明开始向外传播。
在欧洲的西班牙、非洲的中非部落、在中亚和东南亚,都留下了阿拉伯人的足迹。
伊斯兰教的传播更加广泛,几乎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伊斯兰文明都曾经生根发芽。
在此之前,希腊罗马人曾经短暂统治过两河流域地区。
基督教在巴勒斯坦地区起源,并经过早期发展,后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并伴随着罗马军队的步伐传向整个欧洲。
公元15世纪,又随着西方殖民浪潮到达美洲、非洲。
在此之前,波斯文明、犹太文明相继兴起。
犹太教在广泛接受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和波斯文明的基础上形成,并对以后的基督教、伊斯兰教,甚至佛教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再之前,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独立发展的时期,在几千年的发展和积淀的过程中,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影响着之后的犹太文明、波斯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阿拉伯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核心区,主要在今天的伊拉克、伊朗西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以及约旦部分地区,今天的巴林、阿曼、卡塔尔和阿联酋部分地区,也曾经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有过密切接触。
此外,在今天的土耳其、亚美尼亚、埃及等地区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近邻,它们有各自独立发展的文明,但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两河流域地区长期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
这样一个广泛的区域,我们今天称之为中东地区,在古代历史研究中,我们称之为近东地区。
与今天中东复杂的民族宗教关系一样,古代近东地区也曾经有多个民族、多种宗教共同发展、互相冲突。
古代两河流域文字起源神话传说

古代两河流域文字起源神话传说拱玉书 内容提要 本文重新诠释了苏美尔史诗《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反映的苏美尔人的文字起源观,认为乌鲁克国王恩美卡不是发明文字的人,而是首先把楔形文字写在泥版上并首先将楔形文字泥版用于外交场合的人;苏美尔神话《伊楠娜与恩基》反映了苏美尔人的文字神造观;与此同时,《伊楠娜与恩基》也反映了苏美尔人对书写和书吏的定位:在苏美人看来,书写属于手工艺范畴,而书吏就是从事书写工艺的“书匠”,与木匠、铁匠无异。
本文还认为,《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中的“钉子”(苏美尔语:gag,阿卡德语sikkat um)可能就是苏美尔人对楔文字形的概括,可能也是他们对楔文的称呼。
关键词 古代两河流域 文字起源 神话传说文字如何起源的问题,是自古迄今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几乎所有具有文字传统的古代民族都有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这些传说在很大程度上可被视为古代贤哲对本民族文字起源的诠释,反映了他们的“探源”方式及其成果。
这些传说大概都经历了由口头到文字的发展过程。
口头传说形成的时间一般不可考,而见诸于文字的传说一般都晚于文字之始几百年,甚至千年以上。
就古代两河流域而言,关于文字起源的各种传说的成文时间都不早于公元前2100年,即不早于乌尔第3王朝,距楔形文字起源的时间(约公元前3200年)至少相隔千余年。
学者普遍认为,苏美尔史诗《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①(以下简称为《史诗》)是反映苏美尔人的“文①美国学者克莱默首次把《史诗》译成英文,并把它命名为《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S.N.克莱默:《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S.N.Kramer,Enmerkar and t he L ord of A ratta),费城1952年版。
从此,这个名称成为标准名称,沿用至今。
不过,它的古代名称并非如此。
苏美尔人的文学作品没有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标题,每部作品的首句之首———往往是一两个单词或一个词组———就是该作品的名称。
《史诗》的首句是“uru gud-hu AN.Té ní-gal gùr-ru”(“城市———富有生命力的野牛,令人生畏”),其中的“uru gud-hu ”(“城市,野牛”)出现在文学目录中,是该作品的古代名称,H.L.J.凡斯提福特:《再论“努迪穆德的诅咒”》(H.L.J.Vanstiphout,“Anot her Attempt at t he‘Spell of Nudimmud’”),《亚述学与东方考古学杂志》(Rev ue d’A ss y riologie et d’A rchéologie Orientale)第88卷,1994年,第135页注1;W.勒里希:《文学》(W.R llig,“Literatur”),D.O.爱扎德主编:《亚述学与近东考古学名物辞典》(D.O.Edzard ed.,Reallex ikon der A ssy riologie und V orderasiatischen A r2 chaoologie)第7卷,1987年———1990年,第39页;S.科恩:《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S.Cohen,Enmerkar and t he L ord ofA ratta),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论文,1973年,第7页。
古代两河流域创世神话研究综述

古代两河流域创世神话研究综述内容摘要古代两河流域历史上存在着丰富的创世神话,可以为研究古代两河流域⽂明提供重要素材和独特视⾓。
国内外亚述学家对古代两河流域的创世神话虽进⾏了较多的研究并取得了⼀些重要成果,但这些研究多局限于⽂本的校订和翻译,⽽缺乏对具体历史内容的分析,以及对整个古代两河流域各个时期创世神话的整体性研究。
这意味着,对古代两河流域创世神话的研究还存在较⼤的学术空间。
关键词古代两河流域;创世神话;研究综述神话是研究古代⽂明早期历史的重要素材。
在神话中,创世神话⽆疑⼜是最重要的⼀种类型,因为创世神话“解释了宇宙的起源,描述了世界及其⽣物和⾮⽣物是如何被创造的,那些有形和⽆形的⼒量⼜是如何出现的。
它还解释了包括整个宇宙在内的,天地初始的状态以及世间万物、⼈类和诸神等级制度的由来。
”正是在这种释源过程中体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化和宗教状况,从⽽为研究古代⽂明提供⼀个新的视⾓。
由于创始神话在古代两河流域早期⽂明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国内外亚述学家对古代两河流域的创始神话进⾏了较多的研究,取得了⼀些重要成果。
⼀、苏美尔创世神话研究苏美尔⼈最先在古代两河流域南部地区进⼊⽂明时代,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苏美尔⽂化。
但由于苏美尔⼈处于⽂明的初始阶段,他们的哲学和神学思想并未形成系统的体系,因此他们也未形成⼀部专门、完整的创世神话或史诗。
但在较多的⽂学作品如《恩基和宁胡尔萨格》、《恩基和宁玛尔赫》、《恩基与宁利尔》、“苏美尔⼈的⼤洪⽔神话”以及⼀些其他琐碎的⽂学材料都体现了苏美⼈的创世思想。
亚述学家对这些作品进⾏了较为充分的研究,探讨了苏美尔的创世思想。
(⼀)《恩基和宁胡尔萨格》该神话是在19世纪末在尼普尔被挖掘出⼟,总共六栏被抄写在⼀块泥板上。
1915年斯蒂芬·兰登对该史诗进⾏翻译,并以《苏美尔的天堂史诗,⼤洪⽔和⼈类的灭亡》为名将其发表,⽴即引起许多东⽅学学者,特别是楔形⽂字学家的兴趣,并在之后的很长⼀段时间对该神话做了⼤量的研究。
2古代两河流域

比
奴
的
对内 法律 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隶
统
制
治
经济 大兴水利
国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
家
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巴比伦古城的全景图,位于巴格达南85千米
古巴比伦城
古巴比伦遗址和想像图
2.《汉谟拉比法典》
汉
君 《汉谟拉比法典》前言:“ 安努
谟 拉
与恩里尔(古巴比伦的神)为人类造福,比
太 阳 神
权 命令我,荣耀而敬神的国王,汉谟拉
神 比,发扬正义,消灭邪恶不法的人, 恃强而不凌弱,使我如同沙马什(即
授 太阳、正义之神)一样,统治百姓, 光耀大地。”
约 前言
八 千
正文
(1)目的 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字 结语
(2)《汉谟拉比法典》中的古巴比伦社会
模拟法庭
案件一
人物:有公民权的自由民阿某、有公民权 的维某的儿子、没有公民权的穆某。 事件经过:三人之间发生冲突,阿某情急 之下打了维某的儿子以及穆某,造成维某 的眼睛受伤以及穆某的牙齿脱落。
第
第
第
一
二
三
等
等
等
级
级
级
特点二:“同态复仇”原则,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 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案件二
人物:奴隶主阿某、有公民权的自由 民维某、阿某的奴隶。 事件经过:阿某的奴隶声称自己的主 人不是阿某,并被维某带走。
判决结果: 一、判决割掉阿某的奴隶一只耳朵; 二、判决维某死刑。
(3)地位 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 《汉谟拉比法典》涉及面最为广泛。它包罗万象,无所不至,可以 意 称得上是了解古巴比伦社会的百科全书。 义
古代两河流域的创世神话与历史

古代两河流域的创世神话与历史内容提要:古代两河流域在不同的时期分别有主角各异的创世神话。
苏美尔时期,创世神话版本众多,主角各异,其原因在于各城邦分别为其保护神编造了不同的创世神话。
巴比伦人是苏美尔文化的继承者,早期的巴比伦创世神话是从苏美尔创世神话改编而来。
名副其实的巴比伦创世神话是随巴比伦的保护神马尔都克地位的提高而产生的,而马尔都克地位的提高依赖于巴比伦政权的崛起。
亚述创世神话是从巴比伦创世神话改编而来,它的改编在于亚述的保护神阿淑尔地位的提高,而阿淑尔地位的提高依赖于亚述帝国的异军突起。
总之,古代两河流域创世神话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之一,其发展演变与不同时期的保护神地位的提升有直接的关系,而后者的变化又与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
原文出处:世界历史2006年04期创世神话一般指关于万物起源的神话,主要包括天地开辟、人类起源、文化发端以及宇宙万物的肇始等内容①。
从公元前4000年代末、3000年代初苏美尔城邦出现,到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国占领两河流域,在2500年左右的时间里,古代两河流域出现了许多部创世神话。
研究各个时期创世神话之间的关系,即创世神话的发展演变,对于认识创世神话的本质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的一些亚述学家曾经在这方面做过一些积极的探索,例如卢肯贝尔和兰博特研究过巴比伦创世神话《埃努玛—埃利什》的亚述版本②,兰博特还分析了巴比伦创世神话《埃努玛—埃利什》中巴比伦神话《安祖》的因素③,他还以苏美尔创世神话《恩基与宁玛赫》与巴比伦洪水神话《阿特拉哈西斯》中的创世神话片段为例,研究了巴比伦创世神话与苏美尔创世神话之间的关系④。
尽管上述个案研究十分透彻,但总起来说,人们对古代两河流域创世神话发展演变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成熟,因此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本文⑤ 拟从分析古代两河流域各个时期的创世神话中,关于天地开辟和人类起源这两个最重要主题的主角入手,根据创世神话中主角的变化,考察古代两河流域创世神话的发展演变,并探寻其发展演变与历史的关系。
两河流域发展史

两河流域发展史两河流域文明最早的创造者是前4000年左右来自东部山区的苏美尔人。
他们会制陶,发明了文字,根据考古资料,当时处在原始社会解体阶段。
前3000年,苏美尔人建立了城邦。
在前24世纪被阿卡德王国所灭。
阿卡德王国的创建者是萨尔贡,国力强盛时疆界直到伊朗西部,西到叙利亚和小亚细亚。
前2191年覆灭。
苏美尔人重新复兴,统一了苏美尔和阿卡德,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后于前2006年被埃兰人和阿摩利人所灭。
阿摩利人在前1894年建立起巴比伦城邦。
巴比伦开始比较弱小,到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时逐渐强大,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并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到前1595年被赫梯所灭。
随后统治两河流域的国家是亚述帝国。
到前7世纪,亚述帝国范围包括了全部两河流域、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在亚述巴尼拔在位时国力达到鼎盛,已经进入铁器时代。
到前605年被迦勒底人所灭。
迦勒底人于前626年在巴比伦建国,史称新巴比伦王国,或迦勒底王国。
在尼布甲尼撒二世时,占领了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灭了犹太王国,俘巴比伦囚虏,国力达到鼎盛。
并且修建了空中花园,重建马尔杜克神庙。
到前538年被波斯帝国所灭。
[编辑本段]文化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被两河流域的许多国家所用。
苏美尔人的神话传说中有关的大洪水的故事,后来被犹太人改编后编入《旧约全书》,就是诺亚方舟的故事。
两河文明的历法很有特色。
在苏美尔阿卡德时代,制定了太阴历,每个月29或30天,12个月为1年(6个月为29天,6个月为30天),每年354天,通过置闰月的办法调整。
开始依靠经验置闰,后来先后有8年3闰和27年10闰的规定。
在天文学方面,已经能够区别恒星和五大行星,还观察到黄道。
在亚述时期,确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称和7天1周的规定。
数学上,两河文明使用十进制和六十进制。
圆周为360度,1天为12时,每时30分。
古巴比伦人还掌握了四则运算,平方,立方和求平方根、立方根的法则。
还会解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
上帝创造地球和伊甸园的故事——来自两河流域的影响

上帝创造地球和伊甸园的故事——来自两河流域的影响我们在前文讲述了《圣经-创世纪篇》中大洪水的故事很有可能是从两河流域抄袭而来的故事。
在《圣经-创世纪篇》中还有两个主要的故事——上帝创造世界和巴别塔的故事。
不妨一起说说,这两个故事也基本可以认为是从两河流域抄袭而来的故事。
公元前598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亲率大军攻打耶路撒冷,将犹大国灭国,并将犹大王国的王室、贵族、工匠等人流放巴比伦。
巴比伦设立傀儡西底家,代为统治犹大国。
公元前588年,西底家不甘做傀儡,在埃及的挑唆下反叛。
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再度沦陷,犹大国中的中上层人物尽皆被掳至巴比伦。
根据考古推算,大约有一万人被流放至巴比伦,占当时犹大民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公元前539年,波斯人攻占巴比伦,在新的统治者的授意下,原生活在巴比伦的犹大人开始逐步返回耶路撒冷。
在巴比伦生活了近50年之后,这一批犹大人深受巴比伦文化的影响。
比如在《圣经》中出现的很多人的名字都是巴比伦化的。
根据《圣经》记载,带领第一批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的首领的名字“所罗巴伯”就是一个巴比伦化的名字——其意为“巴比伦的后裔”。
还有像“士拿萨”,意为“月神辛所保护的”。
这样一批批深受巴比伦文化影响的犹大人返回耶路撒冷,自然会对《圣经》的内容产生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影响体现在《圣经-创世纪篇》1-11章。
以色列-犹大民族的历史叙述是从亚伯拉罕开始的,而真正的以色列-犹大民族的始祖实质上是雅各。
亚伯拉罕的儿子以实玛利和以撒的儿子以扫实际上都是另一个民族了。
而巴比伦文明对犹大经典的影响集中出现在亚伯拉罕之前的历史,说明走出耶路撒冷的犹大人在巴比伦开阔了视野,跳出来狭隘的犹大民族主义。
亚伯拉罕前史的叙述,即说明犹大民族大量吸收了巴比伦的创世纪神话故事,也说明犹大民族开始思考自己在世界的位置。
一、上帝创造世界的故事先来看看流放群体所编修的创世纪中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上帝创造世界。
1、《创世纪》第1章创世纪故事人们长久以来就注意到,《创世记》第1章的创造叙事有着与第2章迥然相异的风格。
《古代两河流域》神话与史诗,文化瑰宝

《古代两河流域》神话与史诗,文化瑰宝《古代两河流域神话与史诗,文化瑰宝》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古代两河流域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芒。
其丰富的神话与史诗,不仅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更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古代两河流域,通常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也就是现今伊拉克一带。
这片土地孕育了众多古老的文明,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亚述文明等相继兴起和繁荣。
在这些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神话与史诗逐渐形成并流传下来,成为了人们传承历史、表达信仰和寄托情感的重要方式。
两河流域的神话体系极为复杂且丰富多彩。
其中,创世神话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苏美尔人的创世神话中,世界最初是一片混沌,只有汪洋大海。
后来,淡水之神阿普苏和盐水之神提亚马特结合,生下了众神。
然而,众神的喧闹让阿普苏感到厌烦,他决定消灭众神。
智慧之神埃阿得知后,先下手为强杀死了阿普苏。
提亚马特为了给丈夫报仇,与埃阿等众神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最终,年轻的战神马尔杜克战胜了提亚马特,并用她的尸体创造了天地万物。
这个神话生动地描绘了世界的起源和众神的诞生,展现了古代两河流域人民对宇宙和生命的独特思考。
除了创世神话,两河流域还有许多关于神灵的传说。
神灵在他们的信仰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每个神灵都有着独特的职责和性格。
比如,太阳神乌图象征着光明和正义,月神辛主管着历法和生育,农业之神恩利尔掌控着风雨和丰收。
人们通过对神灵的崇拜和祭祀,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安宁。
史诗方面,《吉尔伽美什史诗》无疑是两河流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部史诗讲述了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传奇经历。
吉尔伽美什起初是一个残暴的君主,人民苦不堪言。
于是,天神创造了野人恩奇都来与吉尔伽美什对抗。
经过激烈的搏斗,两人不打不相识,成为了挚友。
他们一起冒险,战胜了森林中的怪兽洪巴巴。
然而,恩奇都后来不幸去世,吉尔伽美什开始对死亡感到恐惧,踏上了寻找永生的征程。
在旅途中,他历经艰辛,最终明白了生命的真谛。
两河流域大事记

两河流域大事记约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定居美索不达米亚(希腊文中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
约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000年大洪水爆发,即圣经中记载的洪水和诺亚方舟的故事。
公元前2350年,阿卡德王朝建立、萨尔贡一世统一两河流域。
公元前2300年世界最早的地图出现。
楔形文字在地图中央标明了土地所有者和土地的面积。
公元前2170-公元前2006 乌尔的苏美尔人建立第三王朝(创立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乌尔纳姆法典》,同时进入青铜时代,建造了吉库拉塔形式的白色神庙。
公元前1800年古巴比伦城开凿“汉谟拉比——万民之富”运河,兴建了无数灌溉水渠。
诞生了数学史上第一条公式,可根据水渠的矩形断面计算水渠的灌渠水量。
公元前1700年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农业历书《农人农历》,以农夫教子的口吻,讲述了一年的农事进程。
约公元前1600年赫梯人入侵美索不达米亚,古巴比伦灭亡。
加喜特人在巴比伦建加喜特王朝。
公元前10世纪短暂而辉煌的亚述文明。
战神庇护的帝国———亚述帝国兴起。
约公元前1150年西徐亚人消灭加喜特王朝,以依新为中心建立了巴比伦尼亚。
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之囚”:尼布甲尼撒攻陷耶路撒冷,犹太王国的大部分人口(尤其是贵族和手工业者)被掳往巴比伦。
约公元前540年波斯帝国开国君主居鲁干率军入侵巴比伦。
公元前522年-公元前485年波斯帝国君主大流士一世建立了东至印度河流域,西至撒哈拉沙漠,横跨亚、非、欧三洲的波斯大帝国。
大流士一世制定了统一的铸币制度;明确规定各省贡赋数目,并应用包税制;改组军队,自任统帅,并拥有一支腓尼基人的海军。
公元前326年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在伊苏斯击败大流士三世亲率的波斯大军。
公元前325年亚历山大建亚历山大帝国,首都为巴比伦。
亚历山大帝国版图:西起希腊,东至印度河流域,南达尼罗河流域,北抵多瑙河流域。
公元前305年-公元前208年两河流域成为亚历山大的部将塞琉古建立的包括小亚细亚、巴勒斯坦、伊朗高原及部分中亚的塞琉古王国领土的一部分。
02 第一单元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名师点拨】 楔形文字,是由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所创的一种古老的文字,多 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线条由粗到细,形同木楔。
知识点2 古巴比伦王国 1.完成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 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 奴隶制国家。 2.制度: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 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3.灭亡: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2)材料二各条内容应出自什么法律文献?该法律第六条、第 七条有什么共同之处?该法律第七条、第一九九条反映了奴隶 的社会地位如何? 答案:《汉谟拉比法典》。共同之处: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 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社会地位:把奴隶看作奴 隶主的私有财产;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
(3)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这部法律有何影响? 答案: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是统治阶级严格保护私有财产、 社会等级制、奴隶制等意志的体现;但是该法典是古巴比伦王 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 长。
(3)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3.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4.影响:《汉谟拉比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 长。
1.周杰伦在歌中唱道:“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 索不达米亚平原,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那已风化千年的誓 言,一切又重演……”,其中“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 的地方,它位于如图中的( )
A.① C.③
B.② D.④
2.为有效统治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采取的措施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民主共和,人民主权 C.诸侯林立,封邦建国 D.中央集权,地方郡县
古代两河流域的介绍

古代两河流域的介绍两河流域文明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或两河文明。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关于古代两河流域的介绍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古代两河流域的介绍这个文明的中心大概在现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带,北部古称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
而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
这一带远古时期居住着许多种族,是干旱区域,但下游土地肥沃,很早就发展了灌溉网络,形成以许多城市为中心的农业社会。
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为世界发明了第一种文字——楔形文字,建造了第一个城市,编制了第一种法律,发明了第一个制陶器的陶轮,制定了第一个七天的周期,第一个阐述了创造世界和大洪水的神话。
至今为世界留下了大量的远古文字记载材料两河流域位置两河流域,是指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发拉底河(Euphrates)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Mesopotamia,希腊文,意为“两河之间”,现伊拉克境内)。
北接亚美尼亚高原,南临波斯湾,东与西伊朗山脉为界,西与叙利亚草原和阿拉伯沙漠接壤。
新月沃土是指两河流域及附近一连串肥沃的土地。
两河流域的定期泛滥,使两河沿岸因河水泛滥而积淀成适于农耕的肥沃土壤。
包括今日的巴勒斯坦、约旦河、叙利亚、两河流域,由于在地图上好像一弯新月,所以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考古学家詹姆斯布雷斯特德(James Henry Breasted)把这一大片的土地称为“新月沃土”。
新月沃土上有三条主要河流,约旦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共约40~50万平方公里。
两河流域历史起源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是两河文明的鼎盛时期,《旧约全书》称其为“希纳国”(Land of Shinar)。
两河沿岸因河水泛滥而积淀成肥沃土壤,史称“肥沃的新月地带”(南美的那个和“金三角”齐名的地区称为“罪恶的新月地带”)。
由于两河不象尼罗河一样是定期泛滥的,所以确定时间就必须靠观测天象。
住在下游的苏美尔人发明了太阴历,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计时标准,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共354天,并发明闰月,与太阳历相差的11天。
李海峰古代两河流域的神话与史诗

李海峰古代两河流域的神话与史诗来源: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5月15日上午,高研院学术报告会第171讲在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举行。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李海峰教授作学术报告,题为《古代两河流域的神话与史诗》。
报告会由四川大学宗教所田海华教授主持。
古代两河流域人们创造了数量众多的神话和史诗,这些神话和史诗蕴藏了人们对世界万物的认识、对人类诞生的猜想以及追求永生的美好愿望。
李海峰通过对两河流域创世神话和史诗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古代两河流域的宇宙观、创世观、生死观等问题,同时通过两河流域创世神话与基督教创世神话的对比研究,梳理了两种神话之间的源承和异同。
首先,李海峰介绍了古代两河流域人认识的世界:地球是一个被海洋环绕的平坦的圆盘;圆盘之上是天空(众神的居所),圆盘之下是亡灵的地下世界,整个地球漂浮在一片原生的海洋之上。
接下来,李海峰讲述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神话与史诗,着重分析了关于创世的神话《恩基与宁胡尔萨格》《阿特腊哈西斯》、《埃奴马-埃里什》和追求永生的神话《埃塔那》和《阿达帕与南风》等。
《恩基与宁胡尔萨格》又被称为天堂神话,描述了水神恩基和众神之母宁胡尔萨格的故事。
亚述学学者Kramer比较了《恩基与宁胡尔萨格》与《圣经-伊甸园》,发现两者有相似之处:天堂都位于东方,都是“生者境界”;对太阳神以淡水灌溉迪尔蒙的描述与《圣经》中的有关情节相似;用亚当的肋骨来造夏娃这一情节也已在《恩基与宁胡尔萨格》中出现,苏美尔语肋骨一词为ti,ti又有给予生命的意思。
为治愈恩基的肋骨所造的女神为Nin-ti,肋骨或者创造生命又与女人联系在一起。
《阿特腊哈西斯》讲述了城市、王权的起源和大洪水的故事,也涉及了人类和动植物的创造。
众神决定用洪水毁灭人类(原因可能是人类智慧增加,不愿为神服务),后来埃阿把消息透露给了阿特腊哈西斯,阿特腊哈西斯建造方舟,躲过了灾难。
他向神献祭,后来被赐予永生,成为人类的始祖,进入天堂“Dilmun”。
浅谈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优秀论文两河流域文明

浅谈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优秀论文两河流域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论文篇一两河流域神话经历苏美尔和阿卡德两个历史时期,时间跨度达2500年之久,神话无论在数量还是内容形式上都可称是该民族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
英国功能主义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神话在原始文化中有不可缺少的功用,那就是将信仰表现出来,提高了并加以制定;给道德以保障而加以执行;证明仪式的功效而有实用的规律以指导人群。
所以神话乃是人类文明中一项重要的成分,不是闲话,而是吃苦的积极力量;不是理智的解说或艺术的想象,而是原始信仰与道德智慧上实用的特许证书。
”要理解神话何以在古代两河流域文化中呈现丰富发达的特征,必须从冲话的文化功能人手,这在古代两河流域宗教研究中长期被学者忽视。
一、宣传宗教观念的文化功能古代两河流域神话中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宗教观念,它们由一个个片面的主题共同组成了系统完整的宗教思想体系,这些宗教观念借助神话形式在广大民众中流行和传播,发挥着宣扬和统一广大民众宗教思想的文化功能,有效推动了神权政治文化机制的运行。
(一)宇宙世界和人类文明都是神灵创造和安排的宇宙创造神话解释的是天地怎样形成的问题。
苏美尔神话“畜牧与谷物”开头两行是这样说的:“在天和地的高山上,安神生出了安努那基(Anunnaki)。
”从中可知天与地最初是连接成为高山的,其中顶部是天,底部是地;那么天地又是由谁创造出来的?在一块苏美尔神名的泥板上,女神纳穆(Nammu)被写成“大瀛海”的象形文字,形容为“一个诞生出天与地的母亲”。
可知在苏美尔人看来,天与地是原始海的产物。
既然天地最初是相连在一起的,后来又是被谁分离开来的?神话“鹤嘴锄的发明”序言这样写道:“恩利勒从大地中带来土地的种子,计划把天从地上移开,计划把地从天上移开。
”可知把天与地分离开来的创世主神正是大气神恩利勒。
宇宙创造神话也反映在公元前1000年阿卡德创世神话“埃努玛・埃利什“(Enuma elis)中,该神话详细讲述了创世主神马尔杜克(Marduk)用咸水之神提阿玛特(Tiamat)的尸体上半身创造了天下半身创造了地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两河流域的创世神话与历史国洪更内容提要 古代两河流域在不同的时期分别有主角各异的创世神话。
苏美尔时期,创世神话版本众多,主角各异,其原因在于各城邦分别为其保护神编造了不同的创世神话。
巴比伦人是苏美尔文化的继承者,早期的巴比伦创世神话是从苏美尔创世神话改编而来。
名副其实的巴比伦创世神话是随巴比伦的保护神马尔都克地位的提高而产生的,而马尔都克地位的提高依赖于巴比伦政权的崛起。
亚述创世神话是从巴比伦创世神话改编而来,它的改编在于亚述的保护神阿淑尔地位的提高,而阿淑尔地位的提高依赖于亚述帝国的异军突起。
总之,古代两河流域创世神话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之一,其发展演变与不同时期的保护神地位的提升有直接的关系,而后者的变化又与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 古代两河流域 创世神话 历史创世神话一般指关于万物起源的神话,主要包括天地开辟、人类起源、文化发端以及宇宙万物的肇始等内容 。
从公元前4000年代末、3000年代初苏美尔城邦出现,到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国占领两河流域,在2500年左右的时间里,古代两河流域出现了许多部创世神话。
研究各个时期创世神话之间的关系,即创世神话的发展演变,对于认识创世神话的本质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的一些亚述学家曾经在这方面做过一些积极的探索,例如卢肯贝尔和兰博特研究过巴比伦创世神话埃努玛-埃利什!的亚述版本∀,兰博特还分析了巴比伦创世神话埃努玛-埃利什!中巴比伦神话安祖!的因素#,他还以苏美尔创世神话恩基与宁玛赫!与巴比伦洪水神话阿特拉哈西斯!中的创世神话片段为例,研究了巴比伦创世神话与苏美尔创世神话之间的关系∃。
尽管上述个案研究十分透彻,但总起∀#∃陶阳、钟秀:中国创世神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3页。
D.D.卢肯贝尔:亚述版的七块泥板的创世神话!(D. D.Luckbill,&T he Ashu r Ver sion of the Seven Tablets of Crea tion∋),美国塞姆语与文献杂志!(T he A mer ic an J ou rnal of S emitic L ang uag es and L iterature s)第38卷,1921年,第12-35页;W.G.兰博特:亚述修订的埃努玛-埃利什!(mb ert,&T he Assyrian Recension of En uma Eli ∋),H.瓦厄邹尔特、H.豪普曼主编:时代变化中的亚述!(H.Waetzoldt and H.H au ptm an,eds.,A ssy rien I m Wand el d er Zeite n),海德堡1977年版,第77%79页。
W.G.兰博特:巴比伦创史诗中的尼努尔塔神话!(mb ert,&Ninu rta M ythology in th e Bab ylonian Epic of Crea tion∋),柏林近东论丛!(Ber liner Beitr age z um Vod ere n Or ient)1986年第6辑,第55%60页。
W.G.兰博特:苏美尔与巴比伦创世神话的关系%%%以创世的叙述为例!(mb ert,&T he Relation ship of Su merian and Bab ylonian M yths as Seen in Accoun ts of Creation∋),第37届国际亚述学大会论文集!(Rec ontre A ssy rioloqu ie Interna tionale XXXVII),巴黎1992年版,第129-135页。
来说,人们对古代两河流域创世神话发展演变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成熟,因此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本文 拟从分析古代两河流域各个时期的创世神话中,关于天地开辟和人类起源这两个最重要主题的主角入手,根据创世神话中主角的变化,考察古代两河流域创世神话的发展演变,并探寻其发展演变与历史的关系。
一、苏美尔创世神话与历史迄今为止,人们尚未发现一部完整的苏美尔天地开辟神话。
不过,一些与天地开辟神话没有直接关系的神话和赞美诗等苏美尔文学作品,却包含了一些天地开辟神话的片段。
例如,神话吉伽美什、恩基都与冥府!主要讲述恩基都下冥府寻找吉尔伽美什的两件礼品的故事,但开头却提到:&当天空从大地移开时,大地从天空分离时,在人类的名字确定时,天神安带走了天空,空气神恩利尔带走了大地。
∋∀上述神话片段表明,天地最初是合在一起的,在天地分离时,天神安带走了天,空气神恩利尔带走了地。
显然,天神安和空气神恩利尔是这个版本的天地开辟神话的主角。
又如,苏美尔赞美诗锄之歌!主要赞颂恩利尔的一把屡建功勋的锄头,其开头说:&他(恩利尔)不仅使世界出现时就具备了完备的形态,而且为了使人类生长,赶紧使天与地分离开来。
∋#在这里,是恩利尔创造了世界,他为了使人类获得一个生长空间,将天地分离。
毫无疑问,恩利尔是这个版本的天地开辟神话的主角。
可见,苏美尔天地开辟神话至少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一是天地分离时,天神安和空气神恩利尔分别带走天和地;二是空气神恩利尔创造世界,并分开天地。
苏美尔人类起源神话片段也不止一个。
据锄之歌!载:&在(人类长出的地方),他挥锄工作,把最初的人类模型放到砖模里,他的人类开始破土而出,走向恩利尔。
∋∃以上文字表明,恩利尔像种植庄稼一样,在土里种出了人类。
苏美尔的洪水神话中也保留了一些人类起源的信息:&安、恩利尔和宁胡尔萨格创造出黑头发的人类以后,动物也繁殖起来,各种各样的四足动物把大地装扮得生机勃勃。
∋∗在这个版本的人类起源神话中,人类是由安、恩利尔和宁胡尔萨格三位大神创造的,尽管他们创造人类的方式不得而知。
除上述人类起源神话的片段外,苏美尔还有一部较完整的人类起源神话,即恩基与宁玛赫!。
根据这部神话,众神产生以后,每位神灵都有一项任务,大神负责监督,小神则从事体力劳动。
繁重的劳动使诸神怨声载道,他们酝酿着暴动。
智慧之神恩基整天在阿波祖睡觉,是惟一不需要劳动的神。
母80 世界历史 2006年第4期∀#∃∗本文是根据笔者在南开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古代两河流域创世神话的发展演变及其影响!的第2章和第3章改编而成,谨向我的合作导师王敦书教授表示诚挚的感谢。
丹尼尔+沃尔克施太因、撒缪尔+诺亚+克拉美尔:伊南娜:天地女王!(Dianel W olks tein an d Samuel Noah Kramer,Inan na:Queen of H eav en and E arth),纽约1983年版,第4页。
M.西维尔:大不列颠博物馆藏楔形文字第44卷评论!(M.Civil,&Review of CT44∋),近东研究杂志!(Journal of N ear Eastern S tud ies)第28卷,1969年,第70页。
M.西维尔:大不列颠博物馆藏楔形文字第44卷评论!,第70页。
M.西维尔:苏美尔洪水故事!(M.Civil,&T he Su merian Flood Story∋),W.G.兰博特、A.R.米拉德编:阿特拉-哈西斯:巴比伦洪水故事!(mb ert and A.R.M illard,eds.,Atra-hasis:T he Babylonian S tory of the Flood),爱森布朗斯1999年版,第141页。
神纳穆对危机形势忧心重重,遂唤醒恩基,让他想想办法。
恩基造出了一对卵巢后,对母亲纳穆说:&噢,我的母亲,您赖以传种接代的卵巢在那里了,您把它放到神的产床上吧!你从阿波祖父亲的泥土中浸出精髓,卵巢就可以使胎儿变得更大。
当您给它安上四肢时,宁玛赫可以当您的助手;当您让它出生时,尼尼玛、淑紫丹纳、宁玛达、宁沙腊、宁巴腊、宁穆格、杜杜赫、埃瑞古纳将协助你。
∋ 智慧之神恩基不仅创造了供胎儿生长发育的卵巢,而且告诉母神纳穆造人的具体步骤,他是这个人类起源神话版本的主角,而母神纳穆等女神也在创造人类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看来,苏美尔人类起源的神话至少有三个不同的版本:一是空气神恩利尔独自创造,二是天神安、空气之神恩利尔和母神宁胡尔萨格通力合作创造,三是智慧之神恩基和母神纳穆等女神共同创造。
综上所述,苏美尔创世神话十分复杂,不但天地开辟神话和人类起源神话的版本都不止一个,而且这两种神话主题的主角也不止一位;其中,天神安、空气之神恩利尔和智慧神恩基是苏美尔创世神话的主角,纳穆、宁玛赫和宁胡尔萨格等女神也在苏美尔创世神话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苏美尔历史上,天神安、空气之神恩利尔和智慧神恩基以及母神纳穆、宁胡尔萨格和女神宁玛赫等神灵分别是不同的苏美尔城邦的保护神:安是乌鲁克的保护神,恩利尔是尼普尔的保护神,恩基是埃利都的保护神,宁胡尔萨格和宁玛赫是基什的保护神。
苏美尔城市与其保护神关系十分密切,有的苏美尔城市的出现被归结为神的创造。
例如,在神话 恩基到尼普尔的旅行!中,恩利尔对阿努纳基诸神说:&我的儿子,国王恩基,使埃利都像山一样从地面升起来,他在上面建造了神庙。
∋∀因此,埃利都被认为是恩基建造的,而埃利都的神庙也是他的杰作。
不仅如此,苏美尔城市的盛衰与神灵的好恶有直接的关系。
例如,在 阿卡德的诅咒!中,阿卡德的繁荣在于恩利尔和伊南娜的关爱#,而该城的衰落由于阿卡德国王纳拉姆-辛违反神的意志,结果众神放弃了阿卡德∃。
在神话 伊南娜与恩基!中,女神伊南娜趁恩基酒醉之际,骗取了恩基掌管的神圣法力,乌鲁克城从此繁荣起来∗。
在伊南娜从恩基那里骗取的各种神圣法力中,其中一件是王权,。
苏美尔&君权神授∋的观念不仅体现在神话中,而且反映在历史文献中。
半神话半历史的 苏美尔王表!开篇便说:&当王权自天而降,王权在埃利都∋−。
天堂或天空一向被认为是诸神的领地,&王权自天而降∋显然是指王权来自诸神。
既然苏美尔诸城邦的保护神如此重要,各城邦可能分别为其庇护神编造出各种神话,借以提高和强调其保护神在神话体系中的地位,进而说明其城邦在苏美尔的重要性。
因此,苏美尔创世神话的复杂性应与苏美尔历史发展联系起来。
苏美尔人的氏族部落解体之后,苏美尔地区形成的不是统一的王国,而是十几个没有从属关系的81 古代两河流域的创世神话与历史∀#∃∗,−T.雅克布森: 竖琴曾经..苏美尔诗歌译文!(Th orkild Jacobsen,The H arp s T hat Once ...S umer ian P oe tr y in Tr ansla tion ),纽约和伦敦1987年版,第155%157页。
T.雅克布森: 埃利都的创世纪!(T.J acob sen,&T he Eridu Gensis ∋), 圣经文学杂志!(Journal of Biblical L itera tur e )第100卷,1981年,第5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