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韭菜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合集下载

大棚韭菜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韭菜高产栽培技术
排水
在雨季要及时排水,避免田地积水影响韭菜生长。
病虫害防治
1 2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除草等,提高 韭菜抗病性。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生物农药等生物手段防治病虫害。
3
化学防治
在必要时,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 治。
03
大棚韭菜的养护技术
温度控制
适宜温度
大棚韭菜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白天控制在 20-25℃,夜间控制在10-15℃。
不断增长。
02
出口潜力
提高韭菜品质和产量,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出口创汇。
03
产业链延伸
开发韭菜深加工产品,如韭菜酱、韭菜籽油等,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
值。
发展策略
政策支持
争取政府对大棚韭菜产业的政策扶持,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
合作共赢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同时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
土壤肥力
土壤应富含氮、磷、钾等 营养元素,以保证韭菜生 长所需的养分供应。
土壤改良
根据土壤质地和肥力状况 ,适时进行土壤改良和施 肥,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 肥能力。
气候条件
温度
韭菜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 为15-25℃,气温过高或 过低都会影响韭菜的生长 速度和品质。
湿度
空气湿度应保持在60-70% 之间,以保证韭菜正常的 水分需求,避免过湿或过 干。
05
大棚韭菜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
生物技术应用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韭菜品种,提高抗病、抗虫和抗逆 性。
智能农业
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种植、智 能管理和高效生产。
高效灌溉与施肥

种植大棚韭菜技术

种植大棚韭菜技术

一、大棚搭建1. 选择场地:选择交通便利、灌溉条件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作为韭菜种植场地。

2. 搭建大棚:大棚宽3.5-4.0米,高2米,长30-40米,每棚栽2畦。

外层大棚与内层拱棚间距保持在15~20cm为宜,三层膜(包括最里层的小拱棚地膜)最好新旧搭配使用。

外层选用醋酸乙烯无滴膜或聚乙烯防尘无滴复合膜。

当外界气温降到5℃左右时,可以进行搭棚、扣膜。

二、种植技术1. 地块准备:播前深耕20厘米以下,结合施肥,耕后细耙,整平做畦。

畦面建成南北向,畦宽1.5米,沟宽0.6米,长30-40米,每2畦搭建一座大棚。

2. 育苗:清明前后直播或育苗。

直播多采用条播,行距33-35厘米,播种沟深2厘米,播幅5厘米,亩用种量3.0--3.5kg;育苗移栽采用撒播,每亩用种量5-7kg。

3. 移栽定植:当植株长到18-20厘米高时即可移栽。

韭菜幼苗的定植要避开高温高湿季节。

定植时按行距15-20厘米、穴距10-15厘米定植,每穴栽5-10株。

4. 温度管理:韭菜的适宜生长温度在12-24℃。

一般来说,在每年的首茬韭菜生长期间,白天温度要保持在17-23℃,温室内的夜间温度不宜太低,避免因昼夜温差大而引起韭菜叶面结露,进而导致病害发生。

5. 肥水管理:在韭菜采收前7-10天浇1次增产水;在韭菜收割后至长到7-10厘米前,这期间一般不浇水。

结合浇增产水,可随水追施硝酸铵或碳酸氢铵。

三、病虫害防治1. 韭蛆防治:在韭菜地上部枯萎后,将韭畦中的枯叶、杂草等割除并清理干净,清畦后将韭菜鳞茎以上的表土挖出畦外露出鳞茎,日晒夜冻,以提早打破休眠,使出韭整齐,同时消灭潜入韭墩越冬的害虫。

扒韭墩时注意不要伤根。

扒墩6~8天后用50%辛硫磷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80公斤灌根,预防韭蛆危害。

2. 病害防治:韭菜病害主要有灰霉病、软腐病等。

在韭菜生长过程中,要及时清除病叶,防止病害蔓延。

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大棚韭菜种植方法

大棚韭菜种植方法

大棚韭菜种植方法
大棚韭菜是适合在大棚内种植的蔬菜之一,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抗逆能力强的特点。

以下是关于大棚韭菜的种植方法:
1. 土壤准备:选择疏松、肥沃、保水保肥的土壤,先用畜禽粪肥进行腐熟,再与河沙、腐熟的稻草、腐烂的树叶等物混合,使土壤富含有机质。

2. 播种: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韭菜已到了适宜生长的时期。

将韭菜种子与细沙混合后撒在整地后的土地上,再轻轻铺上一层土,保持湿润。

3. 管理:韭菜会在两周内开始出苗,此时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生长的环境。

同时,每隔一周用浓度适宜的有机肥料进行追肥,保证韭菜长势旺盛健康。

4. 常见问题:在种植大棚韭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排水不畅,会导致韭菜根部受到伤害;②过度追肥,会导致韭菜过于肥大,产生过多的草酸,影响口感和品质;③疫病防治,大棚内害虫和病菌较多,需要在生长过程中定期喷洒药剂。

以上就是大棚韭菜的种植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塑料大棚韭菜栽培技术.doc

塑料大棚韭菜栽培技术.doc

塑料大棚韭菜栽培技术韭菜是百合科属多年生宿根蔬菜,原产我国。

韭菜抗寒耐热,适应性强,在黑龙江省已普遍栽培。

特别是早春和晚秋,利用保护地生产韭菜新香鲜美,成为蔬菜中的珍品。

近几年利用塑料大棚、中小棚生产韭菜的面积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一、品种选择塑料大棚栽培韭菜要选择抗寒性强、较耐高温高湿、植株直立不倒伏,叶质鲜嫩,生长迅速,抗病的优良品种。

目前我省保护地栽培的品种有:竹杆青、马莲韭、汉中韭、791韭菜等优良品种。

二、露地培育韭根韭菜在播种当年一般都生长较慢,根细叶弱,需养根一年后的第二年才具有商品价值,并可连续收割3-4年。

第一年的月末或月上旬播种,第二年春季扣棚生产。

1、整地与施肥第一年在欲建大棚地块上深翻整地,耕翻以25—30厘米为宜,整地前撒施基肥,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5000-7000 千克,过磷酸钙100—150千克磷酸二镀40千克,随整地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

耕翻耙细,整平做畦,畦宽1—米,畦长随大棚跨度,大棚中间留过道,与大棚宽度相平行方向做畦。

2、播种浸种催芽。

将种子放在30—35°C温水中浸泡1昼夜后, 搓掉种子表面粘液,放在15—20°C条件下催芽2-4天,每天用清水淘洗2遍。

露嘴后挪到较低温处“蹲芽”,芽出齐后即可播种。

每亩地播种量在10千克左右。

播种方法。

每畦—5行,开沟撒播,沟宽13厘米,沟深6—7厘米沟间距10公分,播种前顺沟烧足底水,水渗后均匀撒播种芽,播后覆细土1厘米左右,轻轻镇压一次,播后搂平畦面,并保持土壤湿润,勤浇少浇,雨季水分大时注意排水。

3、出苗后及越冬管理。

播种当年的韭菜,夏季注意防涝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治韭蛆。

除草可人工拔除也可药剂除草,每亩地用50%扑草净100—150克或敌草隆400克或除草剂一号200克,在播种后的第3天畦面喷雾。

喷药后2—5 日内不宜灌水。

秋季结合灌水,追施腐熟大粪稀,每亩500 千克左右。

秋冬封冻前灌足封冻水。

大棚韭菜怎么种大棚韭菜种植技术

大棚韭菜怎么种大棚韭菜种植技术
考虑市场需求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品种,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土壤选择与准备
01
02
03
土壤质地
选择土质疏松、透气性好 、排水良好的土壤,有利 于韭菜根系的生长。
土壤肥力
进行土壤肥力测定,了解 土壤的营养状况,以便合 理施肥。
整地与施肥
对土地进行深翻整平,施 足底肥,为韭菜生长创造 良好的土壤环境。
根据韭菜生长需求,合理施肥,增加有机肥 的施用量,提高韭菜品质。
轮作与套种
轮作
为了避免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需要进行轮作,即同一地块不同作物之间的轮换种植。
套种
在韭菜生长过程中,可以进行套种,即在韭菜行间种植其他作物,如小青菜、菠菜等,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 效益。
THANKS
感谢观看

3000-5000株。
03
日常管理
温度管理
适宜的温度范围
韭菜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5-25℃,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 季,应通过调节大棚内的温度来保持适宜的温度范围。
降温措施
在高温天气下,可以通过覆盖遮阳网、喷水等方式进行降温。
保温措施
在低温天气下,应封闭大棚,加强保温,必要时可采用加温设备进 行加温。
光照管理
保持棚膜清洁
经常擦拭棚膜上的尘土和水珠,保持棚膜清洁, 增强透光性。
覆盖遮阳网
在炎热的夏季,可以覆盖遮阳网来降低光照强度 ,防止韭菜受到强光伤害。
合理密植
合理安排韭菜的种植密度,避免过密或过稀,以 确保韭菜获得足够的光照。
湿度管理
控制土壤湿度
韭菜适宜生长的土壤湿度为70%-80%。在干燥的季节,应及 时浇水;在湿润的季节,应注意排水,防止土壤过湿。

种植韭菜大棚技术

种植韭菜大棚技术

一、大棚搭建1. 场地选择:选择交通便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沙质壤土作为种植场地。

场地应避开工业区、交通繁忙区域,确保空气质量清新。

2. 大棚规格:大棚宽4米,高2米,长30-40米,每棚栽2畦。

外层大棚与内层拱棚间距保持在15-20cm,采用三层膜(包括最里层的小拱棚地膜)。

3. 棚膜选择:外层选用醋酸乙烯无滴膜或聚乙烯防尘无滴复合膜。

内层拱棚膜选用聚乙烯无滴膜。

当外界气温降至5℃左右时,进行搭棚、扣膜。

二、韭菜种植技术1. 选种与催芽(1)选种:选择抗病能力强、生长势强、发芽早、品质优良的韭菜品种。

(2)催芽:用30-40℃温水浸种8-12小时,清除杂质和瘪籽,洗净黏液,用湿布包好,置于15-20℃环境中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2次,待50%种子露白尖时播种。

2. 整地施肥(1)深耕:播前土壤深耕20厘米以下,结合施肥,耕后细耙,整平做畦。

(2)施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5吨、磷酸二铵40千克、磷酸钾10千克,旋耕1-2次。

3. 移栽定植(1)移栽时间:植株长到18-20厘米高时进行移栽,避开高温高湿季节。

(2)定植方法:按行距15-20厘米、穴距10-15厘米定植,每穴栽5-10株。

4. 温度管理(1)适宜生长温度:韭菜适宜生长温度在12-24℃。

(2)温度控制:在首茬韭菜生长期间,白天温度保持在17-23℃,夜间温度不宜过低,避免病害发生。

5. 肥水管理(1)浇水:韭菜采收前7-10天浇1次增产水;收割后至长到7-10厘米前,一般不浇水。

(2)施肥:结合浇水,可随水追施硝酸铵或碳酸氢铵。

三、病虫害防治1. 防病: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及时清除病残体。

2. 防虫: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如设置黄色粘虫板、释放天敌等。

四、收割与管理1. 收割:韭菜生长周期一般为60-80天,每年可收割多茬。

根据市场需求,适时收割。

2. 管理措施:收割后及时中耕、翻土、施肥,促进韭菜生长。

大棚韭菜种植技术与管理

大棚韭菜种植技术与管理

大棚韭菜种植技术与管理韭菜是一种多年生的蔬菜,栽种一次可以连续受益多年,每年可收割多茬,为了提高种植效益,很多人都用大棚种植,可以反季节销售。

下面给大家介绍大棚韭菜种植技术与管理。

1、整地播种可以每亩使用腐熟农家肥5吨、磷酸二铵20千克作为基肥,精细整地形成苗床。

3月底4月初开始播种,一般播种量控制在10-15克/平米。

把韭菜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然后覆土1厘米左右,并压实土壤。

在韭菜幼苗出土之前,要保持土壤适当湿润。

2、移栽定植当植株长到18-20厘米高时即可移栽,韭菜幼苗的定植要避开高温高湿季节。

移栽定植前地块需要深耕细耙,以促进韭菜幼苗根系发育。

结合地块深耕,每亩地可以施腐熟农家肥5吨、磷酸二铵40千克、磷酸钾10千克,然后旋耕1-2次。

定植时可以按行距15-20厘米、穴距10-15厘米定植,每穴栽5-10株。

3、温度管理韭菜的适宜生长温度在12-24℃,一般来说在每年的首茬韭菜生长期间,白天温度要保持在17-23℃,温室内的夜间温度不宜太低,避免因为昼夜温差大而引起韭菜叶面结露,进而导致病害发生。

4、肥水管理在韭菜采收前7-10可浇1次增产水;在韭菜收割后至直到长到7-10厘米前,这期间一般不浇水。

结合浇增产水,可随水追施硝酸铵或碳酸氢铵,但若是施用铵态氮,要注意通风管理,避免氨气过多影响韭菜生长。

除此之外,韭菜种植要注意追施水肥,但注意通风除湿,避免出现病虫害。

5、越冬扣膜为了韭菜的安全越冬,在韭菜地上部分干枯或基本干枯时要及时扣膜保护,此外还要及时清除田间的枯枝残叶,避免引起病虫害。

结合浇水追施硝酸铵、磷酸二铵或硝酸磷肥等,以提前造足底墒。

还可在韭菜行间开浅沟,然后用辛硫磷兑水顺沟灌入,可以有效消灭越冬幼虫,最后填回土壤。

6、壮秧管理韭菜连续收割几茬后,要及时加强肥水管理,每10~15天浇水1次,结合浇水每次每亩追施复合肥20kg、尿素10kg,连续追肥2~3次,春、夏季一直不收割,秋季继续加强肥水管理,扣棚前仍不收割,以培育健壮根株。

大棚韭菜高效栽培技术

大棚韭菜高效栽培技术

大棚韭菜高效栽培技术一、引言大棚韭菜是一种高产、高效、高质的蔬菜,是我国传统的绿色食品之一。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大棚韭菜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物之一。

本文将介绍大棚韭菜高效栽培技术。

二、选址与准备1.选址大棚韭菜的选址应该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日照充足的地方。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周边环境是否有污染物,如工业废气等。

2.准备工作在选好地点后,需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建造大棚、安装灌溉系统和通风设备等。

三、土壤处理1.施肥在进行土壤处理时,需要进行施肥。

应该选择有机肥料和磷钾复合肥料,并根据土壤情况进行适量施用。

2.消毒为了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应该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可以使用草酸或氯化钠等消毒剂进行处理。

四、品种选择与播种管理1.品种选择应该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如“韭王”、“韭皇”等。

2.播种管理在进行播种前,需要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播种时应该控制好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20-30克。

同时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促进发芽。

五、生长管理1.灌溉管理大棚韭菜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因此需要进行定时灌溉。

一般每天早晚各一次,并根据气温和湿度调整灌溉量。

2.施肥管理在生长期间,应该定期进行追肥。

可以选择有机肥料或磷钾复合肥料进行施用。

3.控制病虫害大棚韭菜容易受到蚜虫、虱子等害虫的侵袭,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可以使用农药或生物防治剂等方法进行防治。

六、收获与贮藏1.收获时间大棚韭菜的收获时间一般为生长期结束后的第60-70天左右。

2.贮藏方法在收获后,应该及时将韭菜进行清洗和晾干,然后放入冰箱或冷库中进行贮藏。

一般可以保存2-3周左右。

七、总结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大棚韭菜高效栽培技术是一个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

只有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情况下,才能够获得高产、高效、高质的大棚韭菜。

大棚种植韭菜高产的栽培管理技术

大棚种植韭菜高产的栽培管理技术

韭菜的采收与储存技术
采收时机
01
观察韭菜生长状况,选择最佳的采收时机,一般当韭菜叶片饱
满、颜色鲜绿时为最佳采收期。
采收方法
02
采用割刀或剪刀进行采收,注意保持韭菜植株整齐,避免损伤
根部,影响后续生长。
储存管理
03
采收后的韭菜应尽快进行清洗、晾干,并储存在阴凉、通风的
地方,避免阳光直射,以延长韭菜的保鲜期。
大棚韭菜的高产技术
韭菜生长的环境调控
温度管理
韭菜生长适宜温度在15-25℃之间,大棚内温度可通过通风、遮 阳等方式进行调节,确保韭菜生长环境的稳定性。
光照管理
韭菜需要充足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大棚应选择透光性好的材料, 确保韭菜获得足够的光照强度。
湿度管理
韭菜生长需要适宜的湿度,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影响韭菜的生长 ,大棚内可通过喷雾、通风等方式调节湿度。
产量提高
通过大棚的温室效应和科 学的管理,可以提高韭菜 的产量。
品质改善
大棚环境可以控制,避免 恶劣气候对韭菜品质的影 响,产出优质产品。
大棚韭菜的市场前景
需求量增加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新鲜 食品的追求,大棚韭菜作 为绿色、有机食品,市场 需求量不断增加。
价格稳定
由于大棚韭菜可以在非季 节生长,市场供应稳定, 价格相对平稳。
韭菜生长需要适宜的湿度,大棚内可以通 过灌溉、通风等方式调节湿度,避免病害 的发生。
02
大棚韭菜的育种与繁殖
优质韭菜品种的选择
抗病性强
选择能抵抗常见韭菜病害的品种 ,如疫病、锈病等,降低病害发
生的概率。
适应性强
选择适应大棚环境的品种,具有较 强的耐温、耐湿能力。
高产优质

大棚韭菜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大棚韭菜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大棚韭菜的种植技术与管理大棚韭菜的种植技术与管理韭菜色味俱佳的韭菜备受消费者欢迎,因此,在农村韭菜保护地栽培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大棚韭菜,由于其材料易得,投资少,栽培技术易掌握。

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大棚韭菜秋冬栽培要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大棚韭菜秋冬栽培要点深秋初冬是韭菜供应淡季,搞好秋冬季韭菜栽培,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选用冬季不经休眠可连续生长的优良品种。

2、培育茁壮的根株,是高产高效益的基础。

主要抓好以下措施:育苗移栽养根株比直播长势好、均匀、产量高。

早春化冻后及早播种,播前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8000公斤,平畦撒播;播后覆土并覆盖地膜保墒增温、促进早出苗,苗出齐后及时撤膜。

幼苗3~4片叶移至温室地块。

一般在6~7月份前茬果菜腾茬后,整地施足有机肥,按行距30~35厘米开沟,沟底宽10厘米撮栽,撮距3~4厘米,每撮15株左右。

移栽后浇水促缓苗,以保土壤湿润,见干后及时浇水。

秋冬生产韭菜养根技术措施与休眠后扣温室韭菜最大的区别是粪大水勤,促其迅速生长,多累积养分,培养粗壮的根株。

因此,夏秋之际不收割,并注意中耕除草,雨涝季节注意培土排水。

立秋前适当控制长势,防止倒伏腐烂。

立秋后,加强水肥供应,促进生长,一般追肥2~3次,每亩追施人粪尿2000公斤,或磷酸二铵50公斤,或硫酸铵30~40公斤加过磷酸钙50~100公斤。

3、扣膜适期应在当地初霜前。

扣早了生长迅速,产量高峰来得早,容易早衰;扣晚了在露地遭受低温冷害,容易引起叶尖腐烂,同时一旦韭菜转入被动休眠,扣膜后生长缓慢。

4、扣膜后的管理与收割。

一般扣膜前可浅割一刀,收割后立即扣膜,这样便于操作。

若韭菜尚未达到收割标准,为防止冻害应先扣膜,但必须仔细操作,防止损伤韭菜植株。

扣膜初期,室内气温较高,必须加强通风,防止徒长,一般保持白天不超过25℃。

随着外温下降,逐渐缩小放风量,保持白天20~25℃,夜间5~10℃。

塑料大棚韭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塑料大棚韭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韭菜营养丰富,气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深秋初冬是韭菜供应淡季,搞好秋冬季韭菜栽培,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塑料大棚韭菜栽培是韭菜栽培技术中发展较快的一种栽培模式,它具有反季节、多批量上市的特点,又有当年播种、当年收益高等优点,且大棚建造容易、结构简单、投资少、土地利用率高。

1品种选择大棚韭菜生产时间分为早春和晚秋,早春生产宜选择冬季休眠、春季萌发早、生长势强、春季生长速度快、棵大叶宽、叶色深绿的韭菜品种,如平丰1号、平韭2号等品种。

晚秋生产应选择冬季前休眠或不休眠、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叶片宽大肥厚、个体发育优良、单株较大、抗寒性强的韭菜品种,如平丰9号、平丰8号、平丰6号等品种。

2育苗塑料大棚韭菜栽培,首先要进行棚外韭菜育苗。

育苗种应选择色泽鲜亮、籽粒饱满的新种,早春当地温稳定达到12℃时即可育苗。

2.1种子处理播种前先在阳光下晒种1d ,然后用42℃的温水烫种30min ,边加种子边搅拌,待水温降到30℃时再浸种18~20h ,清除杂质和瘪籽,将种子上的黏液洗净后用湿棉布包好,放在温度为15℃~20℃通风透气环境下催芽2~4d [1],每天用清水冲洗1~2次,待有5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2整地播种前应先将育苗地整好,整地前施足底肥,一般情况下每亩施腐熟优质有机肥3000kg 左右,氮、磷、钾各15%的硫酸钾复合肥50kg,深翻30~40cm,耙碎耧平,然后做成长10~15m 、畦面宽1cm 、畦埂宽60cm 、畦埂高15cm 的畦,以南北畦向为宜。

2.3播种用水将畦浇透,待水渗透后按每平方米8~10g 的种子量均匀撒下,然后盖1cm 厚的过筛细土,最后在畦表面盖上地膜以利于保温保墒,7~10d 待种子出齐后及时撤去地膜。

2.4育苗管理育苗前期,加强肥水管理,每5~7d 浇水1次,保持畦面湿度。

苗高10cm 时开始追肥,每15~20d 追肥1次,每次每亩追施尿素8~10kg ,连续追肥2~3次,苗高达到20cm 左右时及时控水蹲苗,促进根系发育。

大棚韭菜的种植技术

大棚韭菜的种植技术

大棚韭菜种植技术一、韭菜的特点和用途韭菜,作为深受人们喜爱的蔬菜,拥有众多特点和用途。

首先,它具有独特的香味和口感,适用于多种菜肴的制作。

其次,韭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此外,韭菜易于种植和管理,适应性强,是农业种植的重要作物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大棚韭菜种植技术,以实现高效、稳定的产出。

二、适宜环境条件大棚韭菜种植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

温度是关键因素,韭菜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25摄氏度。

在光照方面,韭菜需要充足的光照,但要避免过强的阳光直射。

水分管理也十分重要,保持土壤湿润是促进韭菜生长的关键。

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灌溉导致根部腐烂。

三、种子选择与处理选择优质种子是种植成功的关键。

应选择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以保证发芽率和生长健康。

在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适当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晒种、浸种、消毒等,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四、播种方法与技巧大棚韭菜的播种方法有多种,根据种植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

直播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覆盖一层薄土。

移栽也是常用的方法,将培育好的幼苗按照一定的株距和行距栽入土中。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保持适当的土壤湿度和养分是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关键。

五、管理措施大棚韭菜的管理主要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合理施肥是保证韭菜高产和质量的关键,应根据生长阶段和土壤状况进行适当追肥。

灌溉要适量,保持土壤湿润即可,避免过度灌溉导致根部腐烂。

病虫害防治也是管理的重要环节,要定期检查,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六、收获与储存韭菜的收获和储存也是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根据市场需求和生长状况选择合适的收获时间,一般以叶片颜色深绿、植株茂盛时为佳。

储存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避免长时间的暴露和高温导致叶片枯黄。

在储存前可进行整理清洁工作,去除杂叶和多余水分,保持新鲜度和口感。

大棚韭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

大棚韭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

大棚韭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大棚韭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是指在大棚环境下种植和管理韭菜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大棚种植韭菜相比露地种植,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和质量,延长生长季节,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下面是大棚韭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的详细介绍:1. 温度控制:大棚种植韭菜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环境。

种植期间,要适时调节大棚内的温度,保持在15-25摄氏度之间,避免高温或低温对韭菜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 光照管理:韭菜是喜阳性作物,需要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大棚内通常会配置遮阳网,以控制光照强度,以及避免韭菜受到直射阳光的伤害。

3. 水分管理:韭菜对水分需求较高,但对过湿和缺水都非常敏感。

在大棚种植韭菜时要注意合理浇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一般来说,韭菜的生长期间需保持土壤湿度在70-80%之间。

4. 营养管理:韭菜对营养需求较高,特别是氮、磷、钾等基础元素。

在种植前可适量施入有机肥料,同时在种植期间要注意及时追施不同肥料,保持土壤富含营养,促进韭菜的健康生长。

5. 病虫害防治:大棚环境相对密闭,容易滋生病虫害。

为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可以采取物理和生物防治的方法。

如适时清除病虫害部分,定期喷洒有机农药,设置黄色粘虫板等。

6. 采收和管理:一般韭菜的生长周期为60-70天,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时采收。

采收时要注意将叶子和茎分离,避免叶片受伤或破损。

采收后还要及时清除残留叶片等,保持大棚内整洁。

大棚韭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需要合理控制温度、光照和水分,进行适时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并在适时进行采收和清理。

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可以提高大棚韭菜的产量和质量,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大棚韭菜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大棚韭菜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如何在大棚里种植韭菜
一、种植时间
大棚韭菜一般在春季3月下旬至5月初或秋季9月播种。

两者都可以种植。

播种前,必须先对土壤和种子进行处理。

2.给土壤施肥
韭菜播种前,将土壤深翻至20厘米以下,然后施腐熟的有机肥,为植株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犁沟前将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有条件的可抬高垄进行栽培,有利于排水。

3、种子处理
将韭菜种子用30-40℃的温水浸泡8-12小时,捞出瘪种子,洗净上面的粘液,用湿布包好,放入15-20℃的发芽箱中环境,每天用清水冲洗干净,待一半种子变白后再播种。

4.将种子播入土壤
将韭菜种子均匀撒入土中,盖好土和水。

棚舍关闭后,控制养殖温度。

平时白天保持20℃,夜间5-5℃10℃,如果是冬季栽培,要采取保暖措施,并盖上塑料薄膜。

大棚韭菜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大棚韭菜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大棚韭菜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大棚韭菜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韭菜适应性强,抗寒耐热,全国各地到处都有栽培。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大棚韭菜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大棚韭菜的种植技术与管理一、扣棚前韭畦的管理。

一般11月上中旬韭菜地上部就会枯萎,地上部完全枯萎后,把韭畦中的枯叶、杂草等割除并清理干净,清畦后将韭菜鳞茎以上的表土挖出畦外露出鳞茎,日晒夜冻,以提早打破休眠,使出韭整齐,同时消灭潜入韭墩越冬的害虫。

扒韭墩时注意不要伤根。

扒墩6~8天后用50%辛硫磷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80公斤灌根,预防韭蛆危害。

灌根3~4天后在行间开沟施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或饼肥250~300公斤,施肥后覆土,土面与韭墩相平,然后浇水,覆土下沉后再盖一层细土埋严韭墩。

二、适当培土。

韭菜扣棚后,一般25天左右就可以出苗了,等到苗长到6-7厘米高时,要进行第一次培土,土高3-4厘米;苗长到10-15厘米高时再进行第二次培土,培土的高度为6-7厘米,这样进行2-3次,韭菜根部就变成了土堆,行间变成了沟。

三、温度管理。

韭菜生长适温为18-20℃,棚内白天保持20℃左右,夜晚保持6℃以上,扣棚初期气温偏高,可在中午前后通风降温。

头刀韭收割前4-5天,适当揭膜放风,收割后不通风,待新叶长到9-12厘米高,棚温超过25℃以上时放风,每次浇水后,应适当通风降温。

四、肥水管理。

割头刀韭菜前不浇水,待二刀韭菜6厘米高时,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复合肥20-30公斤或人畜粪肥1500公斤,收割前4-5天再浇水,水量以棚温而定。

以后每割一刀都要扒垄,晾晒鳞茎,待新叶长出后,结合浇水追肥并培土。

五、适期收割。

当韭菜长到20-25厘米高时割第1刀,以后每刀间隔20-25天,一般棚内收割3-4刀,亩产量可达到3000公斤。

收割时掌握:最早的收割期应在5片叶以后,收割时下刀不要太深,贴土皮即可,否则鳞茎受伤会造成缺苗断条。

大鹏韭菜高效栽培技术与管理

大鹏韭菜高效栽培技术与管理

大鹏韭菜高效栽培技术与管理一、介绍大鹏韭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鹏韭菜的高效栽培技术与管理,包括土壤准备、育苗管理、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二、土壤准备1.选择适宜的地块: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避免积水和较高的地下水位。

2.土壤改良:在栽培前进行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3.pH值调整:大鹏韭菜喜欢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可通过添加石灰或硫酸铵等调整土壤的pH值。

三、育苗管理1.种子选择:选择优质的大鹏韭菜种子,确保种子的发芽率和纯度。

2.播种时间:适当选择气温较高且光照充足的季节进行播种,如春季或秋季。

3.播种方法:将种子均匀撒播在育苗盘或育苗床上,覆土厚度约为种子的2倍。

4.养护管理: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及时补充水分和光照,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

四、栽培技术1.种植密度:大鹏韭菜为群体生长蔬菜,种植密度应适中,一般为每平方米3-4株。

2.施肥方法: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植株生长需求,进行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的合理施用。

3.种植方式:可采用直播或插秧方式进行种植,根据地块情况和个人偏好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

4.灌溉管理: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避免干旱或过湿对植株生长的不利影响。

五、病虫害防治1.常见病害:大鹏韭菜常见的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等。

及时发现病害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2.病害防治方法:合理轮作、间作,适时翻耕和消毒土壤,提高病害的防治效果。

3.常见虫害:大鹏韭菜常见的虫害有蚜虫、小菜蛾等。

可采用喷洒生物农药或合理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六、管理技巧1.及时除草:保持地面整洁,及时进行除草,减少杂草对大鹏韭菜的竞争。

2.茬口处理:及时清除残茬,病虫害的病灶和虫卵,减少二次感染的风险。

3.定期修剪:定期修剪大鹏韭菜的老黄叶和老茎秆,促进新的叶片和茎秆的生长。

4.防止过密:避免过密种植,防止病害的传播和植株之间的竞争。

棚室有机韭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方案

棚室有机韭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方案

棚室有机韭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方案一、引言韭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深受人们喜爱。

近年来,有机韭菜栽培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因为有机韭菜不仅品质更加优良,而且对人体健康更加有益。

在棚室中进行有机韭菜栽培,可有效控制气候条件,提高产量和品质,因此备受农户青睐。

本文将介绍棚室有机韭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方案,旨在帮助种植户提高韭菜的产量和品质,增加收益。

二、种植基地选择选择适合种植有机韭菜的基地是农户成功种植的关键。

首先要选择土地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避免长期积水和土壤板结。

其次要考虑土地的pH值,通常有机韭菜生长适宜的pH值在6.5-7.0之间。

最后要考虑基地离市场的距离,便于及时将韭菜运往市场销售。

在基地选择时,也可以考虑搭建温室大棚,以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

三、栽培品种选择选择适合棚室有机栽培的优质韭菜品种,是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推荐的品种包括“迷你圆叶韭”、“北里红”和“朝天山西99号”等。

这些品种生长势强,抗病能力强,且口感鲜美,是棚室有机韭菜栽培的理想选择。

四、土壤准备对于棚室有机韭菜栽培,土壤肥力和质地都至关重要。

在种植前,要进行土壤的深翻和整地,将杂草和杂质清除干净。

然后在土壤中施入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农家肥、腐烂的树叶和腐烂的废弃植物等。

有机肥料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提升土壤的肥力。

适量添加石灰或苹果渣灰,有助于提高土壤的pH值,促进韭菜的生长。

五、种植管理1.适时播种:在适宜的气温条件下,选择适时适地进行有机韭菜种子的播种。

一般来说,春季3月至5月,秋季8月至10月为适宜的种植时间。

2.控制密度:为了保证韭菜的光照充足和通风良好,需要控制韭菜的密度。

一般每亩地移栽韭菜20000株左右为宜。

3.充足灌溉:有机韭菜对水分需求较大,因此需要注意及时进行充足的灌溉。

韭菜在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多的积水,以免引起根部腐烂。

4.施肥管理:在韭菜生长的不同阶段,可以通过施用不同的有机肥料来满足其对养分的需求。

大棚韭菜种植技术

大棚韭菜种植技术

大棚韭菜种植技术韭菜(Alliumfistulosum)又名葱头,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是细长、少刺、抗性强、耐保存的优良蔬菜,也是国内绿色有机蔬菜中的优质品种,价值非常高。

由于它易生长,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但大部分地区的种植技术比较落后,从而影响了其种植效益。

因此,开展大棚韭菜种植技术的研究和弘扬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棚韭菜的种植方法1、土壤准备:由于韭菜喜湿润、肥沃的土壤,因此,在大棚韭菜种植之前,首先要将种植土壤进行充分耕翻、施肥、基肥和灌水,改良土壤质地,以确保种植质量。

2、播种:可以使用种子或植株播种,播种时应将种子播种在充分耕翻、施肥、基肥和灌水后的良好土壤中,播种后,用洒水车进行灌水。

3、保湿:韭菜播种后,应及时进行浇水,保持湿润,以便种子可以发芽和生长。

4、温度管理:韭菜的种植温度一般在5℃到30℃之间,在这个范围内,韭菜的生长效果最佳,夏季温度过高时可采取降温措施,以保护植物。

5、施肥:韭菜生长期间可以适当施肥,可以选择有机肥料、氮磷钾复合肥、钙镁钾肥等,施肥不宜过量。

二、大棚韭菜种植技术的优势1、灌溉:大棚韭菜种植可以提高灌溉效率,更容易控制雨量,避免种植的影响,保证种植的均匀性,提高韭菜的质量。

2、病虫害防治:大棚韭菜种植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3、产量提高:大棚韭菜种植可以提高植物的生长,减少枯萎率,提高收获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三、大棚韭菜种植技术的不足1、器具成本较高:大棚韭菜种植需要设备、肥料、机械等,总体投入成本较高,不利于低收入的农民增收。

2、技术要求较高:大棚韭菜种植技术要求掌握的知识比较繁杂,新手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普及难度较大。

3、病虫害防治不完善:由于大棚封闭,很难实施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可能导致病虫害在植株上出现爆发,严重影响种植效果。

四、大棚韭菜种植技术的发展针对大棚韭菜种植技术的不足,政府和科研人员积极推行技术改革,开展技术改造。

大棚韭菜什么时间种植好 大棚韭菜种植时间和技术

大棚韭菜什么时间种植好 大棚韭菜种植时间和技术

大棚韭菜什么时间种植好大棚韭菜种植时间和技术韭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青菜之一,因其味道独特,营养丰富受到人们的喜爱。

随着农业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了稳定病增加韭菜的产量,不少农户选择大棚种植韭菜,那么,大棚韭菜什么时间种植最好?大棚韭菜的种植技术有哪些呢?一起来看!大棚韭菜种子什么时候种1、韭菜种植时间是在冬季过后土壤解冻后到秋分可随时播种,一般是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以春季播种为宜,夏季播种宜早不宜迟。

又因韭菜是多年生的蔬菜,秋播非常合适。

所以韭菜的种植时间是在9月以后,就可以秋播了。

2、从种子萌发到第1片真叶长出,一般需历时10~20天。

发芽适温15~18℃,最低温为2~3℃,超过20度不发芽。

而且韭菜出土能力弱,注意覆土厚度。

3、韭菜的施肥规律:幼苗期生长量和耗肥量较小,但营养生长盛期,尤其是春、秋收割季节,生长量和需肥量大,应分期大量施肥。

2~4年生的韭菜,生长旺盛,分蘖能力强,产量高,需肥量最大,是肥料需要的高峰。

5年生以上的韭菜,逐渐进入衰老阶段,为防止早衰,需要加强施肥。

4、幼苗出土,真叶放出后,根系逐渐增多,幼苗2-3片真叶时,可追一次提苗肥,施肥后要及时浇水。

幼苗4-5片叶时,可再追一次肥。

施肥量基本同第一次追肥。

苗期每20天左右,可追一次肥,还要排水防涝,保持畦面见干见湿。

5、适时追肥:移栽成活后才开始追肥,每隔5—6天追施一次至开始收割,之后每收割一次可追肥一到两次。

抽苔时不施肥,开花后再施肥,以促进分蘖。

施肥时间,每年停止收割韭菜时一次,当韭菜萌发2~4厘米时结合中耕土施有机肥一次。

施肥时不能单一施用氮肥,时间掌握在每次收割韭菜后起3~4天新叶长出后施入,氮,磷,钾,充分混匀后,按垄开沟施入。

大棚韭菜种植技术有哪些1、韭菜地的选择。

大棚韭菜的场地应选择交通方便、灌溉条件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

畦面建成南北向,畦宽1.5米,沟宽0.6米,长30-40米,每2畦搭建一座大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棚韭菜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大棚韭菜秋冬栽培要点
深秋初冬是韭菜供应淡季,搞好秋冬季韭菜栽培,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选用冬季不经休眠可连续生长的优良品种。

2、培育茁壮的根株,是高产高效益的基础。

主要抓好以下措施:
育苗移栽养根株比直播长势好、均匀、产量高。

早春化冻后及早播种,播前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8000公斤,平畦撒播;播后覆土
并覆盖地膜保墒增温、促进早出苗,苗出齐后及时撤膜。

幼苗3~4片叶移至温室地块。

一般在6~7月份前茬果菜腾茬后,整地施足有机肥,按行距30~35厘米开沟,沟底宽10厘米撮栽,
撮距3~4厘米,每撮15株左右。

移栽后浇水促缓苗,以保土壤湿润,见干后及时浇水。

秋冬生产韭菜养根技术措施与休眠后扣温室韭菜最大的区别是粪大水勤,促其迅速生长,多累积养分,培养粗壮的根株。

因此,夏
秋之际不收割,并注意中耕除草,雨涝季节注意培土排水。

立秋前
适当控制长势,防止倒伏腐烂。

立秋后,加强水肥供应,促进生长,一般追肥2~3次,每亩追施人粪尿2000公斤,或磷酸二铵50公斤,或硫酸铵30~40公斤加过磷酸钙50~100公斤。

3、扣膜适期应在当地初霜前。

扣早了生长迅速,产量高峰来得早,容易早衰;扣晚了在露地遭受低温冷害,容易引起叶尖腐烂,同
时一旦韭菜转入被动休眠,扣膜后生长缓慢。

4、扣膜后的管理与收割。

一般扣膜前可浅割一刀,收割后立即
扣膜,这样便于操作。

若韭菜尚未达到收割标准,为防止冻害应先
扣膜,但必须仔细操作,防止损伤韭菜植株。

扣膜初期,室内气温
较高,必须加强通风,防止徒长,一般保持白天不超过25℃。

随着
外温下降,逐渐缩小放风量,保持白天20~25℃,夜间5~10℃。

以后随着外温下降,夜间加盖草苫、纸被,并早盖晚揭,加强保温
性能。

秋冬生产韭菜扣膜后仍需追肥浇水。

一般株高10厘米左右时,
在行间每亩追施硫铵40~50公斤,培垄浇水,株高20厘米时,再
培一次垄。

收割前2~3天浇水。

每次水后必须加强放风排湿但要注
意防止遭受冻害。

秋冬生产韭菜,若长势强,收割期可从10月份延续到第二年
2~3月份,收完刨除韭根,进行果菜类生产。

应注意每次收割要下
刀浅,以免影响下茬的长势。

但最后一次收割,因割完刨除韭根,
可尽量深割。

5、加强病虫害防治。

因温室内经常浇水,湿度较大,应注意防
治灰霉病:可以每次浇水后用速克灵烟剂熏棚预防。

疫病:发病初
期用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64%杀毒矾400~500倍液喷雾防治。

韭蛆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辛硫磷800倍液灌根除治。

大棚韭菜干尖的原因及防治
(1)酸性土壤的危害当韭田施入大量有机肥如饼肥、稀粪或酸性
肥料时,会使土壤酸化引起韭叶生长缓慢,外叶枯黄。

防治方法可
用石灰调节酸碱度,用堆肥做基肥。

(2)有毒气体危害扣棚后追施碳酸氢铵、尿素时,可能使棚内氨
积累过量,造成叶尖枯萎逐渐变为褐色。

防治方法是扣棚后不施直
接分解产生氨气的肥料,施肥要适量。

(3)高温危害棚室长期处于28℃以上高温时或高温后冷风突然侵
入都会造成叶尖枯黄,其症状是叶尖先发褐,然后叶枯死,中部叶
子变白。

防治方法:及时通风,适期浇水和增施氮肥以提高韭菜耐
热能力。

(4)微量元素缺乏缺钙中心叶黄化,部分叶尖枯死,缺镁引起外叶黄化枯死,缺硼心叶黄化,硼过剩从叶尖开始枯死。

防治方法: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可部分或全部解除症状。

大棚韭菜的增施二氧化碳
大棚由于处于密闭环境下,随着韭菜生长,空气中含量减少,这就抑制了呼吸作用的进行,同化量减少,产量难以提高。

在大棚韭菜生产中增加浓度,可增加同化量,提高光能利用率,有利于促进产量的提高。

在大棚韭菜生产中施用一般增产幅度在20%左右,每天在日出后,揭去草帘,通风前增施,掌握浓度在0.1%左右,以促进产量的提高。

大棚韭菜增施的方法有;增施有机肥料,通过有机肥料分解放出;在每天高温时间通风换气,提高大棚内空气中的浓度;采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或碳酸氢铵与硫酸反应释放,增加大棚内的浓度,配植食用菌,让其为韭菜提供等。

看了“大棚韭菜的种植技术与管理”的人还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