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指数和质量详解
1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并举例说明
xinzi1.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并举例说明?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可以用数值表示,即标志值2.什么是统计指标?统计指标和标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并举例说明?答案:统计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范畴。
统计指标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总体范围、时间、地点、指标数值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成。
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是一对既有明显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不一定。
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
标志和指标的主要联系表现在:指标往往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在一定条件,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着变换关系。
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是一对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不一定。
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3、统计普查有哪些主要特点和应用意义?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
普查的特点:1、普查是一种不连续调查。
因为普查的对象是时点现象,时点现象的数量在短期内往往变动不大,不需做连续登记。
2、普查是全面调查。
它比任何其它调查方法都更能掌握全面、系统的,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3、普查能解决全面统计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普查所包括的单位、分组目录、指标内容比定期统计报表更广范、更详细,所以能取得更详尽的全面资料4、普查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而不能经常进行。
4. 抽样调查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优越性?答案::(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其目的是要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统计学 第六章 统计指数
K p
p1
q0
2
q1
p0
q0
q1 2
p1 q0 q1 p0 q0 q1
Kq
q1
p0
2
p1
q0
p0 p1 2
q1 p0 p1 q0 p0 p1
将例1资料带入公式,可得:
k p
p1q0 p0q0
p1q1 26120 38600 64720 108.59% p0q1 23800 35800 59600
在选择指数形式时,主要考虑指数的经济意义,还要考虑 实际编制工作的可能性及对指数分析性质的特殊要求。
(一)工业生产指数 编制过程:
首先,对各种工业产品分别制定相应的不变价格标准,记为P0 然后,逐项计算各种产品的不变价格产值,加总起来就得到全部工 业产品的不变价格总产值 最后将不同时期的不变价格总产值加以对比,就得到相应时期的工 业生产指数
与马埃公式一样,虽然从数量上不偏不倚,但缺乏经济意义,所 用资料较多,计算困难。
是对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直接进行平均(型交叉)的结果,公式 为:
kp
p1q0
p1q1
p0 q0
p0 q1
kq
q1 p0
q1 p1
q0 p0
q0 p1
将例1资料带入公式,可得:
k p
p1q0 p0q0k p
统计学第八章统计指数分析讲解
按对比场合 划分
数
质
量
量
指
指
数
数
个
综
体
合
指
指
数
数
简
加
单权
指
指
数
数
时
区
间域
指
指
数
数
指数的分类
(数量指数与质量指数)
数量指数
反映物量变动水平 如产品产量指数、商品销售量指数等
质量指数
反映事物内含数量的变动水平 如价格指数、产品成本指数等
指数的分类
(个体指数与综合指数)
个体指数
权数通常是两个变量的乘积
可以是价值总量,如商品销售额(销售价格与销 售量的乘积)、工业总产值(出厂价格与生产量的 乘积)
可以是其他总量,如农产品总产量(单位面积产 量与收获面积的乘积)
综合指数的一种变形
基期总量加权的平均指数
以基期总量为权数对个体指数加权平均
计算形式上采用算术平均形式
报告期 (p1q1)
件
200
220
个体成本 指数 (p1/p0)
1.14
个体产量 指数 (q1/q0)
1.03
乙
台
50
50
1.05
0.98
丙
箱
120
150
1.20
1.10
基期总量加权的平均指数
单位成本指数为
p1 0
p1 p0
p0q0
1.14 200 1.05 50 1.20 120
商品价格(元)
基期 报告期
p0
p1
300 18 100 2500
指数概念和种类
加权综合指数体系
常见形式:基期权数加权的数量指数和 报告期权数加权的质量指数形成的指数
– 反映多个项目变量的综合变动 – 如多种商品的价格或销售量的综合变动
权数的确定
(要点)
1. 根据现象之间的联系确定权数
– 计算数量指数时,应以相应的质量为权数 – 计算质量指数时,应以相应的物量为权数
2. 确定权数的所属时期
– 可以都是基期,也可以都是报告期或某一固定时期 – 使用不同时期的权数,计算结果和意义不同 – 取决于计算指数的预期目的
指数 总产量(或总产值)指数 =员工人数指数
× 劳动生产率指数 增加值指数 =员工人数指数 × 劳动生产
率指数 × 增加值率指数
指数体系的特征
具备三个或以上的指数 指数体系中的单个在数量上能相互推算 现象总变动的绝对差额等于各因素变动
绝对差额之和
指数体系的理解
在指数体系中,总量指数与各因素指数之间的 数量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从相对量来看, 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如以上所举 几个例子;二是从绝对量来看,总量的变动差 额等于各因素指数变动差额之和。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算术平均数指数按采用权数的形式不同 可以分为基期权数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和 固定权数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基期权数 的算术平均数指数采用基期总量指标价 值总额作为权数,对个体指数进行加权 平均计算的指数
基期权数的算术平均数指数
销售量总指数:
K q q q 1 0,故 q 1 = K q q 0 故 K q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并至少具有某一相同性质结合起来的由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作为统计的研究对象时。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叫总体单位。
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的量的特征的名称。
指标: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综合数值,又称综合指标。
总量指标:(即数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范围、总体规模、总体水平的指标。
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对比而形成的质量指标。
平均指标:是说明某一数量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上一般水平的指标。
1)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全部调查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推断总体的一种调查方法。
3)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范围内选择部分重点调查单位搜集统计资料的非全面调查。
4)典型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
强度相对指标常常用有名数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与普遍程度。
权数:在变量既定的情况下,次数(f)对平均数大小起着权衡轻重的作用,所以,这里把次数也称为权数。
权数的基本含义是各组单位数出现的次数。
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它能直观地说明客观现象分配中的集中趋势。
标志变异指标:又称标志变动度,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间差异大小的综合指标。
动态数列:又称时间数列、时序数列,是将某种现象的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统计数列。
1)统计指数:简称指数,通常是指被研究对象两个时期数值对比的结果,主要用于反映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方向及其程度,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2)统计指数体系:若干个指数由于经济和数量上的关系而形成的整体。
数量指标指数:是指说明总体或个体在规模、水平方面变动的相对数。
如:产量指数。
质量指标指数:是反映现象内涵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统计学各章练习——统计指数分析
统计学各章练习——统计指数分析第七章统计指数分析⼀、名词1、统计指数:是指反映不能直接相加和不能直接对⽐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2、总指数:是说明复杂经济现象总体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3、数量指标指数:是根据数量指标编制的表明现象总规模和总⽔平变动情况的指数。
4、质量指标指数:是根据质量指标编制的表明现象总体质量⽔平变动的指数5、综合指数:是两个总量指标对⽐形成的指数,它是把不能直接相加的社会经济现象通过同度量因素过渡到能够相加,然后进⾏对⽐来反映现象综合变动的总指数6、平均法指数:是以个体指数为基础,通过对个体指数计算加权平均数来编制的总指数7、指数体系:是指由若⼲个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在数量上具有对应关系的统计指数所构成的整体。
8、因素分析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对⼀个指数共同发⽣作⽤的情况下,按照⼀定的顺序规则确定各因素的影响⽅向和程度的⽅法。
⼆、填空1、狭义的指数是反映(不能直接相加)和(不能直接对⽐)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2、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范围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总指数)和(类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基期不同,可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指数);按其所⽐较现象的特征不同,可分为(时间指数)、(空间指数)和(计划完成指数)。
3、总指数的编制⽅法主要有(综合指数)和(平均法指数)两种。
4、在统计实践中,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般⽤(基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般⽤(报告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5、平均法指数是以(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总指数的,它的计算形式分为(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法指数)两种。
6、在统计实践中,⽤算术平均法指数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是以(基期价值总量)为权数;⽤调和平均法指数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是以(报告期价值总量)为权数。
7、利⽤指数体系可以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变动对总变动的影响⽅向和影响程度)。
统计学第四章 相对指标和指数讲解
相乘以后使得不能直接相加的指标过渡到可以直接相加的 指标的那个因素,叫做同度量因素,在这里,销售价格便是各种 商品的销售量过渡到能够直接相加的价值量的同度量因素。同度 量因素所属的时期有报告期、有基期和特定期,不同期的同度量 因素,其数值是不同的。在计算总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在分子、分 母上的时期必须是固定的,因而把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基
商品
甲 乙 丙
计量单位
公斤 套 件
基期销售量
q 0
50 75 100
报告期销
售量
q 1
62.5
90
115
基期价
格
p 0
20
10
5
报告期价格
p 1
14 8 5
合计
—
—
—
—
—
将例1资料代人上式得该商店销售量总指数为: (1)式:
k q
q1 p0 q0 p0
62.5 20 90 10 115 5 50 20 7510 100 5
然变了,但其经济内容及计算结果与(4) 式完全一致
p q
Kp
1
kp
1
1
pq
1
1
p q
1
1
p 0
p
pq
1
1
1
p q
1
1 (6)
p q
0
1
以计算期总值加权的调和平均数指数一般在编制 质量指标指数时,由于缺少同度量因素数量指标的资料, 而将帕氏物价指标指数公式加以变形而得到。
例:表4-5 调和平均数指数计算表
报告期销
售量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数量指标指数是用于衡量某一指标的数量或数量变化程度的指数。
在经济学中,常用的数量指标包括生产总量、销售额、就业人数等。
数量指标指数能够反映出某一经济或社会指标的增长或下降趋势,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的指数值,可以评估相应指标的变化情况和趋势。
质量指标指数是用于衡量某一指标的质量或质量变化程度的指数。
质量指标在不同领域中具有不同的定义和应用,例如在制造业中可以衡量产品的质量,而在教育领域可以衡量教育质量。
质量指标指数能够反映出某一指标的质量好坏或变化趋势,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的指数值,可以评估相应指标的质量改善或恶化情况。
综合来看,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都是用于衡量某一指标的变化情况和趋势的指数。
数量指标指数主要关注指标的数量变化,而质量指标指数则主要关注指标的质量变化。
这两个指数在衡量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不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熟悉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
2 平均指标变动的两因素分析
平均指标如职工的平均工资、商品的平均价格、工人的平均劳动生产率、 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等。例如,职工的平均工资为:
各组工资水平
x xf f 各组的人数
公式表明,平均工资的高低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各组工资水平x,一个是各组的人数f。
13
分析平均指标的变动,需要计算以下3种指数:
p0q1 p0q0 28.8 26 2.8(万元)
价格总指数:
p1q1 31.475 109.29% p0q1 28.8
p1q1 p0q1 31.475 28.8 2.675(万元)
10
第四步 • 因素分析
销售额指数的相对数分解体系为:
p1q1 p0q1 p1q1
20
进一步分析由于平均工资水平的变动对企业工资总额支出的影响。
21
统计学基础
分析。
同度量因素。
素必须选择在报告期。
4
二、掌握因素分析的方法
(一)
因素分析的含义
因素分析是借助于指数体系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变动中各种因素变动发生作用的影响程度。
因素分析就是对影响现象变动的各个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目的是找出影响现象变动的主
要因素。
因素分析的基本特点是以假定一个因素变动,其余因素不变为前提的。如果是3个因素
2
指数体系内部的数量对 等关系不仅表现在相对数之 间,也表现在绝对数之间。
若干个指数由于经济联 系和数量上的关系而形成的
一个整体就是指数体系。
指数体系反映了客观事物之 间的联系。
(二) 指数体系的作用
1
可以用来推算体系中某一个未知的指数
3
2
可以对复杂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因素分析
数据的度量 从数量到质量
数据的度量从数量到质量数据的度量:从数量到质量数据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它在各个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仅仅拥有大量的数据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度量,以实现数据的质量管理和有效利用。
本文将从数量到质量的角度来探讨数据的度量方法和技术。
一、数据的数量度量在进行数据的度量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数据的数量。
数据的数量涉及到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处理等方面。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数据的数量度量方法。
1.1 数据的采集数据的采集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获取数据。
常见的数据采集方式包括观察、调查、实验和传感器等。
采集到的数据可以是结构化数据,如数据库中的表格数据,也可以是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音频和视频等。
1.2 数据的存储数据的存储是指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保存和管理,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常见的数据存储方式包括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数据仓库和数据湖等。
不同的存储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1.3 数据的处理数据的处理是指对存储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计算等操作,以得到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常见的数据处理方式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集成和数据挖掘等。
数据处理的目的是提高数据的价值和可用性。
二、数据的质量度量数据的质量是指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特征。
数据的质量对于数据的分析和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数据的质量度量方法。
2.1 数据的准确性数据的准确性是指数据与实际情况的一致程度。
数据的准确性可以通过数据验证和数据校正等方法进行度量。
数据验证是指对数据进行逻辑和业务规则的检查,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数据校正是指对不准确的数据进行修正和更新,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2.2 数据的完整性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完整程度。
完整的数据应包括所有必要的信息,没有缺失和遗漏。
数据的完整性可以通过数据验证和数据补全等方法进行度量。
数据验证是指检查数据是否符合完整性约束,如主键约束和外键约束。
质量与数量的辩证关系
质量与数量的辩证关系
质量与数量是两个基本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辩证关系。
质量是指事物的本质属性,也就是它的品质、特性等内在属性。
而数量则是指事物的数量特征,也就是它的大小、数量等外在表现。
质量与数量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相互转化、相互作用。
质量的提高常常伴随着数量的增加,数量的增加又推动质量的提高。
例如,工厂生产的产品如果要提高质量,就需要增加工人的技术水平、使用更好的原材料等,这些都需要增加投入的数量。
同样地,增加生产数量也会带来技术的进步、降低成本等,从而间接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此外,质量与数量之间还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追求高质量必然会导致数量的减少;反之,追求数量的增加也可能会牺牲产品的质量。
因此,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平衡质量与数量的关系,以达到最优的效果。
总之,质量与数量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只有把握好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更好地推动事物的发展。
- 1 -。
简述指标的分类标准简答题
简述指标的分类标准简答题指标是用来衡量和评估某种现象或者对象的标准或者指示物。
在各个领域中,指标被广泛应用。
根据不同的特点和意义,指标可以被分为多个分类。
本文将简要介绍指标的分类标准。
第一类指标是根据指标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
根据这一分类标准,指标可以分为质量指标、数量指标和比率指标。
质量指标通常用来衡量某种对象的特征或者属性,如产品的质量指标可以包括耐用性、外观等。
数量指标用来衡量对象的数量关系,如人口数量、销售额等。
比率指标则是用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利润率、市场份额等。
第二类指标是根据指标所适用的领域进行分类。
根据这一分类标准,指标可以分为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环境指标等。
经济指标主要用来衡量经济活动的表现和发展情况,如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等。
社会指标则用来衡量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如教育水平、医疗资源等。
环境指标则用来衡量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情况,如空气质量指数(AQI)、能源消耗等。
第三类指标是根据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进行分类。
根据这一分类标准,指标可以分为直接观测指标和间接观测指标。
直接观测指标是通过直接收集、测量和观察数据得到的,如体重、温度等。
间接观测指标则是通过其他指标或者数据进行计算或推算得到的,如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
第四类指标是根据指标的时间特征进行分类。
根据这一分类标准,指标可以分为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
静态指标是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上的测量结果,如人口数量、企业注册资本等。
动态指标则是在一段时间内的测量结果,如年度增长率、周销售额等。
除了以上提到的分类标准,指标还可以根据行业、地区、层级等进行分类。
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指标,从而对某一现象或者对象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和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根据具体的需要和目的选择适当的指标,并注意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综合分析,以获得更准确、全面的结论。
指标的分类标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应用和解读各类指标,提高评估和决策的效果。
什么是数量指标指数
什么是数量指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是指综合反映现象的规模、水平发展变化的。
如产品产量指数说明总产值这一经济总体量的变动情况;说明商品销售额这一经济总体中商品销售量的变动情况。
由于使用价值、计量单位等的不同,直接相加没有经济意义。
为了解决这些不能直接相加的问题,得到反映这些不能直接相加的个别现象数量的,就需要引入一个因素,使不能直接相加的现象变为能相加的现象,这个因素就叫做。
根据的固定原则,其同度量因素应是,固定在基期,才能进行不同时期的产量对比分析。
如果用报告期价格作同度量因素,由于报告期是不断变化的,作为同度量因素的价格也不断地变化,无法通过各个时期数量指标的对比来说明产量的变动。
另外,从的要求来看,总量指标指数等于数量指标指数与的乘积,数量指标指数也就只能用基期的价格作同度量因素了。
[]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现以指数为例,说明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方法。
例:根据表1三种商品销售量资料和价格资料计算商品销售量总指数。
商品名称计量单位价格(元) 销售额(元)基期q0报告期q1基期p0报告期p1q0p0q1p1q1p0甲乙丙台件千克10002000300011502200315010050201005525100000100000600001150001210007875011500011000063000合计—————260000 314750 288000 销售量个体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k q——数量指标个体指数;q1——报告期数量指标;q0——基期数量指标。
三种商品的销售量个体指数分别为甲是;乙是;丙是。
通过计算可以看到,三种商品的销售量的变动幅度是不同的。
式中,“”表示销售量综合指数,分子是报告期销售量与基期价格计算的总销售额,分母基期的销售额。
三种商品销售量指数计算如下:计算结果表明三种商品销售量增长%,由于销售量的增长使销售额增长%;由于销售量的增加而增加的销售额为(元)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所属时期的选择,除了采用基期以外,也可以采用某一固定时期。
数量指数是按数量指标编制的指数
p0
计算结果表明,三种商品的购买量总指数为150.42%,表示综合 (平均)来看,三种商品的购买量增长了50.42% 上述公式中,分母∑q0p0为基期实际购买总额,分子∑q1p0为报告期 购买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购买总额 ,分子与分母的差异是由于购买 量变动而引起的,因此其计算结果还显示了购买量的总变动对购买总额 的影响 。 由于购买量增长50.42%,使得购买总额也相应增长50.42%,增加 的绝对额为: ∑q1p0 – ∑q0p0 = 35800 – 23800 = 12000 1864年,德国经济学家拉斯配尔提出把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基期, 故称拉氏指数
2、按反映对象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3、按选用的指标形式不同,分为总量指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4、按计算方法不同,分为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5、按对比基数时期不同,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6、按指数对比性质的不同,分为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三、统计指数的作用
1、用以综合反映和测定不能直接相加对比的事物总体的
商品购买额 商品购买额 商品购买价格
为了单纯反映购买量的变动情况,剔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必 须选择同一时期的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 以符号表示:
kp
pq p q
1 0
如果将同度量因素q固定在不同时期,则得到不同的综合质量指数公式
1、拉氏质量指数
kp
1
kp
pq p q
Kp q0 q1 2 q0 q1 p0 2
p1
p q p q
1 0
0 0
q1
q1
p0 p1 2 Kq p0 p1 q0 2
q
1
q p q p
1 0
指数的基本问题
(一)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就是按加权算术平均数的 方式计算总指数。计算公式为:
当x为个体指数,f我相应的总值
指标时,它就是加权算术平均值。
当x为质量指标个体指数pn/p0时,加权算术平均 指数公式为:
总指数是反映复杂现象变动的相对数。如一个 商业企业所有商品的销售量或价格指数。
(2)指数按其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 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如果一个指数的指数化指标是数量指标,这个指数 就称为数量指标指数。如商品的销售量指数、产品产 量指数。
如果一个指数的指数化指标是质量指标,这个指数 就称为质量指标指数。如商品价格指数、劳动生产率 指数。
(3)根据总指数计算时是否加权 ,分为简单指数和 加权指数。
简单指数就是用简单平均的方法计算总指数。加 权指数就是用加权的方法计算总指数。 (4)指数按照采用基期的不同,分为定基指数和环 比指数。 定基指数是指在指数数列中,每个指数都是以某一固定 时期水平作为对比的基准期;环比指数是指在指数数列 中,每个指数都是以前一期水平作为对比的基准期。
2、二者所依据的计算资料不同。
综合指数法通常需要掌握全面的资料,实际编制中往往具 有一定的困难;加权平均指数法即可以用全面资料,又可以用 非全面资料。
3、两种方法所用的权数不同。
综合指数法所用的权数是不同时期的数量或质量指标;加 权平均指数法所用的权数是不同时期的总值指标。而且平均指 数的权数即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即可以是基期或 报告期,也可以是某一固定时期。
固定权数平均指数的权数w通常是某一固定时期的比重资 料,w一经确定,就可以在一段时期内保持不变。同时,在不 同时期内采用同样的权数,对于许多长期连续不断编制的经 济指数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样的指数具有较强的可比 性,便于对指数数列对比分析。
1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一、简答题1.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P复习指导42+教材13答:统计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无法量化,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示;如职工的性别、文化程度,企业的经济成份,产品品牌等。
品质标志本身不能直接汇总为统计指标,只有对其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汇总综合才能形成统计指标即总体单位总量。
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体数量的特征, 其标志表现可以用数值来表示,即标志值. 如职工的年龄,工资,身高。
数量标志可以直接汇总为统计指标。
2.简述什么是统计调查方案及包含的内容p学习指导1353.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P学习指导68变量分组包括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离散变量变动幅度小,分组可以选择单项式分组;如果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大,分组应该选择组距式分组;而对于连续变量只能用组距式分组4.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P复习指导45 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
如:各工种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升学率、合格率等。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
如:轻重工业比例、男女比等。
5.简述抽样误差的概念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
p 复习指导34答:抽样误差是指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结构,而引起抽样指标和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
因此,又称为随机误差,它不包括登记误差,也不包括系统性误差。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样本的单位数;抽样的方法;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6.简述指数的作用P复习指导46答:指数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状况。
它以相对数的形式,表明多种产品或商品的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的综合变动方向和程度②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
数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
数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数量指标是指衡量其中一现象或事物数量多少的指标。
常见的数量指标有数量增长率、数量密度、数量比率等,其中数量指标指数是一种常用的衡量指标。
数量指标指数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或地区的数量数据来计算,从而提供了衡量数量变化的相对指标。
基期数量是指在一些特定的时间点或地区,被衡量数量的实际数值。
基期数量通常作为参考点,用于与其他时间点或地区的数量进行对比。
比重系数是用来确定不同时间点或地区之间数量变化的相对重要性的系数。
比重系数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比如,可以根据一些指标的重要性来设定比重系数,从而使得数量指标指数更加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其中,当前数量是指在一些特定的时间点或地区,被衡量数量的实际数值。
为了提高数量指标指数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基期数量:基期数量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够准确反映出被衡量数量的实际情况。
2.设定合理的比重系数:比重系数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来设定,以使得数量指标指数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数量变化的相对重要性。
3.比较数量指标指数之间的差异: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点或地区的数量指标指数,可以揭示出数量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提供决策参考。
4.结合其他指标进行分析:数量指标指数只能提供数量变化的相对指标,不能提供具体数值。
因此,在分析数量变化时,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来进行全面分析。
总之,数量指标指数是一种重要的衡量指标,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点或地区的数量数据,可以提供数量变化的相对指标。
为了提高数量指标指数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基期数量,设定合理的比重系数,并结合其他指标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数量指标指数
数量指标指数是指综合反映现象的规模、水平发展变化的指数。
如产品产量指数说明总产值这一经济总体量的变动情况;商品销售量指数说明商品销售额这一经济总体中商品销售量的变动情况。
由于使用价值、计量单位等的不同,直接相加没有经济意义。
为了解决这些不能直接相加的问题,得到反映这些不能直接相加的个别现象数量的总量指标,就需要引入一个因素,使不能直接相加的现象变为能相加的现象,这个因素就叫做同度量因素。
根据同度量因素的固定原则,其同度量因素应是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才能进行不同时期的产量对比分析。
如果用报告期价格作同度量因素,由于报告期是不断变化的,作为同度量因素的价格也不断地变化,无法通过各个时期数量指标的对比来说明产量的变动。
另外,从指数体系的要求来看,总量指标指数等于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的乘积,数量指标指数也就只能用基期的价格作同度量因素了。
[编辑]
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
现以销售量指数为例,说明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方法。
例:根据表1三种商品销售量资料和价格资料计算商品销售量总指数。
商品名称
计量单位 销售量
价格(元) 销售额(元)
基期q 0 报告期q 1 基期p 0 报告期p 1 q 0p 0 q 1p 1 q 1p 0
甲
乙
丙 台 件 千克 1000 2000 3000 1150 2200 3150 100 50 20 100 55 25 100000 100000 60000 115000 121000 78750 115000 110000 63000
合计 — — — — — 260000 314750 288000
销售量个体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k q——数量指标个体指数;
q1——报告期数量指标;
q0——基期数量指标。
三种商品的销售量个体指数分别为
甲是;乙是;丙是。
通过计算个体指数可以看到,三种商品的销售量的变动幅度是不同的。
式中,“”表示销售量综合指数,分子是报告期销售量与基期价格计算的总销售额,分母基期的销售额。
三种商品销售量指数计算如下:
计算结果表明三种商品销售量增长10.77%,由于销售量的增长使销售额增长10.77%;由于销售量的增加而增加的销售额为
(元)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所属时期的选择,除了采用基期以外,也可以采用某一固定
时期。
用符号“”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
n——某一固定时期的价格
比如,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利用固定价格编制的工业产品产量指数、商品销售量总指数等。
质量指标指数
[编辑]
什么是质量指标指数
质量指标指数是用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质量,内涵变动情况的指数。
如价格指数、产品成本指数等。
[编辑]
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
质量指标指数编制原理与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原理相同,只是同度量因素的固定时期不同。
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编制质量指标指数,将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并
将其固定在报告期的水平上。
用符号
“”表示。
下面举例说明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方法。
根据下表,计算三种商品的价格个体指数如下:
式中:
p1——报告期价格;
p0——基期价格。
商品名称计量单位
销售量价格(元) 销售额(元)
基期q0报告期q1基期p0报告期p1q0p0q1p1q1p0
甲乙丙
台
件
千克
1000
2000
3000
1150
2200
3150
100
50
20
100
55
25
100000
100000
60000
115000
121000
78750
115000
110000
63000
合计—————260000 314750 288000
三种商品的价格个体指数分别为:甲是;乙是;皮鞋是。
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如下:
计算结果说明了三种商品价格综合变动程度,即报告期比基期价格增长了9.29%,由于价格的增长使销售额增长了9.29%。
由于价格提高而增加的销售额为
(元)
物价指数是质量指标指数,其编制方法完全是用于其他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
同度量因素
[编辑]
什么是同度量因素
同度量因素又称同度量系数,是指把不能相加的总体过渡到能够相加的总体的因素。
使若干由于度量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的指标,过渡到可以加总和比较而使用的媒介因素。
[编辑]
同度量因素的计算方法
为了计算总指数,必须把不能同度量的单位变为可以相加的指标,变成可以相加指标的关键是求出同度量因素。
这个因素可以根据有关的经济方程式来确定,如:
单位产品价格×产品产量=产品产值
P×Q=PQ
单位产品成本×产品产量=总成本
Z×Q=ZQ
在以上方程式的右边,是经过同度量因素的作用,而可以相加或合并的总体。
上面方程式左边第一个乘数为质量指标,第二个为数量指标。
如果要计算数量指标指数(如产品产量),那么就可以用以上方程式的第一个乘数(如价格单位产品成本)作为同度量因素,即由于价格或单位成本的作用,使得不能相加的各种产品的产量变成了可以相加价值指标;对于质量指标指数可以采用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在计算总指数过程中,同度量因素除了首先起着同度量的作用外,同时还起着权数的作用。
[编辑]
同度量因素的编制
在指数编制中,把在经济意义上不能加总的社会经济现象的量,使之过渡为能够直接加总的现象所采用的那个媒介因素。
同度量因素一般是作为被乘数出现而使各种不能直接相加的现象过渡到可以相加,从而综合反映其总的变动程度。
例如:为了使一些不能同度量的商品的销售量能同度量,就需要把各类商品的销售量乘以价格,得出销售额,然后相加并进行对比。
各种商品的价格就称为同度量因素;反之,如要观察价格因素的变动,则销售量是价格的同度量因素。
同度量因素在编制综合指数中,付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把经济意义上不能相加的指标数值过渡为经济意义上可以相加的数值,即同度量的作用;二是具有权衡轻重的作用,即权数的作用。
在编制综合指数时,存在着同度量因素时期的选择问题。
同度量因素选择的一般原则是: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要把其中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并固定在基期水平上;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要把其中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并固定在报告期水平上。
选择同度量因素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现象之间的联系。
2.指数体系的完整。
3.现实的经济意义。
[编辑]
同度量因素的分类
同度量因素可分为不变同度量因素和可变同度量因素。
不变同度量因素,是指在一个指数数列中各个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不变的。
可变同度量因素,是指在一个指数数列中各个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随着指数基期的改变而改变。
在统计工作中,采用不变同度量因素还是可变同度量因素,对于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是不同的。
质量指标指数用报告期的数量指标做同度量因素,所以在一个质量指标指数的数列中,它的同度量因素一定是可变同度量因素;而计算数量指标指数的数列中,定基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是不变同度量因素,环比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则是可变同度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