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2017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2017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2017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2017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一、磁场磁极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小磁针在该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磁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电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磁场是存在于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周围空间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磁极或电流在自己的周围空间产生磁场,而磁场的基本性质就是对放入其中的磁极或电流有力的作用。

二、磁现象的电本质1罗兰实验正电荷随绝缘橡胶圆盘高速旋转,发现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运动的电荷产生了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

2安培分子电流假说法国学者安培提出,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

安培是最早揭示磁现象的电本质的。

一根未被磁化的铁棒,各分子电流的取向是杂乱无的,它们的磁场互相抵消,对外不显磁性;当铁棒被磁化后各分子电流的取向大致相同,两端对外显示较强的磁性,形成磁极;注意,当磁体受到高温或猛烈敲击会失去磁性。

3磁现象的电本质运动的电荷(电流)产生磁场,磁场对运动电荷(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所有的磁现象都可以归结为运动电荷(电流)通过磁场而发生相互作用。

三、磁场的方向规定:在磁场中任意一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亦即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那一点的磁场方向。

四、磁感线1磁感线的概念:在磁场中画出一系列有方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上,每一点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磁场方向一致。

2磁感线的特点:(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到S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由S极到N极。

(2)磁感线是闭合曲线。

(3)磁感线不相交。

(4)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

3几种典型磁场的磁感线:(1)条形磁铁。

(2)通电直导线。

①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环绕的方向;②其磁感线是内密外疏的同心圆。

2017物理会考知识点

2017物理会考知识点

2017物理会考知识点2017年物理会考知识点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为我们解释和了解世界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在2017年的物理会考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重点掌握和理解。

本文将分别讨论其中的一些知识点,并附上一些相关的例子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力学方面的知识点。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力学中,牛顿三定律是最基本的原理。

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和惯性定律相关的例子,比如,我们坐在公交车上,当车突然刹车时,我们会向前倾斜,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继续向前运动,而车突然停止,造成的惯性效应。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热学方面的知识点。

热学是研究热量和温度相关性质的学科。

其中,热传递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热传递是指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的过程。

这种传递方式可以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质内部的分子间传递。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勺子放在热汤中,勺子的手柄部分也会变热,这是因为热传导使得热量从热汤传递到勺子的手柄。

另外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光学。

光学是研究光和其在物质中传播的学科。

其中,光的折射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折射是指光在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后改变方向的现象。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当光线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时,光线会发生折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看游泳池里的物体时,看上去位置会发生变化的原因。

另外一个特别提及的知识点是电学。

电学是研究电荷、电流和电磁现象的学科。

电场是电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电场是由电荷所产生的力场。

我们常见的电力设备就是基于电场的工作原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电灯泡,当有电流通过时,电场会激发灯泡中的电子,使其发光。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相对论。

相对论是研究高速运动物体的物理学理论。

在相对论中,狭义相对论的质能方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E=mc²。

这个公式揭示了质量和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也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理高二会考必背知识点

物理高二会考必背知识点

物理高二会考必背知识点1. 运动学1.1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或变速运动。

其中,匀速运动的速度保持恒定,位移与时间成正比;变速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用位移-时间曲线表示。

1.2 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曲线轨迹上做运动。

其中,圆周运动是一种重要的曲线运动,它有着特殊的运动规律,如轨迹半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2. 力学2.1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包括三个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保持不变,除非有外力作用。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外力,m为物体质量,a为物体加速度。

(3)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2 力的合成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其合力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法则来求解。

合力的方向由其组成力的方向决定,强度由力的矢量代数和来计算。

2.3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在不同方向上被分解成几个力的合力,这些力称为分力。

分解力的过程可以通过三角法或平行四边形法进行。

3. 能量与功3.1 功功是力在物体上所做的作用,用来量化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功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与物体位移方向上的分量之积。

3.2 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与物体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可以表示为K=1/2 mv²,其中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

3.3 势能势能是物体在某一位置上由于位置、形状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化学势能等。

4. 电学4.1 电荷与电场电荷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带电物体周围存在电场,电场由电荷产生。

4.2 电流与电阻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它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所受到的阻碍,用欧姆定律表示为U=I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要点解读一、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而具有质量的点。

2.实际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1.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

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

2.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

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的测量(实验) ①原理:txv ∆∆=。

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物体的平均速度v 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v 。

然而时间间隔取得过小,造成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两个测量点。

②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6V 低压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 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小)。

若使用50Hz 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

还可以利用光电门或闪光照相来测量。

4.加速度(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义:tva ∆∆=,其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当a 与v 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 与v 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

(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 恒定。

当a 与v 0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反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017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2017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2017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质点:质点是用来取代物体而拥有质量的点,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有关于所要研究的问题能够忽视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辰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

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辰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

位移:用来描述物体地点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地点指向末地点的有向线段表示。

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行程相等。

速度:用来描述物体地点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包括均匀速度和刹时速度,其中刹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加快度: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动能定理:该定理可以用来求解恒力和变力的功。

其优点在于只考虑物体的初、末态,而不需要考虑中间的运动过程。

重力势能: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的重量和它的速度的乘积。

机械能守恒定律:当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处处相等。

请注意,以上仅为部分考点,完整的知识点和详细的解释应参考高中物理教材和教辅书籍。

在复习时,建议结合历年物理会考真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同时,也要注重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而不仅仅是记忆公式和定义。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要点解读一、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而具有质量的点。

2.实际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1.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

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

2.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

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的测量(实验) ①原理:tx v ∆∆=。

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物体的平均速度v 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v 。

然而时间间隔取得过小,造成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两个测量点。

②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6V 低压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 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小)。

若使用50Hz 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

还可以利用光电门或闪光照相来测量。

4.加速度(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义:tv a ∆∆=,其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当a 与v 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 与v 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

(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 恒定。

当a 与v 0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反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高中会考物理知识点

高中会考物理知识点

高中会考物理知识点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会考物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会考物理知识1第1章力一、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3、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4、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等等;(1)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A)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C)测量重力的仪器是弹簧秤;(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只有具有规则几何外形、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是其几何中心;(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形变而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A)产生弹力的条件:二物体接触、且有形变;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B)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等等;(C)支持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的收缩方向;(D)在弹性限度内弹力跟形变量成正比;F=Kx(3)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A)产生磨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一定有弹力;(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N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D)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4)合力、分力: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A)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B)合力与分力之间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两条表示力的线段为临边作平行四边形,则这两边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二力的合力;(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和;(D)分解力时,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或把力沿物体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及其垂直方向进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二、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考点归纳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考点归纳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考点归纳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考点归纳2017高中会考的文化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共计11科;实践科目为:物理、化学、通用技术、生物的实验操作。

由此可见,物理是高中会考的重点科目,那么物理会考必考知识点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吧!第1章力一、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3、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4、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等等;(1)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A)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C)测量重力的仪器是弹簧秤;(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只有具有规则几何外形、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是其几何中心;(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形变而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A)产生弹力的条件:二物体接触、且有形变;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B)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等等;(C)支持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的收缩方向;(D)在弹性限度内弹力跟形变量成正比;F=Kx(3)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A)产生磨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一定有弹力;(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N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D)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4)合力、分力: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A)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B)合力与分力之间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两条表示力的线段为临边作平行四边形,则这两边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二力的合力;(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和;(D)分解力时,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或把力沿物体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及其垂直方向进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二、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2017年物理高中会考复习要点

2017年物理高中会考复习要点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017 年物理高中会考复习要点
近年高中会考物理考题有了新变化,知识点考查得更为灵活,对于加速度、速度图像的考查也加深了。

题目更注重与科技、生活相结合。

那么物理要怎么复习呢?下文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中会考物理复习要点如下:
计算题
会考在计算题的第三道加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要求考生对于课外社会关注度高的信息多关注。

最后一道计算题加入了弹簧,并要求考生定性画出速度时间图像,对于变加速直线运动的定性分析加深了,计算上也不单考运动学,加入了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使力学系统的考查更为完整。

总体来说,填空题难度更温和。

以往最后一个填空题往往很难,而去年的考题让考生感觉更容易上手。

计算题最后两题是物理会考的难点。

计算题的第三道题目,理科考查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文科考查天体运动。

最后一道计算题考查板块模型,去年开始考查弹簧问题,这部分涉及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或是机械能守恒定律。

点睛
考生复习时,要根据会考考试大纲,理解每个概念规律的物理意义,对每个考点的要求级别A、B、C 要清楚,弄懂上面的考题,做好
最近的两套会考题。

如果你是文科生
文科生面对会考,不能死记硬背,要真正理解物理的内涵,理解物理力学体系完整性,以及懂得学习物理的实际意义。

仅剩最后几天的复习时间里,对文科生来说最有效的方法是做往年会考题,吃透每个考点,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尤其要吃透2016 年考题。

2017 年考题方向。

2017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2017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2017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N 进行计算,其中F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5.物体的受力分析(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6.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1 -F2|≤F≤F1+F2.(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7.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x =0,∑Fy=0.(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二、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2017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2017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2017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2017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一、磁场磁极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小磁针在该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磁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电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磁场是存在于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周围空间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磁极或电流在自己的周围空间产生磁场,而磁场的基本性质就是对放入其中的磁极或电流有力的作用。

二、磁现象的电本质1.罗兰实验正电荷随绝缘橡胶圆盘高速旋转,发现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运动的电荷产生了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

2.安培分子电流假说法国学者安培提出,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

安培是最早揭示磁现象的电本质的。

一根未被磁化的铁棒,各分子电流的取向是杂乱无章的,它们的磁场互相抵消,对外不显磁性;当铁棒被磁化后各分子电流的取向大致相同,两端对外显示较强的磁性,形成磁极;注意,当磁体受到高温或猛烈敲击会失去磁性。

3.磁现象的电本质运动的电荷(电流)产生磁场,磁场对运动电荷(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所有的磁现象都可以归结为运动电荷(电流)通过磁场而发生相互作用。

三、磁场的方向规定:在磁场中任意一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亦即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那一点的磁场方向。

四、磁感线1.磁感线的概念:在磁场中画出一系列有方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上,每一点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磁场方向一致。

2.磁感线的特点:(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到S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由S极到N极。

(2)磁感线是闭合曲线。

(3)磁感线不相交。

(4)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

3.几种典型磁场的磁感线:(1)条形磁铁。

(2)通电直导线。

①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环绕的方向;②其磁感线是内密外疏的同心圆。

2017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下】

2017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下】

2017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下】磁场要点解读一、磁场的性质1.磁场是存在于磁极或电流周围的特殊物质。

磁极与磁极之间、磁极与电流之间、电流与电流之间等一切磁作用都是通过磁场来实现的。

2.磁感线(1)磁感线是用来形象描述磁场的假想的曲线,磁感线的疏密反映了磁场的强弱,磁感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

(2)磁铁外部磁场的磁感线从N极到S极,内部则从S极回到N极,形成闭合且不相交的曲线。

直线电流、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的方向用安培定则判定,通电螺线管相当一条形磁铁。

地球是个大磁体,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但并不完全重合,存在磁偏角。

3.磁感应强度B(1)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中某点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2)在磁场同一地方,电流受到的安培力F与IL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在磁场中不同地FF可用来描述某处磁场的强弱。

定义磁感应强度B?,ILIL 但B与F、IL无关,由磁场本身决定。

(3)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反映了磁场强弱;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即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场力的方向。

二、磁场的作用1.安培力F: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

(1)大小:当B与I垂直时F=BIL,式中L是导体在磁场中的有效长度,I为流过导体的电流;当B与I不垂直时,F<BIL;当B与I平行时,F=0。

(2)方向:F垂直于B与I、L所决定的平面,既与B垂直,又与I、L垂直,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定。

(3)应用: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发生转动的原理。

2.洛伦兹力F洛: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

(1)大小:当v与B垂直时,F洛最大;当v 与B平行时F洛=0。

v是电荷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

(2)方向:安倍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体现,所以也可以用左手定则判定洛伦兹力的方向。

判定方法是,先根据电荷运动方向判断其形成的等效电流方向,然后运用左手定则判定其受力方向。

(3)应用:电视机显像管利用了电子束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发生偏转的原理。

2017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2017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2017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2017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一、磁场磁极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小磁针在该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磁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电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磁场是存在于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周围空间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磁极或电流在自己的周围空间产生磁场,而磁场的基本性质就是对放入其中的磁极或电流有力的作用。

二、磁现象的电本质1.罗兰实验正电荷随绝缘橡胶圆盘高速旋转,发现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运动的电荷产生了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

2.安培分子电流假说法国学者安培提出,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

安培是最早揭示磁现象的电本质的。

一根未被磁化的铁棒,各分子电流的取向是杂乱无章的,它们的磁场互相抵消,对外不显磁性;当铁棒被磁化后各分子电流的取向大致相同,两端对外显示较强的磁性,形成磁极;注意,当磁体受到高温或猛烈敲击会失去磁性。

3.磁现象的电本质运动的电荷(电流)产生磁场,磁场对运动电荷(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所有的磁现象都可以归结为运动电荷(电流)通过磁场而发生相互作用。

三、磁场的方向规定:在磁场中任意一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亦即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那一点的磁场方向。

四、磁感线1.磁感线的概念:在磁场中画出一系列有方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上,每一点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磁场方向一致。

2.磁感线的特点:(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到S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由S极到N极。

(2)磁感线是闭合曲线。

(3)磁感线不相交。

(4)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

3.几种典型磁场的磁感线:(1)条形磁铁。

(2)通电直导线。

①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环绕的方向;②其磁感线是内密外疏的同心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归纳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要点解读一、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而具有质量的点。

2.实际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1.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

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

2.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

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的测量(实验) ①原理:tx v ∆∆=。

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物体的平均速度v 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v 。

然而时间间隔取得过小,造成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两个测量点。

②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6V 低压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 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小)。

若使用50Hz 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

还可以利用光电门或闪光照相来测量。

4.加速度(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义:tv a ∆∆=,其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当a 与v 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 与v 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

(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 恒定。

当a 与v 0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反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基本规律①速度时间关系:at v v +=0 ②位移时间关系:2021at t v x += (2)重要推论①速度位移关系:ax v v2202=- ②平均速度:202tv v v v =+=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的位移之差:Δx =x n+1-x n =aT 2。

3.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

(2)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规律:与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相同。

第三章相互作用要点解读一、力的性质1.物质性:一个力的产生仅仅涉及两个物体,我们把其中一个物体叫受力物体,另一个物体则为施力物体。

2.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受力物体受到施力物体给它的力,则施力物体也一定受到受力物体给它的力。

3.效果性: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力是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4.矢量性:力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力的表示法(1)力的图示:用一条有向线段精确表示力,线段应按一定的标度画出。

(2)力的示意图:用一条有向线段粗略表示力,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受到了某个力的作用。

二、三种常见的力1.重力(1)产生条件: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

(2)三要素①大小:G=mg。

②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水平面向下。

③作用点:重心。

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2.弹力(1)产生条件: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2)三要素①大小:弹簧的弹力大小满足胡克定律F=kx。

其它的弹力常常要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来计算。

②方向:弹簧和轻绳的弹力沿弹簧和轻绳的方向。

支持力垂直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压力垂直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③作用点:支持力作用在被支持物上,压力作用在被压物上。

3.摩擦力(1)产生条件:有粗糙的接触面、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和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三要素①方向: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大小: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 f=μF N。

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

F N为滑动摩擦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B.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受力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

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为0<F f≤F m。

③作用点:在接触面或接触物上。

三、力的运算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力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分力为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合力为两邻边之间的对角线。

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是矢量运算法则。

1.力的合成:已知分力求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实验探究: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实验原理:合力与分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相同。

实验中使橡皮条伸长相同的长度。

(2)减小实验误差的主要措施:①保证两次作用下橡皮条的形变情况相同(细绳与橡皮条的结点到达同一点)。

②利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办法记下力的方向,所以两点的距离要适当远些,细绳应长一些。

③将力的方向记在白纸上,所以细绳应与纸面平行。

④实验采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和计算合力,应选定合适的标度。

2.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力要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

3.力的正交分解:它不需要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原则是方便简单,让尽可能多的力在坐标轴上,被分解的力越少越好。

学法指导一、弹力的求解1.判断弹力的有无形变不明显时我们一般采用假设法、消除法或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弹力的有无。

2.计算弹力的大小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我们利用胡克定律求解;对非弹簧物体的弹力常常要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利用动力学规律(如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二、静摩擦力的求解1.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静摩擦力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施力物体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对相对运动趋势不明显的情形,我们可以依据不同情况,利用下面两种办法进行判断。

(1)假设法。

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有相对运动。

有则相对运动趋势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同;无则没有相对运动趋势。

(2)效果法。

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主要看物体的加速度,利用动力学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平衡条件)判定。

2.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受力物体的运动情况(主要是看加速度)),利用动力学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平衡条件)来计算。

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三、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1.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1)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把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

(2)按一定的顺序对对象进行受力分析:首先分析非接触力(重力、电场力和磁场力);接着分析弹力;然后分析摩擦力;再根据题意分析对象受到的其它力。

(3)最后画出对象的受力示意图。

高中阶段,一般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规律,我们可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画受力示意图时,可把所有外力的作用点画在同一点上(共点力)。

2.受力分析的注意事项:(1)防止多分析不存在的力。

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得出施力物体。

(2)防止漏掉某些力。

要养成按照“场力(重力、电场力和磁场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顺序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习惯。

(3)只画物体受到的力,不要画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施加的力。

(4)分析弹力和摩擦力时,应抓住它们必须接触的特点进行分析。

绕对象一周,找出接触点(面),再根据它们的产生条件,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弹力和摩擦力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1.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二、牛顿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合力和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随合力同时变化。

2.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的关键点(1)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重物,平衡摩擦力以后,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当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沙桶和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沙桶和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才可视为与小车受到的拉力相等,即为小车的合力。

(3)保持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一定,改变小车的质量(增减砝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质量之间的关系;保持小车的质量一定,改变沙桶和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合力之间的关系。

(4)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通过描点1图线,最后通过图线作出连线画出a—F和a—m结论。

3.超重和失重无论物体处在失重或超重状态,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且没有变化。

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相比,发生变化的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1)超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重力。

(2)失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重力。

当物体正好以大小等于g的加速度竖直下落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0,这种状态叫完全失重状态。

4.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处于共点力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三、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物体间的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性质相同。

而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

第五章 曲线运动要点解读一、曲线运动及其研究1.曲线运动(1)性质:是一种变速运动。

作曲线运动质点的加速度和所受合力不为零。

(2)条件:当质点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质点做曲线运动。

(3)力线、速度线与运动轨迹间的关系:质点的运动轨迹被力线和速度线所夹,且力线在轨迹凹侧,如图所示。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一是合运动与A F、 v S A θ α x yθ C O v y B v 0 分运动具有等效性和等时性;二是各分运动具有独立性。

(3)矢量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就是要对相关矢量(力、加速度、速度、位移)进行合成与分解,使合矢量与分矢量相互转化。

二、平抛运动规律 1.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轨迹方程为2202x v g y =2.几个物理量的变化规律(1)加速度①分加速度: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零,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为g 。

②合加速度:合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g 。

因此,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