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裂和DNA复制相结合”的总结
一轮复习: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标记情况
![一轮复习: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标记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7345aac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b3.png)
A
D.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带有标记的染色体最多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条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中的同位素标记法分析
1.有丝分裂与DNA复制的分析
如果用15N标记细胞中的核DNA分子,然后将细胞放在正常环境(含14N)中 培养,让其进行两次有丝分裂,染色体中的DNA标记情况如图所示(以2条
染色体为例):
第一次 有丝分裂
2个子细 胞中全部 染色体都 有15N
三、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中的同位素标记法分析
A.第1次
B.第2次
B
C.第3次
D.第4次
8将某植物(2N=4)的一个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将子代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
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分裂结束具有放射性的子细胞最少有0个
B.分裂结束具有放射性的子细胞最多有4个 C.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带有标记的染色体最少为0条
1.有丝分裂与DNA复制的分析
如果用15N标记细胞中的核DNA分子,然后将细胞放在正常环境(含14N)中 培养,让其进行两次有丝分裂,染色体中的DNA标记情况如图所示(以2条
染色体为例):
第二次 有丝分裂
含15N标 记染色体 的细胞最 多4个, 最少2个。
三、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中的同位素标记法分析
2.减数分裂与DNA复制的分析 如果用15N标记细胞中的核DNA分子,然后将细胞放在正常环境(含 14N)中培养,让其进行减数分裂,染色体中的DNA标记情况如图所 示(以2条染色体为例):
由图看出,减数分裂过 程中细胞虽然连续分裂 2次,但DNA只复制1 次,所以四个子细胞均 为
7果蝇的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现有一个果蝇体细胞,它的每条染色体 的DNA双链都被32P标记。如果把该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 使其连续分裂,那么将会在第几次细胞分裂中出现每个细胞的中期和后 期都有8条染色体被32P标记
第六单元 核心素养系列 理性思维(二) 图解法分析细胞分裂与DNA复制相结合的知识
![第六单元 核心素养系列 理性思维(二) 图解法分析细胞分裂与DNA复制相结合的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db1b77ed4d8d15abf234eb4.png)
核心素养系列理性思维(二)图解法分析细胞分裂与DNA复制相结合的知识1.DNA复制与减数分裂的关系如果用3H标记细胞中的DNA分子,然后将细胞放在正常环境中培养,让其进行减数分裂,结果染色体中的DNA标记情况如图所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虽然连续分裂2次,但DNA只复制1次。
2.DNA复制与有丝分裂的关系如果用3H标记细胞中的DNA分子,然后将细胞放在正常环境中培养,连续进行2次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不同,因为有丝分裂是复制1次分裂1次,因此这里实际上包含了2次复制。
[应用提升]1.小鼠的睾丸中一个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减数分裂过程,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次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被标记C.只有半数精细胞中有被标记的染色体D.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被标记数与未被标记数相等解析:D[细胞在含3H标记的培养基中进行有丝分裂一次后,DNA都变成一条单链有标记,一条单链无标记的状态,然后在不含标记的培养基中进行减数分裂,DNA再复制一次变成一半DNA有标记,一半DNA没有标记。
因此子细胞中全部染色体有一半是有标记的。
]2.若用32P标记人的“类胚胎干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 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中期是46和46、后期是92和46B.中期是46和46、后期是92和92C.中期是46和23、后期是92和23D.中期是46和23、后期是46和23解析:A[用32P标记DNA分子的双链,在第一次细胞分裂中,相当于DNA进行了一次复制,此时每一个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即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都有放射性32P。
进行第二次细胞分裂,等于新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再复制一次,到达中期时的每个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其中一条有放射性32P,一条没有,但就整个染色体来说,仍然有放射性。
dna的复制知识点总结
![dna的复制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0f2da7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4.png)
dna的复制知识点总结DNA的复制知识点总结DNA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分子,它的复制是生物体繁殖和细胞分裂的基础。
以下是关于DNA复制的知识点总结:一、DNA的结构1. DNA由核苷酸组成,每个核苷酸包括磷酸基团、五碳糖(脱氧核糖)和一种氮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鳞状细胞色素)。
2. DNA以双螺旋结构存在,由两条互补链缠绕在一起,其中氮碱基通过氢键相互配对。
3. 氮碱基之间有特定的配对规律: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鳞状细胞色素。
二、DNA复制的模式1. 半保留复制:在DNA复制过程中,原来的两条链分别作为模板合成两条新链。
新合成的双链DNA与原来的双链DNA各有一条旧链相同,一条新链不同。
2. 分离复制:在某些原核生物中,DNA的复制是在单个起始点上同时进行的,形成两个分离的复制泡。
三、DNA复制的步骤1. 解旋:DNA双链被解开成两条单链,并形成一个双链复制起点。
2. 模板配对:自由核苷酸与模板上互补的碱基配对。
3. 合成新链:通过核苷酸之间的磷酸键连接,形成新链。
4. 连接:两条新合成的链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DNA分子。
四、参与DNA复制的酶1. DNA解旋酶:能够解开DNA双螺旋结构,使其变为两条单链。
2. DNA聚合酶:能够将游离核苷酸加入到模板链上,合成新链。
3. DNA连接酶:能够将两条新合成的链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DNA分子。
五、DNA复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1. 碱基替换:某种碱基被错误地插入到了新合成的DNA分子中,导致氮碱基配对不匹配。
2. 插入或缺失:某些核苷酸被错误地插入到或从新合成的DNA分子中删除,导致氮碱基配对不匹配。
3. 反向插入:新合成的DNA链上的某些核苷酸被错误地插入到反向方向上,导致氮碱基配对不匹配。
六、DNA复制的重要性1. 生物体的繁殖和细胞分裂都需要DNA的复制。
2. DNA复制是生物进化和适应环境的基础。
3. DNA复制是遗传信息传递和维持生命稳定性的关键。
dna 工作总结
![dna 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26b8f8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a.png)
dna 工作总结
DNA工作总结。
DNA是生命的基础,它携带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体的形态和功能。
在生物体内,DNA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工作机制来发挥作用,从而维持生物体的正常运转。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DNA的工作机制进行总结。
首先,DNA的复制是其最基本的工作之一。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需要准确地复制自身,以确保新生的细胞能够拥有完整的遗传信息。
这一过程需要依赖复制酶等一系列酶的协作,以保证DNA的准确复制。
其次,DNA的转录是另一个重要的工作机制。
在转录过程中,DNA的信息被转录成RNA,这些RNA分子可以进一步被翻译成蛋白质。
这一过程涉及到RNA 聚合酶等酶的参与,以确保DNA信息的准确转录和翻译。
此外,DNA修复也是DNA的重要工作之一。
由于外界环境和内部代谢产物的影响,DNA可能会受到损伤,需要及时修复。
DNA修复过程中,一系列修复酶会识别和修复DNA上的损伤,以维持DNA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最后,DNA的重组也是其重要的工作机制之一。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需要进行重组,以确保每个新生的细胞都能够拥有不同的遗传信息。
这一过程涉及到一系列重组酶的参与,以确保DNA的准确重组。
综上所述,DNA通过复制、转录、修复和重组等一系列复杂的工作机制来发挥作用,从而维持生物体的正常运转。
对于这些工作机制的深入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生命的奥秘,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人类的生活。
DNA的工作机制是一个令人着迷的领域,相信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其工作机制的理解也会不断深入。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https://img.taocdn.com/s3/m/107fc47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2.png)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而DNA则是细胞的精髓。
DNA携带着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掌握着人类疾病、基因工程等研究领域的关键。
然而,身为DNA的载体,细胞在分裂和增殖的时候总需对DNA进行复制,以确保后代细胞拥有完整的遗传信息。
DNA复制和细胞分裂是生命进程中不可或缺的过程,接下来,我会从多个方面解读二者的关系和重要性。
DNA复制的原理细胞的分裂需要DNA进行复制,前提是掌握DNA复制的原理。
研究表明,DNA的复制是一种半保留的复制,也就是说,在每次复制中,一个DNA链作为模板,另一条DNA链则被合成。
在这个过程中,DNA分子会由酶开始降解成两个单链。
单链DNA上的酶会根据单链开放形成的3’OH基部分,寻找与它匹配的模板链上的核苷酸,然后把它们以互补配对的方式,连接成双链DNA。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对新的核苷酸都是在原有链氨基端的一个新单元和另一条链的一个3’OH基之间形成的。
DNA复制的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最常见的即是DNA聚合酶的活动。
DNA聚合酶有三类,但真正进行DNA复制的只有DNA聚合酶Ⅲ,它可以加速单链DNA与模板链的配对速度,并将核苷酸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DNA链。
在DNA复制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酶和辅助蛋白质参与其中,它们分别起到打开DNA分子、防止DNA链旋转、激活核苷酸等不同的作用,最终实现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
细胞分裂的流程有了对DNA复制原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细胞分裂的流程。
细胞分裂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在细胞周期中交替发生。
无论哪种分裂方式,其流程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前期、分裂期、末期、间期。
在前期和间期,细胞处于正常状态下,准备分裂。
进入分裂期后,细胞会先进行有丝纺锤的形成。
有丝纺锤是一种由纤维素及特殊蛋白质组成的细胞器,起到分离染色体的作用。
细胞质分裂是细胞分裂中最关键的一步。
在有丝分裂中,有丝纺锤向两个相反方向拉伸,将染色体全部分割成两半,同时,原核分裂点也开始分裂,将原细胞质分裂为两个新的细胞质。
(完整版)“细胞分裂和DNA复制相结合”的总结
![(完整版)“细胞分裂和DNA复制相结合”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ae0ecf35acfa1c7ab00cc3e.png)
“细胞分裂和DNA 复制相结合”的总结细胞分裂和DNA 复制相结合的相关题目是学生易错的知识点。
细胞分裂(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要进行DNA 复制,最后DNA 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
这一过程中要涉及到DNA 的半保留复制、姐妹染色单体和同源染色体等染色体行为变化、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等知识。
学生常常由于对细胞分裂过程缺乏深刻认识或考虑不全面,感觉无所适从。
其实在分析过程中,通过画简图的办法就可以疏清脉络,化难为易。
一、 绘制有丝分裂过程图。
见图一通过绘图,可以直观地看出:一个细胞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了两个子细胞。
每个子细胞和亲代细胞一样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并且每个细胞中的每一条染色体上的DNA 分子都保留了亲代细胞DNA 分子的一条链,体现了DNA 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二、绘制减数分裂过程图。
通过绘图,可以直观地看出:一个性原细胞经过一次完整的减数分裂,产生了四个子细胞。
亲代细胞图一 注: 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上的两个双链分子,并用15N 15注: 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个双链并用15N 15性原细胞 图二子细胞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较性原细胞减少了一半,并且每个子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上的DNA 分子都保留了性原细胞DNA分子的一条链,即半保留复制。
三、例题分析:1.(2010·山东理综,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解析】答案:B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性。
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性。
细胞分裂与DNA复制、 遗传变异的关系
![细胞分裂与DNA复制、 遗传变异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c87748f998fcc22bdd10d0f.png)
正确的是
A.若这两次分裂为有丝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
1 2
B.若这两次分裂为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
C.若这两次分裂为减数分裂,则中期Ⅰ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
√D.若这两次分裂为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含15N
1 2 3 4 5 6 7 8 9 10
列能正确表示有丝分裂前期
√
(白色柱状图)和减数第一次
分裂前期(灰色柱状图)每个
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单体和
DNA数目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答案
2.将某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
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并检测分裂过程和分裂后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X、aBXA、AbY、bY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答案
题型二 减数分裂与遗传定律 3.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分析判断不正确的是
√A.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CC,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BC和abc B.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C.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不能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2.XXY与XYY异常个体的成因分析 (1)XXY成因
(2)XYY成因:父方MⅡ异常,即后期Ⅱ Y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后两条Y染色体 共同进入同一精细胞。
题型一 细胞分裂与DNA复制的关系
1.某性原细胞(2n=16)的DNA
全部被32P标记,其在含有31P
的培养基中进行一次有丝分
裂后继续进行减数分裂,右
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机制
![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940f2cc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1.png)
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机制细胞是生命的最基本单位,在细胞中,存在着复杂的生物分子,其中DNA被认为是继续生命的基石。
细胞的生命活动主要通过两个过程实现:DNA复制和细胞分裂。
这两个过程是细胞生命周期中最核心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讨论这两个过程的机制,并探讨它们在细胞中的作用。
DNA复制的机制DNA复制是指细胞在分裂前复制其DNA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用到DNA聚合酶酶、DNA粘合酶和DNA单链连接酶等多个酶。
在DNA复制的过程中,DNA双链分离,每条单链就像一条模板,聚合酶按照模板合成新的单链,并粘合双链。
DNA复制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1. 起始点加工在起始点,载体蛋白质会结合到DNA双链上,在这一区域形成一片开放的DNA区域,被称为复制泡。
接下来,DNA复制酶A,该酶定位于起始点的邻近区域,并招募了其他复制酶,然后形成一个复制酶复合物,称为复制酶组。
2. 聚合和粘合在复制泡,DNA双链被分开成两个单链。
在每个单链上,DNA聚合酶工作,将游离在细胞中的核苷酸和新合成的核酸配对。
然后,DNA粘合酶将这两个单链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一条新的DNA双链。
3. 终止并释放当整个DNA分子在双链上合成时,一个时间各异的小的蛋白质在复制泡的终止点附近工作,将复制过程终止。
复制酶组则释放了新的DNA分子。
DNA的复制由我们所说的半保留复制模型控制。
新的双链DNA的核酸链与原来的核酸链互补。
每一个新的分子全部由一个原来的模板分子合成,一次复制时每一条原来的DNA双链分裂成两条。
细胞分裂的机制细胞分裂指的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新的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有两种形式: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无丝分裂,它们的终极目的都是将整个细胞复制并分成两个完整的细胞。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复制好的DNA分配给正在形成的新细胞,确保新细胞能够独立地运作并发生生命循环。
1. 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有丝族植物及动物细胞最常见的分裂过程。
DNA复制和细胞分裂过程中的遗传信息传递
![DNA复制和细胞分裂过程中的遗传信息传递](https://img.taocdn.com/s3/m/85c518a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e.png)
DNA复制和细胞分裂过程中的遗传信息传递DNA复制和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过程。
在这些过程中,遗传信息通过DNA复制和细胞分裂传递给新的细胞。
DNA复制是一种保证遗传信息传递准确性和稳定性的关键过程,而细胞分裂则是将经过复制的DNA和其他细胞质分配到新细胞中的过程。
DNA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前,细胞对其DNA分子进行复制的过程。
该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S阶段(synthesis),在细胞核中进行。
DNA 复制的目标是将DNA的两条链分开,并通过合成互补链将每条原始链复制成两条新的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DNA复制的机制是稳定和精确的,其中包括一系列复制酶的作用。
复制过程的起点是DNA双链的分离,通过酶解作用,在染色体的特定区域形成一个称为复制起始位点的开放结构。
随后,复制酶蛋白与DNA结合并开始合成新的链。
DNA复制过程中涉及的主要酶包括DNA聚合酶、DNA脱氧核苷酸三磷酸化酶和DNA连接酶等。
在DNA复制过程中,核酸单链作为模板,合成一条新的互补链。
DNA聚合酶能够识别模板链,并在该链上合成互补链。
DNA复制是一个半连续的过程,即每个新复制的DNA分子有一条旧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
这种机制保证了新的DNA分子与原始DNA分子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信息,同时保证了复制过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细胞分裂是指将一个细胞分为两个或更多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繁殖的基础,同时也是组织维持和修复的关键过程。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形式。
有丝分裂是指通过线粒体的形成来将DNA和细胞质等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无丝分裂则是原核生物常见的分裂方式,通过细胞质的分裂将DNA和其他细胞质平均地分配给下一代细胞。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按照一定顺序经历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早期、有丝分裂中期和有丝分裂晚期等不同阶段。
其中,有丝分裂前期是DNA复制和染色体准备的关键阶段。
细胞通过DNA复制,将每条染色体复制成为两条姐妹染色单线。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在细菌中的调控机制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在细菌中的调控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fa78f51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c.png)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在细菌中的调控机制DNA复制与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的两个基本过程,细菌中这两个过程都受到复杂的调控机制的控制,从而确保细胞正常增殖。
下面将从细菌DNA复制与细胞分裂的调控角度出发,分别介绍其调控机制。
1. DNA复制的调控机制DNA复制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细胞增殖的前提。
在细菌中,DNA复制由DNA聚合酶和其他辅助酶参与,复制过程中的启动、终止、保护和检测等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调控机制来完成。
1.1 DNA复制启动的调控DNA复制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启动,以避免复制过程中的错误和干扰。
在细菌中,DNA复制启动的调控主要涉及DnaA、DnaB和DnaC等蛋白。
DnaA蛋白在某种信号的作用下与DNA结合,形成复制起始点,并通过一系列的交互作用启动DNA复制酶的装配。
DnaB和DnaC蛋白协助DNA复制酶的涉及和DNA双链的开放,保证DNA模板的正确性和DNA复制的稳定性。
1.2 DNA复制终止的调控DNA复制终止也是一个关键问题,过早或过晚的终止都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增殖。
在细菌中,DNA复制终止的调控主要涉及Tus和Ter等蛋白。
Tus蛋白与Ter序列结合,形成DNA双链上的停顿点,防止DNA复制酶继续向前复制。
此外,复制终止还涉及复杂的结构变化和蛋白相互作用,如机械张力、拓扑异构酶等都参与其中。
1.3 DNA复制保护和检测的调控DNA复制过程中,可能出现DNA损伤或交叉连接等问题,这会严重影响DNA复制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因此,DNA复制需要受到一系列的保护和检测机制的控制和调节。
在细菌中,对DNA复制的保护和检测主要涉及DNA损伤修复酶、反应型氧物质等,这些酶和物质都可以促进DNA复制的正确进行和DNA损伤的修复。
2. 细胞分裂的调控机制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的另一重要过程,细菌中细胞分裂的调控涉及到许多蛋白、酶和信号物质。
在这里介绍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些调控机制。
2.1 Z环形蛋白的调控Z环形蛋白是细胞分裂中的一个关键蛋白,它参与了细胞分裂酶的形成和激活、同时还调节了DNA合成和细胞质切割等过程。
细胞与DNA复制的关系与机制
![细胞与DNA复制的关系与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87df521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13.png)
细胞与DNA复制的关系与机制DNA复制是生物体细胞分裂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确保了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和细胞的正常功能。
细胞与DNA复制密切相关,下面将介绍细胞与DNA复制的关系以及DNA复制的机制。
一、细胞与DNA复制的关系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负责各种生命活动。
细胞内的DNA携带了遗传信息,编码了蛋白质的合成所需的指令。
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需要复制DNA来确保每个子细胞都能得到完整的遗传信息。
在有丝分裂中,细胞通过DNA复制产生两份完全相同的DNA分子,分别分配给新产生的子细胞。
这样保证了每个子细胞都能遗传到原始母细胞的所有遗传信息。
而在减数分裂中,细胞通过DNA复制产生两份不完全相同的DNA分子,用于有性生殖过程中的配子形成。
总结起来,细胞与DNA复制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细胞通过DNA复制来传递遗传信息,确保遗传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DNA复制的机制DNA复制是一种精确、高效的生物化学过程,它遵循着一定的机制。
下面将介绍DNA复制的主要步骤和相关酶的作用。
1. 解旋:DNA复制开始时,酶类通过识别起始位点,解旋DNA的双链结构,形成一个开放的复制起始点。
这样,DNA复制酶可以进入DNA双链中进行进一步的工作。
2. 建模板链:在解旋过程中,DNA复制酶从模板链上识别核苷酸序列,并在其上合成新的互补链。
DNA复制酶根据碱基配对规则,将适当的核苷酸与模板链上的碱基配对,从而构建新的链。
这一过程称为建模板链。
3. 合成互补链:在建模板链的过程中,DNA复制酶合成了一个连续的互补链。
这个互补链与原来的模板链相对应,并且与原来的DNA双链结构互补配对。
这样,每个模板链都被复制成了两个新的DNA双链。
4. 连接:复制过程中,DNA复制酶在合成互补链的末端连接新的核苷酸残基。
这样,它们形成了完整的、连续的DNA双链。
5. 整合:在DNA复制的末端,DNA复制酶帮助DNA双链结构重新连接。
这样,新产生的两个DNA分子就可以形成独立的、完整的DNA。
细胞分裂过程中DNA的复制机制
![细胞分裂过程中DNA的复制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e71aa93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9.png)
细胞分裂过程中DNA的复制机制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而细胞分裂则是生物生长、繁殖和修复的重要过程。
在此过程中,DNA的复制是一个关键步骤,确保在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时,每个子细胞都能获得一份完整的遗传信息。
本文将深入探讨DNA复制的机制,从基本概念到详细过程,解析这一生命活动背后的生物化学原理。
DNA的结构与复制前准备DNA(脱氧核糖核酸)是一种双螺旋结构,由两条互补的核苷酸链构成,各条链通过碱基配对相连接。
每个核苷酸由一个磷酸基、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含氮碱基组成。
DNA中的碱基有四种: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和鸟嘌呤(G)。
在复制DNA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细胞周期及其各个阶段。
细胞周期分为两个主要阶段:间期和分裂期。
间期又被划分为前期、合成期和后期。
在合成期,DNA通过半保留复制机制进行复制,这一机制保证了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DNA复制的机制半保留复制理论DNA复制被称为半保留方式,这意味着在新合成的DNA双链中,每条链都有一条来源于原始 DNA 的链。
这个过程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重要的阶段:启动、延伸和终止。
启动阶段1. 起始点的识别在细胞分裂前,特定的酶会识别出DNA上的起始区域,这通常是富含腺嘌呤(A)和胸腺嘧啶(T)碱基对的区域。
这些区域被称为“起始点”(origins of replication)。
在这些位置,DNA双螺旋结构被打开形成“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即两条单链逐渐分离。
2. 单链DNA结合蛋白的作用当DNA双链分开后,单链DNA会处于不稳定状态,易于降解。
此时,单链DNA结合蛋白(SSB)会附着在单链上,防止其重新结合并保护其不被降解。
延伸阶段1. 引物合成在延伸阶段,RNA聚合酶(或称引物酶)合成一小段RNA引物。
这些引物提供了一个3’-OH末端,以便于新的核苷酸加入,并且能够引导DNA聚合酶沿着模板链进行合成。
2. DNA聚合酶的作用DNA聚合酶是执行延伸反应的主要酶。
DNA复制和细胞分裂
![DNA复制和细胞分裂](https://img.taocdn.com/s3/m/9287ba5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3.png)
DNA复制和细胞分裂是生命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两个过程之一。
每个细胞都需要通过来维持生命活动,并家传后代。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两个基础过程的工作原理和重要性。
一、DNA复制DNA复制是基本过程,它使得每个细胞都能复制完整的基因组,在细胞分裂时维持基因遗传和细胞分裂后代的完整性。
DNA复制是高度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各种酶酵素、蛋白质、辅助因子和能量等的协同作用。
DNA复制始于在双螺旋DNA分子中某个部位开启一段片段,组成的“复制起始点”(origin)这个位置由一些特定的,能够在某些特定环境中出现的DNA序列标识出来。
这是DNA复制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在此时一个复制泡(replication bubble)被创建了。
RNA聚合酶会在这里识别并制造出一个短RNA片段,然后由旁边的小-RNA片段引导,由另一种酶酵素(DNA聚合酶)开始实际的DNA合成。
DNA双螺旋连续的后退和展开,当展开到一定程度时,其他的酶酵素,如DNA单链结合蛋白、DNA旋转酶等会加入到重组中来,把DNA对转成两条单链。
DNA聚合酶沿着DNA链滑移,利用“垫基”(template)合成新的DNA链,与某单链进行互补配对。
重复以上过程来形成新的双链DNA。
在DNA复制过程中,为了避免信息丢失,DNA聚合酶要判断是否正确复制,因此会具有校对机制,即反向逆转录一个链,从后往前读取,与模板链一一核对。
当出错时,它会自动截断错误碱基,并重新把正确的碱基加上。
这一遗传信息复制机制的优异性,也是约束突变频率非常低的原因之一。
二、细胞分裂细胞分裂,也称有丝分裂,是细胞发育的重要过程,它将单个细胞的基因遗传信息分离到形成的两个细胞中,保证了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深入分析其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分裂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有丝纤维形成;2、核酸分解;3、有丝纤维收缩;4、染色体分离;5、细胞分裂。
在有丝分裂中,细胞线粒体、液泡和包括核膜和核仁都在分裂前分解,蛋白分子和酶酵素把细胞分子中的原件分离出同源染色体的每一对合成完全时。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的关系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f82416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1.png)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的关系DNA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之前,DNA双链被准确复制的过程。
它起到了维持基因遗传稳定性和能够传递正确的遗传信息的重要作用。
细胞分裂则是指细胞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细胞可以不断地增殖。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细胞分裂之前,细胞需要将其DNA复制,以确保每个新细胞都能够获得完整的基因组。
细胞分裂过程中,复制的DNA将会被均分到两个新的细胞中,从而使得每个新细胞都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DNA复制过程主要由三个主要步骤组成:解旋、复制和连接。
在解旋步骤中,DNA双链会被分离成两条单链。
然后,在复制步骤中,每条单链作为模板,合成一条新的互补链。
这个过程是高度准确和复杂的,需要多个酶和蛋白质的协同作用。
最后,在连接步骤中,两个新合成的DNA链会被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双链。
DNA复制为细胞分裂提供了必要的遗传物质。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DNA会进行复制,每个新的细胞都会获得与母细胞相同的DNA。
这使得细胞可以准确地分裂,产生具有相同遗传信息的新细胞。
DNA 复制的准确性对细胞分裂的成功非常重要。
此外,DNA复制还可以修复DNA损伤。
在细胞分裂之前,细胞会先检查并修复受损的DNA。
通过复制过程,细胞可以复制出未被受损的DNA片段,并通过重新组装和修复来修复受损的DNA链。
这保证了每个细胞在细胞分裂时都能获得完整且无损伤的DNA。
总之,DNA复制和细胞分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DNA复制提供了分裂后细胞所需要的准确的遗传物质,并且可以修复受损的DNA,确保细胞分裂的正确进行。
这两个过程相互依赖,共同维持了生物体的稳定和生命的延续。
对于研究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了解DNA复制与细胞分裂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的机制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的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23968f5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9.png)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的机制DNA是细胞中负责存储遗传信息的分子。
为了保证细胞后代的遗传基因不变,每当细胞分裂复制时,都需要进行DNA复制。
DNA复制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从一系列简单的单元到许多互相作用的分子的组合。
这个过程的重点是确保DNA双链在复制完成时保持完整。
下面将详细讲述DNA复制和细胞分裂背后的机制。
DNA复制的基本过程DNA复制是在细胞周期中复制DNA的过程。
这个过程始于发生在G1时期的DNA复制起点。
复制起点是一个特殊的基因序列,分别用于DNA多次复制。
复制起点被含有复制因子的蛋白质可靠地识别。
之后,复制起点被打开,启动转录酶(RNA polymerase)的合成,从而产生一条新的链。
该链顺着DNA双链移动,从而扩大新的DNA链。
要进行DNA复制,细胞将DNA的双芯片分开。
这个过程需要一系列的酶和蛋白质,例如DNA解旋酶(DNA helicase)、回退酶(backtracking enzyme)和大量的DNA结合因子(DNA binding factors)等。
DNA解旋酶可以将双链分开,从而使新链的合成更顺利。
回退酶能够“反撤销”合成的不正确效果,从而保证链的完整性。
而DNA结合因子可以将新生成的链和已有的链高度粘附在一起,从而避免其在重复过程中断裂。
在复制链的开始,具有合成能力配对的两个核苷酸被拼接。
之后,一个叫做RNA引导的小分子将单的RNA分子拼接到配对的核苷酸上。
RNA的引导过程在DNA复制中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让新组合的核苷酸得以进入精细的合成过程。
DNA合成的过程在DNA复制的过程中,细胞还需要合成许多复制需要的构件和分子。
首先,RNA负责在DNA修复状态下清除复制后的机体。
接下来,细胞基质中的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开始产生新的核苷酸链。
DNA聚合酶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关键的酶之一。
它们可以在模版上识别单个核苷酸,将其与新链中对应的核苷酸配对并连续地加入链中。
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过程
![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238bf61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7.png)
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过程DNA复制和细胞分裂是生物体内发生的两个重要过程。
DNA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前,DNA分子通过复制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复制体的过程。
而细胞分裂则是指细胞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细胞将自身分裂成两个或更多的新细胞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过程,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DNA复制的过程DNA复制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确保了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
DNA复制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解旋:在DNA复制开始之前,双链DNA被酶解开成两条单链。
这个过程由酶类分子(如DNA螺旋酶)催化完成。
2. 起始:在DNA的开放部位,有一段称为起始点(origin)的特殊序列。
在这个起始点上,另一种酶类分子(DNA聚合酶)将自由核苷酸与模板链上的互补碱基配对,在新合成的链上逐渐形成DNA分子。
3. 延长:DNA复制通过反向方向,即由5'端向3'端进行。
DNA聚合酶依次读取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并与其互补的游离核苷酸进行配对,形成新合成链。
这个过程称为链延伸。
4. 收尾:一旦新合成链与模板链完全配对,DNA复制就完成了。
两个新合成的DNA分子相互缠绕在一起,形成双螺旋DNA。
DNA复制是高精度和高速度的过程。
每次细胞分裂后,每个细胞都具有与母细胞完全一致的DNA,确保了遗传信息的传递与稳定性。
二、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发育的基础。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将自身分为两个或更多的子细胞,确保了细胞数量的增加和组织发育的进行。
细胞分裂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有丝分裂(有丝间期):在这个阶段,细胞进行了DNA复制。
染色体将被复制成两份,形成姐妹染色单体。
2. 早期有丝分裂(前期):在该阶段,染色体开始凝聚成X形状,并形成可见的染色体。
核膜逐渐消失,细胞中的纺锤体开始形成。
3. 中期有丝分裂(中期):在该阶段,染色体对齐在细胞的中央平面,纺锤纤维连接到染色体上的中央硬连接点。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的协调机制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的协调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87e0ed2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2.png)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的协调机制DNA复制与细胞分裂是细胞生物学中两个重要的过程,它们紧密协调,共同保证生物正常的发育和生长。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之间的协调机制,并对其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DNA复制的基本过程DNA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前,细胞核中的DNA复制为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它是生命传承的基础,也是细胞分裂的前提。
DNA复制的基本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单链分离:DNA双链解旋,通过酶的作用,使得两条DNA链分开,形成单链。
2. 合成亡链:在单链上,根据碱基配对规则,通过DNA聚合酶酶的作用,合成亡链,形成新的双链。
3. 链连接:在两条新合成的亡链之间,通过DNA连接酶的作用,使得链连接在一起。
二、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细胞分裂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胞,它对于生物体的发育和生长至关重要。
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1. 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其中前期的染色体复制是DNA复制的前期,而细胞核的分裂则是细胞分裂的后期。
2. 无丝分裂:无丝分裂是指原核生物分裂的方式,其特点是没有明显的细胞核和细胞器的变化。
这种分裂方式能够快速产生新的细胞。
三、DNA复制与细胞分裂的协调机制DNA复制和细胞分裂是细胞生物学中密不可分的两个过程,它们之间的协调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DNA复制与细胞周期的同步: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发生需要严格地在细胞周期中同步进行。
只有当DNA复制完成后,细胞才能进入细胞分裂的过程,保证新生成的细胞具有完整的遗传信息。
2.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的调控:细胞内有许多调控机制,能够控制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发生。
其中一些关键的调控因子能够精确判断DNA复制是否完成,以及适时控制细胞进入分裂阶段。
3. DNA修复与细胞分裂的协调:在DNA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的碱基配对或DNA链断裂等问题。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https://img.taocdn.com/s3/m/9cde2d2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5.png)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DNA复制和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两个重要的过程。
DNA复制是指细胞在分裂前将其遗传信息复制的过程,而细胞分裂则是指细胞将复制好的DNA平均地分配给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在细胞的生长和繁殖中起着关键作用。
DNA复制是细胞分裂的前提条件,也是细胞生长和遗传传递的基础。
DNA是细胞内遗传信息的存储库,它包含了组成生物体的所有遗传信息。
复制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S期,通过半保留复制方式进行。
具体来说,DNA双链分开,每条链作为模板进行复制,形成两条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这一过程需要依靠多种酶和蛋白质的协同作用,如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
DNA复制的关键步骤保证了每一个细胞分别得到相同的遗传信息,从而保证了后续细胞分裂过程的完整性。
细胞分裂是细胞周期的一个重要阶段,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
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体细胞中,是多细胞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
它由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组成。
前期是指染色体逐渐凝缩成形,核膜和核仁消失,纺锤体形成的过程;中期是指染色体按照一定规则排列在纺锤体上,纺锤体的纤维束连接到染色体的着丝点上的过程;后期是指染色体分成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单体,并开始逐渐凝缩成染色体形态,同时纺锤体逐渐消失的过程;末期是指核分裂结束,两个新的细胞核形成,细胞质逐渐分离形成两个独立的细胞的过程。
无丝分裂主要发生在原核生物和细菌中,是它们繁殖的主要方式。
无丝分裂过程相对简单,没有纺锤体的形成。
细胞质分裂和DNA复制同时进行,细胞质随机裂解,形成两个子细胞。
由于没有纺锤体的参与,无丝分裂的准确性相对较低,但它具有繁殖速度快的优势。
DNA复制和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遗传传递的基本过程。
通过复制和分裂,细胞可以扩增自身,同时将遗传信息平均地传递给子代。
这两个过程的严密调控保证了生物体的正常发育和遗传的稳定性。
深入了解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机制,对于理解生命的奥秘和人类疾病的发生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的调控机制解析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的调控机制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270fa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1.png)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的调控机制解析DNA复制和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两个关键过程,对于维持生命和遗传信息的传递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调控机制,揭示其背后的精密调控网络。
一、DNA复制的调控机制DNA复制是生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或有性生殖中进行的基本过程,它保证了每一代细胞都能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信息。
DNA复制的调控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DNA复制起始:DNA复制起始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存在差异。
在原核细胞,DNA复制起始点只有一个,由原始的DNA复制起始复合物进行识别和启动。
而在真核细胞中,每个染色体上有多个复制起始点,由复制起始复合物形成一个“复制泡”。
DNA复制起始的调控主要通过启动复合物中的调控因子和启动子序列的结合实现。
2. DNA复制酶的活性调控:DNA复制期间,DNA复制酶参与了DNA链的合成。
DNA复制酶的活性调控主要通过激活或抑制其功能来保证DNA复制的有序进行。
例如,在有丝分裂早期,磷酸化的CDK激酶能够激活DNA复制酶,从而促使DNA复制的进行。
3. DNA复制过程中的错误修复:DNA复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为了维持良好的基因组稳定性,细胞拥有多种机制来修复DNA复制过程中的错误。
例如,核苷酸修复酶能够检测和修复DNA链上的碱基错误。
此外,还有其他辅助因子参与到DNA复制错误的修复过程中。
二、细胞分裂的调控机制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另一个重要过程,它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形式。
细胞分裂的调控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有丝分裂的调控: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常见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其调控机制涉及到多种蛋白质激活和废弃的过程。
有丝分裂的调控主要通过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的活性调控来实现。
不同的CDK与不同的调控亚基组合形成不同的复合物,从而调控细胞周期的进行。
2. 无丝分裂的调控:无丝分裂是原核和某些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其调控机制与有丝分裂有所不同。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关键步骤解析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关键步骤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29094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d.png)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关键步骤解析DNA复制和细胞分裂是维持生命的重要过程。
DNA复制是指细胞复制其遗传信息的过程,而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或更多的细胞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是相互依赖的,相互协作的,确保新细胞的遗传信息准确传递和细胞的合理分裂。
DNA复制的关键步骤1. 解旋:DNA复制开始时,DNA双螺旋结构必须被解开。
这是通过酶称为DNA解旋酶完成的。
DNA解旋酶会打开DNA双螺旋,分离两股DNA链,形成一个称为复制叉的结构。
2. 模板配对:在DNA解旋之后,DNA复制酶(聚合酶)将会识别暴露的单股DNA链,并通过将合适的碱基与模板DNA链上的对应碱基进行配对,诱导新的DNA链的合成。
这种配对是互补的,即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与胞嘧啶(C)配对。
3. 扩展:在模板配对之后,DNA复制酶会开始合成新的DNA链,通过在单股DNA链上依次加入适当的碱基。
DNA复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3'端向5'端进行,这意味着新的DNA链是逆向合成的。
DNA复制酶会不断衔接核苷酸,直到新的DNA链长到与原来的DNA链一样长。
4. 校对:在DNA复制酶合成新的DNA链时,有时会发生错误的碱基配对。
为了确保复制的准确性,细胞还利用另一种酶称为DNA修复酶来检查错误,并纠正它们。
DNA修复酶有能力识别配对不正确的碱基,并将其替换为正确的碱基。
细胞分裂的关键步骤1. 有丝分裂的前期:在细胞分裂开始之前,细胞会经历一系列预备活动,包括增殖素的刺激、染色体复制和染色体凝缩。
在这个阶段,细胞内部的一些结构开始重新排列,为分裂做准备。
2. 有丝分裂的中期:有丝分裂的中期是指细胞核分裂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染色体在细胞核内重新排列,形成一个称为纺锤体的结构。
纺锤体有助于将染色体分开,使其能够成功地分配到两个新的细胞中。
3. 有丝分裂的后期:有丝分裂的后期是指细胞质分裂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纺锤体将染色体带到新的细胞中,细胞质会分裂成两个独立的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分裂和DNA 复制相结合”的总结
细胞分裂和DNA 复制相结合的相关题目是学生易错的知识点。
细胞分裂(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要进行DNA 复制,最后DNA 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
这一过程中要涉及到DNA 的半保留复制、姐妹染色单体和同源染色体等染色体行为变化、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等知识。
学生常常由于对细胞分裂过程缺乏深刻认识或考虑不全面,感觉无所适从。
其实在分析过程中,通过画简图的办法就可以疏清脉络,化难为易。
一、 绘制有丝分裂过程图。
见图一
通过绘图,可以直观地看出:一个细胞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了两个子细胞。
每个子细胞和亲代细胞一样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并且每个细胞中的每一条染色体上的DNA 分子都保留了亲代细胞DNA 分子的一条链,体现了DNA 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二、绘制减数分裂过程图。
通过绘图,可以直观地看出:一个性原细胞经过一次完整的减数分裂,产生了四个子细胞。
亲代细胞
图一 注: 胞中一对同源染色
上的两个双链
分子,并用15N 15
注: 胞中一对同源染色
个双链并用15N 15
性原细胞 图二
子
细
胞
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较性原细胞减少了一半,并且每个子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上的DNA 分子都保留了性原细胞DNA分子的一条链,即半保留复制。
三、例题分析:
1.(2010·山东理综,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解析】答案:B
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性。
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性。
2.取1个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含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形成4个细胞,这4个细胞中含15N的细胞个数可能是 ( )
A.2 B.3 C.4 D.前三项都对
【解析】答案:D
四、练习题
1.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10条,其中染色体中的DNA用3H-胸腺嘧啶标记,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有标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2代,则在形成第2代细胞时的有丝分裂后期,没有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 )
A.5条B.40条C.20条D.10条
2.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解析:根据题意,用32P标记DNA分子的双链,在第一次细胞分裂中,相当于DNA进行了一次复制,此时每一个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即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都有放射性32P。
进行第二次细胞分裂,等于新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再复制一次,到达中期时的每个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其中一条有放射性32P,一条没有,但就整个染色体来说,仍然有放射性。
到了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变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而具有放射性32P的染色体仍只有20条。
因此答案为:A
3.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含有n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n-1×n个
B.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C占碱基总数的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G+C 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
C.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
D.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1/2n
4.如果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两个DNA分子都用15N标记,并只供给精原细胞含14N的原料,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含15N、14N标记的DNA分子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为()
A.100% 0
B.50% 50%
C.50% 100%
D.100% 100%
解析:根据图二所示,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复制,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两个DNA分子都用15N 标记,只供给14N 的原料,则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的每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15N 、一条含14N 。
经减数第一次、第二次分裂形成的四个精子中的每个DNA分子都含有15N和14N标记的链条。
因此答案为:D。