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组“同课异构”优质课活动方案

合集下载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实施方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实施方案“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实施方案(精选3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实施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一生命线,加速教师专业成长;从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促进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教学行为,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教学领悟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开创我校教研工作新局面。

小学数学教研同课异构

小学数学教研同课异构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研讨,探讨不同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

二、活动目的1. 通过同课异构,展示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2. 探讨不同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活动过程1. 课题选择本次活动选择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这一课题进行同课异构。

该课题是小学数学中的重点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教学设计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共有四位教师参与。

每位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经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

(1)教师A: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2)教师B:注重知识的迁移,将乘法分配律与其他数学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教师C:以情境教学为载体,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乘法分配律。

(4)教师D: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通过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课堂展示四位教师分别进行了课堂展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

4. 评课研讨课后,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评课研讨。

大家针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四、活动总结1. 同课异构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2. 教师们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特色,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通过评课研讨,教师们对教材的理解更加深入,教学设计更加合理,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

4. 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为教师专业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同课异构数学教研活动(3篇)

同课异构数学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近日开展了同课异构数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同课异构,共研共进”为主题,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评课、交流,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的1. 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展示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2.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

3. 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活动内容1. 课前准备(1)确定同课异构主题:本次活动以“同课异构”为主题,选定了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作为研讨内容。

(2)分组:将参加活动的教师分成两组,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组内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准备。

(3)教学设计:每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自身教学风格,进行教学设计。

2. 课堂教学展示(1)第一节课:由第一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2)第二节课:由第二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3. 评课交流(1)听课教师对两节课进行点评,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2)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分享教学心得和经验。

4. 总结反思(1)活动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教师们的努力和成果。

(2)教师们针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四、活动总结1. 本次同课异构数学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2. 教师们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自身的教学风采,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3.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同课异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4. 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5.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五、活动建议1. 建立长期稳定的同课异构教研机制,定期开展同课异构活动。

小学数学教研_同课异构

小学数学教研_同课异构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开展了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同课异构。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设计不同教学方案,展示各自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以此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提升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通过同课异构,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2. 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通过观摩和反思,使教师认识到自己的教学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三、活动内容1. 课题:《分数的意义》2. 参与教师:张老师、李老师、王老师3. 教学内容:通过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四、活动过程1. 张老师授课张老师以“切蛋糕”为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分数。

她首先让学生动手切蛋糕,然后让学生观察切成的蛋糕块数,进而引出分数的概念。

张老师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分数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分数的意义。

2. 李老师授课李老师以“分糖果”为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她首先让学生动手分糖果,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成的糖果数量,进而引出分数的概念。

李老师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探究分数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还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展示分数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3. 王老师授课王老师以“植树造林”为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她首先让学生观察植树造林的场景,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表示植树的数量。

王老师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联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分数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还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分数的意义。

五、活动反思1. 教师们认识到,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各具特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教师们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如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借鉴。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方案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方案
八、机构设置
1、成立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郝东星
副组长:芦红梅
组员:王建斌 遆建设 郭丽荣
2、组织实施
国培办牵头,指导教师组织负责落实。
九、赛讲活动安排:
国培同课异构赛课安排
篇三:五年级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课异构”实施方案
一、名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课异构”
二、主题:《新课程背景下的几何图形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方案
篇一:小学同课异构活动方案
张高小学同课异构活动方案
一、指导想
为了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试图假借“同课异构”这种特殊形式,加强全体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关注程度,为深入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储备思想认知和研究案例。 二、活动目的
五、活动地点
1.初备及二次备课在各指导教师办公室;
2.学员试讲及教学设计修订在各指导教师的班级课堂及办公室;
3.赛讲及评课在录播教室。
五、参与学科:语文、数学、2个学科
六、参加范围: 全体国培学员及指导教师。
七、活动程序:
1.教学设计初备及二次备课。
各国培学员根据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初步教学构思,并于规定时间将教学设计上交给指导教师(注:教学设计依据五一路学校的备课单要求进行备课),由指导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然后学员依据指导意见进行二次备课,并于11月28日周总结会时将有二次备课痕迹的备课单复印件交回国培办存档。
2、学员试讲及教学设计修订。
在指导教师的组织下,参赛学员依据教学设计入课堂试讲,要求指导教师跟踪听课,并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记录,观察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并写好评课记录;课后对试讲学员进行针对性指导,学员依据指导建议对教学设计进行修订。(如有必要可以组织多次试讲,反复磨课,直到满意为止)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范文(通用11篇)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范文(通用11篇)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范文(通用11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做好“读懂教材”的实践研究,我们课题研究组精心准备了这次“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期望通过这种特殊的形式,加强大家对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媒体使用等方面的感知,在实践中完善“读懂教材”的研究。

二、活动目的“同课异构”力求能体现教师个性和风格。

在同课异构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同时形成对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独立和创造性的见解。

为小课题的研究提供帮助。

三、活动形式同课异构。

即:内容相同,教法相异;相同的舞台,别样的精彩。

四、活动时间:5月五、参与学科:数学六、参加范围:课题组全部成员及数学组部分老师七、活动程序1.第一周:参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构思,(注:教学设计含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2.第二周至第三周:参与教师按要求和安排推出“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听课教师做好相关记录;3.第四周,组织老师们开展“同课异构”研讨活动,做好研讨记录。

4鼓励老师进行教学总结,将自己的认识和收获总结成文,形成教研论文。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篇2一、指导思想搭建教师展示自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促进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参加对象第一阶段从高一、高二每个备课组中推选两名教师参加,要求其中一名为35岁以上,另一名为35岁以下。

三、领导小组组长:xx副组长:xx组员:xx四、活动保障1、为确保该活动的顺利、有序开展,特成立领导小组。

教务科为具体责任人。

2、建立评价机制。

学校对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各种情况及时通报,对各种教案、课件、反思、总结材料及时收集整理,从中评选出优秀作品。

五、实施步骤1、宣传发动利用备课组长会议进行有关动员、宣传和部署。

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备课组推选阶段,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小学(3篇)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小学(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近期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为载体,通过同课异构的形式,让教师们在同一节课中展现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策略,以此激发教师们的教学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目标1. 通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探索和总结有效的教学策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4. 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三、活动内容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共分为四个环节: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研讨和总结反思。

1. 课前准备(1)教师分组:根据学科特点,将教师分为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

(2)确定课题:每组教师共同确定一节课的课题,并围绕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3)备课:各组教师根据课题,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

2. 课堂教学(1)教学展示:每组教师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2)观摩学习:其他教师观摩课堂教学,记录教学亮点和不足。

3. 课后研讨(1)交流心得:各组教师针对课堂教学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体会。

(2)总结反思:各组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4. 总结反思(1)评选优秀教学方案:根据课堂教学展示和课后研讨,评选出优秀教学方案。

(2)撰写教学反思:各组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撰写教学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四、活动效果1.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通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师们相互学习、借鉴,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了教学水平。

2. 教研氛围浓厚:活动期间,教师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3. 学生学习效果显著:教师们在活动中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显著提升。

4. 教学资源丰富:活动结束后,各组教师将优秀教学方案进行整理、汇编,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教研活动数学同课异构(3篇)

教研活动数学同课异构(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开展了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同课异构”为主题,旨在通过对比不同教师对同一课题的课堂教学,探讨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通过同课异构,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2. 探索不同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活动内容本次教研活动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分数的加减法”为课题,由两位教师进行同课异构。

四、活动过程1. 第一课时(1)教师A的课堂展示教师A以“生活中的分数”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分数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主发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A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2)教师B的课堂展示教师B以“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为主题,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步骤,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计算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B注重学生的计算练习,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2. 第二课时(1)教师A的课堂展示教师A以“分数加减法的应用”为切入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分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课堂上,教师A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2)教师B的课堂展示教师B以“分数加减法的拓展”为主题,引导学生探究分数加减法的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等。

在课堂上,教师B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活动总结1. 两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教师A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师B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计算练习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方案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方案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方案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方案篇一:小学同课异构活动方案张高小学同课异构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试图假借“同课异构”这种特殊形式,加强全体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关注程度,为深入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储备思想认知和研究案例。

二、活动目的“同课异构”就是相同学科的老师,使用相同教材和同一节内容,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建构出不同意义的教学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塑造各具特色的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

“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探索和开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在同课异构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同时形成对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独立和创造性的见解。

提高课堂效率,为减负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课异构”力求能体现教师个性和风格。

三、活动形式同课异构。

即:内容相同,教法相异;相同的舞台,别样的精彩。

四、活动时间:4月五、参与学科:语文、数学、英语3个学科六、参加范围:全体教师七、活动程序:1. 设计教案。

参与教师根据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构思,并于规定时间将教学设计上交教导室(注:教学设计含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教学流程的主要环节说明设计意图)。

要求五六年级上课老师参照“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备课、上课,构建学习小组,授课体现精讲精练。

2、教学观摩。

由三位老师执教同一篇课文,要求听课老师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记录,观察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并写好评课记录。

3、教学研讨。

听课后,组织老师们讨论教学过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讨论是一种互动的研究,是一个共同参与、共同构建的过程。

鼓励参与者主动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理解,不断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思路。

同课异构活动教研(3篇)

同课异构活动教研(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

本次活动以“同课异构”为载体,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评课、议课,促进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促进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明确。

2. 培养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丰富课堂教学方法。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以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为例,选取了三位教师进行教学展示。

以下是三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一)教师A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丽。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2.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优美的教学氛围。

(2)讨论法: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桂林山水的图片和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课文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4)课文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朗读,分析课文内容,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丽。

(5)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6)总结拓展:教师总结课文内容,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二)教师B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优美的教学氛围。

(2)游戏法:设计趣味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3. 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桂林山水的图片和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同课异构活动方案

数学同课异构活动方案

数学同课异构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同课异构,别样精彩——探索数学教学的多元路径”二、活动目的。

1. 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让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呈现,展示多样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拓宽教师们的教学思路。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通过对比、分析、反思,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尤其是在数学学科教学方面的能力。

3. 观察学生在不同教学方式下的学习效果,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1. 时间:[具体日期],上午[开始时间]-下午[结束时间]2. 地点:[学校名称]教学楼[具体教室]四、参与人员。

1. 本校全体数学教师。

2. 邀请兄弟学校部分数学骨干教师前来观摩交流(人数预计[X]人)。

五、活动准备。

1. 确定课题。

由数学教研组长挑选一个适合各年级教学内容且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拓展性的数学课题,例如:初中可以选择“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高中可以选择“函数的单调性”。

2. 教师分组。

根据教师的教龄、教学风格等因素将本校数学教师分为若干组(如:新手教师组、骨干教师组等),每组推选一名教师参与同课异构的课堂展示。

3. 提前备课。

参与展示的教师提前一周拿到课题,开始独立备课。

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学情,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准备教学课件、教具等。

在备课过程中,鼓励教师尝试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如问题驱动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式教学法等。

4. 宣传推广。

由学校宣传部门制作活动海报,张贴在学校宣传栏、教学楼入口等显眼位置,海报内容包括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参与教师等信息。

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教师工作群等渠道发布活动通知,向全体教师和兄弟学校介绍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具体安排,吸引更多人关注。

5. 场地布置。

活动当天,提前安排人员打扫教室卫生,摆放桌椅,确保教室整洁、宽敞。

在教室前方设置讲台,安装多媒体设备,保证教学课件能够正常播放。

数学教研活动同课异构(3篇)

数学教研活动同课异构(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于近日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对比不同教师对同一课题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提升的平台。

二、活动主题本次教研活动主题为“同课异构”,选取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题进行研讨。

三、活动流程1. 课前准备:各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并制作课件。

2. 课堂教学:分别由两位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3. 课后研讨:听课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共同探讨教学方法。

4. 总结提升: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提出今后教学工作的改进方向。

四、教学展示1. 第一位教师教学展示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生活中的分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授:讲解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3)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2. 第二位教师教学展示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视频展示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授:讲解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分数的表示方法。

(3)巩固练习:设计小组合作探究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合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计划(3篇)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计划(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学期我们将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通过教师们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设计和实施,探讨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促进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和挖掘。

2. 通过同课异构,展示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四、活动内容1. 确定研讨主题: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学科特点,确定本学期“同课异构”研讨主题。

2. 教师分组:将教师按照学科和年级分组,每组确定一位组长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协调。

3. 教学设计:各组成员共同研究教材,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设计。

4. 教学展示:各组成员按照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展示,其他成员观摩学习。

5. 评课议课:观摩结束后,各组成员进行评课议课,交流教学心得和体会。

6.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教学展示和评课议课,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报告。

7. 教学总结:学期末,各学科组进行教学总结,分享教学成果。

五、活动安排1.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9月1日-9月10日)(1)各学科组确定研讨主题,并制定详细的教学设计。

(2)组长组织组员学习相关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2.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9月11日-12月15日)(1)各组成员按照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展示。

(2)其他组成员观摩学习,做好记录。

3.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12月16日-12月31日)(1)各学科组进行评课议课,交流教学心得和体会。

(2)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报告。

(3)各学科组进行教学总结,分享教学成果。

六、活动要求1. 各学科组要高度重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2. 教师要积极参与活动,认真备课、上课、评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数学同学异构教研活动(3篇)

数学同学异构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了“数学同学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同学异构的方式,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 通过同学异构,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培养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3. 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4. 推动学校数学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活动内容1. 同学异构教学展示本次教研活动,我们邀请了校内外的优秀教师进行同学异构教学展示。

展示内容包括:(1)公开课:邀请优秀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2)研讨课:针对某一数学知识点,邀请优秀教师进行研讨课展示,共同探讨教学策略。

(3)微型课:邀请优秀教师进行微型课展示,展示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技巧。

2. 教学经验交流在同学异构教学展示的基础上,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

交流内容包括:(1)教学设计:分享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课堂管理:探讨课堂管理技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3)教学评价:交流教学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教学研讨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

研讨内容包括:(1)教材分析:分析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探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评价方法,促进教学反思。

四、活动实施1. 组织教师报名参加同学异构教学展示,确保活动质量。

2. 邀请校内外的优秀教师进行指导,提高活动水平。

3.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学习。

4. 开展教学研讨,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对活动进行总结,推广优秀教学经验。

五、活动成果1.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教研活动数学同课异构

教研活动数学同课异构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数学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分数的加减法》为例,旨在通过对比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探讨如何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目的1. 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展示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2. 探讨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培养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活动过程1. 教师准备活动前,两位参与活动的教师分别进行了备课。

她们在充分了解教材、学情的基础上,针对《分数的加减法》这一课题,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案。

2. 教学展示第一位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她以生活中常见的分蛋糕、分糖果等实例为切入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第二位教师则采用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原理。

她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3. 教学反思课后,两位教师分别进行了教学反思。

她们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总结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4. 教研讨论教研组全体成员对两位教师的教学进行了点评。

大家一致认为,两位教师都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针对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大家提出了以下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

(2)在创设情境时,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

(3)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四、活动总结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活动,教师们充分认识到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的重要性。

数学异构主题教研活动(3篇)

数学异构主题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学科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异构主题教研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研形式,旨在打破传统教研活动的局限性,以问题为导向,激发教师创新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更好地开展数学异构主题教研活动,我们特举办本次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数学异构主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培养教师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4. 探索数学异构主题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丰富教学内容。

三、活动内容1. 异构主题的定义与分类(1)介绍异构主题的概念,包括其定义、特征及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2)分类介绍异构主题,如:问题解决型、项目式学习、跨学科整合等。

2. 异构主题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数学异构主题教学案例,分析其设计思路、实施过程及效果。

(2)经验分享: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分享他们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异构主题的经验和心得。

3. 异构主题教学设计与实施(1)设计方法:介绍异构主题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如:确定主题、设计问题、组织活动等。

(2)实施策略:探讨异构主题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策略,如:分组合作、角色扮演、探究学习等。

4. 异构主题教学评价与反思(1)评价方法:介绍异构主题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如:学生参与度、学习成果、教师反馈等。

(2)反思与改进:引导教师反思自己在异构主题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活动安排1. 时间:本次教研活动为期一天。

2. 地点:学校多功能厅。

3. 参与人员:全校数学教师。

4. 活动流程:(1)签到入场:8:30-9:00(2)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及目标:9:00-9:10(3)异构主题的定义与分类:9:10-9:40(4)异构主题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9:40-10:10(5)茶歇:10:10-10:30(6)异构主题教学设计与实施:10:30-11:30(7)异构主题教学评价与反思:11:30-12:00(8)经验分享与交流:12:00-13:00(9)总结与反馈:13:00-13:30五、活动总结1. 收集教师反馈意见,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数学异构教研活动(3篇)

数学异构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变革。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我校数学组决定开展一次数学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异构教研,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数学异构教学的认识,掌握数学异构教学的基本方法。

2. 通过异构教研,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3.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活动内容1. 异构教学展示(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分数的加减法》。

(2)教学时间:40分钟。

(3)教师选择:由我校数学组教师自愿报名,随机抽取三位教师进行异构教学展示。

2. 异构教学点评(1)点评内容:对三位教师的异构教学进行点评,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

(2)点评方式:由数学组教师分组进行点评,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

3. 异构教学研讨(1)研讨主题:如何将异构教学应用于数学课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研讨方式: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星期六)上午8:30-11:30。

2. 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

3. 活动流程:(1)8:30-9:00 开幕式,介绍活动背景、目标和内容。

(2)9:00-10:30 异构教学展示。

(3)10:30-11:30 异构教学点评和研讨。

五、活动要求1. 参加活动的教师需提前准备好自己的教学设计,并按照要求进行异构教学展示。

2. 参加活动的教师需认真聆听其他教师的异构教学展示,积极参与点评和研讨。

3. 活动结束后,各小组需提交一份总结报告,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

六、预期效果通过本次数学异构教研活动,预计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教师对数学异构教学的认识,掌握数学异构教学的基本方法。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数学组教研活动同课异构

数学组教研活动同课异构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数学组于近期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三角形面积”这一课题为载体,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同课异构,展示不同教学风格和教学策略,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

二、活动目的1. 通过同课异构,促进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2. 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内容1. 教师A的授课内容:三角形面积(1)教学目标: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2)教学过程:①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②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③应用:通过例题和练习,巩固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④拓展: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师B的授课内容:三角形面积(1)教学目标: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教学过程:①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探究: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三角形,测量其面积,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③应用: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④拓展: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设计一个三角形面积的应用场景。

四、活动总结1. 教师A和教师B的同课异构,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策略。

教师A注重知识传授,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发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B注重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三角形面积这一课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更加准确。

3. 教师们认识到,同课异构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交流、成长的机会。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数学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数学

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组于近日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旨在通过对比不同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二、活动目的1. 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展示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策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教材,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通过反思和评价,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改进。

三、活动内容1. 课前准备(1)课题: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的表示方法。

-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体会分数的产生过程。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教学设计(1)教师A:以直观演示为主,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分数的产生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操作,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教师B: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操作、交流,共同探究分数的意义。

3. 教学过程(1)教师A:-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分数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新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分数条,理解分数的产生过程,初步认识分数的表示方法。

-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分数的意义,强调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师B:- 导入:与教师A相同。

- 新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分数条和操作材料,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操作、交流。

- 小组展示:每组派代表展示小组探究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总结:与教师A相同。

四、活动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们发现两位教师的教学效果都较好。

教师A的教学以直观演示为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生参与度相对较低。

同课异构数学教研活动

同课异构数学教研活动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决定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教师间的同课异构,展示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2. 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推动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活动内容1. 确定同课异构课题本次教研活动选取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作为同课异构课题。

2. 教师备课各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

3. 教师上课各教师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授课,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4. 教学反思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5. 教研组评课教研组对两位教师的授课进行评课,分析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四、活动过程1. 教师备课各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

例如,教师A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师B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数的表示方法。

2. 教师上课教师A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师B则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反思教师A认为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度,但对学生个别问题的解答不够充分。

教师B则认为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探究过程,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不够。

4. 教研组评课教研组对两位教师的授课进行了评课。

教师A的教学方法得到了肯定,但同时也指出了她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B的教学设计得到了认可,但教研组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五、活动总结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活动,教师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还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我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更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数学组将于20**学年度开展教研主题“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其活动形式如下:
一、开展校内“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要求
1、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分两个学期进行,20**年秋季学期1——3年级;20XX年春季学期4——6年级。

2、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构思,并将教学设计送教导处,以便老师集体研课。

3、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后开展“同课异构”研讨活动。

课后,每位授课老师要写出教后反思
4、没有特殊原因,原则上要求全体教师参与本学科的观课和评课。

5、教研组长要积极发动学科教师协助上课教师做好各项课前准备工作,如:收集资源、打印教学设计等。

二、活动目的
“同课异构”就是相同学科的老师,使用相同教材和同一节内容,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建构出不同意义的教学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塑造各具特色的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

“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探索和开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在同课异构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同时形成对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独立和创造性的见解。

提高课堂效率,为减负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课异构”力求能体现教师个性和风格。

三、活动形式
同课异构。

即:内容相同,教法相异;相同的舞台,别样的精彩。

四、活动时间:20**年秋季学期1——3年级,20XX年春季学期4——6年级。

五、参加范围:全体数学教师
六、活动程序:
1. 设计教案
参与教师根据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构思,并于规定时间将教学设计上交教导室(注:教学设计含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教学流程的主要环节说明设计意图)。

2、教学研讨
听课后,组织老师们讨论教学过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讨论是一种互动的研究,是一个共同参与、共同构建的过程。

鼓励参与者主动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理解,不断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思路。

七、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将分为低年级和高年级两个组,即1——3年级为低年级,4——6年级为高年级。

低年级组一等奖1名,奖金100元,二等奖2名,奖金各80元,三等奖3名,奖金各60元;高年级组一等奖1名,奖金100元,二等奖2名,奖金各80元,三等奖3名,奖金各60元。

八、评分办法:
实行100分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最后求出平均分为该教师的实际得分(具体考核见“量化评分细则表”)
九、机构设置
1、成立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
2、组织实施
教务处牵头,数学教研组负责落实。

九、活动安排
时间年级执教者课题
10月份一z 5以内数的加减法
11月份二XX 5的乘法口诀
12月份三xx
20**年秋季学期校本教研“同课异构”流程表时间年级执教者
课题10月一z 5以内数的加减法
11月份二z 5的乘法口诀
12月份三z 分数的简单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