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系年》通行释文(修订)
(转帖)清华简《系年》的第三章,成王伐商盍(葢),杀飞(廉),西迁商盍(葢)之民于邾,
(转帖)清华简《系年》的第三章,成王伐商盍(葢),杀飞(廉),西迁商盍(葢)之民于邾,原题《清华简或存在关于秦⼈起源的重要发现(图) 》清华简《系年》的第三章,成王伐商盍(葢),杀飞(廉),西迁商盍(葢)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
清华简《楚居》,清华简是⼆⼋年七⽉⼊藏清华⼤学的战国⽵简,性质主要是经、史⼀类书籍。
其中有⼀种保存良好的史书,暂题为清华简《系年》,⼀共有⼀百三⼗⼋⽀简,分成⼆⼗三章,记述了从周武王伐纣⼀直到战国前期的史事,将作为⽵简的整理报告《清华⼤学藏战国⽵简》的第⼆辑发表。
作者在整理过程中发现,清华简《系年》有许多可以补充或者修正传世史籍的地⽅,有时确应称为填补历史的空⽩,清华简中关于秦⼈始源的记载,就是其中之⼀。
⼤家都知道,西周覆亡,周室东迁以后,秦⼈雄起西⽅,先是称霸西戎,随之逐步东进,终于兼并列国,建⽴秦朝,成就统⼀⼤业。
秦朝存在的时间虽然短促,对后世的影响却相当深远。
特别是秦⼈的⽂化,有其独具的特点,伴随着秦⼈的扩张发展,⼴被于全国各地。
研究中国的传统⽂化, 清华简在很多⽅⾯不能不追溯到秦⼈,⽽清华简秦⼈是从哪⾥来的,其⽂化有怎样的历史背景,历来有种种看法,是学术界争论已久的问题。
关于这⼀问题,长期以来的主流意见,是秦⼈出⾃西⽅。
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及《赵世家》中,曾经详述清华简秦的先世,讲到商朝晚期有戎胥轩,娶郦⼭之⼥,⽣中谲,“在西戎,保西垂”,看来秦⼈当时已在西⽅,并且与戎⼈有密切关系。
蒙⽂通先⽣的《周秦少数民族研究》便据此认为“秦为戎族”。
然⽽清华简也有⼀些学者持不同意见,⽐如钱穆先⽣的《国史⼤纲》主张“秦之先世本在东⽅,为殷诸侯,及中谲始西迁”。
这是由于《秦本纪》提到:“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郯⽒、黄⽒、终黎⽒、运奄⽒、菟裘⽒、将梁⽒、黄⽒、江⽒、脩鱼⽒、⽩冥⽒、蜚廉⽒、秦⽒。
”这些国族,凡可考定的都在东⽅。
近年这种东⽅说的代表作,是林剑鸣先⽣的《秦史稿》⼀书。
清华简《系年》12-15章解析
清华简《系年》12~15章解析子居第十二章楚庄王立十又四年,王会诸侯于厉,郑成公自厉逃归,庄王遂加郑乱。
晋成公会诸侯以救郑,楚师未还,晋成公卒于扈。
整理者言:“厉,国名,在今湖北随州东北,或作‘赖’。
王夫之《春秋稗疏》则以为在今河南鹿邑东。
楚庄王十四年会诸侯于厉一事,《春秋》宣公九年未能明记,以致后代学者多有误会。
”①孙飞燕《释〈左传〉的“厉之役”》②一文于“厉之役”非杜注宣公六年事有详说,本文只略作补充。
宋人叶梦得在《春秋三传谳》中已辨“厉之役”杜预之注为非,其《左传谳》卷四言:“按《经》及《传》前皆无厉役之事,杜预以六年楚人伐郑取成而还当之,然《传》本不言厉,何以知其即此役?十一年《传》言厉之役,郑伯逃归。
杜预复指前六年事,皆无据,特附会以成其说尔。
且既取成而还,则何罪复伐?此书在九月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会于扈之后,盖郑既与楚成,复叛而从晋,故讨之。
是以十一年辰陵之盟,郑子良曰:‘晋楚不务德而兵争,与其来者可也。
’乃从楚是矣。
《传》盖横出厉役事以相乱也。
”①《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下册》第163页注一,中西书局,2011年12月。
②《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9卷第2期,2012年3月。
厉地,整理者已提到“王夫之《春秋稗疏》则以为在今河南鹿邑东”,王夫之《春秋稗疏》卷上言:“厉,古与赖通。
《公羊释文》音赖,是已。
此所伐之厉,即楚围所灭之赖也。
老子生于苦县之厉乡,一曰赖乡,地在考城、鹿邑、亳州之间。
齐移救徐之师,西向伐厉,厉与楚而病徐也。
杜氏乃谓义阳随县北之厉乡。
随州之厉,乃神农所生之厉山,亦曰烈山,非国也。
齐桓帅八国之兵以伐楚,尚次陉而不深入,安能轻率一曹,越江汉之北而向随乎?且随为随侯之国,非厉国明矣。
于时随方率汉东诸侯叛楚,齐所宜招徕者,何为远涉以伐之邪?”所辨甚确,故此后沈钦韩《春秋左传地名补注》、程发轫《春秋左传地名图考》、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等书皆从其说。
且《春秋·昭公四年》载:“秋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执齐庆封,杀之。
由清华简《年》订正赵国世系
由清華簡《系年》訂正趙國世系(首發)王政冬吉林大學文學院《史记》对赵简子到赵献侯年代、世系的记载有一些自相矛盾或与其他史料相抵牾之处。
以往学者通过《史记》与其他传世文献的对比,对赵国世系和年代的考证,已经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1但仍有一些难点问题尚未解决。
清華簡《系年》記載了戰國早期趙國多位君主的事蹟,這為我們考訂趙桓子的年代世系提供了一個突破口。
笔者拟在充分吸收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战国初期赵国世系和年代作一新的考察,敬请方家指教。
要確定趙桓子的在位年數,我們先要糾正《史記·六國年表》中趙簡子、趙襄子年代的錯誤。
趙簡子名鞅,是奠定趙國基業的關鍵人物。
對於他擔任趙氏宗主的時間段,《左傳》和《史記》的記載皆始于晉頃公九年(前517),但是關於他的卒年,兩書所載則有衝突。
《趙世家》和《六國年表》記載趙簡子任趙氏宗主六十年,卒於西元前458年,而《左傳·哀公二十年》載:十一月,越圍吳。
趙孟降於喪食。
楚隆曰:“三年之喪,親昵之極也。
主又降之,無乃有故乎!2魯哀公二十年是西元前475年。
趙襄子在這一年因越圍吳而將自己飲食的標準下降到守喪時期的水準,顯然,這暗示著此時他的父親趙簡子已經去世。
《趙世家》也記載:“趙襄子元年,越圍吳。
襄子降喪食,使楚隆問吳王。
”3對於越圍吳的時間,《六國年表》的記載也是西元前475年,但是依《六國年表》當時趙氏的宗主仍然是趙簡子,這就與《趙世家》的記載相矛盾了。
因此,解決趙簡子的卒年問題還是應該從對史實記載更加翔實可靠的《左傳》入手。
按《左傳》中趙簡子最後出現是在魯哀公十七年(前478)冬十月晉伐衛一役。
那麼他去世的時間段應該在此役之後到魯哀公二十年(前475)十一月之間。
至於具體的年月,“趙孟降於喪食”的記載給我們提供了線索。
據晁福林先生考證,當時社會對三年之喪採取通融辦法,實際居喪二十五個月即可。
趙簡子可能于魯哀公十八年(前477)九月去世,下延二十五個月,正好是魯哀公二十年十月。
清华简《系年》第一、二章校读(十则)
1 7 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古籍研究 ( 总第 6 4 卷)
①“ 。《 : “ ” 指房舍 , 不指官吏 。“ 官” 通“ 馆” 说 文》 馆, 客 舍 也。 官” 与“ 懽” 均 见 母 元 部。
, 、 “ : “ ” 《 : “ ” “ 官” 读作 “ 懽” 古“ 懽” 欢” 同字 。《 广雅 · 释诂 》 欢, 喜也 。 说文 》 欢, 喜乐也 。 “ , 或” 副词 , 又也 。“ 王或 是并列句 。 五 、曾 ( 缯) 人乃降西戎 , 以攻幽王 。 “ 按: 曾人乃降西戎 ” 一语 , 整理者并未出注 。 其实 , 这句话颇为唐突费解 , 很值得 降” 大多数情况用作 升 降 之 降 , 偶 尔也可 以 用 于投 降 的降。 只承 认 研究 。 甲骨文中 “ 升降的降 , 而否定投降的降是不对的 ② 。 简文中的 “ 降” 当然不会是升降的降 , 但也未 必就是投降的降 。 投降的降一般都因 战 败 而 投 降 。 简 文 并 没 有 说 曾 人 与 西 戎 交 战 , 也没有说曾人被西戎 战 败 。 如 把 简 文 的 “ 降” 解 为 投 降, 显 然 并 不 符 合 简 文 的 原 意。 。 降, 颇疑 “ 降” 当读作 “ 纠” 见 母 中 部。 纠, 群 母 幽 部。 见、 群 均 牙 音, 幽与中阴阳对 , “ ” “ 转 。“ 降” 读作 “ 纠” 应是可信的 。《 后汉书 · 荀彧传 》 注: 纠, 合也 。 曾人乃降西戎 , 。 意为曾人纠合西戎 , 以攻幽王 ” 以攻幽王 。 不能理解为投降了西戎 。 六 、幽王及伯盘乃灭 , 周乃亡 。 《 : “ ” 《 : “ 按: 公羊传 · 庄公廿六年 》 君死乎位 , 曰 灭。 春秋 · 昭公年三年》 吴 败 顿、 ” “ ” “ 胡、 沈、 蔡、 许于鸡父 , 胡子髡 、 沈子逞灭 。 注: 国虽存 , 君死曰灭 。 灭” 指在位的国君 沈等国的军队 , 而且胡子髡和沈子逞已经都死亡了 , 但胡 、 沈 死亡 。 吴国虽然打败胡 、 《 “ , 二国并没有灭亡 。 因此 , 系年 》 说幽王死于君位 , 国乃亡 ” 既不符合史书叙事条例 , 也不符合历史事实 。 七 、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 。 《 。 简文 “ 注六 : 正义 》 引《 纪年 》 云幽王死 , 虢公翰 “ 立王子余臣于携 ” 虢” 当指 其时可能已迁至今河南三门峡的西虢 。 按: 简文 “ 虢” 可有二解 , 一是 《 纪年 》 中所说的虢公翰 。 简文误人名为地名 。 二是 《 : “ ( ” 左传 · 昭公二十六年 》 引《 纪年 》 伯 盘) 与 幽 王 俱 死 于 戲。 虢 与 戲 字 形 相 近 致 误。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 , 都是简文自身的错误 , 没有必要为其弥缝开脱 。 如果把简文的虢 , 解为 “ 已迁至今河南三门峡的西虢 ” 将会出现一系列的矛盾 。 第一 , 西虢位于陕西雍 。《 : “ 县, 即今之宝鸡一带 。 三门峡之虢称南虢 , 从不称“ 西虢” 太康地记》 雍 县, 虢叔
由清华简《系年》释读沫司徒疑簋
由清华简《系年》释读沫司徒疑簋李学勤提要:清华简中的珍贵史书《系年》,第四章记述周初分封卫国之事。
卫国第一代国君康侯封都于在商朝故地范围内的康丘,而原为商王纣所居的沫(朝歌)反处于边境。
这一记载与著名青铜器沫司徒疑簋的铭文内容一致。
关键词:清华简《系年》卫国沫司徒疑簋The Interpretation of Mei situ Yi gui-vessel 沫司徒疑簋in Light of the Xi nian系年from theTsinghua Bamboo ManuscriptsLi XueqinAbstract: The fourth chapter of the Xi nian, a rare historical text in the Tsinghua collection, records the enfeoffment of the Wei 卫state in the early Western Zhou period. The first monarch of Wei state was Marquis Kang康and made Kangqiu 康丘as the capital which used to be in the Shang region. By contrast, Mei 沫(also known as Chaoge 朝歌), the residence of King Zhou 纣of Shang, was near the frontier. It is the same with the inscription of Mei situ Yi gui, a famous bronze vessel.Key words: Tsinghua bamboo manuscripts, Xi nian, Wei state, Mei situ Yi gui-vessel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系年》,已发表于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二辑①。
清华简《系年》考校七则
清華簡《系年》考校七則作者:宋雨婷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29期摘 ; 要:竹簡史書清華簡《系年》出土時保存近於完好,記載了西周初年至戰國前期的歷史,雖述史略簡,卻與多部傳世文獻互為參證,甚至可補缺載。
本文對《系年》中的“千畝”、“伯盤”等七條內容作簡要考校,條記於次,以期益於己學。
望方家批評指正。
關鍵詞:清華簡《系年》 ; ;校勘 ; ;訓詁清華簡《系年》是我國歷史上繼《竹書紀年》之後,第二次發現的秦以前的竹簡史書,對於古代歷史文化的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
《系年》全書由一百三十八支簡組成,字跡清晰,保存完好,只有個別殘損之處。
全篇分為二十三章,概要記述了從西周初年一直到戰國前期的歷史。
其中,第一至四章綜說西周史事,自武王伐紂、周公東征到周王室衰落,晉、鄭、楚、秦、衛等諸侯國興起,特別是西周的覆亡、周平王東遷的歷程等。
第五章以下,敘述春秋至戰國前期史事,內容更為詳細,多能與《左傳》、《國語》、《史記》等有關文獻參照印證。
《系年》的許多地方可以補充和糾正傳世文獻的記載,特別是戰國前期歷史的各章,所記重大事跡多為傳世文獻所缺載,填補了古史的空白。
現簡單考校清華簡《系年》中的“千畝”、“伯盤”等七條內容,并條記於次,以期增進對《系年》內容的理解,助益日後更加深入的學習。
1.(周武王)乃作帝籍,以登祀上帝天神,名之曰千畝,……宣王是始棄帝籍田,立卅又九年,戎乃大敗周師於千畝。
(第一章)整理者注釋云:“千畝,《周語上》注:‘天子籍田千畝,諸侯籍田百畝。
’《北堂書鈔》引賈逵云:‘籍田,千畝也。
’《周語上》:‘三十九年,戰於千畝,王師敗績於姜氏之戎。
’注:‘姜氏之戎,西戎之別種四岳之後也。
’千畝所在,當依徐元誥《國語集解》引汪遠孫說,據《詩·祈父》疏引孔晁云:‘宣王不耕籍田,神怒民困,為戎所伐,戰於近郊’,在周都附近,與《左傳》桓公二年所述晉穆侯千畝之戰的千畝在今山西並非一地。
”謹案:宋代王應麟《詩地理攷》云:“《周語》:‘宣王料民於大原。
由清华简《系年》重释沫司徒疑簋
上有带扁角的兽首 , 下有重珥 , 圈足纹饰与 口沿下相同。器的图形见《 商周彝器通考} 2 5 9 , 铭文见《 殷周
金文 集成 9 4 0 5 9 。
簋铭共 4 行2 4 字, 现依原行款写定( 尽可能用今字) :
作 者简介 : 李 学勤 , 清华 大学 出土文献研 究与保护 中心主任 、 教授 , 北京 , 1 0 0 0 8 4 。 本 文 系国家社科 基金重 大项 目“ 清华 简《 系年》 与古史新探” ( 1 0 &Z D0 9 1 ) 、 教 育部 哲 学社会 科 学研究 重大课题攻 关 项 目“ 出土 简 帛与古史再建” ( 0 9 J Z D0 0 4 2 ) 成果 。
8 3
Hale Waihona Puke 王 来伐 商 邑 , 延( 诞)
命康 侯 舌( 鄙) 于卫 .
渚( 沫) 司土( 徒) 迭( 疑) 累舌( 鄙) ,
作厥考障彝。
对 于 这篇 铭 文 , 中外 学 者 意 见 多有 分 歧 ( 参 见 日本 学者 白川 静 : 《 金 文通 释 》 卷1 上, 白鹤 美 术 馆 , 1 9 6 4 年, 第l 4 1~l 6 1页) 。 以下 结合 新 发现 的《 系年 》 简文 , 对 这件 簋铭 重加 解 释 。 铭文第一行“ 来伐 ” 的“ 来” 字, 从杨树达先 生释( 《 积微居金 文说》 , 中华 书局 , 1 9 9 7 年, 第2 2 2 ~2 2 3页) 。
“ 商 邑” 见《 诗・ 殷武》 “ 商邑翼翼 , 四方之极” , 指商王朝直接统治的区域 , 殷墟 卜 辞称之为“ 大邑商 ” ,
因而也 作 为商 王 朝 的代名 词 ( 《 李 学 勤 早期 文 集》 , 河 北教 育 出版 社 , 2 0 0 8年 , 第1 7 4~1 7 6页 ) 。 《 系年》
从清华简《系年》看周初的三监
从清华简《系年》看周初的“三监”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路懿菡《系年》简文云:“周武王既克殷,乃设三监于殷。
武王陟,商邑兴反,杀三监而立子耿。
成王屎伐商邑,杀子耿。
”“子耿”又作“录子圣”,其同大保簋铭文所见的“录子(圣)”相印证。
简文的出现,不但证实了“录子(圣)”即为传世文献中的王子禄父,同时亦为重新认识周初的“三监”提供了目前所见的最早的历史资料。
(一)传世文献中的“三监”考诸传世文献,“三监”之称最早见于《诗谱·邶鄘卫谱》孔颖达正义所引《尚书大传》,“武王杀纣,立武庚,继公子禄父。
使管叔、蔡叔监禄父,禄父及三监叛。
”此处记载先言“管叔、蔡叔监禄父”,以管、蔡二叔为“监”,后却言“禄父及三监叛”,似在管、蔡二监之外尚有一监。
学者认为“这种依违两可的模糊说法,说明汉初今文家对‘三监’一词的历史内涵并无清楚的认识。
司马迁作《史记》没有采用‘三监’这个概念,恐怕与此不无关系。
”①《史记·周本纪》言:“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
”《管蔡世家》言:“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
于是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
”《卫康叔世家》则言:“武王已克殷纣,复以殷余民封纣子武庚禄父,比诸侯,以奉其先祀勿绝。
为武庚未集,恐其有贼心,武王乃令其弟管叔、蔡叔傅相武庚禄父,以和其民。
”在司马迁的记述中,武王以管、蔡二叔“相”、“傅相”武庚以“治殷遗民”,并未言及管、蔡之外还有他人,更未出现“三监”之称,也未以“三监叛”来概括武庚与管、蔡二叔共同发动的叛乱。
成书时间早于《史记》的《逸周书·作雒》言:“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禄父,俾守殷祀。
建管叔于东,建蔡叔、霍叔于殷,俾监殷臣。
”较之《史记》,《作雒》以管、蔡、霍三叔“俾监殷臣”,但仍未以“三监”指称三叔,而且言“辟三叔,王子禄父北奔,管叔经而卒,乃囚蔡叔于郭淩”,并未提及霍叔的下场。
“管蔡之乱”见于《左传·昭公元年》、《国语·楚语上》、《孟子》等先秦文献,①杜勇:《<尚书>周初八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3页。
清华简《系年》及有关古史问题
清华简《系年》及有关古史问题李学勤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自2008年7月入藏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护清理和检视,关于竹简的内容性质获得共识,即:这批珍贵竹简的性质是书籍,书籍大多与历史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有《尚书》及同《尚书》类似的文献,同时“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一种编年体的史书,所记史事上起西周之初,下到战国前期,与《春秋》经传、《史记》等对比,有许多新的内涵。
特别要指出的,是这种史书体裁和已看到的一些文句,都很像《竹书纪年》”[1]。
这篇史书,原来没有篇题,现拟题为《系年》。
《系年》简长44.6- 45厘米,共138支。
简背有排序编号,但有一处重号,以致只有137号。
竹简保存基本良好,只有个别残损之处。
全篇分为23章,每章自为起讫。
文字通为墨笔书写的楚文字。
《系年》一篇字体是楚文字,但不能由此直接推沦这是楚国人的著作。
《系年》既不像《春秋》那样本来是鲁国史书,也不像《竹书纪年》那样于周室东迁后用晋国及后来的魏国标年,而是对各诸侯同各以其君主纪年。
篇中讲到几个重要诸侯国的兴起,如秦、卫、郑、晋等,至于楚国,却自楚文王始见。
在全篇23章里,提到楚的同然较多,不过这也可能是楚国强盛,在当时历史舞台上多有作为的缘故。
值得注意的是,篇中不为楚人掩丑,有时措词颇为严厉,如说“楚师人败,……楚人尽弃其(帱)幕车兵,豕逸而还”,作者在这里是站在哪方立场,需要研究。
成该说,作者即使确是楚人,他的眼光则是全国的,没有受到狭隘的局限。
《竹书纪年》的记事始于夏代(或说五帝)[2],《系年》只起自周初。
事实上,篇内有关西周史迹的仅在其前四章,要叙述的是东迁以后。
即使是这前四章,所说的重点也是在于周王室何以衰落,若干诸侯围怎样代兴,这表明《系年》的作者志在为读者提供了解当前时事的历史背景,也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
篇中时代较后的一些章,还有时明显结合当时形势,例如:第18章:“至今齐人以不服于晋,晋公以弱。
”第20章:“至今晋越以为好。
清华简《系年》通行释文(修订)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繫年》通行釋文【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釋文,中西書局2011年12月第1版。
】第一章:昔周武王監觀商王之不恭上帝,禋祀不寅,乃作帝籍,以登祀上帝天神,名之曰【1】千畝,以克反商邑,敷政天下。
至于厲王,厲王大瘧于周,卿李(士)、諸正、萬民弗忍于厥心,【2】乃歸厲王于彘,共伯和立。
十又四年,厲王生宣王,宣王即位,共伯和歸于宋(宗)。
宣【3】王是始棄帝籍田,立卅又九年,戎乃大敗周師于千畝。
【4】第二章: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盤。
褒姒嬖于王,王【5】與伯盤逐平王,平王走西申。
幽王起師,回(圍)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
曾(繒)人乃降西戎,以【6】攻幽王,幽王及伯盤乃滅,周乃亡。
邦君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攜惠王。
【7】立廿又一年,晉文侯仇乃殺惠王于虢。
周亡(無)王九年,邦君諸侯焉始不朝于周,【8】晉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師。
三年,乃東徙,止于成周,晉人焉始啓【9】于京師,鄭武公亦正東方之諸侯。
武公即世,莊公即位;莊公即世,昭公即位。
【10】其大夫高之渠彌殺昭公而立其弟子眉壽。
齊襄公會諸侯于首止,殺子【11】眉壽,車轘高之渠彌,改立厲公,鄭以始正(定)。
楚文王以啓于漢陽。
【12】第三章:周武王既克殷,乃設三監于殷。
武王陟,商邑興反,殺三監而立[宀录]子耿。
成【13】王屎(纂?纘?)伐商邑,殺[宀录]子耿,飛廉東逃于商蓋氏,成王伐商蓋,殺飛廉,西遷商【14】蓋之民于朱圉,以御奴虘之戎,是秦之先,世作周[尸山](翰-幹)。
周室既卑,平王東遷,止于成【15】周,秦仲焉東居周地,以守周之墳墓,秦以始大。
【16】第四章:周成王、周公既遷殷民于洛邑,乃追念夏商之亡由,旁設出宗子,以作周厚【17】屏,乃先建衛叔封于康丘,以侯殷之餘民。
衛人自康丘遷于淇衛。
周惠王立十【18】又七年,赤翟王峁虎起師伐衛,大敗衛師於睘,幽侯滅焉。
翟遂居衛,衛人乃東涉【19】河,遷于曹,焉立戴公申,公子啓方奔齊。
子居:清华简《系年》5~7章解析中国先秦史
子居:清华简《系年》5~7章解析中国先秦史清华简《系年》5~7章解析子居孔子2000网站2012年3月14日第五章蔡哀侯取妻於陈,息侯亦取妻於陈,是息妫。
息妫将归于息,过蔡,蔡哀侯命止之,曰:“以同姓之故,必入。
”息妫乃入于蔡,蔡哀侯妻之。
息侯弗顺,乃使人于楚文王曰:“君来伐我,我将求救於蔡,君焉败之。
”文王起师伐息,息侯求救於蔡,蔡哀侯率师以救息,文王败之於新,获哀侯以归。
文王为客於息,蔡侯与从,息侯以文王饮酒,蔡侯知息侯之诱己也,亦告文王曰:“息侯之妻甚美,君必命见之。
”文王命见之,息侯辞,王固命见之。
既见之,还。
明岁,起师伐息,克之,杀息侯,取息妫以归,是生堵敖及成王。
文王以北启,出方城,扱遂于汝,治旅於陈,焉取顿以感陈侯。
本章记述了楚文王北启疆土伐蔡灭息的过程,其内容大似《左传》而更为详细。
在此前,据《左传·桓公二年》所记“蔡侯、郑伯会于邓,始惧楚也。
”可知,楚武王时期,蔡、郑等中原各国就已对楚的日渐强大有所忌惮。
至公元前695年,《春秋·桓公十七年》记:“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
秋八月,蔡季自陈归于蔡。
癸巳,葬蔡桓侯。
”《左传·桓公十七年》:“蔡桓侯卒。
蔡人召蔡季于陈。
秋,蔡季自陈归于蔡,蔡人嘉之也。
”杜预注:“桓侯无子,故召季而立之。
季内得国人之望,外有诸侯之助,故书字,以善得众。
称归,以明外纳。
”蔡季即蔡哀侯,由《左传》及杜预注可见,彼时的蔡哀侯“内得国人之望,外有诸侯之助”,可谓颇有人气,但其即位后的行事则甚是不符,其事即《系年》本章所记内容。
整理者引《左传·庄公十年》及《史记·管蔡世家》所记与本章对应,并指出:“蔡哀侯即蔡侯献舞……陈都宛丘,在今河南淮阳。
蔡都在今河南上蔡西南,故息妫由陈至息必过蔡。
”[①]除说“必过蔡”稍嫌绝对外,整体上所言无误。
息在今河南息县西南,此时息妫出嫁,自当是由淮阳至息县,而经过上蔡确实是较可取的路径。
清华简《系年》全文
清华简《系年》全文简介:清华简《系年》约作于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70年的楚肃王时代,全篇23章,共有138支竹简,概要记述了从西周初年一直到战国前期的历史,其中第1—4章综述西周史事,第5—19章内容为春秋时期;第20—23章主体为战国早期的内容,特别是西周的覆亡、周平王东迁的历程等,许多地方足以补充和纠正传世史籍的记载。
正文:第一章昔周武王监观商王之不恭上帝,禋祀不寅,乃作帝籍,以登祀上帝天神名之曰千亩,以克反商邑,敷政天下,至于厉王,厉王大虐于周,卿、李、诸正、万民弗刃(忍)于厥心,乃归厉王于彻(彘),龙(共)伯和立。
十又四年,厉王生宣王,宣王即位,龏(共)伯和归于宋〈宗〉。
宣王是始弃帝籍田,立卅又九年,戎乃大败周师于千亩。
第二章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
褒姒嬖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
幽王起师,回(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
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
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
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
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晋人焉始启于京师,郑武公亦正东方之诸侯。
武公即世,庄公即位,庄公即世,昭公即位。
其大夫高之渠弥杀昭公而立其弟子眉寿。
齐襄公会诸侯于首止,杀子眉寿,车轘高之渠弥,改立厉公,郑以始正。
楚文王以启于汉阳。
第三章周武王既克殷,乃设三监于殷。
武王陟,商邑兴反,杀三监而立彔子耿。
成王屎(践)伐商邑,杀彔子耿,飞廉东逃于商盖氏,成王伐商盖,杀飞廉,西迁商盖之民于邾吾,以御奴且之戎,是秦之先,世作周危(卫)。
周室既卑,平王东迁,止于成周,秦仲焉东居周地,以守周之坟墓,秦以始大。
第四章周成王、周公既迁殷民于洛邑,乃追念夏商之亡由,旁设出宗子,以作周厚屏,乃先建卫叔封于康丘,以侯殷之余民。
卫人自康丘迁于淇卫。
周惠王立十又七年,赤翟王峁虎起师伐卫,大败卫师於睘,幽侯灭焉。
清华简《系年》通行释文(修订)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繫年》通行釋文【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釋文,中西書局2011年12月第1版。
】第一章:昔周武王監觀商王之不恭上帝,禋祀不寅,乃作帝籍,以登祀上帝天神,名之曰【1】千畝,以克反商邑,敷政天下。
至于厲王,厲王大瘧于周,卿李(士)、諸正、萬民弗忍于厥心,【2】乃歸厲王于彘,共伯和立。
十又四年,厲王生宣王,宣王即位,共伯和歸于宋(宗)。
宣【3】王是始棄帝籍田,立卅又九年,戎乃大敗周師于千畝。
【4】第二章: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盤。
褒姒嬖于王,王【5】與伯盤逐平王,平王走西申。
幽王起師,回(圍)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
曾(繒)人乃降西戎,以【6】攻幽王,幽王及伯盤乃滅,周乃亡。
邦君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攜惠王。
【7】立廿又一年,晉文侯仇乃殺惠王于虢。
周亡(無)王九年,邦君諸侯焉始不朝于周,【8】晉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師。
三年,乃東徙,止于成周,晉人焉始啓【9】于京師,鄭武公亦正東方之諸侯。
武公即世,莊公即位;莊公即世,昭公即位。
【10】其大夫高之渠彌殺昭公而立其弟子眉壽。
齊襄公會諸侯于首止,殺子【11】眉壽,車轘高之渠彌,改立厲公,鄭以始正(定)。
楚文王以啓于漢陽。
【12】第三章:周武王既克殷,乃設三監于殷。
武王陟,商邑興反,殺三監而立[宀录]子耿。
成【13】王屎(纂?纘?)伐商邑,殺[宀录]子耿,飛廉東逃于商蓋氏,成王伐商蓋,殺飛廉,西遷商【14】蓋之民于朱圉,以御奴虘之戎,是秦之先,世作周[尸山](翰-幹)。
周室既卑,平王東遷,止于成【15】周,秦仲焉東居周地,以守周之墳墓,秦以始大。
【16】第四章:周成王、周公既遷殷民于洛邑,乃追念夏商之亡由,旁設出宗子,以作周厚【17】屏,乃先建衛叔封于康丘,以侯殷之餘民。
衛人自康丘遷于淇衛。
周惠王立十【18】又七年,赤翟王峁虎起師伐衛,大敗衛師於睘,幽侯滅焉。
翟遂居衛,衛人乃東涉【19】河,遷于曹,焉立戴公申,公子啓方奔齊。
读清华简《系年》(续)
讀清華簡《繫年》(續)(首發)董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九、世作周陪第三章:“西遷商蓋之民于邾圄,以御奴且之戎,是秦之先,世作周。
”最末一字,整理者隸定爲“”,原字形寫作:《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143頁注釋[一三]說,字似從尸從山,疑即《說文》“屳”字,讀爲“扞”,訓爲“衛”。
鄔可晶先生認爲是“危”字之異體,讀爲“衛”。
1清華大學出土文獻讀書會既提出與鄔可晶先生類似的看法,又提出該字可能是《說文》扈字古文“”的看法,但于文意無說。
2我認爲《繫年》此字從山、勹聲(幫母幽部;伏,並母職部)3,隸定爲“”,讀爲陪臣之“陪”(並母之部)。
《廣雅·釋詁一》:“陪,臣也。
”《大雅·蕩》:“爾德不明,以無陪無卿。
”毛傳:“無陪貳,無卿士也。
”《釋文》:“陪,本又作培。
”《左傳》昭公七年:“逃而舍之,是無陪臺也。
”《廣弘明集》卷一一《對傅弈廢佛僧事》引古本《竹書紀年》:“秦無曆數,周世陪臣。
”4“周世陪臣”與“世作周陪”語義相近。
這裡可以再談一下“”的造字本意。
“”可能是表示“小山”意的“部/培/”或“附”的形聲字。
《說文》:“附,附婁,小土山也。
從阜、付聲。
《春秋傳》曰:附婁無松柏。
”《左傳》襄二十四年子大叔曰:“部婁無松柏。
”杜預注:“部婁,小阜。
”《風俗通義·山澤第十》“培”條下:“謹按《春秋左氏傳》:培塿無松柏。
言其卑小。
部者,阜之類也。
今齊、魯之間田中少高卬者名之爲部矣。
”。
王利器《風俗通義校註》四七三頁註釋[二](中華書局,1981年):《拾補》曰:見襄二十四年《左傳》,此作“培塿”,非。
觀下文兩“部”字猶不改,可證本皆作“部”字。
《禦覽》“部”皆改作“培塿”,不可從。
器按:《禦覽》引見卷五十六。
《說文》“附”下引《左傳》作“附婁”,《淮南原道》注:“嶁讀嶁無松柏之嶁。
”則又作嶁,並音近通假。
《倭名類聚鈔》一引“培塿”與今本同。
源順自注云:上音部,下音嶁。
《方言》:“冢,秦晉之間或謂之培。
子居:清华简《系年》1~4章解析中国先秦史
子居:清华简《系年》1~4章解析中国先秦史清华简《系年》1~4章解析子居清华大学简帛研究2012年1月6日近日,蒙多位友人的厚谊,得见《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一书,甚是感谢。
其时正逢假期,故得以仔细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间或有一二心得,但不知皆成立与否,多有踌躇,故草成此文,以冀得博雅学者指正。
第一章昔周武王监观商王之不恭上帝,禋祀不寅,乃作帝籍,以登祀上帝天神,名之曰千亩,以克反商邑,敷政天下,至于厉王,厉王大虐于周,卿士、诸正、万民弗忍于厥心,乃归厉王于彘,共伯和立十又四年。
厉王生宣王,宣王即位,共伯和归于宗。
宣王是始弃帝籍弗畋,立卅又九年,戎乃大败周师于千亩。
整理者在《系年》的说明部分指出“原无篇题,因篇中多有纪年,文字体例与若干内容又近似西晋汲冢出土的《竹书纪年》,故拟题为《系年》”,但阅读了《系年》全篇之后,此篇的文风给笔者的印象则与《竹书纪年》有相当的差异,而是与《左传》、《国语》颇相类似,乃至于若干词汇、文句都几乎全同。
《左传》中虽以事系年,然早有前辈学者指出很多事件素材本是首尾完整,只是被《左传》的编者割裂后置于各相关年代之下[①]。
现在,若将《国语》、《左传》中的大段人物对话删除,而仅阅读事件过程的话,不难看出其与《系年》的相似性。
如《国语·周语上》:“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
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
商王帝辛,大恶于民。
庶民不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
”一段的叙事风格就与《系年》第一章颇有类似之处。
监观,整理者言:“监,《诗·节南山》传:‘视也。
’”监观又可见于《银雀山汉简·阴阳之十二》:“帝令司德,监观于下。
”和《诗经·大雅·皇矣》:“皇矣上帝,临下有赫。
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寅,整理者言:“《尔雅·释诂》:‘敬也。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系年》考释七则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系年》考释七则
苏建洲
【期刊名称】《中国文字研究》
【年(卷),期】2014(0)1
【摘要】本文对《清华简》第二册《系年》的字词提出新解,内容计有七则.首先分析第十八章简100“(景)(早)”字作(器)的构形.第二则认为第十八章“晋庄平公即世,昭公、顷公皆[九九]早世,柬公即位”.一句可能抄错位置,并认为“晋定公”《系年》写作“晋柬公”可能是传闻有异,或是说有声音的因素在其中.第三则指出《系年》的“魏”共出现五次,形体皆作“(拳)”.此种形体可以证明《玺汇》3200、3201的“(囡)”也应该释为“魏”,也可以说明古文字的“魏”字还有写作“(晷)”者.第四则讨论第十一章“乃行穆王思(使)殴(驱)(祟)(孟)者(诸)之麋”一句的释读.第五则指出第十一章“以女子与兵车百(章)(乘)”中“女子”实为“女、子”,指男女奴隶.第六则认为第九章简51“癕(雍)也”与第十章简54“雍子”二种称名都是对的,没有必要认为前者的“也”是“子”的错字.第七则认为第九章简50“未可奉承也”的“奉承”即“承奉祭祀”,与《新出》1483燕王职壶铭云:“践阼(祚)承祀”的“承祀”相同.
【总页数】9页(P65-73)
【作者】苏建洲
【作者单位】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国文系台湾彰化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考释 [J], 张峰
2.《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考释 [J], 张峰
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八)》札记四则 [J], 高佳敏
4.《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拾遗 [J], 羅濤
5.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华简《系年》通行释文(修订)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繫年》通行釋文【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釋文,中西書局年月第版。
】第一章:昔周武王監觀商王之不恭上帝,禋祀不寅,乃作帝籍,以登祀上帝天神,名之曰【】千畝,以克反商邑,敷政天下。
至于厲王,厲王大瘧于周,卿李(士)、諸正、萬民弗忍于厥心,【】乃歸厲王于彘,共伯和立。
十又四年,厲王生宣王,宣王即位,共伯和歸于宋(宗)。
宣【】王是始棄帝籍田,立卅又九年,戎乃大敗周師于千畝。
【】第二章: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盤。
褒姒嬖于王,王【】與伯盤逐平王,平王走西申。
幽王起師,回(圍)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
曾(繒)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盤乃滅,周乃亡。
邦君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攜惠王。
【】立廿又一年,晉文侯仇乃殺惠王于虢。
周亡(無)王九年,邦君諸侯焉始不朝于周,【】晉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師。
三年,乃東徙,止于成周,晉人焉始啓【】于京師,鄭武公亦正東方之諸侯。
武公即世,莊公即位;莊公即世,昭公即位。
【】其大夫高之渠彌殺昭公而立其弟子眉壽。
齊襄公會諸侯于首止,殺子【】眉壽,車轘高之渠彌,改立厲公,鄭以始正(定)。
楚文王以啓于漢陽。
【】第三章:周武王既克殷,乃設三監于殷。
武王陟,商邑興反,殺三監而立[宀录]子耿。
成【】王屎(纂?纘?)伐商邑,殺[宀录]子耿,飛廉東逃于商蓋氏,成王伐商蓋,殺飛廉,西遷商【】蓋之民于朱圉,以御奴虘之戎,是秦之先,世作周 [尸山](翰幹)。
周室既卑,平王東遷,止于成【】周,秦仲焉東居周地,以守周之墳墓,秦以始大。
【】第四章:周成王、周公既遷殷民于洛邑,乃追念夏商之亡由,旁設出宗子,以作周厚【】屏,乃先建衛叔封于康丘,以侯殷之餘民。
衛人自康丘遷于淇衛。
周惠王立十【】又七年,赤翟王峁虎起師伐衛,大敗衛師於睘,幽侯滅焉。
翟遂居衛,衛人乃東涉【】河,遷于曹,焉立戴公申,公子啓方奔齊。
戴公卒,齊桓公會諸侯以城楚丘,歸(?)【】公子啓方焉,是文公。
清华简《系年》通行释文(修订)
秦康公率師以送雍子,晉人起師,敗之于堇陰。左行蔑、隨會不敢歸,遂【54】奔秦。靈公高立六年,秦公以戰于堇陰之故,率師爲河曲之戰。【55】
第十一章:
楚穆王立八年,王會諸侯于犮(?厥?屈?)貈(貉),將以伐宋。宋右師華孫元欲勞楚師,乃行,【56】穆王使驅孟渚之麋,徙之徒稟(林)。宋公爲左盂,鄭伯爲右盂,申公叔侯知之,宋【57】公之車暮駕,用抶宋公之御。穆公即世,莊王即位,使申伯無畏聘于齊,假路【58】於宋,宋人是故殺申伯無畏,拕(奪)其玉帛。莊王率師圍宋九月,宋人焉爲成,以女子【59】與兵車百乘,以華孫元爲質。【60】
第九章:
晉襄公卒,靈公高幼,大夫聚謀曰:“君幼,未可奉承也,毋乃不能邦?”猷求強君,乃命【50】左行蔑與隨會召襄公之弟雍也于秦。襄夫人聞之,乃抱靈公以號于廷,曰:“死人何罪?【51】生人何辜?舍其君之子弗立,而召人于外,而焉將寘此子也?”大夫閔,乃皆背之曰:“我莫命招【52】之。”乃立靈公,焉葬襄公。【53】
第十八章:
晉莊平公立十又二年,楚康王立十又四年,令尹子木會趙文子武及諸侯之大夫,盟【96】于宋,曰:“爾(弭)天下之甲兵。”康王即世,孺子王即位。靈王爲令尹,令尹會趙文子及諸侯之大夫,盟于【97】虢。孺子王即世,靈王即位。靈王先起兵,會諸侯于申,執徐公,遂以伐徐,克賴、朱邡,伐吳,【98】爲南懷之行,縣陳、蔡,殺蔡靈侯。靈王見禍,景平王即位。晉莊平公即世,昭公、頃公皆【99】早世,簡公即位。景平王即世,昭王即位。許人亂,許公[力它]出奔晉,晉人羅(罹),城汝陽,居【100】許公[力它]於容城。晉與吳會(合)爲一,以伐楚,[門戈](門?)方城。遂盟諸侯於召陵,伐中山。晉師大疫【101】且飢,食人。楚昭王侵泗(伊)洛以復方城之師。晉人且有范氏與中行氏之禍,七歲不解甲。【102】諸侯同盟于鹹泉以反晉,至今齊人以不服于晉,晉公以弱。【103】
由清华简《系年》释读沫司徒疑簋
由清华简《系年》释读沫司徒疑簋李学勤提要:清华简中的珍贵史书《系年》,第四章记述周初分封卫国之事。
卫国第一代国君康侯封都于在商朝故地范围内的康丘,而原为商王纣所居的沫(朝歌)反处于边境。
这一记载与著名青铜器沫司徒疑簋的铭文内容一致。
关键词:清华简《系年》卫国沫司徒疑簋The Interpretation of Mei situ Yi gui-vessel 沫司徒疑簋in Light of the Xi nian系年from theTsinghua Bamboo ManuscriptsLi XueqinAbstract: The fourth chapter of the Xi nian, a rare historical text in the Tsinghua collection, records the enfeoffment of the Wei 卫state in the early Western Zhou period. The first monarch of Wei state was Marquis Kang康and made Kangqiu 康丘as the capital which used to be in the Shang region. By contrast, Mei 沫(also known as Chaoge 朝歌), the residence of King Zhou 纣of Shang, was near the frontier. It is the same with the inscription of Mei situ Yi gui, a famous bronze vessel.Key words: Tsinghua bamboo manuscripts, Xi nian, Wei state, Mei situ Yi gui-vessel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系年》,已发表于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二辑①。
清华简《系年》及有关古史问题
清华简《系年》及有关古史问题李学勤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自2008年7月入藏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护清理和检视,关于竹简的内容性质获得共识,即:这批珍贵竹简的性质是书籍,书籍大多与历史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有《尚书》及同《尚书》类似的文献,同时“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一种编年体的史书,所记史事上起西周之初,下到战国前期,与《春秋》经传、《史记》等对比,有许多新的内涵。
特别要指出的,是这种史书体裁和已看到的一些文句,都很像《竹书纪年》”[1]。
这篇史书,原来没有篇题,现拟题为《系年》。
《系年》简长44.6- 45厘米,共138支。
简背有排序编号,但有一处重号,以致只有137号。
竹简保存基本良好,只有个别残损之处。
全篇分为23章,每章自为起讫。
文字通为墨笔书写的楚文字。
《系年》一篇字体是楚文字,但不能由此直接推沦这是楚国人的著作。
《系年》既不像《春秋》那样本来是鲁国史书,也不像《竹书纪年》那样于周室东迁后用晋国及后来的魏国标年,而是对各诸侯同各以其君主纪年。
篇中讲到几个重要诸侯国的兴起,如秦、卫、郑、晋等,至于楚国,却自楚文王始见。
在全篇23章里,提到楚的同然较多,不过这也可能是楚国强盛,在当时历史舞台上多有作为的缘故。
值得注意的是,篇中不为楚人掩丑,有时措词颇为严厉,如说“楚师人败,……楚人尽弃其(帱)幕车兵,豕逸而还”,作者在这里是站在哪方立场,需要研究。
成该说,作者即使确是楚人,他的眼光则是全国的,没有受到狭隘的局限。
《竹书纪年》的记事始于夏代(或说五帝)[2],《系年》只起自周初。
事实上,篇内有关西周史迹的仅在其前四章,要叙述的是东迁以后。
即使是这前四章,所说的重点也是在于周王室何以衰落,若干诸侯围怎样代兴,这表明《系年》的作者志在为读者提供了解当前时事的历史背景,也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
篇中时代较后的一些章,还有时明显结合当时形势,例如:第18章:“至今齐人以不服于晋,晋公以弱。
”第20章:“至今晋越以为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简《系年》通行释文(修订)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繫年》通行釋文【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釋文,中西書局2011年12月第1版。
】第一章:昔周武王監觀商王之不恭上帝,禋祀不寅,乃作帝籍,以登祀上帝天神,名之曰【1】千畝,以克反商邑,敷政天下。
至于厲王,厲王大瘧于周,卿李(士)、諸正、萬民弗忍于厥心,【2】乃歸厲王于彘,共伯和立。
十又四年,厲王生宣王,宣王即位,共伯和歸于宋(宗)。
宣【3】王是始棄帝籍田,立卅又九年,戎乃大敗周師于千畝。
【4】第二章: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盤。
褒姒嬖于王,王【5】與伯盤逐平王,平王走西申。
幽王起師,回(圍)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
曾(繒)人乃降西戎,以【6】攻幽王,幽王及伯盤乃滅,周乃亡。
邦君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攜惠王。
【7】立廿又一年,晉文侯仇乃殺惠王于虢。
周亡(無)王九年,邦君諸侯焉始不朝于周,【8】晉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師。
三年,乃東徙,止于成周,晉人焉始啓【9】于京師,鄭武公亦正東方之諸侯。
武公即世,莊公即位;莊公即世,昭公即位。
【10】其大夫高之渠彌殺昭公而立其弟子眉壽。
齊襄公會諸侯于首止,殺子【11】眉壽,車轘高之渠彌,改立厲公,鄭以始正(定)。
楚文王以啓于漢陽。
【12】第三章:周武王既克殷,乃設三監于殷。
武王陟,商邑興反,殺三監而立[宀录]子耿。
成【13】王屎(纂?纘?)伐商邑,殺[宀录]子耿,飛廉東逃于商蓋氏,成王伐商蓋,殺飛廉,西遷商【14】蓋之民于朱圉,以御奴虘之戎,是秦之先,世作周 [尸山](翰-幹)。
周室既卑,平王東遷,止于成【15】周,秦仲焉東居周地,以守周之墳墓,秦以始大。
【16】第四章:周成王、周公既遷殷民于洛邑,乃追念夏商之亡由,旁設出宗子,以作周厚【17】屏,乃先建衛叔封于康丘,以侯殷之餘民。
衛人自康丘遷于淇衛。
周惠王立十【18】又七年,赤翟王峁虎起師伐衛,大敗衛師於睘,幽侯滅焉。
翟遂居衛,衛人乃東涉【19】河,遷于曹,焉立戴公申,公子啓方奔齊。
戴公卒,齊桓公會諸侯以城楚丘,歸(?)【20】公子啓方焉,是文公。
文公即世,成公即位。
翟人或(又)涉河,伐衛于楚丘,衛人自楚丘【21】遷于帝丘。
【22】第五章:蔡哀侯取妻於陳,息侯亦取妻於陳,是息嬀。
息嬀將歸于息,過蔡,蔡哀侯命止之,【23】曰:“以同姓之故,必入。
”息嬀乃入于蔡,蔡哀侯妻之。
息侯弗順,乃使人于楚文王【24】曰:“君來伐我,我將求救於蔡,君焉敗之。
”文王起師伐息,息侯求救於蔡,蔡哀侯率師【25】以救息,文王敗之於莘,獲哀侯以歸。
文王爲客於息,蔡侯與從,息侯以文【26】王飲酒,蔡侯知息侯之誘己也,亦告文王曰:“息侯之妻甚美,君必命見之。
”文【27】王命見之,息侯辭,王固命見之。
既見之,還。
明歲,起師伐息,克之,殺息侯,取【28】息嬀以歸,是生堵敖及成王。
文王以北啓出方城,圾肆(?畛?)於汝,改旅於陳,焉【29】取頓以贛【恐?陷?監?】陳侯。
【30】第六章:晉獻公之婢(嬖)妾曰驪姬,欲其子奚齊之爲君也,乃讒太子共君而殺之,或(又)讒【31】惠公及文公,文公奔狄,惠公奔于梁。
獻公卒,乃立奚齊。
其大夫里之克乃殺奚齊,【32】而立其弟悼子,里之克或(又)殺悼子。
秦穆公乃內(納)惠公于晉,惠公賂秦公曰:“我【33】句(苟)果內(入),使君涉河,至于梁城。
”惠公既內(入),乃背秦公弗予。
立六年,秦公率師與【34】惠公戰于韓,止惠公以歸。
惠公焉以其子懷公爲質于秦,秦穆公以其子妻之。
【35】文公十又二年居狄,狄甚善之,而弗能內(入),乃蹠(適)齊,齊人善之;蹠(適)宋,宋人善之,亦莫【36】之能內(入);乃蹠(適)衛,衛人弗善;蹠(適)鄭,鄭人弗善;乃蹠(適)楚。
懷公自秦逃歸,秦穆公乃召【37】文公於楚,使襲懷公之室。
晉惠公卒,懷公即位。
秦人起師以內(納)文公于晉。
晉人殺【38】懷公而立文公,秦晉焉始會(合)好,戮力同心。
二邦伐鄀,徙之中城,圍商密,止【39】申公子儀以歸。
【40】第七章:晉文公立四年,楚成王率諸侯以圍宋伐齊,戍穀,居鉏(?緡?)。
晉文公思齊及宋之【41】德,乃及秦師圍曹及五鹿,伐衛以脫齊之戍及宋之圍。
楚王舍圍歸,居方城。
【42】令尹子玉遂率鄭、衛、陳、蔡及群蠻夷之師以交(邀/徼)文公,文公率秦、齊、宋及群戎【43】之師以敗楚師於城濮,遂朝周襄王于衡雍,獻楚俘馘,盟諸侯於踐土。
【44】第八章:晉文公立七年,秦、晉圍鄭,鄭降秦不降晉,晉人以不憖。
秦人豫(舍)戍於鄭,鄭人屬北門之管於秦之【45】戍人,秦之戍人使歸告曰:“我既得鄭之門管巳(矣),來襲之。
”秦師將東襲鄭,鄭之賈人弦高將西【46】市,遇之,乃以鄭君之命勞秦三帥。
秦師乃復,伐滑,取之。
晉文公卒,未葬,襄公親【47】率師禦秦師于崤,大敗之。
秦穆公欲與楚人爲好,焉脫申公儀,使歸求成。
秦焉【48】始與晉執亂,與楚爲好。
【49】第九章:晉襄公卒,靈公高幼,大夫聚謀曰:“君幼,未可奉承也,毋乃不能邦?”猷求強君,乃命【50】左行蔑與隨會召襄公之弟雍也于秦。
襄夫人聞之,乃抱靈公以號于廷,曰:“死人何罪?【51】生人何辜?舍其君之子弗立,而召人于外,而焉將寘此子也?”大夫閔,乃皆背之曰:“我莫命招【52】之。
”乃立靈公,焉葬襄公。
【53】第十章:秦康公率師以送雍子,晉人起師,敗之于堇陰。
左行蔑、隨會不敢歸,遂【54】奔秦。
靈公高立六年,秦公以戰于堇陰之故,率師爲河曲之戰。
【55】第十一章:楚穆王立八年,王會諸侯于犮(?厥?屈?)貈(貉),將以伐宋。
宋右師華孫元欲勞楚師,乃行,【56】穆王使驅孟渚之麋,徙之徒稟(林)。
宋公爲左盂,鄭伯爲右盂,申公叔侯知之,宋【57】公之車暮駕,用抶宋公之御。
穆公即世,莊王即位,使申伯無畏聘于齊,假路【58】於宋,宋人是故殺申伯無畏,拕(奪)其玉帛。
莊王率師圍宋九月,宋人焉爲成,以女子【59】與兵車百乘,以華孫元爲質。
【60】第十二章:楚莊王立十又四年,王會諸侯于厲,鄭成公自厲逃歸,莊王遂加鄭亂。
晉成【61】公會諸侯以救鄭,楚師未還,晉成公卒于扈。
【62】第十三章:......[{楚}莊]王圍鄭三月,鄭人爲成。
晉中行林父率師救鄭,莊王遂北【63】......[楚]人盟。
趙旃不欲成,弗召,射(席?)于楚軍之門,楚人【64】被駕以追之,遂敗晉師于河[上] (65)第十四章:晉景公立八年,隨會率師,會諸侯于斷道,公命駒之克先聘于齊,且召高之固曰:【66】“今春其會諸侯,子其與臨之。
”齊頃公使其女子自房中觀駒之克,駒之克將受齊侯【67】幣,女子笑于房中,駒之克降堂而誓曰:“所不復訽於齊,毋能涉白水。
”乃先【68】歸,須諸侯于斷道。
高之固至莆池,乃逃歸。
齊三嬖大夫南郭子、蔡子、晏子率師以【69】會于斷道。
既會諸侯,駒之克乃執南郭子、蔡子、晏子以歸。
齊頃公圍魯,魯臧孫許蹠(適)【70】晉求援。
駒之克率師救魯,敗齊師于靡笄。
齊人爲成,以甗、賂(鉻?)、玉筲(毊?璆?)與淳于之【71】田。
明歲,齊頃公朝于晉景公,駒之克走援齊侯之帶,獻之景公,曰:“齊侯之來也,【72】老夫之力也。
”【73】第十五章:楚莊王立,吳人服于楚。
陳公子徵舒取妻于鄭穆公,是少[孔皿]。
莊王立十又五年,【74】陳公子徵舒殺其君靈公,莊王率師圍陳。
王命申公屈巫蹠(適)秦求師,得師以【75】來。
王入陳,殺徵舒,取其室以予申公。
連尹襄老與之爭,拕(奪)之少[孔皿]。
連尹止於河【76】澭,其子黑要也或(又)室少[孔皿]。
莊王即世,共王即位。
黑要也死,司馬子反與申【77】公爭少[孔皿],申公曰:“是余受妻也。
”取以爲妻。
司馬不順申公。
王命申公聘於齊,申【78】公竊載少[孔皿]以行,自齊遂逃蹠(適)晉,自晉蹠(適)吳,焉始通吳晉之路,教吳人反楚。
【79】以至靈王,靈王伐吳,爲南懷之行,執吳王子蹶由,吳人焉或(又)服於楚。
靈王即世,【80】景平王即位。
少師無極讒連尹奢而殺之,其子伍員與伍之雞逃歸吳。
伍雞將【81】吳人以圍州來,爲長壑而洍之,以敗楚師,是雞父之洍。
景平王即世,昭王即【82】位。
伍員爲吳太宰,是教吳人反楚邦之諸侯,以敗楚師于柏舉,遂入郢。
昭王歸【83】隨,與吳人戰于析。
吳王子晨將起禍於吳,吳王闔盧乃歸,昭王焉復邦。
【84】第十六章:楚共王立七年,令尹子重伐鄭,爲[氵禾](氾?)之師。
晉景公會諸侯以救鄭,鄭人止鄖公儀,獻【85】諸景公,景公以歸。
一年,景公欲與楚人爲好,乃脫鄖公,使歸求成,共王使鄖公聘於【86】晉,且許成。
景公使糴之茷聘於楚,且修成,未還,景公卒,厲公即位。
共王使王【87】子辰聘於晉,又修成,王又使宋右師華孫元行晉楚之成。
明歲,楚王子罷會晉文【88】子燮及諸侯之大夫,盟於宋,曰:“爾(弭)天下之甲兵。
”明歲,厲公先起兵,率師會諸侯以伐【89】秦,至于涇。
共王亦率師圍鄭,厲公救鄭,敗楚師於鄢。
厲公亦見禍以死,亡(無)後。
【90】第十七章:晉莊平公即位元年,公會諸侯於湨梁,遂以遷許於葉而不果。
師造於方城,齊高厚【91】自師逃歸。
平公率師會諸侯,爲平陰之師以圍齊,焚其四郭,驅車至于東畝。
平公【92】立五年,晉亂,欒盈出奔齊,齊莊公光率師以[辶彖](?隨?)欒盈。
欒盈襲巷(絳)而不果,奔內(入)於曲沃。
齊【93】莊公涉河襲朝歌,以復平陰之師。
晉人既殺欒盈于曲沃,平公率師會諸侯,伐齊,【94】以復朝歌之師。
齊崔杼殺其君莊公,以爲成於晉。
【95】第十八章:晉莊平公立十又二年,楚康王立十又四年,令尹子木會趙文子武及諸侯之大夫,盟【96】于宋,曰:“爾(弭)天下之甲兵。
”康王即世,孺子王即位。
靈王爲令尹,令尹會趙文子及諸侯之大夫,盟于【97】虢。
孺子王即世,靈王即位。
靈王先起兵,會諸侯于申,執徐公,遂以伐徐,克賴、朱邡,伐吳,【98】爲南懷之行,縣陳、蔡,殺蔡靈侯。
靈王見禍,景平王即位。
晉莊平公即世,昭公、頃公皆【99】早世,簡公即位。
景平王即世,昭王即位。
許人亂,許公[力它]出奔晉,晉人羅(罹),城汝陽,居【100】許公[力它]於容城。
晉與吳會(合)爲一,以伐楚,[門戈](門?)方城。
遂盟諸侯於召陵,伐中山。
晉師大疫【101】且飢,食人。
楚昭王侵泗(伊)洛以復方城之師。
晉人且有范氏與中行氏之禍,七歲不解甲。
【102】諸侯同盟于鹹泉以反晉,至今齊人以不服于晉,晉公以弱。
【103】第十九章:楚靈王立,既縣陳、蔡,景平王即位,改邦(封)陳、蔡之君,使各復其邦。
景平王即世,昭【104】[王]即位,陳、蔡、胡反楚,與吳人伐楚。
秦異公命子蒲、子虎率師救楚,與楚師會伐唐,縣之。
【105】昭王既復邦,焉克胡、圍蔡。
昭王即世,獻惠王立十又一年,蔡昭侯申懼,自歸於吳,吳縵(洩)庸【106】以師逆蔡昭侯,居于州來,是下蔡。
楚人焉縣蔡。
【107】第二十章:晉景公立十又五年,申公屈巫自晉蹠(適)吳,焉始通吳晉之路,二邦爲好,以至晉悼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