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概论
第一章 园林概论
![第一章 园林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37fe992858fb770bf78a55b9.png)
第一章 园林概论
(2)水的特性
水景设计不能孤立地考虑,应充分利用水的各种特性,综合考虑。 例如可利用水的下面一些特性。 ◇ 水本身透明无色,但水流经水坡、水墙或水台阶的表面时,构筑物 的颜色随着水层的深度而变化。 ◇ 宁静的水面具有一定的倒影能力,水面会呈现环境的颜色。 ◇ 急速流动的、喷涌的水因混入空气而呈现泡沫 ◇ 当水面波动,水面会扭曲倒影或水底面图案的形状。
第一章 园林概论
第二节 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 一. 地形 1. 地形的骨架作用
第一章 园林概论
第二节 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 一. 地形 1. 地形的骨架作用 2. 地形与视线 (1)凸地形和凹地形 ◇ 凸地形 ◇ 凹地形
第一章 园林概论
第二节 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 一. 地形 1. 地形的骨架作用 2. 地形与视线 (1)凸地形和凹地形 (2)地形的挡与引 地形可用来阻挡视线、人的 行为、冬季寒风和噪音等,但必 须达到一定的体量。地形的挡与 引应尽量利用现状的地形。引导 视线离不开阻挡,阻挡和引导既 可是自然的,也可是强加的。
第一章 园林概论
三. 植物 3. 植物形态因素
第一章 园林概论
三. 植物 3. 植物树干、枝条姿态
第一章 园林概论
园林艺术概论重点
![园林艺术概论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71e060b84ae45c3b358c70.png)
1、园林的概念: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
手段,通过因地制宜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
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
的优美游憩地域
2、园林规划的概念:综合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
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基础设
施、空间综合布局,建设分期和投资估算的活
动。
3、园林设计的概念:使园林空间造型满足游人对
其功能和审美要求的相关活动。
4、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按园林的隶属关系(皇
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陵墓园林)、按特
色分(北京宅园/江南庭园/岭南园林/川西园
林)
5、江南庭院特点:○1建筑风格淡雅、朴素,即所
谓文人园风格,书卷气○2以叠石理水为园林主
景○3花木繁盛
6、北京宅院特点:设计思想满足物质精神享受与
追求气派显示政治地位,以得水为贵,布局受
四合院影响成中心对称,空间划分量少而空间
大。
7、形式美的表现形态:线条美,图形美,体形美
/朦胧美/造景色彩美
8、园林美的主要内容:山水地形美/借用天象美/
再现生境美/建筑艺术美/工程实施美/文化景
观美/色彩音响美/造型艺术美/旅游生活美/联
想意境美
9、中国古典园林分为哪几个阶段:○1从利用自然
山川林木到人工造园开始时期(前440-前500
年左右)○2造园大发展,园艺大提高的秦汉时
期(前3世纪-公园3世纪)3城市绿化发展。
园林概论第一章第一、二、三节
![园林概论第一章第一、二、三节](https://img.taocdn.com/s3/m/9d8a2f2d941ea76e59fa044d.png)
1.1.3园林学科的发展
4.科学与艺术相辉映:园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将更为紧密,向更高程度、更深层 次上发展。
5.宏观与微观相补充:园林的发展趋势不仅包括微观的园林 设计,如街头小游园、街头绿地、庭园、园林小品等;中观 的场地规划,如旅游度假区、城市公园、城市带状空间、广 场设计等;而且包括宏观的大地景观、大尺度的景观工程、 风景名胜区、旅游区的规划。
美国园林之父奥姆斯特德,于1865年在美开创了职业园林 设计事务,所从事的专业称为“景观规划设 计 ”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而 不 是 “ 造 园 ” (Gardening) , 把 自 己 称 为 “ 景 观 规 划 设 计 师”(Landscape Architect),而不是“园丁”(Gardener)。 1898 年 , 美 国 风 景 园 林 师 学 会 (American Society of Architecture)成立。1900年在哈佛大学首开风景园林学课 程,设立风景园林学士学位与建筑学学位相并列。
目录
1园林学概述 2园林的发展 3园林美与园林艺术 4园林构成要素 5园林规划设计内容 6园林管理 7园林专业素养
1 园林学概述
过渡页
园林学是人第类社一会章发展园到林一学定概阶述段的产物,是伴随
着人类建设活动和社会发展不断丰富、完善、提高的实践 性学科,是一个历史悠久、自然、生命科学与人文艺术相 结合的综合学科。虽然学科体系的建立不过百年的历史, 但园林学已经发展成为适应近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门工 程应用性学科专业。通过了解园林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掌 握园林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园林的基本属性,是园林工作者 担任保护、利用人类自然资源、营建和谐聚居环境,协调 人类需求与客观环境资源的前提。
园林概论201212
![园林概论201212](https://img.taocdn.com/s3/m/2150c471f46527d3240ce0c4.png)
第一章园林概述第一节园林释义1.什么是“园林”?《21世纪世界彩色百科大全》中“园林”定义是:“以植物、山石、水体等做了美丽设计的居住生活的空间”。
目前在我国较为普遍认同的定义是“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中国最早的园林形式是“囿”。
西方最早的园林形式:神庙四周的神圣丛林(Sacred grave),是膜拜神灵的环境布置。
2.园林的别称3. 产业革命前园林的特点(1)绝大多数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归他们所私有,如苏州的私家园林、北京的皇家园林;(2)主流是封闭的、内向型;(3)以追求视觉的景观之美和精神的寄托为主要目的,并没有自觉得体现所谓社会、环境效益;(4)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4.现代园林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18世纪的产业革命促使各个国家工业文明的崛起,陆续由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
工业文明的兴起带来了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为人们开发大自然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手段,人们在从大自然获得前所未有的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因其无计划的掠夺性的开发而造成严重的破坏。
其结果是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水体和空气污染、气候改变,自然生态系统恶性循环、严重失衡。
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密集,大城市不断膨胀,居住环境不断恶化,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由早先的亲和状态逐渐转变为对立、敌斥的关系。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一些有识之士预见到这样状况继续发展下去必然会带来灾难性的恶果,相继提出种种改良学说,其中就包括自然保护的对策和城市园林方面的探索。
现代园林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应运而生。
美国现代园林之父——F.L.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Olmsted 1822—1903)提出了Landscape Architecture(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以区别于传统的Landscape Gardening(景观园艺),并且在哈佛大学创办了景观规划设计专业,专门培养这方面的从业人员——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Landscape architect)。
园林概论的知识点总结
![园林概论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50f22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8.png)
园林概论的知识点总结一、园林的历史1.1 园林的起源园林起源于古代东方国家,如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家。
中国的古代园林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商周时期开始就有了园林建筑的雏形。
而印度和日本的园林建筑则受到了中国园林的影响,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园林文化。
1.2 园林的发展园林在古代逐渐成为了贵族和皇帝的私人花园,随着时间的推移,园林渐渐成为了大众的休闲娱乐场所。
园林的形式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着不同的发展,如中国的皇家园林、宫殿园林、私家园林等。
1.3 园林的风格园林的风格有着不同的体现,如中国的山水画园林、日本的枯山水园林、法国的宫廷花园等。
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都会影响园林的风格,也体现了园林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二、园林的植物2.1 植物的分类园林中的植物可以分为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不同的分类。
园林设计中需要结合不同植物的特点和用途,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搭配。
2.2 植物的特点园林植物有着不同的生长环境和功能需求,如喜阳植物、喜阴植物、耐旱植物、耐寒植物等。
园林设计中需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特点,进行科学的选择和配置。
2.3 植物的用途园林植物可以用于美观、遮荫、增加景观层次、改善环境、吸收污染等多种用途。
园林设计需要根据植物的用途和功能,进行合理的布局和植物种植。
三、园林的设计3.1 园林的构成园林设计需要考虑到空间、结构、功能、美观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整体的构思和规划。
园林设计师需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技巧,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局。
3.2 园林的要素园林设计的要素包括植物、水体、建筑、地形、人文等多个方面。
园林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和协调,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案。
3.3 园林的风格园林设计具有不同的风格,如古典风格、现代风格、自然风格、试验风格等。
园林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场所,合理选择园林风格,并进行深入的设计和表现。
四、园林的建筑4.1 园林建筑的类型园林建筑包括亭台楼阁、廊檐披延、石桥水榭等不同类型。
园林概论第二章第二节
![园林概论第二章第二节](https://img.taocdn.com/s3/m/2034b2bd7e21af45b207a84c.png)
在医院及僧房、客房建筑间也有面积很小的庭园。在医院
及医生宿舍旁设有药草园(图2.26)。
成熟期
全盛期
图2.26 瑞士圣高尔教堂平面规划图
(3)中世纪欧洲的城堡式庄园
中世纪的部分修道院庭园已经具有装饰性和游乐性的发展 倾向,但是基督教提倡的禁欲主义教义,反对追求美观与 娱乐,因此,装饰性和游乐性花园终究没有在修道院中得 到足够的发展,相对来说,王公贵族的城堡式庭园中具有 更为适合的滋生土壤。
(1)宫苑《荷马史诗》描述阿尔卡诺俄斯王宫中花园的景象 :从院落中进入到一个很大的花园,周围绿篱环绕,下方是管 理很好的菜圃。
4)古希腊的园林
(2)宅园 希腊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波希战争中的大获全 胜使促进其进入了鼎盛时代,在太平盛世中,私人营园之风 日盛。
古希腊住宅采用四合院式,一面为厅,两边为住房。厅 前及另一侧常设柱廊,中为中庭,后逐渐发展成四面环绕列 柱廊的庭院。早期的中庭内全是铺装地面,装饰着雕塑、饰 瓶、喷泉等,后来,随着城市生活的发展,中庭内种植各种 花草,形成美丽的柱廊园。柱廊园在古希腊城市内非常盛行 ,古罗马时代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并且对欧洲中世纪修道院 园林的形式也有明显得影响。
2 园林的发展
章节
2.1 东方园林体系的发展 2.2 欧洲园林体系的发展 2.3伊斯兰园林体系的发展 2.4近现代园林发展 2.5未来园林发展展望
2.2 欧洲园林体系的发展
如同欧洲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重要意义一样,欧洲园林 体系在世界园林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欧洲园林体系的发 展较多的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又因其独特的社会发展历 程,欧洲园林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域留下了各 具特色的园林形式,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台地园、 16-17世纪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18世纪开始出现的英国风 景式园林对于欧洲和全球的园林发展具有最为重要的影响。
园林概论知识点总结
![园林概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1ee7d9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b.png)
园林概论知识点总结一、园林概念1. 园林的起源和发展2. 园林概念的演变3. 园林的分类和特点二、园林设计1. 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2. 园林设计的流程与方法3. 园林设计的要素及其作用三、园林植物1. 园林植物的分类及特点2. 园林植物的用途3. 园林植物的配置与养护四、园林艺术1. 园林艺术的概念和特点2. 园林艺术的表现形式3. 园林艺术的欣赏与评价标准五、园林绿化1. 园林绿化的意义和作用2. 园林绿化的规划与设计3. 园林绿化的管理与维护六、园林景观1. 园林景观的特点和分类2.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素3. 园林景观的欣赏与保护七、园林工程1. 园林工程的概念和内容2. 园林工程的规划与施工3. 园林工程的管理与维护八、园林保护1. 园林资源的保护意义2. 园林保护的原则和措施3. 园林保护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九、园林文化1. 园林文化的内涵和特点2. 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3. 园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十、园林规划1. 园林规划的概念和意义2. 园林规划的原则和方法3. 园林规划的实践与发展十一、园林历史1. 世界园林的发展历史与特点2. 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与特色3. 园林历史的价值与影响以上为园林概论的知识点总结,依次涵盖了园林概念、园林设计、园林植物、园林艺术、园林绿化、园林景观、园林工程、园林保护、园林文化、园林规划和园林历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园林概论是园林学中的一个重要课程,通过学习园林概论可以了解园林学的起源和发展、园林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园林植物的分类和用途、园林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欣赏标准、园林绿化的规划和管理、园林景观的特点和设计要素、园林工程的规划和施工、园林保护的措施和现状、园林文化的内涵和传承以及园林规划和历史的发展等内容,为今后从事园林设计、园林管理、园林保护和园林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园林概论的知识,不断提高园林学科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建设美丽家园做出积极贡献。
园林概论
![园林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56ff20c5d5bbfd0a79567345.png)
园林概论1.中国园林风格以山水造景而著称于世。
2.园林类型:A.按园林基址选择与开发方式不同分,人工写意,山水园。
自然山水园(山水园,山地园,水景园)B.按园林基址的隶属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皇家园林:古籍苑,苑囿,公苑,御苑,御园,形式: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私家园林:古籍称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供皇家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等休闲的园林。
特点: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北京恭王府,苏州拙政园,沧浪亭,上海豫园,网师园)寺观园林: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
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部地段的园林环境(苏州西园)C.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
东方园林: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再现自然山水式园林。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自然美巧妙结合起来,从而做到“虽为人作,宛自天开”西方园林:以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几何式园林一切都纳入严格的几何制约关系中去。
一切都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强调人工美。
南北园林比较:北方布局严整(皇家园林),南方自然活泼(私家园林)原因:服务对象不同,气候条件不同,传统和生活习惯不同。
南北园林区别:A.北方:不能完全摆脱对称影响,多少带点外向特点,大式做法南方:讲究不对称,很少考虑外向要求,小式做法B.北方:敦实厚重,封闭色彩富丽南方:轻巧,玲珑,通透,开敞色彩淡雅第三章.园林美(P58)1.美的特征: A.主观活动对美的表现其重要作用B.美无客观的标准和准则C.美具有普遍性D.美的物体给人以感动E.没具有形式感2.园林美: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交织在一起。
差异:时态的差异,地方的差异,意识和理念的差异,自然的秩序。
形式:规则式:人定胜天。
自然式:天人合一形式美:体形美,色彩美,声音美规律:A.形式与内容是统一的,相互依存的B.形式对内容有一定反作用C.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又有一定的继承关系创造:外师造化,来自于观察与发现內发心源:来自于创作的意境3.园林艺术:对环境加以艺术处理的理论和技巧,替精神家园创造一个家园,一种环境。
园林概论
![园林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699827a1f524ccbff1218482.png)
1.4 园林专业的工作任务和学习内容
②工作范畴: 区域乡村规划:即国土区域规划,如自然保护区区划、国 家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利用。景观资 源调查与分析。 城市景观:即场地规划,如新城建设、城 市再开发、河岸、港口、水域利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环境保护、市政工程等。 城市设计:即城市空间创造,指 导城市设计研究、城市街景广场设计,城市公园设计。特 殊的景观规划设计,如科技工业园规划设计、校园规划设 计、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旅游景点规划设计。生态景观 规划,如湿地保护建设,环境绿化等。 景观营造:即场地 详细设计,如建筑环境设计,园林建筑小品,店面、灯光, 屋顶绿化、废弃景观重整恢复。
园林景观要素及其表现
2.1 地形 2.1.1作用 1)改变立面形象 2)合理利用光线 3)创造心理气氛 “山”的崇拜. 昆仑山—天帝在地上的都城.地上周穆王和仙人首 领(西王母)宴聚场所。 泰山—天地之间沟通的场所。 “园冶”惟山林最胜,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 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
1.3 目前关于LA学科的争论 对国际Landscape Architecture(LA)中文怎 么译是两家争议的导火线,至今,双方仍各执一 词地认为自己才是LA在中国的“正统”。对于外 来的LA,各国各地有着不同的译名,比如,在日 本用“造园”,韩国用“造景”,香港叫“园 境”,而早先的国内,业界则习惯将“园林”或 “风景园林”与LA等同,直到“景观”一词的出 现,景观建筑学、景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景 观学等专业术语的异军突起,由此产生了“园林” 与“景观”孰是LA的争论。
园林概论
L/O/G/O
1.1 园林概念
园林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 展而变化着,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适用范围。 ● 园林学: 园林是用科学的、艺术的手法处理了建筑、 自然、人类环境的复杂的边缘学科。 ● 定义 : ①狭义:是由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四个要素(5要素) 根据功能和艺术要求及各方面经济技术要求等组合的综合 体。古代的“园”字 ②广义: 宅园、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单项建设。 城市绿地系统。 大地景观建设。
1 园林概论
![1 园林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8a4d2458a0116c175e0e4869.png)
Part -1
园林的概念
“在一定地域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 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果、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成的优 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 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科学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 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及休养胜地。”
私家园林——扬州个园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寺观园林——九华山百岁宫
Part -3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典园林有3000多年漫长的发展历程,根据历史年代和园林产生发展 的过程可分为五个时期:
1. 生长期:即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约在殷、周、秦、汉代。此时期 园林主要以建筑为主,代表作品是:上林苑、建章宫等。
巴比伦悬园想象图
Part -5
外国古典园林概述
3.古希腊造园 希腊人把果蔬园进一步建成装饰性庭园,植以花木栽培,发展为住宅内规 则、方整、柱廊园形式。大多数园的中间部分设祭坛或神庙的建筑,还创造了 各式水景。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体育运动的发展和民主思想的活跃, 促使希腊造出了运动场、运动场边宽大的林阴走道和路边塑立哲学家头像的 “哲学家小径”以及圣林(神庙四周的树林)等公共园地。
Part -3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② 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 园林三大类型;
皇家园林——利用其建筑形象和总体布局以显示皇家气派和皇权的至尊。
承德避暑山庄鸟瞰图
图片来源: /MyLemmaShow.aspx?zh=zhtw&lid=71856
古埃及园林派科玛拉平面图
古埃及神庙
园林概论
![园林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00f3587201f69e31433294fd.png)
《园林概论》是一门园林专业的“入门”课程,使初学园林(及其他有关专业)的学生能把握专业的学习方向,了解园林学何以成为跨学科、多专业协作的综合体系。
《园林概论》着重于园林的宏观内容和相关体系的阐释。
通过解释园林学及相关的概念,回顾园林的发展简史,总结中外园林的设计风格.学习园林美学的基本知识与园林艺术的特征,掌握欣赏园林艺术的方法,明确园林管理系统及其特点,掌握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工程建设及管理的程序与方法,实现园林行业的有效经营与管理,阐述园林工作者必备的专业素质,使学生对园林形成一个总体框架,便于以后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专业素养的培养,为成为注册园林师做准备。
本教材是高等院校园林专业系列教材之一,适于园林、风景园林、观赏园艺、景观建筑、环境艺术等专业,也可供从事风景园林、环境艺术、室内设计、城市规划、城市园林绿化等相关行业的技术与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1园林学概述1.1园林学发展简史1.1.1园林学科的起源1.1.2园林学科的形成1.1.3园林学科的发展1.2园林学知识体系1.2.1园林学的概念解析1.2.2园林学的研究范畴1.2.3园林学的知识体系1.3园林的基本属性1.3.1园林的自然性1.3.2园林的社会性1.3.3园林的科技性2园林的发展2.1东方园林体系的发展2.1.1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2.1.2日本古典园林的发展2.2欧洲园林体系的发展2.2.1古代欧洲园林的发展2.2.2中世纪西欧园林的发展2.2.3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的发展2.2.4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发展2.2.5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发展2.3伊斯兰园林体系的发展2.3.1波斯伊斯兰园林的发展2.3.2西班牙的伊斯兰园林的发展2.3.3印度伊斯兰园林的发展2.4近现代园林的发展2.4.1世界近现代园林发展的相关背景2.4.2美国近现代园林的发展2.4.3欧洲近现代园林的发展2.4.4日本近现代园林的发展2.4.5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发展2.5未来园林发展展望2.5.1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和艺术风格2.5.2园林要素的创新2.5.3形式与功能的更好结合2.5.4现代与传统的对话2.5.5场所精神与文脉主义2.5.6生态学指导下的园林建设3园林美与园林艺术3.1园林美学的基本知识3.1.1园林美的概念3.1.2园林美的构成3.1.3园林美学3.1.4审美意识3.2园林艺术与风格3.2.1园林艺术的特征3.2.2园林艺术的形式与风格3.2.3东西方园林艺术比较3.3园林艺术的欣赏3.3.1园林美感3.3.2园林思维3.3.3园林艺术欣赏3.3.4园林实例赏析4园林构成要素4.1自然要素4.1.1山岳景观要素4.1.2水域景观要素4.1.3天文、气象要素4.1.4生物景观要素4.2历史人文景观要素4.2.1历史人文景观要素的特点4.2.2历史人文景观要素的具体应用4.3园林工程要素4.3.1地形与假山工程4.3.2园路与铺地工程4.3.3水景工程4.3.4园林建筑与小品5园林规划设计内容5.1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程序5.1.1基本程序5.1.2主要阶段设计文件的深度5.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5.2.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性质与任务5.2.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与指标5.2.3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与用地选择5.2.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5.2.5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布局的模式与手法5.2.6市域绿地系统规划5.2.7城市绿地分类规划5.2.8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程序5.2.9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5.2.10生物多样性与古树名木保护5.3风景名胜区规划5.3.1风景名胜区发展概况5.3.2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构成概念及风景资源评价5.3.3风景名胜区规划程序5.3.4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5.3.5风景名胜区专项规划5.3.6风景名胜区规划成果5.4森林公园与农业观光园规划5.4.1森林公园规划5.4.2农业观光园规划5.5公园绿地规划设计5.5.1公园绿地概况5.5.2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内容5.5.3主要专类公园规划设计5.6道路及广场绿地规划设计5.6.1道路绿地概况5.6.2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内容5.6.3广场绿地设计5.7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5.7.1居住区绿地概况5.7.2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内容5.8附属绿地规划设计5.8.1附属绿地规划概况5.8.2主要附属绿地规划设计内容6园林管理6.1概述6.1.1相关概念6.1.2园林管理系统及其特点6.1.3园林的质量管理与数量管理6.1.4城市的园林管理机构6.1.5城市的园林需求6.2园林决策管理6.2.1决策6.2.2园林决策者6.2.3园林决策指标6.2.4园林决策程序与多目标评价6.2.5园林决策参照6.3园林规划设计管理6.3.1规划设计法规体系6.3.2规划设计程序6.3.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管理6.3.4园林规划设计管理6.3.5园林评价管理6.4园林建设管理6.4.1园林施工管理6.4.2园林工程建设监理6.4.3园林养护管理6.5园林经营管理6.5.1经营6.5.2物资与产品管理6.5.3设备管理6.5.4活物管理6.5.5基础设施管理6.5.6财务管理6.5.7人员与信息管理7园林专业素养7.1园林专业素质7.1.1创新的设计能力7.1.2扎实的理论基础7.1.3适合的表达能力7.2园林专业修养7.2.1世界观7.2.2广博的文化知识7.2.3丰富的生活经验参考文献。
大一园林概论知识点汇总
![大一园林概论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59a41a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9.png)
大一园林概论知识点汇总园林概论是一门介绍园林设计和规划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园林行业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在大一的学习中,我们将接触到一系列的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汇总。
一、园林的定义与分类园林是以人为中心、通过植物、建筑和空间组合来创造美的环境的艺术。
根据功能和特点,园林可分为公园、庭院、景区等。
二、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1. 自然性原则:模拟自然景观,注重不规则性和变化性。
2. 开放性原则:注重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和开放感。
3. 主题性原则:园林设计要有明确的主题和表达的内涵。
4. 可持续性原则:考虑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5. 用户参与原则:充分考虑用户需求,鼓励用户参与设计过程。
三、园林设计的要素1. 植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注重植物的色彩、形态和季节性。
2. 水体:通过池塘、喷泉等水体元素,增加景观的生动性和艺术感。
3. 硬质景观:包括建筑、石头、木材等材料的运用,为园林增添结构和纹理。
4. 路径:合理设置路径,引导人们流线,增加游园的趣味性和体验感。
5. 灯光:合理运用灯光,烘托夜间的园林景观,增加夜间的魅力。
四、园林设计的流程1. 规划阶段:明确设计的目标和范围,进行场地调研和实地考察。
2. 概念设计阶段:制定初步设计方案,包括构思、平面布局与比例关系等。
3. 方案设计阶段:绘制详细的设计图纸,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等。
4. 施工图设计阶段:制定详细的施工细则和图纸,确保设计的顺利实施。
5. 施工与维护阶段:进行园林建设和后期的养护管理,确保园林的长期保持。
五、著名园林案例1. 苏州园林: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等为代表,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
2. 凡尔赛宫花园:法国凡尔赛宫的花园,是欧洲宫廷花园的典范之一。
3. 中央公园:位于纽约曼哈顿的中央公园,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公园之一。
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园林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园林艺术概论
![园林艺术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81a04d3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4.png)
园林艺术概论园林艺术概论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山水地形艺术第三章园林风景艺术第四章建筑小品艺术第五章园林构图艺术第六章园林空间艺术第七章园林植物艺术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园林一、园林概述1、园林的定义商周—东汉:园、圃,苑、囿;东汉-唐宋:园林/游赏园林;元末明初—二十世纪初:造园/景观建筑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20世纪50年代:园林parks and gardens /风景园林Landscape gardens。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块范围内,依据自然地形地貌,利用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主要材料,根据功能要求,遵循科学原理和艺术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居住、游憩、观赏的境域。
2、造园要素1)地形(山):地形是构成园林的骨架,主要包括平地、土丘、丘陵、山峦、山峰、凹地谷地、坞、坪、矶等类型。
水体是园林的灵魂,可分为静水和动水两种类型。
静水:如湖、池、塘、潭、沼等类型动水:河、溪、渠、涧、瀑布、喷泉、涌泉、壁泉等。
另外,水声、倒影等也是园林水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体中还形成堤、岛、洲、渚等地貌。
植物是园林中有生命的构成要素。
包括乔木、灌木、攀缘植物花卉、草坪地被水生植物等。
植物的四季景观,本身的形态、色彩、芳香、风韵、习性等都是园林造景的题材。
4)建筑建筑在园林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要考虑建筑的风格、体量、造型、色彩以及与其配合的假山艺术、雕塑艺术、园林植物、水景等诸要素的安排。
5)广场和道路是构成园林的脉络,起到园林中交通组织和导游路线的作用。
广场与道路、建筑的有机组织,对于园林形式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6)园林小品是园林构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使园林景观更富于表现力。
包括雕塑、山石、壁画、摩岩石刻、园门园窗、园灯、园椅园凳、垃圾桶、指示牌栏杆、小桥、景墙等.二、园林美园林美包括是含义:以视觉景观为主的形象美、色彩美;以自然生态为主的生态美。
现代园林美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生活美和艺术美的高度统一。
园林概论复习
![园林概论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72c0deb551810a6f5248626.png)
14.花丛:根据花卉植株高矮及冠幅大小之不同,将数目不等的植株组合成丛配植的自然式花卉种植形式。
15.花坛:按照设计意图在一定形体范围内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群体美的设施。
16.花境:拟自然界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自然景观状态,运用艺术手法提炼设计而成的花卉景观设计形式。
12.群植混交树种群分为五个部分,即乔木层、亚乔木层、大灌木层、小灌木层及多年生草本植被。
13.绿篱的种植密度根据使用目的,不同树种、苗木规格和种植地带的宽度而定。矮绿篱和一般绿篱,株距可采用30-50cm,行距为40-60cm,双行式绿篱成平行种植或三角形叉排列。绿墙的株距可采用1-1.5m,行距1.5-2m
a.应选用最富于观赏价值而生长健壮的地方树种。
b.采用异龄树:可以使林冠线得到变化及增加林内垂直郁闭景观。布置时还要充分结合利用起伏变化的地形。
c.配植下木:为丰富色彩、层次、季相的变化,林下配植一种或多种开花华丽的耐荫或半耐荫草本花卉(玉簪、石蒜),以及低矮开花繁茂的耐荫灌木(杜鹃、绣球)。单纯配植一种花灌木可以取得简洁壮阔之美,多种混交可取得丰富多彩的季相变化。
5.城市园林绿地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三大综合效益
6.生态效益的表现方式:①维持碳氧平衡②调节温度,缓解“热岛效应”③调节空气湿度④净化空气⑤杀菌⑥净化水体、土壤⑦通风、防风⑧减低噪音
7.社会效益的表现方式:①创造城市景观②休闲、保健场所③文化教育园地④社会交往空间⑤保护、避难、减灾
8.西方景园的生态设计思想先后出现了4种倾向,即:a.自然式设计(形式上表现自然,植物群落设计和地形起伏处理。)b.乡土化设计(运用乡土植物群落来展现地方景观特色。)c.保护性设计(保护现状良好的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d.恢复性设计(运用种种科技手段来恢复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
园林概论试题及答案
![园林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6822b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0.png)
园林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园林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植物学B. 建筑学C. 环境艺术D.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答案:D2. 下列哪个不是园林的基本要素?A. 植物B. 水体C. 建筑D. 雕塑答案:D3. 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通常用于引导视线?A. 乔木B. 灌木C. 草本D. 藤本答案:A4. 园林中的“借景”是指什么?A. 利用园内景物B. 利用园外景物C. 创造新景物D. 复制旧景物答案:B5. 园林中,哪种水体形式可以增加空气湿度?A. 静水B. 流水C. 喷泉D. 瀑布答案:D6. 园林中,哪种铺装材料可以增加地面的透水性?A. 混凝土B. 沥青C. 透水砖D. 石材答案:C7. 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可以用于隔音?A. 乔木B. 灌木C. 草本D. 藤本答案:A8. 园林中的“对景”是指什么?A. 同一景物的两个视角B. 两个相对的景物C. 两个相邻的景物D. 两个相似的景物答案:B9. 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可以用于净化空气?A. 乔木B. 灌木C. 草本D. 藤本答案:A10. 园林中的“障景”是指什么?A. 遮挡视线B. 引导视线C. 创造新景物D. 复制旧景物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园林设计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的生长?A. 光照B. 温度C. 土壤D. 湿度答案:ABCD2. 园林中,哪些元素可以用于增加空间的层次感?A. 植物B. 水体C. 地形D. 建筑答案:ABCD3. 园林设计中,哪些元素可以用于引导人流?A. 路径B. 植物C. 水体D. 建筑答案:ABCD4. 园林中,哪些元素可以用于创造私密空间?A. 植物B. 地形C. 建筑D. 围墙答案:ABCD5. 园林设计中,哪些元素可以用于增加空间的趣味性?A. 雕塑B. 喷泉C. 座椅D. 装饰物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应该考虑其季节变化。
园林艺术概论
![园林艺术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aa9ac1835022aaea998f0f8c.png)
园林艺术概论园林艺术概论园林艺术概论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山水地形艺术第三章园林风景艺术第四章建筑小品艺术第五章园林构图艺术第六章园林空间艺术第七章园林植物艺术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园林, 一、园林概述, 1、园林的定义, 商周—东汉:园、圃,苑、囿;, 东汉,唐宋:园林/游赏园林;, 元末明初—二十世纪初:造园 /景观建筑设计 LandscapeArchitecture, 20世纪50年代:园林 parks and gardens /风景园林 Landscape gardens。
,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块范围内,依据自然地形地貌,利用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主要材料,根据功能要求,遵循科学原理和艺术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居住、游憩、观赏的境域。
2、造园要素, 1)地形(山):, 地形是构成园林的骨架,主要包括平地、土丘、丘陵、山峦、山峰、凹地谷地、坞、坪、矶等类型。
, 水体是园林的灵魂,可分为静水和动水两种类型。
, 静水:如湖、池、塘、潭、沼等类型, 动水:河、溪、渠、涧、瀑布、喷泉、涌泉、壁泉等。
另外,水声、倒影等也是园林水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 水体中还形成堤、岛、洲、渚等地貌。
, 植物是园林中有生命的构成要素。
包括乔木、灌木、攀缘植物花卉、草坪地被水生植物等。
, 植物的四季景观,本身的形态、色彩、芳香、风韵、习性等都是园林造景的题材。
4)建筑, 建筑在园林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 要考虑建筑的风格、体量、造型、色彩以及与其配合的假山艺术、雕塑艺术、园林植物、水景等诸要素的安排。
, 5)广场和道路, 是构成园林的脉络,起到园林中交通组织和导游路线的作用。
, 广场与道路、建筑的有机组织,对于园林形式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6) 园林小品, 是园林构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使园林景观更富于表现力。
, 包括雕塑、山石、壁画、摩岩石刻、园门园窗、园灯、园椅园凳、垃圾桶、指示牌栏杆、小桥、景墙等.二、园林美, 园林美包括是含义:, 以视觉景观为主的形象美、色彩美;, 以自然生态为主的生态美。
园林概论读后感
![园林概论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991a0b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0c.png)
园林概论读后感读完园林概论,就像是在脑海里展开了一幅宏大又精致的画卷,而我呢,就像个好奇的小探险家,在园林这个奇妙的世界里东瞅瞅西看看。
以前吧,我对园林的概念就是公园那种有花有草的地方。
读完这本书才知道自己那想法是多么的“小儿科”。
园林可不仅仅是花草树木的简单集合,那简直就是一门艺术,是人与自然的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
书里讲到园林的历史,那可真是源远流长。
从古代那些达官贵人的私家园林说起,像苏州的拙政园啥的,那就是古人智慧和品味的结晶。
他们巧妙地利用了山水、建筑、植物,在一方小天地里营造出了无限的意境。
就好比拙政园里的那些亭台楼阁,和周围的湖水、荷花搭配起来,你站在那儿,感觉就像穿越回了古代,成了个文人雅士,想要吟诗一首呢。
而且每一个元素的摆放都有讲究,假山不是随便堆的,那是按照一定的山势纹理来的,就像给石头注入了灵魂,让它们在园林里“活”了起来。
说到园林里的植物,那也是大有学问。
以前我觉得种树嘛,挖个坑把树种进去就得了。
现在才明白,不同的植物就像不同性格的人,它们之间的搭配得和谐才行。
比如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还有那些五颜六色的花卉,要按照季节、色彩、生长习性等各种因素组合起来。
春天要有桃花、杏花的烂漫,夏天要有荷花的清幽,秋天得有菊花的淡雅,冬天还得有腊梅的暗香。
这就像是一场植物的时装秀,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主题和主打“模特”,让园林一年四季都充满了生机与色彩。
园林里的建筑也是一绝。
从小小的亭子到宏伟的楼阁,每一种建筑都有它的功能和美学价值。
亭子不仅是给人遮风挡雨的地方,它还像是园林里的一个标点符号,起到了点缀和停顿的作用。
比如说在一条曲径通幽的小道上,突然出现一个亭子,你走累了可以在里面歇歇脚,同时还能从亭子里欣赏周围的景色,那感觉就像在一幅画卷里找到了最佳的观赏点。
而楼阁呢,那就是园林里的“高层建筑”了,站在上面俯瞰整个园林,又是另外一种壮观的景象,园林就像一个微缩的世界,尽收眼底。
读完这本书,我对园林设计师这个职业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园林概论复习分析
![园林概论复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64be53f242336c1eb95e68.png)
1.上林苑是古代汉族园林建筑,是秦汉时期建筑宫苑的典型。
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
今已无存。
上林苑地跨长安、咸阳、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300里,有霸、产、泾、渭、丰、镐、牢、橘八水出入其中。
上林苑既有优美的自然景物,又有华美的宫室组群分布其中,是包罗多种多样生活内容的园林总体,是秦汉时期汉族建筑宫苑的典型。
上林苑亦是当时汉武帝尚武之地,在此处有皇帝的亲兵羽林军,并由后来的大将军卫青统领。
汉武帝从此走向一个崭新的历史舞台。
上林苑是中国秦汉时期的皇家园林,秦朝始建,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加以扩建。
2.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
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还有人为建造的公园、道路停车场等。
从根本上说,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社会生活的场所,是城市实质环境的精华、多元文化的载体和独特魅力的源泉。
公共空间建设的整体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大众的满意度,因此,城市决策者、建设者和使用者无不对其给予特别关注。
第一章绪论一园林设计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新学科,它的存在和发展一直与人类发展息息相连,包括人们对生存生活环境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环境无意识和有意识的改造活动。
这种活动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发生过多次物质形态和审美思想的变迁,最终孕育了现代风景园林学。
第一节相关概念二Landscape(园林)——概念的解读长期有争议:1.全国农林院校介定为“风景园林”专业2.清华大学译为“地景”3.香港、台湾译为“景观建筑”学4.工科院校多译为“景观”学5.日本译为“造园”学6.韩国译为“造景科”7.近代园林之父Olmsted :“Landscape Architecture”8.中国园林专业创始人之一汪菊渊院士: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特别是生态因素)、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折期代表园林——芳林苑
全盛期代表园林——华清宫
Part -3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演变
4. 成熟前期:两宋到清初时期时期,园林的发展亦由盛年期而升华为富于 创造进取精神的完全成熟的境地。代表作品:拙政园、寿山艮岳等等。
圆明三园平面图
图片来源: /subview/2476/5824630.htm?fr =aladdin
Part -3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私家园林——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是供园主人日常游憩、交 友、会客、宴乐、读书的场所。
寺观园林——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 园林化环境。
——汪菊渊《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1993)
Part -1
1.1 园林的概念
“园林一词始见于西晋。在历史上,因时间、内容和形式的不同曾用 过不同的名称,如囿、猎苑、苑、宫苑、园、园池、庭园、宅园、别业等。 现代园林包括庭院、宅园、小游园、公园、附属绿地、生产防护绿地等各 种城市绿地。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其外延扩大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 区的游览区以及文化遗址保护绿地、旅游度假休闲、休养胜地等范围。从 物质形态来看,山(地形)、水、植物(生物)和建筑是园林组成的四大 要素。园林不是对相关要素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对它们进行有机整合之 后创造出的艺术整体。”
• 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的园林一般均有一定的界限,利用改造天然地形地貌, 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和禽鸟畜养,形成一个较完善的游憩环境。它们有3个 共同特点:一是直接为少数统治者所有;二是封闭的内向型的;三是追求视觉 效果和精神享受为主。
Part -2
园林的发展历程
• 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园林比上一时期的园林在内容和性质上均有发展变化, 具体表现为:一是确立了现代园林的理论体系并以此为指导进行了实践,兴 建园林不仅为了获取景观方面的价值和精神方面的陶冶,同时兼顾环境效益 及社会效益;二是园林规划与设计已摆脱私有的局限性,转向开放的外向型。
• 多元化兴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园林具有不同以往的特点和变化:一是私有园 林已不占主导地位,区域性的公共园林和绿化保护带建设成为每个国家和城 市的重点,并确立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二是园林艺术已成为环境艺术的 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联合协作,公众参与也是 一个重要方面;三是注重科学的、量化的、有针对性和预测性的系统化的园 林设计,并建立了相应的方法学、技术学、及直观体系。
本章内容:
1.1 园林的概念 1.2 园林的发展历程 1.3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概述 1.4 中国近现代园林 1.5 外国造园发展概述 1.6 西方现代园林简介
本章内容:
1.7 中西方园林艺术比较 1.8 园林内涵与外延的拓展 1.9 园林设计师的职责与情怀
本章重点:
1. 中西方园林简史 2. 中西方园林艺术比较
生长期代表性园林
Part -3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演变
2. 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诸家争鸣、思想活跃, 寺观园林也开始兴盛起来,奠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大发展的基础。代表作品: 铜雀园、芳林苑。
3. 全盛期:隋唐时期,园林的发展也相应地进入盛年期。作为一个园林体 系,它所具有的风格特征已经基本形成。代表作品:兴庆宫、华清宫、西苑等。
本章难点:
园林内涵与外延的拓展
Part -1 园林的概念
园林的概念
“广义的园林,系泛指居住区、工矿区、机关、学校、休疗养区等专 用园林绿地及广场、街道、公园、儿童公园、体育公园、动物园、植物园 等公共使用的园林绿地而言。狭义的园林,则仅指公共园林而言。园林一 方面是现实生活的环境,所以要满足物质生活上的功能要求,另一方面, 又是反映意识形态、精神面貌的艺术,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是满足劳动人 民精神生活的需要,并具有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园林是由地形、地貌和 水体,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和动物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 件和艺术布局等方面综合组成的统一体。单纯作为生产用的果园、苗圃、 林地,或单纯作为防护用的林带,就不能称为园林。”
Part -3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② 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 园林三大类型;
皇家园林——利用其建筑形象和总体布局以显示皇家气派和皇权的至尊。
承德避暑山庄鸟瞰图
图片来源: /MyLemmaShow.aspx?zh=zhtw&lid=71856
私家园林——扬州个园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寺观园林——九华山百岁宫
Part -3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典园林有3000多年漫长的发展历程,根据历史年代和园林产生发展 的过程可分为五个时期:
1. 生长期:即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约在殷、周、秦、汉代。此时期 园林主要以建筑为主,代表作品是:上林苑、建章宫等。
——孙筱祥《园林艺术及园林设计》(1986年)
Part -1
园林的概念
“在一定地域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 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果、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成的优 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 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科学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 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及休养胜地。”
Part -2
Part -3 中国典园林可分别按照园林基址选择和开发方式以及园林的隶属关系来 进行分类:
① 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人工山水 园和天然山水园两大类型
苏州网师园
人工山水园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北京颐和园
天然山水园
图片来源: /dcbbs/d22_35694.html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2002年)
Part -1
Part -2 园林的发展历程
园林的发展历程 人类在与自然的长期斗争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化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园
林的发展亦相应分为四个时期:
• 萌芽时期:人类进行了简单农作物的种植,房前屋后出现果园蔬囿,在客 观上形成了园林的雏形,开始了园林的萌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