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需要认知
消费者心理和认知过程
![消费者心理和认知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ba1ff39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e.png)
消费者心理和认知过程消费者心理和认知过程是市场营销中必须深入了解的重要概念。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之前会经历一系列的心理和认知过程,这些过程会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和行为。
本文将探讨消费者心理和认知过程,并分析其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一、认知过程1. 感知感知是消费者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和接受过程。
消费者通过感知来获取商品或服务的信息,进而影响其对产品的认知和态度。
感知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来实现。
2. 注意注意是指消费者在感知到大量信息时,选择关注和加工其中一部分信息的能力。
消费者常常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和经验来选择性地注意某些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
市场营销活动需要针对消费者的注意力进行有效的吸引和引导。
3. 记忆记忆是消费者接收到的信息在大脑中的保留和加工过程。
消费者的记忆可以分为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两种类型。
市场营销活动需要通过重复暴露和刺激联想等手段,加强消费者对产品的记忆和认知。
二、心理过程1. 需求需求是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欲望和追求。
消费者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等多种类型。
市场营销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和洞察消费者需求,从而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2. 动机动机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驱动力。
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动机可以来自于满足基本需求、实现个人目标、追求个人价值等多方面因素。
市场营销活动需要激发和引导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提高其购买意愿。
3. 情绪情绪是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产生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
消费者的情绪可以影响其对产品的态度和购买决策。
市场营销活动需要通过情感营销和情感化产品设计,积极调动消费者的情绪,提升购买体验。
三、市场营销的影响1. 品牌认知消费者心理和认知过程中的感知、注意和记忆等环节对品牌认知起着重要作用。
市场营销活动需要通过品牌建设和传播,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记忆度。
2. 购买决策消费者心理过程中的需求、动机和情绪等因素会直接影响购买决策。
消费者的认知过程
![消费者的认知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d885cbb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0.png)
消费者的认知过程消费者的认知过程是指在购买产品或服务之前的一系列思考和决策过程。
该过程一般经历几个阶段,包括需求感知、信息收集和评估、购买决策、使用体验和后续评价。
首先是需求感知阶段。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开始意识到自己存在某种需求或问题,并且希望通过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来解决。
这种需求可以是实际需求,如购买食物衣物等日常生活用品,也可以是心理需求,如寻求娱乐、享受或提升个人形象等。
其次是信息收集和评估阶段。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开始支付更多的注意力和时间来寻找相关的信息。
他们可能通过社交媒体、亲友推荐、广告宣传、比较网站、消费者评论等方式获取信息。
消费者会比较不同品牌、不同产品的特点、性能、价格等因素,以评估哪个能最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然后是购买决策阶段。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会对所评估的选择进行决策。
决策的依据可以是性能、价格、品牌口碑等。
有些消费者可能会进行多次比较和犹豫,而有些消费者则较为迅速地做出决策。
接下来是使用体验阶段。
一旦消费者购买并开始使用产品或服务,他们会从实际使用中获得体验并形成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价。
如果他们对产品或服务感到满意,他们可能会继续购买同样品牌的产品或服务,或者推荐给他人。
相反,如果他们对产品或服务不满意,他们可能会转向其他品牌或产品。
最后是后续评价阶段。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会根据使用和体验的情况重新评估自己的选择。
他们会考虑产品的使用寿命、品质、有无问题等等。
这种后续评价有助于消费者形成对于品牌或产品的长期认知。
总之,消费者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复杂和多样化的过程,受到个体差异、产品属性、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了解消费者的认知过程,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需求,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消费者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复杂且有个体差异的过程,每个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之前都经历了一系列思考和决策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关键的阶段,包括需求感知、信息收集和评估、购买决策、使用体验和后续评价。
消费者态度的四个层次的营销策略
![消费者态度的四个层次的营销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5d9f38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d.png)
消费者态度的四个层次的营销策略消费者态度是影响人们选择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关键因素之一。
营销策略的核心就是要了解消费者的态度,并运用合适的策略去满足顾客的需求。
消费者态度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认知、情感、行为和忠诚度,下面将为大家介绍这四个层次以及相应的营销策略。
认知层次消费者认知是指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
在认知层次,消费者一般是通过广告、口碑和其他渠道得到产生兴趣的信息。
因此,营销策略应该主要针对消费者的认知,并试图改变他们的看法和认知。
例如,快餐店通常使用降价促销或优惠券等营销策略来吸引消费者注意,这样消费者会觉得他们正在获得更好的交易。
情感层次消费者情感是指消费者对品牌或产品的感受和情感反应。
在情感层次,营销策略应该关注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并营造出品牌或产品的情感氛围。
例如,一些高端餐厅通常会提供舒适的环境,并增加音乐或艺术元素,以吸引消费者更多地停留在餐厅里。
行为层次消费者的行为是指他们在购买过程中做出的行动和决策。
在行为层次,营销策略应该关注如何让消费者以最小的风险和成本去达成他们的目标。
例如,一些在线零售商通常提供免费的退货政策和免费的运输选项,以便让消费者更愿意在他们的网站上购买产品。
忠诚度层次消费者的忠诚度是指他们对品牌或企业忠诚的程度。
在忠诚度层次,营销策略应该关注消费者如何为品牌或企业保持长期的忠诚度。
例如,一些品牌通常会为他们的忠实消费者提供优惠和促销,以便让他们选择继续购买他们的产品。
总体而言,营销策略旨在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欲望、经验以及偏好,以便满足他们的需求,并赢得他们的忠诚度。
在制定策略时,企业需要关注消费者的认知、情感、行为和忠诚度这4个层次,以制定出最有效的营销策略。
消费者的行为和认知学习
![消费者的行为和认知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4d28853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f.png)
消费者的行为和认知学习消费者的行为和认知学习是市场营销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产品或服务时所表现出的行为、决策和反应,而认知学习则是指消费者通过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来增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对于企业理解消费者需求、制定营销策略以及推动销售增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内容涉及了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全过程。
从需求识别、信息搜索、产品评估、购买决策,到购买后的满意度和重复购买行为,每个阶段都会受到消费者的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消费者行为受到个体心理、社会因素、文化背景和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的影响。
比如,个体心理因素中的认知、态度、动机和个人特质可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认知和态度形成;社会因素中的家庭、朋友、媒体和社会群体都会对消费者行为产生影响;文化背景则会影响消费者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同时,认知学习是指消费者通过主动获取信息和经验,从中获得新知识和技能,进而改变自己的消费行为。
认知学习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如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通过试错学习和实验、通过积极参与和互动获得经验等。
认知学习的目的是增强消费者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购买决策的准确性和效果。
消费者的行为和认知学习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企业可以通过了解消费者行为的特点和规律,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并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促进销售增长。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消费者认知学习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培训,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总之,消费者的行为和认知学习是市场营销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消费者行为和认知学习,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消费者需求,制定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并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销售增长和市场竞争优势。
消费者的行为和认知学习是市场营销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从而引导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简述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
![简述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7eae1e5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0.png)
简述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篇一: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是指消费者在购物、消费和其他决策过程中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决策三个主要阶段。
1. 认知阶段(Cognitive Process):消费者在这一阶段中接收、理解和处理信息。
消费者需要识别、比较和分类信息,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在这一阶段中,消费者会使用各种感官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和舌头)接收信息,并使用理性思维(如推理、判断和分类)进行分析和评估。
2. 情感阶段(Emotional Process):在这一阶段中,消费者会使用情感器官(如大脑)处理信息,并产生情感反应。
消费者需要识别、评估和选择他们所喜欢和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同时避免或减少不喜欢或不需要的情感反应。
在这一阶段中,消费者的情感反应可以包括积极、消极或中性的情感状态。
3. 决策阶段(Decision Process):在这一阶段中,消费者需要根据认知和情感阶段所获得的信息,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
消费者需要权衡各种因素,如价格、质量、品牌、功能、服务等,并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观做出最终的选择。
除了认知、情感和决策三个主要阶段外,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还涉及到其他因素,如个人经验、文化背景、社会压力和期望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消费者的决策和行为。
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消费者使用多种感官器官和理性思维来接收和处理信息。
通过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从而提供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篇二: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是指消费者在进行消费决策和消费行为时所表现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等方面。
本文将简述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
一、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品牌、服务、价格等方面的信息进行认知和评估的过程。
消费者通过市场调研、产品宣传、口碑评价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形成对产品的认知和评价。
二、情感过程情感过程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品牌、服务、价格等方面的情感体验和反应。
消费者的品牌认知
![消费者的品牌认知](https://img.taocdn.com/s3/m/c3af125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d.png)
消费者的品牌认知
消费者的品牌认知是消费者对品牌的知晓、理解与记忆的程度,它包括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品牌联想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关于消费者品牌认知的详细解释:
1. 品牌知名度:这是消费者对品牌的初步认知,表示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程度。
一个高知名度的品牌往往能够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在购买决策时产生影响。
2. 品牌形象:这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包括对品牌的产品、服务、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认知。
一个积极的品牌形象可以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忠诚度。
3. 品牌联想:这是消费者对品牌产生的相关联想,比如与品牌相关的场景、人物、情感等。
这些联想可以帮助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建立独特的地位,增强品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广告、口碑、个人经验等。
其中,广告是提升消费者品牌认知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和推广,企业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品牌,记住品牌,并对品牌产生积极的联想和评价。
同时,消费者的品牌认知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变化,及时调整品牌策略,以保持与消费者的良好沟通和互动。
消费者认知
![消费者认知](https://img.taocdn.com/s3/m/26e5e43c58fafab068dc0248.png)
3、闭合的部分容易成为知觉对象。 4、 对象活动性,固定不变背景上活动对象容易成为
知觉对象。
知觉选择与组织
5、被包围的易形成为图,包围者形成为底。 6、小面积成为图,大面积成为底。 7、对称性之形易形成为图。 8、对象与背景差别;对象与背景差别越显著,
越容易分出来,反之越难。
知觉选择与组织
9、方向与我们视野水平垂直坐标相一致的形 易成为图形。
10、有动感,旋转之形易成为图,静止之形易 成为底。
11、亮部分比暗部分易成为图形。 12、还有暖色相部分比冷色相部分易成为图形。
知觉解释
每个人的需要、态度和经验及个人特性不同对同一刺激的解释就不同。 也就意味着消费者对同一广告、包装和产品的感知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第二章 消费者认知
一、消费者感觉 二、消费者知觉 三、消费者记忆 四、消费者学习
一、消费者感觉
1.定义及类型 2.感觉特性 3.感觉特性在消费中的体现及应用
1.感觉及类型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 性的反映。 感觉包括:听(10%)、视(85%)、嗅觉、味觉、 肤觉(温度、疼痛、触觉)及内脏器官感觉(内脏觉、 运动、平衡)
1.知觉及知觉特性 2.消费者知觉原理 3.消费者注意
1.知觉及知觉特性
知觉是人脑对刺激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它是对感
觉信息加工和解释的过程。 知觉有以下特性:
(1)选择性 (2)理解性
例如,我们在站台上寻找自己要乘搭的列车车箱时,看到的似乎 只是列车,对来往的行人则“视而不见”。而在找人时,则只注 意一个人的面孔,对火车则“视若无睹”。
消费者的认知过程—感觉与知觉
![消费者的认知过程—感觉与知觉](https://img.taocdn.com/s3/m/2918172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b.png)
消费者的认知过程—感觉与知觉消费者的认知过程是指他们在购买产品或服务之前,经历的对待购买对象的感觉与知觉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感知、解释和决策三个阶段。
首先是感知阶段。
感知是指消费者对待购买对象的感官接收与感觉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通过五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获取关于商品或服务的信息。
例如,消费者通过观察产品外观、听取他人的意见、闻到特殊的气味、尝试样品和触摸产品等,从而形成对产品的感知。
这些感知信息对于消费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会直接影响他们对产品的态度和行为。
其次是解释阶段。
解释是指消费者在感知信息的基础上,对商品或服务进行理解和认知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会将感知到的信息与自己的过往经验、知识和价值观进行匹配,从而形成一种对商品或服务的理解。
例如,消费者可能会将某个产品与其他类似产品进行比较,以便决定它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和期望。
解释阶段的结果直接决定着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和行为。
最后是决策阶段。
决策是指消费者在解释阶段的基础上,做出购买或不购买的决策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会评估不同选项之间的利益和成本,并权衡它们对自己的诉求和目标的符合程度。
最终,消费者会选择那个对他们来说最有价值和满足需求的选项。
决策阶段的结果是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直接反映。
总而言之,消费者的认知过程经历了感知、解释和决策三个阶段。
通过感知阶段,消费者获取与商品或服务有关的感官信息;通过解释阶段,消费者对这些信息进行理解和认知;最后,通过决策阶段,消费者做出购买或不购买的决策。
这个过程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他们对产品的态度和行为。
继续写:消费者的认知过程不仅仅局限于感知、解释和决策三个阶段,还包括购买后的评价和反馈。
这一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消费者会根据购买后的实际体验和满意度来评价他们的购买决策。
如果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感到满意,他们很可能会回归并继续购买类似的产品或服务,还有可能会分享他们的正面经验给予其他潜在消费者积极的口碑。
消费者的八大消费心理
![消费者的八大消费心理](https://img.taocdn.com/s3/m/e7803a2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b.png)
消费者的八大消费心理消费者的八大消费心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需要和欲望:消费者需要和欲望是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主要驱动力。
需要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如食品、住房等。
欲望则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是为了获得满足感、享受和快乐,如时尚服装、高档手表等。
2.认知和情感: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往往会受到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的影响。
认知是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认知程度和理解深度,包括品牌知名度、产品的功能特性、价格等。
情感则是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情感体验,如购买某种产品可以带给自己的快乐、满足感等。
3.信任和安全: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会考虑到信任和安全问题。
信任是指消费者对品牌、商家的信赖程度,包括品牌口碑、商家服务质量、产品质量等。
安全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后的安全保障,如售后服务、退换货政策等。
4.价值和效用: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会考虑到价值和效用问题。
价值是指消费者认为商品或服务的价值是否与其价格相符,包括商品或服务本身的价值和消费者的感受。
效用则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后的使用效果和实际效果。
5.社会认同和形象: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会考虑到社会认同和形象问题。
社会认同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会考虑到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从而选择符合自己身份和地位的商品或服务。
形象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会考虑到自己的形象和品味,从而选择与自己形象和品味相符的商品或服务。
6.习惯和便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会受到习惯和便利的影响。
习惯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会受到自己的消费习惯的影响,如购买某个品牌、在某个商家购买等。
便利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会考虑到购买的便利性,如购买渠道、支付方式等。
7.态度和行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会考虑到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态度是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态度和看法,包括喜好、厌恶等。
行为则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行为表现,如购买数量、购买频率等。
消费心理学之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过程
![消费心理学之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c2bf1de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4.png)
消费心理学之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过程消费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的学科。
在消费者决定购买一件商品之前,会经历一系列的认知过程。
这个认知过程包括注意、感知、理解、评估和决策。
首先,注意是指消费者对商品的注意力。
当消费者置身于一个商品环境中时,他们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兴趣来选择关注哪些商品。
例如,当我们步入一个超市时,我们可能会更加关注食品区域,而忽略其他的商品。
因此,一个商品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在消费者的注意范围之内。
其次,感知是指消费者对商品的感知和感觉。
人们对商品的感知主要通过五官来进行。
例如,我们通过触摸、闻味、尝试等方式来感知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此外,视觉也是消费者对商品最重要的感知方式。
商品的外观、包装和展示对消费者的感知和评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理解是指消费者对商品的理解和解释。
当消费者感知到一个商品时,他们会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这个商品进行解读。
例如,如果一个消费者对某个品牌的产品有正面的经验,那么他们可能会认为这个品牌的新产品也是好的。
因此,消费者的理解对于对商品的认知和接受起到重要的作用。
评估是指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和判断。
在消费者对商品进行理解之后,他们会对商品进行评估,从而判断这个商品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和期望。
消费者会根据商品的特性、功能、性能等方面来评估商品的价值和质量。
如果消费者认为商品的价值超过了价格,那么他们可能会决定购买这个商品。
最后,决策是指消费者根据对商品的认知和评估做出购买决策。
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的偏好、需求、经济状况等。
消费者可能会在多个商品之间进行比较,最终选择那个最符合自己期望的商品。
总的来说,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过程包括注意、感知、理解、评估和决策等多个阶段。
这个过程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商品的接受和购买行为,也对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和产品设计提出了挑战。
因此,理解和应用消费者的认知过程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和态度
![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和态度](https://img.taocdn.com/s3/m/ab183257bb4cf7ec4afed0ba.png)
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和态度消费始于问题。
消费者之所以消费,是因为遇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平衡和满足。
事实上,消费者是作为问题解决者而出现在消费市场上的。
问题认知是消费者决策的第一步,没有问题的认知,就没有消费者购买决策。
所以,影响消费者要从消费者的认知开始。
一、消费者问题认知消费者问题来源于消费者心中的理想状态与实际状态之间的不匹配。
理想状态是消费者当时想达到或感受的状态,它基于消费者内心的期望。
实际状态是指消费者对自己当前的感受及处境的认识。
理想与现实之间总会存在差距,这种差距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消费者内心就会产生不满足感,从而激发消费者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进而做出消费决策。
问题的认知过程如图13—1。
图13—1 消费者问题认知过程消费者认知到某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解决问题。
消费者解决某一问题的意愿与3个因素相关:1.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的差异。
差异越大,造成的心理压力就越大,解决问题的愿望就越强烈。
2.问题的相对重要性。
问题对消费者越重要,消费者解决的意愿越强烈。
3.问题的紧迫性。
越是紧迫的问题,解决的意愿越强。
消费者在解决问题时,往往会在重要性和紧迫性之间权衡,并对不同问题题进行排序。
二、影响消费者问题认知的营销策略消费者认知的主要方面包括:潜在需要认知、品牌认知、定位认知、价格认知、新产品认知、广告和促销认知等。
影响消费者认知的营销策略通常要思考2个问题:一是消费者面临的问题状态如何?其中弄清消费者面临的问题和相关的潜在需求是关键,这需运用消费者测量研究方法。
二是如何激发消费者的问题认知?或在有些情况下,如何调整消费者的问题认知?策略1 引发紧张凸现问题如第2章所述,消费者需求来源于“紧张”。
问题会导致紧张,所以,提出消费者问题往往十分重要。
如前述的“头屑问题”和“蛀牙问题”。
消费者问题改变消费者对现实状态的认知。
在很多情况下,消费者对现实的认知往往是片面的,如果能够适当提醒,可能会使消费者对现实状态的认知改观,产生需求。
消费者个人认知
![消费者个人认知](https://img.taocdn.com/s3/m/6baa85a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1.png)
消费者个人认知引言消费者个人认知是指消费者对于商品或服务的理解、评价和决策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构建。
消费者的个人认知不仅能够影响其购买行为,还能够对市场营销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消费者个人认知对于企业制定营销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者的认知过程消费者的认知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感知:消费者通过感官接收到关于商品或服务的信息。
感知是消费者对于外界信息的首次接触,对于消费者进一步的认知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2.理解:消费者通过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将其转化为对商品或服务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可能会将所获得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比较和整合。
3.评价:消费者对于商品或服务进行评价,判断其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和期望。
消费者的评价往往受到个人偏好、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4.决策:在评价的基础上,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
这个过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价格、品牌形象、产品质量等。
消费者的决策可以是理性的、感性的或是二者的综合。
影响消费者认知的因素消费者的个人认知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些因素是内在的,一些则是外在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1.个人特征:包括消费者的性格、态度、人际关系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者对于商品或服务的态度和价值观。
2.文化因素:不同文化对于商品或服务的认知有所差异。
消费者的文化背景会影响他们对于商品的期望和评价。
3.社会因素:消费者可能会受到社会压力、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而改变其对于商品或服务的认知。
4.信息来源: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也会影响其对于商品的认知。
这包括广告、口碑、专家评价等。
战略性营销中的应用了解消费者个人认知对于企业在制定战略性营销决策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在营销策略制定中的应用:1.定位策略:了解消费者的个人认知可以帮助企业确定目标市场,并为其量身定制适合目标市场的产品或服务。
2.品牌塑造: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往往决定了他们对于品牌的忠诚度。
消费者心理特征
![消费者心理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f29250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7.png)
消费者心理特征消费者心理特征消费者心理特征是指在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其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的表现。
了解消费者心理特征对企业制定营销策略和提高产品销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认知、态度、动机、情感和个性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消费者心理特征。
一、认知认知是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感知和理解。
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之前,会通过信息获取渠道(如广告、媒体报道等)获取相关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认知加以判断。
因此,企业需要通过有效的宣传手段来塑造产品形象和品牌形象,使其符合消费者认知。
二、态度态度是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评价和看法。
消费者的态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个人经验、社会文化背景等。
企业需要了解目标客户群体的态度,并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来改变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看法。
三、动机动机是指驱使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内在需求。
不同人有不同的动机,例如满足基本需求(如食品、住房等)、实现个人价值(如追求时尚、体验高端生活等)等。
企业需要了解目标客户群体的动机,为其提供相应的产品或服务。
四、情感情感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会受到产品形象、品牌形象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
企业需要通过品牌营销等方式来创造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消费者忠诚度。
五、个性个性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特征。
不同人有不同的个性,例如有些人喜欢尝试新事物,有些人则更喜欢传统稳定的选择。
企业需要了解目标客户群体的个性,并为其提供相应的产品或服务。
总结:消费者心理特征对企业制定营销策略和提高产品销售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认知、态度、动机、情感和个性五个方面的消费者心理特征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目标客户群体,并为其提供相应的产品或服务。
消费者个人认知和经验过程
![消费者个人认知和经验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a36ef25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0.png)
04
消费者个人认知和经验过 程的营销应用
基于消费者认知的营销策略
建立品牌认知
通过广告、公关活动、社交媒体等方式,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 认知度和知名度。
强化品牌形象
通过视觉设计、语言风格、品牌故事等方式,塑造独特的品牌 形象,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
引导消费者需求
通过市场调研、竞争分析,了解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和购买动机 ,引导消费者关注和购买品牌产品。
02
经验是认知的验证
消费者的经验包括购买和使用产品的感受、对产品的评价和反馈等,
这些经验对消费者的认知产生验证和修正的作用。
03
相互影响
消费者的认知和经验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即消费者的认知在很
大程度上受到其过往经验的影响,同时消费者的经验也会不断验证和
修正其认知。
认知和经验在购买决策中的作用
认知引导购买决策
基于消费者经验的营销策略
1 2 3
创造愉悦体验
通过产品功能、外观设计、包装、售后服务等 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愉悦的使用体验和购买体 验。
增加产品价值
通过增值服务、个性化定制、会员权益等方式 ,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 价值。
建立口碑传播
通过消费者评价、社交媒体分享等方式,建立 口碑传播机制,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和 忠诚度。
基于消费者认知和经验互动的营销策略
01
增强线上线下互动
02
建立社群互动
03
优化用户评价系统
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为消费者 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例如,开展线下活动、线上优惠券等 。
通过社交媒体、社区论坛等方式,建 立社群互动机制,让消费者能够分享 使用经验、交流使用心得,提高消费 者对产品的参与度和忠诚度。
消费者问题认知
![消费者问题认知](https://img.taocdn.com/s3/m/577fa1d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b.png)
消费者问题认知目录•1什么是消费者问题认知•2消费者问题认知的类型•3影响消费者问题认知的因素•4发现消费者问题的方法•5激发消费者问题认知的方法•6激发消费者对问题的认知(需求)什么是消费者问题认知消费者问题认知是消费者的理想状态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距达到一定程度并足以激发消费者决策过程的结果。
消费者问题认知的类型•类型:o主动型问题: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消费者意识到的问题。
o被动型问题:是指消费者尚未意识到或需要在别人提醒之后才可能意识到的问题。
•营销策略:o对于主动型问题,营销者只要令人信服地向消费者说明产品的优势就行了。
o对于被动型问题,营销者不仅要使消费者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而且要使其相信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办法。
影响消费者问题认知的因素(一)时间时间作用于现实状态使之逐步偏离理想状态,从而引发问题认知。
(二)环境的改变一个人生活的变化会激发许多新的需要。
(三)产品获取获取一件产品可能会激发对另一件产品的需要。
(四)产品消费消费者意识到某一购买问题仅仅是由于产品已经或即将用完。
(五)个体差异问题或需要的认知是因现实状态的变化引起还是因理想状态的变化收起因个体的不同而异。
发现消费者问题的方法(一)活动分析通过对具体活动的分析,以发现消费者面临的问题。
(二)产品分析研究某个特定产品或品牌的购买与使用。
(三)问题分析它列出一系列问题,要求被调查者指出哪些活动、产品或品牌会涉及这些问题。
(四)人体因素研究通过测试人的诸多能力,如神力、反应时间、灵活性、疲劳程度,以及影响这些能力的因素如亮度、温度、声音等来发现消费者问题。
主要用于确定消费者意识不到的功能性问题。
(五)情绪研究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与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相联系的情绪;(2)能够减轻或激发某种情绪的产品。
方法:投射法投射法,也称投射测试,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所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征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的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
消费者的认知的涵义
![消费者的认知的涵义](https://img.taocdn.com/s3/m/ae2e596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8.png)
消费者的认知的涵义消费者的认知,指的是消费者对于产品或服务的认知和了解程度。
它不仅包括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功能、特点以及相关信息的了解,还涉及到消费者对企业品牌形象、市场竞争格局、价格水平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认知。
首先,消费者的认知是对产品质量的判断和认知。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往往会从产品的品牌声誉、材料质量、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考虑。
消费者对于某些产品的品质有着一定的认知,从而在购买时会倾向于选择质量较好的产品。
其次,消费者的认知还涉及对产品功能和特点的了解。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产品功能和特点日益多样化。
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功能和特点的认知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产品的购买意愿。
如果消费者对产品的功能和特点有较为详细的了解,并与自己的需求相符合,那么他们更有可能购买该产品。
此外,消费者对于企业品牌形象的认知也十分重要。
企业的品牌形象是企业长期经营和市场营销的结果,而消费者对企业品牌形象的认知则是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和好感程度。
消费者对于企业品牌形象的认知,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他们是否选择购买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
另外,消费者对于市场竞争格局的认知也会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
消费者对于市场上同类型产品品牌的了解程度,将影响他们在购买时的选择。
如果消费者对于某一品牌的认知较高,认为该品牌在市场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那么他们更有可能选择购买这个品牌的产品。
最后,消费者对于产品价格水平和售后服务的认知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
消费者会根据自己对产品价格水平的认知,来决定是否购买该产品。
此外,对于售后服务的认知也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程度和购买决策。
综上所述,消费者的认知是消费者对于产品或服务的全面认知和了解程度,涵盖了产品质量、功能特点、企业品牌形象、市场竞争格局、价格水平和售后服务等方面。
了解消费者的认知,有助于企业针对消费者需求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策略制定,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
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
![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932e0f8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1a.png)
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咱们普通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可真是被推到了一个新高峰。
想想看,每天刷手机的时候,五花八门的广告、新闻、视频,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嘿,这广告一出来,咱们大脑里的过滤器就开始工作了,快速筛选出那些让人觉得“噢,这个我知道”或者“哎,这个好像没听过”。
真是个技术活儿啊,简直比计算机还高效!不过,也正是因为信息量太大,很多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可能会跟不上。
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哎,广告说得这么好,那肯定是真的”,结果买了东西,才发现是个大坑。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有时候感觉像是在玩“信任”的游戏。
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在消费上同样适用。
现在的产品层出不穷,各种功能、各种品牌,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有时候我们看到某个产品,觉得“哇,这个真不错”,可是其实背后可能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门道。
消费者的识别能力很重要,得学会仔细观察和判断。
比如说,买手机的时候,除了看外观和性能,咱们还得看看品牌的口碑、售后服务什么的,哎,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谁也不想花了大价钱,结果买个“鸡肋”回来,真是太坑了。
再说说这信息的传播吧,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大家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微博、抖音、小红书,嘿,简直是个“信息大杂烩”。
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些平台看到别人使用产品后的评价,像极了当年跟小伙伴分享零食的快乐。
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水深火热”的虚假信息。
一些不负责任的博主为了博眼球,随便写写评论,结果让许多人跟着瞎买。
就像打麻将,听牌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听错了牌”,一旦上了当,花了钱可就哭都没地方哭去。
说到识别能力,咱们还得提提消费者的心理。
在购物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受到一些情绪的影响。
比如说,看到别人都在买,心里就会有种“我也要有”的冲动,搞得自己最后买了一堆其实并不需要的东西。
真是“跟风消费”的典型代表!买个包就像买了个心情,觉得自己心情好了,生活就有了色彩。
可如果一味跟风,最后买回来的是个过时的款式,那心情可就没法说了。
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和态度
![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和态度](https://img.taocdn.com/s3/m/b60e3d2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0.png)
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和态度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和态度是营销和品牌推广的关键。
消费者的认知和态度可以直接影响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购买决策。
因此,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和措施来积极地塑造消费者的认知和态度。
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广告和宣传活动来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和态度。
广告是一种常见的宣传手段,可以通过创意、设计和语言来传递信息,塑造品牌形象,并影响消费者的认知。
通过选择与目标消费者相符的媒体平台和内容,企业可以更好地将相关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增强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认知,并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态度。
其次,企业可以通过公关活动和社交媒体来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和态度。
公关活动可以帮助企业与消费者建立积极的关系,通过与媒体合作和组织相关活动来传递正面信息。
对于社交媒体,企业可以利用其广泛的影响力和用户参与度,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并传递产品或服务的优势和特点。
通过积极的公关和社交媒体推广,企业可以改变消费者的认知和态度,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可信度和吸引力。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来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和态度。
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和售后服务的满意度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品牌的认知和态度。
因此,企业应努力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并提供卓越的售后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不断改进产品和提高售后服务质量,企业可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并影响他们对品牌的认知和态度。
最后,企业还可以通过市场定位和个性化营销来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和态度。
市场定位是根据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和特点,将产品或服务定位于特定的市场细分,并通过个性化的营销策略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通过了解目标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企业可以设计定制化的产品或服务,并针对性地传递信息,以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和态度。
总而言之,企业可以通过广告和宣传活动、公关和社交媒体、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市场定位和个性化营销等手段来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和态度。
通过积极地塑造消费者的认知和态度,企业可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份额,增强品牌的竞争力,实现持续的业务增长。
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知与接受度研究
![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知与接受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53ac22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0.png)
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知与接受度研究一、引言科技日新月异,新产品不断涌现,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但是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问题一直是制约产品推广的重要因素。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知与接受度进行综述,探讨影响消费者认知与接受度的因素,以期为企业生产新产品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知1.认知的概念在消费者心理行为学中,认知是指消费者对物品、服务或者刺激的理解、感知、识别、记忆、判断和评价的过程。
消费者的认知与情感、动机、价值观等因素密不可分,因此企业在生产新产品时需要把握消费者的认知心理。
2.影响认知的因素(1)个体差异:认知因人而异,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经验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会影响他们的认知水平。
(2)刺激因素:对于新产品的认知,刺激因素是至关重要的方面。
产品的功能、颜色、形状、品牌形象等都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
(3)消费者的个人特征:消费者的个人特征如认知风格、认知意向等与认知过程密切相关,因此企业在策划推广新产品时要综合考虑消费者的个人特征。
三、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接受度1.接受度的概念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接受度是指消费者对新产品采取行动的意愿或者行动次数的多少。
2.影响接受度的因素(1)用户设计:产品的设计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企业在产品设计上应当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使用习惯。
(2)品牌形象:品牌形象能够带给产品的消费者信任和认可,因此企业在新产品的推广过程中应做好品牌的宣传和推广。
(3)价格策略: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企业应结合产品的特点和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制定合适的价格策略。
四、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的关系虽然认知和接受度是不同的概念,但是两者密不可分。
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程度是影响消费者对产品接受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1.认知与接受度之间的关系(1)认知越高,接受度越高:随着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程度的提高,消费者的接受度也会提高,因为在对产品了解的基础上,消费者会更加清楚自己的需求,并且更加信任品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社会潮流的兴起、消费观念的变化。
• (8)个人情绪。
37
案例:向和尚推销梳子
• 有三个推销员向一位老和尚推销梳子, 第 一个推销员被老和尚骂出来了;第二个推 销员跟老和尚说,您可以把梳子送给您的 香客,老和尚留下了十把梳子;第三个推 销员对老和尚说,您德高望众,字也写得 好,您在梳子上写上“积善”二字赠送给 香客,香客们肯定不好意思白拿,他们就 会给庙里捐钱,你这庙里就有了一部分收 入,而且还会烟火不断。老和尚听完特别 高兴,当下就和他签了订单。
• 日常问题:预料之中,需立即解决(牙膏 、食品等日用消费品)
• 紧急问题:突发,需立即解决
• 计划解决问题:预料中但不紧急(耐用消 费品购买)
• 逐步解决问题:非预期,不紧急。(潜在
需求)
42
3、确认消费需要的指向
确认对商品的具体要求
• (1)对商品基本功能的指向 • (2)对商品质量性能的指向 • (3)对商品安全性的指向 • (4)对消费便利性的指向 • (5)对消费舒适性的指向 • (6)对商品配套性的指向 • (7)商品经济性的指向
27
购买后有不平衡的感觉,于是寻求信 息,力图证明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以消 除不平衡。
特点:消费者在处理过程中就感到犹 豫不确定,在购买之后有时会产生一种不 协调的感觉。
28
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沟通的目标应该是提供有助 于购买者对自己所选品牌寻求平衡的信念 与评价,向消费者提供有关产品评价的理 性信息,使其在购买后相信自己做了正确 的决定。
29
4、复杂的购买行为
消费者参与购买的程度较高,并且了解品牌 间的显著差异。如果产品很昂贵,购买不频繁, 购买冒风险并且有很高的自我表现作用时,消费 者一般参与程度较高。
特点:消费者的选择决策时间比较长,比较 深入细致,会认真注意各品牌之间的差别,并进 行较理智的决策。
30
4、复杂的购买行为
该模式可用下图简单表示: 刺激 处理全过程(深介入) 反应
第8章 需要认知与信息搜集
购买行为类型
需要认知 信息搜寻
1
• 你知道UV指数吗?
• 你认为有必要去采取 措施防止晒伤吗?
• 如果你是生产防晒品 的商家,你如何去激发 消费者的防晒意识呢?
Sun block 2
开篇案例:
• 1995年,斯切英•普劳弗(S&P)公司开始着力
对紫外线指数的宣传,并希望国家气象中心、环 境保护署、疾病控制中心及其他一些健康组织与 之共同努力,将该指数作为当地天气预报的内容 之一。
情境性参与 吸引力。
特殊的情况下产生 暂时的
出于一些(境况性)的目的
持久性参与
持续的且更长久 强调产品本身及使用该产品所获得的满意
11
例如:
• 境况性参与:毕业生只有参加面试这一特殊情况下 要高度参与服装的购买,一结束参与也就消失。
• 持久性参与:另一个毕业生也可能为面试购买服装 ,但对衣服的兴趣可能是持久的,而不是暂时的, 这样的参与要求消费者无论需要购买与否都对服装 有持续的兴趣。
反映了两个层面:
1、决策程度
2、参与购买活动的程度
第一层面表示从决策到习惯的一个连续 集合;
第二层面描述了从高度到低度参与购买
活动的集合。
6
购买的介入程度
高度介入
低度介入
决策(信息搜寻、 复杂购买 寻求变化的购买
决 策
考虑品牌的 选择)
(汽车、电器 (零食、休闲点
住房等)
心等)
----------------------------------------
47
• (3)纪念心理。持有这种心理的消费者 往往对人对物都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 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诚挚之情,进而将这 种感情寄托在钻石饰品上。
• (4)储备心理。钻石不仅美丽迷人,而 且还具有很强的保值性,可以作为一项 特殊的“储蓄”。
• (5)显富摆阔心理。为了显露自己的财 富实力和社会身份, “不求最好,但求 最贵”。
程 习惯(很少或没有 度 信息搜寻,
品牌忠诚购买 (运动鞋、奶
粉等)
习惯性购买 (蔬菜、牙膏
纸巾等)
只考虑一种品牌)
消费者介入度与购买决策分类
• 介入程度反映了消费者在寻找信息和评价产 品方面所做的努力。
当消费者满意并且一直购买某一品牌产品时 就根本或几乎用不着进行决策了。
• 高度参与购买指那些对消费者非常重要的购 买活动。(与消费者自我及自我形象紧密联系, 涉及到社会和个人风险等)
31
营销策略:
制定出各种策略来帮助消费者掌握产品知 识。
运用广告媒体和销售人员宣传本品牌的优 点。
发动商店售货员和购买者的朋友以便影响 购买者对品牌的最终选择。
32
8.2 需要认知 你为什么会买东西?
因为需要!
消费需要是人们从事消费活 动的内在原因和根本动力!
33
8.2.1 消费需要的产生
②该问题的相对重要性
取决于该问题对于保持消费
者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否关键,
或者说与消费问题的优实是自然而 然发生的,但这一过程常常受到营销行 为的刺激。(营销者引导消费者)
• 发现消费者问题的方法: ①直觉和经验 ②市场调查
41
2、确认问题的性质
按照问题的紧迫性和可预见性将需求满 足的问题分为四类:
• 提示:持久性参与的深层特性意味着联系消费者和 产品的更可能是产品的象征和形象。而境况性参与 要求为消费者设计特定内容的购买吸引力。
12
高、低卷入程度的行为差异
13
思考:
• 为什么买牙膏跟买车会不一样?
14
2、消费卷入的影响因素
• (1)先前经验。反比 • (2)对负面结果的风险预知。正比 • (3)消费者的个人特征。 • (4)产品特征。 • (5)环境因素。
38
8.2.2 消费需要的确认
• 需要认知——消费者决策过程的第一步, 消费者意识到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存在差 距,从而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
理想状态 不一致
认识需要
实际状态
39
8.2.2 消费需要的确认
• 1、确认解决问题的意愿水平
消费者解决某一特定问题的购买意愿水平 取决于两个因素:
① 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差距的大小;
描述购买前的情况、购买过程以及购买后的情况。 9
8.1.1消费卷入
• 1、消费卷入的含义 • 消费卷入,也称消费者介入或消费者参
与,是指消费者为满足某种特定需要而产生 的对购买活动的关心或感兴趣的程度。
–情境性卷入和持久性卷入 –高度卷入和低度卷入
10
1、都可能导致复杂决策。
2、应该采取不同的营销措施: 持久性则强调产品的象征与 形象;境况性则强调特定的
• 该指数表明了当地的紫外线侵害程度,包括人 们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被晒伤的时间。 最初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试验的城市中有70%的消 费者知道了该指数,并由此带来了防晒品销量的 大幅度上升。
3
• PM2.5,你知道多少?
空气净化器
4
买牙膏和买车一样吗?
5
8.1购买行为类型
买车和买牙膏是不同的。
• 高参与度时的消费行为特征是热情或激 情(passion)
19
8.1.2购买行为类型
品牌 大 差异 程度 小
购买者的介入程度
高
低
复杂的
多样性的
购买行为
购买行为
减少失调感
习惯性的
的购买行为
购买行为
阿萨尔:越复杂越昂贵的购买,购买者的考虑
越慎重,所涉及的参与者也越多。
20
1、习惯性的购买行为
消费者一般对大多数低价的、经常购买的产
反应(经常变化)
24
营销策略:
消费者寻求多样化的表现实际是有多种情况: · 寻求不同特色 · 选择不同档次产品 · 通过在不同时间中进行不同选择来实
现多样化的 · 在空间上实现多样化
美版原味 VS 国产原味
25
营销策略:
市场领导品牌和二流品牌所采取的市场营销 策略是不同的。
市场领导品牌可通过占领货架、避免脱销及 提示性的频繁广告来鼓励习惯性的购买行为。
而对市场领导品牌进行挑战的品牌则应通过 低价、优惠、赠券、免费样品及强调使用新产品 的广告活动来寻求变化的购买行为。
26
3、寻求平衡的购买行为
消费者有时参与购买的程度较高,但 品牌间差异不大,却具有很大的购买风险 或价格很高。
如购买地毯,因为地毯比较贵而且又 能表现自我,但购买者一般认为一定价格 范围内的各种品牌的地毯都差不多。
16
参与程度与处理信息
高度参与
广泛的处理 信息
复杂决策
很少或没有 处理信息
品牌忠诚
17
– 高度参与的消费者在信息处理的程度上也可 能有差别
• 有些消费者可能仅对少数品牌的一两个方面进行 评估,而其他也可能要对大量品牌的众多特性进 行评估。
18
参与度分类
品牌(产品)介入 信息介入 购买情境介入
• 低参与度时的消费行为特征是惯性或习 惯行为(inertia)
• 根据需要的层次:生存需要、享受需要、 发展需要
• 社会需要、精神需要,往往要通过具体的 物质产品来实现。
36
2、消费需求产生的影响因素
• (1)消费物品缺乏。
• (2)消费者对正在使用的产品或接受的 服务不太满意。
• (3)情况的变化。
• (4)相关产品的获得。
• (5)新产品的上市。
• (6)营销因素。 (消费需要是可以被激 发或创造的)
品参与的程度较低。
购买过程:通过被动学习而形成品牌信念,
随后是购买行为,购买后也未必做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