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课时跟踪训练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苏教版必修1 专题4 第1单元 第2课时 硫酸的制备和性质 作业

2020-2021学年苏教版必修1 专题4 第1单元 第2课时 硫酸的制备和性质 作业

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2课时硫酸的制备和性质课时跟踪检测知识点一:硫酸的性质1.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可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与铁加热后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混合物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故无化学反应发生解析: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因而可使蔗糖炭化,A错误;浓硫酸与铁加热后发生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减小,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氢气,因此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混合物(SO2、H2),B正确;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因此不能够干燥氨气,C错误;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钝化是化学变化,D错误。

答案选B。

答案:B2.将pH试纸蘸取浓H2SO4后,试纸的颜色将变为()A.蓝B.黑C.红D.白解析:浓H2SO4具有脱水性,使试纸炭化变黑。

答案:B3.通常情况下能共存且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组是()A.SO2、Cl2、H2S B.O2、H2、SO2C.NH3、H2、Cl2D.CO、SO3、O2解析: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不能干燥还原性气体和碱性气体,特别注意浓硫酸能吸收SO3气体,所以浓硫酸不能干燥SO3。

答案:B4.下列反应浓硫酸只表现氧化性的是()A.实验室用浓硫酸干燥氯气、氯化氢、二氧化硫等气体B.将HI与浓硫酸混合,有紫色蒸气产生C.浓硫酸与氧化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铁D.用浓硫酸在木制品上“烙”字画解析:A项利用浓硫酸吸水性;B项利用浓硫酸强氧化性;C项利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D项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

答案:B5.某学习小组进行浓硫酸对蔗糖的脱水实验,“在200 mL烧杯中放入20 g 蔗糖(C12H22O11),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 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进行如下探究。

(1)观察现象:蔗糖先变黄,再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黑色物质,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

专题4第一第二课时硫酸的工业制备浓硫酸的性质-上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专题4第一第二课时硫酸的工业制备浓硫酸的性质-上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某实验小组试用下图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实验 2 的各种产物。
编号




装置
1.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是怎样的? 提示:实验的目的是要将三种气态产物一一验证出来。由题中所给的各种装置可 知:④是反应发生器;①中有品红溶液,可用来验证 SO2;③中装有某种水溶液, 显然可用来验证 CO2;②是反应管,可验证水蒸气。由于①③中装的都是水溶液, 气流经过后一定会带出水蒸气,所以必须先用②验证产物中的水蒸气,然后再验 证 SO2 和 CO2,不然就不能验证水蒸气一定是反应产物;由于 SO2 和 CO2 都能与 石灰水反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从②出来的气体必须先经过①验证和除 去 SO2 后再进入③验证 CO2,由此可以得出正确的连接顺序应当是④②①③。
2.实验时可观察到①中 A 瓶的溶液褪色,C 瓶的溶液不褪色。A、B、C 三瓶溶液的 作用分别是什么? 提示:A 瓶中品红溶液褪色,可证明产物中有 SO2,C 瓶溶液不褪色说明进入 C 瓶的气体中已没有 SO2,从而推断出 B 瓶溶液的作用是氧化吸收从 A 瓶出来的气 体中的 SO2,因而 C 瓶溶液的作用是确认气流中 SO2 已被 B 瓶溶液全部吸收。
[问题探讨] 1.如何选择工业制硫酸的方法?
提示:一方面:从原料的来源、反应条件、反应过程等考虑。从硫元素化合价变 化、物质类别两个角度分析物质转变流程:FeS2(S)―→SO2―→SO3―→H2SO4, 一般的燃烧条件不足以使 FeS2 或硫生成 SO3,需要催化剂、450 ℃左右才能使 SO2 转化为 SO3。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当地资源、工艺流程与设备、原料利用 率、能源消耗、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等综合经济效益。如:硫黄制硫酸与硫铁矿 制硫酸进行对比,工艺流程、设备相对简易,炉气杂质少,不产生矿渣,但硫黄 原料价格高于硫铁矿。具体选用何种方案还应根据当地实际条件和要求决定。

2019-2020学年高二苏教版化学必修1教学案:专题4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硫酸的制备和性质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苏教版化学必修1教学案:专题4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硫酸的制备和性质 Word版含答案

第二课时 硫酸的制备和性质——————————————————————————————————————[课标要求]1.了解工业硫酸的制备方法。

2.了解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并掌握浓硫酸的化学特性。

1.工业制硫酸发生的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S 2+11O 2=====高温2Fe 2O 3+8SO 2(S +O 2=====点燃SO 2); 2SO 2+O 2催化剂△ 2SO 3;SO 3+H 2O===H 2SO 4。

2.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具有三大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3. 浓H 2SO 4在与Cu 、C 的反应中,作氧化剂,被还原为SO 2,化学方程式 为Cu +2H 2SO 4(浓) =====△CuSO 4+SO 2↑+2H 2O 、 C +2H 2SO 4(浓) =====△CO 2↑+2SO 2↑+2H 2O 。

硫酸的制备及稀硫酸的性质1.硫酸的制备 (1)古代制法加热胆矾(CuSO4·5H2O)或绿矾(FeSO4·7H2O)制取硫酸。

(2)现代工业制法——接触法三原料三设备三阶段三反应硫黄或含硫矿石、空气、98.3%的浓硫酸沸腾炉SO2的制取和净化4FeS2+11O2=====高温2Fe2O3+8SO2接触室SO2氧化成SO32SO2+O2催化剂△2SO3吸收塔SO3的吸收SO3+H2O===H2SO4(1)硫酸的电离H2SO4是二元强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2-4。

(2)酸的通性写出稀H2SO4发生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与Fe反应:Fe+2H+===Fe2++H2↑,②与CuO反应:CuO+2H+===Cu2++H2O,③与Ba(OH)2反应:Ba2++2OH-+2H++SO2-4===BaSO4↓+2H2O,④与Na2CO3反应:CO2-3+2H+===CO2↑+H2O,⑤与BaCl2反应:Ba2++SO2-4===BaSO4↓。

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1单元第1课时

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1单元第1课时

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1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课时跟踪检测知识点一:SO2的性质1.下列有关二氧化硫的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比空气小B.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SO2能使溴水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D.某生产硫酸厂区紫罗兰花变成白色,说明其周围空气中可能含较高浓度SO2解析:S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大于空气相对分子质量29,所以SO2密度比空气大,A错误;SO2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错误;SO2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SO2+Br2+2H2O===2HBr+H2SO4,说明SO2具有还原性,C错误;紫罗兰花变成白色是一种漂白的结果,而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可以说明周围空气中可能含较高浓度的SO2,D正确。

答案:D2.下列不能使有色布条或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是()A.氯化钙溶液B.氯水C.次氯酸钠溶液D.二氧化硫解析:氯化钙溶液不具有漂白性,故A选;氯水中含有HClO,具有漂白性,故B不选;次氯酸钠溶液含有ClO-,能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故C不选;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具有漂白性,故D不选。

故选A。

答案:A3.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应采取的措施是()A.先通过Ba(OH)2溶液再通过石灰水B.先通过酸性KMnO4溶液再通过石灰水C.先通过小苏打悬浊液再通过石灰水D.先通过澄清石灰水再通过品红溶液解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通过氢氧化钡都会产生白色沉淀:CO2+Ba(OH)2===BaCO3↓+H2O,SO2+Ba(OH)2===BaSO3↓+H2O,无法检验,故A 错误;KMnO4酸性溶液将SO2完全吸收,再通过石灰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CO2+Ca(OH)2===CaCO3↓+H2O,能验证有无CO2,故B正确;二氧化硫通过碳酸氢钠溶液会生成CO2,无法检验,故C错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通过石灰水都会产生白色沉淀:CO2+Ca(OH)2===CaCO3↓+H2O,SO2+Ca(OH)2===CaSO3↓+H2O,氢氧化钙会将气体全部吸收,不能验证有无CO2,故D错误。

化学《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浙江版)一讲义: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含答案

化学《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浙江版)一讲义: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含答案

第2课时硫酸的制备和性质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硫酸的工业生产.2.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3.几种重要的硫酸盐及其用途。

aabba目标定位1。

知道工业生产硫酸的基本原理及生产过程中原料的综合利用。

2.熟知硫酸的化学性质和浓硫酸的特性。

一硫酸的制备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设备及生产流程如下图: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下列各进口或出口物质的名称:A含硫矿石(如FeS2);B炉渣;C二氧化硫、氧气;D尾气(SO2、O2)。

(2)接触法制硫酸分为三个阶段,填写下表:三原料硫黄或含硫矿石(硫铁矿)空气98.3%的浓H2SO4三阶段造气(生成SO2)接触氧化(生成SO3)SO3吸收(生成H2SO4)三设备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三反应(均放热)S+O2错误!SO2;4FeS2+11O2错误!2Fe2O3+8SO22SO2+O2错误!2SO3SO3+H2O===H2SO4归纳总结工业制硫酸的注意事项(1)在沸腾炉中煅烧黄铁矿时,要把矿石粉碎,目的是增大黄铁矿与O2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加快提高原料利用率。

(2)炉气进入接触室前要净化,目的是除去炉气中的杂质,防止催化剂中毒及对设备造成不利影响。

(3)接触室内使用热交换器的目的是利用SO2和O2反应放出的热量预热输入设备的气体,冷却反应后的气体。

(4)在吸收塔内用98。

3%的浓H2SO4吸收SO3而不是用水吸收的原因是用水吸收SO3时,易形成酸雾,吸收速率慢,而用98。

3%的浓H2SO4吸收SO3时,吸收SO3的速率快,不形成酸雾,吸收完全.1.在硫酸的工业制法中,下列生产操作与说明生产操作的主要原因二者都正确的是()A.硫铁矿煅烧前要粉碎,因为大块硫铁矿不能燃烧B.从沸腾炉出来的气体只有SO2C.SO2氧化成SO3,SO2能全部转化为SO3D.SO3用98.3%的浓H2SO4吸收,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以便使SO3吸收完全答案D解析将硫铁矿粉碎是使其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快、更充分,并不是大块硫铁矿不能燃烧。

第一章第一、二节课时跟踪训练

第一章第一、二节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二战以来,世界粮食生产发展的总趋势是()A.粮食生产发展较慢,粮食生产的增长率低于人口的增长率B.粮食生产发展很快,粮食生产的增长率高于人口的增长率C.粮食生产发展很快,随着人口的增加使得世界人均粮食呈现稳定趋势D.粮食生产发展很快,随着人口的增加使得世界人均粮食呈现下降趋势解析:二战以后,世界粮食生产发展迅速,粮食生产的增长速率快于人口增长速率。

答案:B2.转基因技术在植物品种改良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一项转基因技术是改造CO2固定酶,其目的是()A.提高光合作用效率B.延长果实的储藏期C.培育新作物品种D.提高植物的抗性解析:改造CO2固定酶,能提高植物对CO2的固定效率,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通过转基因技术抑制乙烯形成酶基因的表达可以延长果实的储藏期。

提高植物的抗性是通过将抗性基因(抗虫、抗除草剂、抗旱、抗涝、抗盐等基因)转入植物,并使之表达来实现的。

答案:A3.达尔文根据克格伦岛上的甲虫有近半数是无翅或残翅的,得出海风对甲虫有“选择”作用的结论。

达尔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A.分类、观察B.观察、建立模型C.观察、推理D.观察、交流解析:达尔文有目的的、有计划地收集了关于克格伦岛上甲虫翅的信息,属于观察;在观察之后,他又将岛上甲虫翅的特异现象和海风联系起来,这是推理。

答案:C4.把某些特征相似的物体归类到一起的逻辑方法称作()A.比较B.归纳C.分类D.求异解析:将某些特征相似的物体归类到一起的逻辑方法称作分类。

答案:C5.右图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四种生物进行的不同分类,其中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A.有无染色体B.有无细胞壁C.有无核糖体D.有无线粒体解析:本题考查对分类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无论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细胞内都能合成蛋白质,所以它们都有核糖体。

答案:C6.下列属于科学思维中的建立模型过程的是()A.将化石按年代排放B.开会提出研究的设想C.绘制生态系统组成示意图D.达尔文发现甲虫无翅或翅不发达解析:建立模型是用来显示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画图、列表等。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专题4硫与环境保护 第一单元第2课时 硫酸的工业制备 浓硫酸的性质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专题4硫与环境保护 第一单元第2课时 硫酸的工业制备 浓硫酸的性质
提示 因常温下,浓硫酸能使Fe、Al“钝化”,故可用铝槽(或铁罐)车储运浓硫 酸。
4.在浓硫酸与蔗糖的脱水实验中,为什么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提示 浓硫酸与生成的炭反应,生成了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5.浓硫酸与足量的铜、锌反应的原理有何差异? 提示 Cu与浓硫酸加热时发生反应,而稀硫酸与Cu加热时不反应;Zn与浓硫 酸反应生成SO2气体,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即足量Zn与浓硫酸反应得到 的为SO2与H2的混合气体。
3.浓硫酸特性的体现 (1)与金属的反应
①较活泼金属—
(体现强氧化性和酸性)
②较不活泼金属:金属+浓硫酸 化性和酸性)
高价态硫酸盐+SO2↑+H2O(体现强氧
注意:反应条件为加热,浓硫酸的还原产物是SO2。
(2)与非金属反应: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非金属被氧化为高价态氧化物或 含氧酸。 (3)与还原性物质反应: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还原性物质(如H2S、HI) 氧化(体现强氧化性)。
装置的评价:

答案 (1)比较浓硫酸和水吸收三氧化硫的效果
4FeS2+11O2
2Fe2O3+8SO2
(2)干燥二氧化硫和氧气(或使SO2和O2充分混合或调节气体的流速)
(3)甲装置中,通氧气气体的导管口产生气泡的速率大约是通二氧化硫导管
口的2倍 BC
(4)缺少尾气吸收装置等(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1)该实验的目的是比较浓硫酸和水吸收三氧化硫的效果,工业制硫
变式训练2-1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反应的产 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品红溶液的作用是验证SO2的漂白性 B.试管②中盛放的试剂可以是NaOH溶液或Na2SO3溶液 C.停止反应后,立即向①中加水后溶液呈蓝色 D.该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课时跟踪训练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解析:花生油与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分离。

答案:B2.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A.用蒸发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解析: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操作为蒸馏,A错误。

答案:A3.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液,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A.过滤法B.蒸发法C.萃取法D.蒸馏法解析:甲和乙相互溶解,可根据其沸点不同利用蒸馏法分离。

答案:D4.某同学根据苯和四氯化碳互溶、苯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的性质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液体积木”。

在试管中注入CCl4,再加少量水,再小心加入少量苯,溶液可出现分三层的现象,然后再用漏斗向水层中加入少量胆矾溶液及少量碘水(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中下三层的颜色分别为无色、蓝色、紫色B.上中下三层的颜色分别为紫色、蓝色、紫色C.振荡再静置后溶液分为两层,水在下层D.振荡再静置后溶液仍分为三层解析:碘在苯与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大,它们都能从碘水中萃取碘,故上、中、下三层的颜色分别为紫色、蓝色、紫色。

苯和四氯化碳互溶,故振荡后分为两层,有机层的密度大小取决于苯和四氯化碳的相对多少,故无法判断有机层是否在水的上面。

答案:B5.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酒精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

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过滤、萃取、分液B.萃取、分液、蒸馏C.分液、蒸馏、萃取D.萃取、蒸馏、分液解析: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互不相溶,用分液法分离;②酒精和水的沸点不同且互溶,用蒸馏的方法分离;③单质溴极易溶于有机溶剂而有机溶剂不溶于水,用萃取法。

答案:C6.[双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I2的CCl4溶液中得到CCl4,可用蒸馏法B.从Na2CO3溶液中得到Na2CO3,可用过滤法C.分离酒精和CCl4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D.分离NaCl和AgCl的混合物,可用萃取法解析:从液体混合物中获得液体常用蒸馏,获得固体常用蒸发。

2020高中化学专题四第一单元第二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等电子原理讲义测试(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

2020高中化学专题四第一单元第二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等电子原理讲义测试(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

第二课时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等电子原理[学习目标] 1.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学会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来判断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2.理解等电子原理及其应用。

自主学习区一、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1.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分子中的价层电子对(包括□01成键电子对和□02孤电子对)由于□03相互排斥作用,而趋向尽可能彼此远离以减小斥力,分子尽可能采取对称的立体构型。

2.AB m 型分子的价电子对计算方法对于AB m 型分子(A 是中心原子,B 是配位原子),分子的价电子对数可以通过下式确定:n =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每个配位原子提供的价电子数×m2其中,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等于□04中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配位原子中卤素原子、氢原子提供□051个价电子,氧原子和硫原子按不提供价电子计算。

二、等电子原理 1.等电子原理具有□01相同价电子数和相同原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具有□02相同的结构特征。

2.等电子体满足等电子原理的分子称为等电子体。

1.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分子的立体构型二者相同吗?提示:不同。

①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指的是包括σ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在内的空间构型;分子的立体构型指的是组成分子的所有原子(只考虑分子内的σ键)所形成的空间构型。

②若分子中没有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分子立体构型一致;若分子中有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分子立体构型不一致。

2.为什么CH 4、NH 3、H 2O 的中心原子均为sp 3杂化,但键角却分别为109.5°、107.3°、104.5°?提示:因为CH 4分子的中心原子碳原子上无孤电子对,4个σ键伸向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键角为109.5°,NH 3分子中氮原子上有一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另外三个σ键产生排斥作用,使三个σ键的键角变小,同理,H 2O 分子中的氧原子上有2对孤电子对,对σ键排斥力更大,故键角更小。

教师点拨区对应学生用书P048一、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与分子空间构型用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模型判断分子的构型的关键是确定中心原子的成键情况,然后再根据成键情况和孤对电子来确定分子的空间构型。

【课件】专题4 第一单元氯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

【课件】专题4 第一单元氯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选取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制取气体所用试剂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加热
与否)。以此分析可知,实验室制取氯气是加热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
所以应选用__固__液__加__热__制气体发生装置。
温馨提示:上述反应中,浓盐酸作用:还原MnO2和酸性
作用,随反应进行,浓盐酸变稀,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
与X反应制取粗硼的化学方程式

上图中制取的“一定条件”是指 HCl氛围、加热;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三氯化硼.
回答下列问题: (4)E装置的作用是 冷__却__并__收.集(5)如果去掉B装置,可能的
后果是 加热时B与HCl反应生成的氢气与氯气混合易发生爆炸

d (6)E装置后面还应连接的一个装置是 ______
题组训练过关
1.(2020·连云港模拟)下列制取、净化Cl2、验证其氧化性并进行
尾气吸收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
2如.图(2装02置0·杭制州备模Cl拟2。)下某列化分学析兴中趣不小正组确利的用是MnO2和浓( 盐C酸)及
A.①中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 B.①中缺少加热装置 C.②中盛放的NaOH溶液可以净化Cl2 D.④中的导管口若连接倒置漏斗可防止倒吸
高考链接
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高考链接

第一章第一、二节课时跟踪训练 (1)

第一章第一、二节课时跟踪训练 (1)

[课时跟踪训练](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近十几年,癌症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的原因是()①人口老龄化②吸烟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④缺乏体育锻炼A.①②B.②C.①②③④D.②④解析:癌症的发生与多种原因有关,如年龄、遗传、过多接触致癌因子、吸烟、缺乏体育锻炼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都可能导致癌症。

答案:C2.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广岛生活的人癌症发病率很高,原因是受________的作用() A.物理致癌因子B.化学致癌因子C.病毒致癌因子D.煤焦油解析: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广岛遭受过美国军队投放的原子弹的轰炸,原子弹爆炸产生核辐射,残留的核辐射使当地居民患癌症,核辐射属于物理致癌因子。

答案:A3.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有() A.癌症B.艾滋病C.坏血病D.骨折解析:传染病一定有特异的病原体。

艾滋病有特异的病原体,其病原体名称为HIV(一种病毒),属于传染病。

癌症、坏血病和骨折因无特异的病原体,故均不属于传染病,坏血病是由机体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

答案:B4.下列疾病中不能应用基因诊断技术诊断的是()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B.癌症C.乙型肝炎D.地方性甲状腺肿解析:基因诊断通过从患者体内提取样本,用基因检测方法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基因异常或携带病原微生物。

目前,基因诊断检测的疾病主要有三大类: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诊断、各种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的判断、遗传病的基因异常分析。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多是缺碘引起的。

答案:D5.基因治疗是治疗疾病的新途径,可分为体外和体内两种途径,两种治疗途径中不同的是() A.是否需要载体B.是否转移目的基因C.是否利用转基因技术D.是否在体外形成重组受体细胞解析:基因治疗都需要载体、目的基因,利用的技术均为转基因技术。

不同的基因治疗的区别在于重组细胞的形成部位,在体外形成重组受体细胞叫体外途径,在体内形成重组受体细胞叫体内途径。

答案:D6.下列属于基因治疗的是() A.给肝功能衰竭的病人进行肝脏移植B.给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做血液透析C.给失血过多的病人输血D.把正常人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移植给糖尿病病人解析:基因治疗是将正常基因导入有缺陷的病人体内,以代替缺陷基因的功能。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课时跟踪检测(二) 多变的价格一、选择题1.2014年9月国内市场生姜批发价格从2、3月份的2元多/斤涨到近10元/斤,创10年来新高。

据业内人士分析,生姜大幅减产、天气炎热致物流与贮存成本上升等是主要原因。

这告诉我们( )A.商品价格受市场诸多因素的影响B.价值规律必然导致商品价格上涨C.生活必需品价格由供求状况决定D.供求失衡必然导致商品价格上涨2.成品油生产经营企业供国家储备用汽、柴油等的供应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90元和185元,国家发改委2014年8月18日发出通知,决定90号汽油和0号柴油零售价格每升分别降低0.14元和0.16元。

这表明影响油价变动的因素有( )①生产②时间③政策④替代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iPhone 6在美国太平洋时间2014年9月9日正式发布,并于10月17日在中国内地正式发售,市场售价都在5 000元人民币以上。

iPhone 6包括4.7英寸和5.5英寸两种型号,搭载了更快的处理器和更高级的摄像头。

iPhone 6售价较高的根本原因在于( ) A.iPhone 6与其他型号相比,具有更多的功能B.iPhone 6的研制与生产花费了更多的人类劳动C.iPhone 6刚上市,数量有限导致市场供不应求D.人们愿意花费更多的金钱购买新型的iPhone 64.(2015·珠海模拟)在2014年9月1日举行的恒大粮油集团全国订货会上,恒大的部分有机产品价格分别是:大米63元/斤,豆油239元/500 ml。

由于目前我国高端粮油产品较为稀缺,尽管恒大有机产品的价格偏高,依然受到市场追捧。

这说明( ) A.有机产品的高品质决定了其高价格B.有机产品的供不应求导致了其价格较高C.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决定了有机产品的价格较高D.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推动了有机产品价格的攀升5.下表为2014年巴西世界杯门票价格,材料说明( )元元美元美元黄牛最高价4 400美元11 000美元16 000美元21 000美元30 000美元门票的最高价格。

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跟踪训练(4)第一单元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跟踪训练(4)第一单元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楔子(xiē)角色(jiǎo)禁受(jīn) 燕侣莺俦(chóu)B.恁地(nèn) 症候(zhēnɡ)罪愆(qiān) 鳏寡孤独(ɡuǎn)C.伺候(cì) 汗涔涔(cén)离间(jiàn) 前合后偃(yǎn)D.戕害(qiānɡ) 蟊贼(máo)禀赋(bǐnɡ) 繁文缛节(r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透彻频律攻坚战振聋发聩B.通谍竞聘节骨眼锋芒毕露C.精悍杂糅识时务礼尚往来D.坐标博取辨证法大相径庭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C.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

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4、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

②小庄从小就对机器人玩具特别感兴趣,上学后喜欢收集机器人模型,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模型已经汗牛充栋,整整一间屋都摆满了。

③约翰逊的学术方法虽比较新颖,但其学术成果得到学术界公认的却不是很多,再加上其追随者大都等而下之,以致他的学术地位一直不高。

④张家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徜徉其间,峰峦叠峰,峪壑幽深,溪流澄碧,让人乐不思蜀。

⑤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虚拟广告的监管,使得滥竽充数的广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Unit 4 课时跟踪练(二) Warm

Unit 4 课时跟踪练(二) Warm

Unit 4 课时跟踪练(二) Warm up & Lesson 1一、全练语言点,基稳才能楼高Ⅰ.单词拼写1.The enemy attacked_(攻击) our airport last night.2.He was addicted to computer games, which affected (影响) his study, and his grade declined rapidly (迅速地).3.When she knew the result of her exam, smile disappeared (消失) from her face.4.He should combine entertainment (娱乐) with study.5.We offered (出价) him 8,000 dollars for the house.6.The plane crashed_ (撞上) into the mountain, but luckily the pilot survived.7.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global_ (全球的) warming is becoming a more and more serious problem.8.How can you do as he wishes when he’s obviously (明显地) wrong?9.The government set some criminals_ (罪犯)free last week.10.This event harmed (损害)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Ⅱ.单句语法填空1.We are interested in the weather because it affects (affect) us so directly.2.The harm that gas does to humans in wars is great.3._It_was never clear why the man hadn’t reported the accident sooner.4.Jack wasn’t saying anything, but the teacher smiled at him as if he had_done_(do) something very clever.5.I’ve got into_the habit of calling in on my grandparents on my way home from school.6.I watched him until he disappeared_ (appear) from sight in the distance.7.In the future, robots can help us do almost everything.8.He offered_to_lead_(lead) us out of the forest but we refused him.9.It is no good_talking_(talk) without doing anything.10.The bank was_in_chaos after it was robbed.Ⅲ.完成句子1.American Indians make_up_about_five_percent_of_the_US_population (大约占美国人口的百分之五).2.He stood up as_if_to_leave (好像要离开).3.It’s_obvious_that (很显然) she will marry him.4.She was_optimistic_about (对……乐观) her son’s future.5.In the last thirty years, many predictions_have_come_true_(已成为现实).6.Many media make_an_attack_on/upon (抨击) this kind of bad behavior.7.The play is_going_to_be_put_on_next_week (下周将要上演).8.—You’ve left the light on.—Oh, so I have._I’ll_go_and_turn_it_off (我马上去关灯).Ⅳ.课文语法填空In the last thirty years, the Internet 1.has_grown (grow) rapidly, and this growth is clearly going to continue.Some experts are pessimistic 2.about the future.3.One worry is crime in cyberspace.In the future, terrorists may “attack”the world’s computers, cause chaos, make planes and trains crash.4.However,_many people are optimistic about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Already, users can buy books, find out about holiday 5.offers (offer) and so on.Angela Rossetto believes that, in the future, 6.it is clear that we are going to see a growth in shopping on the Internet. And she also says we will get 7.entertainment (entertain) from the Net and that television will probably 8.disappear (appear). The mail service may also vanish with the 9.increasing (increase) use of e-mail.Some experts see our future in virtual reality — the use of computers with sounds and pictures 10.that make you feel as if you are in a real situation.Ⅴ.串点成篇微表达布朗夫人过去对她儿子的未来不乐观(be optimistic about),因为他沉迷于电脑游戏,这影响(affect)了他的学习,并且他的成绩迅速(rapidly)下降。

第一章第二节课时跟踪训练

第一章第二节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电影《2012》讲述在2012年,地球因为异样的太阳活动而面临毁灭:飞机从地缝中、倒塌的楼宇中穿梭而过,汽车在喷发的火山“流弹”中飞驰,主人公方才跑过的地面轰然塌陷……回答1~2题。

1.太阳活动的要紧标志是()A.黑子和耀斑B.黑子和极光C.耀斑和磁暴D.耀斑和极光2.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阻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阻碍无线电短波通信B.可能引发干旱、洪涝等灾害C.可能引发磁暴、电离层扰动D.可能致使人类的完全毁灭解析:第1题,太阳活动的要紧标志是黑子和耀斑。

第2题,太阳活动不可能致使人类的完全毁灭。

答案:下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散布示用意。

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减弱以后抵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减弱以后抵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完成3~4题。

3.云量最多的地域是()A.赤道地域B.北纬20°地域C.北纬40°地域D.北纬60°地域4.阻碍可能总辐射量散布的要紧因素是()A.大气云量B.大气厚度C.太阳高度D.通过的大气路径解析:第3题,从图中能够看出赤道地域可能总辐射量最大,但有效总辐射量较小,说明赤道地域云量多。

第4题,阻碍可能总辐射量散布的要紧因素是太阳高度。

答案:5.若是只考虑纬度因素,我国下列各地生物量(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总量)最大的是()A.三江平原B.江汉平原C.华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解析:纬度越低,取得的太阳辐射量越多,生物量越大。

答案:D6.某日某时,地球朝向太阳一侧的所有地域,短波通信几乎全数中断,显现这一现象的缘故是() A.太阳活动引发地球大气电离层扰动B.臭氧层破坏引发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C.火山暴发致使大气能见度降低D.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解析:短波通信中断与太阳活动干扰电离层有关。

答案:A据2012年1月28日新华社报导,目前新一轮太阳活动周处于快速上升期,太阳活动已经进入第24活动周高年。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4硫与环境保护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第2课时硫酸的工业制备和性质分层作业课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4硫与环境保护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第2课时硫酸的工业制备和性质分层作业课
6.某同学欲验证碳与浓硫酸反应产物的性质。现已将装置如图连接,请回答下列问题。
(1)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把碳氧化生成 、 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中两次使用到品红溶液,其目的不同。A的使用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洗气瓶C中无现象和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反应有_____(填化学式)生成。
C级 学科素养创新练
12.实验室中需要 (标准状况) 气体。化学小组同学依据化学方程式 计算后,取 锌粒与 的浓硫酸 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对于制得的气体,有同学认为可能混有杂质。
(1)化学小组所制得的气体中混有的主要杂质气体可能是____(填分子式)。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加以说明)。
1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实验中某同学将 铜片和 的浓硫酸放入圆底烧瓶中加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该同学向A中反应后溶液中通入一种气体单质,使铜片全部溶解且仅生成硫酸铜溶液,请问该气体单质是______(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气
[解析] 根据题目要求气体单质应为强氧化剂,且仅生成 溶液,该氧化剂为 。

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4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高中语文课时跟踪训练4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踱步(dù)纤细(xiān)峭楞楞(léng)蓊蓊郁郁(wěng) B。

嘶叫(sī)夹袄(ǎo)潭柘寺(zhè) 揠苗助长(yàn)C.涸辙(zhé) 蕈菌(sùn)廿四桥(niàn)急不暇择(xiá)D.漪澜(yī)深邃(suì)黝黑(yǒu)参差斑驳(cī)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苦涩屋檐萧索敛裾B.幽远混钝落寞房檩C.琦郁细腻凋谢颓废D.乍看淅沥赏玩干躁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通讯行业的日渐发达,手机几乎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B.许多网友在微博中表示,他们在《小麦进城》中感悟到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普通人的深刻影响,体味到了通过诚实劳动实现过上幸福生活的“中国梦"的喜悦。

C.将于12月份推出的“市民卡”,除了包含现行“社保卡”所具有的医疗、养老等保险功能外,还可享受各类公共服务。

D。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要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4、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管理者应该用年轻人熟悉的语气、方式去和他们进行平等的对话,不要颐指气使,更不要无端指责。

②龙舟和足球一样,都是通过团队力量去取胜的运动。

八月的“星乐会”就是想通过这种团建来让球迷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三人成虎的力量。

③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④武当金殿造型壮观,设计精巧,构建装配严密,里面的长明灯600年不摇不摆,从不熄灭,真是匪夷所思.⑤每到图书馆开放的时间,来这里看书的人汗牛充栋,但是整个图书馆却鸦雀无声,大家都沉浸在书香里。

⑥在公务员面试的过程中,有些考生由于紧张发挥欠佳,也有一部分考生在面试时并不是很紧张,可就是不在状态,导致面试成绩不好,甚至功败垂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训练]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向盐酸中加入浓H 2SO 4时,会有白雾生成,不是导致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的是 ( ) A .浓H 2SO 4具有脱水性 B .浓H 2SO 4具有吸水性 C .盐酸具有挥发性
D .气态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溶于水放热,加快了盐酸的挥发。

答案:A
2.下列变化中能证明硫酸中硫元素显氧化性的是 ( ) A .稀硫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 .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 C .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D .稀硫酸与纯碱反应
解析:B 中体现了H 元素的氧化性,A 、D 为非氧化还原反应,C 中S 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降到+4价,体现了S 元素的氧化性。

答案:C
3.[双选题]m g Cu 与足量浓硫酸完全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n L SO 2,则被还原的H 2SO 4为 ( )
A.64n 22.4 m mol
B.m
64 mol C.98n 22.4
g
D.64m 98
g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Cu +2H 2SO 4(浓)=====△
CuSO 4+SO 2↑+2H 2O 得,被还原的硫酸物质的量n =n (SO 2)=n (Cu)==1
2
n (H 2SO 4)参加反应,
根据消耗的Cu 的量n =
m g 64 g·mol
-1=m
64 mol , m (H 2SO 4)被还原=m 64 mol ×98 g/mol =98m
64 g 。

根据生成的SO 2的体积: n (SO 2)=
n L 22.4 L·mol
-1=n
22.4 mol ; m (H 2SO 4)被还原=n 22.4 mol ×98 g/mol =98n
22.4 g 。

答案:BC
4.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制的容器贮存浓硫酸,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不反应
B .贮存浓硫酸的容器要密封,因为浓硫酸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C .贮存浓硫酸的容器应远离热源
D .常温下,浓硫酸可以使铁或铝钝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
解析:常温下,浓硫酸可在Fe 、Al 等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体现其强氧化性。

答案:A
5.在接触法制硫酸的过程中,各步反应中等物质的量的反应物发生电子转移最多的是
( )
A .FeS 2
B .SO 2
C .O 2
D .SO 3
解析:1 mol FeS 2将失去11 mol 电子,而1 mol O 2将得到4 mol 电子,故选A 。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6.(6分)在试管里放入一块铜片,注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给试管加热,使之反应。

(1)若铜片还有剩余,硫酸________消耗完毕(填“已”或“没有”)。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观察生成的CuSO 4溶液的颜色,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定量的废铜屑制取胆矾,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取Cu 与浓H 2SO 4直接反应;二是先将铜在空气中加热使之生成CuO ,再与稀H 2SO 4反应,其中________种方法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Cu +2H 2SO 4(浓)=====△
CuSO 4+2H 2O +SO 2↑,随反应的进行,浓H 2SO 4逐渐变稀,Cu 不与稀H 2SO 4反应,故硫酸不会消耗完,观察CuSO 4溶液颜色实质上是考查浓H 2SO 4的稀释方法,要比较两种实验方法的优劣主要从三个方面比较:①反应物的成本高低,②消耗反应物的量的多少,③有无污染物产生。

答案:(1)没有 因随反应Cu +2H 2SO 4(浓)===CuSO 4+2H 2O +SO 2↑的进行,硫酸变稀,而稀H 2SO 4不与Cu 反应,故H 2SO 4不会耗完
(2)将反应后的液体慢慢注入水中,边加边搅拌,而后观察颜色 (3)第二种 既节省H 2SO 4又防止产生SO 2造成污染
7.(12分)欲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红热的炭与浓硫酸发生反应所生成的各种产物。

有一位同学按气体的流动方向设计了一个实验流程,其所使用的试剂顺序可表示为:气体产物→无水硫酸铜固体→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

①澄清石灰水 ②品红溶液 ③反应装置 ④品红溶液 ⑤KMnO 4溶液 (1)⑥中的药品是________;
(2)按照气体的流向从左到右接口的顺序为(填字母)________;
(3)写出红热的炭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水硫酸铜固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红溶液使用了两次,第二次使用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二氧化硫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表现了二氧化硫的________性。

(6)写出气体产物最后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洗气装置导气管的连接要求“长进短出”。

答案:(1)无水CuSO 4粉末 (2)ejkcd(或fg)hifg(或cd)ba
(3)C +2H 2SO 4(浓)=====△
2SO 2↑+CO 2↑+2H 2O (4)验证产物中有水 验证SO 2是否被完全除去 (5)还原
(6)CO 2+Ca 2+
+2OH -
===CaCO 3↓+H 2O
8.(12分)某研究小组成员在讨论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案时,设计如下几种实验方案:
(1)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其中一个稍作改进就能成为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全错误的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给出另外两种鉴别方法:
解析: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可使火柴梗变黑、CuSO4·5H2O晶体变白,稀硫酸不具有此性质;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稀硫酸不具有此性质,甲、丙、戊可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

铝在常温下遇浓硫酸发生钝化,但加热可与之反应产生二氧化硫。

答案:(1)甲丙戊(2)乙加热
(3)丁硫酸是高沸点酸,难挥发
(4)下列任意两种(或其他可行方案)均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